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2024-04-14 06: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物流经济地理

课程名称:Economic Geography of Logistics 课程编号:130150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 时:36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使学生了解各种物流的地域布局,包括物流运输枢纽和综合运输网的布局,了解运输活动和地理因素的空间联系,客流和货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运输枢纽和经济腹地的关系,运输区划及其变化等。

要求学生了解各地区物产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围,贸易联系,货运情况,掌握商品流通的基本原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等部门的生产布局理论以地域为单元研究各地区经济活动的系统和它的发展过程。 二、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34 习题课 2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其它 合计 36 第一部分 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和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 8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我国生产力所需的基本条件,理解物流布局的原则,计划化,直达化,短距化,钟摆化,集中化,社会化,服务化,标准化。

【教学内容】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条件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土地、气候、陆地水、海洋、动植物、能源、矿产等。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人力资源条件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人口的构成、人口的地区分布。,理解物流布局的原则,计划化,直达化,短距化,钟摆化,集中化,社会化,服务化,标准化。

第二部分 农业物流地理 6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林业和牧业的生产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掌握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教学内容】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状况,林业和牧业的生产分布情况,我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我国农业与物流的关系。

第三部分 轻工业物流地理 4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轻工业的重要地位,发展概况,轻工业物流的现状,理解轻工业的生产布局,掌握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教学内容】我国轻工业的重要地位,我国轻工业的发展概况,轻工业物流的现状,我国轻工业的生产布局,物流与轻工业的关系。 第四部分 重工业物流地理 8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重工业的地位,主要煤炭基地,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以及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地理分别,重工业物流的发展现状,理解重工业的生产特点,掌握重工业与物流的关系。

【教学内容】重工业的地位;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的生产特点;主要煤炭基地,钢铁基地,石油化工基地和机械工业基地以及新兴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地理分别,重工业物流的发展现状;重工业的生产特点,重工业与物流的关系。 第五部分 物流交通地理 6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地位,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因素,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分布,交通物流概况。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因素;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它们的分布;铁路运输的网络布局;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的特点;航空运输、管道运输的布局;交通物流概况;航空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六部分 物流分区地理 4学时

【目的要求】了解行政区划,掌握经济区经济特征、经济区物流发展 【教学内容】行政区划,经济区经济特征、经济区物流发展。 三、教材及参考书

1.曾宪培,陈鹏主编.物流经济地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张培林.运输经济地理.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3.张海如.中国经济地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四、对教学大纲的说明及对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1.课下布置2-4道作业题,引发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思考,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2.根据课堂所讲内容,联系实际补充一些大家感兴趣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当今社会的最新发展情况。 五、责任认定

1.大纲制订者:赵家妹

2.大纲审定者:陈超 物流:

?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 ? 以最低的成本?

? 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

? 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

? 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第1章 物流环境

? 1.2我国经济区域划分对物流的影响 ? 1.2.1经济区

?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 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标志, ? 以区域综合发展为基本特征,

? 以广泛的区内外经济联系为纽带,

? 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承担一定的任务的开放性地域经济单元. 2.经济区的划分

? 三大经济地带( 19 85年”七五” 计划) ? 六大经济协作区

? 七大经济区(1 996 年3月) 七大经济区

? 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4盟市(兴安盟、呼伦贝尔盟、锡林郭勒盟以及赤峰市 ))

? 环渤海地区(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内蒙7盟市) ? 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 ? 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

? 中部地区(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

? 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广西\\海南\\广东湛江及茂名)

?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内蒙古3盟市) 1.2.2 对物流的影响

经济发展不平衡、 资源优势、产业结 构各 不相同,要发展只有依赖相互的协作,无形中促进物 流业的发展和建设。 1.3我国物流自然资源 ? 1.3.1我国主要资源布局

? 主要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 ? 1.3.1.1矿产资源 ? 我国探明的有150种

? 特点:贫矿多、富矿少,伴生矿多,分选冶炼困难。 我国煤炭资源 的特点 ? 分布较广 ? 相对集中

1.煤炭资源分布 (2)主要煤矿分布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 页 共 2 页 ? 重点煤矿:70余个

? 著名煤矿基地[山西(大同、西山、阳泉、潞安、晋城)内蒙古(乌海、东胜、平庄、石拐沟、

准格尔、元宝山、伊敏河、霍林河)陕西(平顶山、义马)河南(焦作、鹤壁)]

2、天然气资源分布 3、石油分布 4.铁矿

?铁矿资源的特点 ? 铁矿资源严重不足

? 品位低,贫矿多,富矿少

? 不少贫矿埋藏浅或出露地表,易于露天开采,有利于人造富矿 ? 单一矿少 ,伴生矿多。 ? 分布广而相对集中 1.3.1.2林业地区分布 1.3.2.2主要重工业布局

? 以山西为中心的北方煤炭区 ? 山西:(北方煤海). ? 雁北:动力煤; ? 汾河炼焦煤;

? 晋东南:无烟煤(阳泉) ? 内蒙古:(第二煤乡),乌海、平庄、扎赉诺尔为最大煤矿,准格尔为最大露天矿。 ? 河南省:平顶山、焦作。

? 储量大,牌号全,开采条件好,外运条件好。

? 陕西省:”渭北黑腰带”.以瘦煤为主,焦煤次之,是动力煤和化工的理想煤种.并且多处可以露天 开采.

? 宁夏:资源丰富,煤质优良,品种齐全.

? 汝箕山(大西煤),石嘴山,石炭井,呼鲁斯太

? 河北:主要分布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储量少,开采盛,多为优质炼焦煤。主要有开滦和 峰峰。

2.以黑龙江为中心的东北煤炭区

? 重工业发达,工业基地多,煤炭尚不够,需调入. ? 内蒙古: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

? 东北三省:抚顺(煤都)\\阜新(长焰煤)\\鹤岗\\鸡西(炼焦煤) (3)以兖州\\两淮为中心的华东区

? 鲁西南,苏北 和皖北 地区. 为我国第三大煤炭基地. ? 安徽:储量集中,品种齐全,媒质较好;

? 江苏:远景储量大,煤种齐全,水陆交通方便,基础好; ? 山东:工业基础好,采掘量大.

? 紧邻煤炭消费地,交通条件好,运距近,是国家重点开发地区. (4)以贵州为中心的西南煤炭区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 页 共 3 页

? 产量:以四川为最多; ? 储量:以贵州为最多; 2.石油加工业 ? 特点:

? 优质清洁,发热量高,污染少,易于储存和运输. ? 采油工业:原油\\天然气\\油页岩\\褐煤 ? 台湾:

? 采油:新竹\\苗栗 ? 炼油:高雄\\桃园 3.钢铁工业

? 特点:所需燃料\\原料多,运输量大,用水占地,耗电多,”三废”污染严重. ? 布局:

? 1)靠铁近煤; ? 2)移煤就铁 ? 3)移铁就煤 ? 4)近消费地

1.3.3我国消费布局

? 1.3.3.1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销分布 ? 1.3.3.2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销分布 ? 1.3.3.3主要重工业品的产销分布 1.3.3.1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销分布 ? 1.粮食产销分布我国粮食种类繁多 。

? 按季节构成分为早稻、夏粮( 小麦、大麦、蚕豆、豌豆等) 和秋粮( 中稻、晚稻、玉

米、谷子、高粱、大豆、甘薯等) 三类。 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销调拨如下: (1)稻谷

? 主要产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广大地区。 ? 以湖南省调出最多,以西北、华北各省区为主。

? 江西调出量居第二,主要调往上海、福建和广东等省市,部分调往华北地区。 ? 江苏稻谷主要销往上海和供出口。

? 安徽稻谷运往山东、上海及华北各省市。

? 湖北稻谷调往华北、西北等省区,其中上海及山东调入量最多。 ? (2)小麦:

? 长城以北为春小麦区, ? 以南为冬小麦区。

? 只有少数省区能自给或少量调出,大 部分省区需调入。每 年还需进口一定数量小麦。

? 调出较多的省有江苏、安徽、黑龙 江、湖北。 调入较多进口小麦的有辽宁、吉林、

广东、广西、云南、江西和华北、西北部分 省 区及北京、天津、上海市。 (3)大豆主要产于东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 东北三省大豆 全国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4 页 共 4 页

? 山东大豆 华东各省市。

? 安徽大豆 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及西北各省区。 2.食用油料产销分布

? 油菜籽、花生、芝麻 是我国主要油料,此外还有胡麻籽、棉籽、向日葵 等。 ? 这些油料不仅是生产食用油的原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油菜籽是我国主要油料之一。

? 分布广泛,秦岭一淮河以南,以四川省产量最多。

? 菜籽油销售面较广,销售量较大。四川省以供应西北、华北各省区为主,部分经长江

水运上海等地。

? 湖南省调出菜籽油经京广线、陇海线运销陕西等省区。 ? 安徽菜籽油运销华北各省区。

? 江苏菜籽油运销上海及华北各地。

? 浙江所产就近运销上海、江西、福建等省。 ? 贵州则向云南、广西等省区运销。 (2)花生

? 主要集中于两个产区:

? 一是黄河和渤海,黄河沿岸的丘陵及沙土地区;

? 二是华南的闽、粤、桂、台等省的沿海沙质土及低山丘陵地区。 ? 山东和广东的产量最多。

? 山东花生 上海、华东、华北部分省市。 ? 广东花生 中南部分省区,

? 河北、江苏、安徽、辽宁、河南、福建等省调出量也较多。 (3)芝麻

? 河南、安徽、湖北是我国芝麻三大产地,芝麻油调出量较大。 ? 河南芝麻油主销上海、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省市。 ? 湖北所产主销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

? 安徽所产主销江苏、浙江、福建和上海等省区。 ? 此外,河北、四川、江西也有少量调出。 3.畜产品产销分布

? 主要有:肉类、乳类、蛋类 及皮毛类 等。它们既是优质的食品,又是工要出口物资。 ? (1 )猪和猪肉的产销分布长江流域 和珠江流域 是我国生猪饲养最发达的地区( 约

全国60 %左右). (2)牛和牛肉

? 牛主要有黄牛、水牛、奶牛 和牦牛 等。 ? 黄牛主要产于北方旱作区?

? 水牛主要产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水稻产区。 ? 奶牛以内蒙古三河牛 品种较优。

?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 地区特有的牲畜。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5 页 共 5 页

? 山东、四川、新疆、青海 和安徽 等省区有部分调出. (3)羊和羊肉

? 我国养羊的地区广泛,农区和牧区都有羊的饲养。

? 内蒙古、青海、山东、四川、河南 等省区羊肉调出量较大。

? 此外,家禽中以鸡的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但以河北、江苏、山东、安徽、广东、

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产鸡数量最大。 ? 鸭和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 ? 鸡蛋多产于北方。 ? 鸭蛋主产于南方各省。

? 湖北、山东、湖南、江苏、河南、安徽、河北的鲜蛋产量及调出量较多。 4.水产品

? 水产品分海水产品 和淡水产品 两大 类. ? 包括鱼、虾、贝、蟹、藻类 等。

? 水产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有用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高,是食品工业、饲料工

业、肥料、医药及印染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物资。

? (1)海水产品带鱼、小黄鱼、大黄鱼、墨鱼被称为我国沿海的四大经济鱼类。 ? 东海渔业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水产区。

? 南海渔业区以热带鱼为主,虾、贝、蟹类的产量也很大,养殖业较发达,是我国养

殖珍珠的海区。

? 渤海渔业区是我国北方海洋渔业的宝库,主要鱼类有带鱼、小黄鱼、对虾等。 ? 黄海渔业区,传统经济鱼类有带鱼、小黄鱼、大黄鱼、鳕鱼等,养殖业发展水平最 高。

?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渔场

? 北部湾也是我国主要渔场之一。

? 上海是东海渔业区最大的渔业基地,水产品最大集散地和加工、消费中心。 ? 浙江水产品调出量占全国总调出量的40%以上,远销国内10多个省区。 ? (2)淡水产品淡水产品已由建国初期的天然捕捞为主,发展到今天以养殖为主。 ? 我国淡水鱼有6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有40~5O种,还有虾、贝、蟹等。 ? 青、草、鲢、鳙 称为“ 四大家鱼” 。 ? 主要淡水鱼产地:

?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渔业区 ? ②华南淡水渔业区

? 华北、东北、西北、西南等省区鱼产量不多,城市中的鱼主要靠外地供应。 1.3.3.2主要轻工业产品的产销分布 ? 1.纺织品产销分布

? (1)商品棉2002年我国棉花产量492万t。其中,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湖北、新

疆等省区纺棉除满足省内需要外,大量销往外地。

? (2)棉纺织品江苏、上海、湖北、河南、河北等省市是我国棉布、针棉织品、床单的主要调出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6 页 共 6 页

地,广东、广西、内蒙古、贵州、云南、四川、福建、东北及西北部分省区是主要调入区。

? (3)毛纺织品上海、天津、江苏、北京、甘肃、内蒙古、辽宁、新疆、陕西、山东、青海 等

省市区是我国呢绒和毛线主要调出和出口外销基地。

? 四川、湖南、黑龙江、湖北、江西、福建 等省是主要调入区。 (4)丝纺织品

? 桑蚕丝纺织品生产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 ?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丝纺织工业基地。

? 浙江和上海的多种丝纺织品畅销全国,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四川绸缎运销北京、上海、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地,还有大量生丝供应上海、

江苏等省市。

? 广东丝织品、绸缎运销北京、河北、山西、河南、湖南和陕西等省市,也有一部分

外销东南亚地区。 (5)麻纺织品

? 麻纺织品以麻纤维为原料,生产麻袋及其他麻纺织品。 ? 目前利用最广泛的麻纤维是黄麻、红麻、亚麻和苎麻。

? 黄、红麻纺织品产地主要在浙江、山东、辽宁、江苏、两广、安徽和湖北等省区,

产品调出量均较大,运销全国各地。

? 苎麻纺织品以株洲、益阳和无锡三地的产量和调出量较大。 ? 亚麻产于黑龙江的哈尔滨周围、吉林的延边地区和内蒙古。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亚

麻纺织品畅销全国。 (6)化纤织品

? 化学纤维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两大类。 ? 上海是我国最大化学纤维生产基地。

? 纯化纤织品以江苏、上海、辽宁、天津、江西、陕西、吉林‘等省市调出量最大。

? 涤棉布以江苏、湖北、上海、陕西、辽宁、河南、河北和等地调出量最大。 ? 维棉布及其他化纤布调出量以四川和江苏为最多。

? 中长纤维要调出地有上海、天津、辽宁、湖北、陕西等省市。广东、福建、浙江、

甘安徽、天津、河北、北京等省市则大量调入。 小知识

? 维棉织品:维纶与棉混纺的织物。

? 这种织物吸湿性、透通性均很好,且因维纶耐盐水腐蚀,故维棉混纺织物适合制作内

衣、内裤、睡衣等。

? 维棉布的缺点在于染色不够鲜艳、弹性较差?色泽稍暗,光泽不匀,手感不柔和,表面

粗糙?易出折纹.

? 其主要品种有维棉市布、维棉平布、维棉细布及维棉格子布等色织布。 2.食糖产销分布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7 页 共 7 页

? 食糖分甘蔗糖和甜菜糖两种。

? 我国蔗糖产量较多,两广是大陆蔗糖的主要产地。产品由南向北,行销全国。 ? 甜菜糖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为主产地,产量不及蔗糖多,主要供应本区,只有

少量流向华东北部、华北南部、西北东部。 3.原盐产销分布

? 我国原盐资源十分丰富,有海盐、井盐、湖盐等品种,且产量大。 ? (1)海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沿由北向南的18000多km的海岸线,包括辽宁、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市、自治区,已形

成的海盐生产能力2000万t/a以上,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2)井矿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 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河

南、安徽、江苏 等省、市,已形成真空精制盐生产能力600 万t 以上。

? (3) 湖盐分布在西北部 地区,包括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陕西 等

省、自治区。除供应本区消费外,部分外调。 4.纸张的产销分布

? 东北三省是全国纸浆纸张主产地。

? 纸张产量约占全国的20%,但消费量大,仅有部分调出。

? 其中吉林、黑龙江两省商品纸张自给有余,就近供应辽宁,还供应山东及上海等地。

? 辽宁省是全国生产纸张最多的省份,但省内消费量大,仅有少量纸张运销上海。 ? 吉林纸张则大量供应关内。 ?

? 华东区 也是我国纸张重要产区,但区内消费量很大,主要自给,部分外调。 ? 上海 是全国最大的高级文化用纸产地,产品几乎销往全国各地。 ? 福建省 是华东地区新闻纸的生产地和供应地。

? 山东省 主要生产高级印刷纸,但各种纸张外调量很小。安徽、江西、浙江是纸张主

要调入省。

? 华北地区纸浆大部分从东北调入,纸张则可调出。

? 天津 是本地区主要造纸中心,各种纸品销往全国。北京 各种纸调入量很大,但其

生产的白卡纸可运销全国大部分地区。 ? 中南地区的河南 纸张不能自给; ? 广东、广西 也需要调入;

? 湖南、湖北 两省2005 年可基本自给。

? 西南地区以四川省 纸张产量最大,但仅有牛皮纸运销全国大部分地区,其他各省区产量很

少,主要靠调入。

? 西北 各省区各种纸张均需调入。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8 页 共 8 页

1.3.3.3主要重工业品的产销分布 ? 1.煤的产销分布

? 煤的产销地区分布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煤的流向,主要是从产地运销到全国缺煤地

区和供应出口。

? 华北区是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供应区,担负着供应全国和部分出口外销的任务。

? 山西、河北两省煤炭调入北京、天津两市。

? 晋北煤向东运销京、津,南下供应华东和华南沿海、沿江地区,向西供应内蒙古地 区。

? 晋中煤主要运往青岛转海运,供应南方缺煤区。晋东南煤主要南运中南各地,或转

长江水运供华东等地。山西煤除供应全国26个省区外,还大量出口。

? 西南地区以贵州省 产煤最多,可大量经铁路运销两广和两湖地区。四川、云南两省的煤基 本自给。

? 中南地区的河南 自给有余,而其他各省区严重不足,主要由河南省南运供应各地,不足部

分由华北煤和贵州煤补充。

? 煤炭运输布局是煤炭的基本流向,即西煤东运、北煤南运 和煤炭出关 。 2.石油的产销分布

? 我国石油资源和原油开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和西北地区 ,而炼油厂除油田附近外,

主要分布在消费地区 。

? 我国石油的基本流向是北油南运 和西油东运 。

? 东北地区石油采量大,炼油能力也大。东北大部分成品油运销全国各地,大庆炼油厂 和吉

林石化总厂 产品有少量经丹东、大连出口。

? 华北地区石油产品除满足区内需要外,也有相当数量外运,主销中南、华东北部地

区,少量运销青海、内蒙古、陕西和四川等地。华北油田部分原油由管道运往北京、天津及

沧州等地炼油厂;部分经管道南运直接供应长江沿岸各炼油厂。

? 西北地区石油资源虽然丰富,但尚未大量开采,生产能力基本适应区内需要,有少量供应四 川。

? 克拉玛依原油主要经管道运往乌鲁木齐,部分在炼油厂和石化厂加工,部分转铁路

供应兰州炼油厂。

? 玉门原油主要由管道输至兰州炼油厂,部分经铁路东运。

? 华东地区石油及其制品需要调入。本地区北部所需石油制品由东北、华北调入,南

部所产石油制品除供应当地需要外,有少量运销中南南部和西南部分地区。 ? 中南地区石油需从华北、东北调入,但区内仍有少量石油产品运销四川、云贵等省。

? 西南地区目前石油生产能力最小,所需石油绝大部分依靠调入。 第2章物流基础设施 ? 2.1物流网络的定义 ? 2.2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 2.3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9 页 共 9 页 ? 2.4合理化运输 2.1物流网络的定义 ? 2.1.1物流网络的概念

? 物流网络是由执行运动使命的线路和执行停顿使命的结点两种基本元素所构成。

? 线路与结点的相互关系、相对配置以及其结构、组成、联系方式的不同,形成了不

同的物流网络.

? 物流网络的水平高低、功能强弱则取决于网络中两个基本元素的配置和两个基本元

素本身。

? 全部的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结点上进行的。

? 其中,在线路上进行的活动主要是运输,包括集货运输、干线运输、配送运输等。

? 物流功能要素中的其他动能要素,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分货、配货、流通加工

等,都是在结点上完成的。

? 可以看出,物流结点在物流网络中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实际上,物流线路上的活动

也是由物流结点来组织和联系的,如果没有结点,物流是进行不下去的。 2.1.2物流网络构造 ? 1.物流线路

? 物流线路指所有可以行驶 和航行 的陆上、水上、空中路线 ;

? 狭义仅指已规定进行物流运营的路线和航线 。在物流管理领域,线路一般指后者。

线路下几种类型: (1)铁路线路 (2)公路线路 ? (3)海运线路 ? (4)空运线路 2.物流结点 ? 又称物流接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所以又称物流结节点。

? 在铁路运输领域,结点的称谓有:货运站、专用线货站、货场、转运站、编组站等。

? 在公路运输领域,结点的称谓有货场、车站、转运站、枢纽等。 ? 在航空运输领域,结点的称谓有货运机场、航空港等。

? 在水路运输领域结点的称谓有内河港口、沿海港口、支线港口、枢纽港口等。 ? 在商贸领域,结点的称谓有流通仓库、储备仓库、转运仓库、配送中心、分货中心 等。

2.1.3物流结点的作用功能 ? 1.物流结点的作用

? 物流结点是现代物流中具有较重要地位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物流学形成初期,学

者们和实业家们都比较偏重于研究物流若干基本功能,如运输、储存、包装等,而对结点的 认识不足。

? 物流系统化的观念越是增强,就越是强调总体的协调、顺畅,强调总体的最优,而结

点正是处在能联结系统的位置上,总体的水平往往通过结点体现,所以物流结点的研究是随

现代物流的发展而发展的,也是现代物流学研究不同于以往之处。 2.物流结点的功能 ? (1)衔接功能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0 页 共 10 页

? ①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运输手段。 ? ②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

? ③通过储存均衡不同时间的供应物流和需求物流。

? ④通过集装箱、托盘等集装处理衔接整个“门到门”运输,使之成为一体。 ? (2)信息功能 ? (3)管理功能

2.1.4物流结点的种类 ? (1)转运型结点 ? (2)储存型结点 ? (3)流通型结点 ? (4)综合性结点 2.2物流基础设施布局

? 物流基础设施的布局原则:应当有层次地进行系统的物流规划。 ? 首先,国家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以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基础网络为内容的物流基

础平台规划,并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目标相吻合。

? 第二,省、市一级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地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物

流结点以及综合物流园区的规模和布局上。

? 第三,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物流供应、分销、配送、供应链、

连锁经营等等

的协调发展,例如重要企业、重要产品的供应链规划,以现代物流及配送支持的分销及连锁 规划等。

? 第四,企业的物流规划应当着重于“营销支持”和‘‘流程再造”,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2.1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

? 完整的物流系统一般有三个层次的物流结点即: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2.2.2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层次关系

? 物流基地是 综合性 的、大规模 的结点,在物流基地之问进行快速、直达、大量干线运输,

尤其是多式联运 的干线运输?

? 物流中心 则是某一专业范畴 的综合性大型物流结点,可以与干线运输相衔接,也可以从物 流基地转运?

? 配送中心 则是面向最终用户末端 运输的专业清晰、规模适应于需求的专业性物流结点。

2.2.3三种物流结点的布局

? 在城市和地区范围内,按照层次关系规划和配置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 超大规模的物流基地。应该按照50年左右的寿命周期来确定位置。 ? 物流中心则需要考虑有20年以上的寿命周期?

? 配送中心规模较小,如果经营得当,效益较高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配送中心

需要大量实现“日配”,而 这项工作一般都需要在深夜或凌晨进行,存 在扰民问题和交通问题。 2.3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 物流基础设施包括物流运输基础设施 、物流运作基础设施 和物流信息基础设施 。这三种

不同的基础设施在物流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3.1物流运输基础设施

? 我国物流运输基础设施是由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几种运输方式的货物运输

系统组成,它包括运输线路和货物作业设施。 2.3.2物流运作基础设施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1 页 共 11 页

? 物流运作服务的基础设施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 以及仓储设施. ? 物流园区 ? 物流中心 ? 配送中心 ? 仓储设施 2.4合理化运输

? 2.4.1运输的概念 ? 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

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2.4.2运输的意义

?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 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 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 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2.4.3运输方式 ? 1.公路运输 ? 2.铁路运输 ? 3.水路运输 ? 4.航空运输 ? 5.管道运输 ? 6.联合运输 2.4.4运输合理化

? 就是合理运用综合运输网中的各项运输设施,具体是指在实现社会产销联系的过程中,选取

运距短、运力省、运费低、速度快 的最佳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所组织的货物运输

? 1 .不合理运输

? 2 .运输合理化的影响因素 ? 3 .运输合理化应采取的措施 第4章铁路运输布局 4.1.1铁路运输的发展

铁路运输是l9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至今在交通运输体系中仍占重要地位,也是我国

交通运输网的骨干,担负着大部分客货运输任务。 铁路运输具有优点:

运量大、运价低、受自然条件限制小,安全性和准确性较好、较为迅速等? 最适于:承担大宗笨重货物的中长途运 输。 我国铁路建设经历的不同时期

1.我国铁路的开创时期(1876~1893年)

2.帝国主义争夺路权,我国铁路缓慢发展时期(1894~1948年) 3.建国后的铁路发展 4.铁路提速

5.发展铁路工业,大量制造机车车辆 6.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 我国先后六次铁路提速情况 4.1.2铁路网布局的发展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2 页 共 12 页

1.加快新铁路建设,改善铁路网布局

1953~2004年共新建干、支线l00多条,主要有:为开发西南、西北地区修建的成渝 、

宝成、黔 桂、川 黔、昆 贵、成 昆、湘 黔、湘 渝、 阳 安(阳 平关 安 康) 、天 兰(天 水 兰州) 、兰

新、包兰、兰青、青藏( 西格段)及南疆等 铁路;为增强中部及东部地区运输能力而修建的京

原、京通、通让 、京承、太焦、 焦柳、汉 丹、 皖赣 等 铁路;为通往沿海港口修建的黎湛 、篮

烟、鹰厦、外福、萧穿等 铁路;为通往邻国修建的来宾至友谊关、集宁至二连浩特等铁路。

同时在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上修建了不少铁路桥梁,连接了各条干线,从而基本上形成了

全国铁路网的骨架。

2.逐步改造既有铁路,提高 运输能力 3.有重点地进行新铁路建设

“十 五”期间,我 国将重点建设高标准 、高 质量 、大 能力 的“八 纵八横”铁路 主通道 ,实

现高速铁路和部分繁忙干线客车与货车分线 行驶的突破 4.1.3管理体制

实行铁道部、铁路局 、铁路分局三 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全国国家铁路共有哈尔滨、沈 阳、北 京 、济 南、 上 海、 南 昌、广 州、郑 州 、柳 州、昆 明 、

成都、呼和浩特、兰州、乌鲁木齐l 4个铁路局及45个分局。

其中,昆明、南 昌、呼 和浩特、 柳 州铁 路局实行由铁路局直接领导基层站段的新体制。

4.2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 1.东北铁路网的骨架 东北铁路网呈丁字形,以哈 大线和滨洲线为骨干,连 接东北地区70多条 干 支线 , 把东

北地区的主要工矿区,农林牧业基地和主要 城市连成一个整体。

哈大线纵贯东北全区,北起 哈尔滨,向南经长春、沈 阳,到大连,长94 6km,全 为复 线。

滨洲线,横贯东北地区,西 起内蒙古的满洲里,向东 经海拉尔、富拉尔基、安达 、哈

尔滨、牡丹江,东到绥芬河,全长l500 km,东、西 均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

2.连接关内外的重要通道—京沈、京通与京承、锦承线 1)京沈线自北京经天 津、唐 山、秦 皇岛 、山 海关 、锦 州达沈阳 ,与 哈 大线相接,计 84lk m,

全为复线。它是连接关内外最主要的铁路干 线,也是我国运输负担最重的干线之一 。

2)京通线自北京昌平 经隆化、赤 峰直 达通辽, 全 长870km。它 对沟 通华北

输,一

般200km以内为 其经济运距。 公路运输在整个运输业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中最便捷的运输方式。

现代公路运输主要是 指汽车运输。公路运输的 种 类有很多 ,总体可分为 汽车客运和货运 两大类。

其中汽车客运可分为公汽运输、 出租车运输、长途汽车运 输、自用汽车运输;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6 页 共 16 页

汽车货运可以分为普通货物运输 、特种货物运输、零担货 物运输、集装箱运输等。

什么是零担运输

1、所谓零担货物,是指一张货物运单(一批)托运的货物重量或容积不够装一车的货物(即不 够整车运输条件)

2、当一批货物的重量或容积不满一辆货车时,可与其他几批甚至上百批货物共用一辆货车

装运时,叫零担货物运输。

3、零担托运规定:为便于配装和保管,每批零担货物不得超过300件,每一件零担货物的体

积最小不得小于0.02立方米(一件重量在10千克以上的除外)。 4、下列货物不得按零担托运:

(1)需要冷藏、保温或加温运输的货物; (2)规定限按整车办理的危险货物;

(3)易于污染其它货物的污秽品(例如未经过消毒处理或未使用密封不漏包装的牲骨、湿

毛皮、粪便、炭黑等); (4)蜜蜂;

(5)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

(6)未装容器的活动物(铁路局规定在管内可按零担运输的除外);

(7)一件货物重量超过2吨,体积超过3立方米或长度超过9米的货物(经发站确认不致影响

中转站和到站装卸车作业的除外)。

5、在专用线或专用铁路内组织直达整装零担运输,经铁路分局同意由车站和托运人协商并

签定协议后办理;如组织中转整装零担,应由铁路局同意。

在现代公路物流中,货物运输是主导,它利用的是各种各样的载货汽车,实现货物运输。

就车头型式看,有平头式 和 长头式 ; 就车厢结构看,有厢式、平 板式和 箱型三 种;就整体 结构来说,有单车(整体式) 、 拖挂车和 汽车列车( 铰接式)三种;就用途来说,有乘用车和 商用 车之 分等等。

运输车辆的选择,主要是根 据货物的种类、特点及批 量,合理选择车辆类型及载 重量 大小。

合理选择运输车辆不但可以 完好、准时、无误地完成 任务,还能够降低运输费用 。所 以,合理选择运输车辆是提高车辆运输生产 率,降低运输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中影响车辆选择的首要因素是运 输 费用,另 有:货 物的种 类、特 点 及批量;装 卸工作

方法;道路与气候条件;货物运送速度;运 输工作的劳动力、动力及材料消耗量等 。

5.1.2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的突出优点有两个:

(1)机动灵活(空间上、时间上、服务上、公路运行条件) (2) 直达运输

5.2我国公路运输的发展 5.3公路运输组织

1949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仅8.0 8万k m, 铺有路面的仅占40%,改革开放20多年来,

公路建设方兴未艾,发展迅速,截止2002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143 .5 万k m, 居世界第4 位

2002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己达到2 453 3km, 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 公路运输“十五”期间其发展的方针和重点是:

搞好国道主干线建 设的同时,适当调整投资结构,注重公路网总体等级水平的提高;贯

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也

要注意一般公路的改造和提高;在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上,要从当前我国交通量和车辆结构的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7 页 共 17 页 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技术标准,多修建一些 汽车专 用路 和一般 的一、 二 级公 路, 防止脱

离实际,追求过高标准。

按照公路在国民经济及政治、国防中的作用,以及所在国家公路网中地位,可将公路划

分不同类别。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公路可分为以下3类: 1.国道

国道是国家干线公路的简称。由首都通向各省、市、自治区政治、经济中心和30万人

口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或通向各大港口、铁路枢纽,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的干线公路;以

及大中城市通向重要对外口岸、开放城市、历史名城、重要风景游览区的干线公路;还有具

有重要意义的国防干线。这些公路线组成国家干线公路网的框架。 2.省道

是联系省、自治区内首府和重要城市的干道以及大城市联系郊区城镇、工矿区、疗养地的

道路。这类公路是区域公路网的骨干。 3.县道

以县城为中心,通往县内集镇,组成地方公路网。它直接服务于城乡物资交流和地方客运,同

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联系密切。 公路的分级

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汽车数量称为交通量,它是衡量公路交通运输繁忙程

度的一种尺度。交通量用载货汽车为标准,其他车辆需进行折算。折算系数以载货汽车(包括

大卡车、重型汽车、胶轮拖拉机)为1;带挂车的载货汽车(包括公共汽车)为1.5;小汽车(包括

吉普车、摩托车)为0.5。

公路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分为5个等级: 1.高速公路

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2 500 0辆以上。 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

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一级公路

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为5 000 —2 500 0辆, 连接重要政治、经济中心,通往重点工

矿区,可供汽车分道行驶并部分控制出入,部分立体交叉的公路。 3.二级公路

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货汽车的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 0 0500 0辆, 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

大工矿区等地的干线公路,或运输任务繁忙的城郊公路。 4.三级公路

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货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00 0辆以下, 沟通县及县以上城市

的一般干线公路。 5.四级公路

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载货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 00 辆以 下,沟通县、乡(镇)、村 等支线公路。 5.3公路运输组织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稳步发展,客、货运输需求大幅度增加,在各种运输方式竞争激

烈的条件下,公路运输如何发挥自己 的优势,降 低运输 费用 , 从而担当客、货运输的重要组

成部分,有效地组织公路客、货运输是至关重要的。

5.4我国公路运输网的布局

公路主骨架中的“两 纵两横三条线” 是 国家‘‘九五’’至2010年的重点建设项目,现 还有部

分线路尚在建设中,“两纵两横”项目是: (1)同江至三亚南北纵线 (2)北京至珠海南北纵线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8 页 共 18 页

(3)连云港至新疆霍尔果斯横线 (4)上海至成都横线 (5)北京至沈阳线 (6)北京至上海线

(7)西南地区出海公路通道线 5.5我国高速公路布局 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时期,高速公路的优越性进一步得到 显现:

①行车时速成倍提高?

②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运输成本,一般 比行驶普通公路降低20%以上? ③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高标准、高质 量、封闭式. 目前我国 “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主干线有: 黑龙江省同江市海 南省三亚市、 北京珠 海、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 疆霍尔果斯、 上海成 都、 北京沈 阳、 北京上 海、 重庆湛

江高速公路

5.6城市公路运输及枢纽布局 5.6.1城市交通的主要特点 1)居民出行特征?

2)城市公路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方便人们的出行?

3)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加上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交叉,形成了城市典型的混合交通?

4)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5.6.2城市道路网

城市道路网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现状和建设条件下,为满足城市交通运输,人们

的出行,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和其他各种要求而形成的城市道路

格局。例如:环行放 射式道 路网、方格 环 行放

射式 道路网、井式道路网 等 ,合理的城市道

路网布局,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城市目前普遍遇到的城市交通问题。 5.7运输系统(ITS)简介

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发达国家提出并执行了一系列研究计划,其

核心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交通需求和 环境保护 压力, 采用信息技术、 通信 技术、计算机 技术、

控制技术等 对传统交通运输系统进行深入的改造,以 提高系统资源的使用效率、系 统安全性,

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根据我国的国情、技术基础及发展阶段,我国发展智能运输系统需要突出如下原则:

我国城市目前正面临机动化的关键时刻,应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建立良性

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基础;为尽快实现产业化,我国智能运输系统发展应该首先在较为成熟

的技术基础上,通过技术集成,形成新的系统概念和系统功能;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应该

有利于提高交通企业和管理部门的管理水l平,向管理要效益,要资源。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公路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在未来20年内,我国道路仍然处于建设 期。

根据“十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交通部计划用30年左右l的时间完成公路主骨架、 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支持保障系统的规划建设。公路主骨架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五纵七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19 页 共 19 页

横的布局框架,建设12条约3.5万km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到20l0年,高速公

路主干网将初步形成。这期间正l是ITs在全球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因此,我们也需要根据

我国公路运输的实际l需求,探讨在我国公路运输网中应用ITS来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安全和

保护环境的可能性

5.8我国公路运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公路运输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设备 利用 率低, 经 济效益 差和 缺少市

场信任 机制。

目前的我国公路物流业是非常落后的。我国的物流运输在全球属于低效率的,中国说

的物流很多情况下仅仅是指仓储,产 品从生产初期到最终消费者,整 个链条倒手次数非常多,

这样直接影响了运输效率。

与此同时,我国运输收费还特别高,电子产品、食品单位收费的绝对值比美国高40% 多。

我国公路运输、仓储、物流企业回报率仅为1%,美国是7%,综合物流是13%~14%。

我国相对落后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不合时宜的道路交通法规是制约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的另外一个瓶颈。当然这种情况正在迅速改观。

到2002年底中国的高速公路已经有24533km,列世界第二位。而我国与美国和西欧地

理环境相似,都有大面积的内陆,适合发展中长距离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法规改进后,

必将促进我国物流交通向欧美国家的高效率 、高效能、低耗费、低排放的 方向发展。

第6章水路运输布局 n 6.1水路运输的发展 n 6.2我国河运地理布局

n 6.3沿海主要港口及航线布局 n 6.4主要水路运输系统布局 6.1水路运输的发展

n 6.1.1水路运输发展历程

n 6.1.2水运运输系统的基本框架 n 6.1.3交通发展规划 6.1.1水路运输发展历程 n 我国海岸线长达1 .8 4万km,沿海11个省、市、区 (未包括台 湾省)人口 占全国的4 0

%,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 6%,有着发 展海运事业的良好自然条 件和重要的经 济基础。

1.我国港口发展历程

n 我国港口发展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n 1 94 9 ~197 2年 为恢复发展阶段? n 1 97 3 ~197 8年 为起步发展阶段? n 1 97 9 年以后为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合理、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形成了3个骨 干港口群:

n 1、以深圳为 龙头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n 2、以上海为 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n 3、以青岛、天津、大连为 代表的环渤海湾港口群。

n 经过数个五年计划的发展,我国港口规模与能力已经具备相当的基础条件,主要表现为:

n 港口能力显 著提高,形成了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其他中小港

口为补充的港口格局,少数港口已经具备了一定国际竞争力,为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

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从总体上看,我国沿海港口码头泊位能力 仍 然低于实际需求,港口普遍存在水深 较

浅、设 施落后、规 模 较小以 及专业 化程度低的 弊端。随着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发展,我国大

型专业化泊位能力不足的状况日益突出,其中集装箱专业泊位不足 的 矛盾尤其明显。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0 页 共 20 页 2.内河航道发展历程

n 今后我国内河航道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n 不断提高主要航道技术等 级,改善通航条件,按照“一 纵两横两网 ”航 道建设的总体规划,重 点建设京杭运河、长 江水系和 珠江水系三 个主通道,以及长江三角 洲江南 航道网和 珠江三角

洲航道网, 为实现内河长距离运输并向江海联运发展奠定基础。 6.1.2水运运输系统的基本框架 n 我国自然和经济地理的特点是:

n 区域之间和 进出口运输通道的 建设规划,在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n 从水运的角度看,必须首先建设强大的南北海上 运输通 道, 搞好沿海港口的合理布局和港口

的综合能力的设计,以支援沿海产业带的建设。

n 如果称沿海工业带为沿海地带轴,长江工业带为长江沿岸轴,则两个轴组成“T ”字 形。因此,

水运运输系统在建设海上南北通道的同时,应注重开发长江和西江的航运,长江轴将内地的

重庆、武汉、南京最发达的核心地区与沿海地带轴连接起来,两轴在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

洲交汇。同时考虑西江、南北大运河的建设,则形成了“两纵两横”(沿海、南北大运河、长江、

西江)水运运输基本框架,这种基本框架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实力及开发潜力。

6.1.3交通发展规划 n 1.水运主通道

n 全国水运主通道总体布局规划是发展“两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 n “两纵”是京杭运河、淮河主通道;

n “三横”是长江及其主要支流主通道,西 江及其主要支流主通道,黑 龙江松

花江主通道。 2.港站主枢纽

n 重点建设在水运主通道、公路主骨架以及与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水运主枢纽港

口、公路主枢纽站场。 n 这些港口和站场,是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客货集散中心和综合运输组织服务中心。 n 2010年前,继续加强煤炭、集装箱、矿石、石油等能源和外贸货物运输所需的沿海和

内河主枢纽港建设,形成较完善的、以水运为主的集装箱联合运输系统,既有集装箱枢纽港,

又有干线港和支线港,并形成我国集装箱国际枢纽港;建成现代化的以水运为中心的金属矿

石、煤炭、石油、粮食等大宗能源、原材料联合运输系统;形成便捷的滚装运输和陆岛交通 体系。

3.交通支持保障系统

n 交通支持保障系统包括车辆船舶、安全监督、通信导航、救助打捞、公安消防、信息服务、

交通教育、科技进步等部分。 6.2我国河运地理布局 n 6.2.1我国的水运资源

n 1、东部濒临四海一洋,外通全球 n 2、江河湖泊众多,源远流长 6.2.2中国河运地理分布 n 长江水系 n 珠江水系 n 黑龙江水系 n 淮河水系 n 钱塘江水系 n 闽江水系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1 页 共 21 页 n 黄河水系 n 海河水系 n 京杭运河

6.2.2.1长江水系 n 1.水系和流域概况

n 长江水系是我国最大的水系,其中又包括所属许多分水系,干流源远流长,支流众

多,流域广大。以长江为干流,大中支流。700多条,还有众多湖泊串结,形成一个庞大水

系,这个水系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沟通豫、陕、黔、桂、川、滇、鄂、湘、赣、皖、苏等省的

庞大水运网。

n 干流长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n 广义的长江包括沱沱河、通天河、金沙江及宜宾以下的长江: n 狭义的是指宜宾市岷江口以下的河段。 n 长江是我国和亚洲最大河流,世界第三大河。它是横贯大陆东西走向的水运大动脉,

自古以来对其流域广大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作用。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东部、中部、

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大通道之一。 n 按照自然地理特征:

n 一般将长江从江源到湖北省宜昌市作为上游,长4529km; n 宜昌到江西省都阳湖湖口为中游,长931km; n 湖口至入海口为下游,长840km。

n 但我国水运业长期以来的习惯分段与此不同。以宜宾至宜昌为上游,宜昌至武汉为

中游,武汉至入海口为下游。 n 长江干流各段多有专称。

n 当曲汇入沱沱河后称为通天河。

n 从青海省玉树县直门达到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称为金沙江,长2308_km。 n 岷江口以下正式称为长江,长2813km。 n 其中宜宾

宜昌1044km,因大部分在四川省境,别称“川江”,川江中的三峡段又称“长江三 峡”。

n 从湖北省枝城港至城陵矶,另称“荆江”。

n 在江西省九江市附近的长江又称“九江”或“浔阳江”。 n 江苏省镇江市附近的长江又称“京江”。

n 扬州以下长江别称“扬子江”,这是外国人将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的由来。 n 整个长江水系有大小通航支流3500多条,通航里程长约7万km。通航里程占全国内

河航道总里程的70%。

n 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占全国内河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总量的70%和80%左右。

2.长江干流及主要通航支流概况 3.长江主要港口 6.2.2.2珠江水系 n 1.水系和流域概况

n 珠江水系是华南第一大水系,我国四大水系之一,水运仅次于长江。

n 珠江本指广州市南部的一段河道,而且形成的历史不太长,汉代还是海域,直到唐

宋时,史籍对今广州市海珠桥附近还称为“小海”,黄浦港附近水域仍称为“大海”。这就是为

什么至今广州市渡江交通民间仍称“过海”。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2 页 共 22 页

n “珠江”地名的来历,一说是古代当地出产珍珠,故名。但一般说法是由于城南的江中

(在今工会大楼附近)有一小礁石叫“海珠石”而得名。随着海岸线的东移,现代地理学家把概

念扩充,将整个水系总称为珠江水系。

n 珠江水系由西江、东江、北江三大分水系组成,它跨越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湖南、江西等省和自治区,以及越南的东北部。珠江每年平均径流量338亿立方米,仅次于

长江,居全国第二位。

n 珠江虽属少沙河流,但由于上游沙流量大,每年平均仍有8615万t泥沙流入三角洲,

是珠江三角洲不断延伸之源。目前仍以平均每年近百米的速度继续向外海造陆。 珠江水系有如下两个特点: n 第一,我国许多河流水系如长江、黄河都独流入海,而珠江却以许多分流入海,有所谓“八

门入海”,八门是:虎门、虎跳门、蕉门、横门、崖门、磨刀门、鸡啼门、洪奇门,都在珠

江三角州。这种地理特色在世界上100多个河流三角洲中独一无二。它也使水运具有一江多

口通航的特色。 n 第二,珠 江水系有一小部分跨出我国国境,但 并不象黑龙江那样影响我国珠江水运的整体性。

n 珠江流域是我国大流域之一。 2.珠江水系航道状况

n 珠江水系现有通航河流988条,通航里程1.3万km,主要分布在两广境内。 n 广西境内通航河流29条,通航里程4000多km;广东境内通航河流959条,通航里程

8000多km。以下是主要河流的通航情况。

n (1)珠江干流珠江干流指三水到入海口96km长的一段水道,西江、北江、东江在三水汇合,

通过三角洲上纵横交错的汊道注入南海。 (2)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流

n 西江干流各段,有不同专称。

n 它发源于云南省沾益县马雄山,称南盘江, n 流经贵州省蔗香汇合北盘江后称红水河; n 流至广西象州石龙汇合柳江后称黔江; n 流至桂平汇合郁江后称浔江; n 流至梧州市汇合桂江, n 流入广东省境后始称西江。 西江干流的主要支流有: n 1)郁江,西江的最大支流。

n 上游有左右两江,右江是主流,

n 左江发源于越南国高平地区,分别由中越两国边界的水口关、平而关流入我国境内,

汇流于广西的龙州后始称左江,郁江自左、右两江汇合处起,至桂平与黔江汇合处止,长

424km。自源至江口全长1162km。 n 2)柳江:是西江干流第二大支流。源出贵州独山县,全长773.3km,柳江通航120吨级船舶。 n 3)桂江:发源于广西兴安苗儿山,流经桂林、阳朔、平乐、昭平至梧州入西江,全长426km,

流域面积1.93万km。。 n 桂林以上河流,滩险堤坝较多,条件较差,主要是流放木材和通行小木船航道。因此古代劳

动人民为了沟通二水,曾开凿了灵渠。1937年以前,可通过灵渠的船只,平均每天有40艘左

右,载重量大者15t,小者数吨,目货运量500t左右。一直到湘桂铁路(贵阳 都匀 柳州 桂林衡

阳)通车,灵渠才逐渐失去了运输上的作用,目前尚未恢复,仅作灌溉之用。 n 自桂林以下118km至平乐,称漓江,能通行10~30吨级船舶。 n (3)北江 北江是珠江第二主流,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称为侦水,至韶关市汇合武水后始称

北江,再经曲江、英德、清运等县,至三水县思贤窖与西江相通。 (4)东江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3 页 共 23 页

n 东江是珠江流域第三大主流,发源于江西省,干流全长523km。 n 东江通航里程429km。自 粗沙石至石龙387km,可 通航15~50吨级船舶;石 龙至东江口42km,

可通航50~100吨级船舶。 3.珠江流域的港口

n 珠江流域大小港口有75个,大港如广州港、梧州港、江门港等均为流域内主要的经济中心,

是水陆交通运输枢纽;中小港口则遍布流域内各地,为地区性物资集散中心。 n 广州、柳州(湘桂和黔桂两铁路的交点、枝柳铁路的终点)、贵港、邕(Yong)宁、百色、桂

林、桂平、韶关、肇庆。 4.珠江水系出海航道

n 东、西、北三江在三水汇合后始称珠江,河道进入三角洲地带。珠江三角洲为一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河网交织,密如珠网。主要水道有34条,长达984km。大小水道,四通八达,航

运以广州为中心,有以下主要航道:

n (1)广州通西、北江水道根据各个时期的航道、水深条件,而有不同的线路。

主要有四条(佛

山水道 、平洲水道 、陈村水道 、莲花山水道 )

n (2)出海水道珠江水系出海口计有虎门、焦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

门等,皆可出海航运。 6.2.2.3京杭运河 n 1.运河概况:京杭运河又称大运河,是我国也是世界最大运河。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

州,全长1794km,全程分为多段,各有专称: n 北京城区至通县称通惠河,通县至天津称北运河,天津至山东省临清称南运河,临清至台儿

庄称鲁运河,台儿庄(也指邳县)至江苏省淮阴称中运河,淮阴至扬州称里运河,过长江后,

镇江市至苏州市平望为江南运河,平望至杭州为浙江运河,亦有将镇江至杭州统称为江南运 河的。

n 京杭运河曾经沟通过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在历史上是元、明、清、三代南粮

北运的主要通道,清后期兴海运、铁路后,废弃“漕运”,对黄河泛滥淤浅的山东运河亦不再

整治,故此后全线不再畅通。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曾多次对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

段进行综合整治工程,使鲁南至浙北通航。除苏北段继续改善外,浙江省还进行了大运河沟

通钱塘江工程。

n 京杭运河跨冀、鲁、苏、浙四省及北京、天津两京,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沿海地区惟一的一条南北河运干线。

n 目前黄河以南的通航河段又与鲁南、苏北、苏南、上海及浙北的水网相连,又是这

一地区的水运主要干线。

n 它吸引范围内有兖(州)、济(宁)、枣(庄)、滕(县)、丰(县)、沛(县)、徐州及两淮(淮南、淮北)

等大煤田,连接上海、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杭州等工业城市,人口密集,工农

业生产十分发达,它在全国运输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水运货源丰富,年货运量达 7000万t以上。

2.运河航道状况京杭运河通航段里程为1044km

n 1)北京至梁山718km,除天津市武清县屈家店至天津市区15km可季节性通航小船外,其余均 不能通航。

n 2)梁山至济宁60.9km,只能季节性通航50~100吨级船舶。

n 3)济宁至蔺家坝(徐州)航段,济宁至微山湖闸78km,通航100吨级船舶;

n 4)蔺家坝至长江边北岸的六圩(扬州) ,其中蔺家坝至邳县( 徐州) 段的水情较好时可通

200~500吨 级驳船;邳县至六圩段可常年通航1000吨级 以上驳船。

5)长江南岸镇江市谏辟至杭州,长323.8km,谏壁至常州64.5km,其中丹阳至陵口段只能通航 20~60吨级船舶,使 苏南运河全线吞吐不畅。常 州至苏州91.7km,可 通航60~100吨级船舶,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4 页 共 24 页

苏州至杭州经嘉兴的一段(东线),可通航60~l00吨级船舶。平望至杭州,除东线外,还有经

塘栖的中线,长108.6km,可通航100吨级船舶;经湖州的西线,可通航60~100吨级船舶。

杭州运河原为断头河,1987年已开通至钱塘江。南运河整治后,常年通航300吨级船舶 。

6.3沿海主要港口及航线布局 n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按其吞吐规模在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

作用,基本形成了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

分明的沿海港口布局。

根据我国生产力布局和沿海港口在国民经济及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不同港

口的地理位置与功能,我国沿海港口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n 1.航运中心:

n 航运中心是港口高度集约化的产物,是我国航运发展的核心港口,是经济、金融与贸

易中心的基本依托,是我国参与世界经济交往和国际航运市场竞争的集装箱枢纽港。

n 国务院提出建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着手建设以上海港为中心、以浙江宁波港的深水

条件和江苏太仓港的区位优势为补充的上海航运中心;同时,在维护香港回归后持续稳定、 繁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香港航运中心在国际经济交往和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积

极发展深圳港的集装箱运输,作为香港航运中心的补充。 2.主枢纽港口

n 主枢纽港是我国港口中层次高、辐射面广、功能齐全的重要港口,位于我国综合运

输主骨架交汇点,是客货集散中枢和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发展综合运输的组织中心。

n 全国沿海有大连港、营口港、秦皇岛港、天津港、烟台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上海

港、宁波港、温州港、福州港、厦门港、汕头港、深圳港、广州港、珠海港、湛

江港、防城

港和海口港等20个主枢纽港。

n 长江干线下游有南京港、镇江港、南通港三个主枢纽港。

n 分布在环渤海(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沿黄海(青岛、日照、连云港)、

长江三角洲(上海、宁波、温州、南通、张家港)、闽东南(福州、厦门)和珠江三角洲(汕头、

深圳、广州、珠海、湛江)等经济区域港口群体之中,在我国能源和外贸物资的运输中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

3.地区性重要港口

n 地区性重要港口是在地区经济发展及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港口,依托所在地区的重要

城市,具有良好的港口和陆路交通条件,对周边地区有一定辐射作用。全国沿海的地区性重

要港口有丹东港等19个港,长江干线下游有张家港。这类港口将伴随着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

而相应发展,并体现地区经济的特点,由于地区的差异,这些港口的功能、作用将有较大差

异,在地区经济中的作用也将不同。 4.其他中小港口

n 除上述港口以外的大量沿海中小港口,作为沿海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对所

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也是发展我国水运事业的基础和完善全国沿

海港口布局的重要补充。

n 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各港的功能、规模不同,其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各 有侧重。位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港口,主要作为地区经济开发和陆岛交通的基础条件,这类

港口一般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现代化程度不高;位于发达地区的港口,除作为毗邻大中

型港口的补充外,多作为当地招商引资、开发开放和与周边地区交流的窗口,在外贸物资和

集装箱运输中承担邻近干线港、支线港的供给。 6.3.2分区域港口布局

n 我国七个经济区域中在沿海地区的有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5 页 共 25 页

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 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

6.3.3重要港口及航线简介

n 1.我国沿海主要港口

n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有:丹东、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连云

港、上海、宁波、舟山、台州、温州、福州、泉州、厦门、汕头、深圳、广州、珠海、湛江、 中山、江门。

n 2.沿海主要航线国内沿海运输航线分为二个航区:

n 即以上海为中心的北方沿海航区和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沿海航区。

n 每个航区都开辟了若干条航线,在两个航区之间组成了若干条跨区航线。 (1)北方航区

n 北方航区的航线以上海、大连为中心,开辟的航线有:

n 上海至大连、天津、青岛、烟台、秦皇岛、连云港、福州、泉州、温州、宁波、海门、香港、

广州、湛江、北海、防城、海口等。

n 大连至上海、青岛、天津、烟台、龙口、秦皇岛、连云港、广州、湛江等。 (2)南方航区

n 南方航区的航线以广州为中心,开辟的航线有:

n 广州至汕头、海口、湛江、三亚、八所、北海、香港、大连、上海、青岛、连云港等。

n 此外还有湛江至大连、秦皇岛、青岛、连云港和厦门至香港等航线。

n 北方航线运量最大的是煤炭、石油,其次是金属矿石、粮食、木材、钢铁和集装箱等;南方

航线主要运输杂货、盐、矿石、煤炭和集装箱等 3.十大港口及港台港口概况 n 上海 n 天津 n 宁波 n 广州 n 青岛 n 大连 n 秦皇岛 n 深圳 n 厦门 n 福州 n 香港 n 台湾 (1)上海港

n 上海港洋山港区项目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 n 铁路干线有津沪线和沪杭线,港区均有铁路专用线。

n 公路通过204、312、318、320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并与国内其他

主要公路干线相通,即与204国道相连接的沪嘉(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与302国道连接的莘

松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

n 上海的虹桥国际机场是我国最大的航空枢纽之一

n 水运:内河航道共有225条,其中通往外省市的干线航道8条;海上客、货运航线遍及沿l海

各主要港口,其中客运航线可达大连、青岛、宁波、温州、海门、福州、厦门、广州等地。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6 页 共 26 页 (2)天津港

n 1)港口状况:由天津、塘沽、新港3个港区组成,天津港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港、第二大能源输

出港口,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港口,是首都的出海门户,我国北方连接近海

和远洋运输的重要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中心之一,主要担负天津市、北京市和华北、西北

部分地区内外贸物资运输任务。 n 3)经营货种:

n 煤炭及制品占48%;钢铁占10%;金属矿石占4.7%非金属矿石占4.4%;金属矿石占

4.7%;非金属矿石占4.4%。 4)港口集疏运方式

n 与港口发展有紧密联系的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运及管道等运输方式)有: n 京津塘高速公路、京津塘公路(103国道)、津沽二线(津晋高速)公路、海防公路、丹拉高速公

路及京山、津浦干线铁路、津霸铁路联络线、李港地方铁路等,这些交通大通道沟通了天津

港与北京、天津及华北、西北地区各主要城市。通过国道网和国家铁路干线网连接广大腹地,

构成了天津港四通八达的内陆集疏运网络系统。 (3)宁波港

n 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向在长江“T”形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

中,是我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

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可沟通长江、 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

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 水水中转:

n 向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通过江海联运,货物可直达武汉、重庆,并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

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 公路: n 上海

杭州

宁波北仑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杭 州 南京高速公路、宁 波 台州

温州高速公路、 宁波

金华高速公路即将建成;正在筹划中的杭州湾大通道一旦建成,宁波至上海的车程时

间可缩短为两小时,对充分发挥北仑港区的深水优势,实现甬沪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具有重要意义。 铁路:

n 港区铁路直达码头前沿,经萧甬复线与浙赣复线在萧山市(今属杭州)相连,从而和全国铁路 网相联;

n 北仑港区铁路集装箱站已正式开办海铁集装箱联运业务。内陆省市通过铁路到宁波港

进行转口贸易十分便捷。 n 航空:宁波栎(lì)社新机场为国际二级机场,已开通宁波至国内各大城市和宁波至香港的定期 航线。 (4)广州港

n 广州港主要经营:货物装卸、仓储、保税仓;代办中转、代理客运;国内外船舶进出港引航;

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 n 兼营:经营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自营和代理除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出口商品和国家实

行核定公司经营进出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港口设备、设施、场地租

赁、港口劳务服务、通信服务、港口机械制造、加工、修理、船舶、汽车修理、旅游业、饮

食、批发和零售贸易一(国家专营专控商品除外)、销售液化气。 (5)青岛港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7 页 共 27 页 n 1)交通运输网络

n 铁路:由黄岛至胶州的胶黄铁路,胶黄铁路与青岛至济南的胶济铁路相接,为前湾港提供陆

路配套,可通达全国各地。

n 公路:胶州至青岛市区的环胶州湾高速公路全长66km,并连接济青高速公路。青岛市公路 运输通畅,由济青高速公路、烟青一级公路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为骨干框架的公路网四通八 达。

(6)大连港

n 主要进出口货物:石油、粮食、金属矿石、钢铁、煤炭。 (7)秦皇岛港

n 交通运输网络:

n 自营铁路连接沈山、京山、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 n 京秦、津秦高速公路和两条国道横贯城市,山海关飞机场临近港口。港口仓储、通

信及为船舶进出服务的设施配套齐全。 (8)深圳港 n 1)盐田港区 n 在公路方面:

n 主干道海港大道向东接驳惠盐高速公路、深惠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以及盐坝高速公路,

拖车可高速直达惠州、汕头等东部沿海城市;向西进入深圳市城区道路网,连接梅观高速公

路、广深珠高速、机场高速以及107国道,可通达观澜、东莞,并且与珠江三角洲及广东省

高速公路网交汇。这些公路设施已形成了运输网,使盐田与整个华南地区以及内陆腹地联系

更加频繁,保障货物运输畅通无阻。在铁路方面:有京广铁路,平盐铁路。 2)西部蛇口港区 n 交通运输网络:

n 疏港公路连接深圳北环大道、107国道、广深、深汕高速公路和虎门大桥,并贯通广佛及外

围高速公路网络,使蛇口经由陆路通道连接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华南主要城市,公路运输 顺畅无阻。蛇口港位于珠江口东岸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半岛南端,踞南中国海进入华南地区之

咽喉要道,四通八达。水路距香港新界3.5nmile,距澳门、珠海25nmile,经珠江水系与广东、 广西相连;陆路经疏港大道与华南公路干线相接,经港区铁路与京九铁路相接进而与全国铁

路网相接;距深圳国际机场30km。 (9)厦门港

n 厦门港成为一个以外贸运输和临海工业为主,兼有旅游、客运、国际中转、过境贸易、商贸

多功能,配套设施较齐全的国家大型一类港口,迈入全国沿海集装箱主枢纽港、国家基本港 行列.

(10)福州港

n 主要进出口货物:矿建、煤、粮食、杂货、化肥。 n 福州与104、324、3l6国道及全省公路网连接。 n 水路可达我国沿海各港及世界各地, n 溯闽江而上,可达上游水系各港。

n 主要铁路干线有鹰厦、外福、横南、漳泉肖铁路等,与北京、上海、重庆、广州、长沙、南

昌、杭州等全国重点城市相互往来,构成便利的铁路运输网络。全省公路密度居全国前列。

n 已建成福州至泉州至厦门至漳州的高速公路。 (11)香港港

n 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远东的航运中心。

n 在珠江口外东侧,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港口管理先进,港口费率在世界上属于最低的,

是东南亚地区发展迅速的港口之一。

n 香港港是自由港,有海上航线20多条,通往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000个港口。每年进出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8 页 共 28 页 港旅客达1000万人次。

n 香港港有15个,其中维多利亚港区最大,掩护条件良好. (12)台湾港

n 台湾本岛位于岛弧的中心偏南,地理位置尤其优于其他岛屿。不但东向能远达旧金山、温哥

华等太平洋东岸的商港,西向亦能与香港、新加坡等港口保持良好的联系,对于建设一个转

口港的位置上,条件尤其优良。 6.4主要水路运输系统布局 n 1.集装箱运输系统

n 2.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 n 3.煤炭运输系统 n 4.原油运输系统 n 5.散粮运输系统 n 6.木材运输系统 n 7.散装水泥运输系统 n 8.滚装运输系统 n 9.液化气运输系统 1.集装箱运输系统

n 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港口是:

n 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宁波、广州、厦门、大连、中山、福州。 n 65%以上的是由上海、深圳、青岛、天津、广州和大连6港口完成的。 n 目前,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布局,已基本上形成了: n 华南以香港为中心,深圳、广州港为补充;

n 华东以上海港为中心,宁波和长江下游各港为两翼;

n 北方有大连、天津和青岛港,三港呈三足鼎立之势,既有竞争也相互补充。 n 从而在我国形成华南、华东和北方3个集装箱枢纽港的格局 n 集装箱港口分为三个层次:

n 干线港(枢纽港):上海、深圳、大连、天津、青岛、宁波

n 支线港:营口、秦皇岛、烟台、连云港、温州、福州、厦门、汕头、广州、珠

海、湛江、防城、

海口及长江下游南京、南通、张家港、镇江等港口 n 喂给港:辟国内喂给航线,向干线港、支线港喂给。 2.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输系统

n 我国的钢铁工业发展较快,位居世界前列。铁矿石资源分布分散、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

无法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的要求,需从国外进口大量的高品位铁矿石。

n 由于我国钢铁工业调整品种结构、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对进口铁矿石的

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n 北方地区外贸铁矿石进口分散在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等

8港的杂货码头上接卸,运输成本高、装卸效率低。 n 长江沿线钢厂所需铁矿石大部分在北仑港中转,约占华东地区及长江沿线地区总接卸量的66

%。长江沿线南京以上钢厂所需铁矿石在宁波港中转以后,大部分需在上海、南通、镇江、

南京二次中转。宝 钢10万吨级铁矿石专用泊位主要用于接卸北仑港中转矿石及10万吨级船舶 减载直达矿石。

n 南方地区外贸进口铁矿石较少,各钢厂所需矿石在湛江、广州、防城、深圳港接卸后由铁路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29 页 共 29 页 运抵各钢厂。

n 由于外贸进口铁矿石运距长,采用2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运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3.煤炭运输系统

n 煤炭一次下水港口集中在北方沿海。秦皇岛、青岛、日照、连云港四港煤炭. n 我国资源结构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的格局,其中电力工业的发展对煤炭

的需求较大,煤炭生产经调整后j产量仍将呈稳定增长趋势。 n 沿海及沿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尽管上述地区将布局一些核电、天然气发电,但煤电仍占 主导地位。同时由于地理优势和我国煤炭质量提高,对亚洲地区外贸出口有较大潜力,西煤

东运、北煤南运、沿海沿长江地区充分利用水运的格局不会改变,煤炭水运量仍将增长。

4.原油运输系统

n 我国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开采重点集中在大庆、.辽河和胜利油田,西部油田及海

上油田正在积极开发。

n 我国石化企业大多沿海及沿长江布局,决定了国内 “北油南运”的基本格局。 5.散粮运输系统.

n 我国各地区之间粮食余缺不均,沿海地区缺口最多,占全国缺口总量的70%,主要靠外贸及

东北调入,东北地区水运调出量年均900万t。因总量供应不足、品种结构不平衡及产区之间

余缺不均,形成了我国北粮南运及粮食外贸进出的格局。 6.木材运输系统

n 由于我国人均森林资源较少,木材产量低,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每年需从国外进口一定数量

的木材,但进口量不稳定.

n 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张家港和珠江三角洲的深圳、广州、汕头等港口,其次

为环渤海地区港口。

n 为保护森林资源,保持生态环境,增加植被面积,我国将严格控制天然林的砍伐量,今后相

当一段时期内木材产量将下降,预计将维持在4000万m。左右,而每年消费量将保持在6000

万m。左右。尽管采取替代品,增加速生林种植等措施,缺口量仍然较大,还需要进口木材 补充。

7.散装水泥运输系统

n 我国水泥工业目前开始转向欧美市场。

n 沿海港口的水泥运输以外贸出口为主,由于近期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规模受到抑 制。

n 全国沿海港口有散装水泥出口泊位10个、能力为1305万t,主要出口港为大连、秦皇岛、烟

台、日照、防城等港口。 8.滚装运输系统 n 沿海同江

三亚国道主干线是我国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前国道主干线将以高 等级公路全线贯通,渤海海峡、杭州湾、琼州海峡等三个跨海段将以滚装运输衔接。渤海湾

的跨海运输连接点选择大连、烟台两港;杭州湾选在上海金山、宁波两港;琼州海峡选在海 口、海安两港,各港的滚装运输码头根据运量增长情况通过新建或改造扩建解决。 什么是滚装轮?

n 运载滚动车辆的运输船。

滚装船以装满集装箱或货物的车辆为运输单元。装载时,汽车及由牵引车辆拖带的挂车通过

跳板开进舱内。到达目的港后,车辆可直接开往收货单位。滚装船的装卸效率很高,每小时

可达1000~2000吨,而且实现了从发货单位到收货单位的\门-门\直接运输,减少了运输过

程中的货损和差错。此外,船与岸都不需起重设备,即使港口设备条件很差,滚

装船也能高

效率装卸。因此,滚装船成为迅速发展的新船型。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0 页 共 30 页

n 滚装运输是一种先进的汽车物流运输方式,具有运输能力大、安全、环保和节约社会资源的

优势。滚装运输指的就是汽车水运方式。 9.液化气运输系统

n 惠州、温州和福州的2~5万吨级码头已投产,同时建设了一批小型接卸码头。 n 外贸进口液化气主要来自中东及东南亚地区,主要消费地集中在华东、华南沿海及长江沿线 地区。

n 目前,沿海地区已建和在建大型LPG码头己达12个,年接卸能力近2000万t,其中宁波大榭

岛可作为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的转运站;温州、汕头均己建设了5万吨级码头,珠江

口外珠海、深圳、惠州已建设8个大型泊位,码头布局和建设己满足近期需要。 第7章航空运输布局

7.1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

n 7.1.1航空业的出现和民航的开始 7.3航空运输基本概念

n 7.3.1民用航空与航空运输

n 民用航空是指利用各类民用航空器从事执行军事、海关和警察任务以外的民用航空

飞行活动,包括民用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运输。 7.3.2航空运输的特点 n (1)快速性 n (2)机动性 n (3)安全舒适 n (4)准军事性 n (5)国际性

n (6)营运成本高

7.3.3民用机场(航空港) n 供飞行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地域或水域,包括域内的各种建筑物和设

备装置。

n 民航运输机场大致可划分为:飞 行区(Airside)、航 站区(Terminal)、机 务维修区(Landside) 以及其他服务区域。

n 一般认为,机场与城市之间必须有快捷的地面交通,行车时间以不超过30min或

40min为宜。

n 机场所处的位置和跑道的方向,要尽量使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避免经过城市的上空。

7.4我国国内航空运输地理概述 n 1.概述

n 我国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要以长距离的运输作为保障,

这必然对中国的国际航空运输提出要求。

n 我国幅员辽阔,领土面积约为960万km。,占亚洲面积的l/4,与拥有40多个国家

的欧洲面积相当,辽阔的领土为国内航空运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n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众 多的人口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同 时也造成了巨大的消费。

我国的人口分布不均,95%的人口集中在东部地区,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形成巨大的客流,

对交通运输提出了较大的需求。在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 将为航空运输提供充足的客源。

而且我国的移民遍布东南亚、美洲、欧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华侨和华裔往往与国内有血

缘上和经济上的联系,从而成为我国国际航线上的重要客源。 2.自然地理环境

n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白西向东分为三大阶梯。 n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为第一阶梯。

n 高原上峡谷并列、湖泊众多,西南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山脉东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1 页 共 31 页

段有海拔8848m的珠穆朗玛峰,为世界之巅。

n 青藏高原以北、以东,平均海拔在2000~l000m,为第二阶梯。

n 该区高原、盆地相间分布,盆地边缘多有高山环绕。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与塔

里木盆地、准葛尔盆地、四川盆地构成第二阶梯的主体,新疆吐鲁番盆地内的艾丁湖面海拔 154m,

为我国陆地的最低点。

n 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的以东地区,为第三阶梯。

n 该区丘陵、平原交错分布,由北向南分别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

下游平原及江南丘陵,还有长白山、燕山、大别山、武夷山、南岭等山脉纵横其间。大陆的

东南面是广阔的海域和宽广的大陆架,海上岛屿星罗棋布,海底有丰富的资源。 n 阶梯状的地势对我国航空运输布局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n 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以山地为主,各类地形俱全。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3%,高

原约占26%,盆地约占19%,丘陵约占10%,平原越占12%。复杂多样的地形对航线、航

站的分布,对航路和机场的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气象气候条件

n 我国的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按照温度的不同,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

带、中温带、寒温带。按照水分条件,由东南向西北,又有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

干旱区之别。复杂的地形使气候变化多端,众多的高山使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复杂多变的

气候特征使不同地区的飞行条件具有很大差异,对 机场选址、机 型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n 我国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季风的进退与四季流场的分布直

接对航空运输造成影响。

n 冬季,欧亚大陆北部贝加尔湖一带形成强大的高气压区? n 在北太平洋上和赤道以南的印度洋上出现两个低气压。 n 气压的配置使干冷的空气从大陆北部向海洋流动,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偏北的冬季风。

n 冬季北方地区多晴朗、寒冷天气,这对飞行及飞机的有效载量产生有利的影响。 n 但是,寒冷的冬季风在一定的天气形势下,会向南爆发,形成寒潮。冬季寒潮的爆发以地面

大风的天气对北方多数机场构成威胁,以大面积云雨的低能见度天气对南方的多数航站产生 不利影响。

n 冬季的风雪亦可覆盖北方的机场,影响正常飞行和起降。

n 冬春之交,华北地区的大风天气仍持续发生。有时,大风吹扬起黄土高原上的细粒物质,使

较大范围的上空黄沙弥漫,严重影响地面和空中的能见度。冬季和春季的少量雨雪也暂时对

飞行和起降造成一定困难。春季为冬夏过渡的季节,此间南北气流相互争雄,锋面往返推移, 天气变化无常。

n 夏季,欧亚大陆增温强烈,在印度北部形成热低压,海洋成为相对的高压区。 n 此时,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加强、北进,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n 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也吹向南亚及我国西南部;从而形成偏南的夏季风。夏季风来自暖湿的

洋面,在北上途中,遇到北方冷空气形成锋面,造成广阔的锋面降水。随着降水的产生,往

往伴有雷暴、低云、低空风切变等恶劣天气。

n 每年从5~10月,夏季风的推进和退缩,造成我国东部地区的大量降水,同时带来各种天气 现象。

n 每年6~7月,冷暖气团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相持,形成长约一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2 页 共 32 页

n 武汉、合肥、南昌、长沙、南京、杭州、上海等重要航站上空长期阴雨连绵,

地面能见度降

低,影响飞机的正常起降。 n 每年7~9月,在我国东南的菲律宾洋面及南海海面,有时形成强大的热带气旋,即台风。

n 在太平洋副高的引导下,台风向西、北方移动,有时在我国海南省或东南沿海登陆。台风带 来狂风、暴雨等危险天气,对所经地区的飞行构成较大威胁,往往迫使航班停飞,造成经济 损失。

n 秋季,大陆逐渐形成高压,太平洋副高减弱、南撤。夏季风逐渐减弱,冬季风开始建立。

n 9~10月上旬,北方多秋高气爽天气,气流开始出现冬季色彩;而南部沿海及西南地区仍受

夏季风的影响,局部地区仍有阴雨天气,秋季具有明显的过渡特点。 n 从高空急流的维向分布看,它们的位置与东西分布的欧亚航线相近,高度又恰好是飞行中的 航行层次。在欧亚大陆上空飞行时很难避开急流。如顺流航行,则缩短航行时间,节省燃料;

逆流航行则耗油多且时间长。高空急流的纬度位置、平均高度、季节变化都具有较强的规律 性,利用急流顺风航行或尽量避开或减少逆流的影响,对航路设置具有实际意义。 4.我国航空运输的发展与现状

n 我国民航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截止2001年,我国民航已拥有各类运输飞

机1031架,其中运输飞机566架,通用航空飞机296架,教学校验飞机169架;民用和军民合

用机场143个;航线1143条,其中国内航线1009条,包括42条港澳地区航线;国际航线134 条,并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航行管制、通信导航、气象预报、飞机维修等配套设施。目前,已

形成连接国际33个国家、62个城市的航空运输网络。 7.5我国的航空运输布局

n 航空运输布局主要指空运布局和运力配置。航线、机场、运力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

三大要素。

n 航空运输网络的空间分布由地面点站和空中航线共同构成,运力配置则通过基地机

场投入到运行的航线之中。因此,航线网络的结构形式和机场布局的状况,基本决定了航空

运输布局的状况。

1.常见航线网络的结构形式 n 从目前航线网络的构成分析,主要的单元结构形式为城市对式和中转辐射式两种。

(1)城市对式

n 城市对式是空运网络中的基本单元结构。

n 它的特点是两地间的直飞航线。由于其形式简单、实用,便于进行运力上的调配,

因此成为空运网络中最基本的单元结构,也是我国航线结构中所采用的主要形式。但是当航

线两端的流量较低时,采用城市对航线,则使航班的密度降低,从而使地面等待的时间过长,

航空运输的快速优势就无法体现。因此在流量较小的机场之间采用城市对式航线并非明智之 举。

(2)中转辐射式

n 中转辐射式航线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网络结构,也是目前空运发达国家的航线网络中最常见的 形式。

n 中转辐射式结构由城市对航线和中心机场的辐射航线构成。 n 通常要确定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的中心机场,中心机场应该是区域范围内的航空客货集 散地,同时与区外的其他中心机场之间有便利的空运联系,具有明显的内联外引的功能。中

心机场之间采用城市对式航线直飞,再以每个中心机场为中转站建立其辐射航线。这样,流

量较小的城市之间就无需采用对飞形式,而是通过中心机场中转而实现通航。 中转辐射式特点: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3 页 共 33 页

n ①使空运网络衔接通畅; n ②使空运网络适应市场需求; n ③有利于机场网络的规划建设;

n ④有利于提高飞机的客座率和载运率等的优势。 n 应该指出,中转辐射式网络的实现, n 一要建立中心机场, n 二要有便利的辐射航线。 n 在保证干线飞行的同时,还必须使辐射航线上保持较高的航班密度,这样才能航空运输快速 的特点。

2.中国的国内航线

n (1)国内航线的分布特征

n 1)我国国内航线集中分布于哈尔滨 北京 西安 成都

昆明一线以东的地区。其中又以北京、上

海、广州的三角地带最为密集。从整体上看,航线密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n 2)航线多以大、中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由若干个放射状的系统相互连通,共

同形成全国的

航空网络。目前航线的单元结构以城市对为主,以中转辐射式为辅。 n 3)国内主要航线多呈南北分布。在此基础上,又形成由沿海向内陆延伸的东西向航线布局。

(2)国内以及地区航线

n 目前我国国内航线已超过1000条,形成一个复杂的航线网络。根据国内航线的分布特征,可

将其分成若干个放射状系统。

n 每一个系统均以某一机场为中心。这些系统的通达性能、利用状况可由通过中心的放

射线条以及出港航班的个数这两个指标定量显示。 n 每一个放射状系统都有一组数据相对应。其中射线数的大小说明了其通达性能的好坏,数字

越大,说明其通达性能越好。航班数的大小,说明航线上的繁忙程度,同时也表征了该系统

与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程度。根据放射系统的数字特征,同时考虑中心航站与连接航站的客 货吞吐量大小,可确定几个最重要的放射系统。它们的辐射航线共同构成国内航线的骨架。

n 地区航线,特指香港、澳门与内地的航线,是国内航线的组成部分,又是联系国际航线的重 要桥梁。

3.我国的国际航线

n 新中国的国际航线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从50~70年代,由于受到政治、经济、外交等

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航线的发展是缓慢的。70年代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取得了合

法地位,1971年11月9日,国际民航组织通过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为中国

惟一合法的代表。在这个形势之下,我国民航的国际航线有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增辟了几十

条国际航线。到2001年,已有国际航线134条,通航33个国家62个城市. (1)我国国际航线的分布特征

n 1)我国的国际航线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通过乌鲁木齐、昆明、厦门、深圳、大连、

沈阳、哈尔滨等航空港向东、西、南三面辐射。 n 2)国际航线的主流呈东西向。向东连接日本、韩国、北美,向西连接中东、欧洲,是北半球

中纬度航空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n 3)我国的国际航线是亚太地区航空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亚、东南亚、澳大利亚等

有密切的联系。 n (2)我国的主要国际航线按照航线的分布特征,我 国的国际航线基本可分为东线、西 线和南线。

东线: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4 页 共 34 页

n 中日航线:北京/上海/大连/沈阳/西安—东京/大阪/福冈 /名古屋/长崎 n 中韩航线:上海/沈阳 汉城

n 中美航线:北京/上海 西亚图 /旧金山 /洛杉矶 芝加哥

纽约 (纽约肯尼迪机场 ) n 中加航线:北京/上海 温哥华 多伦多 西线: n 北线: n 北京

伊尔库茨克 /托尔马桥

斯德哥尔摩/莫斯科/索非亚/法兰克福 n 南线: n 北京/上海

沙迦 (阿联酋 )/迪拜/麦纳麦/卡拉奇/伊斯坦布尔/科威特/巴格达/特拉维夫/伦敦/巴

黎/布鲁塞尔/维也纳/苏黎士/罗马/马德里/布加勒斯特/开罗 南线:

n 北京—广州/成都/厦门/昆明/深圳

吉隆坡/槟城 /新加坡/马尼拉/雅加达/泗水(印尼)/曼谷 悉

尼 /墨尔本

7.6我国的机场布局

n 航空港是一个内部联系紧密的三维空间系统。

n 一般只有进行定期航班业务并具备完整配套设施的大、中型航站,才称为航空港。目前,世

界上的多数航站尚不具备航空港的规模,因此航站一般泛称机场。机场是供飞机起降、停驻

和维护的场所,是航空运输不可缺少的地面设施。机场的数量、规模、现代化程度、分布状

况对航空运输至关重要。因此机场的技术设备、管理水平、利用状况往往是所在国家和地区

的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标志。 7.6.1机场概况

n 截止2001年底,我国的民用机场有193个,其中民用运输机场143个(含军民合用机场)。

n 我国的民航运输机场,按其开通的航线、规模以及依托城市的功能,大致可分为四类:

n 第一类是连接国际国内航线的大型枢纽机场,即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和广州白云机

场,这三个机场也是我国主要的国际门户机场。 n 第二类是以国内航线为主,空 运量较大的国内干线机场。此 类机场的依托城市多为行政中心、

旅游中心、贸易中心、开放城市或交通枢纽。 n 第三类是次干线机场,这类城市既有支线与本省区内的干线机场相接,又有少数干线与域外

的重要城市相连。 n 第四类为支线机场,一般只有支线与本省区内的干线机场相接,较大的支线机场也可有短程

航线与邻近省区的城市相通。 n 按照机场的用途,又将涉及国际航班的机场分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国际不定期航班机场以

及国际航班备降机场。 7.7我国的航空公司

n 7.7.2我国航空公司的重组整合

n 九个直属航空公司联合重组为国航、南航、东航三大集团

n 2001年7月,由上海航空、山东航空、深圳航空、四川航空、武汉航空和中国邮政航空等六

家地方航空公司组建而成的“中国中天航空企业集团”正式成立。 7.7.3中国航空公司简介 n 1.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n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是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为基础,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 组建的。重组后的新国航仍被指定为国家惟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是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由中央管理,并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和国家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物流地理教案 第 35 页 共 35 页 控股公司的试点。

n 国航将形成以北京为枢纽,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渝经济带为依托,连接国内干线、

支线并对国际航线形成全面支持的国际、国内航空运输网络。同时,在与德国汉莎航等60多

家外航分别签订代码共享及座位包销等合作协议;与上海航等国内航空公司实行代码共享等 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合作,通过航线和其他资源的优势互补,不断

提高航线品质和服务水平,力争在国际国内航线网络上占据国内航空公司之首,为广大中外

旅客架起方便快捷的空中桥梁。 2.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n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为基础,兼并中国西北航空公司,联合云南航空

公司组建而成,形成了上海 西安

昆明鼎足之势,将现代化大都市、文明古都、高原明珠紧 密相连。

n 实施国内、国际并重的经营战略,立足上海,围绕上海、北京、广州三大中心,以华东地区

为腹地,以西安、昆明为两翼,大力拓展西北和西南航线,提高国际和地区航线的竞争力,

建立起自身的枢纽式航线网络。 3.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n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是以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为基础,联合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新

疆航空公司组建而成的,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保持国内航空公司

中机队、航线、客运量的三项第一。

n 新南航旅客运输量所占市场份额为1/3,形成以广州为国际国内复合型中枢,以沈

阳、乌鲁木齐为区域性中枢,密集覆盖国内,全面辐射亚洲,连接欧、美、澳洲的全球航线

网络,成为中国民航迎接国际竞争的重要一翼。 n 新南航拥有国内航空公司中最丰富的航权资源,发达的航线网、高密度的航班频率、更多的

联程中转航线,将为旅客和货主提供更多更方便的航线、航班选择。联合之后,新南航将全

面启动中枢战略,利用其充足的干支线运力,丰富的航权资源,加快构建广州、沈阳、乌鲁

木齐的中枢强势,从而使更多城市间的通航成为可能。 4.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n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是我国民航第一家A股和B股上市的航空公司。公司于

1993年1月由海南省航空公司经规范化股份制改造而成,1993年5月2日正式开航运营。

n 海航建立了海口、北京、宁波、三亚、西安、太原、新疆等12个航空基地,航线网络已遍布

全国各地,开通了国内外航线500余条,在海南航空运输市场上客运量居第一,占据市场份

额50%以上。航班密度及航班量居我国民航前4名之列。1999年11月,民航总局正式批准海

航经营由海南省始发至东南亚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空客货运输业务。

n 目前海航已开通三亚 汉城和三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q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