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更新时间:2023-10-15 05:4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三角形的关系》的教学过程中以下部分体现了探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

用四根颜色不同、长短不一的小棒选择其中三根来完成三角形并把围成的三角形情况记录下来,让学生尝试找出三条边的关系,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还亲自动手画任意三角形,然后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次验证了刚才得出的结论。另一个明显探究活动是:老师用表格形式出示几组数据,让学生判断这几组数据能否围成三角形,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巩固新知、加深认识。这节课上,老师通过创造教学情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中,并在自主实践、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新知识,而且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加强。

授课年级:三年级 授课内容:《认识周长》 精彩片段:

(在初步感知物体周长基础上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1、 老师依次出示长方形卡片、三角形卡片、一个不规则图形:叶子。先让大家说说他们的周长是什么?

生: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 生:三角形周长就是它所有边线的长度; 生:叶子的周长就是围着它走一圈的长度; ??

(生同时用手比划两种图形的周长)

2、老师:估测哪个物体的周长最长?哪个的最短? 生:我觉得三角形的周长最长;

生:我觉得长方形的最长,三角形的最短??

师:大家的意见各不相同,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生:用尺子量一量比并作好记录。

3、 小组合作交流

师:你们准备选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用什么方法?

生:我们想用线来测量叶子的周长,用直尺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生:我们组安排**测量三角形的长度,**测量正方形的长度,**和**一起测量叶子的长度; 师:你们小组安排得真不错,每人都有任务,大家分工合作,一定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其他小组可以借鉴一下。

各小组开始自主动手测量,老师巡视并做出适时的指导,每个小组长做记录。

4、 小组汇报,大家交流。 生:我们用直尺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分别加起来,就得到周长了。 生:我们量出长度后,再用乘法来计算。 师:能不能说具体些?

生:我们测量了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再用长×2,宽×2,然后相加就行了。 师:为什么只测量一条长和一条宽就行了呢? 生:因为它的对边相等。

??

生:我们用线先将叶子围一圈后再测量线的长度,就是叶子的周长。(学生边说边演示) 老师提示要在线上做记号。 ??

自我评价:在这节课上,我不断地给学生设置难题:“估测哪个物体的周长最长?哪个的最

短?”、“准备选择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用什么方法?”、“为什么只测量一条长和一条宽?”等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对问题情境的探究中,置力于为学生提供可以充分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目的是要了解和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不断地总结、改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能够自觉运用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思索,主动探求,使得学习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会乐于学习,才会真正学会学习。

授课者:陈锦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i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