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21 13:58: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鲍艳,李鸿儒,徐林,张伟宏,张羽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3期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立足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实际情况,总结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提出改革思路。通过增设创新性实验、鼓励团队合作、改变授课方式、细化考核内容等举措,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新人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自动化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38-02

近年来,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引起了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和实践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而又不可回避的重要任务。实验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创建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成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自动化专业优秀人才。利用该专业现有优势地位,使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目的,与工业界紧密结合,与世界接轨,成为现如今实验教学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1]。

一、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总结以往自动化专业实验课教学经验,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内容单一,验证性实验项目比重较大,缺乏创新性实验项目。学生实验课的大部分任务主要是在几近完整的实验系统中,根据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给定调节参数、运行系统、调整参数,最终达到控制要求,如笔者承担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课,在“基于PID温度控制实验”中,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根据经验法调节P、I、D三项参数,达到稳定的控制效果,但对于整个温度控制系统的硬、软件组成,各个元器件的工作原理认识不够全面、深刻。由于实验课注重追求实验结果的精准性,学生做实验的精力主要用在了试参数、等结果、改参数、再等结果的过程上。实验结果能够让学生理解并验证所学控制理论的实际应用,深刻理解自动化控制的概念。但由于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学生缺少了设计控制方案、熟练使用实验设备、编写并运行调试系统的工程设计训练。选择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毕业生在就业初期,尽管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很难快速融入工程设计工作[2-4],与学习期间缺乏这方面锻炼有非常大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0b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