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更新时间:2024-05-19 13: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摘要:

1、制约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 2、调整教学内容。

3、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全方位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5、制定措施确保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关键词:美术、改革、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已经有快二十年时间了,但大部分学校的设备和场所,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完善,捉襟见肘,根本无法满足基本需要。由于经费原因,各种体现学生素质的文艺活动越来越少,如绘画、书法、舞蹈等等。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课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课本而言,初中大部分教师都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内容对多媒体设备的依赖比较高,很多农村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两个。而作为其主要课业的欣赏教学,由于传统授课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及教学条件的制约,目前,多数学校远未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为了搞好欣赏课教学,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认清制约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要切实完成美术课程的教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在美术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主要有以下

几点:

1)家长的肤浅认识和农村经济的制约。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不害怕”几乎成为至理名言,影响着农村百姓祖祖辈辈,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要学主科,其它几乎不管,每到学期期末测试,他们关注的就是主科的分数。人们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政治以外的称为副科,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美术课只能说是教学中的“调味品”,是附属品,不大要紧。况且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画画是“不务正业”,既耽误学习又浪费钱财,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正路。有这种思想的家长即使发现孩子有美术方面的兴趣爱好,或者说偏长也不会支持的。他们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甚至戳伤孩子的自尊心,撕碎孩子的画等。还有他们也认识到学美术本身就是高消费,笔墨纸砚,需要很多钱,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得起的,即使将来考上美术院校,那相对较高的学费也令农村家长兴叹莫及。

2)关注特长生但各方面投入非常低。很多学校都当特长生升学率的救命稻草,但实质上没有对“人”进行关注。特别是一些美术特长生关注不够,学生与辅导老师都不能与语数优等生同等对待,客观上压抑了学生与老师的积极性。大家也就这样混着过去,一些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到农村从教后,几年时间也就把本行忘得差不多了。

3)为了追求“人文性”目标,有些教师就偏离了美术课自身的特点。

4)美术评价太单一,学生厌倦,老师乏味。

5)教学用具跟不上,美术教学成了“独角戏”。 二、调整教学内容。

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数不清的艺术珍品。在中学有限的课时内无法使学生全面了解这些作品,只有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作品进行筛选,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现代派作品如何认识、如何欣赏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当代中学生思维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新事物有探索精神。为此,我在教学中加大了现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课时数,并进行对比教学,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变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意识,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和问答式。由于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例如,在立体派美术作品的欣赏课教学中,我把两课时集中为一次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搜集有关资料,包括毕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绍,毕加索及立体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准备,包括毕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动幻灯机及立体派作品幻灯片等。上课时,把准备好的作品及学生搜集到的作品都挂出来,并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立体派美术作品有什么特征?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虽然这种讨论非常不成熟,但是却开启了学

生思维的大门。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适机进行小结:①立体派产生和主要活动的时间:1906年——1920年;②立体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毕加索;③产生地点:法国;④表现形式和产生的思想来源:把物像分解成几何形体切面再互相重叠。它的产生和后期印象派塞尚热衷于表现客观对象的体面结构的创作思想密切相关。

教师重点介绍立体派的代表人物毕加索的作品:毕加索依靠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追求客观对象立体构造所具有的美。《亚威农少女》是立体派的开端,《弹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体画。《格尔尼卡》创作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侵略者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炸死了许多无辜的居民,毕加索怀着十分愤怒的心情,揉合象征、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创作了这幅画。整个画面动感极强,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剧色彩,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师经过提问、解答,并结合放幻灯片,把立体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进行对比讲解,达到了使学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阐述立体派作品的特征和内涵,能用正确的观点分析作品的目的。

四、全方位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美术欣赏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应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例如,举办全校性的美术作品展览,包括名家作品和学生作品展览;带领学生去美术馆参观画展等,都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五、制定措施确保教学改革的有效性。个人认为最重要还是一课一目标,以基础性内容为主,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基本美术常识为重点。应该用一种既不依赖多媒体也不需要很多美术用品的方法,

才能解决一节课下来,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的无效课。我的方法是:

1)对教材既要把握重点,又要灵活掌握,在不违背新课标的情况下,适当“改造”课本,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内容,或自主安排一些校本教材,如剪纸、手工等能提高学生兴趣的内容,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肯定,使他们置身于艺术美氛围的同时,大胆想象、创作。特别要注意的是对那些文化课、美术课上的“双差生”,除了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外,要给他们加倍的关心、爱护,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将艺术美的种子更多地播撒在他们稚嫩的心灵。

2)制定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实用一些简单学习用品就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比如一小盒水彩笔或者一支铅笔,一张纸就能完成课堂作业。

3)除了美术欣赏课,还应制定系统、简单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常识。例如线条→透视→几何形体及组合→生活用品的结构→明暗知识→色彩运用→剪纸→折纸→多面体制作。

4)有挑战性的技能竞赛,激励学生的好强好胜的本性,提高学 生的自信心。例如:《线条》这节课,先让学生练习画画小学生学的东西,如徒手画弧线、直线和圆。开始学生会不以为然,不肯练习,都认为很简单。教师立刻叫几个平时大家认为美术比较好的同学上黑板做练习,先画直线,证明能画好的没几个。然后教师开始示范和讲解,接着让学生练习10分钟,再随便叫几个同学上黑板练习,肯定学生的进步,对不足的地方进行讲解,强调美术课的要领是掌握技法和多练。45分钟其实很短,简单的任务让学生掌握了简单基础和技

法,而且基本都能交上课堂作业。一些老师懵了,奇怪了,你美术课居然能收齐作业。

5)制定有效的成绩评价机制。 ①分数机制:成绩ABCD四个等级;

②奖励机制:每次课堂作业得ABCD,期末成绩分别加8分、6分、4分、2分。例如:张三课堂作业得了10个A,那么期末成绩就是80分,11个A就奖励12分成绩为100分;

③处罚机制:缺作业一次在期末成绩扣1分,第二次扣2分,第三次扣4分依次递增。

6)发挥学生的优越性,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特长生训练课和参加学校的日常宣传工作。

另外,美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要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尽力使自己的讲课达到“小说般的情节,相声般的幽默,诗歌般的激情”,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是我在美术教学改革中的几点理解和认识,我在教学中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但要有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仍然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索。

二0一三年六月五日

法,而且基本都能交上课堂作业。一些老师懵了,奇怪了,你美术课居然能收齐作业。

5)制定有效的成绩评价机制。 ①分数机制:成绩ABCD四个等级;

②奖励机制:每次课堂作业得ABCD,期末成绩分别加8分、6分、4分、2分。例如:张三课堂作业得了10个A,那么期末成绩就是80分,11个A就奖励12分成绩为100分;

③处罚机制:缺作业一次在期末成绩扣1分,第二次扣2分,第三次扣4分依次递增。

6)发挥学生的优越性,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特长生训练课和参加学校的日常宣传工作。

另外,美术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要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尽力使自己的讲课达到“小说般的情节,相声般的幽默,诗歌般的激情”,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是我在美术教学改革中的几点理解和认识,我在教学中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但要有高效的美术教学课堂,仍然需要我们的进一步探索。

二0一三年六月五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yj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