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16 09: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题 放牛山歌 教学目标 预期课时 1 1、初步学唱歌曲《放牛山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以及高亢的音调、自由的节奏,体验它浓郁的地方特色。 2、认识八分节奏。 教学掌握八分节奏,能高亢、自由的演唱歌曲。 重难 点 教 学 流 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里,周围都是大山,周围都是草地,那么,平时我们除了读书,都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自由回答(引出放牛、唱歌) 2、师:那放牛的时候你会唱些什么歌呢?谁来演示一下。 生:上台表演 3、师:“哎”让学生们自由的吼吼(要求高亢,自由,放松)。 生:自由发挥,教师集体指导一下。 4、同学们喊的真亮,让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就让老师为大家唱一首《放牛山歌》吧,教师范唱,学生听,听听歌词里面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 5、出示课题《放牛山歌》 三、新歌教唱 1、熟悉歌词 师:谁听出来了,山里的这位孩子在干什么? 生:放牛、捡柴、唱歌 师:同学们应该听唱过山歌,山歌都是怎样唱的? 生:自由、轻松、高亢的 师:很棒,是的,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四川山歌又该怎么唱呢?(听音乐,感受如何唱的,怎样的情绪) 2、熟悉歌词

教学批注 第 1 页 共 1 页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由许多快快慢慢的音符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节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首歌的节奏。 复习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认识八分音符。 3、熟悉旋律及难点解决 师:老师看见有很多同学都想唱了,先跟着琴来小声的哼唱一下,同时请你指出你认为难的句子,让我们共同来解决。 生:指出难的地方,共同解决。 师:纠正孩子们的问题,“背上那个背个哟啥大背兜啰”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节奏,××× ×× × ×. ×.× ×× × ×. 让孩子们把每一个节奏打正确,反复练习。 师:现在孩子们能把节奏打正确了,那让我们再次唱唱这首歌曲。 师:这次唱的好多了,那如果我们正在放牛,我们该怎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自由,高亢)很不错,那就用这样的情绪来唱一次。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山歌吗?你们喜欢歌里的孩子吗?歌里的孩子能那么自由高亢的唱,你能行吗?就让我们再次用这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

第 2 页 共 2 页

课题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预期课时 1.学会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2.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重难 指导学生划拍节奏及旋律音高。 点 教 学 流 程 一、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导入教学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脚步声” “来,我们跟随脚步声一起动起来,我们走过了山坡,淌过了小溪,草儿多青啊,花儿多香啊!来到了田野!” 师:田野多美呀,看,这里有青青的禾苗,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随风翩翩起舞的蒲公英,我们也来轻轻地吹吹! 生起立,师夸张地示范(加上手势,眼神要配合)。 三、呼吸练习; 1、“蒲公英渐渐飘向了远方,听,远方传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儿。” “同学们听听,他们的心情怎样,在歌唱什么?” 师生交流一下;“多美妙的歌声呀,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2、发声练习;(出示旋律谱) (1)师用“啰来”范唱;(放慢速度,声情并茂地唱) (2)引导生歌唱,熟悉旋律; “孩子们也来唱唱,气息沉下去,声音扬起来(做手势),唱给天上的小鸟听!” “现在我们声音再向小鸟靠近一点。” 四、新歌学习 1、出示课题; “孩子们的声音真美,这段旋律(边说边放歌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手指课题引导生齐读课题《田野的脚印》)中的一句,来,找一找,它在哪儿?” 生说;

教学批注 第 3 页 共 3 页

2、老师范唱; 师:“现在来听老师唱,边听边想,歌曲都是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吗?” ;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注意范唱时候在“啰来”的动作提示,做铺垫,眼神要到位); 请生回答;(若生答不出,老师边做手势边范唱,引导学生) 3、师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弹性的声音演唱?”——“因为他们在快乐地劳动。”) “好,我们也带着劳动的喜悦,来学唱歌曲的旋律。” 4、学唱歌曲; (1)完整唱谱;(放慢速度)“来,我们唱唱谱,小手划拍。”老师起音(6333533,一二一,走);(先直接唱,若有问题,就用“LU”来模唱) (2)解决问题;(划拍解决)“刚才同学们在演唱时,有什么困难?”——提炼知识点 (问题如果不大,不纠缠,不放弃!部分解决难点) (3)完整唱谱; (4)唱第一段歌词;(随时停,注意音准和节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唱第一段歌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歌词的感情来处理; (6)完整歌唱第一段歌词; (7)拓展——休止符创编; A、“请同学们看,在这些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你能创编什么样的声响,使歌曲变得更活泼!” “现在让我们来为歌曲配上编创的声响。” (7)自主学唱第二段;(能加入声势动作的尽量加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完整演唱。(艺术合成) (9)师小结:“我们用跳跃、连贯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愉悦的心情学会了这首歌曲,田野上留下了同学们一串串可爱的小脚印,(PPT——“再见”图片)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孩子们,和老师们再见!)

第 4 页 共 4 页

课题 春 预期课时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教学目标 中。聆听音乐《春》,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 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重难 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 点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师介绍《春》的创作背景。 选自组曲《四季》……,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清凉、纯净)。 1、播放《春》引子部分。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新的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与乐器演奏的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曲子的名字叫《春》。 二、欣赏 这一页还有什么?你认识吗? ( 师介绍乐器:、小提琴、伴奏、笛子、吉他、小提琴、笛子) 1、完整初听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2、看看书上有几个音乐主题?(三个音乐主题) 3、分段聆听这三段主题音乐,说说乐曲的情绪,并模唱。 4、听辨三段主题曲,并说说是用什么叫乐曲演奏. 5、 完整聆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请学生边聆听边指出事哪个音乐主题出及各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 三、小组活动 1、小组合作探讨。 2、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自己组的新作品。

教学批注 第 5 页 共 5 页

请学生相互评评各组学习情况。 创作自己的春天音乐: 今天我们从乐曲中感受到了春天妙的歌声,音乐与自然界的声音糅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妙啊!同学们,请想想看,你能摩唱出一截音乐吗? 四个声部合作,组成一个四声部的大自然音乐。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自然音乐《春》还创作了自己的音乐,其实音乐就在我们 身边,音乐也更在我们心里,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用你的音乐之耳倾听周围的一切。 课题 马兰谣

预期课时 第 6 页 共 6 页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教学 (2) 学生戴头饰表演歌曲的意境,热爱生活、热爱表演艺术。 目标 2、知识与技能: (3)学习音乐停顿记号与连音线,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4)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 教学重点: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表现歌曲,感受四拍子的韵律。 重难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点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多幅美丽的大山图画,问学生看到了什么? 生:大--山!(因为我们的家乡属于江汉平原极少看到这么美丽的大山,所以学生很兴奋)。 2 、师:请学生谈感受后小结: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学唱一首和大山有关的歌曲《马兰谣》,并简介马兰山的来历。 二、新课教学: 1、播放《马兰谣》MTV,请学生欣赏全曲,利用MTV中优美的大自然风光和天真无邪的孩童表演等画面感染学生,触景生情。并给学生带上准备好的美丽花环。 2、出示课件,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并运用多种形式念歌词(拍手、打花巴掌等)注意节奏的训练。 3、跟琴声学唱歌谱,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和出现的次数。 4、注意强调歌曲中停顿记号与连音线的表现形式。 5、用活泼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6、多种形式唱好歌曲。如女同学领唱第一段一二乐句,三四乐句全班齐唱;男同学领唱第二段一二乐句,三四乐句全班齐唱;男女生对唱等。

教学批注 第 7 页 共 7 页

三、拓展教学: 1、教师用竹笛吹旋律为歌曲伴奏,并请出本班音乐小达人用二胡为歌曲伴奏,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2、出示马兰谣歌曲伴奏请学生听伴奏演唱。注意倾听伴奏旋律。 3、教师结合歌词教学生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4、综合表演,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唱起来、跳起来、在欢乐的气氛中赞美美丽的家乡,感受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 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结合所学歌曲教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和寄语。 课题 清脆的牧笛 预期课时

第 8 页 共 8 页

1.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让学生在中感受田野的欢乐场面,体教学目标 会牧羊的儿童和羊群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通过歌曲的学唱,学习四四拍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能进行和谐的二声部演唱,并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表演和动作创编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像能力。 教学 音乐《牧羊小唱》,歌曲学习《清脆的牧笛》。 重难 点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一块儿到田野去看看,请你一边观看,一边听音乐。(播放课件————田野景色,背景音乐歌曲《清脆的牧笛》一遍) 2、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有趣的声音? 4、大家真能干,模仿得不错。现在请你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当牧笛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就和小牧童一起来吹奏牧笛。 二、新课教学(歌曲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一)、学习高声部旋律和歌词 1、牧笛的声音真清脆,那让我们来看看牧笛声是由哪些小音符组成的?( 2、请大家跟着琴声来唱一唱。跟琴唱旋律,再唱词。 3、小牧童来到美丽的田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到金灿灿的麦穗,看到又肥又壮的牛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那让我们也带着高兴激动的心情来吹奏牧笛吧! (二)、学习低声部旋律和歌词,结合歌曲学习四四拍的音乐知识 1、我们现在小牧童要出一个难题考考大家。由我来唱一段旋律,请你们拍出这段旋律的节奏。(课件展示) 4/4 3——3—— | 43 23—— |3—— 1—— |2l 71—— | 2、这条旋律是四四拍。四四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教学批注 第 9 页 共 9 页

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让我们一块儿再来拍一拍。 3、你们看,这有一些小音符,它们应该是分好组的,但是老师粗心忘了加小节线,请聪明的孩子帮助我根据拍号为旋律加上小节线,并唱一唱旋律。4/43 —— 3 ——43 23 —— (板书) 4、学生为旋律加小节线,唱旋律。 5、集体练唱旋律。 6、孩子们真能干!不知大家记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没有,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比比,看谁能按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准确地唱出旋律 4/43 ——1 —— |21 7 1 —— || (板书) 7、抽学生教唱旋律,集体练唱。(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四四拍,并熟悉第二声部的旋律) 8、 小牧童还有一个小伙伴,他们每天都会相约一起来到田野放牧,他们还会一同吹奏优美的牧笛。我们来看看小伙伴是怎样吹奏牧笛的?(课件展示低声部旋律和歌词)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琴声轻轻唱一唱。 9、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小牧童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来吹牧笛。请左边的孩子来扮演小牧童吹奏上面的旋律,请右边的孩子来扮演小伙伴来吹奏下面的旋律,我们先分别试一次,请注意老师的指挥。 10、让我们合起来用和谐的声音唱出牧笛的声音。(学生练习二声部合唱,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和学生合唱习惯的培养) (三)、导人齐唱部分的学习 1、孩子们,你们表演得真棒!老师也想来加入你们的表演中,你们愿意我来参加吗?那我就来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你们演唱合唱部分。(播放课件歌曲歌单和伴奏。) 2、完整地学唱歌曲。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牧童吹起了悦耳的笛声,为美丽的田野带来了欢乐,让我们一块儿融进这美丽的图画中,唱唱这首歌曲吧! 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课题 欣赏《牧童短笛》

预期课时 第 10 页 共 10

1

1、欣赏《牧童短笛》,在听、模唱及肢体语言感受的过程中,培养教学学生对音乐情绪的表现和体验。 目标 2、学习乐曲的力度、速度、音高等音乐基本要素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乐曲《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中的风格特点,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各个乐段的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学习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 教 学 流 程 (一)设计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水墨画。让学生观察水墨画说说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初步了解画中的人物,为欣赏乐曲铺垫。(师生交流) 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水墨画。看看画中都画了什么? 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牧童短笛》的乐曲,让我们结合这幅画,共同感受音乐吧!” (二)教学新授 初听乐曲: 1、 师: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田园景色,让我们听一听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 师: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聆听音乐,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曲子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当听到速度有明显变化举手示意。 (三)分段欣赏作品: (1)教师播放第一乐段:学生初步聆听乐曲。说说听候的感受。 1.感受主题旋律:再一次聆听乐曲,边听边思考乐曲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情绪?聆听这段音乐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感受?欣赏乐曲第一乐段,了解乐曲主题旋律。 2.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条。模唱主题旋律。 ①老师用钢琴弹奏主题旋律。 ②同学们用LU 模唱 ③学生用唱名唱一唱 (2)欣赏第二乐段: 教师播放第二乐段。师:提出问题:这段音乐你感受

教学批注 第 11 页 共 11 页

到了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段相比在速度和及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师生共同感受乐曲旋律。 (3)欣赏第三乐段: 教师播放音乐。提问:这段音乐与你刚才听到的那段音乐相像? 学生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的同时说一说是哪一段音乐的再现。本段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 总结乐曲曲式A—B—A’ (四)完整聆听乐曲: 1、音乐游戏:音画连接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接图画的过程学习三段体结构。介绍三段体结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把这样的ABA’的结构就叫“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2、再一次聆听全曲。你听到了什么乐器?生:长笛 (1)学生先说说对长笛这件乐器的了解。 (2)教师介绍西洋乐器长笛,让学生了解、认识长笛。 (3)教师弹奏《牧童短笛》 (4)学生以小组形式,配合乐曲,讲解《牧童短笛》小故事。 (五)编创与拓展 1、介绍作曲家:教师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学生了解作曲家及作品。 2、欣赏贺绿汀作品《森吉德玛》通过延伸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丰富学生音乐知识。 (六)课后巩固 今天,通过欣赏《牧童短笛》让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并且接触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作品。就请同学们思考,还有那些作品也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下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 课题 小红帽

预期课时 第 12 页 共 12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教学目标 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 教学重难 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即歌曲情绪的掌握,引导学生给歌曲创编动作来表演。 教 学 流 程 一、情境导入 1、随着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寓教于乐 1、导入: 师:你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谁能讲给大家听听? 2、 听范唱录音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你会用动作来表示吗?放录音,学生即兴表演 师:谁能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听音乐,学生试拍 3、边听音乐,学生边打二拍子 4、朗读歌词 5、轻声跟录音唱歌词 6、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三、学唱《小红帽》 1、师范唱 师:喜欢这首歌曲吗? 2、 歌曲中唱了怎样的一个小故事? 3、 师:小红帽非常懂事,而且善解人意,她悄悄对我说呀,要送给同学们礼物,想知道,小红帽的礼物吗?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礼物呢? 4、(1)出示节奏图——1条(8小节)学生打击节奏 (2)出示节奏图——2条(8小节)学生打击节奏

教学批注 第 13 页 共 13

(3)出示节奏图——3条(8小节)学生打击节奏 师:小红帽说,要用比赛的形式读儿歌,你们愿意吗? 5、学唱名 师:小红帽过生日这天呀,外婆为她做了七顶漂亮的小红帽,她还给这七顶小红帽取了好听的名字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这七顶小红帽的名字,它们真的很好听的。 (1)师:弹琴( do re mi fa sou la xi )七个音符 (2)师:你们说,它们的名字好听吗?(生——略) (3)师:我们再看看它们长的漂亮吗? (4)师:小红帽说了,比一比谁的耳音最好,谁猜对了,就会把生日礼物送给他,请同学们注意听啊! 6、学唱旋律 7、学唱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2) 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3) 纠正难唱乐句(4) 熟悉歌词 三 、创造表现 1、边唱边表演 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一起练习:动胯托帽,动胯挥手,踏点动胯,动胯挥帽 师:你还会其它的动作吗?放音乐,学生边唱边表演。 2、师:你能根据谈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吗?分小组创编、分组表演 四、小结。 同学们小红帽通过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大灰狼,这个结果你们满意吗?生答:满意, 那你们要是遇见大灰狼这样的坏人该怎么办呢?你们可要好好的想办法。 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下课了希望音乐会带给你们快乐。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快乐去享受属于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吧。

第 14 页 共 14

课题 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预期课时 1、能准确听出《糖果仙人舞曲》的主题音乐,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目标 2、了解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能主动参与创编动作、律动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聆听、表演童话色彩的音乐,增加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发展音乐创造思维。 教学重难 点 认真聆听乐曲中钢片琴的音色特点,能够听出由钢片琴演奏的主题音乐及乐曲的结构,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乐曲主题的准确听辨。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认识钢片琴熟悉乐曲第一主题节奏 教学批注 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激发学生主 (1) 课件出示钢片琴的图片并配音:嗨!大家好!我动参与学习的兴是钢片琴,你们不认识我吧?你听这是我的声音,(课件趣,启发、引导学播放钢片琴的音乐) (2) 师:这么优美的声音我也想学:“ 0我的 声音 清脆,叮叮叮,咚咚咚,当当当,就像小铃 铛0。你也想学吗? (3) 在休止符的地方先填一个字“嗨” (嗨)我的 声音 清脆,叮叮叮,咚咚咚,当当当,就像小铃 铛0。你能连续说两遍吗? 到心里去说,你能连续说两遍吗? 2、熟悉第一主题音乐 (1)你是在一开始就听到钢片琴的歌声了吗?(歌声前面有四小节的前奏) (2)钢片琴:你听出我唱的和我说话的节奏一样吗?你能听出来我唱了几遍吗?(放第一主题的音乐) (3)你能把你说的用手拍出来吗?(休止符双手打开) (4)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拍出来?(拍腿、排肩、跺脚、敲击……)

生大胆参与学习。 通过打击乐器的配合使用,培养索能力。 第 15 页 共 15

(4) 大家知道休止符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要把“嗨”放学生独立自主的探

3.学习曲谱中新出现的反复记号和顿音记号的作用和唱奏特点. 4.老师弹唱,学生跟唱 5.播放歌曲学生跟唱 6.播放伴奏学生齐唱 四、创造与表现 1、老师示范舞蹈动作 2、编排舞蹈 A、脚步要领 b、手的动作 C、表情姿态 3、集体表演 五、 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1.我会唱《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2.我会给音乐伴奏 3.我认识音乐家巴赫 4.我能辨别三四拍子 学生能完成上述任何一项教师均给予奖励。 课题 欣赏《萤火虫》

预期课时 第 36 页 共 36 页

1、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正确地演奏打击乐器并自创节奏为乐曲伴奏;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作音响创作来体教学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目标 2、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教学重难 点 1、在三拍子音乐的伴奏下,能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表现出强和弱。 2、唱好八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 。 3、指导学生能用轻切、自然的声音演唱。 4、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二拍和三拍的节奏特点。 教 学 流 程 (一) 听音乐进教室,随三拍子音乐飞进教室 师:与小伙伴一起舞蹈;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摆出你们最漂亮的造型。 (二) 快乐音乐园 1、师: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去快乐音乐园, 想知道今天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请你猜一猜。 2、猜谜语 师: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是什么呢?(学生回答) 3、揭示课题 4、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 (2)、师:你知道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 (3)、师:你能用打击乐器随着音乐演奏吗?(媒体出示)现在就请每一组小朋友拿好打击乐器一起拍一拍,敲一敲。 (4)、学生小组进行练习。 (5)、师:小朋友都练习得很认真,现在请每一组先来演示一遍。

教学批注 第 37 页 共 37

5、舞蹈乐园 (1)、媒体播放两只跳舞的萤火虫 (2)、学生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喜欢的萤火虫。 (3)、师: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6、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录音范唱) 师: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们都很棒。 (2)、出示歌词(媒体出示) (3)、师:接下来老师为你们朗读一遍歌词。 (4)、师:你们想和老师一起读歌词吗? (5)、学生用lu哼唱旋律 师:现在请小朋友轻声用lu唱一遍。 (6)、师: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 (7)、师: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8)、师;让我们完整演唱一遍。 7、表演乐园 师:看,我们又来到了表演乐园,有三只正在表演的萤火虫,和你喜欢的萤火虫一起唱唱跳跳。 (三)、拓展 1、创作乐园 (1)、师:听,这是一首几拍的歌曲?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师;你会拍这条二四拍节奏吗?(学生拍击) (3)、师:二拍子的强弱规律你知道吗?(学生拍击) (4)、师:看,现在这首歌曲有哪些不同了?请你先试着念一念。)、师:谁愿意试着唱一唱? (5)、师:让我们一起演唱,要表现出两种节奏带给你的不同情绪。 课题 我和星星打电话 预期课时

第 38 页 共 38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 点 1、学会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并能随歌曲做表演。。 2、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求知和好奇,激励他们学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中,培养活泼、开朗、乐观的性格和与同学们友好相处,相互合作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并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教学难点:歌曲中6 | | | 2 — |音高节奏要掌握准确。 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音乐律动,激发兴趣 1、律动教学:学生听音乐《闪烁的小星》,有节奏地做律动。 二、谈话导入 1、师语:(屏幕展示:星空) 三、揭示歌曲名称,感受音乐《我和星星打电话》 1、初听歌曲 ,回答问题。 这首歌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夸奖他们说得很棒) 2、现在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同学们可以跟着音乐律动起来。 3、听完音乐,请同学们打开书46页,跟着老师一起来朗诵歌词。 4、同学们真棒,现在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大家可以跟着音乐一起轻声哼唱。 5、教师教唱歌曲几遍。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现在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来学习歌曲。(先用“la”模唱,再加入歌词) 6、重难点解决 歌曲中6 | | | 2 — | 节奏比较难掌握准确 7、学生跟着音乐齐唱(学生跟不上时教师可以适当带唱)。 8、角色扮演 9、同学们,让我们跟着琴声带着感情最后来演唱一遍。 四、小结: 课题 欣赏《夏夜》

预期课时 第 39 页 共 39

1、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教学的美感。 目标 2、通过欣赏歌曲《摘星星》,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未来的成长、发展,有更高、更远的目标。 教学 1、感受用演唱的方式表现出的萤火虫形象,并能用歌声表达出对萤重难 火虫的喜爱。 点 2、在音乐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 学 流 程 一、感受音乐,激发想象 1、师生共同表演唱《闪烁的小星》。 2、将《小星星》的节拍换成三四拍,进行变化演唱。 A师演唱,学生说有何变化。 B学生试着演唱。 3、师:你们听,有一群同学乘着歌声的翅膀《摘星星》去了!听后告诉老师,他们是用怎样的演唱形式去“摘星星”的呢?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多媒体出示曲谱) 4、复听,轻声哼唱。思考:歌曲中小朋友的心愿是什么?再请学生们说说自己的心愿,畅谈自己感想。 二、体验情感,歌曲教学 1、视听吟唱,走近歌曲(播放《夏夜》)(听节奏,身体 1 教学批注

第 40 页 共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3d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