煤矿安全管理课程授课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04 0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煤矿安全管理》课程授课教案

备课日期: 年 月 日 第 页 班 级 课 时 课 题 教 具 上 课 日 期 煤矿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 知识目标:掌握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职责及安全管理制度;掌握《煤矿安全规程》等的有关规定。 能力目标:培养学员煤矿现场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检查目的要求 方法,能依法严格进行安全检查的能力。 思想目标:培养学员具备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重 点 煤矿现场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检查方法 难 点 煤矿安全监察与事故调查 课 型 理 论 课(新授) 教 法 讲授法、板书演示法、案例法 教学环节 课堂主要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目视全员,自我介绍;点名,讲明课堂纪律并组织教学 宣布上课。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的培养对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介绍导入新课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并提出一些简单问题,激发学员的兴趣。 1

教师:

讲授新课 第四节、煤矿安全管理 一、煤矿安全管理 1、煤矿安全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是指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安全工作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法制、组织、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 2

教师:

课 程 要 点 煤矿安全管理涉及各个方面,许多安全管 理工作是在计划管理、经营管理、劳动管理、 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 财务管理等工作中进行的。所以,煤矿安全管理必须是职工作业的岗位保安制、职能部门的业务保安制、专业部门的安全职责制和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制相结合,多方面相辅相成,必须同时加大力度,才能取得更好效果。 2、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和发展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一)我国安全生产的三个时期和1978年以来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二)建国以来安全生产呈现出的一些特点。 (三)我国安全生产法制、体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 (四)现阶段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表现为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趋势与依然严峻的现状并存 (五)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二、我国安全生产的发展前景和有利因素 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对策措施 四是必须健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三、安全评价 1、概论 2、安全评价的定义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教师:

课 程 要 点 安全评价,国外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它既需要安全评价理论的支撑,又需要理论与实际经验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目前国内安全评价和国外的略有不同,国内尚未建立风险的基准的标准,量化的QRA计算目前尚无法进行,因此更多的是为政府和管理者提供安全防范措施。 3、安全评价的目的、意义 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 通过安全评价,提出消除危险的最佳技术措施方案。 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在设计之前进行安全评价,可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以及不合适的设备、设施,或当必须采用时,提出降低或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 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通过安全评价,决策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选择系统安全最优方案和管理决策。 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 通过对设备、设施或系统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相关规定的评价,对照技术标准、规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实现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 4 教师:

课 程 要 点 4、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5、安全验收评价 6、安全现状评价 7、安全专项评价 8、安全评价程序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 1)准备阶段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3)定性、定量评价 4)安全对策措施 5)评价结论及建议 6)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 9、安全评价的依据 10、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11、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发展 第五节、现代安全管理概论和技术 一、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二、安全管理和方法 其主要原理有; 1.系统原理 2.人本原理 3.整分合原理 4.反馈原理 5.能级原理 6.封闭厚理 7.弹性原理 8.动力原理 5

教师:

课 程 要 点 三、安全计划和决策 (一)安全计划 安全计划是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各种资源状况及其发展特点,制定安全生产发展目标,确定逐步解决安全问题的方针、策略、措施和摹本对策。安全计划作为决策的基础、应变的前提、管理的保障、控制的手段是企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企业在制定发展计划时必须同时制定企业安全计划。 1.安全计划种类 根据安全计划的期限分为三种类型,即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 2.安全计划的内容与编制 3.安全计划的编制程序与执行 (二)安全决策 安全决策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源或特定的安全问题,根据安全目标、安全标准和要求,运用安全科学理论和分析评价方法,系统收集、分析信息资料,提出各种安全措施方案,经过论证评价,从中选择、决定最忧控制方案井予以实施的过程。 安全决策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核心,是安全管理的首项职能。 1.安全决策的分类 2.安全决策的基本程序 3.安全决策基本要求和技术方法 在安全决策中,针对安全问题的性质、风险性大小,可以采用不同的决策方法决摧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经验法 (2)比较法 (3)专家决策法 (4)系统分析法 6

教师:

7

教师:

课 程 要 点 四、安全信息管理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载 体所发出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知识内容。 2.安全信息 安全信息就是在生产中与安全有关的信息集合。在安全管理中所用到的主要是安全信息,作为客观现象的一个方面,安全信息对于安全管理、危险分析、事故预测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 3.安全信息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是为了有效地进行决策和控制,对大量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信息,并传递给需要者的过程。 4.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就是对煤矿安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计算、分析,并传递给操作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以便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决策,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的系统。 要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以保证信息的正常运行。 (1)建立安全信息管理机构。专门设立安全信息管理机构,设专人管理安全信息(信息员),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筛选、处理、储存、传递、反馈等信息管理工作。 (2)建立信息运行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运行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运行系统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信息收集系统。 ②信息处理系统。③安全决策系统。 ④信息反馈系统。 8 教师:

9

教师:

课 程 要 点 5.计算机在安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1)计算机用于数据储存及检索 2)计算机用于系统安全分析 3)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 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仅就需要掌握的数据而言,应当包括下列各项内容:(1)伤亡事故档案;(2)安全管理组织体系;(3)要害部位、要害设备安全状况档案(4)职工安全教育档案;(5)安全检查情况和结果; (6)现场隐患情况; (7)历年来安全技术措施和完成情况; (8)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 (9)工业卫生监测记录; (10)安全监测记录; (11)从事有毒有害作业职工的体检档案‘ (12)上级有关的法规文献。 4)计算机用于安全监测和过程控制 5)计算机专家系统的应用 计算机专家系统是指能在较窄的问题领域内具有与专家同等程度的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对于一个企业要想聘用所有与其安全生产有关的专家是不现实的,而计算机专家系统能很圆满地解决此间题。专家系统是将专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知识库的形式存人计算机,并模仿人的推理和思维过程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对输入的原始事实作出判断和决策,得出近似于本行的专家的结论。 第四章 煤矿重大灾害的应急预案和灾害事故的抢险救灾决策与实施 第一节、煤矿重大应急救援的原则及应急预案的编制 10 教师:

课 程 要 点 1、概述 2、应急救援的预案编制及原则 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内容: (1)潜在事故性质和规模及影响范围 (2)危险报警 (3)通讯联络方法 (4)一般情况下,控制中心应包括如下设施和资料: ●数量充足的内线和外线电话; ●无线电和其它通讯设备; ●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重大危险源示意图,图中应注明的内容; ●测量风速、风向的设备; ●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企业职工名单表; ●关键岗位人员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现场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地方政府和应急服务机构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事故现场的其它人员名单,如承包者和参观者; (5)现场总指挥及现场管理者的职权 (6)现场人员的行动准则 11 教师:

课 程 要 点 生产经营单位应充分考虑复杂危险设施各个部分的内部关系,并制订紧急停止运行程序,这样当事故一旦发生时或必要时,可将危险设施停止运行。 4.注意事项 5.演练与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演习可以验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合理性,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在演练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 2)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 3)与危险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 4)每一次演练后,生产经营单位应核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①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 ②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 ③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 ④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 12 教师:

课 程 要 点 第二节、煤矿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 制与实施 一、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编制 (二)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内容 1.文字说明 2.安全迅速撤退人员的措施 〃 3.有关的各种必备的技术资料及附图 (三)预防矿井事故发生措施的编制要求 (四)处理灾害和恢复生产措施的编制原则 (1)处理火灾事故,应根据已探明的火区地点和范围制定控制火势及灭火方法,风流调度的原则和方法,防止产生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步骤,防火墙的位臵、材料和修建的顺序等。 (2)处理爆炸事故,关键是制定出如何迅速恢复通风,用适当的风量冲洗灾区,出现或消除火源,防止出现瓦斯连续爆炸的措施。 (2)其他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也应根据本矿井具体情况制定。 二、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 (1)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必须由矿总工程师组织通风、采掘、机电、地质等有关单位人员进行编制,并有矿山救护队参加,还应征得住矿安全监察部门的同意。 (2)要通过充分的调查,找出不安全因素和捕洞,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3)组织全矿有关人虽对计划进行讨论、补充、修改。 (4)必须在每年开始前1个月报矿务局(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13 教师:

课 程 要 点 (5)在每季开始前15天,矿总工程师应 根据矿井生产的变化情况,组织有关部门补 充、修改。煤矿生产的场所随生产的变化而 变化,采场的条件也在随时间的变更而不同,因此要根据生产的实际及时修改,这也是《规程》明确要求的。 (6)计划由矿长负责实施. (7)已批准的计划应立即向全体职工(包括全体矿山救护队虽)贯彻,组织认真学习,使每一位职工都能热悉避灾路线。各基层单位的领导和主要的技术人员应负责组织本单位的职工学习,并进行考试,使每一位职工都能全面掌握,领会其精髓。 (8)每季至少组织1次矿井救灾演习。通过演习积累经验,寻找不足,对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国外利用计算机编制事故处理计划,输入有关的信息解答问题。 第三节、煤矿重大灾害事故抢险救灾决策 一、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 爆炸事故主要是指瓦斯、煤尘爆炸。瓦斯和煤尘爆炸炸是煤矿生产中极其严重的灾害,它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还会严重地破坏煤矿生产系统和通风系统,有时还会引发火灾.甚至产生连续的爆炸,造成灾情的扩大,增加救灾的难度。 因此,在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及时准确地了解爆炸事故现场及波及范围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救灾措施。当爆炸事故发生后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是抢险救灾的重点。 14 教师:

(一)瓦斯爆炸事故的抢险救灾 (二)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理 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抢险救灾 三、火灾事故(矿井明火火灾)的抢险救灾 四、冒顶事故的抢险救灾 当矿井发生冒顶事故时,要根据冒顶区的范围,遇险人员的位臵,冒顶区的地质条件,制定出救灾方案。 五、矿井水灾事故抢险救灾决策 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后,应及时向矿务局(公司)及煤矿安全监察救护队,成立抢救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积极组织救灾。 突水时抢险救灾决策要点: (1)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2)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前人员分布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区撤出人员。 (3)关闭有关地区的防水闸门.切断灾区电源。 (4)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井被淹,注意水位的变化。 (5)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6)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7)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15

课 程 要 点 教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4xi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