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导学案(教师版) 

更新时间:2023-11-05 04: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二导学案 学科:语文 编号: 编制人: 赵润清 审核人 :

小组: 姓名: 评价: 使用时间:

《促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家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归纳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节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

1.整理归纳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学法指导:《促织》是一篇小说,学的时候注意划分结构,梳理情节内容。本文涉及的文言知识较多,认真积累。

第一课时 文言知识积累

一.学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 二.资料助读:

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我的疑问

探究一:通假字

1.昂其直/而高其直(直,通“值”,价值、价格) 2.而翁归(而,通“尔”,你的) 3.手裁举(裁,通“才”,刚刚)

1

4.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 5.翼日进宰(翼,通“翌”,次于“今”的) 6.牛羊蹄躈各千计(躈,通“噭”,口)

探究二:古今异义

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②今义:行侠仗义的人。 3.两股间脓血流离

①古义:大腿。 ②今义:事物的一部分;量词。 4.儿涕而去

涕:①古义:哭泣,流眼泪。(作名词用则意为眼泪) ②今义:鼻涕。 去:①古义:离开。 ②今义:与“来”相对。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①古义: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②今义:十二岁到十六岁这一时期。 6.民日贴妇卖儿

①古义:抵押、典当。 ②今义:粘贴、贴补。

探究三:一词多义

1.责

(1)因责常供/令责之里正(要求,责令) (2)每责一头(索要,索取) (3)以塞官责(责任, 差使) (4)受扑责时(责罚) 2.靡

(1)靡计不施(无,没有) (2)虫尽靡(败退,失败) 3.顾

(1)成顾蟋蟀笼/徘徊四顾(看,动词)

(2)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但、只是、不过,连词) 4.发

(1)窃发盆(打开)

(2)探石发穴(掏、挖开) (3)无毫发爽(毛发,头发) 5.售

(1)久不售(考试中第,考取) (2)亦无售者(买) 6.岁

(1)岁征民间(名作状,每年) (2)成有子九岁(年龄) (3)后岁余/不终岁(年) 7.故

(1)此物故非西产(本来) (2)故天子一跬步(所以) 8.令

2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令以责之里正(县令,名词) (2)急解令休止(让,动词) 9.上

(1)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上级) (2)见虫伏壁上(上面) (3)上于盆而养之(放置) (4)以金笼进上(皇上) 10.益

(1)死何裨益(好处)

(2)成益愕/成益惊喜(更加) 11.掷

(1)帘内掷一纸出(抛,扔) (2)虫跃掷径出(腾跃) 12.异

(1)宰以卓异闻(与众不同) (2)成述其异(奇特本领) 13.过

(1)折过墙隅(经过) (2)裘马过世家(超过) (3)未必不过此已忘(用过) 14.强

(1)乃强起扶杖(勉强) (2)少年固强之(迫使) 15.中

(1)又劣弱不中于款(符合,适应) (2)中绘殿阁(当中) 16.然

(1)成然之(意动用法,认为?是对的) (2)然睹促织(连词,表转折,然而) (3)俨然类画(副词词尾,??的样子)

(4)庞然修伟/相对默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7.逼

①鸡健进,逐逼之(动词,逼近) ②与村东大佛阁逼似(副词,极) 18.进

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②径进以啄(动词,前进) 19.为

①为人迂讷(对待)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被) 20.自

①自昏达曙(从,介词)

②不如自行搜觅(自己,代词) ③自与汝复算耳(自然,副词)

3

21.尚

①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动词) ②虫宛然尚在(还,副词) 22.复

①成反复自念(重复,动词) ②亦不复以儿为念(再,副词) ③成子精神复旧(恢复,动词) 23.举

①举家庆贺/举天下所贡蝴蝶、螳螂??一切异状遍试之(全,形容词) ②手裁举(抬起、举起,动词) 24.意

①即道人意中事(心里,名词) ②意似良(神态、神情,名词) ③惴惴恐不当意(心意,名词)

④岂意其至此哉?(料想、估计,动词) 25.信

①成述其异,宰不信(相信,动词) ②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的确、确实,副词) 26.即

①即道人意中事(立即、就,副词)

②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即使,连词) 27.顿

①顿非前物(立刻,副词) ②顿足失色(跺,动词) 28.得

①得其尸于井(找到、发现,动词)

②市中游侠儿得其佳者笼养之(抓到,动词) ③冀有万一之得(得到,引申为收获,名词) 29.闻

①忽闻门外虫鸣(听到,动词) ②宰以卓异闻(闻名,动词) 30.忽

①忽闻门外虫鸣(忽然,副词) ②不可忽也(忽视,动词) 31.杖

①杖至百(杖责,动词) ②乃强起扶杖(拐杖,名词) 32.出

①因出己虫(拿出,动词) ②无出其右者(超过,动词) 33.而

①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但,连词,表转折) ②儿涕而去(连词,表承接) ③掩口胡卢而笑(连词,表修饰)

4

34.及

①仙及鸡犬(涉及、联系到) ②及扑入手(等到)

第二课时文言知识积累

探究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①岁.

征民间【每年】 ②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用笼子】 ③早.出暮.归【在早上、在晚上】 ④取儿藁.葬【用草席】 ⑤日.与子弟角【每天】 ⑥力.叮不释【用力】 ⑦民日.贴妇卖儿【每天】 2.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试使斗而才.

(有才能) ②旬余,杖.至百(杖责、用杖打) ③笼.归,举家庆贺(用笼子装、装进笼子)④上.于盆而养之(装、放置) ⑤儿涕.而去(流泪、哭泣) ⑥自名.“蟹壳青”(命名、取名) ⑦细疏.其能(陈述) ⑧故天子一跬步..(走半步一步) ⑨裘马..扬扬(穿着皮衣,骑着马) ⑾仙.

及鸡犬(成仙) 3.使动用法 ①昂.其直(使?昂,抬高) ②辄倾.数家之产(使?倾尽/竭尽) ③而高.其直(使?高,抬高) ④不如拼.博一笑(使??拼) 4.意动用法 ①成然.之(认为?对) ②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③益奇.之(认为?奇特) 5.其他活用现象 ①薄产累尽.(形作动,赔完) ②近.

抚之(形作动,靠近)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aa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