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口腔执业医师综合笔试知识点(一百五十四)

更新时间:2024-03-30 10: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www.jinzhangedu.com

若缺隙的近中或远中邻牙不宜于放置支托时,可设计成混合支持式义齿。 (4)Kennedy第四类的设计要点 缺牙间隙在牙弓的前端,余留天然牙在牙弓的远端,常设计为天然牙和黏膜共同支持的义齿。

少数前牙缺失,余留牙咬合紧;或余留牙牙冠短,基牙颜面不能获得倒凹固位者;患者不愿显露金属卡环等情况下可设计为黏膜支持式义齿。 设计要点如下:

1)黏膜支持式义齿,应适当扩大义齿的基托面积,基托的上缘应与天然牙舌面的非倒凹区接触,以促进位和防止食物嵌塞。但也不能过紧地挤压牙面,以免造成牙齿移位。 2)多数前牙缺失,直接固位体放在第一前磨牙以后的牙齿上,以免影响美观。

3)前份牙多数缺失,其设计要点同Kennedy第一类缺失,即在远中余留牙上设计间接固位体,以平衡、稳定义齿。

4)前牙为深覆时,应设计金属基托。

(八)种植义齿的组成、结构和修复治疗原则 1.种植义齿的组成及结构

种植体在组成上分为牙种植体和上部结构。在结构上可分为植入体、基台、愈合帽、牙龈成型器、中央螺栓等构件。

(1)植入体:又称种植体(implant),系植入骨组织内替代天然牙根的部分,具有支持、传导力的作用。种植体材料主要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钛金属为主,如纯钛、钛合金等。

(2)基台(abutment):植入体上方穿过牙龈暴露于口腔中的结构。通过基台下端的内连接或外连接抗旋转结构与植入体上端

依靠中央螺钉固定连接,是可摘或固定修复体的附着结构。基台的材质、被动适合性及连接的抗旋转力学结构十分重要。当植入体的长轴与上部结构的牙冠长轴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可采用角度基台来改善基台方向。基台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与上部结构连接部分:该部分一般呈实体圆柱状,供螺丝穿过的空心圆柱状或顶端为球形等。上部结构通过螺丝固位和粘结固位等方式与其连接。

2)与植入体连接部分:绝大多数种植体通过基台下端的内或外六面体抗旋转结构与植入体体部上端结构相连。

3)穿龈部分:许多种植体系统的穿龈部分有不同的高度,规格一般为1~5mm。选择应用时,其高度应与牙龈厚度一致。对于穿龈种植体,如ITI种植体,此部分与植入体融为一个整体。 (3)愈合帽(healingcap):又称覆盖螺丝(coverscrew)或愈合螺丝(healingscrew),是封闭植入体上方预留衔接基桩的孔。愈合帽在第一次手术时旋入植入体,在第二次手术中拆除。

(4)牙龈成形器(gingivalformer):亦称黏膜周围扩展器。当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形成骨结合后,在第二次手术中充分暴露植入体上缘,安装牙龈成形器,以保证种植体周龈软组织愈合,待软组织成形后再换成基台进行上部结构修复。 (5)中央螺栓(centralscrew):又称中央螺丝、中心螺丝或中央螺杆。是连接种植体与基台的杆形螺丝,贯穿基台,与种植体连接为一体,起着固定作用。 2.种植义齿修复原则种植义齿修复应遵循下列原则:

www.jinzhangedu.com

(1)正确恢复牙的形态和功能

1)种植义齿的修复体制作应遵循常规义齿的原则,恢复牙轴面的突度,维持与邻牙的接触关系,具有适当的外展隙和邻间隙以及良好的咬合关系,有效地分散种植体所受到的力,消除侧向力。

2)牙种植体植入位置在建立稳定协调的咬合关系前提下,其加载的力方向应尽量接近于种植体的长轴。

3)当对颌牙为全口义齿时,设计为平衡。

4)对颌牙为固定局部义齿、天然牙时,或者为Kennedy第三、第四类缺失修复时,设计为组牙功能或尖牙保护。

5)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应该按照单颌全口义齿的原则设计咬合。 6)局部种植义齿的咬合设计为组牙功能。 (2)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

1)良好的固位力:种植义齿的固位力与基台的聚合度、基台的龈高度、基台与固位体的密合度、金属支架的固位方式、螺丝的紧固度及数量等密切相关。 2)种植义齿的支持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的骨结合程度直接影响种植义齿的支持力。骨结合率越高,种植体周围的骨支持力越大。种植体的空间位置也影响支持力。

3)种植义齿的稳定性:稳定性与种植义齿在承受力时是否产生较大的杠杆作用有关。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有:①两个种植体的桥体与支点线位置的关系,当桥体中心位于支点线上时,稳定性较好;桥体中心位于支点线一侧或前方时,偏离越多则稳定性越差。②多个种植体的种植义齿有三角形或四边形的支持面,只要种植体固位好,则稳定性佳。③设计有单端桥体时,悬臂的长度影响种植义齿的稳定性,悬臂越长,稳定性越差。 (3)有益于口腔软、硬组织健康

1)软组织的健康:胶原纤维形成的龈袖口应紧密包绕种植体穿龈部分,种植体周围龈沟深度应小于3mm。

2)骨组织的健康:种植义齿应维护骨组织的健康,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在种植术后1年的年吸收率应小于0.2m。

3)余留牙的健康:口内的余留牙应该健康或经过彻底的牙体、牙髓、牙周治疗,与种植义齿形成相互协调的完整牙列,功能互补。

(4)坚固耐用:种植义齿应选择有较高机械强度的修复材料,以保证种植义齿能够较长期留存,正常行使功能。

(5)良好的美学:几乎所有的种植修复病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软硬组织缺失或萎缩。良好的功能与自然逼真的外观是种植义齿修复的目标,应根据患者的要求及牙、软硬组织缺失情况,客观分析,制定治疗计划,预测治疗效果,正确选择种植体、植入位置及深度,对软硬组织进行功能和美学的整复处理,达到和谐、美观的外形。

第三节 治疗步骤

(一)固定义齿的基牙预备

固定义齿的基牙预备原则和要求与全冠、部分冠、嵌体的牙体预备要求基本相同。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作为固定桥的固位体,各基牙预备体之间必须有共同就位道。

2.不同的固位体设计需要的基牙预备量,以及不同的牙体龈边缘预备形式。 3.固位体与桥体由连接体连接,因而在固位体预备时,必须根据连接方式的不同及材料使用的要求留出连接体的空间。

(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前的准备和牙体预备 1.修复前的准备经过临床检查,了解患者的口腔情况之后,需根据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和

www.jinzhangedu.com

治疗计划,然后进行修复前的口腔处理,为义齿修复创造必要的和有利的条件。 (1)余留牙的准备

1)余留牙中的乳牙、畸形牙、错位牙,对义齿修复不利者可以拔除,有利者可以保留,拟选作基牙的应调整其形态或用人造冠恢复形态,或截去牙冠保留牙根,用作覆盖义齿基牙。 2)牙冠严重破坏的余留牙、残根,对修复不利者应拔除,有利者需进行牙髓治疗、截冠术、半切术去除病变部分,保留健康部分,采用人造冠修复。不宜用人造冠修复者,可留作覆盖义齿之基牙。

3)有保留价值的松动牙经过牙周治疗,调去除创伤,改变冠根比例,或用夹板固定。

4)患者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健康状况差,颌骨位置关系不正常,牙槽嵴吸收较多者,应尽量保留余留牙,可避免形成牙列游离端缺损,先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为将来更快地适应戴全口义齿创造条件。

5)余留牙应进行咬合调整以消除早接触和干扰。磨除过高、过锐的牙尖和边缘,调整平面和曲线,用充填或人造冠修复或改善牙冠形态、咬合、牙齿排列和邻接关系。采用正畸方法关闭牙间隙,矫治异位牙,为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6)基牙有牙体病、牙髓病、牙周病者应先治疗,去除牙石、控制牙周炎症,行牙体、牙髓病治疗,不宜充填者,需做嵌体或人造冠修复,再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7)拆除口内不良修复体(如冠、固定义齿),并根据牙齿和软组织情况分别给予处理。 (2)缺牙间隙的准备

1)缺牙区的残根、残余感染、骨尖、游离骨片应手术去除。

2)对过度伸长的牙应磨短,必要时先做去髓后再大量磨改,无保留价值者应拔除。低位牙应恢复咬合,改善平面、曲线。

3)缺隙两端牙齿倾斜移位,邻面倒凹过大,应减小其倒凹以利义齿就位和避免人工牙和天然牙之间出现问隙而嵌塞食物和影响外观。

4)系带附着接近牙槽嵴顶,不利于基托边缘伸展和排牙者,应做手术矫正。

(3)颌骨的准备:牙槽嵴有骨尖、骨突形成组织倒凹、骨嵴、上颌结节较大、颊侧有骨突、倒凹明显及下垂、下颌隆突形成明显倒凹者,可做牙槽骨整形术。如牙槽嵴呈刃状或吸收变平者,可做牙槽嵴增高术。

(4)软组织处理:口腔如有炎症、溃疡、增生物、肿瘤及其他黏膜病,应经过治疗后再做义齿修复。 2.牙体预备

(1)基牙和余留牙的调磨

1)磨除过高牙尖、陡斜面和锐利边缘嵴,以消除早接触和干扰。

2)调磨伸长或下垂的牙,边缘嵴上下交错的牙齿,以改造平面和曲线。 3)调整倒凹的深度和坡度,磨改牙齿轴面过大的倒凹。

4)缺隙两侧的牙齿倾斜或移位,缺隙形成倒凹的,根据就位道用砂片或柱状砂石将牙齿邻面预备成平面,消除或减少邻牙邻面倒凹。

(2)支托凹的预备:为了使支托不妨碍上下颌牙的咬合,一般需要在基牙面的相应部位做必要的磨除,形成安放支托的支托凹。 预备原则:

1)支托凹一般预备在缺隙两侧基牙面的近、远中边缘嵴处。

2)若上下颌牙齿咬合过紧,或对颌牙伸长,或牙齿面磨损而牙本质过敏时,则不应勉强磨出支托凹。

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3q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