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常识做题(一)

更新时间:2024-03-24 06:03: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

1、建筑物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属建筑物的哪个子系统? 2、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按层数分为哪些类? 3、建筑物的耐久等级如何划分?

4、主要使用房间的平面设计有些什么要求? 5、基础和地基的定义是什么?

6、基础的埋深指什么?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有哪些? 7、常见的基础类型有哪些?

8、墙体依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受力不同、用材不同,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9、常见的过梁有哪几种?

10、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具有哪些特点?有哪几种结构形式? 11、楼梯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12、什么是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13、简述上人与不上人屋面柔性防水构造的层次和做法。 答:

1. 建筑物通常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屋盖、门窗、楼电梯等几部分组成。它们分属于不同的体系,即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围护分隔体系。有的组成部分兼有两种不同体系的功能,如楼板、外墙等、除了这两个体系之外,还有设备体系,它也会对建筑物的构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2.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民用建筑按地上建筑高度或层数进行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高度不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2 建筑高度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0m的,为高层民用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100.0m为超高层建筑。)注: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有关建筑高度和层数计算的规定。

3. 建筑物的等级主要从耐久性能、耐火性能及使用重要性三方面进行等级划分。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耐久年限,耐久等级一般分为如下几级:

4. 使用房间是各类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供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的必要房间。由于建筑类别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对使用房间的要求也不一致。如住宅中的卧室是满足人们休息、睡眠用的;教学楼中的教室是满足教学用的;电影院中的观众厅是满足人们观看电影和集会用的等等。虽然如此,但总的来说,使用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仍然是一致的,既要求有适宜的尺度、足够的面积、恰当的形状、良好的朝向、采光和通风条件、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有效地利用建筑面积以及合理的结构布局和便于施工等。 5.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支撑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它们传给地基。而地基则不是

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6. 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简称基础的埋深。建筑物上部结构荷载的大小,地基土质好坏、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土壤冰冻深度,邻近建筑物基础埋深,地下管网深度等均影响着基础的埋深。一般要求基础底面做在地下水位以上,冰冻线以下。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主要如下:①地基土的好坏:土质好承载力高的土层可以浅埋,土质差承载力低的土层则应该深埋。一般应尽量将基础放在地下水位之上。②地下水位的影响:一般应尽量将基础放在地下水位之上。③冻结深度的影响:建筑物的基础若放在冻胀土上,冻胀力会将建筑物拱起,使建筑物产生变形。④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新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不宜大于相邻原有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当新建筑基础埋深小于或等于原有建筑基础埋深时,应考虑附加压力对原有基础的影响。若新建筑的基础埋深大于原有建筑的基础埋深时,应考虑原有基础的稳定性问题。

7. 常见的基础类型有:①独立基础、②条形基础、③井格式基础、④筏型基础、⑤箱型基础、⑥桩基础

8. 根据墙体在平面上所处位置的不同,有内墙和外墙之分。墙体结构按受力情况不同,分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墙按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包括土坯墙和夯土墙)、混凝土墙以及利用多种工业废料制作的砌块墙等。

9. 过梁常见的形式有砖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等。

10.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在施工现场支模、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等施工程序而成型的楼板结构。由于楼板系整体浇筑成型,结构的整体性能与刚度较好,因而特别适合于抗震设防及整体性要求较高的建筑,或有管道穿过房间(如厨房、卫生间等),以及形状不规则或房间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房间。但由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现场施工,工序繁多,加之现浇混凝土需要养护,存在施工工期长,还要大量使用模板等缺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受力和传力情况的不同,有板式楼板,梁板式楼板、无梁楼板等几种。 11. 楼梯主要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扶手栏杆(板)三部分组成。

12. 屋顶排水方式总体分为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大类。⑴无组织排水:无组织排水也称自由排水,是指屋面雨水流至檐口后,不经组织直接从檐口洒落到地面的排水方式。无组织排水因不设天沟、雨水管来导流雨水,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自由下落的雨水经散水反溅常会侵蚀外墙脚部;从檐口下落雨水会影响人流交通;当建筑物较高 ,降雨量较大时,这些问题更为突出。⑵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流至檐口后,又经檐沟、雨水管等排水设施流到地面的排水方式。其优缺点正好与无组织排水相反,由于其安全可靠,较易满足使用和建筑造型要求,所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

13. 柔性防水屋面构造层次均从上至下分为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找坡层、结构层。其中不上人屋面保护层做法为:绿豆砂、石粒砂砾、工业用粉。上人屋面保护层做法为:混凝土预制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6z7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