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发展阶段划分

更新时间:2024-03-31 17: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态学发展阶段划分 何方

中南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

从 1 86 6年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科学概念以来 ,至 2 0 0 0年共经历 1 3 4年。生态学在这 1 3 4年的发展过程 ,有很大变化 ,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任务和方法不断地演变 ,拓宽 ,愈来愈受到世人普遍关注。据此 ,根据生态学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 ,可以划分为 3个不同的阶段。第 1阶段由 1 86年至 1 953年 ,第 2阶段由 1 954年至 1 971年 ,第 3阶段由 1 972年以后。 1 第一阶段 (1 866~ 1 953)

在第一阶段 88年的时间中 ,生态学的领域发展较完善的主要是植物生态学 ,也仅是作为植物学科的一个分支 ,进行该学科的独立研究。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在自然状况下环境对植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的影响 ,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着重野外的调查研究是描述性 ,解释性的。二战结束后 ,进入 50年代开始有小规模 ,分散独立的定位试验。因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的不同 ,植物群落组成的植物种类不同 ,结构和功能各异 ,因而表现出的群落外貌也不同。据此 ,进行植物群落分布 ,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 ,逐步较深入研究环境因素中如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热量分别对植物个体 ,或种群 ,或群落的影响 ,并开始注意群落对环境的影响。 中华民国时期 ,植物学家们多偏重在分类方面的研究 ,少数植物地理学家、生态学家都更少。据汪振儒(1 90 8年~ )追记 ,张延 (镜澄 )(1 884~ 1 950年 )早在 1 91 9年左右讲授《植物生态学》,据查可能是国内最早的。1 92 2年 ,邹秉文 (1 893~ 1 985年 )、胡先肃 (1 894~ 1 96 8年 )和钱崇澍 (1 883~ 1 96 5年 )编写的《高等植物学》出

版 ,在该书中提到植物生态学。 1 92 7年 ,钱崇澍发表了有关安徽黄山植物生态研究专门报告 ,可谓近代植物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开端。钱崇澍、李继侗 (1 897~ 1 96 1年 )、仲崇信 (1 90 8年~ )、沈其益 (1 90 9年 )、汪振儒、曲仲湘 (1 90 4~ 1 990年 )、董爽秋等先后在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及中山大学等校开设

了植物生态学课程 ,为我国植物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起了奠基和推进作用。 1 93 0年张延、董爽秋合著《植物生态学》出版。这可能是我国出版最早有关植物生态学的著作。据我所知 ,1 93 6年乐天宇教授在河南大学曾开设讲授过《植物生态学》,并编有讲义。 1 949年 3月正中书局出版陈植教授编著《造林学原论》,这本书是定大学用书 ,是森林系的教科书。在该书的第二篇 ,森林之地论 ,已经是最早的森林生态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生态学的研究仍是薄弱环节 ,在这一段时间中作高校教材或专著仅有前苏联 A. n谢尼阔夫著 (王汶译 )《植物生态学》,是当时高教部推荐教材。这本教材 1 953年 2月由上海新农出版社出版。

2 第二阶段 (1 954~ 1 971 )

第二阶段的起点为什么定在 1 954年。在这一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生态学会 ,会议决定丰富了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提出要研究生物种和群落的形成和发展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适应性。在这会议中 ,还议定 :“生态学家注意研究与生活环境相联系的生物适应性和数量 ,研究在不同自然地理景观和人类定向生产活动条件下 ,受生物群落影响的环境变化。”生态学由独立单学科的理论研究 ,进入研究与人类生活、生产环境的关系 ,标示着进入应用研究 ,因而 1 954年是生态学新的跨越 ,是具历史性的。从此 ,生态学由原来只有科学家研究的狭小圈子 ,发展成为受到世人普遍关注应用领域。

第二阶段的 1 8年中 ,生态学得到的迅速的发展。 1 956年 ,何景编著《植物生学》,高教出版社出版。 1 958年 ,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乐天宇著《植物生态学》。熊文愈主编《森林生态学》,1 959年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是作为华东华中地区高等林业院校教材。1 96 2年农业出版社出版陈嵘著《中国森林植物地理学》。前苏 M.B.柯尔比柯夫著《森林学》,B. T.聂斯均洛夫著《森林学》,M. E.特卡钦柯著《森林学》的中译本 ,分别于 1 956年 ,1 957年和 1 959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这一时期翻译出版前苏有关地植物学、植物地理、植物群落等方面的著作很多 ,如 E. A.欠科夫著《地植物学》。B. B.阿略兴等《植物地理学》中

译本先后出版。 1 96 6年还出版1 1 .雅罗申著《地植物学》。 E. B.吴鲁夫著《历史植物地理学引论》、《历史植物地理学》二书的中译本 ,分别于

1 96 0年和 1 96 4年出版。E.瓦尔明著《植物生态学》中译本 ,1 96 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世界公认的植物生态学奠基著作。 1 96 2年《寂静的春天》在美国出版后 ,唤起人们的生态醒觉。 1 970年在美国进行保护地球 ,保护人类居住环境的群众运动。为了保护人类生态环境 ,必须要进行生态学的研究 ,人们需要生态学 ,参与生态学 ,有力地推动生态学向纵深发展。

第二阶段 ,生态学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任务 ,都有很大的变化。生态学从单一学科 ,小范围的研究 ,转向综合研究。研究人类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机制 ,带来危害的程度及影响后果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策略和技术方法 ,生态学成为人人关心的热门学科。 1 96 5~ 1 972年全球规模的国际生物学计划 (IBP),是以生态环境研究为主的 ,将世界各地分散的研究 ,组织成网络 ,生态学的研究走向全球大动作的开始。 3 第三阶段 (1 972年~ )

为什么将 1 972年作为第三阶段的开始 ,这一年联合国召开了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 ,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 ,并开始酝酿“可持续发展”新发展模式的战略思想。同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议 ,开始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 ,是“环境时代”的开始。

世界各国的生态学和环境学家 ,以及方方面面的人 ,又经过 2 0年的努力 ,至 1 992年联合召开有各国政府首脑参加世界环发大会 ,会议制的《2 1世纪议程》,成为各国政府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从此纳入政府行为。

生态环境的危害虽是没有国界的 ,但发达国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有输出的 ,转嫁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国家 ,这是不道德的殖民行为 ,因而全球大协作中 ,发达国家应多承担责任和多尽义务。 1 972年开始“人和生物圈”研究计划 (MAB),推动生态学研究的全球化 ,生态学及有关的著作大量出版 ,并有专门的生态期刊。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生态学已经着重在人类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研究。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已经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分 ,但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 ,构建成现代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生态学理论研究主要研究生态环境运行规律及可能突发的灾变 ,人与环境互为因果的反馈 ,环境破坏机制 ,生态危害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野外定位试验 ,室内实验分析 ,系统模拟 ,系统分析等。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如进行生态区划规划 ,按照生态学的原理要求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安排发展区域经济。运用生态学操作程序和技术方法 ,进行策略 ,战略管理等。在具体方法上有资料应用分析 ,规划方案的编制 ,工程实施规定、质量标准等。生态学的研究虽集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于一体 ,但必须有多学科 ,多兵种共同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研究目的。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生态学在 1 3 4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由少数科学家作为单一学科 ,进行理性探讨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出现生态危机 ,当人们生态醒观之后 ,关心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再进入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为政府行为 ,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辛过程。

生态学发展至今天已经远远超越了科学本身 ,它的意义和重要关系着地球生物的死亡 ,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保护神。离开生态学的研究和应用 ,人类社会就没有可持续发展而言。在世界范围之内 ,从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到平民百姓 ,都在关注生态环境 ,都在关注生态学的发展和应用 ,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g1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