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尘措施

更新时间:2024-03-14 08: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矿井综合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尘措施

根据煤矿生产特点,井下产生粉尘的地点主要有: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煤炭运输转载点等。矿井地面产尘点主要有:煤炭运输转载点。

产生粉尘量的大小与自然因素和生产技术因素均有关系,当开采煤层节理发育或采掘工作面进入断层和褶皱发育的地带时,其产尘量一般较大。在生产工艺相近的条件下,急倾斜比缓倾斜煤层、厚煤层产尘量大。就生产技术而言,采煤机械化程度越高产尘量越大,全部陷落采煤法比充填采煤法产尘量大。本矿井开采厚煤层,采用综采采煤法开采,产尘量较大,因此采煤工作面防尘是矿井防尘的重点工作。

井下主要产生粉尘的地点有:采掘工作面、运煤系统转载点、胶带输送机以及刮板输送机等运输过程中。为了保证矿工的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给井下工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设计采取了以下防尘、降尘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 (一)回采工作面防尘及除尘

1.湿式作业: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截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压力不得小于2MPa,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4.0MPa,喷雾流量应与机型相匹配。如果内喷雾装置不能正常喷雾,外喷雾压力不得小于8.0MPa。无水或喷雾装置损坏时必须停机。液压支架和放顶煤采煤工作面的放煤口,必须安装喷雾装置,降柱、移架或放煤时同步喷雾。液压支架的喷嘴,应安设向相邻支架之间进行喷雾的喷嘴,

1

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放煤口应安设向落煤窗口方向喷雾的喷嘴,喷雾压力不得小于1.5MPa。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

2.煤层预注水:采煤工作面配备煤层注水设备,对煤层进行采前预注水,可有效减少工作面煤尘。

3.通风除尘:搞好回采工作面的通风,防治悬浮粉尘积累,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严格控制进回风巷道的风速,防止煤尘飞扬;加强通风管理,提高通风质量,保证用风地点的风量,以便有效地冲淡有害气体和粉尘。

4.在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中离工作面约30m左右处设置两道水幕,水幕必须覆盖巷道全断面,以过滤从工作中排出的粉尘。 (二)掘进工作面防尘及除尘 1.综掘、掘进机和水幕

掘进机作业时,应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内喷雾装置,则必须使用外喷雾装置和除尘器。

在工作面上、下顺槽中设置风流净化水幕。水幕的设置要灵敏可靠,使用正常,封闭全断面。

锚喷采用湿料喷浆,同时使用锚喷除尘器或气流搅拌机。 2.通风防尘

掘进巷道排尘风速不得超过4m/s,最低不得低于0.25m/s。 3.其它防尘措施

2

(1)距离工作面50m内应设两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距离回风口10m设一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2)距离工作面20m范围内的巷道,每班至少冲洗一次;20m外的巷道每旬至少冲洗一次,并清除堆积浮煤。

(3)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顺槽靠近上下出口30m内,在掘进工作面距迎头50m内,在装煤点下风方向15~25m处,在胶带运输机巷道,在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在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各设置两道水幕。距锚喷作业地点下风流方向100m内设置两道以上风流净化水幕。 (4)转载点防尘及除尘

在煤炭运输的各个转载处均设喷雾喷头;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5)在胶带运输机机头处设胶带输送机自动防灭火装置。 (6)在设有供水管道的各条大巷、上下山及顺槽每隔100m应设置一个给水栓;在掘进巷道中:岩巷每100m,煤巷每50m设置一个给水栓;在转载点等需要冲洗巷道的位置设置一个给水栓。 (四)其它防尘措施

1.粉尘监测。矿井配备专职防尘人员和粉尘采样器、呼吸性粉尘采样器、测定仪等设备,在矿井建设和生产期间及时对井下粉尘进行监测和化验。

①总粉尘: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每月测定1次。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一次。

②呼吸性粉尘:采掘工作面每3个月测定1次,其他工作面或作

3

业场所每6个月测定一次。

③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每6个月测定1次,在变更工作面时也必须测定1次。

2.个体防护。所有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均配备防尘口罩,进行个体保护。

3.井下设有完善的防尘洒水管路系统。

4.防尘设施不供水,不准作业,防尘设备发生故障时不准作业。 5.矿井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防尘设施,对损坏的部件应及时更换,安装位置不合要求时,要及时调整,要把矿井综合防尘工作为安全检查和工程验收的重点项目。

除采、掘工作面外还应当在装、卸载、转载点和煤仓下口和容易产生煤尘的地点设置洒水喷雾系统,并在产生煤尘的地点设置煤尘监测探头与主机联网。

二、防爆措施

防爆措施包括防止浮游煤尘发生爆炸和防止沉积煤尘再次飞扬参与爆炸两个方面。

本矿井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采用以下防尘、降尘及防止引燃的方法,具体包括:

1.掘进井巷和硐室时,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封孔、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2.矿井建立了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主要运输巷、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

4

掘进巷道、卸载点等地都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防尘用水均应过滤。

3.在采煤工作面、运煤系统转载点等产尘量大的地点,配置了喷雾降尘设施,设计配备了专门人员,定期清扫冲洗沉积在巷道壁和支架上落尘。

4.井下所有运输巷和回风巷中按规程要求均设置了隔爆水棚。矿井进风巷中设置喷雾洒水系统,净化风流。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设置水幕降尘,在煤流系统转载处设置喷雾器降尘。

5.设计配备了防尘口罩,对掘进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个体防护。 6.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中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

7.定期清洗和冲洗井下巷道中聚集的煤尘,运输、回风巷1个星期冲洗1次,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巷道1个星期冲洗2次,回采工作面班班冲洗。

8.在进、回风井口20m内严禁烟火或用电炉取暖。严禁携带明火或点火用具下井。

9.井下放炮必须使用安全炸药,禁止明火、明电放炮及不封炮泥放炮。

10.电气设备设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

11.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12.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暖风道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13.预防电气引起瓦斯爆炸措施

5

(1)井下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合格证”。

井下各级配电开关具有过载、短路、欠压、失压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分支开关漏电保护的后备保护以及漏电闭锁保护功能,井下所有电动机控制设备均设短路、过载、缺相、漏电闭锁保护及远程控制功能。井下照明变压器采用矿用隔爆照明变压器综合保护装置,照明灯具采用矿用隔爆节能荧光灯。 (2)井下电缆的选择、敷设、连接

下井电缆采用矿用交联铠装高压动力电缆;井下供电电缆选用矿用金属屏蔽橡套软电缆;回采工作面供电电缆选用矿用屏蔽橡套软电缆;其余供电电缆选用矿用橡套软电缆;电缆主芯线截面选择均根据负荷大小要求选择,并校验设备的正常压降及起动压降。

井下一律采用铜芯电缆。

井下水平巷道或倾角在30?以下的井巷中,除手持式或移动式设备的电缆外,其它电缆均采用在巷道壁或巷道顶板用电缆挂架敷设的方法,挂架间距不超过3m,倾角在30?以上的井巷中,电缆用电缆卡子夹持装置敷设。低压电缆之间的距离大于50 mm。设计合理的选用了防护等级好的矿用电缆,并校验合格。安装方面采取保护措施,从而保证电缆运行的安全。可防止电缆事故引发瓦斯、煤尘爆炸 (3)井下接地

井下主排水泵房水仓中设主接地极,各配电点均设局部接地极。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及屏蔽层、电缆的铠装、接地干线等相互连接,

6

并与主接地极、局部接地极连接成一个总的接地网,网上任一接地点所测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2Ω,每一个移动式和手持式电气设备至局部接地之间的保护接地连接导线的电阻值不超过1Ω。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丝)、铅皮及屏蔽护套等均设有保护接地。 (4)采掘工作面必须实行风电、瓦斯电闭锁,保证停风后切断停风区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电源以及瓦斯超限后切断超限区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电源。使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5)井下电气作业的技术措施

井下电气作业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具体内容如下:

三无:即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这“三无”对防止短路、漏电和人身触电事故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四有:即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圈,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这“四有”对防止短路、过负荷、漏电故障范围的扩大,防止人身触电、防止失爆是十分有效的。

两齐:即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这“两齐”是防止各种电缆引起的电气事故、防止硐室内电气设备发生故障的有效措施。

三全:即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这“三全”是

7

防止发生人身触电等意外事故,加强电气设备管理和电气技术管理,正确指挥生产,防止各种电气事故的重要措施。有了这“三全”,万一发生电气事故,也能正确、迅速地判断和进行处理。

三坚持:即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只要做到“三坚持”,不仅可防止因漏电引起的人身触电,而且可防止因漏电等引起的瓦斯爆炸。

14.巷道的所有表面,包括顶、帮、底以及背板暴露处,都应撒布岩粉覆盖,撒布岩粉的量,应与该段巷道各地点煤尘沉积量的大小相一致。

15.预防火源和火花的措施

(1)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如果确无爆破以外的办法,可爆破处理,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①必须采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用于溜煤(矸)眼的煤矿许用刚性被筒炸药或不低于该安全等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②每次爆破只准使用1个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450g。

③爆破前必须检查溜煤(矸)眼内堵塞部位的上部和下部空间的瓦斯。

④爆破前必须洒水。

(2)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1.0%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

8

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3)操作井下电气设备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非专职人员或非值班电气人员不得擅自操作电气设备。 ②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并穿电工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

③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

(4)容易碰到的、裸露的带电体及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护罩或遮栏等防护设施。

(5)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和使用电炉。

(6)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遵守下列规定:

①指定专人在场检查和监督。

②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前后两端各10m的井巷范围内,应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有专人负责喷水。上述工作地点应至少备有2个灭火器。

③在井口房、井筒和倾斜巷道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时,必须在工作地点的下方用不燃性材料设施接受火星。

9

④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地点的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只有在检查证明作业地点附近20m范围内巷道顶部和支护背板后无瓦斯积存时,方可进行作业。

⑤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应有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h,发现异状,立即处理。

⑥煤层中未采用砌碹或喷浆封闭的主要硐室和主要进风大巷中,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7)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押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放乱扔。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专用硐室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8)井下巷道中应定期撒水以降低巷道中的粉尘。 三、隔爆措施

(一)防爆措施包括防止浮游煤尘发生爆炸和防止沉积煤尘再次飞扬参与爆炸两个方面。

本矿井煤层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采用以下防尘、降尘及防止引燃的方法,具体包括:

10

1.掘进井巷和硐室时,采取湿式钻眼、冲洗井壁巷帮、水炮泥封孔、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

2.矿井建立了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没有防尘供水管路的采掘工作面不得生产。主要运输巷、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卸载点等地都敷设防尘供水管路,并安设支管和阀门。防尘用水均应过滤。

3.在采煤工作面、运煤系统转载点等产尘量大的地点,配置了喷雾降尘设施,设计配备了专门人员,定期清扫冲洗沉积在巷道壁和支架上落尘。

4.井下所有运输巷和回风巷中按规程要求均设置了隔爆水棚。矿井进风巷中设置喷雾洒水系统,净化风流。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设置水幕降尘,在煤流系统转载处设置喷雾器降尘。

5.设计配备了防尘口罩,对掘进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个体防护。 6.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中设置了风流净化水幕。

7.定期清洗和冲洗井下巷道中聚集的煤尘,运输、回风巷1个星期冲洗1次,运输顺槽及回风顺槽巷道1个星期冲洗2次,回采工作面班班冲洗。

8.在进、回风井口20m内严禁烟火或用电炉取暖。严禁携带明火或点火用具下井。

9.井下放炮必须使用安全炸药,禁止明火、明电放炮及不封炮泥放炮。

10.电气设备设有防雷击和防短路的保护装置。

11

11.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 12.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暖风道必须用不燃性材料砌筑,并应至少装设2道防火门。

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ye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