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评讲技巧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07 04: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作业评讲技巧的研究——135小课题

2012-10-20 08:43:57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304次 评论:0条

课题设计论证

1、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理论意义、应用价值;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创新程度。 2、研究目标、内容、思路(包括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等)。 3、研究基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重要研究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 4、完成课题研究的保证条件: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以内)等条件。 一、课题基本情况 1、课题名称:《小学语文作业评讲技巧的研究》。 2、课题来源: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 《基础教育阶段构建1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子课题。 3、课题研究类型:应用研究。 4、课题负责人:三星口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蒋春艳。 5、实验时间:2012.9--2013.6。 二、课题确立背景 经常听到很多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这样辛辛苦苦在黑板上讲了很多遍的题目,可订正起来还是错。象这样的无效讲评我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肯定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是不是你的讲评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根本听不懂,是不是你的讲评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他无法订正。实际教学中,关于作业讲评,其实有很多很多的技巧,我们需要对这些技巧加以研究,变无效讲评为有效讲评。 也许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教学,教学,我教给学生知识,学生上课有或多或少的收获,考试成绩能考出来,我的任务就算完成。殊不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作业情况是我们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我们利用这种资源可以准确地剖析出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蕴涵的各种情况,比如:知识水平、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等。所以,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加不可忽视,我们不止要让学生学习,还要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教学理论指出,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任务。它包括作业布置、评讲和纠错。作业的评讲和纠错是教师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一项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科学性工作,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技巧性和趣味性。同时作业的评讲和纠错也是学生必须参与完成的任务。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责任心,以及思维、判断、评价能力的角度来讲,作业的教育价值,不单纯是完成作业本身的价值了。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设想达到以下目标: 1、进一步充实研究人员的教学理论知识。 2、积累一些有效组织作业评讲与纠错的技巧及活动方案。 3、总结出各种不同类型作业的不同反馈方式。 4、发表一些有关作业评讲与纠错的经验、论文和实验报告,以此来进行一些作业评价与纠错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 5、通过研究和实验,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1、系统学习有关语文作业设计、评讲、纠错的理论,搞清相关概念和术语,拓宽“语文作业”的视野(文献研究法)。 2、深入分析当前本校各年级语文作业评讲和纠错的现状,排找出相关年级语文作业评讲纠错的典型问题(调查分析法)。 3、多渠道收集语文作业评讲和纠错的案例,课题组围绕案例集中学习分析,总结提高(个案研究法)。 4、主动实施课题研究,主动设计评讲纠错课,主动积累教学案例,主动反思,主动撰写心得体会和提升经验教训形成论文(行动研究法)。 5、对课题组成员加强考核,对其课题研究情况纳入绩效考核(考核促进法)。 六、预期的研究成果 1、制定出课题研究活动方案。 2、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现状分析。 3、收集积累当前语文作业评讲和纠错的相关信息。 4、组织实施各项研究活动,写出活动实录和分析。 5、写出心得、经验总结、论文和报告。 七、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立项阶段:2012.9--2012.10,采用文献研究法,查询各种相关资料,研究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调查分析阶段:2012.10—2012.11,运用问卷、个别访谈、听课等多种形式,写出现状分析。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11--2013.5,运用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等方法,总结出有效的小学语文作业评讲和纠错的方法、途径。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阶段:2013.5--2013.6,总结反思前阶段的成果,适当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深入研究,提出小学语文作业评讲与纠错的有效对策,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总结理论和实践成果。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 1、课题组人员: 蒋春艳:38岁,女,专科,小学一级教师,担任语文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主持省级课题《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已结题,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王立云:39岁,女,专科,小学高级教师,,长期担任语文教学,有着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曾主持市级课题《如何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已结题。 李亚清:30岁,女,专科,小学高级教师,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对语文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有着独道见解,主持市级的《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题已结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次参与、组织“135高效课堂”模式的培训、赛课等教研活动,积累丰富的理论经验。 杨超:26岁,男,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有着独特的教学方法。 韩冬侠:26岁,女,专科,小学一级教师职称 , 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极参与、组织“135高效课堂”模式的培训、赛课等教研活动,积累丰富的理论经验。 2、本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将在业务指导、资料的收集打印、电子设备的提供、会议研究的开展及实际调查研究等方面予以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3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