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更新时间:2023-08-08 02:4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重庆区域发展: 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一、区域发展的战略演进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一)相关概念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

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具有发达的内部经 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 产综合体。 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 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 同富裕、共同发展。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 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如城市化地区,农业 地区,生态地区等。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 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核心城市一般 为特大城市,有的为超大城市或大城市。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 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 关的各种机构,组 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 经济组织形式。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二)市情分析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1.发展中的问题和关键节点 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 区域间差异很大。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比3.12∶1,“圈 翼”人均GDP之比2.16∶1,全市有18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其 中14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在“两翼”,全市有农村 贫困人口202万人,其中80%集中在“两翼”。城乡之间、区 域之间的双重二元结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临 的最大挑战。 重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还不高, 尚处于工业化中期。2011年人均GDP为5400美元,第一产 业就业人员比重高达44%,而且工业主要集中在“一圈”,规 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88.9%,进出口总值占全市的 96.7%;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8%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为20249元、6480元,城镇居民恩格 尔系数高达39.1%。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1.发展中的问题和关键节点 重庆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经济增长主 要靠投资拉动。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占GDP76.2%,科技创新 能力弱,R&D经费占全市GDP的1.3%,综合科 技进步水平指数53.7%,只列全国第13位,万元 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高,资源能源环境约束趋紧。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统筹区域发展,做强主城、发展县域,推动区域功能 明晰、分工明确、协同发 展,促进全市资源利用最 优化、整体功能最大化的 关键节点;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 业现代化相互支撑、相互 融

合、互动发展的 关键节点;

破除体制机制 深层次矛盾,激 发创新发展活力,加快 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

夯实基础、积蓄 能量、调整结构、

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 关键节点;

的关键节点。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2、战略演进

四个发展阶段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2000年,提出构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 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三大经济发展区”都市发达经济圈

渝西经济走廊

三峡库区生 态经济区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2005年,微调为主城、渝西、三峡库区 和渝东南“四大工作板块” 主城 三峡库区 渝西 渝东南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2006年,提出了“一圈两翼”

区域发展战略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3、成绩巨大,问题显现

三中心两集群一高地的阶段目标的实现 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重庆GDP占全国的1/50,金融贷款余额是全 国的1/40,重庆金融的利润占全国1/20。去 年重庆金融业占GDP比重达到8%。上海的GDP 中金融业占比12%,北京金融业在GDP中占比 14%,第三名就是重庆。

金融机构: 银行总数西部第一。 非金融机构:交易市场、结算中心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打造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购物之都” 和“美食之都”,形成区域商贸会展中心,促进实 现流通现代化。 重点:保税区(寸滩、西永)、渝新欧铁路大通道 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接近4000 亿元。 2013年全市商贸流通工作的总任务,“为建成长 江上游商贸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并拿出预期目 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其中限额以上 增长20%;商品销售总额增长18%,其中限额以上增长 20%;餐饮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6%;会展业直接收入增 长15%;商贸就业人数达380万人以上。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科技教育中心建设

建设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突出、教育发达 、人才荟萃的科技教育中心。 重庆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拥 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60余所高等院校,60 多万科技人员。重庆科技教育的发展对周边 地域可以发挥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两集群建设

产业集群:建立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 竞争力突出、支撑作用强大的一批重要产业集群。 (汽摩、笔电) 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材料 工业、石油天然气化工、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 源工业等“6+1”重点产业体系。 城镇集群: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 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1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 、7个中等城市、若干小城市) ,建设以万州为中 心的三峡库区城镇群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城镇 群。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一高地建设

重庆将建成内陆开放高地,形成以两江新区为龙头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体系,形成完善 的政策

体系和制度环境 各省区市对外开放度排名(国家发改委)84.7 41.4 24.8 17.9 13.2 11.7 9 7.4 北京 68.1 江苏 38.1 山东 22.1 吉林 16.8 湖南 12.2 四川 11.4 河南 8.7 西藏 7 广东 56.9 天津 46.2 浙江 36.3 辽宁 28.7 重庆 18.9 (排名11) 陕西 14.6 黑龙江 13.7 云南 12 河北 11.8 江西 11.2 广西 10.4 甘肃 8.6 内蒙古 7.6 青海 6.5 贵州 3.4

上海 福建 海南 湖北 安徽 新疆 山西 宁夏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高速发展下的结构调整

2012年各区县一产比重分布

工业化与产业发展趋势1:经济高速增长,结构加快调整 2008年以后全国经济增速放缓,重庆表 现突出。2011年GDP增速全国第二,2012 年并列第一。 经过再工业化过程,三产比重正在重新 上升:2010年以后三产比重再度回升。 2/3区县的一产比重下降到20%以下。

重庆60% 50% 40% 30% 20% 10% 0% 1990 2000

二产

三产

京津冀60% 55% 50% 45% 40% 35% 30% 25%

二产

三产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江浙沪

二产

三产60.0% 55.0%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广东

二产

三产

2008

2012

1998 2003 2008 2011

1998

2003

2008

2013

1998

2003

2008

2013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高速发展下的结构调整工业化与产业发展趋势2:以嵌入型和资本/技术密 集型主导的工业结构 工业行业中对就业促进能力强的 食品等内生型产业与周边省份相 比比重显著较低。机械 化工 金属 电子 农副 建材 食品 采矿 木材 印刷 纺织 电力

工业总产 从业人 利税比重 分类 值比重 员比重 40% 23% 41% 11% 6% 11% 产值高 13% 9% 8% 8% 7% 4% 4% 10% 3% 就业多 5% 22% 6% 利税高 3% 3% 10% 4% 8% 7% 1% 2% 1% 总体弱 2% 2% 2% 3% 6% 3% 6% 3% 5%

2012年西南各省份工业结构100% 80% 60% 40% 20% 0%

2001-2012年各省制造业变化40% 30% 20% 10% 0%

云南

贵州

四川

重庆

-10% -20%

-30%-40% -50%

贵州新兴制造

云南机械制造

四川消费品制造

重庆原料加工 开采冶炼 开采冶炼 原料加工 消费品制造 机械制造 新兴制造

重庆区域发展-从一圈两翼到五大功能区

■高速发展下的结构调整工业化与产业发展 趋势3:以门户贸易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迅速提升。 金融和批发零售等行业的比重增长显著 高于成都等其他中西部省会。 进出口贸易迅速上扬。2011年超武汉, 2012年超成都,跃居中西部首位。 国内贸易发达。在西部市场成交额中领 先,并形成了以生产资料为主的优势。天津:依托港口与工业 基地的生产资料与汽配 交易中心 上海:依托世界级港 口的生产资料大市场 重庆:生产资料市场 为主导 北京:与汽车、电子、 房地产的繁荣相符 广州:依托港口、广交 会、民营经济活力的综 合贸易城市 成都:规模小,农 村配交易比重高

2012年六城市专业市场类型统计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000-2012年主要城

市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天津 昆明 武汉 西安 成都 重庆

2010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2012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6z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