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书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4-02-26 21: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范文最新推荐------------------------------------------------------

聘书的作用

    聘书在这些年来使用的很多,招聘制作为现今用人制度的主要形式为聘请书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聘书在今天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加强协作的纽带    聘书把人才和用人单位很好地联系了起来。一个单位在承担了某项任务后,或在开展某项工作的时候,为了请到一些本单位缺乏的人才时,就需要用聘书。聘书不仅使个人同用人单位联系了起来,同时还加强了不同单位之间的合作,使之可以互通有无,互相支援,聘书就这样起了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 (二)加强应聘者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促进人才交流    应聘者接到聘书也就等于必须为自己所聘的职务、工作负有责任,会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聘书是出于对受聘人极大的信任和尊重才发出的,这无形中就加强了受聘人的责任感。同时受聘人往往是在某方面确有专长或能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所以聘书的授予也就促进了人才的交流,可以较充分地发挥受聘人的聪明才智。(三)表示郑重其事、信任和守约

    北宋苏东坡少时曾自恃才高,于门口写一对子: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一天,一白发老翁拿一本小书登门“求教”,苏轼竟不识书上的任何字。于是羞惭,

1 / 5

老翁去后,即改写了门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虽只加入四字,其意却大变。苏轼终有惊人成就。

据说,

一天苏轼访一友人和尚。进门后他闻到鱼腥味,知鱼在罄中,便念出上联:向阳门第春常在。和尚随口对出: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就说:既然罄(庆)中有余(鱼),那就拿出来吧,两人大笑。

bsp; 

苏小妹、苏轼、佛印和尚泛舟江上。妹见和尚将竹蒿打在自己的倒影上,遂出一联。和尚想到苏小妹前日井边打水情景即对出下联。(小妹)和尚撑船,蒿打江心罗汉,(和尚)佳人汲水,绳牵井底观音。

苏轼为试小妹才华曾出一对,句里有词牌三个,而小

妹见一丫环端酒缓缓而来竟灵机一 动,说出下联。 (坡)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妹)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贵阳北关桥头有一副对联耐人寻味。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逢。内蒙古呼和浩特昭君墓,藏克家题联。千载传佳话,一身系安危。邯鄣吕仙祠黄梁梦亭有一对联别有趣味。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淄博蒲松龄故居,郭沫若题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苏州沧浪亭、梁苣林集句题联。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庐山简寂观、李笠翁题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说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汤阴岳飞故里,岳府、吴雪樵题联。千秋冤案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

---------------------------------------------------------------范文最新推荐------------------------------------------------------

    今天人们所写的对联,有很多思想内容很好而艺术魅力不够,难以引起人们回味和玩赏。一般来讲,对联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其是否讲究修辞。对联的修辞可分为特殊的修辞法和普通修辞法两种。(一)特殊修辞法    其一,把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嵌于对联之中,犹如藏头诗,以此暗寓褒贬。如:        

其其

地人

之如

凤仙

毛露

麟名

角珠

,。

     ——蔡锷赠小凤仙联    明照沙窗,个个孔明诸葛亮;    风送幽香,郁郁畹华梅兰芳。    (

字)    其二,把一个汉字拆成两个或把几个汉字合成一个,从而联文成对。如:    看门中月,(“”拆成“门”“月”)    思耕心上田。(“思”拆成“心”“田”)    其三,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有出处的警语。如:    殷干酷刑,宋岳枉戮,臣本无恨,君亦何尤,当效正学先生,启口问成王安在?    汉室党锢,晋代清谈,振古无斯,于今为烈,恰如子胥相国,悬晴看越寇飞来。    这是康有为为“戊戌六君子”

3 / 5

死难而作。共用六典:比干、岳飞、党锢、清谈、方孝孺、伍子胥,使其内容复杂、丰富、深刻、决非一般直陈可比。    其四,一副对子有两层意思,字面意思虚设,骨子里意思实意,形成双关。颇有回味。如:    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    飞马陷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    据说,唐朝杨国忠妒忌李白,故约李白对三步句。杨出的上联,李对的下联。这里“蹄”谐“题”,进而借指杨的脚,杨欲惩李,反被辱。    其五,顺读、倒读皆成诗句,形成回文。如: 雾锁山头山锁雾,    

    这副对联,句句可倒读,正读倒读字句内容完全相同。又如:    客上天然居;    居然天上客。    这副正读、倒读字句各异,语义不同,倒读顺承正读,内容连贯而有深化。    其六,利用相同的字叠加或用一多义多音字相加。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又如: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加点字同潮,cháo,其它为zhāo)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加点字同涨,zhǎng,其它 为chǎng)(二)普通修辞法    既用人们常见的一些修辞方式诸如比喻、

---------------------------------------------------------------范文最新推荐------------------------------------------------------

反复、顶真、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构成对联 。如:①心血操尽,革命伟业似巍巍泰山耸寰宇;骨灰撒遍,深海恩情如滴滴甘露润人心。(比喻)②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比喻)③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拟人)④校园近春绿,桃李向阳红。(象征)⑤品在竹之间,格在梅以上。(对比、比喻)

5 /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8n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