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提标改造及其案例

更新时间:2023-10-29 18: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提标改造及其案例

摘要:随着太湖流域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及《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江苏省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环太湖地区大多数印染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改造工作势在必行。以典型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物化+水解+接触氧化组合工艺为基础,针对每一处理单元进行技术提标分析。最后对江苏某印染企业进行了工艺改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造工艺具有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去除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

关键词:印染废水;提标改造;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同时还具有水量大,有机成分复杂,水温、和色度高的特点。前些年,用二级生物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太湖流域环保标准的日益提高以及《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江苏省地方标准的颁布实施,环太湖地区大多数印染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已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改造工作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国内大多废水处理工程设施的处理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掘, 盲目追求新工艺、新技术只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因此, 如何协调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对水质的适应性和工艺改造、运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提标改造技术分析

1.1印染废水处理传统工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外对印染废水以生物处理尤以好氧生物处理为主。好氧生物法处理传统印染废水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率可高达80%,但色度与去除率不高。随着PVA等化学浆料、表面活性剂、各种助剂的使用,单纯的好氧生物处理出水己难以达标。近年来,针对印染废水特点,充分利用了厌氧水解酸化对降低色度、及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效果较好这一作用,国内开发出了厌氧水解一接触氧化一混凝气浮工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染料的处理问题。经过水解酸化,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也使这一工艺成为印染废水处理的典型工艺,见图1。下面以该工艺为基础,来讨论印染废水典型工艺中各单元的提标改造技术。

调节池 混凝沉淀池 水解池 好氧池 混凝气浮池 图1 印染废水典型处理工艺

1.2提标改造技术分析 1.2.1调节池

人们通常只注重调节池的调节功能,事实上,由于调节池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经适当调整,它可表现出较好的去除功能。预曝气便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充分发挥了调节功能,做到了均化水质;由于印染废水碱性较强,需加酸中和,预曝气可以使中和充分;印染废水通过含有硫化碱助剂,通过预曝气可以将其氧化,并吹脱,降低其对后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印染废水温度较高,预曝气还有良好的降温效果。 1.2.2水解池

水解酸化可利用厌氧菌、兼性菌将其水中的染料等大分子、杂环类有机物分解成低分子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破坏染料分子的有色基团,从而降低色度。更重要的是,由于有机物质的分子结构已经改变,使其具备了在好氧情况下的降解的可能。另外,水解会产生相应的有机酸,可以部分中和原水中的碱度,节约水处理药剂。对于水解酸化池,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

1

进行提标改造:①把二沉池活性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池,这样在整个处理系统内形成污泥内循环系统,尤其是回流到水解酸化池污泥的泥龄增长,使污泥得到充分消化,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 甚至在运行理想之时, 可达到污泥“零排放”。②增加水解池高度,在池体扩容的同时,增设相应的内循环设施使之变为类似UASB、EGSB的厌氧污泥反应器。③如果水质特殊,可将部分厌氧池改为反硝化池,利用缺氧反硝化作用对印染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去除。 1.2.3好氧池

在接触氧化池末端增设沉淀池,把沉淀池活性污泥回流至接触氧化池,使其成为泥膜共生系统。泥膜共生系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丰富了好氧系统的生物相,提高了液相中的微生物浓度,从而降低了活性污泥的有机负荷。其次,大量的活性污泥进入接触氧化池,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了处理系统的耐冲击负荷能力。这一对印染废水处理的改造已见成功案例。另外,增设沉淀池,使废水泥水分离后进入混凝气浮池,可大大减少混凝投药量,因为来水中的活性污泥对大多药剂均有较强吸附作用,使药剂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对于接触氧化池,另一改进思路在于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这对此次印染废水提标改造也是一重要而实用的操作办法。水力停留时间延长,相应的污泥龄增加,接触氧化池的有机负荷降低,类似于延时曝气,出水水质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更重要的是这个思路可操作性强,且与原有工艺兼容性好。 1.2.4混凝气浮

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后,废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和大部分色度得到去除,但仍有一定的有机物污染物、色度及悬浮物需混凝气浮来去除。正常情况下,气浮去除率的高低取决于混凝效果,而混凝的效果取决于药剂的质量与适用性。因此,混凝气浮的提标改造重点在于药剂的选择。另外,值得强调的是,在混凝气浮之后,增设过滤装臵已成为印染废水处理提标改造的共识。

1.2.5提高管理水平

当前处理设施效率不高,管理水平也是一大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责任心及工作积极性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2、工程改造实例 2.1概况介绍

江苏某印染企业是一家日商独资的企业,位于太湖之滨。生产织物主要有短纤维衬布(长纤维衬布等。所用染料亡要有活性十林、纳夫妥、还原、酸性、分散等染料及有关无机助剂、有机助剂如淀粉、渗透剂、交联剂等。由于生产工艺的不确定变化,该厂废水水质波动较大,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也会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废水主要来源退浆、精炼工序废水高浓度碱减量废水、洗液废水高温染色、漂白、丝光工序废水整理工序的有机废水及少量的生活污水。混合废水水温40-50℃;COD 1400mg/L; BOD 300mg/L,设计水量3000m3/d。

2.2工艺改造

该企业最初处理工艺见图2,未填充部分为原有处理工艺及设施。原工艺存在问题有①该企业有机染料大量应用后,来水水质恶化,有机负荷增加,对水解池内大量污泥沉积,形成堵塞,池体利用率降低。②好氧池停留时间偏短,仅有9小时,好氧降解效果不明显。总体出水水质COD在150mg/L左右,距离DB32/1072-2007标准中COD小于60mg/L差距较大。

针对这两个问题,本着经济、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原则对原工艺进行了改造,主要措施如下①调节池内设臵穿孔曝气管进行预曝气,气水比5:1。②增加水解酸化池高度,原高5m增至8m,同时增加水力内循环设施,内循环比为100%。③将原好氧池内立体弹性填料部分改为软性填料, 使其填充为混合填料。④增建一座接触氧化池,使好氧停留时间总体在25小时左右,并在原好氧池前段增设污泥回流系统。⑤二沉池后续增设砂滤、清水池及反冲洗设施。改造后的工艺见图2,填充部分为新增构筑物或处理设施。 2.3运行效果分析

工程改造完成后,经调试,并于2008年12月份通过当地环保局验收,至今已正常运行4个月,

2

实际处理水量为2500m3/d。其运行效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水解池去除效果为35%,而改造前仅为15%左右;好氧池去除率达85%,改造前仅在70%左右;砂滤装臵的增设对水质达标起到了相应的保证作用。另外值得提出的是,对于印染废水,混凝初沉池作用不可低估,从本例来看,绝大多数的污染物质是在初沉池中削减的。 格栅 进水 石灰乳 污泥池 接触氧化池 泵 砂过滤池 泵 清水池 最终出水 接触氧化池 水解池 泵 调节池 搅拌池 泵 反应池 沉淀池 二沉池 图2 改造前后处理工艺(填充为新增设施) 表1 工程改造后典型运行记录 COD(mg/L) 工艺 出水数值 去除率(%) 1370 1207 653 420 63 51 -- 12 45 35 85 20 进水 调节池 反应沉淀池 水解池 接触氧化池 砂滤

3、结语

《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32/1072-2007江苏省地方标准的实施,致使太湖流域众多印染企业面临着提标改造任务。本文认为,无论是调节池、水解池、接触氧化池均有潜力可挖,希望印染企业在改造时慎重考虑。

在案例中,结合某印染企业的改造,综合运用了增设污泥回流、提高水解、好氧水力停留时间等多种方式进行改造,处理效果明显,可为众多印染企业提标改造提供参照。

戚邦贺(1977年8月),男,本科,工程师。 所学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单位:徐州市市政工程养护管理处

地址:徐州市铜山东路165号道路桥涵维护公司 221000 0516-83461683 13013952253 qi_banghe@126.com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m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