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云笔记v1.0

更新时间:2024-05-26 10: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人们获取与保存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激动人心的转变。智能手机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生活,并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于现在各种智能手机的使用,使得人们在管理、应用及服务等各个领域使用数据方面变得更加简洁,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论文首先对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进行了需求分析,从系统开发环境、系统目标、设计流程、功能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使用Java语言设计了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包括登录注册、我的笔记、我的好友、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注销登录等主要功能模块,实现了云笔记的功能。通过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证明该系统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具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和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智能手机;Android;云笔记;JAVA

I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phone use, for people to obtain and preserve the way information has undergone dramatic change. Smart phones ar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our lives, and to influence and change our lives. Now that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smart phones, making it even more simple, more convenient, greatly improving the work efficiency in all areas of data management aspects,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is paper first Android-based cloud application notes demand analysis,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objectives, the design process, functional design, the use of the Java language was designed based on cloud notes Android application program, including the login registration, my notes, my friends, my circle of friends, personal information, change your password, log off and other major functional modules to achieve a cloud notes function. Through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test,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is user-friendly, functional, has a high value, has a huge potential user groups and broader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words: Smartphone; Android; cloud notes; JAVA

II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第1章绪论 ............................................................................................................................ 1

1.1 选题背景 .................................................................................................................. 1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 1.3 研究内容 .................................................................................................................. 1 1.4 主要设计思路 .......................................................................................................... 2 第2章开发环境介绍 ............................................................................................................ 3

2.1 什么是Android ........................................................................................................ 3 2.2 Android的优势 ......................................................................................................... 3 2.3 Android的不足 ......................................................................................................... 4 2.4 Android带来的影响 ................................................................................................. 4

2.4.1 对消费者的影响 ............................................................................................ 4 2.4.2 对手机制造商的影响 .................................................................................... 5 2.4.3 对运营商的影响 ............................................................................................ 5 2.5 JAVA介绍 ................................................................................................................. 5 2.6 Android的系统架构 ................................................................................................. 6 2.7 Android内核 ............................................................................................................. 6

2.8.1 Lib ................................................................................................................... 7 2.8.2 运行环境 ........................................................................................................ 8

第3章系统分析 .................................................................................................................... 9

3.1 系统可行性分析 ...................................................................................................... 9

3.3.1 技术可行性 .................................................................................................... 9 3.3.2 操作可行性 .................................................................................................... 9 3.3.3 经济可行性 .................................................................................................... 9

III

3.2 总体需求 .................................................................................................................. 9 3.3 功能需求 .................................................................................................................. 9 3.4 开发运行环境需求 ................................................................................................ 10 3.5 性能需求 ................................................................................................................ 11 3.6 其它需求 ................................................................................................................ 11 第4章系统总体设计 .......................................................................................................... 12

4.1 概述 ........................................................................................................................ 12 4.2 设计原则 ................................................................................................................ 12 4.3 系统功能结构图 .................................................................................................... 12 4.4 系统流程图设计 .................................................................................................... 13 第5章系统的实现 .............................................................................................................. 15

5.1 软件界面设计 ........................................................................................................ 15 5.2 用户登录注册界面 ................................................................................................ 15 5.3 我的笔记模块界面 ................................................................................................ 15 5.4 朋友圈模块界面 .................................................................................................... 16 5.5 我的好友模块界面 ................................................................................................ 17 5.6 个人信息模块界面 ................................................................................................ 17 第6章系统的测试 .............................................................................................................. 19

6.1 测试方案设计 ........................................................................................................ 19

6.1.1 测试策略 ...................................................................................................... 19 6.1.2 测试安排 ...................................................................................................... 19 6.1.3 测试资源 ...................................................................................................... 19 6.2测试用例构建 ......................................................................................................... 20

6.2.1 测试用例编写约定 ...................................................................................... 20 6.2.2 测试用例设计 .............................................................................................. 20 6.2.3 测试分析 ...................................................................................................... 21

总结 ...................................................................................................................................... 22 致谢 ...................................................................................................................................... 23 参考文献 .............................................................................................................................. 24

IV

V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接触的倌息爆炸式增长,有效储存和管理信息是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在云计算中起基础支撑作用的云存储,可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用户,为解决现在面临的多终端跨平台个人文件存取困境提供了良好 的技术基础.云笔记产品作为个人云存储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快速增长的阶段,根据艾瑞咨询《2012年中国云存储行业及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个人云存储用户数为2 300万,2012年将达到1,07 亿,正在以髙达371%的增速增长。

个人云存储用户数量快速增长,受以下因素影响:①同时使用多个终端的情况越来越普及,如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同步分享文件的需求变得强烈;⑦用户越来越需要一个工具随时随地收集资料和整理个人信息;③云计算技术日趋成熟,令个人云存储类产品的运营成本不断降低;④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不断深化发展,商业模式逐渐明明,推动个人云存储产品不断迭代更新。

1.2 课题研究现状

在目前的情况和事实,在Android市场正在以迅猛的方式,慢慢地扩展了它的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不仅仅是做一些低端智能1000左右,机器能够满足一般人群的日常生活,包括娱乐的需求,会产生一些比较昂贵,但高品质的高端智能手机,适合商务人士使用。智能机是普通老百姓的低价格可以承受,而现在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接受,操作都能接受。相较于其他品牌的普通机器,人们喜欢买一种便宜的,性能优异的智能机,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能满足一般人谁使用手机的需求,性能特点各方面也让用户感到这是一个非常良好的感觉和行动,而不是作为高端机的价格昂贵。很多人喜欢用手机玩游戏,看视频等,功能有点硬件和软件的手机需要增加的需求,比如在屏幕上流畅,速度快,兼容性好等优点,对这些人来说,也有很多高端智能手机采用Android,这款手机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现在应用的安卓系统将更加努力来改善,有许多伟大的应用程序或经验,如汽车导航,功能电视,VOD视频点播系统,甚至是平板电脑[3] [4]。现在Android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为安卓开发的软件也非常乐观,这是一个值得发展壮大的领域,安卓也将是一个主流系统,供市民使用。

1.3 研究内容

本研究课题需要设计的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

1

本人通过需求分析和设计出了云笔记应用程序,主要的一些工作有: (1)在使用中了解业务流程,开始撰写相关的需求分析。 (2)根据系统具体的需要,分析和设计的功能框架结构。 (3)根据需求分析和总体设计,设计出结构图。 (4)编写相关的开发技术文档。 (5)编写代码。

(6)对系统进行单元测试。

1.4 主要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和使用同类软件,结合移动设备下的操作特点,获取软件的需求,并将其用数据流图方式描述出来。

使用Java开发软件Eclipse,通过搭建Eclipse + Android SDK的开发环境,在Android系统下进行开发调试。

搜集和比较Java开发相关技术文献,进行软件的概要和详细设计。本软件遵循C/S设计架构原则下开发。

2

第2章 开发环境介绍

2.1 什么是Android

Android是一堆perisian ,便于控制特定的设备,它包括一个操作系统,中间件和一些主要的应用程序。在Android SDK的beta版本提供Java语言采用了Android应用开发工具和API的必然推进Android平台。

特点

1、使用原始和替换应用程序框架支持的组件 2、Dalvik的方便传输设备优化的虚拟机 基于开源的WebKit enjin 3 ,采空区bersepadu

优化的图形库包括定制的2D图形库,基于OpenGL ES 1.0 (督促perkakasan选项) 3D图形库

4、我的SQL是用于存储结构化数据

5、多媒体支持,包括定期的音频,视频和静态图像格式(如MPEG4,H.264 , MP3,AAC , AMR , JPG,PNG , GIF )

6、电话技术, GSM ( perkakasan而定)

7、Bluetooth蓝牙, EDGE ,3G ,和WiFi ( perkakasan而定) 8、摄像头,GPS ,指南针,和督促(督促) ( perkakasan而定) Persekitaran丰富的开发,包括设备模拟器,调试工具,内存和分析宪章persekitaran成就和Eclipse插件开发bersepadu

Pakej的Android连同天井套pakej的请愿书流传,包括电子邮件客户端, SMS程序简洁订单,日历,地图,采空区,维修程序熟人。使用Java语言Pakej露台请求。

2.2 Android的优势

1、源代码是完全开放的,易于pemaju实现更清楚地了解详细,容易提高技术pemaju阶段,帮助唤醒。

2、使用内存的限制,电池和优化的Dalvik虚拟机的CPU,Android运行速度比想象的[8]迅速。

3、运营商(中国移动)的支持,雷电袭击的产业链。

4、良好的盈利模式(3/7开),各方对产业链:企业家,炼油厂,配药免费perisian是一个很好的好处。过渡考核标准,而不是终端容易perisian perkakasan,刺激许多建设者perisian精神。

5、Android的源代码,以遵循lesen perisian的Apache V2,而不是通常lesen

3

GPL v2的。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6、能很好的支持Linux社区。

2.3 Android的不足

由于Java作为应用程序开发语言,传统的现有的第三方应用仍然有限,但由于Android是一个完全开源的移动计算平台,相信第三方应用程序迅速丰富起来。

谷歌提供了一套Java核心包(J2SE5,J2SE6)的Java的有限子集尚未致力于与Java的任何细节的遵守,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分裂Java阵营。

1)以改善现有的应用程序现在所做的是不够的,开发者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9]。

2)非常快的更新操作系统版本,该接口是不一致的,也有在用户体验感的差异。

3)基于QEMU工具来开发调试仿真器是不是很丰富,不仅支持电话,短信,等等,都是缓慢的。

4)他们没有的Push Mail和Office(DataViz公司,Quickoffice的计划近期推出)功能,关键是为普通消费者用户,企业用户的支持仍然薄弱。

2.4 Android带来的影响

之后推出的Android可能会影响行业,包括移动通信行业的软件开发,手机行业,消费者是国家的核心。

2.4.1 对消费者的影响

加大高端手机的选项。

1,Android的考虑,在早期的设计与现有的业务,他们必须改变,从过去的主要变化,从计算机使用手机作为指导整合。新生的应用,如:谷歌地图和衍生应用,Gmail时,GTalk的,等等。

2,GPS卫星导航,手机摄像头,MP3,蓝牙等给予支持Android的分类主要选择。

3,Android平台是唯一一个免费的,但一些本地库将需要一定的费用,但大部分都是使用费;可以使用的Android的Java程序开发,但由于它是一个虚拟机(虚拟机)的Dalvik的Java字节码转换成自己的格式,避免了需要支付LIN的Java授权费有关[10]。

4

2.4.2 对手机制造商的影响

Android是计算软件平台的移动开源模式,建立了一个谷歌为首的行业巨头有很多的产业联盟,实现高效开发,降低成本。

因为它是开源产品,非主导的制造商,你能避免的领先制造商在上述核心技术的空间,打造一个更具竞争力和差异化的产品[11]。

2.4.3 对运营商的影响

丰富的数据服务,将导致在数据通信中的显著增加。 增加手机的来源,价格也更实惠。

2.5 JAVA介绍

Java是一种编程语言的网络,其基本结构非常类似于C ++,但它是简单的。它结合了一些功能和其他语言的优点,又避免了它们的缺点。 Java语言是简单的,废旧很少在C ++中使用,它是复杂的,混乱的特点,不需使用指针,并提供了自动垃圾回收,因此程序员不需要担心存储器管理[12]; Java语言是体系结构中立的,因为它使用的第一个聚合成中间代码(字节码),然后加载奇偶校验,然后解释给其他的机器代码来执行,只要由Java虚拟机的支持,可以运行各种Java程序的; Java语言定义,在Java平台的Java程序将被合并成字节码格式,然后就可以实现运行Java平台的任何系统,在运行时,Java平台的Java解释器,他们被授权传达字节码执行,类的性能,你需要加载运行环境的结合部; Java语言是多线程的,多线程指的是相同的应用程序中,有多个数据流同时来执行顺序较内部的多线程程序可以统称为执行多个线程一次。可以更好地表达多线程程序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计算机应用与工艺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系统为什么不选择C或C++语言和Java的主要原因,选择Android的应用层是通用的中级Java字节码,它不需要各种硬件模型的每个厂家封装的等效版本。为了避免游戏版本,诺基亚,联想版的情况下moto的版本。一次编写,到处运行。其次,在竞争中Java和.NET平台是应用程序本身最适合的一个平台,有一个庞大的开发基地,节省大量的再教育[14]重新学习的成本。

JAVA实现数据交换停止使用的I / O(输入/输出,输入和输出)流,该流是指在所谓的能够输出的任何数据源或数据对象是能够接收数据的数据源对象。用于操作Java流对象内置的Java IO包,其包含一系列的文件和目录来运行读取文件并写入类[15]的操作的属性。

DOM(文档对象模型,所述文档对象模型)可以是一种语言的与平台无关的方

5

式来访问和修改文档的内容和结构。加工该XML文档或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您可以使用的设计是基于对象管理组织和DOM在任何编程语言的法规。让您DOM技术用户能够动态地更改页面,您可以动态显示或隐藏元素,改变它们的属性,DOM的技术正在使大大提高了互动网站。

在工作状态下,对于任何一类的Java反射,了解所有的属性和这个类的方法;为别的,你可以以任何方式调用;的方式来动态地捕捉动态调用对象的信息,并调用函数反映了Java语言的机制。 Java反射机制主要提供以下功能:识别属于任何一类在运行时的对象;在运行时,任何类对象的构造;统治阶级的成员变量和在运行时的方法;使用任何运行对象时程序;生成动态代理[17]。

2.6 Android的系统架构

Android系统架构如图2-1所示。

图2-1系统架构

2.7 Android内核

Linux 内核版本2.6

位于硬件和软件堆之间的抽象层

核心服务:安全机制、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硬件驱动。

6

图2-2linux内核

Android的依赖于Linux 2.6内核提供的基本服务,如安全性,内存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硬件驱动程序。这里,Linux内核中所起的层和该系统的其他电平之间的硬件抽象层的一个概念。操作系统是不是一流的GNU/ Linux的,因为他们的系统库,系统启动和编程接口和标准的Linux系统是不同的[18]。

从Linux的角度来看谷歌的当前版本中,它没有虚拟内存文件系统,使用该系统YAFFS2文件系统,某些照片也可以看出,在SDK的安装目录。用模拟器-console命令,就可以得到一个简单的控制Android的壳,该系统包含的设备,提供一些基本的命令工具,集中在/ sbin目录,/系统/ sbin目录,/系统/斌在主机流体,但很简单,就是某种秩序。

Android系统目前的模式将通过Eclipse的自动安装,通过课题研究,大致步骤是存放在/数据/应用程序数据/ Android的隐藏数据和共同的核心并没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一个Linux的发展和黑客。

图2-3 lib运行库

2.8 Lib和运行环境

2.8.1 Lib

C / C ++库:使用不同部位的Android

随着应用程序框架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它的功能[19] 包括以下内容:

媒体库:MPEG4 H.264 MP3 JPG PNG...... WebKit的/ LibWebCore Web浏览引擎 我的SQL关系数据库引擎 2D,3D图形库,引擎

支持丰富的类库,2D和3D图形库的OpenGL ES,SQLite数据库,对象数据库db4o的图书馆,媒体库,基于Linux的C库中的底层系统,等等,所以它更容易

7

和多样化的应用开发。谷歌使用该库的Apache和谐,和谐比太阳更快的虚拟机的某些方面。 Java运行时Dalvik虚拟机,Dalvik的使用了简明和格式良好的字节码来运行,可以并行地执行对资金的低消耗和有应用程序之间没有干扰的多个应用程序。

2.8.2 运行环境

Java核心库提供的功能

Dalvik虚拟机依赖于Linux内核,如内存管理,线程或连接

设备可以运行多个虚拟机Dalvik的,每个Android应用程序在它自己的Dalvik虚拟机实例运行

可执行文件的Dalvik虚拟机优化的执行(.dex) DX-工具汇总文件中的Java转换文件

8

第3章 系统分析

3.1系统可行性分析

3.3.1 技术可行性

1、Java提供了稳定的性能、优秀的升级性、更快速的开发、更简便的管理、全新的语言以及服务。整个系统帮用户做了大部分不重要的琐碎的工作。且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资料比较齐全。

2、基于安卓模式的管理系统已发展日趋成熟。

3、总所周知,Java是面向对象的开发语言。程序开发院可以在Eclipse平台上面方便的使用一些已知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系统的开发技术具有可行性,且开发人员掌握了一定的开发技术,所以系统的开发具有可行性。

3.3.2 操作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基于安卓客户端,利用安卓手机安装软件就能够进行访问和操作,且界面简单易操作,用户只要平时有在用过智能手机,都能进行访问和操作。

本系统具有易操作、易管理、交互性好的特点,在操作上是非常简单的。因此本系统可以进行开发。

3.3.3 经济可行性

系统是基于Android的软件,采用Eclipse平台。所以系统在开发人力、财力要求不高,具有经济可行性。

3.2 总体需求

对云笔记应用程序的基本要求主要倾向于以下几个方面:

1、云笔记应用程序应具备登录注册、我的笔记、我的好友、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注销登录等功能。

2、要求软件具有良好的互动性。

3.3 功能需求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用户的需要与要求。如果需要评估的结果准确地反映用户的实际需求,这将直接影响到方案设计的整个阶段,而且对系统的使用产生影响。

9

着眼于需求评估是完成调查,收集和研究,并可能受到影响的数据管理和安全信息的需求的过程。一般使用者都相对缺少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并且可以确定计算机是否可以为自己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所以无法非常准确的去表达自己的需求,但是他们是最终的用户,他们的需求才是最终的需求,但是技术人员缺少用户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不是很容易理解到用户的真正需求,有时候可能还会误解到用户的需求;新的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出现也会让系统的业务需求得打变化。所以技术人员必须要使用一些得到的方法来保证可以与用户不断的交流这样才可以确定用户最终的需求。通过与用户不断深入地进行交流,了解到目前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需要研究是从用户分析和细化的信息,在功能和性能上有描述。它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第一阶段的一部分,主要任务是要了解你需要什么,什么应做的工作,以确定系统的,因此在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并表示以书面形式唤醒。

这个Android云笔记应用程序要求在Android系统的手机上可以运行,实现了登录注册、我的笔记、我的好友、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注销登录等功能。

总体分布如图3-1所示:

用户操作界面操作读取创建传输管理

图3-1 总体功能需求图

软件的用户界面是与该对象最直接的接触,包括是否允许用户简单,方便使用,该请求的响应时间,对整体质量的主图像,房子的布局的质量,种在家里的信息。

3.4 开发运行环境需求

硬件环境:PC机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98/me/2000/xp. 必须软件如下:

JAVA JDK SE 1.6 jdk-6u13-windows-i586-p.exe

Eclipse 3.4.2 eclipse-java-ganymede-SR2-win32.zip或以上版本

10

Google Android SDK android-sdk-windows-2.1_r1.zip ADT-0.9.0 ADT-0.9.0.zip或以上版本

3.5 性能需求

1.安全性 该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作为一款云笔记的软件,信息的安全还是有很大的必要的,在设计过程中,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安全性、数据安全性这几个方面。系统安全性主要考虑系统操作的稳定性及该系统运行平台的稳定性;数据安全性主要考虑数据库服务器及权限的设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相应的权限对系统进行操作,以实现对数据的保密。

2.可靠性 该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软件运行可靠性、数据处理可靠性等方面。运用软件工程设计的思想,尽量控制系统运行时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

3.6其它需求

一个软件项目的质量不仅包括它是否能够达到客户的预期要求,同时还得从下述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如表3-1:

表3-1 软件质量需求分析

质量属性 正确性 健壮性 可靠性 详细要求 切实履行好职责需要,相应的完成每个模块的要求。 具有高容错性和恢复能力。 每1000个小时的时间超过3次的失败率。 性能,效率 软件更新周期的输出应该是相同的系统信息更新周期。在网络状况良好,在三秒钟内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易用性 安全性 很容易理解:建立一个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简单的语言文件,之前和之后的语句是清晰和易于理解。 从意外或故意接入阻止软件,使用,修改,破坏或披露该软件将能够专注于存储在数据库服务器的总部数据的特性,客户端不保存任何业务数据和数据库连接信息,或什么样的数据同步。 可扩展性 兼容性 可移植性

二次开发能满足或改善的功能扩展,并增加适当的安全控制。 简单的冲突与其他软件。 该系统可以很容易地转移到其他运行环境。

11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4.1概述

系统功能设计是在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和系统开发设计思想的基础上完成的,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云笔记应用程序在手机上的登录注册、我的笔记、我的好友、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注销登录等功能模块,并根据用户的需求不断增强系统的功能,提高云笔记的实用性,完成一个让用户感到方便的云笔记应用程序。

4.2 设计原则

本系统开发过程中遵循了如下的一些原则: 1.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需要达到运行效率的以下3个指标:

在处理能力上的指标,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系统能处理的事务有多少; 在运行时间上的指标,其是指在软件从开始到完成其中某项任务时需要花费的时间;

在响应时间上的指标,其是指在用户向系统发出请求到其返回响应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2.拥有较高的可靠性

需要从设计的角度来完成系统可靠度的提高,而且还要提高系统的纠错容错等一系列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设计系统的故障恢复能力。对系统的一些关键数据库进行容错和纠错功能设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错误,并且处理一些关键性的数据操作,设定它的一些权限控制,以防止发现越权事件,从而引发系统故障。

3.拥有较好的交互性和操作性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以用户的需求为基本,系统的界面尽量的简单、生动和友好。

在对程序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图形界面设计要显示美观和清晰,数据的输入输出设计要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而且为其提供人机交互的功能,让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本系统。最好提供汉字的手写输入,以此减少输入的工作量。

4.3系统功能结构图

系统的设计和划分是系统的核心研究问题,以确定整体结构和功能模块。该系统的结构化设计的思想,是自顶向下的方式将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以及反过来的子系统分成模块,其被划分成子模块,层划分各计算机可执行模块可迄今

12

用作一个单独的程序。

从开始整个云笔记应用程序,根据目标系统成一系列子系统,每个这两个子系统相互的,并且每个具有一个独立的功能,该系统的目标的。然后根据关系和函数中的每个子系统,再检测最小挂上分解子系统。在功能上更普遍的子系统,更抽象,更基本的子系统的工作更轻松,更卓越,更具体。对于每一个子系统或模块的系统,你应该尽量做到独立,以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本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主要实现了登录注册、我的笔记、我的好友、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注销登录等功能模块,系统模块图如图4-1所示。

登录注册我的笔记我的好友基于安卓的云笔记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注销登录图4-1 功能模块图

4.4 系统流程图设计

系统流程设计如下:

13

开始登录系统返回系统主界面否选择功能模块是我的笔记我的好友朋友圈个人信息修改密码是否返回否结束 图4-3 系统流程图

14

第5章 系统的实现

5.1 软件界面设计

由于本软件大多应用于手机平台上,而手机终端的屏幕较小,所以能够放置的功能键有限,而一般情况下,菜单列表处于隐藏状态,通过触发手机上的menu按钮来激活菜单。

菜单是最常见的用户界面元素,并且使用频率高。用户在软件的选项菜单(菜单意见)中。对于常用的功能,一般我们所提供的第一个菜单,方便直接使用。而当你按下手机上的菜单按钮,屏幕将弹出的选择菜单的底部,并且每个活动可以选择处理请求。在一般情况下,选项菜单显示在两行,并且三个项目的菜单上的每一行,该菜单项将具有图与文本,也可以被确定图标菜单。如果超过6,从第6项开始会被隐藏,一个多选择在第6项的出现,点击更多菜单选项出现在第一6的外侧,并且所述菜单选项所谓扩展菜单。

5.2 用户登录注册界面

用户想要使用本系统,首先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信息登录系统,若没有账号则需要先进行注册。系统登录注册界面效果图如图5-1所示。

图5-1 系统登录注册界面

5.3 我的笔记模块界面

我的笔记模块主要实现用户查看、添加、删除笔记的功能。我的笔记模块界

15

面效果图如图5-2、5-3、5-4所示。

图5-2我的笔记模块主界面图5-3笔记详情界面

图5-3添加笔记界面

5.4 朋友圈模块界面

在朋友圈模块可以查看朋友分享的笔记,点击可以查看详细信息。朋友圈模块界面效果图如图5-4所示。

16

图5-4朋友圈模块界面

5.5 我的好友模块界面

在我的好友模块界面中,可以对我添加的好友进行查看和删除的功能。我的好友模块界面效果图如图5-5所示。

图5-5我的好友模块界面

5.6个人信息模块界面

在个人信息模块界面中,用户可以实现对个人信息的查看和修改功能。个人

17

信息模块界面效果图如图5-6所示。

图5-6 个人信息模块界面

18

第6章 系统的测试

6.1 测试方案设计

6.1.1 测试策略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以及尽可能少的使“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的测试错误的发生。

该测试系统的主要范围,以测试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对于“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 代码,分别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的结果;

2 、列在测试对象可以被测试或不可接受的测试的特性和功能;

3、用于分析和文档的测试需求,该日期的书面文件不必影响的设计,开发和执行的测试。

6.1.2 测试安排

该系统的总体质量进行了测试,该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完全可以实现,那么你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为每个系统的功能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 2、系统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的各个模块的整合后 3、所有测试用例已经实现

4、通过执行所有的自动化测试脚本

5、所有重要的等级问题是与测试和验证完成 6、测试的每个部分是验证完成的水平 7、重要特点不是问题 8、回归测试

6.1.3 测试资源

对测试资源的说明如下:

1、开发人员要按时完成开发工作,应避免应用环境受到的限制,如网络带宽;可维护性、可移植的限制。

2、确定测试项目对外部因素存在的依赖。

19

6.2测试用例构建

6.2.1测试用例编写约定

以下是对《基于安卓的云笔记应用程序》的各个功能方面等的测试,表6-1就体现了整个系统阶段的测试

表6-1 测试阶段技术说明表

测试阶段技术 审评测试 编写测试用例 单元测试 功能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安装测试 是否采用 说明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是 由开发商进行 由开发商进行 集成系统来检测模块的要求,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是否满足条件,业务流处理的系统,如果没有严格的逻辑和错误 包括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和回归测试 通过建设,项目实施单位工作人员操作 该测试仪测试系统的安装 文档软件产品的功能和设计文档的测试,在需求和设计阶段进行 在测试用例的准备阶段产品代码 6.2.2测试用例设计

表6-2 测试用例

序号 测试用例 1 测试记录 测试结果分析 编程习惯,这样使项目的功能一目了然。 在配置文件和代码中,最好在大多数配置文件中和代这是一个很好的写上注释,这样便于查看代码中,都进行了注释 码,根据注释可以清楚的明白这里是在干什么。 2 版本控制。随着项目功能不项目的命名是项目名+版这样做的好处,断的完善,就会出现不断升本名,如doc1.0,当完成了可以减少一些不级的版本了,这时就要进行一个新功能,就会修改项目必要的麻烦,如版本的控制了,否则就会出名。版本也升级,另外还写重复的写同样的现版本混乱。 了版本升级的日志。 20

代码,或者找不

到以前的代码。 6.2.3测试分析

由于经验不足,写代码时出现了一些考虑不周的系统缺陷,写代码的时候会出现与设想不一致,比如说代码不规范导致接口与接口之间出现问题,功能与客户的要求不符合,这样导致产品不能过关,无法交付。所以产品在上线前必须反复测试,经过反复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产品才能够不断完善。在整个系统测试中,根据需求文档和设计文档,逐一对功能进行检测并写好测试用例,有效避免残片缺陷,因为产品出现缺陷不仅影响功能,而且可以导致数据的不准确,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经过测试,才能使得产品的稳定性和成熟度得到极大的提升,产品质量也才有保证。

21

总 结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遇到的最困难的方面就是在平时课上没有学好的关于安卓方面的知识,在刚开始进行毕业设计的时候感觉十分困难,根本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但不变的坚持,设计的最终还是被完成。无论多么的困难,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善于去找到好的材料来研究,在研究中充分利用资源,没有困难是不会被成功解决的。

通过这次最终的毕业设计,平时所学到的知识不仅融合了,并获得了许多知识在Android系统的开发上学习到的,比如在处理信息方面,开拓了视野,使他不得不在上一个重要变化效率和能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明白了许多东西,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树立信心,对自己能力的工作能力,我相信以后会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手的能力,使其难以充分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创作过程,设计过程中汲取的东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一辈子。

几个月后,终于完成了毕业设计。回顾过去做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付出和收获,但是当你看到成果的时候的感觉,是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喜悦之感这些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习到的东西将会使我终身受益!

最后,感谢知道老的关心和指导,在我毕业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他给与了我很多的帮助和讲解,在导师的帮助下我的毕业设计才能如此顺利的完成。

22

致谢

历时几个多月的紧张学习和努力,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如期、顺利的完成了。 首先我想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在我整个课题开发和设计的过程中,为程序的设计、框架的设计、代码的撰写方面以及论文框架的设计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并且为我推荐了许多有用的资料和文献,有了指导老师的辅导和指点,我论文才能够顺利完成。

答辩组的导师对我论文进行了严格的考核,并且在我进行答辩的过程中提出了非常有用的意见,我都悉心的接受,并且重新发现论文的不足,尽快的修改完成,感谢答辩组的各位导师能够对我论文做出客观的评价。

我还要感谢在读大学的这几年学校对我们投入的精力,学校的老师不辞辛苦为我们上课和辅导,让我们更好的掌握的专业的知识,提高我们的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在最后要祝愿学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和我一起奋斗的同学们工作顺利,事业有成,也要祝愿学校的前景更加辉煌。

23

参考文献

[1] 张孝祥. JAVA邮件开发详解[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0-300.

[2] 杨文志. Google Android程序设计指南[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0-100. [3] 韩超,梁泉著. 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0-150.

[4] 周元兴. Google入门与实例教程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0-80. [5] Google API大全编委会. Google API大全——编程?开发?实例[M]. 北京:电子工业出

版社,2009:100-150.

[6] 靳岩. Android 开发入门与实战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0-50.

[7] 余志龙陈昱勋. 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0-70.

[8] 杨丰盛. 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 L004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43-65. [9] 吴亚峰,苏亚光. Android 2.0游戏开发实战宝典 [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15-30.

[10] 郭宏志.Android应用开发详解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22-300. [11] 陈昱,江兰帆.基于Google Android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和研究[J].福建电脑,2008

(11):156-157.

[12] 杨丰盛.Android应用开发揭秘[M] 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页 [13] 姚昱旻,刘卫国.Android 的架构与应用开发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8(11):110-1 [14] 姚昱旻,刘卫国.Android 与J2ME 平台间即时通信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

用,2008(12):118-120

[15] 公磊,周聪.基于Android 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开发与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

化,2008(8):86-89.

[16] 地狱男爵.用Android 开发手机应用[J].程序员,2008(1):25-27 [17] 叶达峰. Eclipse 编程技术与实例[M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18] 张超,王阿川,王智. 基于J2ME和J2EE的手机软件的研究[ J ].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3) : 21, 201.

[19] 刘向辉. 基于Java的移动终端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 2005.

[20] 刁扣锁. 短信息在嵌入式L inux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D]. 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1] 唐明,loveshirui.Android中文API[D].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20-160

[22] Marko Gargenta.Android.开发书籍.Learning.Android[D].Published by Oreilly Media,

2011(3):24-45.

2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1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