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18 20:0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1 视图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的概念;

2、掌握四种视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四种基本视图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局部视图和斜视图。

教学难点:1、局部视图与斜视图在概念、画法和标注上的主要区别;

2、各类视图的标注(包括箭头、字母、及省略条件等)。

授课方法: 作图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 辅以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板 书 设 计

§6-1 视图

一、基本视图 四、斜视图

介绍六种基本视图的投影方向及特性 斜视图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及布置方位。 在介绍各种视图时配以视图及特征视图说明

二、向视图

指出其标注特点。

三、局部视图

重点介绍局部视图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学时分配 5 15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三视图表示物体的方法。然而,在

实际生产中,仅用三视图不足以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其形状和结引起学生注意

构。本章将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表达方法:

视图——主要用来表达机件的外形;

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形状;

剖面图——主要用语表达机件的断面形状;

其它表达方法——如: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等。

(新课讲解) 运用实物及多

媒体展示与学

一、基本视图

生共同讨论基

基本视图: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本视图知识;

基本投影面:正六面体的六个面。

六个基本视图的名称和投射方向: 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由左向右投射所得的视图; 右视图:由右向左投射所得的视图; 仰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的视图;

学时分配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后视图:由后向前投射所得的视图。 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

六个基本视图之间,仍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关系。 二、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在采用这种表达方式时,应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三、局部视图

如图6-5a所示用两个基本视图(主、俯视图)已能将零件的大部分形状表达清楚,只有圆筒左侧的凸缘部分没能表达清楚,如果再画一个完整的左视图,则显得有些重复。因此,在左视图中可以只画出凸缘部分的图形,而省去其余部分,如图6-5b所示。

让学生参与观察 六个视图的位置并练习简单几何体的六视图。

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向视图与基本视图之间的区别;

局部视图与其他视图的区别在讲述时应介绍;

10 20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学时分配

这种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 注意:

1、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当局部视图按

照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它视图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2、局部视图的断裂边界应以波浪线表示。当它们所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

通过投影介绍让学生在观察中认识局部视图的特征;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学时分配 20

四、斜视图

零件具有倾斜部分,在基本视图中不能反映该部分的实形;这时可选用一个新的投影面,使它与零件上倾斜部分的表面平行,然后将倾斜部分向该投影面投影,就可得到反映该部分实形的视图。

这种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课堂小结)

1、视图的四种。

2、四种视图的画法和标注规定。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

习题集P90 、P91

课后作业:

习题集P92 、P93

注意:

1、斜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上倾斜部分的实形,所以其余部分不必全部画出而用波浪线或双折线断开。

2、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标注时,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也允许将旋转角度标注在字母之后。

教学后记: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y5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