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统计相关知识打印版(会计基础)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会计是对经济活动的核算和监督,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会计主体(即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或业务收支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并定期总括性地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按其服务主体的运营性质不同,分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非企业会计);按其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不同,分通用业务会计和特殊业务会计;按其采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分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 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从核算时间来看,会计的核算职能渗透到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事前核项的经济实质,而不必完全拘泥于法律形式。如,融资租赁)6.重要性(会计信息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的程度。从项目性质和金额大小来判断)7.谨慎性(即稳健性,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8.及时性。(会计信息的及时收集、处理、传递,保证其时效性)

会计计量属性的构成1.历史成本(一般情况下,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2.重置成本3.可变现净值4.现值5.公允价值

会计要素是按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

会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静态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算及事中核算、事后核算。从核算内容看,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从监督的主体看,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从监督内容上看,包括合法性监督和合理性监督两个方面。

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核算是监督基础;监督是核算的质量保障

现代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业务、控制经济过程、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会计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按会计主体的不同分企业会计目标和非企业会计目标。

企业会计目标包括:

1.向三类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

会计要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广大职工。进行宏观管理的国家综合部门,主要包括财政、税务、审计、统计、工商行政管理和银行等部门。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互分离,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工作的客体。凡是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一般意义上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动。

企业的价值运动包括资本的投入、资本的循环与周转、资本的退出三个基本环节

1.资本的投入(所有者资本和债权人的贷款的投入两部分) 2.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资本的运动是资本在企业内部的循环和周转。企业的资本运动是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应过程(生产准备)、生产过程(产品制造)、销售过程(产品价值是实现)三个环节,

3.资本的退出。资本的退出包括偿还债务、上交税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使得这部分资金离开本企业,退出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一)会计基本假设1.会计主体。是对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的区别)2.持续经营。是对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所作的限定。3.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提供会计信息的具体期限所作的限定。4.货币计量。是对会计计量手段和方法所作的限定。(实物计量、劳动计量和价值计量的区别)

(二)会计核算的基础1.权责发生制。也称应收应付制。是按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2.收付实现制。也称现收先付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有用性,会计信息应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有关,有助于其对企业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3.可理解性(即明晰性,会计信息清晰明了,利于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会计信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5.实质重于形式(注重交易或事

收入确认的条件符合收入的定义外,还同时符合下列条件: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

5.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要素 收入、费用、利润 动态要素,反映企业经营成果 1. 资产包括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2. 资产特征:第一,资产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

是现实的资产,不能是预期的资产。第二,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拥有:是指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使用;控制:是指不拥有所有权,却能实际控制,如: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第三,资产预期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资产的构成。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速度或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3)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资产的定义,还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可靠计量。

2.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实质上反映了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1)负债特征:

第一,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注:企业预期将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债务,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处理:如企业与其他单位签署购货意向书

第二,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需要在未来一定期间用债权人所能接受的资产(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劳务偿付。

第三,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已发生。

2)负债的构成。负债按流动性(或偿还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负债确认的条件符合负债的定义,还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二是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实际上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1)确认条件所有者权益是一种来自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权利。所有者权益是一种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具有长期性

2)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构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流存收益等。包括:实收资本: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资本公积:是企业筹集资本以及资本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如接收的捐赠盈余公积:指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有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也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也可派发现金股利。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历年结存的利润。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

4.收入。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非日常活动的经济利益流入是利得的不是收入)按其性质不同分: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

1)费用特征:第一,企业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而不是在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的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第二,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有第三,费用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按照经济用途的不同,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费用(即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润包括指企业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构成:利润总额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二.会计等式 静态会计平衡(这是最基本的会计等式,通常称为第一会计等式)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投资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反映任一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资金的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也称为静态会计等式。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任何一个时点来看,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永远保持着这种数量上的平衡关系。

动态会计平衡收入-费用=利润(第二会计等式)广义而言,企业一定时期所获得的收入扣除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后的余额,即表现为利润。如果收入大于费用,差额为利润;收入小于费用,差额为亏损

这一等式是基本等式的补充和发展,表明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与相应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关系,说明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资金的绝对运动形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基础

静态等式与动态等式的转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会计等式,期末结账前)该等式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会计确认:根据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一定的标准和程序计入账户或列入会计报表的工程。

2.会计计量:运用一定的计量单位(货币)和计量基础(如历史成本),计算、确定应予记录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量化的过程。

3.会计记录:根据一定的帐务处理程序,对经过确认、计量的经济业务在账簿中进行登记,以便对会计数据进一步加工处理的过程。

4.会计报告: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格式,把帐簿记录加工成财务指标体系,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便其进行分析、预测和决策。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帐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会计报表 六.会计法律规范

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和地方性会计法规,具体如下: 1、会计法2、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非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4、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

5、其他会计法规:(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等) 会计科目: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科目意义:会计科目是进行复式记账、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前提条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会计科目的分类 ②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行明细分1)按照会计反映的经济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 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它们所反映的经济内容①资产类科目:如: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或提供的指标比较详细具体,它是对总分类科目的具体化和详细等 说明。明细科目的设置,除国家统一规定外,各单位可根据本单

②负债类科目。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位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自行设定外,各单位可根据本单税金等 位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自行设定。

③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作用,明细分类科目对未分配利润 总分类科目起补充和说明作用。

④成本类科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人力成本) 3.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⑤损益类科目: 1)要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 2)贯彻统一性和2)按照提供核算指标详细程度进行分类 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①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总账科目一般是3)会计科目的名称含义要确切,内涵要清楚外延要明确 按财政部门制定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

1.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用来分类、连续记录经济业务,提供会计核算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工具,以会计科目作为名称,具有一定的格式。 某一账户的核算内容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并在设置上要服从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二者的联系: (3)会计科目的分类于账户的分类相同 (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二者的区别: 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定的格式和结构。能够用来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反映某种经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 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

2.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本期减少发生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余额按照表示的时间不同,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其基本关系如下: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上述四个部分称为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账户格式

丁字账:T型账户或者丁字账户----帐户结构的抽象图示

左方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

3. 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分类相同)

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分类,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根据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总分类账户,根据明细科目设置的账户称为明细分类账户。在实际工作中,除了“累积折旧”、

“本年利润”等少数总分类账户不必设置明细分类账户外,大多数总分类账户都应该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账户的设置并非越细越好,而应以既满足管理需要,又简化核算为原则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一)记账符号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分别作为账户的左方和右方。至于“借”表示增加还是“贷”表示增加,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借”“贷”纯粹是一种符号,本身没有任何字面意思。 (二)账户的结构

每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 1.资产类账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一般在借方。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借方 资产类账户 贷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余额一般在方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借方 权益类(负债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增加发生额 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3.成本费用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借增贷减, 若有余额应在借方。

借方 成本类账户 贷方 期初余额 费用类: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期末结转后无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借方 费用类账户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贷方 期末余额 本期费用增加额 期末结转减少额 (转入本年利润)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4.收入、利润类账户: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期末结转以

后无余额。

借方 收入、利润类账户

贷方

期末结转减少额 本期收入增加额

(转入本年利润)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总结:资产类、成本类账户借增贷减,余额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增借减,余额贷方

费用损失类借增贷减,一般无余额 收入、利润类贷增借减,一般无余额

1.记账规则的内容 为了检查和验证帐户记录是否正确,在会计期末进行试算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衡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登记。 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包括发生额试算

2.记账规则的具体应用——编制会计分录 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 1)会计分录应包括的内容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账户的名称、记账方向、记账金额。“先借后贷、借贷错开”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固定格式。 的方法。公式为:

2)会计分录的种类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计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2)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期初余额平衡是期初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相

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不能合并记录和反映,发生的经济业务等,期末余额平衡是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应逐项反映和记录 相等。公式为:

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 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四)试算平衡

①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贷:实收资本 包括只有期初余额没有发生额的账户,以及没有期初余额但有本该账户按照投资者设置明细账 期发生额的账户 2.资本公积的核算

②试算不平衡,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应认真查找,直到实账户结构: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取得的资现平衡为止,但试算平衡了,并不能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因本公积变动情况。该账户的贷方登记投资者投入资本中超过注册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 资本的溢价等原因增加的资本公积数额,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资

漏记某项经济业务,借贷同时未记,所以不影响借贷平衡。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或其他减少资本公积的数额,期末余额在贷重记某项经济业务,即借贷同时记两次,所以不影响借贷平衡。方,反映企业资本公积的结余数。按资本公积项目设置明细账账记错方向,借、贷相反,但借、贷金额相等,也不会影响借贷平户结构: 衡。记错账户借贷错误巧合,正好抵消。 3.短期借款的核算

(五)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含义: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内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会计凭(含)一年的各种借款。 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账户结构: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短期借款的借入和归还情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既可以满足管理上对总括况,借方登记偿还得短期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短期借款(负债会计信息和详细会计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检验账户记录的完整性的减少),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得短期借款(负债的增加)。和正确性。 应该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账核算

其登记包括以下四个要点 ①企业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银行存款 1、 同期登记 贷:短期借款 2、 方向相同3、金额相等,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应与记②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短期借款利息属于筹资费用,应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之和相等 入“财务费用”

二.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 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到期时一并支付但是数额不大可以在实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就是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基本际收到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前损益。 内容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运用、利润实现和分配等环节。 借:财务费用

(一)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实收资本和负债 贷:银行存款 资本的形成、负债的取得与偿还、利息(或红利)的计算与利息按期(如按季)支付或者到期一并支付但是且数额较大,分配形成了筹资业务的主要核算内容。需设置和运用的账户: 采用预提的办法,按月预提计入当前损益

1.实收资本的核算 4.长期借款的核算 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是创办企业的“本钱”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的主要部分。 种借款的取得和偿还情况。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增加额,借账户结构: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长期借款的借入和归还情方登记投资者投入资本的减少额,期末余额在贷方,反映企业实况,借方登记偿还得长期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长期借款(负债有的资本数额。 该账户按照投资者设置明细账核算:收到投资的减少),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归还得长期借款(负债的增加)。者投入资本时: 应该按照债权人设置明细账核算

借:银行存款(或者固定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等)

注意:短期借款这个科目只反映借款本金,不反映提取的利息(通过预提费用科目反映);长期借款这个科目既反映借款的本金,也需要反映提取的利息。

(二)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发生的安装费用,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企业为产品生产做准备的过程。如构建厂房、机器设备、原账户 材料等 安装完成交付使用时,按在建工程的累计成本,借记“固定

需设置的账户: 资产”账户,贷记“在建工程”账户。 1.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 2.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固定资产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和经营管理而持有在材料采购过程中,企业一方面要从供应单位购进各种材料,的、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较高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另一方面要支付材料的货款和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等 等各种采购费用。

固定资产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材料的货款应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运输费、装卸固定资产是为了生产经营活动,而不是为了销售; 费等各种采购费用能分清负担对象的,应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购成本,不能分清负担对象的,一般应按照所购材料的重量和采原来的物质形态基本不变; 购价格的比例等分配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

单位价值较高。 账户设置: “固定资产”账户结构――资产类 在途物质: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购入尚未入库材料的实际借方登记增加的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取得时的实际成本,采购成本。借方登记购入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贷方登记已验包括买价和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相关费用,以及为了使固定资产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尚未入库的达到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出,如场地整理费、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原材料: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库存材料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员服务费等) 况。借方登记已经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

贷方登记减少的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 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借方,反映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现有的固定资产的原值 应按材料的保管地点、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设置明细 核算――主要掌握购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应付账款: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与供应单位间的结算款项。①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贷方登记发生的应付而未付的款项,借方登记偿还的款项,余额按实际支付的价款 在贷方,表示尚未支付的款项。该账户应按照供应单位设置明细

借:固定资产 账户。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负债类账户,企业在购②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货时应向供应单位支付增值税,属于进项税额,在该账户的借方。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账务处理: 业务核算: 购入时,按实际支付的价款,借记“在建工程”账户,贷记① 付款,同时材料入库: “银行存款”等账户 借:原材料——原材料及主要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 付款,材料尚未入库: 借:在途物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③ 材料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质

(三)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1.账户及其核算内容

“生产成本”账户:成本类帐户,核算企业为进行工业性生产而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照产品设置明细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分配计入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帐户:成本类帐户,为工业生产而发生各项间接费用。记住: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厂房设备的折旧,“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

贷方登记已经确认实现的销售收入,

借方登记销货退回和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销售收入 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经营主要业务而发生的实际成本

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销售成本

贷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销售成本和销货退回 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

“营业税金及附加”: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应由销售产品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不包括增值税。

借方登记按规定计算的应由产品销售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 贷方登记因退税或减免税而冲减的已销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以及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期车间发生的水电费,车间的管理费等等,详见教材。总之:不能直接归属到某个产品而在车间发生的费用均先归入制造费用。

“累计折旧”账户。单独反映因折旧而减少的固定资产价值。 “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应付给全部职工的薪酬总额。

“库存商品”: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库存产成品的实际成本

借方登记完工验收入库的产品的实际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贷方登记出库产品的实际成本(产品已经销售出去):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具体核算流程 ①材料耗用的核算

借:生产成本(车间为生产某种产品而领用的材料)

制造费用(车间机物料消耗或一般消耗领用的材料)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耗用)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耗用) 在建工程(工程耗用) 贷:原材料

②人工成本的核算(工资和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车间生产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工资) 销售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在建工程(工程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③制造费用核算 归集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银行存款等) 分配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④结转完工入库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四) 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实现,与购买单位办理结算,收回货款,结转产品销售成本,支出产品销售费用,计算和交纳产品销售税金等,构成了产品销售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产品销售收入应当在同时符合下列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买方。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经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

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1.账户设置:

末结转后无余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向购买方或接受劳务方收取的增值税。

“其他业务收入”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产生的收入。(如,出售材料的收入、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

“其他业务成本”损益类账户,核算企业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发生的各项支出。(如,出售材料的成本、无形资产或固定资产的出租业务发生的成本等)

(2)核算

销售商品,同时收款: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销售商品,款项未收: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计算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

结转已销商品的生产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五)利润实现的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总结果,即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

现的全部收入扣除支出后的差额。差额大于零为利润,小于零为亏损。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

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营业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包括企业营业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实现账户设置及核算

①“本年利润”,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核算企业本年度的净利润,贷方登记期末各收益类账户的转入数额,借方登记期末成本费用或支出类账户的转入数额,结转后,本账户如果有贷方余额,表示利润,如果为借方余额,表示亏损,年度终了,企业应将“本年利润”账户的累计余额转入“利润分配____未分配利润”账户,结转后“本年利润”账户无余额。

核算:

结转各项收益时: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各项成本、费用或支出时:

借:本年利润 各项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 贷:主营业务成本 期末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营业税金及附加 ③“管理费用”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组织和 其他业务成本 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企业的董事会和 销售费用 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 管理费用 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待业保险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费、 财务费用 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 营业外支出 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将本年利润余额转让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借:本年利润 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不包括应计入营业外支出的存货损失)、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计提的坏账准备等。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期如为亏损则是相反会计分录。 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期末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②“销售费用”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销售商④“财务费用”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类似工等。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应冲减的财务费用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销售费用。商品流通企业购入商品过程的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以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财务费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用。期末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也属于销售费用。借方登记发生的

⑤“待摊费用”账户:资产类账户,核算已经预付,但在当期或以后各期受益,并按受益情况由各期费用负担的支出。如预付报刊订阅费、预付保险费、预付租入固定资产的租金

预付时:

借方 待摊费用 贷方 借:待摊费用

期初余额:以前各期支付或发生但 贷:银行存款

尚未摊销完的费用数额 每期摊销时:

发生额:本期支付或发生、需由以发生额:按一定标准分摊到有关费用账户中的数额(减少数)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或制

后各期分摊的费用数(增加数) 造费用等)

期末余额:已经支付或发生但截止 贷:待摊费用

本期尚未摊销完的费用数额

⑥“预提费用”账户: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已经预先计入成本费用,但尚未支付的费用。如后付固定资产的租金;按季结算的银行借款利息等 借 预提费用 贷 发生额:本期实际发生或支付数 期初余额:以前各期已经提取但尚未支付或发生的费用 发生额:本期按一定标准预提的数额 期末余额:截止到本期期末已经提取但尚未支付或发生的费用。 预提时: 借: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 贷:预提费用 实际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已经预提的费用) 管理费用(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支付当月的费用】 贷:银行存款 ⑦“营业外收入”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逾期未退包装物加收的押金、出售无形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贷方登记实际取得的各项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收入,期末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⑧“营业外支出”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出售无形资产净损失、非常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借方登记实际发生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的营业外支出,期末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 ⑨“所得税费用”账户,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本期损益中减去的所得税。借方登记应计入本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费用,期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核算: 计算所得税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实际上交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2)利润分配的核算 账户设置 (1)“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贷方登记用盈余公积弥补的亏损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借方登记实际分配的利润以及年末从“本年利润”账户转入的全年累计发生的净亏损,年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年末如为借方余额,则反映企业历年积存的未弥补亏损。 (2)盈余公积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盈余公积的增减变动情况。贷方登记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用于使用的盈余公积,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结存的盈余公积。 (3)应付利润(或股利)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机构决议确定应分配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和利润。贷方登记企业根据通过的股利或利润分配方案计算出的应支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方登记企业实际支付给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提取盈余公积时: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借:利润分配——应付利润 贷:应付利润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弥补亏损,贷方余额表示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

一.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和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是企业、单位组织经济活动、传递经济信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的基础性工具。 合法的取得、正确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意义:

如实反映经济业务 及时提供记账依据 便于明确经济责任 有效监督经济活动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通常按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大类。

1.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载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的登记会计账簿的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1)原始凭证按照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①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如:购买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飞机票等

②自制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填制的原始凭证,此类原始凭证仅供单位内部使用。如;购入材料收入库后填写的收料单、生产产品领用材料填写的领料单、职工出差借款填写的借款单、计提折旧时填写的折旧计算表等。

2)原始凭证按照其填制手续的次数不同,分为一次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

一次原始凭证是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项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它是一次有效的凭证。如:收料单、领料单

累计原始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它是多次有效的原始凭证,即:可多次填写使用的凭证。如:限额领料单。

汇总原始凭证是指对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同类经济业务的若干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方法汇总以后填制的原始凭证。编制汇总的原始凭证可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和账簿的登记工作。如:发出材料汇总表、工资汇总表。

2.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①原始凭证的名称

②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和编号 ③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 ④经济业务的内容

⑤经济业务的数量、单价和金额

⑥填制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的姓名 ⑦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 ⑧凭证附件

2.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① 记录要真实: ②内容要完整

③手续要完备,即原始凭证的有关签章要齐全,以保证其经济责任。

④填写规范: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或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出具单位印章。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⑤编号要连续 ⑥填制及时

(四)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记账凭证的名称和编号;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经济业务摘要;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及记账方向;

经济业务涉及的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账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2.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或分录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会计账簿的直接依据。

1)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区别

填制人员不同:原始凭证大多是由经办人员填制,记账凭证一律由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填制

填制依据不同:原始凭证是根据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填制,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填制

填制方式不同:原始凭证只是经济业务发生时的原始证明,记账凭证时要依据会计科目对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归类

发挥作用不同:原始凭证时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时登记会计账簿的依据

2)记账凭证的分类

按照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指专门用于某一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按经济业务的某种特定属性定向使用的凭证。分: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收款凭证是指用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增加业务的记账凭证。分为现金收款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是指用以记录现金或银行存款减少业务的记账凭证。

转账凭证是指用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以外业务的会计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适合于所有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即各类经济业务共同使用的同一格式的记账凭证。

对于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规模较小,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还可以采用通用记账凭证。

按填制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将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都集中填列在一张凭证上的记账凭证。是实际工作中广泛运用的记账凭证。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都是复式记账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即将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个会计科目分别填列两张或两张以上的记账凭证。目前,我国银行业根据其工作特点一般采用单式记账凭证。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1)一次性原始凭证的填制。如,收料单

2)累计原始凭证的填制。如,限额领料单(有限额结余列要填)

3)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是同类经济业务所有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而成。如,发票凭证汇总表

4)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是从其他单位或个人取得的。 4.原始凭证的审核: 1)形式上的审核

2)实质上的审核――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经审核的原始凭证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

对于完全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入帐

对于真实、合法、合理单内容不够完整、填写由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成、更正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记账凭证摘要简明、业务归类明确、会计分录正确、日期填写准确、凭证连续编号、凭证附件齐全、空行应予注销

改错方法应符合规定、签章手续齐全 3.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见教材 1)收款凭证的填制

借方科目是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2)付款凭证的填制

贷方科目是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 3)转账凭证的填制 注意:出纳必须根据经会计主管或指定人员审核无误的收付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 款凭证办理收付款业务 4.记账凭证的审核

对于涉及“库存现金”的“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为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会计分录是否正确、书写是了避免重复记账,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制收款凭证。 否正确

二.会计账簿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登记簿、应收票据的备查账等。 会计账簿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并相互联系的账2.按外形的不同,会计账簿可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页组成的,用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和卡片式账簿 简称账簿。它是会计账户的表现形式。 1)订本式账簿: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 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是指在未启用前就把一定数量和会计报表的桥梁 的自负固定装订成册的账簿。订本账可以避免账页散失和防止抽

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账簿是形式;账户换账页,确保账簿资料的完整,但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人登账,是内容。 不便于记账人员的分工。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

2.意义 账必须采用订本账。 提供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于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为编 2)活页式账簿:活页式账簿简称活页账,是指年度内账页制财务报表提供数据资料 不固定装订成册,而置于活页账夹中,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 抽减账页的账簿。活页账可以随时抽换、增减账页,便于记账人1.按用途的不同,会计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员的分工、记账,但账页容易散失、抽换。活页账在会计年度终查账簿 了时,应及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明细账多采用活页账。

1)序时账簿: 3)卡片式账簿: 序时账簿也称日记账,它是指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卡片式账簿简称卡片账,是指由若干具有相同格式的卡片作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的账簿。序时账簿按其记录内容的不同,又可为账页组成的账簿。卡片账的卡片通常装在卡片箱内,不用装订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 成册,随时可取可放可移动,也可跨年度长期使用,但卡片容易

普通日记账是指用来逐日逐笔记录全部经济业务的序时账丢失。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的明细账采用卡片账。 簿; 3.按账页格式分类

特种日记账是指用来逐日逐笔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序时账按其账页格式不同,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数量金簿。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每个单位必额式账簿 须设置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三栏式分类账。三栏式明细分类账是在账页内只设“借

2)分类账簿 方”、“贷方”、“余额”三个金额栏的明细账。它适用于只要分类账簿是指对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按照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求提供价值指标的账户,如:应收账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分别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其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又可应付账款、实收资本等账户的明细分类账。 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2)多栏式分类账。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

总分类账簿简称总账,是根据一级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以总和经济业务的特点,在借方栏或贷方栏下设置多个栏目用以记录括反映经济业务的账簿。总账对明细账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 某一会计科目所属的各明细科目的内容。一般适用于成本、费用

明细分类账簿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会计科目设置的,用类的明细账,如: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账户的明细以详细反映经济业务的账簿。明细账是对总账的补充和具体化。分类账。 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会计主体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为不同3)数量金额式分类账。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是在账页的的总账账户设置所属的明细账。 “收入”、“支出”、“结余”各栏中再分别设置“数量”、“单

3)备查账簿 价”、“金额”栏目的明细账。它适用于既要提供价值指标又要备查账簿也称辅助账簿,是指对在日记账和分类账中未记录提供数量指标的账户,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账户的明细分类或记录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它不是根据会计凭账 证登记的账簿;同时它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如:租人的固定资产

(三)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1.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账) 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各单位业务量的

2.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大小和管理需要,依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逐日(1)总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逐笔定期汇总登记。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的明细分类账一般应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的订本式账簿,总分类账的登记方逐日逐笔登记;库存商品、原材料、产成品以及收入、费用等明法取决于账务处理程序,由于账务处理程序的不同而不同,可根细分类账,既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定期汇总登记。 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也可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还可根据科(五)更正错账的方法 目汇总表登记。 1.划线更正法(记账凭证正确,账薄登记错误)

(2)明细分类账的设置和登记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错误、记账凭证金额多记) 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其格式主要有三栏式、数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少记金额) 三.对账与结账

1.对账是指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正确性,而进行的有关账项的核对工作。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对账的内容包括:

账证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一般是在日常编制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检查所记帐目是否正确。

账账核对:核对不同会计账簿之间的账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核对,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总账与日记账核对,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部门的有关明细账核对等。

账实核对: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财产等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包括: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相核对;各种财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务实存数额相核对;各种应收、应付款明细账账面余额与有关债务、债权单位或者个人核对等。

账表核对:将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的有关内容进行相互核对,做到账表相符。

2.结账: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对本期内的账簿记录进行小结,结算出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下期或转入新账。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划线结账的方法。

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会计报表之间的关系。一般步骤:

业务发生 填制凭证 登记会计账薄 记账与结账 制会计报表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造成帐实不符的原因:

(1)在收发财产物资时,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2)在凭证和账簿中,出现漏记、重记、错记或计算上的错误。 (3)财产物资在保管过程中发生了自然损耗 (4)由于结算凭证传递不及时而造成未达账项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的意义:

(1)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2)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一)按财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1.全面清查:全面清查是指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或核对。 全面清查的对象一般包括: (1)货币资金(2)财产物资(3)债权债务 全面清查适用的情况: (1)年终决算前,为确保年终决算会计资料真实、正确,需进行全面清查 (2)企业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前, (3)中外合资、国内联营前 (4)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前,为了明确经济责任,需进行全面清查 (5)开展全面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等活动,为了摸清家底,准确的核定资产,需进行全面清查 (6)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前。 全面清查范围广、内容多、时间长、工作量大。 2.局部清查:局部清查是指根据需要对部分财产进行盘点或核对。 对象:库存现金(每日业务终了时清点核对) 银行存款(每月至少核对一次) 库存商品、原材料等(年内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各种贵重物资,每月盘点一次) 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应同对方核对1-2次) 局部清查范围小、内容少、时间短,但专业性较强。 (二)按财产清查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1.定期清查 含义:定期清查是指按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进行的清查。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 范围:它可以是全面清查,如:年末决算前的清查,年末、月末结账前的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现金、贵重物品的每日清点。 2.不定期清查 含义: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进行的临时性清查。不定期清查并未事先规定清查时间。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1)更换财产物资保管和出纳人员时 2)发生自然灾害和以外损失时 3)配合上级主管、财政、税收、审计和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或审计时 4)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5)按规定进行临时性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时 范围:它可以是全面清查,如:合资、改制、兼并、撤销前的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物资保管人员工作交接时进行的清查,发生意外灾害时进行的清查。

(5)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而发生财产物资的损坏变质或短缺

(6)由于不法分子的营私舞弊、贪污盗窃而发生的财产物资损失。

(7)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了财产物资损失等。 (3)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4)通过财产清查,可以维护财经法纪和结算制度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

1.库存现金的清查: 库存现金清查是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来确定库存现金的实存数,然后再与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 库存现金盘点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盘点后,根据现金盘点结果,编制“现金盘点报告表”,是反映现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2.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对账。银行存款清查亦称银行对账,是指将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

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错误,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的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凭证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未取得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项目。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在银行对账时若存在未达账项,必须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

节表”,根据调节后的余额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到对帐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的凭证。 3.其他货币资金的清查(按其明细账的特点适当选择)

(二)实物资产的清查方法 (1)实地盘点法 (2)技术推算法

在实物清查过程中,实物保管人员和盘点人员必须同时在场。盘点结束后,盘点结果填制“盘存单”,并同有关账簿记录核对。确认实物资产的盘盈、盘亏数后,填制“实存账存对比表”,并

将其作为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 (三)往来款项清查方法――函证核对法 即通过函证与对方单位核对账目的方法。清查后,要填制“往

来款项清查表”列明各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清查结果、原因分析及其处理意见等。 四.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步骤

清查后,账实相符,不进行账务处理 账实不符,进行账务处理,均需调整账存数,使账存数与实际数一致。 实存数大于账存数,盘盈

实存数小于账存数,盘亏 实存数与账存数一致,但财产物资有质量问题,不能按正常的财产物资使用的称为毁损。 清查结果处理步骤:报经审批前,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盘盈盘亏报告表,现金盘点报告表编制记账凭证,调整账簿记录,报批后,根据审批意见,转销盘盈、盘亏或毁损。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资产类账户,

借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或毁损额和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

贷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数额和报经批准后转销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亏或毁损数额

期末处理前的借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净损失

期末处理前的贷方余额,反映尚未处理的各项财产物资的净溢余

期末处理后,本账户无余额

企业清查各项财产物资的损溢,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若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企业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先按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期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经处理的金额不一致,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1.库存现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现金短缺时的会计处理:

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库存现金”。待查明原因后,作如下处理:

①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某某)”账户,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

②应由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赔款”,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遇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

③如属不明原因的,应作为管理费用处理。借记“管理费用”,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现金溢余的会计处理:

借记“库存现金”,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待查明原因时,作以下处理:

①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应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贷记“其他应付款—应付现金溢余(某某个人或单位)账户;

②属于一般经营所得的,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贷记“管理费用”账户。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溢余,经批准后,贷记“营业外收入——现金溢余”

2.存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存货盘盈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报经批准前:应借记有关存货科目(如,原材料等),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报经批准的前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科目,贷记有关存货科目。

报经批准后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记入“原材料”等科目;

对于应由保险公司和过失人支付的赔款,记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扣除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款后的净损失: 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属于非常损失的部分,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 3.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的会计处理 二.资产负债表 1.概念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半年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日期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分析企业资产的构成及其状况。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编制的。是静态报表,是财务状况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格式

企业发生盘盈的固定资产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中核算,不在“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

固定资产盘亏的会计处理

企业发生固定资产盘亏时,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项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的原价,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盘亏的固定资产报经批准转销时,应向保险公司收取的赔款,借记“其他应收款”、收回的残料或变卖收入,借记“原材料”、“银行存款”等,其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科目。

1. 往来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应直接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借:应付账款

贷:营业外收入

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应作为坏账损失予以。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1. 财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表述。

作用:

1) 为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2) 为投资人作投资决策,为债权人了解企业资金运转情况、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3) 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

2.财务报表的分类

(1)按反映经济内容的不同

财务状况报表:资产负债表(特定日期)

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现金流动表

经营成果报表(一定时期):利润表、利润分配表 (2)按反映资金运动状态,分为 静态报表(特定日期):资产负债表

动态报表(一定期间):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 (3)按编报时间不同,分为:

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反映各期末的财务状况与期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4)按编制范围不同,分为

个别报表:只反映单个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表 合并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应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报表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1.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

1)以持续经营为编制基础2)一致性3)重要性4)可比性 2.其他要求

1)不得抵消要求2)应披露内容要求3)涵盖期间要求 3.财务报表编制的具体要求

(1)数字真实(2)内容完整(3)计算准确(4)说明清楚(5)编报及时

(6)手续完备: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应当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还应当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类。

资产负债表一般有表首、正表两部分。国际上资产负债表通常有两种格式,即报告式和账户式。我国资产负债表的格式采用账户式。具体为:

(1)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侧为资产,右侧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合计数额。

(2)左侧资产内部各个项目按照各项资产的流动性的大小进行排列。流动性越大,越往前排,反之,越往后排。

(3)右侧所有者权益和负债两项按照求偿权的顺序进行排列。(1)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应付票据、交易型金融资产、固负债列于所有者权益之前。 定资产清理、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公积等 (一)“年初余额”的编制方法 (2)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未分配利润等 资产负债表\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3)根据明细账户期末余额计算填列: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项目账款、应收账款等 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不一致,则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4)根据总账、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待摊费用、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长期借款等 (二)“期末余额”的编制方法 (5)根据有关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备抵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栏则可为月末、季末或年末的数字,其资净额填列。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料来源和填列方法包括: 资产等。

三.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属于动态1. 可以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 报表。 2. 可以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 作用: 3. 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利润发展趋势及获利能力。 (二)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

利润表是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编制。其格式主要有多步利润表和单步式利润表两种。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编制多步式利润表分为多步:

1.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

2.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 净利润(或净亏损)=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 四.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财务报表附注 (一)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财务报表。 作用:

1. 提供企业 的现金流量信息,从而有助于评价企业的偿3. 有助于分析企业的收益质量及分析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因素。

2. 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 编制基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的分类:

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对现金流量净额的影响程度。

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分析企业由投资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以及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对现金流量净额的影响程度。 3.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分析企业的筹资能力,以及筹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对企业现金流量净额的影响程度。 (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企业年末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的情况。 (三)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财务报表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作用:促使企业充分披露会计信息、增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内容: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一.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3. 营运能力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专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其现有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门的方法,计算、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它实际上是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为有关各方面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产生作用的大小。营运能力主要通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过对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与效益的分析来进行的。

意义: 4. 发展能力分析 1. 总结、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揭示企业经营活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发展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方向。 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发展能力反映企业对当前社会和市场环境的

2. 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投资人、债权人、适应程度,发展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企业资产和净资产增减情况政府有关机构等进行决策和管理提供帮助。 的分析来进行的。

3. 检查企业的计划或预算完成情况,考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的业绩,为完善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提供参考。 1.比较分析法

二.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将会计报表的实际数与基数进行对比,计算实际数与基数的差1. 偿债能力分析 异,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借以了解经济活动的成绩和问题的一种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包括本金和利息)的能分析方法。分析时,对比的指标可以是绝对数(如,利润总额)也力。企业偿债能力的大小是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的重要内容。可以是相对数(如,资产负债率)。比较标准包括本期计划数、前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的资产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关系的期实际数、国内外同行业企业同类指标的先进水平或平均水平。比分析来进行。 较分析法只适用于同质指标的对比

2. 获利能力分析 2.比率分析法 获利能力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其生产经营活动赚取利润的将会计报表中某些彼此相关的项目加以对比,计算出相应的财能力。实际上是企业资金的增值能力。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务比率,据以分析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大小与水平的高低。获利能力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利润形成情况以的一种分析方法。分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如,资产负债率、销售及利润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来分析。 利润率、存货周转率)和构成比率分析法两种

运用比率分析时应注意的几点: 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做重点分析。 对比项目的相关性。对比口径的一致性;衡量标准的科学性,4.因素分析法: 必须与其他分析方法相结合。 是用来确定某项综合性经济指标各构成因素的变动对该综合性3.趋势分析法: 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法是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①连环替代法 标,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第一, 它是将分析指标分解为各个可以计量的因素,并根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趋势分析一般可以采用绘制设计据各个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顺次用各因素的比较值(通常即实际图表和编制比较会计报表两种形式。其实质上是对比分析法和比率值)替代基准值(通常为标准值或计划值),据以测定各因素对分析分析法的综合,是一种动态的序列分析法。 指标的影响。

按绝对数编制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可依次排列前后两期或连续采用因素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若干期会计报表各项目的绝对数金额数;按相对数编制比较财务报(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先数表时,横向比较分析前后各期相同项目,纵向比较分析各组成项目量,后质量;先实物量指标,后价值量指标 占总指标的百分比。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采用趋势分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②差额分析法 所对比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当基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期的某个项目数据为零或负数时,不应计算趋势百分比;应运用例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差异的影响程度。

(一)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有形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已获利息倍数等。

(二)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比率指标

资产营运能力的强弱关键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①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坏账准备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

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②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③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④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

⑤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

如果总资产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企业则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并及时处置多余、闲置的资产,以加速资产的周转速度。

(三)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1.销售利润率

销售利润率是指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表示每一百元销售收入带来的净利润的多少,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一般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企业自有资本获取收益的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对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的保证程度越高。

3.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整个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注: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4.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资本保值增值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企业发展前景越好,该指标通常应大于100%。

如果该指标等于100%,表明资本保值。 如果该指标大于100%,表明资本增值。

如果该指标小于100%,表明资本受到侵蚀,没有实现资本保全,损害了所有者的权益 5。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也称每股利润或每股盈余,指上市公司本年净利润与年末普通股总数的比值,反映普通股的获利水平。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总数

一般而言,每股收益越高,说明公司的获利越强,股东的投资效益越好,股票的市价也会越高。

6.市盈率

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相当于每股收益的倍数,反映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每元净利润愿意支付的价格,可以用来估计股票的投资报酬和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情况下,市盈率高通常表明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较强,股东对该公司每股收益的质量及公司的发展前景有信心,预期会获得超额利润

(四)反映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 ①销售(营业)增长率

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额/上年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00%

销售(营业)增长率若大于零,表示企业本年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②资本积累率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资本积累率若大于零,则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u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