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S现状

更新时间:2023-03-09 07: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了解中航信GDS 四大是否对GDS有冲击

一、中国的GDS/CRS的现状和优势 (一)建立了本土的民航商务信息系统

1986年中国民航引进美国的民航旅客计算机订座系统;1996年民航计算机中心通过对ICS的改造,推出了CRS代理人分销系统;2001年由中航信承建的GDS工程主体工程通过了民航总局的验收,标志着中航信完成由区域CRS到具备全球旅游分销能力GDS的转变。经过三十多年发展,中航信构建起了支撑民航业发展的订座、离港、分销、结算四大商务信息系统,跻身全球GDS前4强。 (二)拥有国内市场的垄断优势

我国CRS市场供给方由中航信、外航驻中国办事处及国外CRS在中国的非法终端三方。国内机票的出票主要由中航信的凯亚系统完成,在国内的CRS市场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中航信为30家国内航空公司和300余家外国及地区航空公司提供电子旅游分销ETD,包括航班控制系统服务ICS、计算机分销系统服务CRS和机场旅客处理APP,完成了全国百家机场离港系统建设推广。

(三)在中国率先实现100%的电子客票和建设航空联盟信息平台

中航信自主研发的电子客票系统,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100%的电子客票,创造了出票、值机、结算的电子化流程,帮助航空公司进行产品规划、销售、结算、运输和服务的整合。参与了国内航空公司加入航空联盟,实现了航信系统对寰宇一家的全面支持,支持了南航、东航加入天合联盟,国航加入星空联盟,建立了独立的航空联盟信息平台。 二、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一)外航与中航信全面直连较少,造成订座问题

ICS加入CRS的协议等级主要有无协议级、AVS级、直接存取级、直接销售级四

种,中航信国内航线的连接没有问题,但是在国际的链接中由于与有些航空公司连接协议等级较低,造成系统的订座状态和价格不准确,特别是遇到一些国际联程票的时候,系统的对接老出问题。

(二)航空公司特别是低成本航空公司直销对本行业的冲击较大

国内航空公司也在通过建设各自的直销渠道,希望打破对中航信的依赖。例如,春秋航空就是第一家摆脱中航信的国内航空公司,公司的销售和离港系统都是自行建设的。目前,南航、东航、国航的三大国有航空贡献的收入占中航信整体收入的15%、16%及15%。不过,这些企业也在纷纷加大自建网站力度,并与在线支付企业、商业银行合作,拓展机票直销。

(三)市场开放下,其他GDS将冲击中航信GDS的市场地位

2012年,中国民航局正式发布了《外国航空运输企业在中国境内指定的销售代理直接进入和使用外国计算机订座系统许可管理暂行规定》,为国外GDS分销平台进入中国航空旅游分销市场提供了政策上的依据。同年10月1日起,Amadeus系统开始销售航空公司的机位并出票,标志着中航信逐渐面临外部竞争挑战。 (四)功能仍较单一,未形成涵盖全行业的旅游预订网络

虽然2002年中航信在北京发布了“全球酒店租车分销系统(即GDS系统)”,2009年开启“航信一站式”模式向机票+酒店+机场贵宾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商的转型,但这种模式一直推广不力。与国外的GDS相比,国内的系统仍较为基础,营业收入仍以机票为主,还未形成专业化的覆盖全国、涵盖全行业的旅游预定网络,并且整体系统功能仍不强,技术水平不高,缺少国际级竞争实力。 三、改进和发展

(一)加大对主营业务的投入,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加强订座信息的整合

中航信的ICS系统需通过与国外航空公司、各航空联盟、各GDS的合作,提供更为详尽和更为可靠地订座数据,避免订座系统数据的错误。同时,需在只对航空订座数据简单罗列的基础上,对各航空公司、航空联盟、GDS的数据进行整合,提供旅行社、票务公司更加完善的国际联程票务的方案和建议。

(二)经营业务多样化,[2]与旅行业相结合,形成统一的旅游服务

必须集中优质资源,发挥熟悉国内市场和多年来所建立的渠道优势,确保在中国航空旅游分销市场上稳占主导地位。首先,建立旅行管理系统:现GDS系统不易兼容多元化旅游产品。因此,可以设立单独的界面,提供如旅游线路、船票服务等功能;终端技术落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语言有较高熟悉程度。因此,建立人性化界面。例如,窗口系统、下拉式菜单和选项对话框,使用户能迅速适应系统;现中航信GDS是个封闭系统,连接GDS的旅游销售商必须向GDS交纳较高接入费,需要在服务中对费用进行一定调整。其次,多式联运:仅仅是机票是无法满足旅客的出行需求的,在中航信GDS系统上完善在收费的铁路、公路多式联运、游轮客票销售的订座管理。 (三)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参与国内航空公司的直销平台和管理

中航信GDS拥有中国最大的ICS系统,应该利用优势,加快将ICS系统与航空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的融合速度,力争成为航空公司电子商务领域的引领者,并能够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国内航空公司的直销,共享商业利润使中航信成为亚洲一流的信息技术服务商。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形成面对终端旅客的网络平台

中航信主要采用“供应商――GDS――旅行社――消费者”的运营模式,现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形成“供应商――GDS――INTERNET――消费者”的网络平台。通过这种方式消费者可以直接从中航信GDS进行预订,这就大大降低了旅游供应商的销售

成本,功能强大的预订引擎把航班、酒店、租车等资料实时显示在个人电脑屏幕上,给消费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令消费者乐于在网上购买机票和酒店等旅游产品。

影响:机票更丰富价格更低

Amadeus方面介绍,在北京地区预先指定的多家旅行社及机票代理人,以及获得授权的航空公司,机票将可首次实现通过Amadeus系统进行预订,首批被指定使用Amadeus系统的旅行社及机票代理人的范围也将很快扩展到上海、广州等其他地区。

芒果网机票事业部负责人认为,接入国外GDS查询系统,航空公司和票代可查询到更多的国际机票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格优势的机票。未来,航空公司和票代也有望打破对中航信的依赖,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的支出。对中航信来说,国外GDS入华后,在更具竞争力环境中有利于其提升服务及技术水平。 或将冲击中航信地位

国际机票的分销收入是中航信利润的重要来源,中航信按照“国际惯例”,在中国对国内外航空公司采取差别收费的方式,中航信向国外航企订座的收费是国内航空公司的几倍。同时,中航信与国内航空公司也实现了利益捆绑,国资委旗下的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既是中航信的最大客户,同时也是中航信的主要股东。

有分析称,国外GDS入华或冲击中航信的地位,首先抢夺国际机票分销领域的生意。不过,中航信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审批主体主要是外航及其票代,“中航信的收费和外国GDS比起来比较合理”。

两年前,中航信董事长徐强也表示:外国GDS分销费用昂贵,这不会对中航信带来实质影响。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外国GDS在发达国家市场收费昂贵,但不排除它们会进行价格战,价格将不是GDS竞争的最重要武器。 分析:外航票代审批未完成

记者从民航局方面获悉,航空旅游分销市场对外的口子终于打开,这与中国加入WTO组织后,在该领域开放问题上承受着来自欧美国家的压力有关。知情人士告诉记者,事实上在中国,存在着唯一一家没有接入中航信系统的航空公司——春秋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秋航空”),这一特例的出现不仅有局方扶持中国低成本航空试水的考虑,同样跟中国加入WTO有关,当时不少外航对中航信的垄断地位意见颇多,有关方面默许一两家航空公司不加入中航信的分销系统。

民航局人士透露,对于机票代理商而言,外国GDS入华使其订票有了更多选择,但是现在民航局只审批通过了外国GDS的申请,民航局接下来还要对中国正规机票代理商进行审批,外国GDS和中国票代之间还要签订商务协议,外国GDS在中国的机票分销业务才算是正式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kr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