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大纲1

更新时间:2023-10-16 19: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学院

《 机械制图 》课程教学大纲

所属院系:机电工程系 所属专业:机电一体化 学时和学分:96学时(6学分)

审核人: 编制人: 李东亚 日期: 2012年8月

一、课程的性质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是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手工制图基本能力。同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制图基本规格:图纸,比例,字体,图线及其画法。2.几何作图:斜度和锥度,圆弧连接,椭圆的画法。3.尺寸标注和线段分析。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5.绘图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斜度,锥度,尺寸标注,圆弧连接。 第二章 点,线,平面的投影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投影的基本知识。2.点的投影。3.直线的投影。4.平面的投影。5.直线与平面以及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投影特点。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6.换面法以及直线,平面在换面法中的基本情况。 难点:求一般直线和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点以及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的交线。 第三章 基本体的投影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2.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3.两回转体表面相交的交点、相贯线投影图作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立体及其表面上的点与线。 难点:两回转体表面相交:辅助平面法求相贯线。 第四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标注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三视图的形成与其特性。2.画组合体的视图。3.组合体的尺寸标注。4.读组合体的视图。

1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5.读图的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法。 难点:画,读组合体的视图,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第五章 轴测图

要求一般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2.正等测。3.斜二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正二测,正三测。5.斜等测,斜三测。 难点:斜二测。 第六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六视图。2.剖视图。3.剖面图。4.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的表达方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5.六个基本视图及其配置。 难点:剖视图。 第七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内容有:1.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2.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3.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要求一般理解与熟练的内容有:4.键和销。 难点:常用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第八章 零件图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零件图的视图内容。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3.零件结构的工艺性简介。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表面粗糙度,涂镀和 处理的代(赋)号及其标注。 难点: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第九章 装配图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装配图的内容。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4,装配图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5.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7.装配结构的合理性简介。 难点: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第十章 立体表面展开(自学)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平面立体的表面展开。2.可展曲面的展开。 要求一般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 难点:可展曲面的展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懂得国家的制图标准、互换性基础标准。

2、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手工绘图的技能技巧。

3、充分理解点、线、面平行投影的基本规则和立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的基本规律,为掌握制图和识图的基本技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4、深刻理解从三维立体到二维图形的转换规律,熟练掌握根据二维图形想象出三维立体形状的方法。综合应用有关零件图、装配图的规定和知识,能读懂较为复杂的零件图、装配图。5、对一般复杂的零件,能用图形表达设计思想。对较为复杂的箱体零件,能准确测绘并正确标注互换性技术条件。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

尽量采用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使之更加形象、生动。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和思维的能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课程实践性非常强,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基本工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从三维立体到二维图形的转换规律,熟练掌握根据二维图形想象出三维立体形状的方法。

五、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及动手应用能力,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培养过硬的岗位技能,本课程改变实践教学过分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况,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动手,动脑并进,融汇交叉,由易到难,多练多做的原则推进实践教学;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提高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2、制定独立的,细致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3、改变授课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用应到实际中,将课堂搬进实训室,边讲授边练习。

4、增加课堂和悦气氛,拓展课堂知识面,与生产接轨。 六、教学学时分配表

序章节 号 1 第一章 教学内容 制图基本知识 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 备注 理论 课堂练习、测绘 8 - - — 14 4 4 16 16 12 6 3

点,线,平面的投影 2 第二章 基本体的投影 3 第三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4 第四章 标注 5 第五章 轴测投影 6 第六章 组合体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7 第七章 零件图 8 第八章

4 绘 2 绘 2 绘 5 绘 2 绘 4 识 2 绘 - - - - - - - — — — — — — —

装配图 9 第九章 6 10 第十章 立体表面展开(自学) 10 11 机械大型作业

6绘 6绘 28 - - - — — — 七、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 何铭新,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 刘力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刘小华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马慧主编,《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5]董国耀主编,《机械制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 [6]李澄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八、有关说明

根椐“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原则性意见——“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特别凸显了对“实践性、应用性”的要求,旨在要切切实实地培养学生机械工程制图与识图的能力。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gf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