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心得

更新时间:2024-04-10 00: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的主要内容:{此学习笔记,是一个老先生的学习心得与解析}

《论语》一书共有20篇,均以每篇首句前两个字或者前三个字命名,约两万余字,完整而充 分地反映了孔子的如下思想:

1.克己复礼,修养仁德从而成就圣贤君子。 2.为政以德、仁者爱人的政治思想。 3.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

4.有教无类、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等等。

学习《论语》的意义:

对当今人们的道德伦理重建和感情操性陶冶,培养智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有所裨益,从而真正感受到人的尊严和幸福。

《论语》学而篇第一要义

这一篇学而,是以篇首“学而”二字命名的。 (1)孔子热爱学习,重视学习。

“学而时习之”的“学”是学习、学习无废业,所以是很快乐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孔子一生所做的努力看,这第一句话,应理解为“我的学说被天下人所学习效法,难道不喜悦吗。”

孔子对他的弟子要求很严,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培养他们都成为君子和圣人。君子是指人格上的完善,圣人是指仁义上的教化。

一个真正的君子,不是给别人做的,是要关系到自己的人生和境界。首先要完善自己,然后再宣扬大道,传播真理,造福人类。无论是对私对公,都要顺其自然,不为外境改变自己的初衷,这才是君子圣人。

孔子很注重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两个理由,第一:提出家庭和社会中实践自己的人生真理时,如果还有优裕的精力,那就要去学习文化。探讨古代典籍遗文,整体上会有一个道的思想体系,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去给他人传授真理,教化天下。第二:君子不是生下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干的。所以需要去学习,这个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智慧,一个是实践智慧。

经常去学习和实践,便会把自己的思想或者学说在实践中加以应用。那么就能够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由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以便顺应规律,适应自然。人与人本来没有多大差别,关键在于处理问题事务的方式不同。同样的名利,一般的人是争夺,结果往往得不到。智慧的人不争夺,却往往名利随之而来。

(2)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所谓的仁,从人从仁,两个人相处就是仁。仁就是人,真正的人就是爱人,所以才说仁者爱人。人是在与人相处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的。而人类的各种关系孝悌之道便是根本。(孝悌:孝顺父母,敬爱哥哥。)

(3)对父母兄弟所尽的孝悌,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没有任何虚伪与造作。巧言令色就是虚伪了。巧言就是背离了自己的本心而造做出来的语言,令色就是与自己的本质不合的美好颜色。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对待上司、父母、兄弟、朋友,那就是虚伪了,或者是别有用心。

孔子的弟子曾子是与巧言令色相对的。他每天要反省自己三个方面。对君王上司,为人谋事尽忠心了没有,这是做臣子的职责。对朋友同事,守信用了吗?这是做朋友的本分。对自己的人格要求,老师讲习的真理实践了吗?

曾子三省的,就是一个孝、一个悌还有一个是仁。能够实践老师所传授的真理,才会被社会所承认,并且拔荐为管理人才。

如果管理有千乘车辆的诸候大国,就要抓住仁爱,讲究信义。把家庭中所行的孝悌推广出去,落实在天下人身上。

(4)孔子参与政治靠温、良、恭、俭、让。

子贡是几个得意弟子之一,对于老师的思想为人有着深刻的理理解和认识,子禽问夫子是追求参与政治呢?还是别人主动让他去参与的呢?但 子贡却回答说是夫子是因为温良恭俭,让而得到的。避开了求和与直接提出了得,说明是非求非与。是因为夫子的德性和本领而自然得到的。

孔子懂得参与政治的条件,就是温和、善良、肃敬、勤俭、谦逊这五种德性,这五点是一个从政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孔夫子都具备了,所以会得到参政的机会,无需要去乞求。更无需统治者的赐予。

(5)孔子所追求和宣传的一个核心,就是克己复礼。

对于礼的实行,以和为贵。和是一种状态,一种秩序。是一种平衡,人际关系紧张,便有可能造障碍和争夺,社会的秩序受到破坏,天下大乱,对认谁都没有好处,受到损害的是人类自身。

孔子毕竟是大圣明师。其境界的确难于估量。他虽然认可了子贡的境界。但却可更进一层,提出贫困却乐于人生之道,富贵但却实践人生礼仪,才是真正的君子。

(6)孔子主人为人格的培养要如对玉石象牙攻冶那样切磋琢磨。 人生的真正目的,无非就是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那就是君子。

子贡受到启发,便想到了诗经中的如切磋,如琢如磨。以为君子修养自身,就是要砺砥德性,超越现状,切磋琢磨专指对玉石和象牙的工攻治,切了还要磋,琢了还要磨,越切磋越精细,越琢磨越微妙。人格的修养与磨炼也是一样,越修养越圆润,越砺砥越完美,最后会成为一个君子。

《论语》学而篇第一 共十六章各章大意

(1)讲学习是快乐的,讲朋友来是快乐的,讲人不知己不怒是君子。 (2)讲孝悌是仁的根本点。

(3)讲巧言令色的人,是很少有仁的。

(4)孔子的弟子曾子与巧言令色相反,吾日省吾身。

(5)讲孔子认为治理有千乘兵车的国家要谨慎从事、守信用、爱惜民力费用、调动民力要有时节。

(6)讲修养有剩遗精力,那么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这里也有修养比学习文化更重要)这章讲两点,一讲修养,修养是什么?养就是守孝悌、仁德。二是学习,学习包括学智慧和实践两方面。

(7)讲子夏讲要爱贤人,轻美色要努力孝顺父母,舍身服侍君主,诚信与朋友交际,说话要守信用。

(8)讲孔子主张,贤人君子要持重,立足诚信,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不要害怕改正。

(9)曾参认为慎办丧事,追怀远祖,百姓的德行就归于仁。

(10)通过子禽对子贡的请教知道 孔子参与每个国家的政治,是非求非与,而是以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得到的。

(11)讲孔子对尽孝的解释:父在时要看他的志向,父死后要看父之道行,三年时间不改变父亲所走的路。

(12)讲礼的运用与和关系,和就是恰到好处,礼的运用以和为贵。要达到恰到好处,也要以礼为节制。

(13)讲实行符合道义的诺言是可以实践恭敬合乎礼仪的准则,可以远离羞耻,依靠且不离开自已的亲族也是可尊崇的。

(14)孔子提出对圣人君子的要求和对好学的又一种解释。对圣人君子的要求:食不求饱,住不求适,敏捷办事,谨慎说话,近有道之人,匡正错误。

(15)讲孔子在认可了子贡的境界,即贫穷不谄媚,富贵不骄傲后,更进一层提出贫穷乐于人生之首,富贵但却实践人生礼仪(为什么孔子能够更进一层,因为孔子是圣人,圣人的境界更高)于是子贡从此受到了启发,想到了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磋、琢磨专指对象牙和玉石的政治,人格的修养与磨炼也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君子。讲人格修养,坚持切磋琢磨。

(16)孔子讲不要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论语》为政篇第二要义

(1)天子要垂拱天下,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

这一篇由为政开始。主要谈论如出世立身,施展自己的社会职能。政指的是政治,也就是政府治理,君主是天之子。政府也就成了天下万邦的中心,万民百姓仰慕肃敬。如果天子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百姓就会像众星一样环绕北斗一样。而天子则能垂拱而治天下。

(2)孔子讲述了自己实践道德人生的经历和过程。提出了道德礼教治国的可行性。(解释孔子的经历)他从十五岁开始学习礼仪道德。

三十而立是说礼仪道德经过十五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就,说明从礼仪道德的学习和实践阶段,进入了传播和教化的时期,有了真正克已复礼的事业,四十而不惑,说明经过十年的传播和教化,在学中知不足,在教中知困,而且有不足就补充,有困惑就解决,十年之后,便可以教学相长,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无所困惑了。五十而知天命,是说自己再经过十年地教化传播,便知道天地自然的命运以及自然所赋予万物人类的命运,六十而顺耳,是说再经过知道天命而作的十年,从而使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觉得顺当了。当你明白了一切都是

自然而然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执着什么了,耳朵也就顺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凡所行事言语,如同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样,无善无恶,无人无我,没有规矩,也没有无规矩,自由自在无不合乎规矩。

(3)孔子对颜回的认识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但整日与孔子相对言语,却从不提出问题,没有积极的反应,好像大义,什么都懂,好像愚钝但并不愚蠢,这种境界就如老子说的大智若愚,由此引发开去,只要你观察所走的路,再看到他所安心立命的事业,什么东西都隐瞒不了的。 (4)对温故而知新的解释

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并列句,是说温习探索过去的史实,并且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光知道过去是不成的,因为时代在变化,还要知道新的,既知过去,又知现在,便可以给人做师表了。(师表:给人学习的表率) (5)孔子说真正的君子不是一个器物。

凡是器物,都是只具有一定的用途,而真正的君子不执着一用,无所不用,无所不通,才能应用无穷。

针对子贡的实际,孔子提出君子应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思同步。

孔子针对子贡的实际,提出真正的君子是先把自已的想法干出来,然后再说出去,因为人类在交往中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两种,一言一行,有的人言多行少,有的人行多言少,或者只言不行,或都只行不言,任何一种,都不是言行平衡的,既然言行都不可少,那么真正的君子就是言行等同,先行后言,真正的君子,应该是言行一致,学思同步。言行一致,便能表里发中。学思同步,就能身心平衡,学即是实践,思即是理论,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升华出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论相统一,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成就君子之德。 (6)孔子教子路怎么才能做到智慧

子路正直憨厚,而且勇敢,所以常跟随着孔子,也常常受到教育,这次明确教诲子路的,是怎么才能做到智慧,那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和就说知道,不知疲乏 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可见达到智慧的途经很简单,就是一个诚实啊。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百姓与长官的分别,长官少而重,百姓众而轻,官不是不可以去做,而是怎么去做,怎么去做好的问题。

父母高寿,自己可以克尽孝道,忧的是父母越来越年老体弱,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更需要自己的愁心照料。

(7)要谨慎言语。

什么事情都是说来容易做来难,言必信,行必果。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那就坚决不说,生活中常见那些信口答应许诺的人,往往没有兑现的日子。而那些金口难开的人,就往往一诺千金,诺言必信。所以古人说话总是谨慎,就是害怕自己做不到啊。

(8)要谨慎行为。

谨慎语言,更要谨慎行为,言行不二,但要三思而行,凡事以礼仪约束自己,那么很少会有失信于人或者失败的。的确,当你还没有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候,那就一定要谨慎行事,才不致于招致过错。只要你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德性,言行一致,那么一定会有知己的,因为道德是天地万物自然的德性,人皆有之。行德一定有德报,当天下众人都认识了这一点的时候,天下归德,行德的人如何能够孤独呢?

(9)实行正义要讲究策略和方法。对待君王或者朋友,一定要明白他们会认识大道的,千万不要屡次揭露他们的短处,人都有脸,有耻辱感,而且一口也吃不了胖子,凡事不要着急。所以,劝谏君王,一旦着急,次数多了,就会招致羞辱,因为他一时还放不下自己的面子。劝谏朋友,也不能着急,否则时间或者次数多了,连朋友也会疏远了。所以正义是一个事情,实行正义则是另一个事情,一定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里仁篇第四 共26章 各章大意

里仁:(里:居住)居住有仁德的地方。

(1)孔子教人选择居住的环境,昔孟母三迁,用心良苦。正是考虑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要健康成长,离不开好的环境;一个人要有所成就,也需要一个好的环境。

(2)孔子认为只有仁者才能够安于现实,体运自如,不因富贵而淫,不因贫穷而移,在这一章论述了仁者与不仁者的处世态度。

(3)孔子阐说只有仁人才能心地坦荡善恶分明,不因私欲而好恶。

(4)孔子阐述立志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鼓励人们立志于仁,这样就会存心善了。

(5)孔子强调仁的重要,指出君子不可以须臾离开仁,而且仁应该贯彻到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之中。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即是在伧促匆忙中是这样,在流离颠沛中也这样。

(6)孔子强调行仁德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不存在力量不足的问题,只是立志去做,是可以做到的。

(7)孔子提出了认识人的一种途径。即通过考察一个人的过失来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孔子认为人的过失有不同的类型,从而可以折射出不同的个体的人格特征。

(8)叙述了孔子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及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9)孔子强调追求真理,不应贪恋世俗享受。

(10)孔子阐述君子行事只求合于义,而不是非得这样或不怎样,不固执,不教条,这才是君子的态度。

(11)孔子指出君子与小人品格不同,他们所思虑和怀念的事情也不一样。“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2)孔子指出个体行事的标准应合于义,而不是一己之私利,如果做事都考虑到个人的私利,必然会招致许多怨恨。“放于利而行,多怨。”

(13)提出以礼让治国的政治主张。

(14)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孔子认为应该自己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掌握立身处世的本领,而不应怨天尤人。

(15)曾子指出孔子学述的基本思想是忠 和恕。孔子说过:“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大慨是忠恕罢。”

(16)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对义利的不同认识。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懂得)

(17)孔子阐述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他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8)孔子阐述做儿女的怎样对待父母的过错。一方面要委婉地劝谏,另一方面又不要冒犯,不要怨恨,不要伤害父母的感情。他说:“事父母几谏,不见志不从,不敬不违,劳而不怨。”

(19)孔子阐述孝喘父母的一个方面。他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0)孔子讲孝的一个方面,他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已见《学而篇》第11章)

(21)孔子讲做儿女的要关心父母的衰老,关心他的健康。他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孔子讲谨慎说话的重要,轻诺则寡信,夸夸其谈则往往言行不一。 (23)孔子指出约束自己可以减少错误,对自己严格要求,谨言慎行,这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他说:“以约失之者鲜矣。”

(24)孔了讲君子的一种品格,说话谨慎,做事敏捷,也就是要少说话,多做事,埋头苦干。他说:“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25)孔子鼓励人们加强道德修养,指出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的。他说:“德不孤,必有邻。”

(26)孔子指出一条为人处世的原则,无论事奉国君还是对待朋友,都不能过于繁琐。他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要义

这一篇讲述评论孔子的弟子的德性和本事。谈论古今人物的得失。 (1)对公冶长的评价

公冶长是他的弟子,曾经被关过监牢,但孔子不嫌弃他,认为那不是他的罪过,但却对他人受过而无怨言,所以宁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见这位公冶长一定是位仁厚之人,值得依赖。

(2)对南容的评价

南容也是孔子的学生。叫做南容适,为社会尽力贡献,国家混乱没有章法的时候,他却能够免遭刑戮,这样的人,正学会中庸之道,顺其自然,明哲保身,是值得孔子赞叹的人物,所以自己也许没有女儿,便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3)孔子不赞成愚忠

由孔子对南容的评价,可以见到,孔子作为儒家的代表,决不赞成什么愚忠,而是智慧地生存,合乎自然规律地处世。

(4)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子贡很有才华,虽然平时不露锋芒,只是在孔子的身边安心学习,但是在关键时记得却屡次显示出他的政治本领,所以孔子多次提到,赐也达,可使从政,于是孔子把他比喻为器,器有大器有小器,所以子贡会问何器,孔子说是瑚琏,建阳祭祀用的尊贵之器,以此来赞叹子贡的才华与德性。他为了鲁国免于大国的欺凌,竟然挑起大国之间的战争,孔子的晚年生活全靠子贡的照料,而且在夫子死后,竟然庐墓守丧六年,孔子的确没有看错。

(5)孔子对冉雍的评价

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则认为,做人不见得都要有口才,一旦用口辩去与人争夺,结果常常会受人憎恶,所以孔子连说几句焉用佞(佞:宁)要做一个真正的人,是不能靠巧辩争胜的。

(6)孔子对漆雕开的评价

天下的人因为看惯了官场的利益,所以往往都想去当官,或者期望儿女长大能够当官有势。漆雕开不想当官,但也不想违背老师的期望,所以便说道,自己对当官的事还没有信心哩,委婉地拒绝了孔子让他当官出仕的使命,的确,像漆雕开这样的人实在难得,孔子怎么能够不高兴呢。

(7)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孔子的目的是宣传他的政治和人生主张,但总是到处碰壁,难于实现,有一次,孔子说,自己所推行的人生大道行不通,那干脆乘个筏子到大海上去吧,而跟随他去的,一定是子路吧,子路一听很高兴,这是对他的赞赏啊。但孔子却说道,子路喜欢勇猛超过了自己,敢于乘桴去浮于於海,但可惜的是没有地方去驰骋他的才能啊。因为孔子的只是仁政德治,不需要勇力杀敌,所以也替子路惋惜,只能让他做个车夫。子路有勇,不见得有仁,所以即使有管理国家,最多只能做个管理兵赋军政的工作。他的勇力只能用在这里,至于心怀仁德,孔子总是讲不知,还没有发现,当然这勇和仁,既关系到各人的学习实践,更关系到人的本性,子路的勇,大概是本性如此。

(8)对冉球、公西赤的评价

冉球可以担任大夫采地的行政长官,公西赤可以立于朝堂接待外宾,都可担当一面,但是说到仁德方面,孔子都不知回答,足以说明他不认可,推荐自己的学生出仕为官,都抓住了他们各自的特长,真是知弟子莫若师了。

(9)对子贡、颜回、宰予的评价

子贡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当夫子让他与颜回作对比的时候,他很实事求是地回答道,颜回是闻一知十,他自己只是闻一知二而已,所以无法对比,孔子很肯定他回答道,是啊。我们两个都不如他啊。宰予白天午休,孔子知道了,便有些不高兴,他很感慨,腐烂的木头,的确没有办法雕刻,粪土的墙壁没有办法粉刷,比喻这宰予如此浪费光阴,本来就无可救药了,自己都不努力,老师又有什么办法呢?

(10)对申枨的评价(成:)

孔子说他没有见过刚强的人,而有人谈及申枨可以是刚强的了,但孔子认为申枨欲望太强,怎么能够刚强呢。可见,在孔子眼中,无欲才能刚强。

(11)子贡对孔子的赞扬

子贡说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自己不希望别人别加给自己,所以也不希望强加给别人,这就是恕的核心精神,孔子说他还做不到这一点,是在勉励他,所以子贡赞叹他的老师道,他所讲的是文献学说,大家都能听得他,就是夫子所说的人类本性和自然规律,他们都没有办法听得到。孔子并不是不懂天地自然规律,他曾经问礼与道於老聃,而且讲朝闻道,夕死可矣,从夫子之言性与天道看,夫子一定讲过性与天道,只是孔子一贯主张人间秩序,所以强调仁与诚,而一般不语怪力乱神,老子谈道与德,孔子知道与德而专谈德,所以才有子贡的感叹。(哦什么子贡感到听不到孔子讲自然之道,因为孔子重点放在宣传他的人生主张,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12)孔子对子路的评价

子路好勇,行善也以勇猛著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会有任何的含糊,完全是一副军人的作风,所以当他听到一件善事而去做的时候,只害怕听到别外一件善事,因为那件还没有做好,不敢开始做另外的事情,这似乎也太有点拘泥了,可是也憨直得可爱了。

(13)文是什么,对孔文的评价

孔文之所以被谥(视)作文,照孔子的理解,是因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原因。人只有机敏而且喜好学问,而且不以下问那些卑贱的人而感到羞耻,那么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这就是孔子所崇尚的文化精神,每一个人类分子都这样的话,那么何愁人民不照理,天下不太平呢。

(14)郑国子产的美德

郑国的子产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政治家,而且很有仁德,孔子总结为四种,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待人谦恭和气,这是人与人交往的首要美德。二是奉事自己的君上非常恭敬,因为他的位置居於自己的上方,尊敬他就等于尊敬自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三是教育培养人民十分惠顾,百姓只要得到生活利益,自然会感恩载德,忠心顺服。四是使唤百姓,一定合乎道义。

(15)对臧文仲的评价

自然物中,龟麟龙凤叫做四灵,就是因为他们见首不见尾,或者长寿,或者罕见,臧文仲崇拜神龟,所以给龟盖下大宅院,华屋子,但乌龟又与他臧文仲有什么关系呢?崇拜神龟又能给他增添什么智慧,所以孔子认为他很愚蠢,与其崇拜神龟,不如增长自己的智慧。

(16)对尹子文的评价

令尹子文多次出仕楚国为令尹宰相,多次被罢免,上任的时候 没有喜色,罢官的时候没有怒色,而且还必定给新令尹交待政事职务。这样的人,在大多人看来就算可以的了,但在孔子的眼中,仅仅是个忠臣而已,并不能算什么仁德之臣,仁德之臣应该指明统治者的政事得失,不能让人说罢就罢,说用就用。总得有个出处之道啊。

(17)孔子主张忠而有智

孔子不主张愚忠,要忠而有智,也不主张滑清,要清而有仁。这些都是一个大臣应有的品德和修养,不能只是明哲保身或者随波逐流而已。

(18)颜回的不贰过,子路的闻过则喜。

人之所以能够言行,是因为受到自己思想的支配,能够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至少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所以极少数人能够看到自己的过错并且内心加以反省的,如果人有智慧或者正义感,以伦理道德作为言行的准则,那么一定会知道

自己的过错,知道了就会想着如何去消除,然后就能够象颜回那样不贰过或者子路的闻过则喜,从而成为圣人贤者。

《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共28章各章大意

(1)孔子对公冶长的评价:公冶长仁厚代人受过,孔子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2)孔子称赞南容的处世之道。他不因治世而埋没自己的才能,也不因乱世而受刑罚,这需要很好的道德修养,也需要很高的智慧。

(3)孔子称赞子贱的品德,同时说明鲁国有成就子贱品德的环境,也说明子贱善于学习。

(4)孔子以瑚琏比作子贡,既说明子贡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又指出了他不是孔子所希望的全才,没有达到“君子不器”的高标准。

(5)孔子不看重能言善辩,他多次表示,要谨言慎行,少说空话。也许巧言是时风所尚,所以孔子一再地说起。这一章讲冉雍有仁德,但没有口才。孔子说:“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6)孔子对漆雕开不汲汲于注禄位的态度表示赞赏,并为漆雕开有谦让的作风而欣喜 。

(7)孔子慨叹自己的政治主张不能推行,即使有子路这样的学生相伴也无所用。

(8)孔子对子路、冉求、子华(公西赤)三个学生的评价,指出其各有所长,可见孔子知人,也可见孔门多贤。

(9)孔子一方面赞赏颜回,一方面激励子贡,让子贡与颜回的对比中充分认识自己,找出差距,努力提高自己。(孔子以使学生在对比中认识自己是个很好的教育方法。)

(10)孔子批评宰予白天睡 大觉的懒惰行为,指出宰予言行不一,由此孔子引出一种认识人的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批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孔子阐述欲望太多就不能成为刚强的人,所谓无欲则刚。(这章是对孔子学生申枨的评价。)

(12)这一章子贡所言,应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通,这是实践 “仁”的重要方法,孔子认为子贡还做不到这一点,希望他努力去做。

(13)通过子贡的赞美,说明孔子学说深微广大,孔子屡言知天知命,子贡乃对其精义不可得闻。

(14)记叙子路勇于实践的品格。《礼记*杂记》说:“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可见,闻与学的最终目的是行。

(15)孔子称颂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姝熹说:“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有如孔文者实属难得。

(16)孔子称赞子产有四种君子的德行。

(17)孔子称颂晏平仲善于交友。他与人交友很久,仍能够保持恭敬而不失礼节。(久而敬之)

(18)孔子批臧文仲的迷信、愚昧。时人都称文仲为智者,孔子指出臧文仲谄媚邀福的人,怎么能称作聪明呢?

(19)孔子以令尹文为“忠\以陈文子为“清”不以仁相许。可见孔子对仁的要求是很高的。

(20)孔子对季文子办事过于谨慎提出再思就可以了,不必每件事都反复考虑。当然孔子这里是针对季文子这个别例子而言,孔子并不反对“三思而后行。”

(21)孔子盛赞宁武子的处世艺术。孔子自己虽然能处在乱世积极进取,“知其不可而为之”,但也认同宁武子的洁身自好,保身全生,认为这也是一种智慧。

(22)孔子在陈国受困,决心回国讲学的情况。孔子游历他乡念念不忘故乡的学生,可见孔子对学生的爱心敦厚。

(23)孔子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说明微生高为人不直爽。虽然这一举微生高并无不是。(人家向微生高讨点醋,他不直说自己没有??)但也可见微生高这人做人不真实,有委曲世故,博取虚名之嫌。

(24)孔子称赞伯夷,叔齐的品德,指出不念旧恶,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就很少。

(25)孔子指出自己同意左丘明认为花言巧语、虚容假色、过分恭敬,把怒恨藏于心中,表面上却对人友善的这些行为是可耻的,从反面来说明为人要真实,要表里如一。

(26)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渊各言其志,子路显示了重义轻财的豪勇气慨,颜渊体现了谦虚谨慎的自我修养,孔子则展现了以天下为己任,平治天下的抱负。

(27)孔子指出,能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的人是很难得的。

(28)孔子强调学习,并指出自己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孔子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而是反复强调自己是学而知之。

《论语》雍也篇第六要义

这篇讲什么?

上一篇(公冶长篇)开始谈论自己的学生和其他人物,在评论人物的同时,反映了孔子的人生主张和政治观点,这一篇雍也照样如此。

(1)孔子对冉雍、子桑伯子的评价

一开始便说冉雍可以做为首领,仲弓就是冉雍,孔子在定了冉雍可以为国君之后,冉雍便请教对子对子桑伯子的评价,孔子认为他还可以,只是一个简练干脆,仲弓则认为,简练干脆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有一个分别,态度恭敬而能行为简练,然后处理百姓事务,那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态度简朴然后行为简练,岂不是什么都太简易了吗?因为孔子讲究文化礼仪,即人生态度要文明恭敬,然后办事简练干脆,所以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听了冉雍的话,孔子便很高兴,给予极大的肯定。

(2)对好学的注释

不迁怒,不贰过就是对好学的注释。 (3)对颜回的评价

孔子认为自己的弟子之中好学的人,除了颜回以外再也没有别人了。 颜回的生性完全与孔子相同,仁义之中充满了智慧,因为他明白了仁义的意义及实行仁义的妙处,在意识上真做到了归仁,所以以能够自觉地与仁同体或者说成了仁道的自觉载体,这样以来,也就根本谈不上归仁或者违仁了。毋宁说,在颜回自己来讲,已经没有仁与不仁的概念,仿佛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回的贤良,正是从他的日常起居中体现出来的,他家境贫寒至极,但却极乐无穷,虽然一箪一瓢,身居陋巷斗室之中,但却心怀天下,逍遥自在,任何人看了,都感觉他太可怜了,替他忧愁,可他却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心里上的快乐。这样的生活,就是安分守己,乐天知命,顺其自然,乐在其中。

(4)对子路、子贡、冉球三人的评价

子路勇敢果断,子贡通达智慧,冉球才艺美胜。对于政治管理来说,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季康子问三人能否从政,孔子提出了他们三人各自的特点,肯定了他们对于政治的把握,但却并未将三人推荐给季康子,既体现了孔子对于学生的了如指掌,又表现了对于季氏僭权越权的否定。(僭:见。超越)

(5)对闵子骞、伯牛的评价

闵子骞身为孔子的学生,深知老师憎恨越礼之人,所以当季氏派人来聘请他们出仕的时候,便让使者替他委婉谢绝,这都表现了孔子教导弟子,先以人格为重,不为权贵折腰的气节。伯牛得了不治之症,孔子亲自前往探望,从窗里伸手进去,与之握别,那种情景的确令人感动。因为伯牛的德性很好,仅次于颜回,深得孔子的赞赏,生离死别之际,难免会连声哀叹,这样的好人竟然会得这样的恶疾啊。师生之间,感情真执,动人肺腑。

(6)对子羽的评价

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十分丑陋,曾经做过孔子的学生,但未受重视,后来回家专事修行,被武城的长官子游所发现,他有两点善行仁德,一是行为正直,不走歪门邪道。二是没有公事,决不登子游的门,毕竟两人都是同学,按理应该来往,别人巴结还来不及哩,所以深得子游的赏识,还向孔子做了汇报,说明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后来,南游讲学,弟子三百余人,声名大震,孔子知道后,非常感叹,便说出了两句有名的话来:“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从容貌上看人,竟然看错了子羽,没有想到他有这样的品德和造诣。

(7)孔子赞美的美德

孔子赞美的品德不是嘴上说说,或者是有意为之,而是很自然而然的本质,就是说,他所推崇的仁,一定是融合在人的本质中,所有的行为都是自然的流露。比如说,孟子反从来不誇耀自己的美德,军队败退的时候,他在后边殿后掩护,等到了城门下的时候,他不想让人们意识到他是英勇无私的,所以才打了一马鞭,

“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

(2)孔子自述他的学习方法(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默而识之”。)学习态度(学而不厌)教育态度(诲人不倦)。

(3)叙述孔子所忧虑的四件事。这四件事也是做人的标准。

(4)叙述孔子在家闲居时既端庄又舒缓的神态,可见孔子与那些整天板着面孔,令人望而生厌的道学先生全然不同,他给人的感觉是舒坦而自然。

(5)孔子对周公的敬仰,感叹行周公之道不能实现。

(6)孔子阐述他的教育思想声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阐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古代学在官府,入官才能学艺。孔子私家讲学之风,并提自行束脩未赏无诲,这样使得颜渊,原思这样的贫家子弟也有求学的机会。

(8)阐述孔子的启发式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反也。)

(9)说明孔子有恻隐之心。

(10)说明孔子的吊哭有真情的投入,不只是形式而已。

(11)孔子称赞颜回与自己一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批评子路有勇无谋。孔子指出用智用谋才能克敌制胜,教育子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12)孔子指出财富并不是想追求就能求得的。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既然不可强求,就不要汲汲于财富,而是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13)记述孔子谨慎对待的三件事,战争和疾病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孔子自然特别谨慎,而斋戒涉及鬼神,所以孔子也特别慎重。

(14)记叙孔子对《韶》乐的赞美,同时也说明孔子对音乐的专注和痴迷。 (15)孔子称赞互相推让君位的伯夷、叔齐兄弟为古代贤人,自然也反对卫出公与父亲争夺君位了。

(16)孔叙孔子安贫乐道,追求精神上的快乐,轻视不义的富贵。《吕氏春秋·慎人篇》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首得于此,则穷达一也。”

(17)孔子强调通过学习《周易》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减少自己的过失。

(18)记叙孔子用雅言的情况,钱穆先生说:“孔子之重雅言,一则重视古代文化传说,一则抱天下一家之理想。”(《论语新解》)

(19)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孔子是一个勤奋、快乐、超脱的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0)孔子强调自己悄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孔子从不炫耀自己聪明,而是反复地表白自己的勤奋、努力、孜孜以求。孔子以此教育学生,体现了他作为教育家的知慧。

(21)记叙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鬼神,说明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关注现实人生,同时重道德教化,反对武力争夺。

(22)孔子阐述谦虚好学的态度,指出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并能从别人的不足中吸取教训。(他说:“三人行,秘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表现了孔子在暴力面前临危不惧,对自己的人格品德充满信心的气概。 (24)孔子表明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学问、道德、文章教给学生,体现了孔子作为老师的可贵品德。

(25)记叙孔子的教学内容,孔子不仅教学生书本知识,还注重社会实践,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子以四教:文、忠、行、信。)

(26)孔子阐述四种不同层次的理想人物:圣人、善人、君子、有恒者。就一般人来说,能够不断地追求仁德,长久地保持好操守的算不错了。

(27)说明孔子有仁爱之心,不竭泽而渔,不射归巢之鸟。

(28)孔子阐述求知的方法,强调多听多看,择善而从,反对一无所知而凭空造作 。

(29)通过孔子接见故乡的少年,说明孔子与人为善,能辩证地看待一个人的成长,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鼓励进步。

(30)鼓励人们努力地追求仁,说明仁并不是高不可攀,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31)记叙孔子巧对陈司败的指责,显示出孔子心地光明,涵容广大。其实同姓不婚,昭公失礼,孔子自然知道,只不过昭公乃鲁之先君孔子不愿直说鲁君失礼,所谓为尊者讳也。

(32)通过孔子唱歌的一个细节,说明孔子对音乐的爱好,也说明孔子虚心学习。

(33)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这里孔子强调社会实践,说明知易行难。 (34)孔子评价自己:学而不厌,侮人不倦,这是孔子的真实写照。然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又何其难!所以公西华说:这正是学生们所不能学到的。

(35)孔子反对向鬼神祷告,说明他不迷信鬼神。

(36)孔子认为“奢”与“俭”都不好,相比较而言,孔子更反对“奢”。 (37)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不同的心境以及不一样的生活境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即: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不安。)

(38)描述了孔子的仪容风度。(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论语》泰伯篇第八要义

(1)礼仪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礼仪?

礼仪是节制人们之间为伦理关系等级的标准和限度。没有礼节就不可能有秩序,比如说恭敬地过了分,就会劳苦而成苦役;谨慎地过了分,就会害怕畏惧而变成懦夫;勇猛地过了分,就会盲动而变成莽汉;正直地过了分,就会尖刻而伤害人民。所以任何善良的事情,也一定要有礼仪节制,否则就会走向反面。

(2)孝的意义

曾子是颜渊之后,得到孔子衣钵真传的弟子,他在病重的时候,把门人弟子召集起来,让他们打下自己被底下的的手脚看一看,有什么损伤的地方没有,一旦手脚完好,那就是说得自父母皮肤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才是真正的尽孝。过去,惩罚人的刑罚很简单,那里犯罚就在那里惩罚,偷人斫手,甚至刖脚,叫做刑残之人。这样的人,便为自己的祖先脸上蒙上了耻辱,便是不孝子。他之所以教导学生,并且让他的学生看他的脚手和身体,就是要让他们小心谨慎地生活,保护好父母留下来的身体皮肤,免遭法网的刑戮,合乎道德法律地生存。这便是曾子一生中最大的体会,所以才会临终前对他的弟子现身说法,他愿他的学生理解他的苦心。

(3)知识分子是什么,知识分子要传承什么。

知识分子的标志,就是文化的承载。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礼乐,这里的礼就是诗经,是先代留下来的诗歌总集,又是孔子用来进行教育的教材和诗经三百

篇,都是可以演奏并且歌唱的,所以孔子可以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而且他还可以歌诗去给学生上课,这就是所谓的音乐课。是孔子的三千弟子的必修课。而且人在关键时候,往往会吟诗唱曲,以抒服自己心中的感受和情绪。礼呢?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进入社会的关系网中,就必须加以注意和学习。不懂礼,可以说就无法与人进行交流相处,因为礼正是各人的身分的标志,合乎礼仪,就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否则就难于合群,真正的知识分子,应该修学人生大道。坚定信仰,持守正道,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接受自己大道和学说的国家,就去帮助治理,危险的国家不进入,动荡的国家不居住,因为进入居住,都会给自己和教化天下的事业带来灾难,自己的肩头承载的是人类的文明,保住自己,也就是保住了文明的火炬。

(4)知识分子怎样才能保住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气节。

天下有了道德,政治开明的时候,那就现身做官,治理百姓。天下无道,黑暗残暴,那就隐藏退休,不为暴君出力。国家有道开明的时候,如果自己还是贫穷寒贱,那自己一定没有尽力宣扬教化,传播文明,这是可耻的事情。国家没有道义,暗无天日,而自己反而富泰显贵,这一定是自己出卖灵魂,亵渎人类的文明圣洁。(亵渎:写读,不尊重)

正是这种气节,才让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流传了五千年不改不移。就是因为有一支意志坚定而且训练有素的知识分子队伍。这支队伍,始终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系统,决不是任何势力的附庸,所以才能制衡社会从而保持健康发展。

泰伯篇第八 共21章 各章大意

(1)孔子盛赞泰伯三让天下而不务虚名,认为他的品德已达到极顶。 (2)孔子强调礼的重要,同时指出,在上位的人要以身作则,为百姓做出榜样,这样才能带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孔子说:“恭而无视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葸:思,胆怯),勇而无视则乱,直而无礼则绞;(绞:说话尖刻刺人)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旧时结交的人。偷:刻薄,不厚道。)

(3)曾子告诫学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要谨慎处世。

(4)曾子阐述处在上位的人处世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让孟敬子相信并接受他的话,曾子用了一个比喻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在上位的人要注意三方面的道德:“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信矣”。是什么意思,就是:使自己的容貌端庄,就可以避免粗暴和懈怠;使自己的脸色端庄,就容易使人相信;说话时多考虑自己的言辞和语气,就可以免避粗野和过色。

(5)曾子追念颜回谦虚好学,宽以待人的美德。

虚心好学,宽以待人的表态:“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曾子阐述在上位的人所应具有的才能和品格。

(7)曾子阐述读书人应具有的刚毅品格,否则便无法实现自已的理想。 (8)孔子阐述《待》礼、乐对于个体立身处世以及性情,品格培养的作用。(振奋精神在于《待》,在社会上立得住在于礼,成就完备在于音乐。)

(9)孔子阐述对待民的态度。(这章历来争论很大。) (10)孔子阐述导致祸害的两种情况。

(11)孔子注重德才兼备。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

(12)孔子称赞一心向学,读书三年而想到做官的人难能可贵。在古代“学而优则仕”是一种风尚。不为“仕”而学,纯粹为自修德行,也是读书的一种境界。

(13)孔子阐述立身处世,进退荣辱之道。孔子虽然强调进取,但也讲隐不主张胡乱去献身。虽然强调安贫乐道,但以认为政治清明,仍贫且贱,是耻辱。可见孔子非但不迂,反而充满了智慧。这也许是孔子思想的魅力所在。(迂:迂腐,拘泥于陈旧的准则,不适应新的时代。)

(14)孔子反对越职为官,因为它可以徒劳无功,还会招来祸害。 (15)孔子对音乐的赞美以及对音乐的陶醉。

(16)孔子指出生活中不可理解的几种人。(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

(6)记叙孔子的服装衣着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这些内容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先秦的服饰也很有价值。

(7)记叙孔子斋戒时的生活方式。

(8)记叙孔子对饮食的讲究,从今天的角度看大体上是科学卫生。 (9)叙述孔子非常注意祭肉的保鲜食用。 (10)孔子食饭睡觉的生活习惯。

(11)记叙孔子的生活细节,说明他处处认真。 (12)席不正,孔子不坐。

(13)通过孔子让老人先行这一细小的行为,反映出孔子尊老敬老,待人有礼。

(14)孔子敬神驱鬼的一种具体表现。

(15)通过一个小的细节说明孔子为人恭敬有礼。 (16)孔子不随便吃药,说明孔子为人谨慎。

(17)孔子重人轻物,反映出孔子对人的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 (18)孔子对待君主的一些礼仪。 (19)孔子卧病在床恭迎国君的情形。 (20)孔子对国君的忠诚、恭敬。 (21)八佾篇第三节十五章。

(22)孔子对朋友有情有义。(主动料理朋友的丧葬。) (23)孔子与朋友交往时把握礼节的尺度。 (24)孔子家居时的仪容态度。 (25)记叙孔子所遵循的日常生活礼节。 (26)描述孔子乘车时的一些行为规范。

(27)孔子由野鸡的自由飞翔,联想到自己处处受挫,满腹经纶不为当政者用,所以感叹野鸡得其时。(这一章异解很多。)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要义

(1)什么是先进。孔子赞成先进。

所谓先进,是指学习礼乐与仕进为官两个方面,先进於礼乐而后进於仕官,就是普通的在野人士。后进於礼乐而先进於仕官,就是世袭门阀的人仕。在野人

士先准备了礼仪道德,然后被选拔为官,由己及人,这样的道路很正常。贵族子弟先做了官,然后再去研究礼仪道德,己不正而正人,往往是很危险的。所以孔子会赞成先进的。

(2)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门功课。

一是道德品行;二是言辞口辩;三是政治事物;四是文献学说。 (3)对颜渊的评价。

颜渊是亚圣,目的在于修习自己的道德人格,所以并不在于孔子的教育事业,孔子评价他不是帮助自己。教育或者实行自己人生主张的人,而是凡是孔子所说的他都喜悦听从,并且努力实践,但却提不出改进意见。或者帮助去推行的。其实,这也就够了。有了颜渊,为他的三千弟子甚至是天下人,都树立了一个榜样,所以说颜渊并不是不帮孔子,而是靠的行不言之教,以身作则,教化天下,这者真的导师。颜回好学,可惜短命而死,令孔子非常痛惜。论语中多次提到,颜回在世的时候,孔子真是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死的时候,父亲颜路想把孔子的大车卖掉给儿子买外棺下葬,孔子婉言拒绝了,说他的儿子孔鲤也是先死了,但也只有内棺而没有给他买外棺啊。更主要的是卖掉车子,自己作为鲁国的大夫就得步行,那就不符合礼仪了。他爱颜渊,所以才会说,天丧予,天丧予,而且哭得很伤心。因为颜回的死,仿佛断了他的一条臂膀啊。

(4)要先认识人生,再谈鬼神。

鬼神之事,乃是圣人为了统治人民而设立的教化而已,所以总是有了人类以后才可能有鬼神,鬼神都是人为造的,从这个解度来讲,人还做不好的时候,怎么能去事奉鬼神呢?当然,也正是因为人类还没有被教育好,所以圣人才要抬出鬼神来让人警惕,不敢胡作非为。不过,从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讲,一定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孔子认为人生存的时候,一定要先把生的道理认识清楚,然后再去谈鬼谈死。而一个明白宇宙真理的人,或者说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是无所畏惧,笑对生死的。

(5)孔子对自己亲近的弟子十分了解。

比如说高柴愚蠢,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只有颜回道德修养已经差不多了,可惜总是很贫穷。子贡自谋生路去做生意,竟然常常出奇制胜。还如

子路,冉求只能做一名充数的臣僚,但却不能够算作大臣,虽然充数,但是关键时刻,比如说叛逆弑君的行动,他们是不会做的。

(6)孔子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

孔子当日与弟子的关系和睦无间,孔子让各位弟子各抒己见,孔子所培养学生的,除了培养学生的伦理礼仪素质外,更注重的是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与树立,可见他教育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健康活泼,健康向上,利己利人的圣贤。

先进篇第十一 共26章各章大意

(1)孔子阐述其用人观。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2)孔子追思往昔,怀念当年在陈蔡两国与他共患难的弟子。

(3)从四个方面即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分别说明了十个学生的特长。 (4)孔子委婉地指出了颜回的不足。同时也表明自己希望别人批评指正的态度。

(5)孔子称赞闵子骞的孝行。

(6)孔子非常重视谨言慎行。孔子因为南容懂得言语谨慎的道理,便把侄女嫁给他。

(7)孔子称赞颜回好学,叹惜他的早逝。

(8)记孔子维护贵族身份立场。所谓大夫不可以步行,恐怕也是当时的礼制。

(9)孔子为颜渊的早夭悲痛。

(10)孔子对颜渊的厚爱,为颜渊的死过度悲伤。 (11)孔子喜欢颜回,却反对厚葬。

(12)孔子对子路两个问题的回答,表明孔子关注现实人生,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13)描绘孔子与弟子平日相处的一个片断,其间透着浓浓的师生之情,孔子爱护学生,也深深地了解学生。

(14)孔子称赞闵子骞说话中肯。

(15)孔子不喜欢子路的弹瑟,但也肯定子路的人品学问。 (16)孔子提出“过犹不及”的论断。

(17)孔子批评冉求为季氏搜刮民财的行径。 (18)孔子四个学生的不同个性。

(19)孔子将颜回与子贡进行对比,客观地指出两个人不同的生活状态,孔子既称赞颜回的学问道德,也欣尝子贡的聪明才智。

(20)孔子分析善人的表现,意在强调学习的重要。

(21)孔子提出认识一个人,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要透过现实看本质。 (22)记孔子与弟子的一番对话,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

(23)孔子与颜渊的对答,把老师对学生的担忧和牵挂,能让学生对老师的忠挚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他们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24)孔子批评仲由与冉求未能尽为臣之责。

(25)孔子强调要先经过很好的学习再去做官,而子路则认为不一定读书才算学习。两人说得都对,其实孔子也重视实践。

(26)记述子路等四个学生围坐在孔子身边畅谈自己理想的情景,那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其乐融融的气氛,仿佛就在眼前,令人神往,从孔子对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想法的倾向性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治国主张与政治理想。

《论语》论颜渊篇第十二要义

(1)真正的君子不忧不惧。

为什么?因为内心反省,顺乎自然,合乎伦常,不会患得患失,无私无我,所以才会没有忧虑,也没有恐惧。人的本性是由什么决定的,天地间万物的生死规律,由不得自己,都是具有一定的定数的,就好比那计算机的运算所设计好的程序。受到先天环境的影响,命运是自己的命运,并不是说有个上帝来管你,而是你自己的条件环境决定了你自己未来的一切,天是天性,也是你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真正的君子顺乎自己的自然条件,胸怀天下,对待天下的人都能够恭敬有礼,那么普天下的人不就都是自己的兄弟朋友了吗?

(2)国家政治应注意三条。①首先应该得到民心的拥护。因为国家的第一职责便是保护国民的利益。②得到民心,然后再解决口粮问题,有吃有喝,民得富足。③为了保护这些富足,便要强大的国防充足兵员装备。这三条是任何政治者必须面临和解决的,但最关键的还是一个信字,没有百姓的拥护,那个政治必定是失败的。治理天下的君王,往往不明白为什么百姓要推举自己坐天下,总以

为这是祖宗遗传,自然而然的,所以不会感激百姓,甚至还常常与百姓为敌,无限盘剥,最后导致百姓造反,国破家亡。统治者如果做出榜样,天下人自然会风行响应。

(3)为什么会有盗。

国家本来无盗,就是因为统治者的策划,设计了许多名利诱饵,让人上钩,然后为己所用,君上贪得无厌,奇货可居,家中富有。然而百姓家中 屡空贫乏,就会造成强盗的挺而走险,劫富济贫,如果君上根本就不会贪婪,官廷与民众一样,你就是悬赏让他去偷盗他也不会的。只要你有可以偷盗的东西,那么肯定就会有强盗。

(4)制止强盗的办法。

就如同老子所说的,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刑杀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不是说司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杀人,天下的人都知道不去损人害物的时候,自然也就用不着司法了,君上只要能行德风,那么百姓就会风从。良好的环境是君上和百姓共同创造的。若要用杀止杀,那么越杀越多,若要以德止杀,那么就会越杀越少,以至于不杀,司法不杀而天下道德风行,应该说这才是人类社会的目的。

(5)对通达与闻名的解释。

闻名是自己在一定圈子里具有名声,通达却是在任何领域里都可以行得通。通达是修养的功夫,名声是猎取的功夫,两者是不同的。但是通达的人不见得没有大名声,大名声的人不见得有真修养。先去做事,自然而然得到好处。

(6)提高品德的办法。

与那么先说后做或者光说不做的比来,先去做就是提高品德,攻治自己的过错,不苛责他人的过错,也就是克服无刑的罪过了。人谁不明白道理,但到事中却往往难于克制,一时的怨愤可以无名火中烧,不顾一切,甚至连累自己的亲人,坏掉自己一生的事业和前途,甚至生命,这样做的确是迷惑了。

(7)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仁者爱人,就是说仁德的人心中对世界人类充满了爱意和慈悲。智者知人,认识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情况,分辩得出各种各类的人,然后选择正直善良的人去

管理那些不善良正直的人,这样以来,就可以使那些不善良正直的人变得善良正直了,天下的人都变得善良正直了,仁德的人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颜渊篇第十二 共23章 各章大意

(1)孔子阐述仁的内涵,以及实践仁德的德动指南。 (2)孔子继续阐述达到仁的境界的具体行为标准。

(3)孔子曾多次强调言语要谨慎,这一章,孔子针对司马牛“多言而躁”的缺点,再一次地教导他说话要谨慎。

(4)孔子阐述君子应该心怀坦荡,问心无愧。 (5)子夏用君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劝慰司马牛。

(6)孔子阐述对明智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是否明智,要看他对谗言和诽谤是否看得清楚明白。

(7)孔子阐述治国方略,尤其强调取信于民的重要。

(8)子贡阐述文与质的关系,指出文与质同样重要。如果没有礼节仪式这些外在的形式,作为君子又怎么能体现呢?

(9)有若向哀公阐述君与民的关系,指出只有民富才能使君富的道理。 (10)孔子阐述怎样提高道德修,并分析怎样辩别迷惑,这里孔子指出爱恶无常,缺乏理性,这就是迷惑。《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那位抛弃妻子的丈夫也应该是处于迷惑之中了。

(11)孔子阐述伦常秩序在治理国家,稳定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12)孔子称赞子路直率、果断、信实的品格。

(13)孔子指出没有诉讼才是最理想的状态,意在强调道德教化,防患于未然。

(14)孔子阐述为官之道,指出为官要勤勉、忠诚。 (15)雍也篇第六第二十七章。

(16)孔子从待人的角度分析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君子关心他人,希望他人往好的方面发展,小人则恰恰相反。

(17)孔子阐述为政者首先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才能令人信服。 (18)孔子认为季康子贪财聚货本身就是盗贼猖獗的原因,劝导季康子自律,以感化民众。

(19)孔子阐述为政之道,孔子反对暴政,主张德治,尤其强调统治者应以自己的优良品德去影响民众。

(20)孔子阐述“闻”与“达”的区别,强调读书人应该务实,不要骗取虚名。

(21)孔子阐述有关自身修养的崇德,修慝,辩惑的问题。

(22)孔子阐述“仁”和“智”的内涵,提出了“爱人”和“知人”的观点,而爱人和知人又体现在用人上。

(23)孔子论述交友的一个原则,朋友相处,应互相促进,但也不能强加于人,否则反而会损害友谊。

(24)曾子论述交友的方式以及交友的目的,朋友之间声趣相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种友谊才长久,珍贵。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要义

(1)官吏如何为政。

应该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然后才能让劳动人民去服役,自己不能为而让他人去做,久而久之必定生厌,政治就难办了,如此行政,还得长期不倦,坚持不懈,才能保持国家政治的正常进行和发展。

(2)孔子行政强调什么。

强调层次和秩序,一步步稳扎稳打,决不突击政治或者急功近利。 ①首先要做的就是正名,端正名分,也就是各人自己的职守要明白,各人都明白了自己的职守本分,那么说话也就顺畅了,然后做事也就能够成就,礼乐教化也就因之而兴起,礼乐教化得以实行,道德标准也可以建立,便能够辅助以刑罚法律,道德礼仪教人如何去做,刑罚法律教人什么不能做,这样以来,百姓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②从政的人,身正是个关键,因为大家的眼睛都在看着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仿佛是标准和命令。身正不令大家都跟着行。身不正,虽然三令五申那也没有人听。

③君子治理国家,不能搞突击,必须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以孔子的德才智慧,治理一个国家,也得一年时间才能改变面貌,三年才能成功。这样的治理,除了进行礼乐教化外,还得辅以刑罚法律,才能做到。而真正善良的人来治理国

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对百姓加以功导教育,是不可能去掉刑法杀戮的司法手段的,即是真正的圣哲之王当政即位,那也一定得有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使仁德政治普及开来。

(3)治理天下有什么难处呢?

治理天下以至于世界大同有什么难处呢?只有你身行端正, 什么事情办不到呢?为什么有难处呢?就是因为当政者的私心与贪婪,暴虐与残酷,身行不端正。

(4)如何理解“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孔子认为一言可以兴邦这句话的效力不可能这样,但接近这样效力的话,或许是有的。如果懂得做国君难,就会严肃认真地去做,国家就逐步好起来。这不就差不多是一句使国家兴旺起来的话吗?

一言可以丧邦。孔子也认为这句话的效力不可能这样,但接近这样效力的话或许是有的,例如,有的国君认为唯一的快乐是自己的话没有人敢反抗,如果他的话不正确而又没有人违抗,这不就差不多是一句话使国家灭亡的话吗?

(5)为政要以德,不能急,不能贪小利。

为政以德,那么国内的人会喜悦高兴,国外的人会络绎而来,天下就富庶了。因为任何政治都是以经济基础和道德基础为前提的,功夫不到,千万不能性急,同样,不能为了贪图小利而废了大业,凡是贪婪小利的人,都不可能成为有成就的政治家。这个成就决不是个人的成就,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成就。

(6)孔子认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三个等次。

一等的是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感,出使到天下四方,能够不辱没君王的使命。二等的宗教里的人称他为孝顺父母,乡党里的人称他为敬爱兄长。三等是说话守信,办事果断,虽然是耿直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差等的知识分子了。

子路篇第十三 共29章 各章大意

(1)孔子阐述为政之道,孔子这里强调为政者要勤政,以身作则。 (2)孔子继续阐述为政之道。这里具体谈到怎样选拔人才。

(3)孔子阐述其“正名”的思想。这里孔子针对蒯辄,蒯聩父子争夺君位破坏名分而说的。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名分混乱,孔了认为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要“正名”,也就是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这样才能保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4)孔子认为樊迟要求学种田、种菜,志向大小,这并不是读书人的追求。他希望樊迟能学一些治国安邦的大道理。

(5)孔子强调学以致用,反对脱离社会实践的书呆子。

(6)孔子阐述执政者自身行为表率的重要,如果自己不以身作则,要下面的人服从,就很难了。带兵要身先士卒,执政,要身先百姓。

(7)孔子评述鲁国和卫国的政治。

(8)孔子称赞卫国大夫公子荆居心不贪,知足常乐。

(9)孔子称赞卫国的目标和步骤,这里孔子提出“富之”和“教之”,这应该是治国的根本,孔子认为先“富”后教,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10)孔子表明对自己治国才能的高度自信。

(11)孔子表明道德感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12)孔子指出即使“王者”,推行仁政也需要三十年的时间,可见实行仁政,不能急于求成。

(13)孔子强调执政者要身体力行,从自己做起,所谓身教重于言教。 (14)孔子将政务与一般的事务区分开来,既教育学生,同时也说明孔子关心政治。

(15)孔子辩证地分析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两种说法,总结出一些治国经验,很有意义。

(16)孔子从百姓的角度来谈论政治,如果百姓都很满意,生活得很快乐,远方的人都想来投奔,这种政治还有什么不好呢?

(17)孔子教导子夏,为政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贪小利。不只是为政如此,生活的其他方面也是这样,“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实在是至理名言。

(18)这一章涉及社会公德与家庭伦理情感问题,也就是法与情的冲突的问题。孔子注重父慈子孝的家庭伦理,所以他反对儿子告发父亲。

(19)孔子具体从生活、工作、待人三个方面教导樊迟追求仁德的方法。 (20)孔子分析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士人的品行,并表示对当时执政者的不满。

(21)孔子分析狂狷之人的品性,指出真正言行合乎中庸的人是很少的,能与狂狷之人交往也可以了。

(22)孔子阐述恒心的重要,没有恒心将一事无成。

(23)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待人的不同,君子保持个体的独立,不盲从附和,但与人和谐相处,而小人则刚好相反。

(24)孔子指出不能简单地以他人的评价作为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标准,看一个人不仅要看好人对他的评价,也要看坏人对他的评价。

(25)孔子阐述君子与小人在工作、待人、用人等方面的不同做法。 (26)孔子论述君子与小人在仪容态度上的不同。 (27)孔子指出接近“仁”的品德。

(28)孔子从日常伦理关系着眼对世人进行界定。

(29)孔子指出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不仅可以富国,还可以强兵。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加强国防力量。

(30)孔子强调军事训练的重要,指出将没有经过训练的人送上战场,就等于糟蹋生命。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要义

(1)知识分子应在什么时候出山。

国家清明的时候,知识分子应该出来做官,帮助治理天下,得到相应的报酬,这是应该的也是光荣的。国家没有道义暗无天日的时候,自己还出来做官领俸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a6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