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

更新时间:2024-05-03 13: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

赵兰 贵州省 贵阳市第三中学(550018)

初中美术教育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全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此时,艺术教育逐渐显示出他的特殊作用,艺术教育当中的美术教育更加发挥它的社会作用。它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审美意识,陶冶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五彩缤纷。那么如何上好美术课呢?以鄙人之浅见,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首先让学生了解美术是什么

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美术的世界》。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课本列举了各种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配有一个编号,画种较多,内容较多。怎样上好这一堂课,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我认真钻研教材大纲,深入领会每幅画的含义,当我面对学生讲解时,注意难易程度,抓住重点,深入讲解评述,比如《秦始皇陵兵马俑》这幅作品,详细介绍了有关背景,作品的规模、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以及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对世界造成的影响等等,进而由秦俑联想到以兵马俑为题材的其他艺术形象,如电影、舞蹈等等。进而给他们一个概括性的美术概念:美术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包括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中国还包括书法和篆刻艺术。我适时地把美术概念、不同的门类艺术特征介绍给学生。而对一些作品,也可以是课外美术作品,让学生自己去分辨,去分析,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品的理解。从而让他们了解美术,认知美术。 二 其次就是教学生怎样欣赏美术

我觉得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得开发学生欣赏美的潜力,加之教学者的引导即可。在这一点上,教学时我是这样做的:首先给学生一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然后我再根据各方面的资料完善他们没有理解到得东西。并最终给他们一个较为系统性的欣赏方法:1从作品艺术语言的角度去欣赏——侧重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结构、明暗、肌理等。2从美术史的角度进行艺术作品欣赏3、从历史研究文化的角度欣赏作品。有了多途径,多角度的欣赏方法,,他们对作品理解了,才能产生欣赏兴趣,同时促欣赏能力的提高。

三 让学生动手,打好美术的基本功

对于绘画来说,线条是美术语言中最古老、最简洁的艺术语言。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依赖的重要造型手段。长期以来,美术是动手课、实践课。俗话说: “熟能生巧”。只有勤思考,多练习,才能得心应手。美术的种类很多,就拿速写来说,操作简便,一支笔,一张纸足矣,非常适合学生长期坚持大量的练习。坚持进行速写练习,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线描表现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塑造形象的准确性、对物象形态、神态的概括、提炼能力得到较好地促进和发展,长期大量的速写练习,还会为美术创作活动提供大量的形象素材。 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美术美感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就美学而言,孩子们从很小的年纪就对某种事物的“好奇”产生极大兴趣,并且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讨论这些问题。爱因斯坦认为:“现

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扼杀神圣的探究好奇心,这不啻是个奇迹;因为这株稚嫩的幼苗,除了需要激发他外,主要就是需要自由生长,没有这种自由,他就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毁灭。认为洞察和探究的乐趣可以用压制的手段和责任感来促成,那就大错而特错了。”例如,有一天因教学需要我换了一件印有卡通图形的羊毛衫,头戴一顶画精美图案的船型纸帽,孩子们见到之后,立即加以评头论足,比任何一次课堂讨论的气氛都要活跃。不仅如此,他们还思索这些问题,并且为自己的见解提出理由。他们有的甚至说:“老师,您应该再戴个面具、贴个胡须!”。诚然,孩子是用个自的方式去讨论美学问题。他们的理念常常有别于成年人,而且有局限性。许多家长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技艺是艺术中的关键因素,技巧越高,作品就越好。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儿童往往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的心理和个性理念。不仅如此,孩子甚至能看到光线环境下,色彩的变化。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奇妙而多姿的。

五 以美辅德,以德促美,帮助学生知善恶,识美丑,爱国为本 美育不仅与德育相辅相成,而且还是德育的情感基础和有力手段。我在教学中,每课都有一个德育教育点,德育结合点,德育升华点。如在教初中美术第三册第一课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一课时,我以爱国主义为这课的德育教育重点,我选择了罗工柳的油画《地道战》为结合点,画面上的民兵、妇女、老人??表现了中华民族英雄儿女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同仇敌忾的情景。画家还通过光、色、透视等手段突出了女游击队长的光辉形象。我又选择了宣传画《腾飞的时代》作为这课的升华点,向学生描绘了改革开放的腾飞时代。作品以现代构成的手法,运用文字和色彩的向上、向远的渐变动感而突出中华神州大地改革开放的壮丽情景。这一课学生正是从这德育“点”中不仅学到了美术知识,而且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为了弘扬民族文化,热爱我们伟大的民族,我还补充了“京剧脸谱”和“中国书法艺术”等内容,这些中国独有、世界无二的艺术国粹、奇葩深深地感染着学生。课上我自拉、自唱、当堂书写对联、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激起了他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正是这些我国独特的灿烂文化,使学生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习惯。另外,通过美术教学,我用大量教材培养学生审美观念,提高他们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知善恶、识美丑,进一步塑造他们美的心灵。正像康德说的:“美是道德上善的象征。”美育对学生思想品德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以上就是鄙人在近几年教学中所得,在这里原意广大教学者及社会各界朋友分享,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fj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