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相声的语言艺术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29 18: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郭德纲相声的语言艺术分析

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 郭德纲相声的语言艺术分析

摘 要:郭德纲,著名相声演员,北京德云社班主。其自幼酷爱各种民间艺术,

八岁时投身艺坛,曾经许多相声名家指点传授,为丰富自己的相声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介于对多种艺术形式的代鉴,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自己的风格。近年来,凭借其深厚的相声功底,扎实的相声创作,以及对振兴相声的责任感,郭德纲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他的代表作品有《我这一辈子》、《托妻献子》、《西征梦》、《皮裤胡同凶宅奇案》《桃花女破周公》、《婴宁一笑缘》、《鹬蚌相争》、《皮凤山招亲》《丑娘娘》、《白宗巍坠楼》、《文章会》等。郭德纲的相声受到了亿万观众的追捧,在下面的部分里,将以郭德纲的部分相声作品为例,从其语言风格,语言技巧,语言的批判性及大众性等方面论述其相声在语言艺术上的独到成就。

关键词:郭德纲,相声,语言艺术

(一)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郭德纲相声语言的总体风格,可以概括为雅俗共赏,其具体表现在的:

1. 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

在郭德纲的相声中,其经常使用口语,俗语,俚语等,从而使相声显得通俗易懂。与此同时,还有不少书面语甚至古白话的运用,使得其相声文雅十足。而二者的结合,就形成了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这也是郭德纲的相声之所以能赢得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的喜爱的原因。 举例而言,其相声《十年》:(郭德纲,于谦)

“郭:人呐,不容易 于:嗯

郭:时也命也...运也 于:都得占

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于:是

郭:蜈蚣百足,行不及蛇;灵鸡有翼,飞不如鸦 于:嗯

郭: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于:哦

郭:文章盖世,孔子困于陈蔡;武略超群,太公垂钓渭水;盗跖(音“直”)年幼,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 于:嗯

郭:尧舜至圣,反生不肖(音一声)之子;瞽叟顽呆,却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音二声)县吏;晏子身无五尺,能做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作了蜀汉军师 于:嗯

郭:韩信手无缚(音二声)鸡之力,封了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万里江山;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 于:嗯

郭:有先贫而(音三声)后富,有先富而(音三声)后贫;蛟龙未遇,潜(音三声)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止;人不得时,利运不通。盖人生在世,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戚,此乃天理循环,终而(音三声)复始者也 于:好。(观众叫好鼓掌)非常地有哲理 郭:这是打书上看的

于:哎,嗐...(观众笑)谁都是打书上看的

郭:老话说得好: 于:嗯

郭:大喜大悲”

以上“天有不测风云”至“终而复始者也”一段,是郭德纲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达了他对自己十年相声生涯的惆怅之情。而这段文字是典型的雅言,与接下来郭德纲与于谦的较为通俗的对话形成对比。

此外,郭德纲相声中的雅,还体现在开场诗上。定场诗,相声术语,相声演员在演出单口相声前,往往先念诵四句或八句诗,诗句往往诙谐幽默,短小精悍而让人印象深刻,为的是快速拢观众耳音,以便演员继续表演,这样演员先定住了场,故称为定场诗。

定场诗有不少都是摘自《三言二拍》、《镜花缘》等,还有摘自一些风物小说和正统史书,不少都有很大文化价值,每段或有一定教育意义,或发人深省,或使人开怀大笑。

定场诗是说单口相声前的垫场之言,起到的作用如下: 1·戏园子里乱,让听众们安静,集中注意力听故事。 2·为下面的内容做简要介绍或者提纲挈领总结概括。 3·旧时代也起着招揽观众作用。 4·定场诗也有“包袱”笑料。 如: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

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 小楼寂寞新雨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评:郭德纲用得最多的一首定场诗,出处不详,诗写得很工整,是不是哪个傻小子失恋了,对着清风凉月在发感慨,有点儿意思。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将军(先生)解战袍。

评:这首诗大大的有名,原是明世宗朱厚熜的《送毛伯温》,在侯先生的《关公战秦琼》里也提到过,还是个比较文的包袱。

马有垂缰之义, 犬有施草之恩, 羊羔跪乳报母恩, 猿偷仙果自奔。 蛛织罗网护体, 鼠盗余粮防身, 梅鹿见食等成群, 无义之人可恨!

前两句出自李汝珍《镜花缘》。这两句话是两个典故:

“犬有湿草之仁”,出自晋人干宝《搜神记》,讲的是三国时期吴国人李信纯的事。这李信纯有一只狗,取名黑龙,颇通人性。有一天,李信纯外出会朋友,不想喝得酩酊大醉,回家路上摔倒在一片草地上便睡了过去。恰在这时,一批猎人放火围猎,眼看大火就要烧到李信纯身边,可他浑然不知。那狗想拉他,却拉不动。于是便跳到附近的水沟里把全身弄湿,然后跑回来,用身上的水将李信纯身边的草打湿,往返多次,才使得李信纯幸免一死。

“马有垂缰之义”,出自《异苑》,说的是前秦世祖皇帝苻坚在与容冲的一次交仗中,不幸战败,落荒而逃,不料一失足掉在了山洞里,爬又爬不上来。在这个钧一发之际,他的坐骑突跪在涧边,将缰绳垂了下来,苻坚抓住缰绳爬上来,才脱了大难。

2.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

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也是郭德纲相声中经常运用的方法。在以普通话为主的相声中,恰当地运用方言,可以使得相声地域味十足,增添相声的艺术魅力。

如:郭德纲有一段相声说到合肥方言很有意思,比如合肥人念“洗”不叫“洗”,而叫“死”。“洗脸”就是“死脸”。于是就有两个合肥人洗脸时相互谦让。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 i2 @

甲:大哥,你先死吧?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K) w\ I3 `! W0 ?/ j

乙:不不,你先死。你死了,我再死。

/ ^# E/ } L9 o新浪乐居论坛甲:你太客气了,还你先死。

买房购房装修论坛房产论坛; L$ f2 K5 T; h

乙:那我们一起死吧。

新浪乐居论坛& G1 z: y7 S

甲:好好,一起死,一起死。

3.通俗的话语与深刻的理论相结合。

郭德纲经常使用通俗的话语来阐释一些比较抽象深刻的理论问题,从而使得这些理论问题变得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举例而言:《你要高雅》(郭德纲,于谦): “郭:世上有两种人,

于:哦?

郭:一种人喜欢郭德纲, 于:哦

郭:没有错误 于:那当然 郭:这是第一种 于:嗯

郭:第2种人不喜欢郭德纲, 于:这个呢? 郭:也没错 于:您可以选择

郭:但第2种人认为自己比第一种人高雅这就错了,(观众叫好)这也是因为什么他总排在2的原因

于:(笑) 哦,就是这么个原因。 郭:人活着都不易,端庄心态, 于:哎

郭:唯有宽容世界才能精彩! 于:这是最主要的。 郭:咱实话实说啊, 于:嗯

郭:什么叫俗,什么叫雅。 于:区分 郭:我认为啊 于:嗯

郭:单纯的高雅不足以构成世界, 于:哦

郭: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真正的艺术。 于:那是

郭:毛主席曾经教导我们说, 于:嗯

郭:文艺是为广大人们群众服务的。 于:对啊

郭:一味的高雅,一味的拔高儿,只能说你故意的违背主席的文艺理论 于:豁~~~~这大帽子真扣的! 郭:跟那个货你就得这么治他。

于:是啊?哦,就下这套 郭:不,咱实话实说 于:啊

郭:老话儿说的好,是不是 于:嗯

郭:雅与俗之间互相包容, 于:哦

郭:只有包容才能够雅俗共赏。 于:并存

郭:好些人看不透, 于:嗯

郭:老觉得什么什么高雅,什么什么低俗。 于:哦

郭:什么高雅,什么低俗? 于:是啊?

郭:有人说了啊, 于:啊

郭:听交响乐高雅, 于:那倒也是

郭:看相声就低俗; 于:嗨!

郭:听明星假唱高雅, 于:哦

郭:看网络原创低俗; 于:这么分呢?

郭:看人体艺术高雅, 于:豁

郭:两口子讲黄色笑话低俗; 于:嗨!

郭: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观众起哄)高尔基先生教导我们说, 于:他说?

郭:去你奶奶的钻儿的吧。(观众噫~~~) 于:高尔基他们家这亲戚还真全。 郭:什么叫雅,什么叫俗? 于:哎

郭:牙佳为雅,人谷为俗。 于:这是字这么写

郭:一个牙字儿一个佳字儿,这字儿念雅, 于:对

郭:嘴里说出来,吃饱了没事,坐那儿叨叨叨说出来的,这是雅; 于:哦,这叫雅

郭:单立人一个谷,五谷杂粮的谷,这字儿念俗, 于:对

郭:吃喝拉撒这是俗。 于:哦

郭:人可以不说, 于:嗯

郭:就是你可以不需要雅的东西,但这俗你离不开。 于:都得俗

郭:雅与俗,俗与雅相辅相承 于:离不开谁 郭:离不开 于:嗯

郭:喝着咖啡就大蒜,秋水长天一色。 于:嗬~

郭:好些个高雅的人喷了香水我都能闻出人渣儿的闻儿来。 于:骨子里头的

郭:二十多年经过这么多的坎坷,现如今我已经做到阅遍天下A片而心中无码的境界。(观众噫)

于:好嘛~~~~~~~~~ 有码没码我不知道,反正肯定看的挺全。 郭:过两天还你

于:哎,我的呀?没借给你这东西。

郭:(笑)我跟您说俗的俗的东西没有了,高雅就不复存在了。 于:都是相衬的

郭:这两者是一回事儿啊, 于:辩证法

郭:只有俗才能让人接近艺术。 于:对

郭:艺术并没有高低之分 于:诶

郭:说句俗话,话剧和A片都是给人带来快乐的东西。 于:豁~ 郭:真的 于:嗯

郭:话粗一些,道理是真的。上流社会的人从来不看三级片, 于:那好

郭:他来真的。。

于:哎,豁~~~~ 还不如看呢。

郭: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审美观点,但你无权剥夺我审美的权利 于:这对

郭:让我和人民群众保留一份俗的权利 于:是

郭:文言词儿说的好, 于:嗯

郭:竖子不足与谋也 于:这是?

郭:再次重申:高雅不是装出来的,孙子才是装出来的。 于:嗨~ 实话实说

郭:我有时候看他们装我都来气, 于:生气呀?

郭:好好日子好好过,这一天到晚都怎麽了? 于:啊

郭:一上公共汽车挤的和酸梨似的,他还抻出一张英文报来, 于:诶,好嘛~

郭:你准认识吗你? 于:看不出来

郭:马路边上也是一说话一半儿中国话,一半儿英语。 于:啊?

郭:买个苹果也是“Hello,大爷,” 于:大爷?

郭:“我look一look,” 于:嗨~

郭:他要看看, 于:啊

郭:“你这Apple是五块钱七斤吗?” 于:什么乱七八糟的

郭:你都买了烂苹果了,你得瑟什么呀你这是? 于:别两茬儿着说话 郭:净这个货, 于:啊

郭:带个表,“哎,你看我这表劳斯莱斯的”, 于:啊?

郭:是加长版的吗? 于:嗨

郭:没兑死你啊? 于:切~

郭:你连个劳力士都不会说? 于:说什么外文啊

郭:还有的带一大黄链子, 于:金链子

郭:别出汗啊,一出汗背心儿准脏。 于:啊?掉色啊? 郭:镀铜

于:好嘛~ 要不得了这个

郭:啊,那个“哎呀,我买那个洗发水我必须要到香港莎莎店”,你少来那一套,你还没有我头发多呢。

于:那就甭洗了那就 郭:咱说的是这个事儿 于:啊

郭:裤子上脏了, 于:啊

郭:楞告诉人家“吃鲍鱼掉上了”,你尿裤就说尿裤。 于:诶呀~,鲍鱼没有那么大片!(观众噫~~~~~~) 郭:带着西兰花呢 于:哎呀~~嗨~

郭:咱说这事儿,有时候看见这个就生气, 于:啊

郭:这儿一吃完饭“我签单”, 于:哦?

郭:“啊,对不起,先生不能签单”, 于:嗯

郭:“我刷卡”,你喝碗馄饨刷哪门子卡啊? 于:值不当的这都。 郭:你净这个 于:啊

郭:装大尾巴鹰。马路边,一男一女俩人站这里,好好说话吧,说的和诗似的。 于:豁~~

郭:这男的也是,(香港语?弄不清哪儿的味儿了)“记住一定要幸福噢”。这个女的“但是我的心态一直是七上

八下。”“你总是不能够释怀。”“我要把脸斜墙45度才让我的泪水不可以流下来。”“你永远是我骄傲的公主

,我要走了,你先生快下班了”。下三滥!! 于:哎呀,说那么高雅,俩臭流氓呀合着? 郭:怎么弄这个?够枪毙一天的这货。 于:别跟他们治气

郭:真的啊,尤其我们这行,说相声的这行, 于:嗯

郭:这不知道怎么了,一天到晚的都要求这麽高雅,那么高雅,你有那个功夫你背背绕口令不好吗?

于:练练基本功”

在这一段相声中,郭德纲阐释了何谓雅,何谓俗,以及雅与俗之间的关

系问题,他并没有从理论上做系统的分析,而是举了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雅

和俗,使观众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获得的深刻的认识。

(二)语言技巧的广泛运用

郭德纲的相声充分发挥汉语的特色,广泛运用各种语言技巧,在语言技巧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具体分析如下:

其一,语音运用方面。郭德纲经常借错读,达到抖出包袱的效果。如:郭德纲在介绍于谦时,经常说,这位是“驴”谦,使观众不禁哈哈一乐。

其二,词语运用方面。郭德纲常把运用于某一领域的词运用在另一范畴,从而达到令人捧腹的效果。如:郭德纲说相声可以藿香正气,而“藿香”是中医中的用语。

其三,巧妙化用古诗词。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百尺楼台万卷书,上天生我意何如。不能报国平天下,我是谁的丈夫?”

(三)尖锐深刻的讽刺批判

郭德纲相声经常针砭时弊,表达作为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对时局对现实的深刻关注和思考。

如:

讽刺日本:有了《水浒传》才有了日本,因为有了武大郎才有了日本,日本人身材和武大爷差不太多。日本国旗不是国旗是武大郎卖烧饼的幌子。

讽刺韩国:老话说得好:世界是我们的,世界也是你们的,世界最后都是韩国人的。韩国发明了一个载人的火箭要上太阳去(于谦:上太阳去还不烧死?)晚上去(于谦:倒是不耽误)!据说了不起的人了不起的事都是韩国人发明的:如来佛韩国人、孔圣人韩国人,孙悟空韩国人(于谦:孙悟空韩国人?)这肯定正确,孙悟空用棒子。韩剧三件宝:车祸癌症跑不了。

讽刺菲律宾:警察还不如我们城管,借我三千城管还你世界和平。派几个天津说相声的连车都开回来了,还能拐回四个菲律宾妇女。

郭德纲的讽刺手法,不同于鲁迅的辛辣,老舍的深婉,他独特的地方就是:有时锋芒毕露,有时妙趣横生,冷嘲与热讽相间,从而形成了诙谐幽默、尖锐泼辣的讽刺风格。郭德纲充分的运用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讽刺艺术手法进行讽刺,从而使讽刺手法变得灵活多样。还有就是讽刺语言更的幽默诙谐、尖锐泼辣,更是令人赞叹不已。郭德纲的讽刺性的相声,揭露了当前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人性的自私与丑陋,也深刻的反映了当前人们的一种精神困惑。

又如:《我要反三俗》(郭德纲,于谦)

“郭:你不是一个演员!你是一个,一个教师,你是一只教授。

于:我是一只教授?

郭:一直是教授嘛。你的工作就是教育人,你一定要注意节目的品位,你今天这个作品教育人们学会什么了?这是你的工作。你不要考虑他乐不乐。

于:啊?

郭:他活该,爱乐不乐。你的工作就是教育人,哪怕他不乐。 于:啊!

郭:损失十几亿的观众算什么?你的位置站得很稳牢。 于:我站在哪儿我都不知道了。 郭:一定要高雅!知道什么是高雅吗? 于:您说。 郭:和人民作对。

于:这谁放进来的,都吃多了啊。

郭:他爱听不听,不听就不听!活该,死去。 于:这您也跟着一块儿喊呐?不是那活儿了知道吗? 郭:记住了,你是一个教师,而且在台上你一定要反三俗! 于:三俗?

郭: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于:这么三俗。

郭:绝对要反三俗!把它记在心里面。 于:好好好。

郭:谦虚使人进步。屎人都能进步! 于:您说这太脏了,您这本身就叫三俗。

郭:我弄死你信吗?没挨过流氓打是吗?大花盆儿砸脑袋上哗哗流血,打得你眼珠子缝针,比杨乃武都冤。

于:啊?

郭:我让你看看我这纹身。 于:你光膀子干吗?我不瞧这个。

郭:敢说我三俗?三俗是我用来侮辱人的手段。说我不行知道吗? 于:说您不行?

郭:讨厌知道吗?我每天工作很忙,我再和你这无聊的人打交道,我怎么为人民服务?我怎么反三俗?

于:您是哪个单位的? 郭:管得着吗? 于:问你干什么工作的? 郭:呸——

于:你疯子啊?怎么意思?

郭:才看出来你,他们早看出来了。我常常在想 于:想什么啊?

郭:人呐,为什么这么不自重。我在单位里我也很着急,很多人不务正业。很多有偏差的事情需要我去纠正,但是我操心不过来呀。

于:什么事啊?

郭:单位……拿个电话,拿个手机在那儿说话。 于:对呀。

郭:你有点正事儿没有?手机……手机是用来干嘛的? 于:干吗的?

郭:为什么要发明手机? 于:为什么?

郭:发明手机的目的是让你们怎么用它实现四化! 于:用手机实现四化呀? 郭:不是让你聊天的。 于:甭走大字眼了。

郭:太三俗了,讨厌。我就不是科学家就算了。我要是科学家,我研究一种新的手机,我就让你们聊不了天。

于:什么样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m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