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建设》网络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3-19 21: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聚焦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建设》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重庆将?一圈两翼?的?一圈?范围细化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是为了拓展空间格局,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A)。 A.优化资源配臵 B.加强经济发展 C.促进产业发展

2.我们要留给后代良好的生态系统,开发一定要考虑资源的(C)能力。 A.开发 B.整合 C.承载

3.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用于建设土地占总面积的比重,我们称为(B)。 A.开发比重 B.开发强度 C.开发比例

4.实施五大功能区战略是我市发展的(A)特征所决定的。 A.阶段性 B.地域性 C.功能性

5.自然资源和(C)的重要区域以及珍稀动物和植物基因的资源保护地带,都属于禁止开发区。

A.绿色资源 B.生态资源 C.文化资源

6.五大功能区域划分之后,( B )和城市发展新区是未来人口转移的主力中心。 A.都市功能核心区 B.都市功能拓展区

C.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7.五大功能区域的发展定位各有不同,提出(C)也各有侧重。 A.建议 B.定位 C.依据 8.?退二进三?通常是指在(B)中,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A.经济结构 B.产业结构 C.经济发展

9.在空间均衡的条件下,对一个区域进行开发,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所进行的开发必须确保这个范围内的(A)不受到危害并且能够维系好这个生态环境。 A.自然生态环境 B.农作物 C.水资源

10.一小时经济圈大致有(B )平方公里。 A.1.6万

- 1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B.2.8万 C.2.4万 11.(C)是指对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人民生产生态产品和保护生态产品的劳动产品进行购买。 A.土地补贴 B.生活补助 C.生态财力补偿

12.产城融合是指(C)与城市融合发展。 A.加工业 B.工业 C.产业 13.( A )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A.碳汇 B.碳排放 C.碳交换

14.在一个城市空间内部,由于土地的(A)作用形成了城市的不同空间结构。 A.级差地租 B.级差收益 C.等级制度

15.( A )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A.城市群 B.城市集合 C.高端城市

16.渝东北、渝东南生态涵养保护发展区主要生产和保护生态产品、农产品,同时兼有(C)的功能。

A.发展旅游产业 B.生产农产品

C.生产工业品和服务产品

17.重庆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前后之间既有(A),也有创新。 A.继承 B.延续 C.调整

18.2010年,在国家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明确了国家层面的优化开放区、重点开发区、(B)和禁止开发区四个不同层次的主体功能区域。 A.一般开发区 B.限制开发区 C.特别开发区

19.限制开发区的发展应该以(B)和环境保护为首要任务。 A.植树造林 B.生态修复 C.生态涵养

20.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是发挥(A),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人民共同富裕。

- 2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A.区域优势 B.区域特点 C.区域差异

21.统筹城乡发展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多年来形成的(B)结构,已经成为约束我们重庆发展的重要挑战和压力所在。 A.多元化 B.城乡二元 C.单一

22.重庆的都市功能核心区建设,(A)是一个重要的任务,通过调控和疏减,使城市的人口保持现有规模或者适当减少。 A.人口调控 B.人口外输 C.社区建设

23.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的面积约有(B)平方公里。 A.248 B.294 C.358

24.一个国家和地区,健康和可持续的标志是各个区域间形成(A)的有特色的发展。 A.差异化 B.多样化 C.均衡化

25.都市功能核心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高密度、高流动、高强度、(B)和高难度五个方面。 A.高速度 B.高负荷 C.高能效

26.目前,重庆还是?双欠?地区,处于?(A)?,要保持区域协调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调整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应的政策。 A.四个关键节点 B.关键期

C.三个关键节点

27.和经济产品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内,生态产品也是需要实现(C)平衡的。 A.全面 B.多元 C.三维

28.在五大功能区域中,作为全市的科教中心、物流中心和未来新增城市人口宜居区的是哪个区域?( C ) A.城市发展新区 B.都市功能核心区 C.都市功能拓展区

29.未来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经不是一个特大城市的概念,而是一个(A)的概念。 A.城市群 B.城市集合 C.高端城市

30.重庆以(C)为核心区域,沿着周边的卫星城镇,共同构成一个2.8万平方公里左右的

- 3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大城市带。

A.都市功能核心区 B.城市发展新区 C.主城九区

31.重庆都市功能核心区的定位是现代服务业、(B)、国际商务、高端商贸、文化创意、都市旅游。

A.汽车及高端装备 B.金融服务 C.电子信息

32.渝东北地区可依托(C),发展相应的特色工业、农业、旅游业、特色效益农业。 A.水域资源 B.长江资源 C.矿产资源 33.(C)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带来的效益,来实现集约的增长方式,用技术变革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率。 A.智慧城市 B.卫星城 C.创新驱动

34.重庆五大功能区域科学划分,是立足重庆?直辖体制、省域面积,城乡区域差异大?的特殊市情,在坚持深化、细化?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县(B),确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决策。 A.发展思路 B.功能定位 C.功能导向 35.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承载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配套服务,以达到产业、城市和人之间有活力、(A)的发展。 A.可持续 B.多元化 C.长远性

36.城市发展新区和都市功能拓展区,都是重庆市未来常住人口的(C)。 A.延伸地段 B.扩展地段 C.新增地段

37.差异化的考核和权重,会引导不同的功能区,去逐渐实现它的(C)。 A.建设功能 B.发展功能 C.主体功能 38.(B)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地位的代表,承载着非常重要的职能,是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积聚并向周边产生影响和扩散作用的区域。 A.城市发展新区 B.都市功能核心区 C.都市功能拓展区

39.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

- 4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镇,我们称之为(C)。 A.智慧城 B.工业城 C.卫星城

40.绿色植物通过太阳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碳汇,碳汇的对应物就是(C)。 A.碳交易 B.二氧化碳 C.碳排放

41.区域发展战略作为上层建筑的政策措施,必须符合(B)的要求。 A.文化教育发展 B.经济基础发展 C.政治文化发展

42.都市功能拓展区是一个具有(B)特点的城市化地区。它是指与原中心城市比邻,在规划期内,承担着城市中心区功能,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区域。 A.时代 B.中国国情 C.差异化

43.重庆都市功能拓展区的地理位臵,包括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处于内环以外的区域,以及(C),渝北区和巴南区的全域。 A.大足区 B.永川区 C.北碚区

44.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四化?即新型工业化、(C)、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A.市场化 B.国际化 C.新型城镇化

45.从2012年到2020年,重庆市的常住人口将由2945万人增长到3400万人。其中(C)将由495万人增长到850万人,相当于2020年各功能区常住人口总和的25%。 A.城市发展新区 B.都市功能核心区 C.都市功能拓展区

46.三峡库区属于我国主体功能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B) A.重点开发区 B.限制开发区 C.禁止开发区

47.保护缓冲区是指生态环境的(C)较弱,人口和产业活动大规模聚集条件不够成熟的区域。

A.运营能力 B.适应能力 C.承载能力

48.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完善的城市功能,优化的产业结构,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是都市功能核心区的(B)。 A.基本条件 B.必备要素

- 5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C.核心条件 49.(B)是指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聚集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水平,人口的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A.都市功能核心区 B.优化发展区 C.都市功能拓展区

50.渝东北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要走一个快速的发展道路,要以(C)作为基础,跨越工业发展等传统的发展模式。 A.渔牧业 B.矿资源 C.生态农业 51.(C)现象,指的是早晨进城方向交通流量大,而晚上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大的现象。 A.对向交通 B.单向交通 C.潮汐交通

52.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以(C)建设为核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以生态保护、环境并重,三峡库区的后续发展与连片特困贫困扶贫地区开发并重。 A.农业发展 B.工业发展 C.生态文明 53.(A)是全市城镇化任务最重的区域。 A.都市功能拓展区 B.都市功能核心区 C.城市发展新区

54.城市发展新区要把工业、(C)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A.加工业 B.零售业 C.制造业 55.页岩气是一种以游离或吸附状态藏身于页岩层或泥岩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被国际能源界称之为?博弈改变者?的气体,极大地改写了世界的(C)。 A.能源供给 B.能源采取 C.能源格局

56.实施五大功能区域战略是我市国土(A)所决定的 A.空间现状 B.空间分布 C.空间格局

57.限制开发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农产品生产区,一类是(C) A.水产品生产区 B.畜牧业发展区 C.生态功能区

58.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使库区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叫 ( A ) A.消落带 B.面源污染

- 6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C.水库污染

59.腾笼换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战略举措,就是把现有的(C)从目前的产业基地?转移出去?,再把?先进生产力?转移进来,以达到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A.传统商业 B.基础工业 C.传统制造业 60.(A)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进行开发的条件,但目前开发还不够,将来可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新的增长极。 A.重点开发区 B.限制开发区 C.优化开发区

61.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禁止开发区涉及到重庆的地方有(B)个。 A.1 B.2 C.3

62.2012年,重庆市的开发强度约为(B)。 A.5% B.7.5% C.8.5%

二、多选题

1.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包括都市功能核心区、(ABC)、以及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 A.都市功能拓展区 B.城市发展新区

C.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 D.长江经济发展区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通常分为哪几种?(ABD) 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三角形模式 D.多核心模式

3.都市功能核心区、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主要生产物质性的(ABC),同时兼有生态产品保护与生产的功能。 A.工业品 B.服务产品 C.农产品 D.水产品

4.都市功能核心区的产业除了有现代服务业、金融服务,还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BCD) A.国际商务 B.高端商贸 C.文化创意 D.都市旅游

5.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原理:根据不同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形成(ACD)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

- 7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格局,并在不同区域形成主体功能,是区域发展的战略体现。 A.人口 B.工业 C.经济

D.资源环境

6.一个国家、一个省或者一个地区,它形成在一定的国土面积之内,应有几个基本的空间。(ABC)

A.生态的空间 B.农村的空间 C.城市的空间 D.水域的空间

7.主体功能区实现的价值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BCD) A.实现人口分布与经济布局的合理的均衡价值

B.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平衡的协调价值 C.实现不同功能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相当的生活价值 D.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价值

8.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是(ABCD) A.统筹区域发展 B.统筹城乡发展 C.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D.加快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

9.我们追求政治、经济(BCD)五位一体的GDP。 A.教育 B.文化 C.社会 D.生态

10.我市西部相对平缓多丘陵,生态承受能力较强,具有(CD)的条件。 A.山地旅游 B.绿色经济 C.片区 D.带状 11.(ABCD)和生态发展是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的理念。 A.经济发展 B.社会发展 C.文化发展 D.政治发展

12.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坚持(ABCD),它是同步发展示范区及川渝、渝黔区域合作共赢的先行区。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13.城市发展新区的发展路径,是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城乡统筹先行,充分利用(ACD)形成的自然分割和生态屏障条件,建设组团式、网络化、

- 8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山水田园城市集群。 A.山脉 B.山川 C.河流 D.农田

14.城乡统筹在于推进(ABCD)之间的互动。 A.新型工业化 B.城镇化 C.农业现代化 D.信息化

15.限制开发区的发展方向应该以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为首要任务,主要是(AB),因地制宜地发展资源环境的特色产业。 A.环保优先 B.点状开发 C.绿色产业 D.植被保护

16.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区,(AC)可以说责任重大。 A.水源涵养区 B.水源保护区 C.生态保护区 D.森林保护区

17.生态涵养发展区细分为四类子功能区,即(ABCD)。 A.保护核心区 B.保护缓冲区 C.发展储备区 D.优化发展区

18.长江经济带作为纽带,既连接了(ABD)三个?板块?,又与其他两大经济带形成呼应,一方面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平行并进,另一方面与沿海经济带形成?T?字形联动。 A.长三角

B.长江中游城市群 C.渝黔开发区 D.成渝经济区

19.提高产业的承受能力,换言之,就是(BCD)要和城镇化产业互动。 A.产业化 B.工业化 C.信息化 D.农业现代化

20.渝东南生态保护区的发展定位包括:扶贫开发示范区、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ABCD) A.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B.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 C.重要生态屏障

D.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

21.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对重庆的定位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高新技术产业、汽车摩托车、石油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内陆开放高地和(ABCD)。

- 9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重庆市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点)

A.全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B.商贸物流中心 C.综合交通枢纽 D.出口商品加工基地

22.重庆市国土空间开发存在的问题有(ABC) A.空间开发强度偏高

B.农村及小城镇用地问题严重 C.资源环境承载力呈现衰退趋势 D.资源环境承载力呈锐减趋势

23.2010年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明确了国家层面的禁止开发区、(BCD)等主体功能区域。 A.生态保护区 B.优化开发区 C.重点开发区 D.限制开发区

24.家级的禁止开发区包含国家森林公园和一下哪些内容?(ABCD) A.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B.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C.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 D.国家地质公园

25.都市功能核心区的挑战有(ABCD) A.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

B.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的挑战 C.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挑战 D.疏解人口与功能过度集中的挑战

26.重庆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经过了四个阶段,请按顺序排列(BADC) A.?大工作板块?区域发展战略 B.?大经济板块?区域发展战略 C.?大功能区?区域发展战略 D.?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

27.目前,我市有哪些区县已成为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区域?( ABCD ) A.岸区 B.两江新区 C.江北区 D.永川区

28.五大功能区域的相互关系是(AB) A.产品互补关系 B.功能互补关系 C.区域互补关系 D.发展互补关系

29.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实践价值是(ABCDE) A.功能核心区进一步优化

B.拓展区与发展新区的二维平衡度显著提高 C.两大生态区生态水平显著上升

- 1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5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