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

更新时间:2024-05-30 08:0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导论

一、社区治理为什么成为新时期行政学的重要课题? (一)时代背景二:经济的全球化

时空性: 全球流动、交往和网络的广度、强度、速度及其影响史无前例,社会各个领域。 组织性: 全球范围内多边管制和多层次治理,国家共同治理是重心,国家形态发生深刻变化。 区域性: 区域化和全球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相互强化的趋势。

领土性: 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空间的跨越和重组意味着领土性的淡化。 目标性: 维护全人类和平、稳定和安全,消除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在平等、互相尊重、互利和确保子孙后代发展前景条件下,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构全球和谐社会。 (二)时代背景一:社会转型--社区治理的必然

(1)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2)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

(3)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

(4)我国城镇“小康型”生活方式的来临,客观上要求全民改善居民社区环境,全面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等 (三)理论背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实现帕累

托最优状态。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1.公共产品

? 公共产品(服务)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抑或无法全部生产必须由政府提供

的产品,如国防、司法、治安、公共照明等。公共产品消费是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私人不愿提供公共产品,必须通过政府干预。 ? 2.垄断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规模大的厂商往往具有比生产规模小的厂商更多的成本优

势,从而击败对手垄断市场。垄断厂商会操纵价格,争取超额利润,打破市场均衡。 ? 3.外部效应

? 指某些市场主体的活动给社会或其他市场主体带来正的或负的影响,却没有为之承

担应有的费用或没有获得应得的报酬,而受影响者也没有因为受到损失而得到补偿,或者因为得到利益而付款。正的外部效应给他人带来利益,负的外部效应给他人强加了成本。正负外部效应都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和干预。 4.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失衡

? 市场经济对经济失衡的自发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社会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于是,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成为政府的职责。 ? 5.分配问题

? 在市场竞争实现效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极大的收入分配不平等,造成严重的贫富

差距,要求政府进行干预和调控。

政府失灵

? 政府在发挥经济职能时也存在一些内在的局限,政府也会出现失灵,主要体现于以

下几个方面: ? 1.公共政策失效

? 导致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是:

? 第一,公共决策程序和公共决策时限的限制。 ? 第二,信息的不完全。

? 第三,公共决策往往受到利益集团的影响、领导人强烈偏好的影响以及政治家或官

员由于选举周期或任期限制带来的短期行为的影响。 ? 第四,政府对公共政策产生的后果往往不能准确预测。 ? 第五,政策执行上的偏差。 ? 2.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 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也可说成是官僚机构(bureaucracy)的低效率。导致这一

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 第一,对公共产品评价的困难。

? 第二,公共部门缺乏提高效率的动力。 ? 第三,监督信息不完备。 ? 3.政府部门的扩张冲动

? 利益集团的存在、财政幻觉、官员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缺乏竞争压力等是导

致政府规模增长的主要原因。政府部门这种内在的扩张冲动,一方面导致政府开支增加,另一方面导致官僚机构庞大、效率降低。 ? 4.寻租行为

? 利用游说、行贿、拉关系、走后门等各种合法或非法手段,获取租金的活动即是寻

租行为。寻租行为并不创造新的价值,相反,会增加社会成本,导致社会福利损失,降低行政运转速度甚至危及政权稳定。

? 单纯的市场机制或单纯的政府机制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两种机制相互配合,才有助

于实现理想目标。

?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存在,呼唤政府、市场(营利组织)、第三部门(非营利组

织)等共同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供给公共品。

第二章 社区治理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范畴 一、社区的含义 (一)社区的提出

“社区”一词最初是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首先使用。

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二)社区概念 1、传统定义

? 与“社会”相对。

? 指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体现的是一种亲密无间、守

望相助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

2、国内通常所采用的含义

? 与“单位”相对应:单位人-社区人 ? 居委会所辖区域 3、本课程所采用的定义

? 与“国家”相对应的“社会”中的一部分,其其特点是:共同利益;民间性;一定的地

域边界。

二、治理的定义以及含义

(一)治理的定义

全球治理委员会将治理定义为: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

(二)治理的内涵

1、在治理的主体上,允许政府以外的其他组织参与到治理主体系列中来。

2、在治理的基础上,超越国家权力中心论,国家对内已不再享有唯一的、独占性的统治权威,国家仍然发挥主要作用,但必须和其他行为体合作。

3、在治理的方式上,不是传统的行政命令或政策实施,而是政府和其他组织的利益协调和博弈。

4、在治理的目的上,各行为体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就可以成为社会权力的中心,在互信、互利、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进行持续不断的协调谈判,参与合作,求同存异,化解冲突与矛盾,维持社会秩序,在满足各参与行为体利益的同时,最终实现社会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三)“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 治理作为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也像政府统治一样需要权威和权力,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所不同的,也就是他们的本质上的区别在于:

1、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强调多元性和多样性。统治是由政府单独行使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而治理是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

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向度是自上而下的,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行政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单一向度的管理。而治理的权力运行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主要通过谈判协商、对话合作、沟通交流、相互认同和确立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实施管理。 3、管理的范围不同。政府统治所涉及的范围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而治理的范围可以是特定领土界限内的民族国家,也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

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统治的权威主要源自政府的法规命令,治理的权威主要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前者以强制为主,后者以自愿为主。

? 政府统治是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对社会各部分进行管制和管理,以实现公共利益

的过程。

? 治理是人类社会的各种组织(主要包括政府、营利组织、第三部门等)公共参与

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谋求公共利益的过程。 ? 问题:政府在治理中应扮演什么角色? ? 案例:汉口西路地下隧道

? 2005年1月,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交管局长胡小翔等10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一

份议案——在汉口西路西口新建一条隧道穿过河海大学,这便是汉口西路西延工程建设方案的雏形。

? 按照规划,2011年工程完工后,拓宽成为双向4车道交通干道的汉口路将把南京大

学彻底劈成南北两半,学生们将不得不经由隧道在教学区和生活区之间穿行;道路经过以宁静优美著称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园的北围墙后,再连接一条净空高度大于3米的地下隧道,穿越河海大学校区,从河海大学校门口钻出地面,设立隧道出口。 ? 南京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交通规划专家也指出,隧道东口意味着南师大附近将会

出现两个巨大的废气排放口;而拓宽后的汉口路将把南京大学校园彻底一分为二。

由于南京大学教学区与宿舍区分别位于汉口路南北两侧,上下课高峰时段学生拥挤密集,汉口路西延后,大量的快速机动交通还将带来巨大的交通事故隐患。

? 2008年1月24日,江苏省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召开,包括河海大学教务处处长吴胜

兴等在内的14名省政协委员,联合提交了反对汉口路西延的提案,认为西延工程将破坏文教历史传统区域的氛围和格局,还会造成高校的交通安全隐患。

? 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大学老教授伍贻业也是工程的坚定反对者之一。伍贻业甚至

提出质疑:汉口路西延隧道的通行车辆设计为小汽车,“那这条路主要就是为北京西路上的政府机关用车设计的”!

? 其后,包括南京市市长蒋宏坤、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张大强、南京市副市长

陆冰等在内的省、市领导多次到河海大学座谈沟通,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 但现在看来,教授们的反对收效甚微。孙其昂回忆,在参加鼓楼区两会时,曾专门

向区委和区政府领导表示,学校反对汉口路工程,但是区领导却回答说:“你们学校不是已经同意了吗?”

? 直到11月5日,在“南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建委副主任邹建

平介绍,汉口路西延已经完成了整个工程的实施方案,基本完成汉口路西延工程的项目设计,这一项目也已经立项得到了上级部门的批准。具体汉口路西延的方案和环评报告,将于下月在南京市城建展览馆公示,他表示,欢迎市民都去看一看,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 问题:汉口西路地下隧道方案的制定符合治理理念吗? ? 三、善治及其基本要素 ? (一)何谓善治?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其主要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是两者的最佳状态。(俞可平)

(二)基本要素

1、合法性。指的是社会秩序和权威被自觉认可和服从的性质和状态。

2、法治。依法行事,人人平等。这是善治的基本要求。没有法治就没有善治。 3、透明性。指的是政治信息的公开性。

4、责任性。是指人们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回应。指的是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 必须对公民的要求作出及时的和负责任的反应。 6、有效。主要是指管理的效率。

7、参与。是指公民对政治生活及其他社会生 活的参与。

8、稳定。它是善治的重要的衡量指标。 9、廉洁。主要是指政府官员廉洁奉公、遵纪 守法、清正为民。

10、公正。任何公民在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上都是平等。 四、社区治理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范畴 (一)社区治理的含义

社区治理指的是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和机制。

? 1、就主体而言,由单一化转变为多元化。

? 我国过去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化,只能是政府。而在社区

治理中,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除了国家(政府)主体之外,还有居民、社区自治组织、非营利非政府组织、辖区单位等。因此,社区的公共事务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决策,政府与社区之间要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信任关系,以善治(即良好的治理,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为目标,达至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 2、就过程而言,由行政控制转为民主协商。

? 我国过去的基层社会管理,不论是单位体制,还是街居体制,行政功能都

非常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而社区治理则强调居民参与,要求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居民不再依附于单位或街居组织,更不受它们的庇护,而是彼此形成平等互惠的关系。

? 3、就结构而言,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互动结构。

? 我国过去的街居体制结构是从上级政府到街道办事处到居委会再到居民,单

位体制结构是从上级单位到下级单位再到居民,只有垂直的关系,没有横向的联系。而在社区治理结构中,社区主体多元化,街道与居委会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单向运行转变为双向互动;大量社区中介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在居民和政府之间又是一道沟通和联系的桥梁,从而将社区中行政力量、自治力量和社会力量构筑成横向的网状结构。

4、社区治理作为区别于政府行政化管理方式的另类社会管理模式,其权力运行的方向并不总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它是一种多向度的、上下互动的过程。 (二) 社区治理机制

1、合作机制。治理主体各成员是平等互惠的关系,其权力构成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自上而下的。

? 2、服务机制。政府与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个人之间存在权力依赖和互动关系,共同

服务于成员的共同利益。

? 3、协调机制。公共政策逐渐取代政府规制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

? 4、回应机制。强调公共事务的社区居民参与;强调政府与居民的互动性;强调居民

民意的表达和政府对民意的反应。

(三)社区治理的对象或客体

? 1、社区环境 ? 2、社区卫生 ? 3、社区治安 ? 4、社区文化 ? 5、社区体育 ? 6、社区教育 ? 7、社区服务 ? 8、社区经济

(四) 社区治理同相关领域的关系 1、 社区治理与街道管理的区别

? 管理主体不同 街道管理体制是行政管理,管理主体主要是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

事处;社区管理的主体除以上二者外,还有各职能部门向社区的延伸机构,以及社区内的单位和社区居民。

? 管理目标的设定方式不同 街道管理的目标设定方式是“眼睛向上看”,社区管理

?

?

?

?

平衡

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和公共安全系统 ;公共福利系统 ;公共卫生系统 ;公共教育系统 ;公共基础设施系统 ;公共文化事业和娱乐休闲设施 ;环境保护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有战略意义研究创造的科研机构 。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在保障公民的基本社会需要、方便公民的工作生活等方面所负有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协调和解决社会冲突,特别是群体冲突 政府充当社会的仲裁角色,以超越各个经济主体或社群之上的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身份来进行协调,并以法治的方式有效化解群体矛盾,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协调发展。

治理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个体、企业或社会组织)之间,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的影响,而该主体又没有或无法根据这种影响从其他主体获得报酬或向其他主体支付赔偿 ,分为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政府应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外部正效应的产生,通过直接的管制来限制或遏制外部负效应的产生,或弥补外部负效应对社会造成的损失。

调节和再分配社会收入 政府以公共权力的力量,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税收和财政转移支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将不公平的程度限制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实现社会公平目标,保持社会稳定,并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上海模式(街道社区治理模式)

? “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先在街道层面完成政府权力的整合,再逐步强化居民自治。 ? (1)街道社区:以街道办事处所辖行政区域为社区区域,建立行政社区,街道办

事处与社区重叠。

? (2)权力整合:区政府赋予街道办事处具有以下权限:部分城区规划的参与权、

分级管理权、综合协调权、属地管理权。在街道内设定了四个委员会:市政管理委员会、社区发展委员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 (3)剥离职能:通过扶持市民会馆、社会工作者协会,政府转移部分事务性、技

术性服务职能,发育社区中介组织。

? (4)横向协调: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牵头成立城区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派往街

道的工作机构、辖区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居委会各方代表组成,通过召开社区事务协商会议采取合作行动。

1、沈阳模式 (社区组织自治模式)

? (1)明确社区定位。沈阳将社区定位在“小于街道办事处、大于原来居委会”的层

面上。

? (2)议行分设。这个组织体系由决策层、执行层、议事层和领导层构成。“决策层”

为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由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代表组成,定期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项。“执行层”为社区(管理)委员会,它与规模调整后的居委会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由招选人员、户籍民警、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组成 ,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其职能是教育、服务、管理和监督。“议事层”为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由社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居民代表、单位代表等组成,在社区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行使对社区事务的协商、议事职能,有权对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监督。“领导层”为社区党组织,即根据党章规定,设立社区党委、总

支和支部。

? (3)分权让利:市政府赋予社区组织拥有社区委员会的选任与罢免权、社区事务

决策权、社区财务自主权、不合理摊派拒绝权。

三种模式的比较

? 上海模式的特色是把社区建设与“两极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

改革相结合,强化了街道办事处的权力、地位和作用,并将社区定位于街道,形成“街道社区”,注重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依靠行政力量,通过街居联动发展社区的各项事业,因此上海的社区治理模式是属于行政主导型的 。

? 沈阳模式的最大特点是社区组织体系的建设,按照类似于国家政权机构的设置,创

造性地构造社区决策层(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执行层(社区委员会)、议事监督层(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从而形成“议行分离、相互制约”的运行互动机制。单从组织结构来说,沈阳模式属于自治型 。

? 江汉模式是在社区内部建立一种政府行政管理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相结合、政府管

理功能与社区自治功能互补的治理网络,试图建立社区自治系统与政府行政系统的共生机制,形成政府自觉依法行政、社区组织自主管理、社区人自愿参与相结合的治理模式。

第五章 民主与社区治理

? 一、什么是民主?

? 二、社区民主的典型:麻柳民主 ? 三、公共选择-----社区民主的实现 ? 1、乡官、村官的民主选举

? 2、社区公共品的居民决策机制---用脚投票与用手投票 一、什么是民主?

? 民主(democracy)是由古希腊(demokratia)演变过来的,而domokratia则是 demos(人

民)+(kratos),则是人民的统治。

(一)古典民主模式

? 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民主的原教旨):大树底下的民主--公民自己亲自治理自己。 ? 卢梭:纯正的民主是不需要代理的,如把大权交给代表来行使,主人即变成

了虚拟的符号,甚或等于零了。

? (1)直接民主:通过公民大会决策;

? (2)公共职位向全体公民平等开放(普选、抽签); ? (3) 实行限任制;

? (4) 舆论自由(理性的说服为手段) ; 直接民主的约束条件

? 1、空间约束。萨托利“可以得到的自治强度同所要求的自治广度成反比。” ? 2、时间约束。萨托利“可能的自治强度同所要求的自治持续性成反比。”

? 3、公民群体的均质性和政治共同体的内聚性。张凤阳“民主的过程是持首休戚与共

原则聚集在一起诚心诚意地寻求促进公共利益的最佳方案。”

(二)现代民主模式

1、 密尔:主人与主事分离(间接民主)。 主人----代理人---主事 间接民主(代议民主)

1、人民的个体成员按多数原则确定代理人的程序应经宪法和法律确定; 2、公共职位向全体公民平等开放;

3、竞争性选举不仅在形式上公平而且在实行上严格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 4、人民对特定政治精英的授权具有时效性;

5、作为“主人”的人民不仅要给政治精英授予“主事”的权力,还要转嫁主事的责任,这种反过来又成为人民评价政府的重要依据。公民有监督、质询、罢免、弹劾的权力,政府应接受人民的评判。

人民的统治

什么是人民?

1、全体社会成员——全体一致表决规则--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2、大多数社会成员——多数表决规则---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解决途径:(1)平等谈判、协商、妥协,合作共治;(2)宪政:宪法的形式来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公共权力。

三、参与式民主

达尔:民主不只是通过国家这个唯一的权力中心而存在,而是由社会中的许多团 体来分享,是众多团体共同参与政治决策过程。各种各样相对独立的团体的存在,并能 有效地参与决策过程,是维持民主政治存在的至关重要的条件。

巴伯:主要体现为地方层次上的邻里集会和全国层次上的公民创制与复决程序。

我国的民主: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间接民主)

?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直接民主) 二、社区民主的典型:麻柳民主

? (一)麻柳民主

? 麻柳乡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民主的?民主与效率存在什么关系?麻柳模式给社区治理带来哪些启示?

? (二)麻柳民主的启示

(一)麻柳乡\八步工作法\

? 开县麻柳乡创造了“农村八步工作法”,凡涉及到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八步程序。

? 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征求群众意见的面必须达到60%以上。 第二步,召开会议初定方案。

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将初步方案通过村务公开栏、召开群众会议等方式告之于众。

第四步,民主讨论确定方案。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一是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根据群众意见修正完善,形成最终方案;二是推选工程建设领导小

组人选,普通群众的人选必须占50%以上;三是推选群众财务管理委员会人选,所有钱物均由群众代表管理,村组干部管事不管钱。

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 第六步,分解工程落实到户。 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

第八步,竣工结算张榜公布。工程竣工后,由群众财务管理委员会清算财务,多退少补,并张榜公布。

(二)民主——八步工作法的实质

? (一)民主既是社区治理追求的核心目标,又是实现良好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

? (二)社区民主起码应该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机统一:具体体现为 “决策前的论证制、决策中的票决制、决策后的监督制”;

? (三)基层民主应该是协商民主与契约民主的统一 (决策过程中的协商和决策的全民公决);

? (四)居民是社区自治的主体,而政府主要是扮演概括、整合民意和构建合作治理机制的角色;

? (五)民主牺牲的是短期的效率,得到的是长期的效率。

什么是协商民主?

? 米勒认为,“当一种民主体制的决策是通过公开讨论———每个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同样愿意倾听并考虑相反的观点———做出的,那么,这种民主体制就是协商的”。

? 协商民主包括这样一些基本要素:协商参与者、偏好及其转换、讨论与协商、公

? 共利益、共识。

民主的参与机制应该包括:

? 一方面要构建政府的政务公开、社会公示、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社会评议等制度规范,让公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社会治理的活动中,并与政府真正建立起共同治理的协作关系;

? 另一方面,要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规范,以利于公民充分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 首先,这一建设工程的决策是民主的。决策方案由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不仅反映了当地公众的意见诉求,而且决策方案的基础是专家的科学规划、测算、设计。在这一方案提交民主表决之前,还在一部分农民群众中进行了“协商”,这也是一种“协商民主”。当地党组织在大桥建设方案形成中的作用,也就是现代政党应有的概括、整合民意的作用。然后,这一决策方案付诸“全民公决”。这种直接民主,是这一具体决策中有可能采取的最大程度的民主。

? 值得注意的是户户签字这一细节:在民主制度还不够成熟的时候,为了让公众了解到民主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参与了民主制度,就必须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因而以签字盖章的方式,让农民们自觉接受民主制度的约束,这是保证这一政治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执行决策、实现民主制度目的的一个关键点。

? 其次,在决策执行中,形成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体制机制。

三、公共选择-----社区民主的实现

? 公共选择:通过政治机制(投票行为)把个别消费者的偏好和选择有效地被综合转换成集体行动和社会的选择.

? (一)民主选举

哪些因素将影响代表的投票行为?如何实现社区民主? 案例1

? 2001年6月13日,和平县武平乡第十二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举行,按照会议议程,6月15日补选武平乡乡长。6月15日当天,参加人代会的代表有224名,选票224张,候选人为赖志敏,实行等额选举。选举结果出人意料,原定候选人赖志敏仅得81票,时任和平县武平乡党委副书记的钟洪茂则是126票,无法辨认票5张,无效、弃权票12张,钟洪茂得票超过半数,因而当选和平县武平乡乡长。

? 后被检举揭发,据查,原时任乡党委副书记钟洪茂在当选乡长前,为了能当上乡长,一方面凭借多年来他在乡党委副书记期间自己提拔的干部拉选票,还亲自到一些村书记村主任家中做工作,并请一些姓氏的叔公头吃饭并许诺当选后的好处,而另一方面,贿赂农村人大代表,据调查共有29名代表承认收受400元至1300元不等的现金及毛毯等实物,因而,在选举时投了钟洪茂的票。

? 问题:

? 这个案例反映我国选举存在哪些问题? ? 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

1、案例分析

? 唐斯的“理性投票人假说”:R=BP-C+D ? 其中,R=投票者行动(投票);

? B=投票者行动的潜在收益;

? P=投票者进行该项行动时这些收益产生的概率; ? C=投票者行动的成本;

? D=作为投票者行动补充的私人收益(投票获收集信息活动产生的额外收益,如与人接触、沟通的愉悦或其他心理上的收益等)。

? 如果R=0则表示投票者将弃权;

? R>0,则表示投票者将参与投票;而且对于候选人来说,谁得的R大,一般选票就会流向他这一方。 农民人大代表的选举行为分析

(1)选举赖志敏:R1=BP (0) -C(到投票的场所参加投票 )+D(0)

(2)选举钟洪茂:R2=BP(0)-C(到投票的场所参加投票 )+D (400元至1300

元不等的现金及毛毯等实物 )

结果:R2-R1>0,农民人大代表的选票流向钟洪茂。

企业主和村干部代表选举行为分析

(1)选举赖志敏:R1=BP (0) -C(到投票的场所参加投票的路费及机会成本 )

+D(0)

(2)选举钟洪茂:R2=BP(当候选人当选后会为企业主在包揽工程 、当选后被

提拔)-C(到投票的场所参加投票的路费及机会成本 )+D (0 )

? 结果:R2-R1>0,企业主和村干部代表的选票流向钟洪茂。

综上所述,这个案例反映我国选举存在问题 :

1、缺乏对代表违规选举行为的惩戒; 2、参选人信息公开不到位;

3、基层人大代表的素质普遍偏低; 4、监督机制不健全; 2、案例的启示

(三)社区服务的部分排他性(对内不排他、对外排他) (四)社区服务的部分可分性

一个用户的使用部分地减少其它人的使用和享受,这就是部分可分性。比如社区

敬老院为社区老人提供福利服务,由于老人院空间有限,每进一位老人,都会减少入院老人使用的空间,我们就说老人院福利服务具有部分可分性。 三、社区服务的供给

社区服务的福利性、互助性、部分排他性、共用性等特征决定了其的供给须社区主体供给为主,地方政府补贴为辅,实行社区成员的合作供给

? 案例1:湖南的“道德银行”

? 湖南长沙的望月湖区,有居民3.6万人,区里的好几家工厂都倒闭了,这里

的失业现象和社会矛盾都很严重。老年人的处境特别令人担忧:孩子们远走他乡挣钱谋生,由于没有社会保障,生病对他们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可是从9个月前开始,望月湖区成了一块试验田:人们在这里开始进行前所未有的尝试,就是建立“道德银行”。“道德银行”的运作方式非常简单,其实就是把一种以物易物交换服务的形式制度化。区里的居民如果帮助了别人,他将来也可以享受到同样的帮助。居民提供服务的情况被记录在个人手册上,就像银行的存折一样,“存入”栏记录着“本卡持有人”提供给别人的帮助;“支出”栏记录着他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帮助。

? 到年底结算一次,看他结余多少。“道德银行”的规定非常严格,不是什么服务都可

以随便支取或存入“存折”,比如可以记到“存折”上的内容包括物质捐赠、技术援助(修理)、个人援助(看护)和集体利益的维护(维修公物):可支取的内容包括照顾老人、病人和需要帮助的任何人、照顾孩子或失业者。大学生们身强力壮、精力充沛,所以只存不取。不过寄给学校的表扬信对他们在大学的学业评定当然很有好处。发明这种“道德银行”的是居委会。他们最早的尝试始于1998年。当时他们成立一个志愿者协会,专门义务照顾老人和病人。协会成立几个月后报名者就达到了5000人,可是协会没有坚持下去,大家很快就各奔东西了,因为只是为别人储蓄终究还是有局限性的。于是居委会想到必须承认每个人所作的贡献,把他们做的好事记录在个人、卡片上。居民们对此非常欢迎。有人建议引进银行存入和支出的概念。所以,2001年10月,“道德银行”正式宣告成立。如今它已经拥有3240名成员。

案例表明:社区服务的提供应建立社区互助网络及制度规则。

(1)参与者必须是社区组织、预期者、现实受益者(现实需求者)的三元组合

(2)社区互助网络是信用担保者(社区组织)、预期者、现实需求者之间的多元网络,其中,社区组织不仅是预期者与现实需求者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信用的担保者,它是否诚实、守信,直接关系着整个网络能否运行。

(3)网络参与者之间需要采取一致性决策制度,包括现实需求者的资格确认(什么样的人可以享受免费服务)、服务项目的确认(什么样的服务项目可以支取或存入“存折”)、服务时间的确定(如何确认服务者提供服务的具体时间)、确认支付项目(在什么情况下现实服务者可以要求他人提供相应的免费服务)、明确“时间银行”的管理制度(怎样存入时间以及怎样支付时间)等等,上述所有问题都需要通过民主协商,并采取一致性决策规则来消除分歧和形成共识,过半数表决规则或简单多数规则,都会因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分歧而不愿意参加网络,致使网络参与者达不到相应规模而难以持续发展。

(4)需要互惠与互信的道德规范。由于社会交换不同于与市场交换,它存在着回报的不等价性和非及时性,因而社会交换比市场交换更需要参与者的之间恪守互惠和互信的道德规范。 案例2: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是如何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

浦东新区开发以来,新区政府一直在探索“小政府,大社会”的模式,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

(以下简称社会发展局)也遵循这一精神积极探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新路子。1995年,社会发展局规划了一个大胆的体制性试验——将这个公建配套设施改建成一个由社会发展局直接管辖的市民休闲中心,启动社会机制,物色一个社会组织对其进行管理。他们把这个以市民休闲中心为主的社区公共设施命名为罗山市民会馆,以示与功能单一且由政府或政府派出机构营运的社区服务中心的区别。为此,社会发展局向社会发出讯息,征招愿意管理的志愿机构。

社会发展局最后选定了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简称青年会)作为罗山会馆的托管机构。青年会是一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志愿团体,他们将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理念融进精心设计的会馆项目和充满活力的活动中,常年吸引了大批志愿服务者。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1月—2000年10月,来会馆提供的志愿服务总人数是19500人次,33400小时;如按照36个月,每月30天计,平均每天为会馆提供志愿服务19人次,30小时;如以一个全职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月工作22天,1年12个月折合,等于15个全职人员1年的工作时间。志愿者从事的服务有英语口语教学、表演、游戏、清洁、图书馆管理、谈心活动、医疗服务、体育健身等。参加志愿服务的有大中学生、敬老院老人,也有当地居民、职工以及来自香港和驻沪的外籍人员。

但是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也碰到了难题。社会发展局除连年全额支付“999”市民求助中心所需资金外,并没有给予罗山会馆日常营运补贴。街道也未给补贴。会馆财政支付的担子整个压在了青年会身上。1996年, 青年会投入启动资金40万元,1997年又投入18万元, 1998年,投入10万元。在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评估小组进入罗山会馆开始评估研究之际,青年会负责人提出,如果再不解决资金支持问题,青年会很难再支持下去。

问题:你认为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的运行成本将应该怎样补偿?上海浦东罗山市民会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经验 主要服务项目

? 求助热线、服务查询、法律咨询、健康咨询、社保咨询、心理咨询、户外健身、体

育比赛、棋牌、图书阅览、歌咏会、拳操、晚会///半自理、非自理老人居家护理,自理老人托老服务、下岗职工社区护理培训、生活用品调剂///家政服务、出诊、医疗站、社工培训、评弹、图书租借、有声读物///自理老人院舍服务、托儿服务、终点工服务、餐饮服务、小卖部、家电修理、管道装配、钥匙开锁、钢琴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电脑培训、职业培训、生育咨询、健身房、影视、舞会

市民会馆的运行成本的补偿方法

? 1、首先按照服务项目的性质,包括服务使用者的范围、是否可以将服务分解到人、

服务使用者是否属于政策照顾对象等因素,将所有服务项目按照罗山会馆运营的角度分为4类,即a、全额补贴;b、差额补贴;c、持平;d、微利。 ? 2、再将罗山会馆已经开发的41个项目一一分解到这4类中去。分解结果是: ? 第一类、全额补贴——求助热线、服务查询、法律咨询、健康咨询、社保咨询、心

理咨询、户外健身、体育比赛、棋牌、图书阅览、歌咏会、拳操、晚会共13项;(属于具有共用性消费特征的公共服务,由于难于将其分解到个人消费,因此无法收费) ? 第二类、差额补贴——半自理、非自理老人居家护理,自理老人托老服务、下岗职

工社区护理培训、生活用品调剂共4项;(属于政策性福利性的准公共服务项目) ? 第三类、持平——家政服务、出诊、医疗站、社工培训、评弹、图书租借、有声读

物共7项;(项目属于可以分解到个人且可以排他,可以由服务受益者交费但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公共服务)

? 第四类、微利——自理老人院舍服务、托儿服务、终点工服务、餐饮服务、小卖部、

家电修理、管道装配、钥匙开锁、钢琴教育、艺术教育、文化教育、电脑培训、职

? ?

? ?

业培训、生育咨询、健身房、影视、舞会共17项。(项目属于可以分解到个人且可以排他,可以由服务受益者交费且没有外部性公共服务) 3、确定罗山会馆的所有服务项目的资金来源方法

第1类项目,适应社区全体居民共用性消费的公共服务,应由社区公共财政出资。 第2类项目,适应社区弱势群体的消费需求,且国家或社区已有政策规定的准公共服务,可有适当收费,不足部分应由出政策的政府部门或社区公共财政补贴给服务的生产经营者。

第3类项目,适应社区居民日常基本生活需要的可分解到个人的服务,应按照成本收费,盈亏由服务的生产经营者自负。

第4类项目,适应社区居民社会生活需要的可分解到个人的服务,按照成本加成原则收费,盈亏由服务的生产经营者自负。

第八章 我国社区医疗服务发展方向 一、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 1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次卫生革命时期开始起步 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逐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 2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确定为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建设面向21世纪的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二、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及性质 1.社区预防

社区预防的内容 卫生宣传

计划免疫 疫情报告 防疫保健 卫生监督监测 居民健康状况评价 监控不良行为 2. 社区医疗 社区医疗的内容

(1)慢性病防治 (2)地方病防治 (3)职业病防治 3. 社区保健 社区保健的内容

(1)儿童保健 (2)妇女保健 (3)老年保健

4 . 社区康复社区保健的内容 (1)儿童保健 (2)妇女保健 (3)老年保健

? 1 社区康复的对象

残疾人、慢性病人和老年人

? 2 社区康复的内容 残疾预防 残疾普查 康复训练 教育康复 职业康复

社会康复和独立生活指导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性质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1)纯公共产品: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疾病监测等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2)具有强大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免疫;传染病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防治与治疗;大病治疗等

(3)带有私人性质的准公共产品:特殊医疗服务;高档医疗服务等 政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供给主体 思考:医疗卫生服务应如何供给?

1、什么原因导致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2、政府需要做什么?

1、 政府:政府职能的复位

? (1)免费提供:免疫、传染病、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 (2)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包(常见病、多发病)——政府确定可以保障公从基本健

康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政府统一采购,以最可能低的统一价格向所有疾病患者提供

? (3)提供切实有效的干预和监管政策

? (4)加快制定全国性的医疗保障、大病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方面的法律,保证医疗保

障、大病医疗救助、贫困家庭医疗救助的普惠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2、市场:把带有私人性质的特殊医疗卫生服务交给市场 ? (1)提供带有私人性质的准公共产品:

特殊卫生服务:美容、健身、减肥、镶牙;

高档卫生服务:电话、电视、空调的高档病房;专家门诊与特殊护理。 (2)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医疗供给体系,政府可以采取授权经营、政府参股、政府补助形式与私人部门合作供给。

3、非营利组织:大力培育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

政府可以采取财政直接资助、税收优惠、人才支持等政策发展非营利医疗机构,让

非营利组织提供部分准公共产品:“大病基金”、“老人卫生服务基金”、“贫困家庭救助基金” 三、我国社区医院的发展方向

(一)社区医院发展的SWOT分析

Strength:价格较低 距离较近 不排队

Weakness:医生医术有限 设备陈落后 医疗保险额度低

Opportunity:大医院看病难 国家医改推动 护理、保健的兴盛

Threat:大医院排挤 恶性循环机理 患者承认度差 (二)国外经验

新加坡形成医疗服务网络

70%的住院病人是急诊入院

大量慢性病病人集中在社区内治疗和康复

医院—社区护理中心—护理之家—白日护理双向转诊 德国社区医院护士唱主角 人员配备:家政人员、护理员、护士

人员要求:5年以上的医院工作经验

服务对象:社区老年人、儿童、术后恢复期的病人,慢性病人和伤残人等 服务内容:慢性病预防、自我保健、康复护理 日本老妇儒分别设院 居民40岁开始建立“健康手册”

老人保健医疗的层次较多

家庭访问护理实行制度化管理 (三)社区医疗服务发展方向 1、建立与大医院的垂直分工体系

患者能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增加就诊信心 提高社区医院的收入

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有助于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有利于“双向转诊”制度推行 2、打造社区医疗服务特

1.以健康为中心;

2.服务方式要“患静医动”; 3.服务要具有连贯性 ; 4.社区服务要质优价廉 ;

3、细分市场,找到自己的目标患者群 确定社区卫生服务医疗项目

最需要的项目:疾病诊断、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导医转诊、简易门诊、家庭出诊、家庭病房、测血压、肌肉注射、静脉点滴、护理指导、理疗、针灸、火罐、推拿、临终关怀、吸氧、院前急诊。

据调查,半数以上对 “家庭出诊、测血压、推拿” 认可率最高 明确目标患者群

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 开展专科特色服务

主:肢体康复、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创伤后、骨关节病 辅:糖尿病、高血压病康复治疗 4、纳入医保定点机构范围

1、加大社区医院常见病、多发病的报销比例;

2、增强社区医院与大医院的合作,比如:大医院的指导和帮扶制度; (四)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1、发挥政府干预职能:资源配置;报销政策的制定;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人力资源的配置

2、加大投入,免费供给较大外部性的准公共医疗产品,比如免疫、传染病的防治等 3、有效实施常见病、多发病 的补贴政策

第九章 社区教育管理 一、社区教育产品的性质

问题:社区教育产品应该由政府还是社区、公民个人来提供?

社区教育产品是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并存但具有较强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因此可以采用政府、社区、私人联合供给。

讨论:政府应怎样介入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研究生教育? 二、教育公平:当前我国社区教育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案例一:

择校现象:2006年,几家调研机构联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城市去年“择校费”的情况作了调查。结果显示有32.6%的家长交过“择校费”,其中比例最高的北京为50.8%。这五城市的“择校费”平均达到3150元,其中“择校费”最高的北京市平均为4767元。这与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学费基本持平,是北京城区一名小学生年学杂费的近60倍,相当于北京职工人均月工资的4倍。 案例二:

高校录取分数线的背后:

03年文史类重点线,北京市是455分,比湖北省的559分低100多分,甚至还不到该省的录取资格线480分。这种按地区划定录取分数线的做法,使得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在扩大,并引发了“高考移民”的独特现象。

根据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的评价数据,2000年北京市大学普及率(在校大学生占19~22岁人口比例)为54 4%,上海为39 5%、天津为25 3%,而青海、云南、贵州、西藏等西部省份却不到4%,全国的平均值也仅为 4%。

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 :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的平等、教育过程的平等以及教育结果的平等。

①教育起点公平指个人受教育权利的平等,即指个人有平等的享受教育的权利,有平等进入教育领域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指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都有进入各级正规学校的入学机会。

②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育公平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公平投入,教师的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对儿童的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都对儿童的权利以及儿童的心理、人格、学业成绩等产生重要影响。教育过程的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机会的均等上,即教育制度要平等地对待每个人

③教育结果的平等。亦即学业成就均等,是教育产出上的公平、实质意义上的公平。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每个人的潜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业成就上的实质性的公平,即学业成功并被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均等。 三、我国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的均衡化 ——以铜陵为例

均衡化的路径: 教育资源的合理布局

教师资源的均衡化 学校物质资源的均衡化 (一)铜陵的做法

? 1、加大布局调整力度,撤并了10多所生源少、基础薄弱的学校,在市内人口密集

区新建了5所中小学,按照基础办学标准,投入8100万元资金,改建和扩建了17所学校,使市区教育布局日趋合理,满足了区域内每个学生都能在规定的服务半径内就学的需要,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 2、为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从1995年起,选调70多名业务精、能力强、善管

理、能吃苦的年轻干部到薄弱学校任职:先后选派了5批弱校校长到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拓宽视野。考虑到薄弱学校的工作难度,市里在评选优秀校长时尽量向外倾斜,自1995年以来评选的15位校长中,11位来自薄弱学校;调任到薄弱学校的校长,职务聘任优先;为地处城郊外围学校的校长配备了用车。 3、在教师选聘、职称评定和评先评优方面,铜陵市对弱校制定了相应的倾斜政策,如职评对城郊和外围学校的教师加分;高级职称比例分配时,实行普通中学与省级示范高中同等标准;全市统一招考教师时,先填志愿后考试,鼓励和促进高素质的教师向城郊学校分流;骨干教师评选也按各块、各校教师人数比例切块分配等,以引进和稳定教职工队伍 4、摒弃择校观念。为了使“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得到更多家长的理解和认同,在全市开展更新教育观念大讨论的同时,教育局会同纪检监察部门对小学毕业生的户口、实际住址情况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较为薄弱学校的优质生源不“流失”;充分发挥招生考试的导向作用,连续几年坚持不断扩大示范高中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切块指标,调动起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积极性。

(二)启示

1、政府应承担起供给教育产品的重要责任。 2、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促进实现教育公平。 3、建立补偿机制,大力扶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维护教育公平。在实行收费上学制度的同时,要逐步建立相关的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通过“奖、贷、助、补、减、免”等一系列措施,切实保障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的机会,从而更好地发挥收费上学制度对增加高等教育供给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

4、保障大学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以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公平。

第十章 社区志愿服务

一、社区自愿服务:含义、特征及功能 (一)什么是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是指组织和志愿者为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自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经验、技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状况,促进社会发展而无偿地服务于社会生产生活的行为。

志愿服务的特征:(1)志愿性。(2)无偿性。(3)公益性。(4)组织性。 (二)志愿活动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社区志愿者活动把街道管理与社区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社区志愿者活动,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达到了统一,使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社区志愿者活动改善了社区的人际关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整个社区的繁荣、发展和进步。

社区志愿者活动体现了人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精神理念。 (三)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

有关法律法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等。 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管理:微观上就是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和规划;志愿者的招募、定位和培训;志愿者的保护;志愿者的评估和激励。 二、如何促进志愿者行动

? 案例:山东堡社区文明督导组

? 山东堡社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地处沈阳市北站东南部。 1999年以前,社

区在公共设施方面是典型的“三无社区”(无居委会办公室、无一条水泥路面、无一块绿化地):社区改造施工之前,街道办事处征求社区意见,居民提出了很多修改建议:居民楼前的空地应面对面地安装几张水泥凳,便于老年人休息和聊天;居委会门前不适宜修成绿化带,因为来往办事的居民多,容易破坏花草,应该建成文化广场等等;这些建议让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大吃一惊。

? 施工中,许多居民主动监工,曾两次制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社区议事委员会主任

韩朝华老人说:“我在监工时就在想一个问题:草坪和树木种上后,怎么管理呢?如果周围修上围栏,既花钱又不美观,居民自己是不是应该成立一个组织来管理?后来,我查阅一些书籍,觉得这个组织应该叫?文明督导组?,督导比管理好。我把自己的想法给社区居委会说了,他们说这很好,让我起草一个设想。”社区居委会主任告诉我们:“后来我们居委会将他的建议提交到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上讨论,全体委员都认为这个建议好。我们贴出通知,请愿愈参加者自己报名,现在的成员都是自愿报名组成的,通过民主选举,韩朝华当选为组长。”

? 督导员任务包括:维护社区秩序;关心爱护社区各项设施;有权制止损害社区花草的

行为;对乱停乱放的车辆,进行督导;对乱扔垃圾、乱堆乱扔杂物者,进行规劝教育;发现模范遵守或违反《居民公约》的,及时向督导委员会和有关部门反映。在参观社区的途中,我们看见3名佩带徽章的老人手中拿着一张小板凳在巡逻,2名佩带徽章的老人坐在小板凳上边聊天边观赏花草。据了解,社区督导员的巡查时间是:早上7:30~11:30,下午1:30~5:30,晚上19:30一21:30,队员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分工协作制。

案例表明:社区志愿者协会进入“自我维系”状态需要以下条件 (1)它要有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更需要有社区领袖。 (2)需要社区意识的培育与发展。 (3)需要培养民主和宽容的社区氛围. (4)它需要政府的适度介入。

?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来建立公民参与的激励机制:

? ①制定规定性志愿服务制度.美国明文规定所有的公务员都必须完成一定时间的公

益劳动,所有的学生都必须从事一定时间的社区志愿服务才能毕业。1993年下半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国家与社区服务法案” 鼓励

? 青少年服务社区。法案中明确规定,凡是做满1400小时义工的青少年,美国政府每

年奖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以用作大学学费或职业培训费,还可以用来偿还大学贷款。必需的社会环境。

? ②制定企业捐助志愿者组织的免税政策。例如2000年韩国的调查资料显示:69.1%认

为自己参加志愿服务是为了“免税”;目前,我国由于缺乏这样的制度,因而制约了企

业向社区的捐助行动。

? ③政府扶持志愿者组织走向专业化。将有的项目转移给社区志愿者组织,使志愿者

组织从低水平服务阶段进入专业性服务阶段. ? 案例2:玻璃大王欲捐款43亿做慈善

? 在“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53位的“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日前宣

布,将曹氏家族持有的福耀玻璃股份的70%用来成立慈善基金,按照福耀玻璃前日收盘价6.49元/股计算,这部分的股份将达到43.8亿元。

? 福建慈善总会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的基金会在国内尚无先例,一旦获批,该

基金会将成为国内首家以股份运作成立的慈善基金会。据悉,基金会收益将用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助学、救灾、救困、救急等慈善公益事业。 ? 思考:

三、社区志愿者服务的调查

? 调查的内容

? 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行为意向 ? 愿意参与的项目

? 已参与的社区公共服务项目 ? 已参与过的社区志愿活动 ? 参与的形式

? 参与的志愿者组织类型

第十一章 社区养老——农村养老问题 一、相关背景介绍

1、农村老龄化状况(链结) 2、城乡两种体系的演进

二、我国农村养老制度的变革

1、传统社会的家庭养老-合理性及其缺陷 2、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养老模式

三、转型期农村养老问题的困境分析 1、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2、农村养老问题所面临的困境 (1)核心家庭规模的变化

(2)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家庭保障能力降低 (3)农业收入的比重下降

(4)传统组织资源和社会支持网络作用的下降

四、几种养老模式探讨 1、家庭养老模式 2、土地养老模式 3、社区养老模式 4、农村家庭补贴模式

5、社会保险模式

五、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模对我国的启示 1、注重法律规范 2、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3、保障层次多样化 4、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讨论:

1、走向农民养老保险:是否可能与何以可能?(链结)

2、养老保险是否意味着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链结陈志武的文章)

六、我国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1、 加快建立社会统筹的基本保障制度框架

2、 推进保障形式和补偿保障模式的创新,将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相结合,提高保障能力和效果

3、 加快解决重点人群的养老保障问题,着力提高保障水平 4、 推进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第十二章 社区卫生服务

一、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与发展

? 1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次卫生革命时期开始起步 9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逐步改革医疗卫生体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 2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确定为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 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建设面向21世纪的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 二、 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1.社区预防

? 社区预防的内容 卫生宣传 计划免疫 疫情报告 防疫保健 卫生监督监测 居民健康状况评价 监控不良行为 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

我国的医疗预防保健是由初级网、二级网和三级网构成的一个网络体系。 2. 社区医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8uc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