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问答题

更新时间:2024-05-12 11:0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问答题目录 1.1.试述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1.2.试述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1.3.试述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1.4.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联系和区别。

2.1.试述抗原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2.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及其分类和组成特点。

2.3.试述TD抗原和T1抗原及其主要差异。 2.4.试述超抗原和丝裂原及其作用特点。 2.5.试比较完全抗原和半抗原的异同点。 3.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主要功能。

3.2.试述IgG、IgM、SIgA的主要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3.3.试述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3.4.试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4.1.试述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异同点。

4.2.试述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4.3.试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4.4.补体系统激活后可引起哪些主要生物学效应?

4.5.何为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简述其作用机制。

4.6.简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5.1.图示HLA基因复合体的基本结构。 5.2.试述HLA-I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各部门的主要功能。

5.3.试述MHC分子的组织分布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5.4.列举两种与抗原加工提呈相关的分子,并简述其主要功能。

5.5.何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简述其发生机制。

5.6.试述单倍型遗传及其在临床的应用。 5.7.试述多态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6.1.简述细胞因子的理化、产生和作用特点。 6.2.列出六类细胞因子的名称,简述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6.3.何为肿瘤坏死因子?试述不同剂量TNF在感染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6.4.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亚族区分和各亚族代表名称。

6.5.试述促炎细胞因子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主要作用。

6.6.试述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

6.7.简述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和重叠性。 7.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7.2.简述造血干细胞来源、主要特征和表面标志。

7.3.试述始祖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和阴性选择过程及其意义。

7.4.试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 7.5.何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以派氏小结为例简述其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7.6.简述胸腺细胞的组成。

8.1.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8.2.试述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杀伤消化机制。

8.3.试述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

8.4.试述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及其种类。

8.5.试述成熟与不成熟DC或MDC与PDC识别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特点。 8.6.NK细胞为何能够杀伤某些病毒感染/肿瘤靶细胞,而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 8.7.试述γδT细胞和B1细胞的来源、分布及其对抗原的识别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8.8.试述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主要作用。

8.9.试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

8.10.试述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

9.1.简述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各部分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 9.2.试述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及其作用。 9.3.试述CD4+Th亚群的形成和CD4+Th亚群间的相互作用。

9.4.简述CTL细胞主要生物学作用。

9.5.试述滤泡树突状细胞对B细胞的激活作用。

9.6.试述B2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9.7.列表比较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区别。 9. 8.简述T细胞的亚群。

10.1.何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

10.2.试述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内源性或外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过程。

10.3.试述CD4+Th细胞在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0.4.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异同点。

10.5.试述CD4+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0.6.试述CD8+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

10.7.简述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的分类。

11.1.何为免疫耐受?简述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和抑制的主要差异。

11.2.试比较T细胞和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

11.3.简述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因素。 11.4.简述机体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机制。

11.5.简述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

11.6.试述Burnet的“克隆排除学说”。 12.1.试述工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

12.2.试述青霉素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

12.3.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是什么?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理。

12.4.简述肥大细胞颗粒内储备的和脱颗粒时新合成的活性介质及其主要作用。 12.5.试述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及其应用和作用原理。

12.6.简述能够抑制肥大细胞活性介质合成与释放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

12.7.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列出三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名称。

12.8.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

13.1.试述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3.2.试述反向间接凝集实验和间接凝集抑制实验的原理及其应用。

13.3.定量检测血液标本中的抗原可采用哪些方法?

13.4.何为人工被动免疫?简述常用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

13.5.列举三种活疫苗和三种死疫苗的名称,并简述二者的优缺点。

13.6.何为计划免疫?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13.7.简述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3.8.简述重组抗原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 13.9.试述单克隆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13.10.简述免疫抑制剂的种类。 14.1.何谓医学微生物学?

14.2.简单叙述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 15.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

15.2.菌毛分哪几类?各有哪些实际意义? 15.3.细菌按照基本形状可分为哪几类?各举例说明。

15.4.细菌的结构分为几种?各包括哪些? 15.5.请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区别。

15.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哪些功能?

15.7.简述重要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

15.8.简述细菌生长曲线及其意义。

15.9.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 16.1.病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6.2.逆转录病毒是怎样进行生物合成的? 16.3.什么是病毒的衣壳?其功能如何? 16.4.简述病毒体的结构。

16.5.病毒增殖的方式与细菌有何不同? 17.1.简述真菌的培养条件和菌落形态。 17.2.试比较真菌与细菌特征的主要差异。 17.3.简述真菌的繁殖方式。

18.1.简述条件致病菌的形成条件。

18.2.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18.3.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18.4.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类型。

18.5.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可发生哪些变化? 18.6.比较持续感染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区别。 18.7.简述真菌性感染的类型。

18.8.简述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

18.9.简述在全身感染过程中可出现的情况。 18.10.简述病毒的致病机制。

19.1.简述采集和送检标本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19.2.病毒检测和细菌检测有何区别? 19.3.分离培养病毒有哪些方法?

19.4.使用细胞培养的病毒可发生哪几种情况?

20.1.防止抗生素耐药的发生应注意什么? 20.2.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果为什么比干热灭菌效果好?

20.3.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20.4.简述临床上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 20.5.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21.1.对人致病的主要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化脓性细菌有哪些?其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

21.2.金葡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分别引起哪些类型疾病?

21.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何种疾病?如何与肺炎球菌进行鉴别诊断? 21.4.奈瑟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细菌有哪些?主要引起哪些疾病?

21.5.肠杆菌科主要包括哪些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菌属?

21.6.四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21.7.志贺菌分群的依据是什么?致病物质有哪些?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

21.8.沙门茵属主要的致病菌有哪些?引起哪些疾病?肥达试验原理是什么?结果如何? 21.9.霍乱弧茵的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21.10、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茵和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有何各自的特点?

21.11.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是什么?简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简述破伤风的防治原则。

21.12.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哪些疾病?

21.13.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肉毒梭菌引起哪些疾病?

21.14.主要对人致病的无芽胞厌氧茵有哪些?致病条件是什么?感染特征有哪些?

21.15.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结核杆菌易发生哪些变异?什么是卡介苗? 21.16.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是什么?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及应用。 21.17.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及培养有何特点?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21.18.百日咳杆菌培养有何特点?其菌落分为四相,各有何医学意义?

21.19.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菌属? 21.20.布鲁菌在我国主要引起何种动物的疾病?在人类引起何种疾病?

21.21.耶尔森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是那种菌?主要引起那种动物的疾病?如何传播给人类?

21.22.炭疽杆菌生物学性状有哪些?通过何种途径感染人类?防治原则是什么?

21.23.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引起人类哪些疾病?

21.24.立克次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常用的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是什么?

21.25.衣原体的增殖周期有何特点?能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

21.26.梅毒三期的临床表现有何特征?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 21.27.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

21.28.列表说明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 21.29.简述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2.1.简述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

22.2.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抗原构造和变异与流感流行有何关系?

22.3.简述冠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

22.4.简述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何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如何诊断及预防? 22.5.简述肠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其生物学形状和致病性有哪些共同特点? 22.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如何预防?

22.7.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属病毒有何不同?轮状病毒有何致病特点?

22.8.肝炎病毒有哪些?各型肝炎病毒有何异同?

22.9.描述Dane颗粒的结构,以及HBV的基因组成和意义。

22.10.简述HBV抗原抗体系统,以及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

22.11.简述HBV的传播途径,感染后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以及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 22.12.简述HBV和HCV在致病性和免疫性上的异同。

22.13.HAV和HEV在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上有何异同?

22.14.简述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特点。

22.15.人类疱疹病毒有哪些类型?各引起何种疾病?

22.16.简述疱疹病毒致癌的机制。哪些疱疹病毒有强的致癌作用?与哪些肿瘤有关? 22.17.举例说明孕妇感染哪些病毒会对胎儿造成较大的危害。

22.18.简述逆转录病毒的特性。哪些逆转录病毒与人类疾病有关?各引起何种疾病? 22.19.简述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复制过程。 22.20.HIV的结构基因有哪些?其产物各有何功能?

22.21.简述H1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

22.22.简述HIV的致病机制。

22.23.HIV引起AIDs有何临床特点?实验室如何诊断?

22.24.简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致病特点。

22.25.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特点。

22.26.简述狂犬病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及预防措施。

22.27.简述朊粒的结构特点及所致疾病。 22.28.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 22.29.先天性风疹常见的畸形有哪些? 22.30.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性。

22.31.简述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预防措施。

23.1.简述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23.2.简述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23.3.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哪几类? 23.4.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引起哪些感染? 问答题答案 1.1.试述现代免疫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答: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免疫系统通过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和应答,可发挥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种功能。

1.2.试述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及其主要作用。答:(1)固有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和B1细胞等。臣噬细胞可对穿越体表屏障进入局部组织中的病原体产生非特异性吞噬杀伤作用;中性粒细胞在局部发生感染时,可迅速穿过血管壁进入感染部位,发挥非特异性杀伤作用;NK细胞是能够非特异识别杀伤某些肿瘤或病毒感染靶细胞的自然杀伤细胞;γδT细胞可直接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和某些病毒感染或突变细胞表达的共同抗原成分,发挥非特异性杀伤作用;B1细胞可识别某些病原体表面共有的多糖抗原,并迅速产生以IgM类抗体为主的泛特异性抗体,产生抗感染免疫保护作用。(2)固有免疫分子主要包括补体和细胞因子。在某些病原体进人体内或抗原与抗体在体内结合形成抗原一抗体免疫复合物时,可使补体系统激活产生细菌溶解作用,促进吞噬的调理作用和释放炎症介质参与炎症反应等生物学效应。细胞因子在免疫细胞分化发育、免疫应答及其调节、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3.试述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及其主要作用。答: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抗原提呈细胞和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B淋巴细胞。(1)抗原提呈细胞是一类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能通过其细胞内MHC分子将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抗原肽运载到APC细胞表面,供抗原特异性T细胞识别结合,启动特异性免疫细胞。(2)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T细胞根据其表面标志性CD分子的不同,可分为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3)执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B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再次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可迅速产生相应高水平IgG类抗体。

1.4.简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联系和区别。答:(1)联系:二者都是在体内完成的清除病原体的免疫反应。(2)区别:固有免疫应答主要是指体内固有免疫细胞被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某些细胞因子激活后迅速产生的,可将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癌变细胞杀伤清除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也包括体内补体系统被某些病原体直接激活后产生的溶菌和促进病原体吞噬清除的生物学效应。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分泌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对相应病原体或肿瘤及病毒感染靶细胞发挥杀伤和清除的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1.试述抗原基本概念及其特性。答:(1)抗原通常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和B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诱导T或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2)抗原通常具有两种特性:①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即诱导8细胞产生抗体,诱导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②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能力。

2.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及其分类和组成特点。答:(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基。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一个抗原决定基通常由5~17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及核苷酸组成。抗原决定基是T细胞、B细胞和抗体特异性识别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2)抗原决定基的分类:根据抗原决定基的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顺序决定基和构象决定基。①顺序决定基是指肽链上由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残基所形成的决定基,又称线性表位。该种决定基是T细胞(通过TCR)识别结合的抗原表位,即T细胞表位。②构象决定基是指多肽或多糖链上由空间位置相邻,而序列上不相连续的氨基酸或多糖残基所形成的决定基,又称非线性决定基。该种决定基是B细胞和抗体识别结合的抗原表位,又称B细胞表位。(3)根据抗原决定基的位置和功能,可将其分为功能性抗原决定基和隐蔽性抗原决定基。①功能性抗原决定基系指位于抗原分子表面、能被8细胞或抗体直接识别结合的抗原表位,包括构象和线性表位。②系指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被8细胞(通过BCR)或抗体识别结合的抗原表位。此种抗原决定基可因理化因素而暴露于抗原分子表面,成为功能性表位;也可因酶解或修饰,而产生新的功能性表位。若体内隐蔽性抗原决定基成为功能性表位,则有可能作为自身抗原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2.3.试述TD抗原和T1抗原及其主要差异。答:(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系指刺激8细胞产生抗体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简称TD抗原。绝大多数天然抗原都是TD抗原,此类抗原即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如各种病原体、异种或同种异体细胞和血清蛋白等。(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系指刺激8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h细胞辅助的抗原,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简称TI抗原。此类抗原具有单一重复B细胞表位而无T细胞表位。 2.4.试述超抗原和丝裂原及其作用特点。答:(1)超抗原主要是指一类只需极低剂量就能非特异多克隆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大分子蛋白物质。T细胞超抗原无需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能以完整蛋白形式,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克隆T细胞产生极强的免疫反应。(2)丝裂原又称有丝分裂原,是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此类物质可直接与静息T、B淋巴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使之发生母细胞转化和有丝分裂,而无需抗原提呈细胞参与。

2.5.试比较完全抗原和半抗原的异同点。答:完全抗原是指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多为蛋白质;半抗原是指仅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多为糖类。半抗原只有在与载体相连,成为完全抗原后,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成为完全抗原。半抗原虽单独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但与完全抗原一样,具有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3.1、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及其主要功能。答:(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一个四肽链分子。(2)Ig轻链有VL和CL两个功能区;IgG、IgA和IgD的重链有VH、CH1、CH2和CH3四个功能区;IgM和IgE的重链有五个功能区,即多一个CH4功能区。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如下:①VH和VL中的HVR(CDR)是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区域;②CH和CL具有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③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结合位点,可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④IgG的CH2可介导IgG通过胎盘;⑤IgG的CH3和IgE的CH2和CH3能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并由此介导免疫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3.2.试述IgG、IgM、SIgA的主要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答:(1)Ig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约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000,血清半衰期较长,约23天,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具有重要的抗感染免疫作用。(2)IgM:分为膜结合型和血清型两种类型。膜结合型IgM(m1gM)为单体IgM,表达于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血清中IgM是由五个单体IgM通过二硫键和连接链(J链)相连组成的五聚体,相对分子质量约950000,居五类免疫球蛋白之首,又称巨球蛋白。IgM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其抗原结合价和补体激活能力高于IgG,具有高效抗感染免疫作用。(3)SIgA:分泌型(SIgA)是由J链连接的IgA二聚体与一个分泌片借二硫键共价结合组成。它们能与存在于黏膜局部的病原微生物结合,使之丧失与细胞粘附的能力,从而在黏膜局部发挥重要抗感染免疫作用。

3.3.试述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答:(1)调理作用:IgG类抗体与相应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_Fc受体(FcyR)结合,所产生的促进吞噬细胞对上述颗粒性抗原吞噬的作用称为调理作用。(2)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再通过其Fc段与NK细胞、巨噬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_Fc受体(PcγR)结合,增强或触发上述效应细胞对靶细胞杀伤破坏的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 3.4.试述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答:免疫球蛋白分为五大类,即IgA、IgM、IgD、IgG和IgE。(1)IgA有两种类型,血清型和分泌型,其中血清型IgA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分泌型IgA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和一个分泌片组成,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2)IgM是五聚体,是分子质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的能力,IgM是介导输血反应的抗体,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3)正常人血清IgD浓度很低,半衰期很短,B细胞表面的IgD可作为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4)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IgG的半衰期为20~23天,为再次分泌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通常为高亲和力抗体。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具有重要的免疫学效应,IgG是惟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在新生儿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5)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IgE为亲细胞性抗体,其CH2和CH3功能区可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并由此导致I型超敏反应。

4.1.试述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主要异同点。答:补体三条途径激活过程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共同之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在感染初期和早期发挥作用,对机体抗御原发性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经典途径则通常在感染中、晚期或在感染持续过程中发挥作用。《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项目|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途径。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G-菌、脂多糖、肽聚糖、酵母多糖、凝聚的IgA|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岩藻糖残基。补体激活起始分子|c1|C3|C4、C2。参与的补体成分|C1、C4、C2、C3、C5~C9|C3、B因子、D因子、P因子、C5~C9|MBL、MASP-1、2、C4、C2、C3、C5~C9。所需离子|Ca2+、Mg2+|Mg2+|Ca2+。C3转化酶|C4b2b|C3bBbP|C4b2b。C5转化酶|C4b2b3b|C3bBb3b|C4b2b3b。生物学作用|协助抗体产生免疫效应,在感染的中、晚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初期发挥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4.2.试述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答:(1)C1抑制物:能与活化的C1r—C1s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C1大分子复合物解聚,C1S失活;也能与活化的MASP结合,使之失活。(2)C4结合蛋白:能与C2竞争结合C4b,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即c4b2b复合物的形成;作为辅助因子,与C4b结合后可促进1因子对C4b的裂解作用;可从C4b2b复合物中解离并取代C2b,使经典途径C3转化酶衰变失活。(3)H因子:能与B因子竞争结合C3b,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即C3bBb复合物的形成;作为辅助因子,与C3b结合后可促进I因子对C3b的裂解作用;可从c3bBb复合物中解离并取代Bb,使旁路途径C3转化酶衰变失活。(4)I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在C4bp、H因子和MCP等辅助因子作用下,I因子能使液相或膜结合的C3b/C4b裂解灭活,对经典和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5)S蛋白:又称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能与c55b67复合物结合,使其丧失与细胞膜结合的能力,从而阻止C5b6789攻膜复合物形成,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4.3.试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答:(1)膜辅因子蛋白:广泛分布于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他们能与附着在上述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C3b/C4b结合,协助I因子将其灭活,从而抑制经典/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使自身组织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受到损伤。(2)促衰变因子:广泛分布于血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他们能与附着在上述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C4b/C3b结合,直接使其裂解灭活,从而抑制经典/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也能使细胞表面瞬时形成的C3转化酶中的C4b/C3b裂解失活,促进c3转化酶衰变,使自身组织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受到损伤。

4.4.补体系统激活后可引起哪些主要生物学效应?答:(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2)调理作用。(3)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4)引起炎症反应。(5)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4.5.何为补体介导的调理作用,简述其作用机制。答: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C3b和C4b是一类与IgG抗体不同的非特异性调理素。它们与细菌或其他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被具有相应受体的吞噬细胞识别结合,从而在细菌或颗粒性抗原与吞噬细胞之间形成“桥梁”,使吞噬细胞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吞噬作用。此即补体介导的调理

作用。

4.6.简述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答:(1)膜辅因子蛋白:广泛分布于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他们能与附着在上述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C3b/C4b结合,协助I因子将其灭活,从而抑制经典/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使自身组织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受到损伤。(2)促衰变因子:广泛分布于血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他们能与附着在上述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C4b/C3b结合;直接使其裂解灭活,从而抑制经典/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也能使细胞表面瞬时形成的C3转化酶中的C4b/C3b裂解失活,促进C3转化酶衰变,使自身组织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受到损伤。

5.1.图示HLA基因复合体的基本结构。答:人类HLA复合体结构示意图:HLA复合体包括:(1)II类:HLA—DP、DQ、DR(2)III类:C2、C4、B因子、HSP70、TNF(3)I类:B—C—E—A—F—G一H

5.2.试述HLA-I类和Ⅱ类分子的结构组成和各部门的主要功能。答:(1)HLA-I类分子是由轻、重两条多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分子。重链即α链,是人第6号染色体HLA-I类基因编码的产物。轻链即非多态性β2微球蛋白,是人第15号染色体基因编码的产物。①抗原肽结合区:决定HLA-I类分子多态性。②免疫球蛋白样区:主要包括重链α3结构域和β2微球蛋白,α3结构域是CTL细胞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β2微球蛋白与α3结构域的结合有助于HLA-II类分子的表达和结构的稳定性。③跨膜区:将HLA-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④胞质区:可能与细胞内外信号的传递有关。(2)HLA-II类分子是由Ⅱ类基因编码的α链和β链以非共价键结合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分子。α链和β链为跨膜蛋白,均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组成。①抗原肽结合区:决定HLA-Ⅱ类分子多态性。②免疫球蛋白样区:由α2和β2结构域组成,其Ig样区是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③跨膜区和胞质区:与HLA-I类分子相似。

5.3.试述MHC分子的组织分布和主要生物学功能。答:(1)经典MHC-I类分子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有核细胞及血小板表面,而在神经细胞、成熟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表面尚未检出。MHC-II类分子分布不够广泛,主要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以及胸腺上皮细胞和某些活化的T细胞表面,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精子细胞上也有少量表达。MHC-I类和Ⅱ类分子亦可出现于血清、尿液、唾液、精液和乳汁等体液中,称为分泌型或可溶型MHC-I类和Ⅱ类分子。(2)主要生物学功能:①抗原提呈作用;②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限制;③诱导胸腺内前T细胞分化;④引发移植排斥反应。 5.4.列举两种与抗原加工提呈相关的分子,并简述其主要功能。答:MHC-I类和Ⅱ类分子均有结合、提呈抗原的作用。在抗原提呈细胞内,MHC-I类和Ⅱ类分子可通过其抗原肽结合槽分别与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结合,形成抗原肽-MHC-I类和Ⅱ类分子复合体。后者经转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可被CD8+T细胞和CD4+T细胞识别结合,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5.5.何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简述其发生机制。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和荨麻疹等。此类输血反应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血液中存在的抗白细胞和抗血小板HLA抗原的抗体有关;若供者血液中含高效价此类抗体,也可引发这种输血反应。因此,对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注意避免反复选择同一供血者的血液。 5.6.试述单倍型遗传及其在临床的应用。答: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紧密相连的HLA诸基因座位上等位基因的组合称为HLA单倍型。HLA复合体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这些连锁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很少发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通常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此即单倍型遗传。体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HLA单倍型的组合称为HLA基因型。人是二倍体生物,每个细胞均有两个同源染色体组,他们分别来自父母双方。至于亲代与子代之间则必然有一个单倍型相同,也只能有一个单倍型相同。这一遗传特性在器官移植供者的选择以及法医的亲子鉴定中得到了应用。

5.7.试述多态性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答:多态性现象是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有两种以上等位基因,可编码两种以上基因产物的现象。其多态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复等位基因:是指在一个群体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一对应基因座位上不同的基因系列。对每一个体来说,只能具有其中的任何两个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来源于一个基因座位所发生的多种突变,并由此产生多种基因型,这是基因突变多向性的反映。(2)共显性:是指有些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间没有显性和隐性的区别,在杂合状态下,两种基因均可同时表达产生相应基因产物的遗传方式。 6.1.简述细胞因子的理化、产生和作用特点。答:(1)细胞因子的理化特性:①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泌表达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或糖蛋白,体内半衰期短,作用时间有限。②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以双体形式存在,TNF为三聚体。(2)细胞因子产生和作用特点:①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静息状态下不能产生细胞因子,它们被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后,可立即启动细胞因子基因转录及蛋白合成。但此过程持续时间短暂,刺激终止后转录、合成也随之终止。②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合成分泌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产生某种/些相同的生物学效应。③细胞因子大多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因此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在局部产生作用,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局限性。④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二者结合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只需极少量就能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⑤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作用,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多效性。⑥细胞因子间可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控制、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网络,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网络性。

6.2.列出六类细胞因子的名称,简述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答:(1)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2)干扰素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分为α、β、γ三种类型。其中IFN—α、IFN—β又称I型干扰素,IFN一γ又称Ⅱ型干扰素。I型干扰素的作用简述如下:①可诱导体内多种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干扰病毒复制,控制病毒感染和扩散;②可提高靶细胞表面MHC—I类分子表达水平,有助于CTL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③激活NK细胞,增强机体抗病毒、抗肿瘤作用。Ⅱ型干扰素的作用简述如下:①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增强机体抗感染的抗肿瘤作用;②促进Th1细胞形成,增强细胞免疫功能;③促进抗原提呈细胞表达MHC—I/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提高抗原提呈能力;④促进T细胞合成分泌IL一2和表达IL-2R。

6.3.何为肿瘤坏死因子?试述不同剂量TNF在感染过程中的主要作用。答:肿瘤坏死因子(TNF)是Garswe11在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将其称之为肿瘤坏死因子。(1)低剂量TNF可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引发局部炎症反应:①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使其表达粘附分子,并使之分泌IL一1和趋化性细胞因子;②活化中性粒细胞,使其表面相应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提高,从而与血管内皮细胞粘附,进而穿过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到达感染部位,引发局部炎症反应;③活化单核一巨噬细胞使其分泌IL-1、IL-6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引发和促进炎症反应。(2)中等剂量TNF可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引发全身效应:①TNF是一种内源性致热原,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也可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释放IL-1引起发热;②刺激肝细胞合成、分泌一系列急性期蛋白,其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能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甘露糖残基结合,激活补体MBL途径,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能力;③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发挥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3)高剂量TNF可通过以下作用机制促进感染性休克的发生:①作用于心脏,使之血流输出量降低;②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张力降低,形成血栓;③作用于肝脏,引发低血糖症。

6.4.试述趋化性细胞因子及其亚族区分和各亚族代表名称。答:趋化性细胞是近年发现的一类结构具有较大同源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10000的对白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目前已发现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多达几十种,根据趋化因子多肽链近氨基端两个半胱氨酸(C)残基的排列方式,可将其分为CXC、CC、C、和CXXXC(C代表半胱氨酸、X代表其他任一氨基酸)四个亚家族。(1)CXC亚族(a亚族):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1是该亚族代表成员,其主要功能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对T细胞也有一定趋化和激活作用。(2)CC亚族(β亚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一1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一1α/β是该亚族代表成员,其主要作用是趋化并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对T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也有一定的趋化和激活作用。(3)C亚族(γ亚族):淋巴细胞趋化蛋白是该亚族代表成员,对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NK细胞具有趋化作用。(4)CXXXC亚族:分形素是该亚族成员,对单核细胞和T细胞具有趋化作用。

6.5.试述促炎细胞因子及其在炎症反应中的主要作用。答:IL-1、IL-6和TNF-α为促炎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其作用机制包括:(1)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2)刺激肝细胞合成、分泌急性期蛋白,可通过激活补体MBL途径,产生包括调理和溶菌作用在内的一系列生物学效应,提高机体非特异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3)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入血,提高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4)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强他们的吞噬杀伤能力。(5)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模型IL-8和粘附分子;同时诱导中性粒细胞表达IL-8受体,使其表面粘附分子表达上调。

6.6.试述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各阶段中的主要作用。答:(1)免疫应答识别活化阶段:IFN和TNF等可促进APC表达MHC-II类分子,增强抗原提呈作用和抑制T细胞活化的作用。(2)免疫应答增殖分化阶段:IL一2、4、5、6等细胞因子可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成熟为浆细胞;IL-2、IL-12和IFN一γ等细胞因子则可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成熟为效应T细胞。(3)免疫应答效应阶段:IFN-γ、IL一2、TNF-α和GM—CSF等细胞因子可有效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NK细胞,产生强大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TGF一β对上述免疫细胞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4)免疫应答过程中,有些细胞因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决定免疫应答的类型。例如:①IL-4可诱导CD4+初始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介导和增强体液免疫应答能力;同时又可通过对IFN-γ的拮抗作用,抑制Th1细胞形成,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下调作用。②IL-12和IFN-γ可诱导CD4+初始T细胞分化为Th1细胞,介导和增强细胞免疫应答能力;同时又可通过对IL-4的拮抗作用,抑制Th2细胞形成,对体液免疫功能产生下调作用。 6.7.简述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和重叠性。答: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此为多效性。不同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功能,此为重叠性。

7.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答:(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他们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有影响。①骨髓是造血器官,可生成多能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发源地,也是人和哺乳动物B细胞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②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基质细胞及其产生的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作用下,能够分化、发育、成熟为具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2)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皮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他们是成熟T、B细胞寄居和接受抗原刺激后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①淋巴结沿淋巴管道分布在机体某些特定部位,如腋窝、腹股沟、颈部和小肠系膜等血管交汇处。淋巴结是由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包被的实质性器官,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②脾脏具有造血、贮血和过滤作用,也是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③皮肤相关淋巴组织由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表皮朗格汉斯细胞、表皮内T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参与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

7.2.简述造血干细胞来源、主要特征和表面标志。答:造血干细胞最早产生于胚胎卵黄囊,妊娠4周出现于胚肝;妊娠5个月至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重要潜能,在造血组织微环境中,可增殖分化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因此又称多能造血干细胞。CD34和CD117是人类造血干细胞表面主要标志,应用CD34单克隆抗体可从骨髓、胚肝或脐血中分离、富集造血干细胞。CD117是干细胞因子受体,可识别结合相应干细胞因子,对不同分化阶段干细胞的发育分化具有重要诱导和促进作用。

7.3.试述始祖T细胞在胸腺内的阳性和阴性选择过程及其意义。答:(1)阳性选择阶段:双阳性未成熟T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是识别结合MHC—I类和Ⅱ类分子的受体。通过阳性选择,T细胞获得了对抗原识别的MHC限制性,即CD4+T细胞只能识别由MHC-II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CD8+T细胞只能识别由MHC—I类分子提呈的抗原肽。(2)阴性选择阶段:阴性选择主要发生于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位于该处的胸腺树突状细胞高表达自身抗原肽-MHC-I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通过阴性选择,体内高亲和力自身反应性T细胞被清除,即对自身抗原形成中枢免疫耐受。

7.4.试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答:淋巴结沿淋巴管道分布在机体某些特定部位,如腋窝、腹股沟、颈部和小肠系膜等血管交汇处。淋巴结是由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包被的实质性器官,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浅皮质区含有淋巴滤泡,其内含有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和Th细胞,又称B细胞区或胸腺非依赖区。深皮质区为弥散的淋巴组织,主要有T细胞组成,富含并指状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又称T细胞区或胸腺依赖区。高内皮小静脉位于深皮质区,血管内T、B细胞可穿过高内皮小静脉或其间隙,进入淋巴结相应区域,然后再迁移到髓窦,并通过输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系统。最终经淋巴管返回血流,完成再循环。

7.5.何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以派氏小结为例简述其结构特点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答: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无被膜淋巴组织,又称黏膜免疫系统。这些淋巴组织或弥散分布,或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前者称弥散的淋巴组织;后者称淋巴聚集体包括扁桃体、小肠派氏小结和阑尾。弥散的淋巴组织中内含活化的B细胞、浆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派氏小结位于黏膜固有层中,富含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少量T细胞,其内有输出淋巴管通过,血液中T、B细胞可通过与输出淋巴管伴行的高内皮小静脉进入小结。小结上皮由M细胞覆盖,它们能以吞饮方式将外来抗原纳入胞内,并在未降解情况下穿过M细胞,而被M细胞下方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摄取;后者将抗原携带到派氏小结内,引起免疫应答。进入派氏小结的抗原也可通过小结内引流和输出淋巴管输送到外周其他淋巴结,中引起免疫应答。 7.6.简述胸腺细胞的组成。答:胸腺皮质分为浅皮质和深皮质两个区域。浅皮质区主要包括胸腺皮质上皮细胞和大淋巴细胞、即始祖T细胞,二者密切接触形成多细胞复合体。深皮质区主要含树突状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即未成熟T细胞。胸腺髓质主要包括巨噬细胞、并指状细胞和中等大小的T细胞,即成熟T细胞。

8.1.简述固有免疫应答的组织屏障及其作用。答:(1)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①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正常情况下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②化学屏障:皮肤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在皮肤黏膜表面形成抗御病原体的化学屏障。③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可通过与病原体竞争结合上皮细胞和营养物质,或通过分泌某些杀菌、抑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抗御作用。(2)体内屏障:①血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②血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

8.2.试述巨噬细胞对病原体的识别和杀伤消化机制。答:(1)清除、杀伤病原体:①氧依赖性杀菌系统及其作用;②氧非依赖杀菌系统及其作用;③消化和清除。(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3)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4)加工、提呈抗原。(5)免疫调节。

8.3.试述巨噬细胞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中的主要作用。答:(1)巨噬细胞通过表面趋化和活化性受体与相应趋化和活化性细胞因子结合相互作用后,可被募集到感染部位并被活化,参与炎症反应。与此同时,活化巨噬细胞又可通过:①分泌MIP一1α/β、MCP-1和IL一8等趋化性细胞因子,募集、活化更多的巨噬细胞,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②分泌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如IL-1、TNF-α、IL一6等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2)活化巨噬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例如IL-1和IFN-γ可上调APC表达MHC分子,促进T、B细胞活化。

8.4.试述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及其种类。答:模式识别受体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和血清中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11样受体。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是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结合的配体分子,主要是指病原微生物表面某些共有的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主要包括G菌的脂多糖、G+菌的肽聚糖和脂磷壁酸、分枝杆菌和螺旋体的脂蛋白和脂肽、细菌和真菌的甘露糖等。

8.5.试述成熟与不成熟DC或MDC与PDC识别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特点。答:MDC在病

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刺激下,可产生以IL-12和IL-2为主的细胞因子,诱导或促进Tho细胞分化为Th1细胞,引发和增强细胞免疫应答;PDC在病毒感染刺激下,可产生以IFN-α和IL-6为主的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在IL-3和CD40L联合刺激下,可分泌以IL-4和IL-5为主的Th2细胞因子,诱导或促进Th0细胞分化为Th2细胞,发挥抗病毒作用。 8.6.NK细胞为何能够杀伤某些病毒感染/肿瘤靶细胞,而不能杀伤正常组织细胞?答:在生理条件下,即自身组织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正常表达情况下,NK细胞表面杀伤抑制性受体的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NK细胞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不能产生杀伤作用。当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下降或缺失,并出现某些病毒或肿瘤细胞特有,而不表达于正常组织细胞表面的分子时,NK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丧失识别“自我”的能力,负调控作用失效;其表面识别非HLA-I类分子的杀伤活化受体,即可通过对相应配体(上述特有分子)的识别结合,介导NK细胞对病毒感染和肿瘤靶细胞产生杀伤作用。 8.7.试述γδT细胞和B1细胞的来源、分布及其对抗原的识别和主要生物学功能。答:(1)γδT细胞是执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和皮下组织。γδT细胞是皮肤黏膜局部早期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也是具有非特异杀瘤作用的T细胞。(2)B1细胞是个体发育过程中出现较早,其发生和分化与胚肝密切相关。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CD5+、m1gM+B细胞。B1细胞主要分布于胸腔、腹腔和肠壁固有层中,B1细胞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和维持自身稳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8.8.试述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及其主要作用。答:(1)瞬时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0~4小时之内。具有:①屏障作用;②巨噬细胞的作用;③补体激活的作用;④中性粒细胞的作用。(2)早期固有免疫应答阶段:发生于感染后4~96小时。具有:①巨噬细胞募集活化;②活化巨噬细胞效应;③其他固有免疫细胞的作用。(3)适应性免疫应答诱导阶段:在病原体感染96小时后,为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做好准备。

8.9.试述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和相互关系。答:《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点》。项目|固有免疫应答|适应性免疫应答。主要参加的细胞|黏膜上皮细胞等|αβT细胞等。主要参加的分子|补体、细胞因子|特异性抗体。作用时相|即刻~96小时|96小时后启动。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较少多样性|特异性识别受体,具有高度多样性。识别特点|直接识别病原体某些共有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具有泛特异性|识别APC提呈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作用特点|未经克隆扩增和分化,迅速产生免疫作用,没有免疫记忆功能|经克隆扩增和分化,成为效应细胞后发挥免疫作用,有免疫记忆功能。维持时间|短|长。(1)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树状突细胞是体内惟一能够启动初始T细胞活化抗原提呈细胞,是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始动者。(2)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固有免疫细胞通过识别不同种类病原体,产生不同类型细胞因子,从而决定特异性免疫细胞分化及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3)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物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通过分泌抗体而发挥免疫效应。

8.10.试述固有免疫细胞的应答特点。答:吞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表面具有多种趋化性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受体。在趋化性细胞因子或炎性介质作用下,吞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被招募而聚集,并通过表面PRR与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PAMP结合而被激活。固有免疫细胞与T、B细胞不同,它们不经克隆扩增即可迅速产生免疫效应。此外,固有免疫细胞寿命较短,在对病原微生物的应答过程中不能产生免疫记忆,通常也不形成免疫耐受。

9.1.简述TCR—CD3复合受体分子各部分的组成及其主要功能。答:CD3复合体由γ、δ、ε、δ和ε五种肽链组成,其中ε链分别与γ链和δ链非共价结合,组成γε和δε异二聚体,δ链既能以δδ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又能以δε异二聚体形式存在。γ、δ、ε、δ、ε链跨膜区含有带负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借此能与TCRαβ跨膜区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非共价结合组成TCRαβ一CD3复合受体分子;其胞内区均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可参与活化信号的转导。 9.2.试述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及其作用。答: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问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问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它们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有时也可从细胞表面脱落成为可溶性粘附分合或抗原直接被相应B细胞识别结合后,子。(1)CD28分子:属Ig超家族成员,以在细胞间共刺激分子协同作用下,启动抗同源二聚体形式表达于CD4+T细胞和约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活化的阶段,又称50%的CD8十T细胞表面。(2)CTLA-4:抗原识别阶段。②增殖分化阶段:是指抗即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为同源二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被相应抗原激活后,聚体,主要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静息T在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经克隆扩增分化细胞不能表达。(3)LFA-2:即淋巴细胞功为免疫效应细胞,即效应T细胞(CD4+效应能相关抗原2为单链糖蛋白,属Ig超家族Th1细胞和CD8+CTL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成员,表达于所有外周血T细胞和部分NK段。在此阶段,有部分T/B淋巴细胞中途细胞表面,因其能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又称停止分化,成为静息状态的长寿记忆细胞。绵羊红细胞受体。(4)LFA一1:即淋巴细③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胞功能相关抗原-1,是由α链和β链组成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后,在的异二聚体,为整合素家族成员,主要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达于T细胞表面。(5)CD40L:即CD40配体的阶段。(3)根据参与免疫应答细胞种类及(CD154),是表达于活化CD4+T细胞和部分其效应机制的不同,可将适应性免疫应答活化CD8+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 分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9.3.试述CD4+Th亚群的形成和CD4+Th亚群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在某些特间的相互作用。答:(1)CD4+Th1细胞、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CD4+Th2细胞和CD4+Th3细胞均由CD4初始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即形成免疫耐T细胞分化而来。它们可通过旁分泌和自分受,又称负免疫应答。

泌作用方式,接受局部为环境中细胞因子10.2.试述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内源性或外对其分化的调控。(2)CD4+Th1细胞和源性抗原的加工提呈过程。答:(1)外源性CD4+Th2细胞互为抑制细胞,他们可通过释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途径(MHC-Ⅱ类分子放不同的细胞因子,抑制对方的增殖分化途径):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途径简和细胞因子的产生。 称外源性途径,又称溶酶体途径或MHC一9.4.简述CTL细胞主要生物学作用。答:(1)II类途径。抗原提呈细胞(APC)对外源性抗脱颗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使靶细胞溶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简述如下:①外解破坏或发生凋亡。(2)高表达FasL和分源性抗原被APC摄入细胞质形成内体即吞泌大量TNF-α诱导靶细胞凋亡。此外,还噬体;②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早期内体可通过分泌Th1型细胞因子或Th2型细胞/溶酶体;③外源性抗原在内体/溶酶体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内被蛋白水解酶降解成小分子多肽片段9.5.试述滤泡树突状细胞对B细胞的激活作(抗原肽)形成晚期内体或溶酶体;④在内用。答:滤泡树突状细胞可通过表面IgGFc质网中,新合成的MHC-II类分子通过其抗受体和C3d受体将抗原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原肽结合槽与恒定链中的Ⅱ类相关恒定链式长期保留在细胞表面而不内吞,为B细短肽结合,形成恒定链-MHCI1类分子复合胞识别抗原奠定了基础。B细胞可通过表面体。该复合体形成后,可阻止内质网中的BCR-Igα/Igβ复合受体分子与免疫复内源性抗原肽与MHCI1类分子结合;⑤恒合物中抗原分子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结合定链-MHCII类分子复合体在恒定链引导后,可使Igα/Igβ细胞质区相关的酪氨下形成分泌囊泡。内含恒定链-MHCII类分酸激酶活化,从而启动B细胞产生活化第子复合体的分泌囊泡通过高尔基体经糖基一信号;通过表面CD19-CD21-CD81复合化修饰后,进入细胞质与晚期内体或溶酶物中的CD21与免疫复合物中的C3d结合,体融合,在蛋白酶作用下恒定链降解,但可使B细胞表面BCR与BCR辅助受体交联,CLIP仍结合在MHC-I1类分子抗原肽结合从而导致CD19胞内区相连的酪氨酸激酶活槽内;⑥在HLA-DM分子协助下,首先将化,对B细胞活化第一信号的产生起到促CLIP与MHC-II类分子解离,然后使外源进和增强作用。 性抗原肽与空载MHC-II类分子结合,形9.6.试述B2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答: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体;⑦通过(1)合成分泌抗体,产生体液免疫效应:B2胞吐作用与细胞膜融合,使抗原肽-MHC-细胞作为免疫应答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II类分子复合体表达于APC表面,供CD4+T激后,在活化CD4+Th细胞辅助下,经活化细胞识别。(2)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和提呈增殖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是具有合途径(MHC-I类分子途径):内源性抗原的成分泌抗体的效应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加工处理和提呈途径简称内源性途径,又调节下,可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发挥免称胞质溶胶途径或MHC-I类途径。抗原提疫效应。(2)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体液免呈细胞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疫应答:B2细胞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程简述如下:①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抗原可通过表面抗原受体(BCR)直接识别结合(内源性抗原)首先与泛素结合,在泛素引进而摄取抗原,并通过MHCI1类分子将加导下内源性抗原由细胞质进入蛋白酶体;工处理后形成的抗原肽,以抗原肽-MHC-②蛋白酶体由多种蛋白水解酶组成,具有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转运到B细胞表面,广泛的蛋白水解活性。低分子量多肽2和7供CD4+Th细胞识别,从而启动特异性体液是蛋白酶体中具有重要酶活性的组分,泛免疫应答。(3)免疫调节作用:B2细胞接受素化内源性抗原经其作用后,可成为更适抗原刺激后,在活化、增殖、分化过程中,合于MHC-I类分子结合提呈的抗原肽;③可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上述内源性抗原肽进入细胞质后,与内质作用。 网膜上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和2组成的9.7.列表比较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区别。异二聚体结合,使之结构改变、孔道开放,答:《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区别》。比较从而导致抗原肽进入内质网腔;④MHC-I项目|B1细胞|B2细胞。最初产生时间|胎类分子α链在内质网中合成后,立即与钙儿期|出生后。主要产生部位|胚肝|骨髓。联蛋白结合(保护α链不被降解),以保证更新方式|自我更新|骨髓产生。主要分布|β2微球蛋白与α链结合形成MHC-I类分胸腔、腹腔、肠壁固有层|脾脏、淋巴结、子,并使之与进入内质网的抗原肽“对接”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表面标志|CD5+、成功,组成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体;mIgM+|CD5+、mIgM+和m1gD+。特异性|低|⑤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体以分泌囊高。识别的抗原|多糖抗原为主|蛋白质抗泡形式,通过高尔基体经糖基化修饰后进原为主。抗体产生的潜伏期|较短,抗原刺入细胞质,并通过胞吐作用表达于APC表激后48小时产生|较长,抗原刺激后1~2面,供CD8+T细胞识别。

周产生。抗体类型|以IgM为主|以IgG为10.3.试述CD4+Th细胞在B细胞介导的体液主。抗体亲和力|低亲和力抗体|高亲和力免疫应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答:活化Th0抗体。Ig类别转换|无|有。免疫应答和再细胞可表达CD40L和IL-2、4、12等多种次应答|无|有。 细胞因子的受体,同时分泌IL一2、IL一9.8.简述T细胞的亚群。答:(1)根据成熟T3、IL一4和INF一γ等多种细胞因子,参细胞是否接受过抗原刺激或接受抗原刺激与免疫应答的调节。PDC在与Th0细胞相互后的分化情况,可将其分为初始T细胞、作用过程中,其表面IL一3R和CD40分子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三类。(2)根据T表达增加,借以与活化Th0细胞分泌的IL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及其功能特点,一3及其表面CD40L结合,可被激活并通可将T细胞分为CD4+Th细胞、CD8+CTL细过分泌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参与免胞、CD4+CD25+调节T细胞。 疫应答的调节。当活化Th0细胞通过旁分10.1.何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简述适应性免疫泌和自分泌方式接受PDC、其他免疫细胞和应答的基本过程和类型。答:(1)适应性免自身产生的以IL-4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后,可增殖分化为Th2细胞。

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10.4.试比较抗体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异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同点。答:(1)抗体初次应答:是指病原体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免疫应答的等TD抗原初次进入机体引发的体液免疫应重要生物学意义是通过识别“自身”与“非答。初次免疫应答与再次应答相比具有以己”,有效排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机下特点:①抗体产生所需潜伏期较长;②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抗体含量低;③平台期持续时间较短;④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血清中抗体以IgM为主,IgG为辅;⑤抗原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2)适应性免疫应与抗体结合强度较低,为低亲和性抗体。答可人为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识别活(2)再次应答:是指初次应答后机体再次接化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处受相同抗原刺激产生的体液免疫应答,又理抗原,将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称回忆应答。再次应答具有以下特点:①式表达于细胞表面,被相应T细胞识别结诱导抗体产生所需潜伏期明显缩短;②抗体含量迅速大幅度上升;③平台期持续时

间较长;④血清中抗体以IgG为主;⑤抗原与抗体结合强度较高,为高亲和性抗体。 10.5.试述CD4+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答:效应Th1细胞是体内初始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以IL-12为主的细胞因子作用诱导下形成的,其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包括:(1)初始T细胞活化和Th1细胞的形成。(2)效应Th1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形成。(3)效应Th1细胞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0.6.试述CD8+效应Th1细胞的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答:CD8+效应CTL细胞是CD8+CTL细胞接受专职或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刺激后,在CD4+Th细胞协助下形成具有特异性细胞毒作用的效应T细胞。其形成及其主要生物学作用包括:(1)CTL细胞的活化。(2)效应CTL细胞的形成及其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3)效应CTL细胞释放的细胞毒性介质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0.7.简述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的分类。答: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吞噬或吞饮等作用,被抗原提呈细胞从细胞外摄人胞内的抗原.如细菌和某些可溶性蛋白等,称之为外源性抗原;另一类是在细胞内产生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内产生的病毒抗原和肿瘤细胞内产生的肿瘤抗原等,称之为内源性抗原。

11.1.何为免疫耐受?简述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和抑制的主要差异。答:(1)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也称负免疫应答。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性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2)免疫耐受与免疫缺陷和免疫抑制不同。前者是指机体对某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后者是指机体对任何抗原均不反应或反应减弱的非特异性免疫无应答或应答减弱状态。免疫耐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免疫应答,具有免疫应答的某些共性,即耐受需经抗原诱导产生,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11.2.试比较T细胞和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答:(1)T细胞免疫耐受易于建立,通常在1天内即可形成。这种由T细胞建立的免疫耐受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50天左右。(2)诱导8细胞形成耐受所需时间较长,约1~2周。这种由B细胞建立的免疫耐受持续时问较短,在50天内即可消失。(3)高剂量TD抗原能使T、B两种细胞均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TD抗原只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8细胞产生耐受;高剂量T1抗原只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低剂量T1抗原既不能使T细胞也不能使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11.3.简述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抗原因素。答:(1)抗原的性状:一般而言,小分子可溶性、非聚合状态的抗原常为耐受原。大分子颗粒性物质和蛋白质聚合物,为良好的免疫原。(2)抗原的剂量:诱导耐受所需的抗原剂量随抗原种类和耐受细胞类型的不同而异。(3)抗原的注射途径:一般而言,抗原经静脉注射最易诱导产生免疫耐受,腹腔注射次之,皮下和肌肉注射最难。(4)抗原的持续存在:耐受原持续存在是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状态的重要条件。(5)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最近发现有些抗原表位易于诱导形成免疫耐受。

11.4.简述机体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机制。答:虽然在中枢免疫器官基质细胞表面也可异位表达某些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但识别此种自身抗原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在骨髓和胸腺中未被清除,它们能够进入外周免疫器官,并通过以下作用机制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1)物理或免疫屏障作用:某些存在于免疫豁免部位(如眼和睾丸等)的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如眼晶状体蛋白、眼葡萄膜色素蛋白和精子等)可通过物理屏障与外周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隔离;或通过免疫屏障,即通过免疫豁免部位组织细胞表面高表达的FasL分子,使进入该组织中的组成性表达Fas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导致免疫耐受。若因感染或外伤致使上述“隐蔽”自身抗原释放入血,则可刺激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重者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2)缺乏第一信号导致克隆无能:生理条件下,自身组织细胞不表达MHC-II类分子,不能将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提呈给CD4+自身反应性Th细胞,即缺少活化第一信号,从而使之处于克隆无能状态。Th细胞克隆无能,不能对8细胞提供辅助作用,结果导致B细胞也处于免疫无能状态。(3)缺少第二信号导致克隆无能:某些存在于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中的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通过表面抗原识别受体(TCR—CD3或BCR-Igα/Igβ复合受体分子)与组织细胞表面相应自身抗原肽一MHC分子复合物或自身抗原结合相互作用后,虽能产生活化第一信号,但是由于组织细胞表面通常不表达B7和CD40L等共刺激分子,因此无法诱导上述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产生活化第二信号,从而使之处于克隆尤能状态,即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 11.5.简述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答:免疫耐受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医学实践中均有重要意义。机体如何识别“自身”和“非己”是免疫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免疫耐受及其机制的研究,不仅较好地解释了机体何以能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而对自身抗原不应答的现象,而且还为阐明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免疫耐受的诱导、维持和破坏与许多临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关。目前人们正在研究通过诱导和维持免疫耐受的方法来防治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而对某些传染性疾病和肿瘤等,则可通过解除免疫耐受,激发免疫应答来促进机体对病原体和肿瘤的清除。

11.6.试述Burnet的“克隆排除学说”。答:1959年,Burnet提出克隆排除学说解释自身免疫耐受现象,其要点如下:(1)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高度突变,形成大量具有不同抗原识别特性的细胞克隆。(2)这些细胞克隆处于未成熟阶段,当它们通过表面抗原识别受体与相应自身抗原结合相互作用后,可被破坏清除或被抑制成为禁忌克隆。(3)出生后,由于体内能与自身抗原结合反应的细胞克隆已被清除或处于“禁忌”状态,因此该个体对体内自身抗原呈现无反应性,即形成天然免疫耐受。现代免疫学的研究进展支持和完善了“克隆排除学说”。目前已知,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中完成,此即中枢免疫耐受。

12.1.试述工型超敏反应和Ⅳ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答:(1)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①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②患者通常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③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2)IV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24~72小时方可出现炎症反应,因此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此型超敏反应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12.2.试述青霉素引发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和预防措施。答:(1)发生机制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醛酸或青霉烯酸与体内组织蛋白共价结合,形成青霉噻唑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致敏。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噻唑蛋白或青霉烯酸蛋白时,即可通过交联结合致敏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分子而引发过敏反应,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青霉素制剂在弱碱性溶液中易形成青霉烯酸,因此使用青霉素时应临用前配制,放置后不可使用。(2)防治措施:变应原皮肤试验:取0.1m1在受试者前臂内侧作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风团直径>1cm为皮试阳性。

12.3.吸入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属于哪一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是什么?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理。答:(1)属于1型超敏反应。(2)1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和机制可分为致敏、激发和效应三个阶段。(3)由花粉引起的支气管哮喘可采用特异性变原脱敏疗法。(4)防治原理:①改变抗原进入途径,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抗体,使IgE抗体应答降低;②变应原特异性IgG类抗体可通过相应变应原结合,影响或阻断变应原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特异性IgE抗体的结合,这种变应原特异性IgG抗体又称封闭抗体。

12.4.简述肥大细胞颗粒内储备的和脱颗粒时新合成的活性介质及其主要作用。答:(1)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及其作用:①组织胺是引起即刻相反应的主要介质,其主要作用是:使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刺激支气管、胃肠道、子宫、膀胱等处平滑肌收缩;促进黏膜、腺体分泌增强。②激肽原酶可作用于血浆中激肽原使之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激肽,其中缓激肽的主要作用是:刺激平滑肌收缩使支气管痉挛;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吸引中性粒细胞在炎症部位聚集。③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是一种低分子量的酸性多肽,对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作用。(2)细胞内新合成的介质及其作用:①白三烯是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酶途径形成的介质,可引起晚期相反应。其主要作用是:

使支气管平滑肌强烈而持久的收缩,使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使黏膜腺体分泌增强。②前列腺素D。是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合酶途径形成的产物,其主要作用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③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是烃基化磷脂在磷脂酶A2和乙酰转移酶作用后形成的产物,主要参与晚期相反应,可凝聚和活化血小板使之释放组织胺、5一羟色胺等血管活性胺类物质,增强和扩大I型超敏反应。④细胞因子如IL一4和IL一3可扩大Th2细胞应答和促进B细胞发生IgE类别转换。 12.5.试述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及其应用和作用原理。答: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抗毒素皮试阳性但又必须使用者,可采用小剂量(0.1m1→0.2m1→0.3m1→?)、短间隔(20~30分钟)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24小时内,将治疗剂量的抗毒素全部注入体内)进行脱敏治疗。其机制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体内与有限数量致敏靶细胞作用后,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明显症状,同时介质作用时间短无累积效应。因此短时间内小剂量多次注射变应原可使体内致敏靶细胞分期分批脱敏,以至最终全部解除致敏状态。此时注射大量抗血清就不会发生过敏反应。但此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新致敏。

12.6.简述能够抑制肥大细胞活性介质合成与释放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答:(1)阿司匹林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抑制前列腺素等介质生成。(2)色甘酸二钠可稳定细胞膜,阻止致敏靶细胞脱颗粒,抑制生物活性介质释放。(3)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前列腺素E可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促进cAMP合成,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甲基黄嘌呤和氨茶碱则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化,阻止cAMP分解使胞内cAMP浓度升高。

12.7.简述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列出三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名称。答:(1)循环中可溶性抗原与相应IgG类抗体结合,可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即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形成的大小与抗原和抗体的比例有关:抗原与抗体比例适合时,可形成大分子免疫复合物,此种复合物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抗原或抗体过剩时形成的小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不易沉积,可通过肾小球滤出;二者均不能引起Ⅲ型超敏反应。只有当抗原(或抗体)量略多于抗体(或抗原)时形成的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才有可能随血液循环沉积在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并通过激活补体系统、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血小板活化聚集作用机制引起Ⅲ型超敏反应。(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疾病有: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类Arthus反应;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B.以接触性皮炎为例简述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答:(1)效应T细胞的形成:引起Ⅳ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有胞内寄生菌、某些病毒、寄生虫和化学物质。这些抗原物质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后,能以抗原肽一MHCⅡ/I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表面,使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CD4+初始T细胞活化和CD8+初始CTL细胞活化。这些活化T细胞在IL一2、IL一12等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有些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有些中途停止分化,成为静息状态的记忆T细胞。(2)效应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效应T细胞再次与相应抗原接触时,可通过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和/或细胞毒性介质引起炎症反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增强扩大炎症效应或迟发型超敏反应。

12.8.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答:(1)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2)患者通常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3)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13.1.试述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答:(1)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点:①抗原一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一种抗原通常只能与其刺激机体结合,这种抗原一抗体结合反应的专一性称为特异性。②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可逆性:抗原与相应抗体非共价结合形成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不稳定,降低溶液pH或提高溶液离子强度可使抗原一抗体复合物解离,即抗原一抗体反应具有可逆性。③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可见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能否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取决于二者的浓度和比例。④抗原一抗体反应的阶段性:抗原一抗体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抗原一抗体特异性结合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反应可见阶段。(2)抗原一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①电解质。②温度。③酸碱度。

13.2.试述反向间接凝集实验和间接凝集抑制实验的原理及其应用。答:(1)间接凝集反应:将已知可溶性抗原或抗体与免疫无关的载体颗粒结合形成致密颗粒后,再与相应抗体或抗原进行反应出现的凝集现象。(2)间接凝集抑制实验:是由间接凝集反应衍生而来。将待测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先行混合作用一定时间后,再加入相应抗原致敏的颗粒悬液,若待测抗原与抗体结合,则反应液中游离抗体不复存在,加入相应致敏的颗粒就不会出现凝集现象,此即间接凝集抑制实验。临床常用的免疫妊娠试验即属此类试验。

13.3.定量检测血液标本中的抗原可采用哪些方法?答:(1)单向琼脂扩散。(2)火箭电泳。(3)免疫比浊。(4)直接凝集反应试管法。(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13.4.何为人工被动免疫?简述常用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答:(1)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因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病或某些其他疾病的措施。其特点是直接将免疫分子输入机体,可立即产生免疫效应。(2)常用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抗毒素、人丙种球蛋白、抗淋巴细胞抗体。

13.5.列举三种活疫苗和三种死疫苗的名称,并简述二者的优缺点。答: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伤寒、霍乱、百日咳死疫苗等。《灭活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活疫苗|死疫苗。接种量及次数|1次,量较小|2~3次,量较大。不良反应|较轻|较重(发热、局部或全身反应)。免疫效果|较好,维持3~5年甚至更长|较差,维持半年至1年。储存稳定性|不易保存,室温下失效快,4度冰箱数周失效;冷冻干燥可保存较长时间|易保存,在4度条件下有效期1年。 13.6.何为计划免疫?简述其内容和意义。答: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13.7.简述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答:(1)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死疫苗接种量大,接种次数多为2至3次,每次间隔7至8天;类毒素接种2次,因其吸收缓慢,每次间隔4至6周;活疫苗能在体内繁殖,接种量少,接种次数一般只为1次。(2)接种途径:死疫苗应皮下注射;活疫苗可皮内注射、皮上划痕或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3)接种后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些人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一般无需处理,数天后可恢复正常。(4)禁忌证:凡高热、严重心血管疾病、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肾病、活动性结核、活动性风湿病、甲亢、糖尿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患者均不宜接种。 13.8.简述重组抗原疫苗及其制备和应用。答:是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组分的基因工程疫苗。制备过程如下:首先对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进行克隆,然后将目的基因插入适当的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后者转染宿主菌或真核细胞,通过表达获得目的基因产物。重组抗原疫苗不含活的病原体和病毒核酸,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目前获准使用的有乙肝重组抗原疫苗、口蹄疫疫苗和莱姆病疫苗等。 13.9.试述单克隆抗体在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答:(1)针对T细胞表面标志性CD分子的单克隆抗体:如抗CD3和CD4单克隆抗体可分别与成熟T细胞表面的CD3分子和Th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并在补体作用下使上述单克隆抗体结合的T细胞溶解破坏,从而有效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在骨髓移植时,上述单克隆抗体还可用来清除骨髓中的成熟T细胞,以防止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发生。(2)针对肿瘤靶向治疗的单克隆抗体:是将化疗药物、毒素、放射性核素等细胞毒性物质与肿瘤细胞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相连接,利用抗体导向作用、将细胞毒性物质携带至肿瘤病灶局部,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抗体导向药物在临床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急性髓样白血病的治疗中已得到应用,并取得一定疗效。

13.10.简述免疫抑制剂的种类。答: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或非生物制剂,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和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1)化学合成药物:①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对单核一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用来治疗炎症、超敏反应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②环磷酰胺可抑制T、B细胞增殖分化,使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病、移植排斥反应和肿瘤的治疗。③硫唑嘌呤属嘌呤类抗代谢药物,可通过抑制DNA、蛋白质合成,阻止细胞分裂,对细胞和体液免疫产生抑制作用,也具有抗炎作用,主要用来防治移植排斥反应。(2)微生物制剂:①环孢素A是真菌代谢产物的提取物,可通过阻断T细胞内IL一2基因的转录,抑制IL一2依赖的T细胞活化。环胞素A在治疗移植排斥反应中取得了较好疗效,也可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②FK一506为真菌产物,属大环内酯抗生素。其作用机制与环孢素A类似,但抑制作用更强,且副作用较小,是抗移植排斥反应首选的药物。(3)中草药:雷公藤多甙是效果较为肯定的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均有抑制作用。雷公藤多甙可用来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和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4.1.何谓医学微生物学?答: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对传染性疾病病原性质的认识和疾病防治过程中总结出的一门科学,历经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发展为如今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

14.2.简单叙述微生物的分类与特点。答: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至少在十万种以上。依照结构特点、遗传特性、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微生物可分为三大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由一种类型核酸以及蛋白质组成,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细胞分化程度低,仅有染色质组成的核质,无核膜与核仁,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行有丝分裂。包括真菌、藻类与原生动物,与医学有关的是真菌。 15.1.简述细菌细胞壁的功能。答:维持细菌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起到屏障作用;与细胞膜一起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细胞壁上有许多小孔可允许水分子及一些营养物质自由通过;菌体带有的表面抗原,可以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15.2.菌毛分哪几类?各有哪些实际意义?答:(1)根据菌毛的形态、分布和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2)普通菌毛数目很多,细菌借助普通菌毛粘附在多种细胞的受体上,粘附的细菌可在该处定居,进而侵入黏膜,与致病性有关。性菌毛由质粒基因编码,带有性菌毛的细菌称为雄性菌,无性菌毛的为雌性菌。性菌毛与雌性菌相应的受体结合,雄性菌菌体内的质粒或染色体DNA可通过性菌毛进入雌性菌体内,此过程称为接合。接合可以使受体菌获得致育性、耐药性等特定的性状。此外,性菌毛也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细菌细胞的受体。

15.3.细菌按照基本形状可分为哪几类?各举例说明。答:按照基本形状,可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形菌。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及八叠球菌等。杆菌:直杆菌、球杆菌、梭杆菌、分枝杆菌、棒状杆菌、双歧杆菌等。螺形菌:弧菌,如霍乱弧菌;螺菌,如鼠咬热螺菌;螺杆菌:如幽门螺杆菌。

15.4.细菌的结构分为几种?各包括哪些?答:(1)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两种。(2)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核质,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5.5.请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的主要区别。答:(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较厚,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薄,但结构较复杂,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2)由于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和组成的显著差异,导致这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方面有很大区别。细胞壁的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重要的表面抗原,而革兰阴性菌的菌体抗原则是外膜脂多糖中的特异多糖,此外,脂多糖的脂质A作为内毒素的毒性中心,成为革兰阴性菌重要的致病因素。在药物敏感性方面,革兰阳性菌对溶菌酶、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等较敏感。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层少且无五肽交联桥,并有外膜的包绕,因此对溶菌酶、青霉素以及头孢菌素等敏感性较差。

15.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哪些功能?答: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及芽胞。荚膜:具有抗吞噬和粘附功能。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细菌的鞭毛与致病性有关。菌毛:普通菌毛具有粘附功能;性菌毛是细菌的接合结构,可以使受体菌获得致育性等特定形状。芽胞:是细菌的休眠形式。

15.7.简述重要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在医学中的意义。答:(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也称致热原。因此,在制备注射药品时必须使用无热原质的蒸馏水,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2)毒素与侵袭性酶:细菌产生的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类,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3)色素: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色素,细菌的色素有助于细菌的鉴别。(4)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5)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细菌素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6)维生素:某些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除供菌体自身生长需要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 15.8.简述细菌生长曲线及其意义。答:(1)迟缓期:是细菌适应新环境的短暂阶段,一般为最初的1~4个小时。细菌菌体增大,代谢活跃,为繁殖积累充足的酶,辅酶和中间代谢产物,但分裂迟缓,繁殖极少。(2)对数期: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繁殖的速度最快,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生长,生长曲线图中活菌呈对数直线上升,一般可持续8~18个小时。此期细菌的形态、染色性、生物活性等都较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比较敏感。(3)稳定期:由于细菌在对数期中的快速繁殖,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有害代谢产物蓄积。细菌繁殖速度减缓,死亡菌数缓慢增加,新增菌数与死亡菌数处于平衡状态,使活菌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外毒素和抗生素等代谢产物大多在此期合成,细菌的芽胞也在此期产生。(4)衰亡期:稳定期后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迅速超过活菌数。细菌形态明显改变,出现变形、多形态的衰退型或菌体自溶,难以辨认,代谢活动也趋于停滞,细菌难以鉴定。

15.9.简述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的方式。答:(1)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裂解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2)接合:供体菌通过性菌毛连接受体菌,将质粒转移给受体菌的过程称为接合。包括F质粒和R质粒的接合。(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DNA的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转导。包括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4)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整合于染色体上的前噬菌体改变了宿主菌的DNA结构,使溶原性细菌获得某些生物学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5)原生质体融合。

16.1.病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答:病毒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菌器,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在活细胞内寄生,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16.2.逆转录病毒是怎样进行生物合成的?答:在细胞质中,首先以亲代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互补的DNA,形成RNA:DNA杂合中间体,其中的RNA链由RNA酶H水解后,单链DNA进入细胞核内,在DNA多聚酶作用下合成DNA互补链,形成双链DNA分子。双链DNA则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成为前病毒,并可随宿主细胞的分裂进入子代细胞内。前病毒被激活后,在细胞核内转录出子代病毒RNA,mRNA在细胞质中翻译出子代病毒非结构蛋白和结构蛋白。

16.3.什么是病毒的衣壳?其功能如何?答: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的蛋白质结构称为衣壳。衣壳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病毒的核心,以免核酸受到核酸酶以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衣壳还可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同时,衣壳蛋白具有抗原性,不仅可调动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有时也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不同病毒的核酸结构、衣壳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尽相同,可作为病毒鉴别和分类的依据。

16.4.简述病毒体的结构。答: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细胞外的完整的结构形式,称为病毒体,具有典型的形态结构与感染性。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两部分组成,有的病毒核衣壳就是完整的病原体,而有的病毒在核衣壳外还有辅助结构。

16.5.病毒增殖的方式与细菌有何不同?答:病毒增殖是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子代病毒的核酸并通过转录翻译产生病毒蛋白质,装配成熟后释放到细胞外,此增殖方式称病毒复制。复制过程可周期进行,称复制周期。一般可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以及装配与释放6个阶段;而细菌是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繁殖一代只需20~30分钟;个别细菌繁殖较慢,如结核分枝杆菌的代时为18~20小时。

17.1.简述真菌的培养条件和菌落形态。答:(1)培养条件: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实验室培养真菌常用沙保培养基,其成分简单,主要含葡萄糖、蛋白胨和琼脂。大多数致病性真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常需1~4周,但腐生性真菌在此培养基生长很快,为防止污染,在培养基中需加入放线菌酮抑制污染真菌的生长和氯霉素抑制细菌的生长。培养真菌最适酸碱度为pH4~6,最适温度为22~28℃,但有些深部感染真菌在37℃条件下才生长良好。培养真菌需要较高的湿度和氧气。(2)菌落形态:真菌经培养后可形成三种类型的菌落。①酵母型菌落:为单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形式。②类酵母型菌落:也是单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形式。③丝状菌落:为多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形式,丝状菌落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可作为鉴别真菌的依据。

17.2.试比较真菌与细菌特征的主要差异。答:《真菌与细菌的比较》。特征|真菌|细菌。核|真核细胞型(有核膜和核仁)|原核细胞型(无核膜和核仁)。胞浆|有线粒体和内质网|无线粒体和内质网,有中介体。细胞膜|含固醇|缺少固醇(除支原体)。细胞壁|含几丁质或葡聚糖为主|含肽聚糖为主。孢子或芽孢|有性和无性孢子,是繁殖方式|内芽胞,是一种生存方式。双相性|有(某些真菌)|无。代谢|需碳有机物;无专性厌氧菌|某些不需碳有机物;某些为专性厌氧菌。

17.3.简述真菌的繁殖方式。答:真菌的繁殖能力较强,繁殖方式多样,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型。(1)无性繁殖系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就能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病原性真菌主要以此种方式繁殖。一般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①由菌丝细胞断裂形成新个体,关节孢子的产生即为此种方式;②细胞直接分裂产生子细胞,仅少数双相性真菌在宿主体内才以此种方式繁殖;③产生芽生孢子,是较常见的真菌繁殖方式,如酵母菌的繁殖;④产生孢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为丝状菌繁殖的主要方式。(2)有性繁殖系指经过两性细胞配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普通真菌主要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较无性繁殖复杂,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两细胞原生质的结合阶段、两细胞核融合阶段和结合的核发生减数分裂阶段。 18.1.简述条件致病菌的形成条件。答:(1)寄居部位改变:由于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发生定位转移,也可引起疾病。例如大肠埃希菌进入腹腔可引起腹膜炎,或进入泌尿道引起泌尿道感染。(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临床应用大量皮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实行放射治疗或发生某些感染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正常菌群在寄居部位引起感染灶,进而穿透黏膜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3)菌群失调: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称为菌群失调,由此产生的病症,称菌群失调症。

18.2.简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答: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基础有荚膜、粘附素和侵袭性物质。(1)荚膜等抗吞噬物质:细菌的荚膜以及类似荚膜的结构具有抵抗吞噬及体液中杀菌物质的作用。(2)菌毛等粘附素:指位于细菌表面能与宿主靶细胞表面结合的物质,在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3)侵袭性物质:有些细菌可释放胞外酶,在细菌的感染过程中有一定作用。常见的有血浆凝固酶、链激酶和透明质酸酶。 18.3.列表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答:《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内毒素|外毒素。存在部位|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菌体崩解后释出|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细菌种类|革兰阴性菌|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化学组成|脂多糖|蛋白质。稳定性|耐热,160℃,2~4小时被破坏|不稳定,60~80℃以上能迅速破坏。毒性作用|稍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和。血管内凝血等|强,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可引起特殊病变。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18.4.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临床常见的几种类型。答:(1)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但在血液中不大量生长繁殖。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2)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3)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高热、皮肤及黏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的同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

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肾脓肿、皮下脓肿等。(5)内毒素血症: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轻则发热,重则可出现DIC、休克甚至死亡。如小儿急性中毒性菌痢。

18.5.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可发生哪些变化?答:(1)溶细胞型感染。(2)稳定状态感染。(3)细胞凋亡。(4)病毒基因组的整合。(5)细胞的增生与转化。(6)包涵体的形成。 18.6.比较持续感染的三种类型之间的区别。答:(1)慢性感染:经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并经常或间歇地排出体外。病程长达数月至数年,临床症状轻微或成为无症状携带者,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10%的患者血液中持续存在HBsAg,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发展成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2)潜伏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病毒的DNA或逆转录合成的cDNA以整合形式或环状分子形式存在于细胞中,造成潜伏状态。无症状期用常规方法不能分离病毒,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基因活化并复制完整病毒,机体出现临床症状,并可检测分离到病毒。(3)慢病毒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经过长达数年或数十年的潜伏期,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但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又称迟发性感染。

18.7.简述真菌性感染的类型。答:(1)浅部真菌感染:浅部感染真菌引起皮肤、黏膜和皮下组织的感染,一般导致皮肤、毛发和指(趾)甲部位发生疾患,多为慢性感染。(2)深部真菌感染: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深在性真菌可引起机体深部组织和内脏疾病。深部真菌感染致病性强,引起慢性肉芽肿、溃疡和坏死等,如组织胞浆菌病等。(3)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亦称机会致病性真菌,多数是宿主的正常菌群成员,宿主免疫力降低是其致病的主要条件。

18.8.简述临床上常见的菌群失调症。答:耐药性葡萄球菌繁殖成优势菌而发生腹泻,偶尔发生致死性葡萄球菌脓血症;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生长旺盛并侵入组织发生肾炎和膀胱炎;白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引起肠道、肛门或阴道感染,也可发展成全身感染;艰难梭菌在结肠内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和细胞毒素,导致假膜性肠炎。

18.9.简述在全身感染过程中可出现的情况。答:(1)菌血症:病原菌自局部病灶侵入血流,但在血液中不大量生长繁殖。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2)毒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过程中,细菌不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引起独特的中毒症状,如白喉、破伤风等。(3)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机体严重损害,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高热、皮肤及黏膜出血点、肝脾肿大等。(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的同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脓肿、肾脓肿、皮下脓肿等。(5)内毒素血症:由病灶内大量革兰阴性菌死亡,释放内毒素入血所致,轻则发热,重则可出现DIC、休克甚至死亡。如小儿急性中毒性菌痢。

18.10.简述病毒的致病机制。答:(1)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由于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表现形式多样。除进入非容纳细胞后产生顿挫感染外,还可表现为:溶细胞型感染、稳定状态感染、细胞凋亡、病毒基因组的整合、细胞的增生与转化及包涵体的形成。(2)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①病毒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②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③免疫病理损伤:a.体液免疫病理作用.b.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19.1.简述采集和送检标本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答:(1)采集标本时应无菌操作;盛放标本的容器和培养基应预先进行无菌处理。(2)应选择感染部位或病变明显的部位采集标本,避免周围组织、器官或分泌物中的杂菌污染。(3)根据病原体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分布和排除部位选择在最佳时间采集标本。(4)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标本,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而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标本应加入抗生素,以避免在病毒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5)检查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IgG时,应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标本应保存在-20℃。(6)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 19.2.病毒检测和细菌检测有何区别?答:(1)细菌检测:①抗原的检测:是以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成分。常用的方法有玻片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试验、酶免疫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等。这些试验具有特异性高、敏感性好、操作简便的特点,可直接临床标本或在细菌分离培养后进行。②核酸的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有核酸杂交和多聚酶链反应等。③抗体的检测:是用已知细菌或其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可作为某些病原菌感染的辅助诊断方法,也称之为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试验包括:玻片或试管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冷凝集试验等。(2)病毒检测:①病毒抗原的检测:是用已知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疑标本中病毒的抗原。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而实用等优点。经常使用的诊断试剂是单克隆抗体,常用的技术包括荧光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或放射免疫标记技术。②病毒核酸的检测:病毒核酸诊断技术主要是核酸分子杂交和PCR技术。③病毒抗体的检测:运用免疫学技术,利用已知病毒的抗原检测病人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是病毒性疾病诊断的主要方法,也称为病毒的血清学诊断。抗体的检测需要采集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双份血清,病毒特异性IgG类抗体在恢复期与早期对比,应升高4倍或以上方具有诊断意义。多种免疫学实验方法可用于病毒抗体的检测,包括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ELISA和蛋白印迹技术等。 19.3.分离培养病毒有哪些方法?答:(1)动物接种:将病毒接种于敏感动物是最原始的病毒分离方法,现已很少用于I临床实验室。(2)鸡胚培养:不同日龄的鸡胚经不同的接种途径可用于不同病毒的培养,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尤其是流感病毒。(3)细胞培养:是目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病毒的方法。

19.4.使用细胞培养的病毒可发生哪几种情况?答:(1)细胞病变。(2)红细胞吸附或凝集。(3)干扰作用。(4)空斑形成。(5)中和试验。

20.1.防止抗生素耐药的发生应注意什么?答:(1)维持高水平药物浓度,在短时间内清除细菌。(2)联合使用两种没有交叉耐药的抗生素。(3)加强处方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等,是减少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

20.2.在同样温度下,湿热的灭菌效果为什么比干热灭菌效果好?答:(1)蛋白质凝固所需要的温度与其含水量有关,含水量愈大,发生凝固所需的温度愈低。(2)湿热灭菌的菌体蛋白质吸收水分,更易凝固变性。(3)水分子的穿透力比空气大,更容易均匀传递热能,使物品深部也能达到灭菌温度。(4)湿热灭菌过程中蒸气放出大量潜热,加速提高温度。 20.3.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有哪些?答:(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2)微生物的污染程度。(3)微生物的种类和生活状态。(4)环境中的有机物。(5)温度、湿度、酸碱度。(6)化学拮抗物。

20.4.简述临床上常用的消毒与灭菌方法。答:(1)干热灭菌法:①干烤;②烧灼;③焚烧。(2)湿热消毒灭菌法有:①煮沸法;②流通蒸气消毒;③间歇灭菌法;④巴氏消毒法;⑤高压蒸气灭菌法。(3)电磁波与射线。(4)滤过除菌法。(5)干燥。(6)化学消毒剂。

20.5.如何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答:(1)消毒灭菌。(2)隔离预防。(3)合理使用抗生素。(4)医院感染监测。

21.1.对人致病的主要革兰阳性及革兰阴性化脓性细菌有哪些?其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答:(1)①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肺炎球菌。②革兰阴性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③革兰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2)①葡萄球菌属生物学性状特点:葡萄球菌呈球形,直径约为1微米。在固体培养基中繁殖时,菌体向多个平面不规则分裂,故常排列成典型的葡萄串状。易被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染色阳性。无鞭毛,不能运动。不形成芽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②链球菌生物学性状特点:单个菌体呈球形或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或菌体死亡,可表现为革兰染色阴性。无鞭毛,不形成芽胞。③肺炎球菌属生物学性状特点:典型的肺炎链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直径1μm,常呈双排列。菌体呈矛头状,宽端相对,尖端向外。④脑膜炎奈瑟菌生物学性状特点:脑膜炎球菌为革兰染色阴性,常呈双排列,直径约为0.8微米的双球菌。单个菌体呈肾形。成双排列时,两个凹面相对。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有菌毛,新分离菌株有荚膜。⑤淋病奈瑟菌生物学性状特点:淋球菌形态与脑膜炎球菌相似。革兰染色阴性,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为0.8微米。常呈双排列,菌体相接触面略凹陷,形似一对咖啡豆状。淋球菌无鞭毛,但有菌毛,不形成芽胞,分离初期有荚膜。

21.2.金葡菌、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主要的致病物质有哪些?分别引起哪些类型疾病?答:(1)葡萄球菌致病物质:包括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工。所致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引起化脓性炎症、毒素性疾病及菌群失调症。(2)A族乙型溶血链球菌致病物质:包括脂磷壁酸、M蛋白、致热外毒素、溶血素、侵袭性酶。所致疾病:化脓性感染: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其他系统感染;中毒性疾病:猩红热、链球菌毒性休克综合征;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

21.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何种疾病?如何与肺炎球菌进行鉴别诊断?答:(1)甲型溶血链球菌引起龋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2)肺炎链球菌与甲型溶血链球菌鉴别常用试验有:①菊糖发酵试验:大多数新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可发酵菊糖,故可用于二者的鉴别诊断。②胆汁溶菌试验:肺炎链球菌可产生自溶酶。胆汁可激活自溶酶,加速菌体自溶,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不产生自溶酶,故加入胆汁后菌体不发生溶解。

21.4.奈瑟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细菌有哪些?主要引起哪些疾病?答:奈瑟菌属中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病原菌是脑膜炎奈瑟菌及淋病奈瑟菌。主要引起脑膜炎和淋病、新生儿“脓漏眼”等。

21.5.肠杆菌科主要包括哪些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菌属?答:主要包括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霍乱弧菌。

21.6.四种致病性大肠杆菌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答:(1)埃希菌属致病特点:正常寄生在肠道内大肠杆菌一般是不致病的,但如果侵入大肠道外其他组织或器官则可引起肠外感染,病变以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其中泌尿系感染最为常见,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2)志贺菌属致病特点: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有些志贺菌可产生外毒素。可引起细菌性痢疾。(3)沙门菌属致病特点:致病物质是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所致疾病:肠热症、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败血症。霍乱弧菌致病特点:致病物质主要有鞭毛与菌毛、霍乱肠毒素。可引起霍乱的发生。 21.7.志贺菌分群的依据是什么?致病物质有哪些?快速诊断方法有哪些?答:志贺菌属分群的依据是0抗原;致病物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快速诊断法有免疫荧光球菌法和协同凝集试验。

21.8.沙门茵属主要的致病菌有哪些?引起哪些疾病?肥达试验原理是什么?结果如何?答:(1)沙门菌属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伤寒杆菌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2)可引起肠热症、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败血症。(3)肥达试验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副伤寒杆菌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鞭毛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4)肥达试验结果判断时应考虑以下几种情况:①正常人抗体水平:正常人因隐性感染或预防接种,血清中可含有一定量的抗体。一般说来,()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副伤寒H凝集价≥1:80,才有诊断意义。②动态观察:抗体在发病后1周出现,逐渐增加。病程中应逐周复查,若抗体效价呈增长趋势便有诊断意义,若病程第3周凝集价仍在1:80以下,感染伤寒的可能性不大。③H与O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IgM类。抗体出现较早,持续约半年。IgG类H抗体出现较晚,持续时间长达数年。因此,若H、O凝集价均超过正常值,则患伤寒、副伤寒的可能性大;H与O效价均低,则可能性甚小;若H效价高而0不高,可能是因预防接种或曾感染过伤寒杆菌所致;如O效价高而H不高,可能是感染早期。

21.9.霍乱弧茵的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答:(1)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逗点状。革兰阴性,单端单根鞭毛,运动活泼。悬滴法镜下观察,细菌呈“鱼群”样穿梭运动。有菌毛,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培养特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2)霍乱肠毒素致病机理:霍乱肠毒素由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8亚单位与小肠黏膜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促进A亚单位进入细胞,A亚单位作用于腺苷环化酶,使胞内ATP转变为cAMP。胞内cAMP浓度增高,促进肠黏膜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肠液大量分泌,导致严重腹泻和呕吐。

21.10、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茵和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有何各自的特点?答:(1)破伤风梭菌生物学性状:菌体细长,芽胞正圆形,位于菌体的顶端,使菌体呈鼓槌状,革兰染色阳性,有周鞭毛,无荚膜。专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经24~48小时厌氧培养后,形成中心紧密,周边疏松,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的菌落。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有溶血环。形成芽胞后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明显增强,在土壤中可存活数十年。(2)产气荚膜杆菌生物学性状:为菌体两端几乎平切的革兰阳性粗大杆菌,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或次极端,直径不大于菌体。在人或动物组织中常形成明显的荚膜。无鞭毛,厌氧生长,但不十分严格。在血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形成双溶血环。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产酸使酪蛋A凝固,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将凝固的酪蛋白冲击成蜂窝状,气势凶猛,此现象称为“汹涌发酵”。(3)肉毒梭菌生物学性状:为革兰阳性粗短杆菌,芽胞椭圆形,大于菌体,位于菌体次极端,使菌体呈“网球拍状”。有鞭毛,无荚膜。严格厌氧,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大而不规则的菌落,菌落周围有β溶血环。芽胞抵抗力强,高压蒸气121℃3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

21.11.破伤风梭菌的感染条件是什么?简述破伤风痉挛毒素的致病机理。简述破伤风的防治原则。答:(1)破伤风梭菌感染条件:①窄而深的伤口,有泥土或异物污染;②伤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③伤口同时伴有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混合感染。(2)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机理:破伤风梭菌感染伤15后,仅在伤口局部繁殖,合成并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毒素经血液或淋巴液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阻止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肌肉强直性收缩。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咀嚼肌痉挛所造成的苦笑面容及持续性背部痉挛——角弓反张。(3)破伤风防治原则:①正确处理伤口;②人工主动免疫;③人工被动免疫;④抗菌治疗。

21.12.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哪些疾病?答:主要引起气性坏疽、食物中毒和坏死性肠炎。 21.13.肉毒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肉毒梭菌引起哪些疾病?答: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导致弛缓性麻痹;肉毒毒素能引起食物中毒和婴儿肉毒病。

21.14.主要对人致病的无芽胞厌氧茵有哪些?致病条件是什么?感染特征有哪些?答:(1)无芽胞厌氧菌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有10个属。(2)致病条件:①因手术、拔牙、肠穿孔等原因,使屏障作用受损,致使细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②长期应用抗生素使正常菌群失调,导致耐药的无芽胞厌氧菌大量繁殖;③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免疫力下降;④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组织坏死及需氧菌混合感染造成局部组织的厌氧环境。(3)感染特征:①内源性感染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②无特定病型,大多数为化脓性感染。也可侵入血流形成败血症;③分泌物或浓液黏稠,有恶臭,有时有气体;④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长期无效;⑤分泌物直接涂片可见细菌,但普通培养法无细菌生长。

21.15.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结核杆菌易发生哪些变异?什么是卡介苗?答:(1)结核杆菌生物学性状特点:菌体细长略带弯曲,呈单个或分枝状排列,常聚集成团。用抗酸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染成红色。(2)结核杆菌易发生菌落、毒力、耐药性等多种变异。(3)卡介苗是根据结核杆菌毒力的变异,将牛型结核杆菌在含有胆汁、甘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230次传代培养,获得的减毒菌株。

21.16.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是什么?简述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及应用。答:(1)致病特点有三种致病物质:脂质、蛋白质、多糖。(2)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将结核菌素注入皮内,如受试者曾感染过结核菌或接种过卡介苗,则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等超敏反应性炎症即为阳性;阴性表示受试者未感染过结核杆菌。(3)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和结果:取5个单位的0T或PPD注射于前臂掌侧皮内,48~72小时检查局部红肿硬结直径,大于0.5cm者为阳性,小于0.5cm者为阴性,在1.5cm以上者为强阳性。(4)结核菌素试验应用:①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测定免疫效果;②对婴儿还可作诊断结核病之用;③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④可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21.17.白喉杆菌形态、染色及培养有何特点?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么?答:菌体细长微弯曲,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排列不规则,常呈I—V、Y型或栅栏状。革兰染色阳性,用美蓝染色可见菌体内异染颗粒,是本菌的形态特征之一。需氧或兼性厌氧;白喉外毒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21.18.百日咳杆菌培养有何特点?其菌落分为四相,各有何医学意义?答:百日咳杆菌培养的营养要求很高,初次分离培养需用含甘油、马铃薯、血液的鲍一金培养基。新分离菌株,菌落光滑具有典型性,称为I相菌,毒力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细菌发生变异,形态结构、菌落特征、抗原构造以及致病力均发生改变,称为Ⅳ相,此相的细菌毒力消失。Ⅱ、Ⅲ相为过渡相。 21.19.主要的动物源性细菌有哪些菌属?答:主要的动物源性疾病布鲁菌属、耶尔森菌属和需氧芽胞杆菌属。

21.20.布鲁菌在我国主要引起何种动物的疾病?在人类引起何种疾病?答:布鲁菌在我国主要引起羊布鲁菌病。人类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眼结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不同途径感染,细菌侵入机体,引起反复发生的菌血症,使患者的热型呈波浪形,称为波浪热。

21.21.耶尔森菌属中主要对人致病的是那种菌?主要引起那种动物的疾病?如何传播给人类?答:耶尔森菌属中对人致病的是鼠疫杆菌,一般先在鼠群中流行,通过鼠蚤的叮咬传播给人类。

21.22.炭疽杆菌生物学性状有哪些?通过何种途径感染人类?防治原则是什么?答:(1)炭疽芽胞杆菌生物学性状特点: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菌体两端平切,无鞭毛,有荚膜,需氧或兼性厌氧,当形成芽胞时,抵抗力增强,芽胞在室温干燥环境中能存活20年。(2)传染途径:炭疽芽胞杆菌主要为牛、羊、马等食草动物炭疽病的病原菌。人接触患病动物或病畜皮毛可引起皮肤炭疽;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类、乳类或被其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肠炭疽;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胞的尘埃可发生肺炭疽。(3)防治原则:病畜应严格隔离或处死深埋,死畜必须焚毁或深埋2米深地下,并加人大量生石灰。易感家畜应进行预防接种。对易感人员等进行炭疽杆菌减毒活疫苗接种。治疗首选青霉素。

21.23.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有哪些特点?引起人类哪些疾病?答:(1)支原体生物学性状特点:缺少细胞壁,故形态呈多样性,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用姬姆萨染色法可将支原体染成淡紫色。(2)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解脲脲原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

21.24.立克次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常用的立克次体血清学诊断方法是什么?答:我国主要的立克次体病有斑疹伤寒和恙虫病。传播方式是通过节肢动物叮咬。最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外斐反应。

21.25.衣原体的增殖周期有何特点?能引起人类哪些疾病?传播方式是什么?答:整个增殖周期中,衣原体表现为两种形态:原体和始体(也称网状体);沙眼衣原体可引起沙眼、包涵体结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而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在男性主要侵犯腹股沟淋巴结,引起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肿。在女性主要侵犯会阴、肛门和直肠,引起会阴一肛门一直肠狭窄和梗阻;主要通过接触传播。

21.26.梅毒三期的临床表现有何特征?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哪些?答:1期梅毒: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其溃疡渗出液中有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4~8周后常自愈。Ⅱ期梅毒:发生于硬下疳后2~8周。全身皮肤、黏膜出现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在梅毒疹和淋巴结中,存在大量梅毒螺旋体。梅毒疹会自行消退进入隐伏状态,一段时间后会再次会再次出现新的皮疹。1期和Ⅱ期梅毒传染性强,对机体的破坏性相对较小。Ⅲ期梅毒:发生于感染2年以后,亦可长达十几年。病变可波及全身组织和器官。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局部因动脉内膜炎所引起的缺血而使组织坏死。若侵害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可危及生命。Ⅲ期梅毒病灶内梅毒螺旋体少,传染性小但对机体的破坏性大。梅毒螺旋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和密螺旋体抗原试验。

21.27.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应用。答:(1)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测定免疫效果。(2)对婴儿还可作诊断结核病之用。(3)测定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4)可在未接种卡介苗的人群中作结核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21.28.列表说明支原体与L型细菌的区别。答:《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区别》。支原体|L型细菌。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遗传性状与变异前细菌相关。细胞膜含高浓度固醇|细胞膜不含固醇。在一般培养基中性状稳定|大多需要高渗环境培养。任何情况下不会转变为细菌|去除变异诱因后可恢复为原来细菌的性状(形成细胞壁)。

21.29.简述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答:(1)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2)所致疾病:肠热症、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败血症。

22.1.简述呼吸道感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答:<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主要疾病>。核酸类型|科|种|引起的主要疾病.RNA病毒:正粘病毒|流感病毒|流行性感冒。副粘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感冒、支气管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婴幼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麻疹病毒|麻疹。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小RNA病毒|鼻病毒|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披膜病毒|风疹病毒|风疹、胎儿畸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SARS。DNA病毒|腺病毒|腺病毒|小儿肺炎。 22.2.简述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抗原构造和变异与流感流行有何关系?答:(1)流感病毒结构特点:流感病毒呈圆形、椭圆形或丝状,直径80~120nm,初次分离的病毒多呈丝状。长短不一。病毒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基质蛋白(M蛋白)及包膜。(2)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不稳定,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乙型次之,丙型基本稳定。流感病毒HA和NA主要以两种形式变异:抗原漂移和抗原转换。抗原漂移,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HA与NA内部氨基酸发生小的变异,变异率小于1%,点突变造成,仅在亚型内形成小变种,亦与人群选择力有关,常引起周期性的局部中、小流行;抗原转换,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HA的变异率为20%~50%,出现新亚型,人群对新的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流感大流行。

22.3.简述冠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所致疾病。答:(1)冠状病毒又称日冕病毒,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220nm。表面有多个稀疏的棒状突起,长约20nm。病毒颗粒内由单股正链RNA和蛋白质组成病毒的核心,核衣壳呈螺旋状,外面有脂质双层包膜.包膜表面有刺突。冠状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6℃10分钟可消除其感染性;用乙醚、氯仿或紫外线处理,均可使其灭活。(2)所致疾病:主要引起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SARS。

22.4.简述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何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如何诊断及预防?答:(1)风疹病毒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致病特点为病毒进入人体后,在鼻咽部局部淋巴组织内增殖,然后进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症,进而播散至全身淋巴组织、肝脏、脾脏及皮肤。潜伏期2~3周,患者出现发热、皮疹和耳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皮疹为粉红色斑疹,波及全身,持续1~3天消退。(2)先天性风疹指妇女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胎儿,引起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可导致胎儿畸形、死亡或流产。目前公认的诊断标准有:妊娠早期有风疹接触史;新生儿出现某些CRS;新生儿体内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或分离出病毒。(3)主要预防措施: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重点为非孕期未患风疹的育龄妇女。

22.5.简述肠道病毒的种类及所致疾病。其生物学形状和致病性有哪些共同特点?答:(1)人类肠道病毒包括:①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引起小儿麻痹症;②柯萨奇病毒,主要引起无菌性脑炎、麻痹、心肌炎、心包炎、普通感冒、肝炎等;③埃可病毒,主要引起无菌型脑炎、麻痹、心肌炎、心包炎、胸肌痛、腹泻等。(2)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具有以下共同特性:①体积微小,直径24~30nm;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②耐脂溶剂和酸,在污水和粪便中存活数月;对热、干燥、紫外线敏感。③在宿主细胞浆内增殖。④粪一口途径传播,经病毒血症侵犯多种脏器,临床表现多样化。

22.6.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如何预防?答:(1)致病特点:传播途径主要是粪~VI途径,感染后,病毒先在咽部和肠道集合淋巴结中增殖,90%以上为隐性感染,病毒只局限于肠道。多数人不出现症状,少数人感染后,局部增殖的病毒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引起发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当病毒随血流播散至全身淋巴组织进一步增殖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此时机体的免疫系统若能阻止病毒,则病程中止。轻者引起暂时性肢体麻痹,重者造成肢体永久弛缓性麻痹,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极个别患者可发展为延髓麻痹,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免疫特点:体液免疫发挥保护作用,机体感染后不久即可产生特异性抗体SIgA和IgG,SIgA能阻止病毒进入血流及清除肠道内的病毒;IgG可阻止病毒向中枢神经系统扩散并清除体内病毒。感染后可获得对同型病毒较牢固的免疫力。(2)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惟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包括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22.7.轮状病毒和肠道病毒属病毒有何不同?轮状病毒有何致病特点?答:(1)轮状病毒颗粒呈球形,基因组为双链RNA,双层衣壳,无包膜,内衣壳的壳粒沿病毒核心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形如车轮的辐条,故得名;而肠道病毒体积微小,直径24~30nm;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2)轮状病毒致病特点:A组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6个月~2岁)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占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80%以上,多在秋冬季流行。传染源是患者和无症状带毒者,经粪一口途径传播;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和大龄儿童腹泻,经粪一口途径传播。

22.8.肝炎病毒有哪些?各型肝炎病毒有何异同?答:肝炎病毒有HAV、HBV、HCV、HDV、HEV五种类型。《各型病毒型肝炎的比较》。病毒特点|HAV|HBV|HCV|HDV|HEV。疾病|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基因组||ssRNA|dsDNA|ssRNA|ssRNA|ssRNA传播途径|粪-口|血液、性、垂直|同前|同前|粪-口。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一。重症肝炎|少|少|少|+|妊娠期间。病毒携带者|-|+|+|+|一。肝硬化/肝癌|一|+|-|?|-。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HBIG|丙种球蛋白|一|一。主动免疫|灭活/减毒疫苗|重组疫苗|一|一|-。 22.9.描述Dane颗粒的结构,以及HBV的基因组成和意义。答:(1)Dane颗粒是完整的HBV颗粒,直径42nm,有双层衣壳。外衣壳由脂质双层和蛋白质组成,相当于包膜病毒的包膜,HBV的表面抗原及少量前s1和前s1抗原即镶嵌于此脂质双层中。内衣壳其结构相当于一般病毒的核衣壳,呈20面体对称。(2)HBV的基因组成和意义:①表面抗原(HBsAg和PreSAg):存在于HBV表面,是HBV的衣壳蛋白。HBV感染者血液中存在大量的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之一。②核心抗原(HBcAg):存在于HBV的内衣壳上。抗HBe1gG在血中持续时间较长;抗HBc1gM出现较快,其阳性提示HBV在肝内处于增殖状态。③e抗原(HBeAg):HBeAg和Dane颗粒出现时间相一致,与HBV-DNA多聚酶在血流中的消长动态也基本一致,故可将HBeAg作为体内有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22.10.简述HBV抗原抗体系统,以及实验室诊断的临床意义。答:(1)HBsAg和抗HBs:HBsAg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其阳性见于:①急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或急性期;②HBV所致的慢性肝病如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③无症状HBsAg携带者。抗HBs有中和病毒作用,其阳性表明机体曾感染过HBV或接种过乙肝疫苗,已获得对HBV的免疫力。(2)抗HBc:抗HBcIgM和抗HBcIgG,IgM常出现于感染早期,阳性提示HBV在体内复制。IgG出现晚,一般慢性HBV感染者,IgG持续阳性。(3)HBeAg和抗HBe:HBeAg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血液具有强传染性,如持续阳性提示预后不良。抗HBe阳性见于急性乙肝的恢复期,提示机体对HBV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出现变异株者除外),血液传染性降低。

22.11.简述HBV的传播途径,感染后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以及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答:(1)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血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2)对机体的影响表现为有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甚至重症肝炎。(3)其致肝细胞损伤机制,除了HBV对肝细胞直接损害外,主要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病理变化,如: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体液免疫所致的免疫损伤;自身免疫所致的损伤。

22.12.简述HBV和HCV在致病性和免疫性上的异同。答:(1)HBV的致病性和免疫性:传染源是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HBsAg携带者。乙型肝炎患者潜伏期、急性期和慢性活动期的血清均有传染性。特别是无症状HBsAg携带者,因不易被察觉,其危险性更大。乙型肝炎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血制品传播;医源性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免疫防御特点主要是依靠中和抗体和CTL。(2)HCV的致病性和免疫性:传染源是急、慢性患者或无症状携带者,以及HCV阳性血制品。主要通过血液或血制品感染,也可通过注射、性行为和母婴等方式传播。免疫性特点急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IgM出现较早,持续时间短(平均18周),一般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HCV感染后,抗HCVIgG出现较晚,一般于病后2~4个月才呈阳性,且持续时间长,可作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志。

22.13.HAV和HEV在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上有何异同?答:(1)HAV呈球形,直径约27nm。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衣壳蛋白有抗原性,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衣壳外无包膜。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患者于潜伏末期及急性期,其血液和粪便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甲型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预后多较好,一般不转变为慢性肝炎。(2)HEV呈球形,直径27~34nm,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形如杯状。HEV有空心和实心两种颗粒:实心颗粒内部致密,为完整的HEV结构;空心颗粒内部含电荷透亮区,为有缺陷的、含不完整HEV基因的病毒颗粒。传染源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患者传染性最强。主要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戊型肝炎、重症肝炎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炎。多数患者于病后6周即好转痊愈,不发展为慢性肝炎。机体感染HEV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病后可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但维持时间较短。

22.14.简述疱疹病毒的生物学特点和致病特点。答:疱疹病毒的生物学和致病特点是:病毒呈球形,直径120~300nm。核心为双链线形DNA,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衣壳外有一层病毒结构蛋白组成的无定型内膜,最外层为包膜和糖蛋白刺突。病毒感染细胞可引起多种感染类型:潜伏感染、先天感染、整合感染。

22.15.人类疱疹病毒有哪些类型?各引起何种疾病?答:《人疱疹病毒种类及所致的主要疾病》。病毒|所致主要疾病。早纯疱疹病毒1型(人疱疹病毒1型)|龈口炎、唇疱疹、角膜结膜炎、疱疹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2型(人疱疹病毒2型)|生殖器疱疹、新生儿疱疹、宫颈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3型)|水痘、带状疱疹。EB病毒(人疱疹病毒4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或T淋巴细胞瘤、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5型)|巨细胞包涵体病、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先天性畸形、肝炎、间质性肺炎、视网膜炎。人疱疹病毒6型|婴儿急疹、幼儿急性发热病、间质性肺炎。人疱疹病毒7型|未确定。人疱疹病毒8型|卡波济肉瘤(Kaposi肉瘤)(?)。

22.16.简述疱疹病毒致癌的机制。哪些疱疹病毒有强的致癌作用?与哪些肿瘤有关?答:有较强致癌作用的病毒是EB病毒,致癌机制是能促进B细胞分裂增殖和抑制其凋亡。与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2.17.举例说明孕妇感染哪些病毒会对胎儿造成较大的危害。答:孕妇感染HSV一1,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等。孕妇感染水痘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

22.18.简述逆转录病毒的特性。哪些逆转录病毒与人类疾病有关?各引起何种疾病?答:(1)逆转录病毒的共同特性:①病毒呈球形,直径100nm左右,包膜表面有刺突。②病毒基因组由两条相同的单链RNA组成,有3个结构基因和多个调节基因。③病毒带有逆转录酶和整合酶,复制时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RNA:DNA中间体;在整合酶的作用下,病毒基因可与细胞染色体整合,导致细胞转化,与肿瘤发生有关。(2)逆转录病毒按其致病作用分三个亚科:RNA肿瘤病毒亚科、慢病毒亚科和泡沫病毒亚科。慢病毒亚科与人类疾病有关,主要引起AIDS。

22.19.简述HIV的形态结构,以及病毒复制过程。答:(1)形态结构:HIV呈球形,直径100~120nm。核心为两条相同的正单链RNA构成的双体结构,并含有逆转录酶。核心外由衣壳蛋白(P24)构成衣壳。衣壳外包有两层膜状结构,内层是内膜蛋白(P17),最外层是脂质双层包膜。包膜中嵌有糖蛋白刺突,含gp120和跨膜蛋白gp41。(2)HIV的复制过程:病毒通过糖蛋白刺突(gp120)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特异受体CD4分子结合,在跨膜蛋白(gp41)作用下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核衣壳进入细胞。病毒在细胞质内脱壳、释放出RNA。然后以病毒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向转录产生互补的负链DNA,构成RNA:DNA中间体。随后RNA链被RNA酶H水解去除,再由负链DNA复制出正链DNA,形成双链DNA。在病毒整合酶的作用下,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形成前病毒。当各种因素刺激前病毒活化而进行自身转录时,LTR有启动和增强转录作用。在宿主RNA多聚酶作用下,病毒DNA转录形成RNA。部分RNA经修饰处理成为子代病毒的基因组,部分RNA经拼接成为mRNA,在细胞的核蛋白体上翻译出子代病毒蛋白。再将RNA和衣壳蛋白装配成核衣壳。核衣壳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膜上获得包膜,构成完整的子代病毒并释放到细胞外。 22.20.HIV的结构基因有哪些?其产物各有何功能?答:(1)env基因:编码产生包膜糖蛋白,包括跨膜蛋白gp41和表面刺突gp120。(2)gag基因:编码前体蛋白p55,经蛋白酶裂解后形成3种蛋白:p24衣壳蛋白、p17内膜蛋白、p7核衣壳蛋白。(3)po1基因:po1基因编码逆转录酶、蛋白水解酶和整合酶。

22.21.简述H1V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答:传播途径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垂直传播。HIV感染所致免疫损害的特点是以CD4+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

22.22.简述HIV的致病机制。答:HIV主要侵害的靶细胞是CD4+T细胞,因为HIV的受体是这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当HIV与靶细胞接触时,病毒体的胞膜蛋白gp120与靶细胞CD4分子结合,引起gp41分子构象的改变,致使病毒包膜与细胞膜发生融合,病毒侵入细胞。

22.23.HIV引起AIDs有何临床特点?实验室如何诊断?答:HIV引起的AIDS特点:主要表现免疫缺陷症的合并感染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实验室可通过做检测抗体、病毒分离鉴定、检测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来诊断。 22.24.简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以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致病特点。答:(1)虫媒病毒的共同特征为:①病毒呈球形,直径20~60nm。②病毒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是20面体,外有脂质包膜,表面有血凝素刺突。③对热、脂溶剂敏感,不耐酸。④节肢动物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致病特点:①传播媒介:在我国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②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家畜、家禽,尤其是幼猪,是乙脑病毒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人被带病毒的蚊叮咬后而感染。③致病机制:人感染乙脑病毒后,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感染或仅出现轻微症状,只有少数发生脑炎。

22.25.简述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致病特点。答:肾综合征出血热以肾组织的急性出血、坏死为主,肾脏的病理改变尤为突出,如肾小球血管的充血和出血、上皮细胞变性和坏死、肾间质水肿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等。本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的机制包括:病毒的直接作用和免疫病理反应的参与。

22.26.简述狂犬病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特点及预防措施。答:(1)狂犬病病毒生物学性状:病毒呈子弹头状,大小约60~85nm×130~300nm。核心有单负链RNA、核蛋白和多聚酶组成;核心外为螺旋对称排列的蛋白质衣壳,其表面的包膜主要成分为G蛋白,其内层为M2蛋白;包膜表面有许多糖蛋白刺突,与病毒的感染性和毒力等相关,并有血凝活性。(2)致病特点:传染源是病犬,其次是猫和狼。传播途径是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密切接触。狂犬病病毒具有嗜神经性,病毒进入机体后,先在入侵部位的肌纤维细胞中缓慢增殖,再侵入周围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索上行至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并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侵犯脑干及小脑等处的神经元,使神经细胞肿胀、变性,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3)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采取的预防措施:①伤口处理: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清水充分冲洗伤口,再用70%酒精和碘酒消毒。②注射免疫血清:伤口周围与底部浸润注射及肌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③接种疫苗: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大多较长,所以人被动物咬伤后。除应注射免疫血清外,还应尽早接种疫苗,使机体在发病前产生免疫力。 22.27.简述朊粒的结构特点及所致疾病。答:(1)朊粒结构特点: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脂类的疏水性糖蛋白,其本质是一种蛋白酶抗性蛋白,能抵抗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朊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强,能抵抗甲醛、β一烃丙酸、乙醇、蛋白酶、脱氧胆酸和放射性核素等;对酚类、漂白剂、乙醚、丙酮、尿素、强洗涤剂和高压灭菌等敏感。(2)所致疾病:朊粒引起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行性疾患,包括:①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羊瘙痒病、牛海绵状脑病。②人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库鲁病、克一雅病、克一雅病变种。

22.28.简述肠道病毒的共同特性。答:(1)体积微小,直径24~30nm;核酸为单正链RNA,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无包膜。(2)耐脂溶剂和酸,在污水和粪便中存活数月;对热、干燥、紫外线敏感。(3)在宿主细胞浆内增殖。(4)粪一口途径传播,经病毒血症侵犯多种脏器,临床表现多样化。 22.29.先天性风疹常见的畸形有哪些?答:常见畸形有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耳聋(风疹三症),失明、先天性青光眼、低体重儿、智力发育不全等,有的引起流产或出生后死亡。

22.30.简述疱疹病毒的共同特性。答:(1)病毒呈球形,直径120~300nm。核心为双链线形DNA,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衣壳外有一层病毒结构蛋白组成的无定型内膜,最外层为包膜和糖蛋白刺突。(2)复制过程,病毒通过包膜刺突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细胞膜与病毒包膜融合,衣壳进入细胞内,基因组释放,DNA在核内复制并转录翻译结构蛋白,衣壳装配,子代病毒进入衣壳,再经细胞内质网运至细胞表面获得包膜而释放。(3)除EB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外,人疱疹病毒均能在人二倍体细胞内复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核内有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可通过细胞间桥直接扩散,感染的细胞与邻近未感染的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4)病毒感染细胞可引起多种感染类型:潜伏感染、先天感染、整合感染。 22.31.简述人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预防措施。答:(1)伤口处理:咬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或清水充分冲洗伤口,再用70%酒精和碘酒消毒。(2)注射免疫血清:伤口周围与底部浸润注射及肌注高效价抗狂犬病病毒血清或人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3)接种疫苗:由于狂犬病的潜伏期大多较长,所以人被动物咬伤后,除应注射免疫血清外,还应尽早接种疫苗,使机体在发病前产生免疫力。

23.1.简述白假丝酵母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要点。答:(i)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通常存在于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黏膜。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菌群失调是其侵入机体的主要原因。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引起以下感染:①皮肤黏膜感染:皮肤感染好发于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乳房下、会阴部及指(趾)间等皮肤潮湿部位。黏膜感染可发生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以鹅口疮最常见。②内脏感染:常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食管炎、肠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等。③中枢神经神经系统:常可引起脑膜炎和脑脓肿。(2)微生物学诊断要点:①直接镜检:取感染部位的新鲜标本涂片直接镜检,镜下必须同时看到出芽的酵母菌和假菌丝。才能确定假丝酵母菌在组织中定居。②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于沙保培养基作分离培养,形成类酵母型菌落。镜下可见假菌丝及成群的芽生孢子。用玉米粉培养基培养可见形成厚膜孢子。③血清学检查:可用乳胶凝集试验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抗体。用ELISA等方法检测血清中的白假丝酵母菌抗原。

23.2.简述新生隐球菌的致病性及微生物学诊断要点。答:(1)致病性: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是其主要的致病物质,体外研究表明,荚膜多糖能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削弱T细胞对其产生免疫应答等。新生隐球菌一般为外源性感染,主要的入侵途径是肺。大多数感染者症状不明显,且能自愈。但新生隐球菌也可以从肺部经血行播散至其他部位,最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引起脑膜的亚急性和慢性感染,死亡率高,尚可播散至皮肤、黏膜、骨和内脏器官等。(2)微生物学诊断要点:①直接镜检:墨汁染色涂片镜检是常用的简便方法。脑脊液标本离心后取沉淀检查,痰和脓标本则可直接检查。镜检见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菌体,其外有宽厚的荚膜即可作出诊断。②分离培养:培养是确诊的标准。可用沙保培养基,于30。C左右培养最为适宜,2~5日即可形成典型的隐球菌菌落。从菌落取菌镜检,可见到圆形或椭圆形菌体,无假菌丝形成。③血清学试验:以乳胶凝集试验和ELISA等检测新生隐球菌的荚膜多糖特异性抗原。

23.3.条件致病性真菌包括哪几类?答:主要包括假丝酵母菌、新生隐球菌、曲霉、毛霉及卡氏肺孢菌。

23.4.白假丝酵母菌主要引起哪些感染?答:(1)皮肤黏膜感染:皮肤感染好发于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乳房下、会阴部及指(趾)间等皮肤潮湿部位。黏膜感染可发生鹅口疮、口角糜烂、外阴与阴道炎等,以鹅口疮最常见。(2)内脏感染:常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食管炎、肠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等。(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可引起脑膜炎和脑脓肿。 五、考点精析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 一、免疫与免疫学的概念 1.“免疫”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其原意是免除赋税或差役,在医学上引申为免除瘟疫,即抗御传染病的能力。现代免疫的概念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规律和效应、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疾病及其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生物科学。 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1.免疫系统是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免疫系统可分为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三种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白稳、免疫监视。

3.固有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有的非特异性防御体系,主要由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和固有免疫分子组成。

4.适应性免疫系统是在固有免疫系统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只对相应特定病原体等抗原性物质起作用的特异性防御体系。适应性免疫系统主要由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和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的T、B淋巴细胞(即αβT细胞和B2细胞)及浆细胞合成、分泌的特异性抗体组成。

三、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 1.固有免疫应答主要是指体内固有免疫细胞被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某些细胞因子激活后迅速产生的,可将病原体等抗原性异物或癌变细胞杀伤清除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同时也包括体内补体系统被某些病原体直接激活后产生的溶菌和促进病原体吞噬清除的生物学效应。 2.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通过分泌抗体、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对相应病原体或肿瘤及病毒感染靶细胞发挥杀伤和清除的作用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第二章抗原 一、概述 1.抗原通常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TCR)和B细胞抗原受体(BCR)特异性结合,诱导T或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2.免疫耐受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产生负免疫应答,即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性无应答状态。 3.抗原通常具有两种特性

(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即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诱导T细胞分化为效应T细胞的能力。

(2)抗原性或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能力。 二、抗原的异物性和特异性

1.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通常是非己大分子有机物质,即抗原性物质具有异物性。 2.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诱导具有相应抗原识别受体的T、B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和抗原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结合相互作用的高度专一性。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基。

三、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抗原理化性质包括化学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物理状态、易接近性。

2.宿主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态。

3.免疫方法包括抗原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次数及其间隔时间等因素。 四、抗原的种类

1.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2.根据诱导抗体产生是否需要T细胞参与分类。

3.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4.白细胞分化抗原及其命名。 五、超抗原、丝裂原和佐剂

1.超抗原主要是指一类只需极低剂量就能非特异多克隆激活T淋巴细胞,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大分子蛋白物质。

2.丝裂原通常来自植物种子中的糖蛋白和某些细菌的结构成分或产物,主要包括:植物血凝素、刀豆蛋白A、美洲商陆丝裂原、脂多糖和葡萄球菌蛋白A。

3.佐剂是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后,能够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物质。

第三章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糖蛋白,在血清中主要以γ球蛋白的形式存在。免疫球蛋白有分泌型和膜型两种类型: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液和其他体液,如呼吸道黏膜、小肠黏膜分泌液、唾液和乳汁中,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后者作为抗原识别受体表达于B细胞膜表面,称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

2.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所产生一类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和其他体液中,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它们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在其他免疫分子和细胞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

二、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功能区和酶解片断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问二硫键连接组成的一个四肽链分子。

2.Ig轻链有VL和CL两个功能区;IgG、IgA和IgD的重链有VH、CH1、CH2和CH3四个功能区;IgM和IgE的重链有五个功能区,即多一个CH4功能区。各功能区的主要作用如下:

(1)VH和VL中的HVR(CDR)是能与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的区域。

(2)CH和CL具有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 (3)IgG的CH2和IgM的CH3具有补体C1q结合位点,可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 (4)IgG的CH2可介导IgG通过胎盘。 (5)IgG的CH3和IgE的CH2和CH3能与多种免疫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并由此介导免疫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可将IgG裂解为三个片段:即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片段Fab,和一个可结晶片段Fc。 (2)胃蛋白酶水解片段:胃蛋白酶可将IgG裂解为一个大分子片段F(ab')2和若干小分子片段pFc'。

三、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 1.Ig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约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75%~80%,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0000,血清半衰期较长,约23天,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具有重要的抗感染免疫作用。

2.IgM:分为膜结合型和血清型两种类型。膜结合型IgM(mIgM)为单体IgM,表达于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BCR)。血清中IgM是由五个单体IgM通过二硫键和连接链(J链)相连组成的五聚体,相对分子质量约950000,居五类免疫球蛋白之首,又称巨球蛋白。IgM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其抗原结合价和补体激活能力高于IgG,具有高效抗感染免疫作用。

3.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两种类型。血清型IgA主要为单体IgA,约占血清Ig总量的10%~15%,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免疫作用。分泌型IgA(SIgA)是由J链连接的IgA二聚体与一个分泌片借二硫键共价结合组成。它们能与存在于黏膜局部的病原微生物结合,使之丧失与细胞粘附的能力,从而在黏膜局部发挥重要抗感染免疫作用。

4.IgD:分为血清型和膜结合型两种类型,二者均以单体形式存在。血清型IgD生物学功能目前还不清楚,其含量低,仅为血清Ig总量的0.2%,半衰期短,仅为三天。 5.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低的Ig,仅占血清Ig总量的0.003%;但在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含量显著增高。IgE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合成、分泌,相对分子质量约190000,含糖量高达12%。

四、多克隆抗体和单克隆抗体

1.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抗血清)为多克隆抗体(PcAb)。在含有多种抗原表位的抗原物质刺激下,体内多种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B细胞克隆被激活,因而可产生多种针对相应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这些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混合物称为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McAb)通常是指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五、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结构及Ig类别转换 1.人B细胞内有三组编码Ig的基因连锁群,即重链基因连锁群(H基因库)、K链基因连锁群(K基因库)和λ基因连锁群(λ基因库)。H基因连锁群位于第14号染色体上,由VH、DH、JH、CH四组基因片段组成;K基因连锁群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由VK、JK、Ck三组基因片段组成;λ基因连锁群位于第22号染色上,由Vλ、Jλ、Cλ三组片段组成。 2.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是指一个B细胞克隆在分化过程中V—D—J功能性基因片段保持不变,而发生C基因重排的过程。通过类别转换一个B细胞克隆可产生两种不同类别的Ig,但其抗原结合特异性完全相同。

第四章补体系统

一、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和理化特性 1.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组织液和某些细胞膜表面的一组(30余种)蛋白质。 2.根据功能,可将补体系统30余种蛋白质分子分为三类

(1)补体固有成分:是指存在于体液中,参与补体激活酶促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q、C1S、C1r、C4、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的MBL及其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1、2(MASP1、2);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P因子和参与共同末端通路活化的补体成分,即C3、C5、C6、C7、C8和C9。

(2)补体调节蛋白:是指存在于体液中和细胞膜表面的参与调节补体活化和效应的蛋白质分子。体液中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包括:C1抑制物、I因子、C4结合蛋白、H因子和S蛋白;膜结合调节蛋白主要包括:促衰变因子和膜辅因子蛋白等。

(3)补体受体:是指存在于某些细胞表面,能够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补体调节蛋白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受体分子。补体受体主要包括:工型补体受体(CR1),即C3bR/C4bR;I1型补体受体(CR2),即C3dR;III型补体受体(CR3),即C3a/C5aR。

3.补体固有成分均为球蛋白,其血清含量相对稳定,约占血浆球蛋白总量的10%,其中C3含量最高(550~1200mg/L),D因子含量最低(1~2mg/L)。补体固有成分之间分子量差异很大,以C1q相对分子质量最大(410000)、D因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25000)。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56℃作用30分钟即被灭活;在0~10℃条件下,活性只能保持3~4天,故补体应保存在-20℃以下。此外,紫外线照射、机械震荡或某些添加剂等也均可使补体破坏。 二、补体系统的三条激活途经

1.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经典激活途径是以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为主要激活物,使补体固有成分以C1一C4一C2一C3一C5~C9顺序发生酶促级联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补体活化途径。

2.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旁路途径是以G-菌、脂多糖、肽聚糖、酵母多糖、葡聚糖、凝聚的IgA和IgG4为激活物直接与C3b结合后,在B因子、D因子和P因子参与下,以C3-C5~C9顺序发生酶促级联反应的补体活化途经。

3.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途径的激活过程:是以病原微生物表面甘露糖残基为主要激活物,当他们与血浆中MBL结合后,能使MASP活化进而以C4一C2一C3一C5~C9顺序发生酶促级联反应的补体激活途径。 三、可溶性和膜结合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1.可溶性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1)C1抑制物:能与活化的C1r—C1s共价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使C1大分子复合物解聚,C1s失活;也能与活化的MASP结合,使之失活。

(2)C4结合蛋白:能与C2竞争结合C4b,抑制经典途径C3转化酶,即C4b2b复合物的形成;作为辅助因子,与C4b结合后可促进1因子对C4b的裂解作用;可从C4b2b复合物中解离并取代C2b,使经典途径C3转化酶衰变失活。

(3)H因子:能与B因子竞争结合C3b,抑制旁路途径C3转化酶,即C3b2b复合物的形成;作为辅助因子,与C3b结合后可促进1因子对C3b的裂解作用;可从C3b2b复合物中解离并取代Bb,使旁路途径C3转化酶衰变失活。

(4)1因子:具有丝氨酸蛋白酶活性,在C4bp、H因子和MCP等辅助因子作用下,I因子能使液相或膜结合的C3b/C4b裂解灭活,对经典和旁路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

(5)S蛋白:又称膜攻击复合物抑制因子,能与C5b67复合物结合,使其丧失与细胞膜结合的能力,从而阻止C5b6789攻膜复合物形成,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2.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

(1)膜辅因子蛋白:广泛分布于白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他们能与附着在上述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C3b/C4b结合,协助I因子将其灭活,从而抑制经典/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使自身组织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受到损伤。

(2)促衰变因子:广泛分布于血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表面。他们能与附着在上述自身组织细胞表面的C4b/Cab结合,直接使其裂解灭活,从而抑制经典/旁路途径c3转化酶形成;也能使细胞表面瞬时形成的C3转化酶中的C4b/C3b裂解失活,促进C3转化酶衰变,使自身组织细胞不因补体激活而受到损伤。

四、补体激活后产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 2.调理作用。

3.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4.引起炎症反应。

5.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五章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编码基因

一、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本概念

1.组织相容性抗原包括多种复杂的抗原系统,其中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由其编码的产物即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简称MHC分子。

2.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分子)广泛分布于人或动物有核细胞表面,其化学成分是脂蛋白或糖蛋白。在生理条件下,此类分子的主要功能是结合、提呈抗原肽,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3.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这些基因彼此紧密连锁在同一染色体上,具有极其丰富的多态性。 二、HLA复合体的染色体定位和结构组成 HLA复合体是编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长度约为3600~4000kb的区段内,至少含有数十个基因座位。根据各位点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将HLA复合体分为三个区域,即工类基因区、Ⅱ类基因区和介于工类与Ⅱ类基因区之间的Ⅲ类基因区。

三、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主要作用

MHC-I类和Ⅱ类分子均有结合、提呈抗原的作用。在抗原提呈细胞(APC)内,MHC-I类和Ⅱ类分子可通过其抗原肽结合槽分别与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肽结合,形成抗原肽一MHC-I类和Ⅱ类分子复合体。后者经转运,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可被CD8+T细胞和CD4+T细胞识别结合,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四、HLA-I/HLA一Ⅱ类分子结构和各结构域的主要功能特性

1.HLA-I类分子是由轻、重两条多肽链借非共价键连接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分子。重链即α链,是人第6号染色体HLA-I类基因编码的产物。轻链即非多态性β2微球蛋白,是人第15号染色体基因编码的产物。 (1)抗原肽结合区:决定HLA-I类分子多态性。

(2)免疫球蛋白样区:主要包括重链α3结构域和β2微球蛋白,α3结构域是CTL细胞表面CD8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β2微球蛋白与α3结构域的结合有助于HLA-I类分子的表达和结构的稳定性。

(3)跨膜区:将HLA-I类分子锚定在细胞膜上。

(4)胞质区:可能与细胞内外信号的传递有关。

2.HIA一Ⅱ类分子是由Ⅱ类基因编码的α链和β链以非共价键结合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分子。α链和β链为跨膜蛋白,均由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三部分组成。

(1)抗原肽结合区:决定HLA-Ⅱ类分子多态性。

(2)免疫球蛋白样区:由α2和β2结构域组成,其Ig样区是Th细胞表面CD4分子识别结合的部位。

(3)跨膜区和胞质区:与HLA-I类分子相似。 五、MHC类分子的分布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1.经典MHC-I类分子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组织有核细胞及血小板表面,而在神经细胞、成熟红细胞和滋养层细胞表面尚未检出。MHC—I1类分子分布不够广泛,主要存在于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以及胸腺上皮细胞和某些活化的T细胞表面,在血管内皮细胞和精子细胞上也有少量表达。

2.主要生物学功能 (1)抗原提呈作用。

(2)制约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限制性。

(3)诱导胸腺内前T细胞分化。 (4)引发移植排斥反应。

第六章细胞因子

一、细胞因子和各类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 1.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接受刺激后,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2.目前根据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可将细胞因子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六类。

(1)白细胞介素: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的而又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2)干扰素: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名于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是在1975年发现的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将其称之为肿瘤坏死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选择性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定向增生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5)趋化性细胞因子:是近年发现的一类结构具有较大同源性,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0010000的对白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

(6)生长因子:是一类可刺激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

二、细胞因子理化、产生和作用特点 1.绝大多数细胞因子为分泌表达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多肽或糖蛋白,体内半衰期短,作用时间有限。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以双体形式存在,TNF为三聚体。

2.细胞因子的产生和作用特点

(1)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静息状态下不能产生细胞因子,它们被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后,可立即启动细胞因子基因转录及蛋白合成。但此过程持续时间短暂,刺激终止后转录、合成也随之终止。 (2)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合成分泌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产生某种/些相同的生物学效应。

(3)细胞因子大多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或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因此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在局部产生作用,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局限性。

(4)细胞因子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发挥作用,二者结合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只需极少量就能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

(5)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作用,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多效性。

(6)细胞因子间可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控制、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网络,即细胞因子的作用具有网络性。

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1.促进炎症反应。

2.抗病毒、抗肿瘤作用。 3.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 4.刺激造血功能。

第七章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作用

一、造血干细胞及其在骨髓中的分化过程 1.造血干细胞最早产生于胚胎卵黄囊,妊娠4周出现于胚肝;妊娠5个月至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

2.多能造血干细胞分化过程是:多能造血干细胞首先分化为定向多能干细胞,即髓系干细胞和淋巴系干细胞。髓系干细胞可分化为定向单能祖细胞,即红系祖细胞、巨核系祖细胞、粒一单系祖细胞、嗜碱粒祖细胞和嗜酸粒祖细胞。淋巴系干细胞可分化为始祖B细胞、始祖T细胞和始祖NK细胞。

二、胸腺细胞的组成和始祖T细胞在胸腺中的发育成熟

1.胸腺皮质分为浅皮质和深皮质两个区域。浅皮质区主要包括胸腺皮质上皮细胞和大淋巴细胞、即始祖T细胞,二者密切接触形成多细胞复合体。深皮质区主要含树突状细胞和小淋巴细胞、即未成熟T细胞。胸腺髓质主要包括巨噬细胞、并指状细胞和中等大小的T细胞,即成熟T细胞。

2.骨髓中始祖T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后,经历了早期发育、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三个阶段。

(1)早期胸腺细胞发育阶段:始祖T细胞随血液进入胸腺后位于胸腺皮质区内。

(2)阳性选择阶段:双阳性未成熟T细胞表面CD4和CD8分子是识别结合MHC—I类和Ⅱ类分子的受体。

(3)阴性选择阶段:阴性选择主要发生于胸腺皮质与髓质交界处,位于该处的胸腺树突状细胞高表达自身抗原肽-MHC-I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

三、淋巴结的组织结构及T、B细胞和高内皮小静脉分布的主要区域

1.淋巴结沿淋巴管道分布在机体某些特定部位,如腋窝、腹股沟、颈部和小肠系膜等血管交汇处。淋巴结是由致密结缔组织被膜包被的实质性器官,可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2.浅皮质区含有淋巴滤泡,其内含有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和Th细胞,又称B细胞区或胸腺非依赖区。

3.深皮质区为弥散的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组成,富含并指状细胞及少量巨噬细胞,又称T细胞区或胸腺依赖区。

4.高内皮小静脉位于深皮质区,血管内T、B细胞可穿过高内皮小静脉或其间隙,进入淋巴结相应区域,然后再迁移到髓窦,并通过输出淋巴管进入淋巴循环系统。

四、脾脏的组织结构和T、B细胞分布的主要区域

1.脾脏具有造血、贮血和过滤作用,也是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没有输入淋巴管和淋巴窦,淋巴细胞可通过血循环直接进入脾脏。

2.脾脏为实质性器官,由结缔组织被膜包裹,被膜向实质内延伸形成脾小梁,将脾脏分为若干小叶。脾脏实质主要由红髓和白髓两部分组成。中央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包绕在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含T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相当于淋巴结的胸腺依赖区。淋巴滤泡分布于淋巴鞘内,主要由B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胸腺非依赖区。

五、皮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及其相关的免疫细胞

1.皮肤相关淋巴组织由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表皮朗格汉斯细胞、表皮内T细胞和巨噬细胞组成,参与局部免疫和炎症反应。角质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固有免疫和皮肤炎症反应;朗格汉斯细胞是不成熟DC,可捕获经皮肤进入的抗原,在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作用下,朗格汉斯细胞离开表皮迁移到皮内,再经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分化为成熟DC,后者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表皮内淋巴细胞主要为CD8+T细胞,其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中的无被膜淋巴组织,又称黏膜免疫系统。这些淋巴

组织或弥散分布,或形成完整的淋巴滤泡,前者称弥散的淋巴组织;后者称淋巴聚集体包括扁桃体、小肠派氏小结和阑尾。弥散的淋巴组织中内含活化的8细胞、浆细胞、T细胞和巨噬细胞。派氏小结位于黏膜固有层中,富含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少量T细胞,其内有输出淋巴管通过,血液中T、B细胞可通过与输出淋巴管伴行的高内皮小静脉进入小结。小结上皮由M细胞覆盖,它们能以吞饮方式将外来抗原纳入胞内,并在未降解情况下穿过M细胞,而被M细胞下方的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摄取;后者将抗原携带到派氏小结内,引发免疫应答。进入派氏小结的抗原也可通过小结内引流和输出淋巴管输送到外周其他淋巴结中,引起免疫应答。

第八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

一、组织屏障及其作用

1.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 (1)物理屏障:由致密上皮细胞组成的皮肤和黏膜组织具有机械屏障作用,正常情况下可有效阻挡病原体侵入体内。

(2)化学屏障:皮肤和黏膜分泌物中含多种杀菌、抑菌物质,在皮肤黏膜表面形成抗御病原体的化学屏障。

(3)微生物屏障:寄居在皮肤黏膜表面的正常菌群,可通过与病原体竞争结合上皮细胞和营养物质,或通过分泌某些杀菌、抑菌物质对病原体产生抗御作用。 2.体内屏障

(1)血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形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组成。其组织结构致密,能阻挡血液中病原体和其他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及脑室,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保护作用。婴幼儿血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血一胎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共同构成。血一胎屏障不妨碍母子间营养物质交换,但可防止母体内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进入胎儿体内,从而保护胎儿免遭感染。妊娠早期(三个月内)血一胎屏障发育尚未完善,此时孕妇若感染风疹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等可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组成及其作用

1.吞噬细胞: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和单核一吞噬细胞,后者由血液中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巨噬细胞组成。 (1)清除、杀伤病原体。 (2)参与和促进炎症反应。

(3)杀伤肿瘤和病毒感染等靶细胞。 (4)加工、提呈抗原。 (5)免疫调节。

2.树突状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状突起而得名。 (1)DC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2)DC具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

3.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分化、发育依赖于骨髓和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在淋巴结和其他组织中也有少量存在。

(1)NK细胞对病毒感染和肿瘤等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2)NK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①穿孔素/颗粒酶途径;②Fas/FasL途径;③TNF-α/TNFR-I途径。

4.γδT细胞:是执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T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和皮下组织。

(1)皮肤黏膜局部早期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

(2)是具有非特异杀瘤作用的T细胞。 5.B1细胞:在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和维持自身稳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其他固有免疫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三、固有体液免疫分子及其主要作用 1.补体系统:补体系统是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最重要免疫效应分子。

2.细胞因子: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可刺激免疫细胞和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产生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

3.抗原肽及酶类物质:防御素、溶菌酶及乙型溶素。

四、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1.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2.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

3.协助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物发挥免疫效应。

第九章适应性免疫的组成细胞

适应性免疫又称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病原微生物或其产物等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产生的,只对相应特定病原体等抗原性物质起作用的防御体系。执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的αβT细胞和B2细胞,即通常所说的T、B淋巴细胞。 一、T淋巴细胞

1.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1)T细胞受体是由α、β两条糖肽链借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的TCRβ异二聚体。该受体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2)TCR辅助受体:CD4/CD8分子是T细胞表面的TCR辅助受体。CD4分子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55000的跨膜糖蛋白,在细胞膜上以单体形式存在,属IG超家族成员。CD4分子是识别结合MHC一Ⅱ类分子的受体,能与MHC—I1类分子β链Ig样区的β2结构域结合,其胞内区与蛋白酪氨酸激酶p561Lck相连,参与胞内活化信号的转导。CD8分子是由α和β链借二硫键连接组成的跨膜糖蛋白,属Ig超家族成员。CD8分子是识别结合MHC-I类分子的受体,能与MHC—I类分子结合,参与胞内活化信号的转导。

(3)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问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它们广泛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有时也可从细胞表面脱落成为可溶性粘附分子。 (4)丝裂原受体:T细胞表面具有植物血凝素受体、刀豆蛋白A受体和与B细胞共有的美洲商陆受体。

(5)细胞因子受体:静息和不同分化阶段的T细胞可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受体。 2.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1)根据成熟T细胞是否接受过抗原刺激或接受抗原刺激后的分化情况,可将其分为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三类。 (2)根据T细胞表面CD分子表达情况及其功能特点,可将T细胞分为CD4+Th细胞、CD8+CTL细胞和CD4+CD25+调节T细胞。二、B淋巴细胞

1.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1)B细胞受体:是B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8细胞受体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链间二硫键共价相连组成的一个四肽链分子。

(2)BCR辅助受体:CD19-CD21一CD81复合物是B细胞表面的BCR辅助受体。三者均为膜分子,三者非共价相连共同组成CD19-CD21-CD81复合物。 (3)共刺激分子:CD40分子是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B细胞作为免疫应答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产生活化第一信号基础上,通过表面CD40与活化CD4+Th细胞表面相应共刺激分子CD40L互补结合,可产生共刺激信号,即B细胞活化第二信号。 2.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合成分泌抗体,产生体液免疫效应:B2细胞作为免疫应答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活化CD4+Th细胞辅助下,经活化增殖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是具有合成分泌抗体的效应细胞,在不同细胞因子调节下,可产生不同类型的抗体,发挥免疫效应。 (2)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B2细胞作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可通过表面抗原受体(BCR)直接识别结合进而摄取抗原,并通过MHCⅡ类分子将加工处理后形成的抗原肽,以抗原肽-MHC-11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转运到B细胞表面,供CD4+Th细胞识别,从而启动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

(3)免疫调节作用:B2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活化、增殖、分化过程中,可合成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第十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过程和分类 1.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免疫应答的重要生物学意义是通过识别“自身”与“非己”,有效排除体内抗原性异物,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免疫应答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引起超敏反应或其他免疫性疾病。

2.适应性免疫应答可人为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将其以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被相应T细胞识别结合或抗原直接被相应B细胞识别结合后,在细胞间共刺激分子协同作用下,启动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活化的阶段,又称抗原识别阶段。

(2)增殖分化阶段:是指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被相应抗原激活后,在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经克隆扩增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即效应T细胞(CD4+效应Th1细胞和CD8+CTL细胞)和浆细胞的阶段。在此阶段,有部分T/B淋巴细胞中途停止分化,成为静息状态的长寿记忆细胞。 (3)效应阶段:是浆细胞分泌抗体和效应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后,在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3.根据参与免疫应答细胞种类及其效应机制的不同,可将适应性免疫应答分为8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两种类型。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抗原也可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其产生特异性不应答状态,即形成免疫耐受,又称负免疫应答。 二、抗原提呈细胞及其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1.抗原提呈细胞泛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以抗原肽-MHC-II/I类分子复合物形式,提呈给T/B淋巴细胞使之活化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类免疫细胞,包括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2.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的抗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吞噬或吞饮等作用,被抗原提呈细胞从细胞外摄入胞内的抗原,如细菌和某些可溶性蛋白等,称之为外源性抗原;另一类是在细胞内产生的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内产生的病毒抗原和肿瘤细胞内产生的肿瘤抗原等,称之为内源性抗原。 三、T细胞和B细胞的激活 1.CD4+Th细胞和CD8+CTL细胞表面抗原受体(TCR—CD3复合受体分子)不能直接识别结合游离的抗原分子,只能识别结合表达于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即T细胞表面TCR不仅识别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同时还要识别APC表面提呈抗原肽的MHC分子肽结合区上的部分多肽序列,此种识别具有高度特异性。

2.B细胞既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又是免疫应答细胞,它们对抗原的识别与T细胞有所不同,即可通过表面抗原受体直接识别结合相应的抗原分子。在外周免疫器官中,B细胞可通过BCR-Igα/β复合受体分子,直接识别结合滤泡树突状细胞表面储备的抗原或抗原-C3d复合物启动免疫应答。 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D和TI抗原均可诱发体液免疫应答,这两类抗原分子结构组成特征不同,它们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所需的免疫细胞种类和免疫应答特点也不尽相同。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无需Th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参与;而由TD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应答则至少需要三种免疫细胞:即抗原提呈细胞、CD4+Th细胞和B细胞参加。

五、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由TD抗原引起,参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包括专职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CD4+Th1细胞和CD8+CTL细胞。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与体液免疫应答过程类似,也可分为识别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三个阶段。

第十一章免疫耐受

一、免疫耐受的基本概念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在一定条件下接受某种抗原作用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也称负免疫应答。对某种抗原产生耐受的个体,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不能产生相应的特异性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但对其他抗原仍具有正常的免疫应答能力。

二、T、B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

1.T细胞免疫耐受易于建立,通常在1天内即可形成。这种由T细胞建立的免疫耐受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50天左右。

2.诱导B细胞形成耐受所需时间较长,约1~2周。这种由B细胞建立的免疫耐受持续时问较短,在50天内即可消失。

3.高剂量TD抗原能使T、B两种细胞均产生免疫耐受。低剂量TD抗原只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高剂量TI抗原只能使B细胞产生耐受,不能使T细胞产生耐受。低剂量TI抗原既不能使T细胞也不能使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 三、中枢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1.胸腺内T细胞免疫耐受机制

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皮质区微环境作用下,可发育成为表达TCR—CD3复合受体分子的CD4+CD8+双阳性T细胞。此种双阳性未成熟T细胞在胸腺皮质区经过阳性选择,可发育为CD4+或CD8+单阳性未成熟T细胞。该种单阳性未成熟T细胞进入皮-髓质交界处经过阴性选择,与胸腺树突状细胞表面相应共同自身抗原肽一MHC—II或I类分子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可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排除,形成中枢免疫耐受。

2.骨髓内8细胞免疫耐受机制

骨髓是未成熟B细胞发育分化的中枢免疫器官,未成熟B细胞可通过“克隆排除”或“克隆无能”两种不同机制,在骨髓中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

四、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形成机制 1.物理或免疫屏障作用

某些存在于免疫豁免部位(如眼和睾丸等)的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如眼晶状体蛋白、眼葡萄膜色素蛋白和精子等)可通过物理屏障与外周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隔离;或通过免疫屏障,即通过免疫豁免部位组织细胞表面高表达的FasL分子,使进入该组织中的组成性表达Fas的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导致免疫耐受。若因感染或外伤致使上述“隐蔽”自身抗原释放入血,则可刺激相应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产生免疫应答,重者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2.缺乏第一信号导致克隆无能 生理条件下,自身组织细胞不表达MHC—II类分子,不能将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提呈给CD4+自身反应性Th细胞,即缺少活化第一信号,从而使之处于克隆无能状态。Th细胞克隆无能,不能对8细胞提供辅助作用,结果导致B细胞也处于免疫无能状态。 3.缺少第二信号导致克隆无能

某些存在于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中的自身反应性T/B淋巴细胞,通过表面抗原识别受体(TCR—CD3或BCR—Igα/Igβ复合受体分子)与组织细胞表面相应自身抗原肽一MHC分子复合物或自身抗原结合相互作用后,虽能产生活化第一信号,但是由于组织细胞表面通常不表达B7和CD40L等共刺激分子,因此无法诱导上述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产生活化第二信号,从而使之处于克隆无能状态,即对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形成免疫耐受。

第十二章超敏反应

一、超敏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型

1.超敏反应是指机体接受某些抗原刺激后,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根据超敏反应发生机理和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四型:I型超敏反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又称过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即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I1型超敏反应,即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即迟发型超敏反应。 二、各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

1.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患者通常出现生理功能紊乱,而不发生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2.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3.Ⅲ型超敏反应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是由中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和在血小板、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

4.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发生较慢,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24~72小时方可出现炎症反应,因此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此型超敏反应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三、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和临床相应的超敏反应性疾病

1.I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和机制可分为致敏、激发和效应三个阶段。临床常见的工型超敏反应疾病有:全身性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2.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靶细胞及其表面抗原;抗体、补体和效应细胞的作用。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疾病有: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 3.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激活补体系统;中性粒细胞聚集活化;血小板活化聚集。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疾病有:局部免疫复合物病:Arthus反应、类Arthus反应;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4.Ⅳ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效应T细胞的形成;效应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毒作用。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疾病有: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 四、1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变应原皮肤试验

查明变应原,避免与之接触是预防工型超敏反应发生最有效的方法。 2.脱敏治疗

(1)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 (2)特异性变应原脱敏疗法。 3.药物防治

(1)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 (2)生物活性介质拮抗药。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第十三章免疫学检测和防治

一、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

抗原一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结合可出现肉眼可见或仪器可检测到的反应。据此,在体外可用已知的抗原(或抗体)来检测相应未知的抗体(或抗原)。

二、免疫细胞的分离和检测

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葡聚糖一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

2.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

(1)免疫磁珠分离法:免疫磁珠由抗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抗体与磁性微珠交联结合组成。

(2)流式细胞术分离法:是借助荧光激活细胞分类仪将荧光抗体标记的细胞进行快速准确鉴定和分类的技术。 三、免疫预防

1.人工免疫的概念和种类

(1)人工主动免疫:是用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

(2)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病或某些其他疾病的措施。

2.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传统生物制品 (1)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微生物,经人工培养后,用理化方法使之灭活制成。

(2)减毒活疫苗:是用人工诱导变异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来的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的病原微生物制成的疫苗。

(3)类毒素:是用0.3%~0.4%甲醛处理细菌外毒素,使之丧失毒性作用,但仍然保留原有免疫原性的生物制剂。

3.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1)抗毒素:是用类毒素对马进行免疫接种后获得的免疫血清,内含针对外毒素的抗体,对相应外毒素具有中和作用,故称抗毒素。 (2)人丙种球蛋白:分为血浆丙种球蛋白和胎盘丙种球蛋白,它们分别从正常人血浆和孕妇胎盘组织中提取获得。

(3)抗淋巴细胞抗体:是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针对人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抗体。 4.新型疫苗及其应用

(1)亚单位疫苗:是去除病原体中与诱发保护性免疫无关或有害成分,选用有效抗感染免疫成分制成的疫苗。

(2)合成肽疫苗:是将具有保护性免疫作用的人工合成的多肽抗原与适当载体结合后组成的疫苗,为提高其免疫原性,可辅以佐剂一起使用。

(3)重组抗原疫苗:是采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组分的基因工程疫苗。 (4)DNA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细菌表达质粒所构建的直接用来免疫机体的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核酸疫苗。 5.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1)计划免疫是根据某些特定传染病的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以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而采取的重要措施。

(2)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①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死疫苗接种量大,接种次数多为2至3次,每次间隔7至8天;类毒素接种2次,因其吸收缓慢,每次间隔4至6周;活疫苗能在体内繁殖,接种量少,接种次数一般只为1次。

②接种途径:死疫苗应皮下注射;活疫苗可皮内注射、皮上划痕或经自然感染途径接种。

③接种后反应: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有些人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一般无需处理,数天后可恢复正常。

④禁忌证:凡高热、严重心血管疾病、急性传染病、恶性肿瘤、肾病、活动性结核、活动性风湿病、甲亢、糖尿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患者均不宜接种。 四、免疫治疗

1.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抗体是体液免疫应答的产物,具有中和毒素、激活补体、免疫调理、ADCC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是进行被动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剂。 (1)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

2.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造血干细胞移植。

(2)免疫效应细胞过继免疫治疗。 3.药物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1)生物应答调节剂:①微生物及其产物;

②细胞因子;③中草药与植物多糖;④化学合成药物。

(2)免疫抑制剂:①化学合成药物;②微生物制剂;③中草药。

第十四章医学微生物学绪论

一、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可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具有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以及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微生物的分类

1.非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无细胞结构,由一种类型核酸以及蛋白质组成,缺乏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细胞分化程度低,仅有染色质组成的核质,无核膜与核仁,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此类微生物细胞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中有多种细胞器,行有丝分裂。包括真菌、藻类与原生动物,与医学有关的是真菌。 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空气、土壤、江河、湖泊、海洋等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其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而必需的。

2.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多种微生物存在。这些在正常情况下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菌群。但自然界中有一小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四、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进化、分类、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

2.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理、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 3.医学微生物学是人类在长期对传染性疾病病原性质的认识和疾病防治过程中总结出的一门科学,历经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实验微生物学时期,发展为如今的现代医学微生物学。

第十五章细菌的基本性状

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球菌:分为双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及八叠球菌等。

(2)杆菌:包括直杆菌、球杆菌、梭杆菌、分枝杆菌、棒状杆菌、双歧杆菌等。 (3)螺形菌:菌体弯曲,可分为三类:弧菌、螺菌、螺杆菌。 2.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以及核质。

(1)细胞壁:位于细菌细胞的最外层,紧贴于细胞膜外,相对坚韧而富有弹性。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阳性(G+)菌和革兰阴性(G)菌,两类细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柑差异。

①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较厚(20~80nm),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②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薄(10~15nm),但结构较复杂,由肽聚糖和外膜组成。 (2)细胞膜: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脂双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3)细胞质:是细胞膜包裹的溶胶状物质,也称原生质,由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糖、无机盐组成。细胞质是细菌新陈代谢的重要场所。

(4)核质:是细菌的遗传物质,由裸露的双股DNA堆积而成,无核膜、核仁和有丝分裂器,又称拟核,多集中于菌体中央。核质决定细菌的生命活动,控制细菌的生长代谢、分裂繁殖以及遗传变异等。

(5)除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荚膜、鞭毛、菌毛或芽胞等特殊结构。 二、细菌的生理

细菌是一大类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单细胞微生物,能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获得能量,进行新陈代谢并生长繁殖。细菌的生理活动具有摄取营养快、新陈代谢活动十分旺盛而且多样化、生长繁殖迅速等显著特点;同时细菌可产生多种代谢产物,对医学和工农业生产等有重要意义。 1.细菌的营养 (1)细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营养物质的区别,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

(2)细菌的营养物质: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随细菌种类不同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的营养要求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某些细菌生长过程还需要生长因子。 ①水:水是细菌的主要组分,细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须要先溶于水,细菌的吸收、渗透、分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均以水为媒介,细菌代谢过程的生化反应都需有水才能进行。

②碳源:细菌可利用的碳源包括含碳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用于合成菌体的成分并作为细菌代谢的主要能量来源。

③氮源:细菌对氮源的需要次于碳源,包括含氮的无机物和有机物,用于合成菌体的结构蛋白、功能蛋白与核酸等。

④无机盐:细菌需要多种无机盐,如磷、硫、钾、钠、钙、镁、铁等常用元素,还需要钴、铜、锌、锰、钼等微量元素。

⑤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一些自身不能合成的现成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包括核黄素、硫胺素、泛酸、某些氨基酸、胆碱、嘧啶、嘌呤等。 2.细菌的生长与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①营养物质:可以为细菌的新陈代谢及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原料和充足的能量。 ②氢离子浓度(pH):每种细菌都有一个可生长的pH范围,以及最适生长pH。大多数病原菌最适pH为7.2~7.6;而个别细菌如霍乱弧菌的最适pH为8.4~9.2的碱性条件,结核分枝杆菌在pH6.5~6.8环境中生长最好。

③温度:根据细菌对温度要求的区别,可将细菌分为嗜热菌、嗜温菌及嗜冷菌。嗜热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0~60度;嗜温菌的最适生长温度20~40度;嗜冷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20度。

④气体: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将细菌分为四种类型:

a.专性需氧菌: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如结核分枝杆菌、霍乱弧菌等。 b.微需氧菌:当氧浓度>10%时,细菌的生长即受到抑制,如幽门螺杆菌、空肠弯曲菌等。

C.兼性厌氧菌:兼有需氧呼吸和无氧发酵两种功能,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繁殖。但在有氧环境中生长较好。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如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等。 d.专性厌氧菌:缺乏完整的呼吸酶系统,利用氧以外的其他物质作为受氢体,只能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等。

⑤渗透压:一般培养基的盐浓度(1%NaCI)和渗透压对大多数细菌是安全的,但嗜盐菌需要在3%~5%的NaC1环境中生长。 (2)细菌个体繁殖的方法和速度

细菌以简单的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在适宜的条件下,大多数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繁殖一代只需20~30分钟;个别细菌繁殖较慢,如结核分枝杆菌的代时为18~20小时。

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1)迟缓期:是细菌适应新环境的短暂阶段,一般为最初的1~4个小时。

(2)对数期: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繁殖的速度最快,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生长,生长曲线图中活菌呈对数直线上升,一般可持续8~18个小时。

(3)稳定期:由于细菌在对数期中的快速繁殖,营养物质大量消耗,有害代谢产物蓄积。细菌繁殖速度减缓,死亡菌数缓慢增加,新增菌数与死亡菌数处于平衡状态,使活菌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4)衰亡期:稳定期后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迅速超过活菌数。 三、细菌的新陈代谢 1.细菌的能量代谢

生物体能量代谢的基本生化反应是生物氧化。大多数病原菌通过需氧呼吸和发酵来获取能量,生物氧化的底物主要为糖类,通过糖的氧化和酵解释放能量,并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ADP、ATP)储存。

2.细菌的分解代谢产物和生化反应

不同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对营养物质的代谢方式和过程不一致,因而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

3.细菌合成代谢产物及其医学上的意义 细菌在合成代谢中利用分解代谢中的产物和能量除合成菌体自身成分外,同时还合成一些在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 (1)热原质: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机体可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也称致热原。因此,在制备注射药品时必须使用无热原质的蒸馏水,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细菌污染。 (2)毒素与侵袭性酶:细菌产生的毒素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类,是细菌重要的致病因素。

(3)色素: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产生色素,细菌的色素有助于细菌的鉴别。

(4)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

(5)细菌素:是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或蛋白质与脂多糖的复合物。细菌素具有种和型的特异性,可用于细菌分型和流行病学调查。

(6)维生素:某些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除供菌体自身生长需要外,还能分泌至周围环境中。

四、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

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含有细菌生长的基本需求:水、能量、碳源、氮源以及基本的离子磷、硫、钠、钾、钙、镁、铁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培养基pH一般调整为7.2~7.6,经灭菌处理后使用。培养基按性质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基础培养基。 (2)营养培养基。 (3)选择培养基。 (4)鉴别培养基。 (5)厌氧培养基。

此外,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状可将培养基分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三大类。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1)液体培养基:大多数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浑浊生长;厌氧菌及少数呈链状的细菌则沉淀生长,沉积于底部;结核分枝杆菌等专性需氧菌可浮在液体表面生长,形成菌膜。

(2)半固体培养基:用接种针将细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有鞭毛的细菌可沿穿刺线呈羽毛状或云雾状混浊生长;无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呈线状生长。

(3)固体培养基:将细菌标本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划线接种,一般经过18~24小时培养后,可见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集团,称为菌落。细菌的菌落一般分为三型:

①光滑型菌落:也称s型菌落,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②粗糙型菌落:也称R型菌落,表面粗糙、干燥、颗粒状或有皱褶,边缘不整齐。 ③黏液型菌落:也称M型菌落,黏稠,有光泽,似水珠。多见于有厚荚膜或丰厚黏液层的细菌,如肺炎克雷伯菌等。 五、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及意义 1.在医学中的应用

(1)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从病人有关标本中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最可靠依据,之后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可指导疾病的治疗。

(2)细菌学的科学研究:研究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致病性和耐药性都需要细菌的人工培养和菌种的保存等。分离培养细菌也是发现新病原的重要手段。

(3)生物制品的制备:细菌经人工培养后可制备供防治用的菌苗、类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微生态活菌制剂以及供诊断用的菌液等生物制品。如链球菌的合成代谢产物链激酶可用于溶栓,治疗因血栓引起的疾病。 2.在工农业生产和食品卫生中的应用 利用细菌的多种代谢产物,可进行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药品的生产;也可用于酒、酱油、酸奶等食品的加工;还可生产酶制剂,降解垃圾、处理污水、制造菌肥和农药等。利用人工培养方法检测食晶的细菌菌相,是监督食品企业生产、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3.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细菌具有繁殖迅速、容易培养、基因易于转移重组、基因表达产物易于提取纯化等特点,因此,大多数基因工程的实验和生产可在细菌中进行。如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地制备了干扰素、胰岛素等。细菌已成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 六、细菌遗传与变异

细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使细菌的性状保持相对稳定,维持细菌种属的繁衍;变异使细菌产生变种和新种,利于细菌的生存,促进细菌的进化。 细菌的变异可分为遗传型变异和非遗传型变异。其中遗传型变异也称为基因型变异,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变异的新性状可稳定遗传给子代,并且不可逆转。非遗传型变异也称为表型变异,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引起,其遗传物质的结构未改变,因此不能遗传,当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去除,变异的性状可逆转复原。 1.细菌的变异现象

(1)形态结构变异:细菌的形态、大小及结构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可发生变异。

(2)菌落变异:从患者体内新分离的菌落大多为光滑型(S型),经人工培养多次传代后,肠道杆菌的菌落变异较为常见。菌落由光滑型变为粗糙型(R型),称为s—R变异。 (3)毒力变异:细菌的毒力变异包括毒力的增强和减弱。

(4)耐药性变异: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可由敏感变为耐药,而成为耐药菌株。有的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菌株。甚至有的细菌变异后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成为赖药菌株,如痢疾志贺菌链霉素依赖株离开链霉素不能生长。

(5)抗原性变异:肠道杆菌的鞭毛抗原、菌毛抗原常发生变异。如革兰阴性菌如果丧失细胞壁上的脂多糖,则失去特异性()抗原。 2.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细菌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细菌的遗传物质DNA,包括细菌染色体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质粒、噬菌体、转位因子等)。

(1)细菌染色体:为单一的环状双螺旋DNA长链,携带细菌绝大部分遗传信息,决定细菌的基因型。

(2)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是感染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同时可赋予宿主菌某些生物学性状。根据噬菌体与宿主菌的关系,可将噬菌体分为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

(4)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独特的DNA片段,能在细菌的基因组中移动,改变它们的位置,并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也称移动基因。

3.细菌变异的机制

细菌的遗传型变异由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引起,包括基因突变以及基因转移和重组。 (1)突变:是由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导致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

(2)基因转移和重组:其主要方式有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以及原生质体融合等。

第十六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1.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病毒的大小: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病毒的单位是纳米(nm),病毒的大小相差很悬殊,大多数病毒都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如痘病毒为300nm,最小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等直径只有20~30nm。 (2)病毒的形态:动物病毒中的大多数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少数病毒呈杆状、丝状、子弹状(狂犬病病毒)、砖块形(痘病毒);植物病毒多数为杆状;噬菌体多呈蝌蚪形。 2.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基本结构

①核心:病毒核心的成分主要是由一种类型核酸DNA或RNA组成,构成病毒的基因组,因此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病毒核酸携带有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决定了病毒的增殖、遗传、变异等,也决定了病毒的感染性等。有些病毒经化学方法除去衣壳后所获得的核酸,进入宿主细胞能引起感染。这种病毒核酸称为感染性核酸。 ②衣壳:包围在病毒核心外面的蛋白质结构为衣壳。衣壳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病毒的核心,以免核酸受到核酸酶以及其他理化因素的破坏;衣壳还可介导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同时,衣壳蛋白具有抗原性,不仅可调动机体的免疫防御作用,有时也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不同病毒的核酸结构、衣壳壳粒的排列方式不尽相同,可作为病毒鉴别和分类的依据。根据壳粒的排列方式,病毒结构的对称型包括:螺旋对称型、20面体立体对称型及复合对称型。

(2)辅助结构:某些病毒除具有基本结构外还有包膜等辅助结构。 二、病毒的增殖

病毒增殖是以病毒核酸为模板,在DNA多聚酶或RNA多聚酶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子代病毒的核酸并通过转录翻译产生病毒蛋白质,装配成熟后释放到细胞外,此增殖方式称病毒复制。复制过程可周期进行,称复制周期。一般可分为吸附、穿人、脱壳、生物合成以及装配与释放6个阶段。 1.病毒的复制周期

(1)吸附:病毒要进入宿主细胞内增殖,首先必须接近并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病毒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与细胞接触后,通过病毒的包膜或无包膜病毒衣壳表面的配体蛋白与易感细胞表面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2)穿入:病毒吸附于宿主细胞膜后,可通过包膜融合、细胞吞饮或直接进入等不同方式穿过细胞膜。

(3)脱壳:病毒在细胞质内必须脱去蛋白衣壳,裸露的病毒核酸才能发挥指令作用。 (4)生物合成:病毒经脱壳后,基因组进入细胞质中,开始进行病毒的生物合成,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原料和能量等合成大量子代病毒核酸以及结构蛋白。

由于病毒核酸类型不同,基因组转录mRNA及翻译蛋白方式则不同。

(5)装配:是指子代病毒核酸与结构蛋白合成之后,组装为病毒核衣壳的过程。不同种类的病毒在细胞内装配的部位不同,除痘病毒外,DNA病毒均在细胞核内装配;RNA病毒与痘病毒在细胞质内装配。

(6)释放:不同的病毒体以不同方式释放于细胞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有包膜病毒释放时,病毒编码的特异性糖蛋白插入细胞膜或核膜的特定部位,核衣壳与膜相结合,形成包膜,以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外,通常并不直接导致细胞死亡。包膜上的脂类来源于细胞,但包膜上的蛋白质由病毒自身编码,因此具有病毒的抗原性和特异性。 2.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

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复制增殖的同时可阻断或抑制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细胞损伤或死亡。当细胞无法提供病毒增殖所需要的条件和物质时,病毒便不能完成正常的增殖过程;或病毒进入细胞后,因病毒本身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了变化,以至无法复制出有感染性的成熟子代病毒,这些现象称为病毒的异常增殖。

(1)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其中不能合成子代病毒的结构,或者合成后不能装配和释放,此感染过程称为顿挫感染。

(2)缺陷病毒: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导致病毒不能进行正常增殖得到完整子代的病毒称为缺陷病毒。缺陷病毒与其他病毒共同感染细胞时,若其他病毒能为缺陷病毒弥补不足,提供所需要的条件,缺陷病毒可进行正常增殖而产生完整的子代病毒,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称为辅助病毒。 (3)干扰现象:当两种病毒同时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病毒的干扰现象。 三、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与其他微生物一样,病毒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大多数病毒具有明显的遗传稳定性,但病毒的结构简单,缺乏独立的酶系统,因此更易受到周围环境尤其是宿主细胞内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生物学性状的变异。病毒性状的变异包括毒力变异、抗原性变异、空斑变异、形态变异、宿主范围变异、细胞病变变异以及对某些理化因素抵抗力或依赖性的变异等。

1.基因突变

指病毒基因组中的碱基序列由于置换、缺失或插入而发生改变,可自发产生,也可诱发出现。由基因突变产生的病毒表型性状发生改变的毒株(表型混合例外)称为突变株。相对而言,RNA病毒的突变率比DNA病毒更高。突变株可呈多种表型,最典型并且在病毒遗传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是温度敏感性突变株。

2.基因重组与重配

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亲缘关系或宿主敏感性相似但生物学性状不同的病毒同时感染一细胞时,由于核酸内切酶和连接酶的作用,可使两种病毒的基因组发生核酸水平的互相交换以及重新组合,形成的子代病毒兼有两亲代病毒的特征,并能继续增殖,这种病毒基因组间核酸序列互换并组合的过程称为基因重组,子代病毒称为重组体。分节段的RNA病毒(如流感病毒、轮状病毒等)基因组之间可通过基因片段的交换使子代病毒基因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重配。流感病毒不同株之间的基因片段重配是流感病毒抗原性改变从而造成流感流行的主要原因。 3.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也可发生病毒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使子代病毒的表型发生变异。

(1)互补作用:指病毒的不同毒株混合感染同一细胞时,通过病毒基因产物之间的相互补充作用能产生一种或两种感染性子代病毒。

(2)表型混合与交换: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各自产生不同的结构蛋白,在子代病毒装配时,可出现衣壳蛋白或包膜糖蛋白的互相交换,混合形成来自两亲代的镶嵌的衣壳或包膜,称为表型混合。也可出现一种病毒所产生的衣壳或包膜包裹在另一病毒基因组外面的现象,称为表型交换(无包膜病毒称核壳转移),在肠道病毒中常见。

无论是互补作用还是表型混合与交换,发生变化的都只是基因表达产物,而遗传物质并未改变,因此这种变异并不稳定,经细胞培养传代后,可恢复由基因组决定的表型。 4.病毒基因组与细胞基因组的整合

疱疹病毒、乳头瘤病毒、腺病毒等感染细胞后,病毒基因组或基因组中的片段可插入到宿主细胞染色体DNA中,这种重组过程称为整合。

四、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病毒在体外受到物理、化学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灭活的病毒仍能保留抗原性、红细胞吸附、血凝以及细胞融合等特性。理化因素可通过破坏病毒的包膜(如脂溶剂或冻融)、使病毒蛋白质变性(如酸、碱、甲醛、温度等)及损伤病毒的核酸(变性剂、

射线)等灭活病毒。不同种类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了解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在分离病毒、制备疫苗、预防感染、控制疾病流行等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1.物理因素的影响

(1)温度: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热对病毒的灭活作用,主要通过破坏病毒的衣壳蛋白或刺突从而阻止病毒的吸附,也可通过使酶失活影响病毒的复制。在干冰温度(-70℃)或液氮温度(一196℃)条件下,病毒感染性可保持数月至数年,病毒标本应尽快低温冷冻,但反复冻融也可使病毒失活。多数病毒在50~60℃30分钟或100℃数秒钟可被灭活,但乙型肝炎病毒需100℃10分钟才能灭活。有包膜的病毒比无包膜病毒更不耐热,37℃以上可迅速灭活。

(2)酸碱度:多数病毒在pH5~9范围内稳定,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可被灭活,但也因病毒种类而异。有些病毒如肠道病毒在pH2.2环境中可保持感染性24小时,而鼻病毒在pH5.3的环境中迅速灭活,披膜病毒在pH8以上的碱性环境中仍能保持稳定。因此,病毒对pH的稳定性可被作为鉴别病毒的一个指标。

(3)射线:电离辐射中的X射线、γ射线以及非电离辐射中的紫外线等均能以不同机制使病毒灭活。X射线可使病毒蛋白质和核酸的共价键发生致死性断裂,尤其对单链核酸病毒的灭活作用比双链核酸病毒高10倍。紫外线则使病毒基因组中核苷酸结构发生改变,形成胸腺核苷或尿核苷二聚体,影响病毒核酸的复制。

2.化学因素的影响

(1)脂溶剂:病毒的包膜含有脂类成分,乙醚、氯仿、丙酮、去氧胆酸盐、阴离子去污剂等脂溶剂均可使有包膜病毒(如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的包膜溶解,失去吸附宿主细胞的能力,但对无包膜病毒(如肠道病毒)几乎无作用。其中乙醚在脂溶剂中对病毒的破坏作用最大,因此,可用耐乙醚试验鉴别病毒有无包膜。

(2)化学消毒剂:由于缺乏酶的缘故,病毒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一般比细菌强。除强酸、强碱能灭活病毒外,酚类、醛类、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等化学消毒剂均能使大多数病毒灭活。常用的有次氯酸盐、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甲醛、碘伏等。其中,甲醛可与病毒核酸中含有氨基的碱基结合而使病毒核酸变性,也可与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但对病毒的免疫原性影响不大,因此甲醛常作为灭活剂用于制备灭活疫苗。 (3)其他:现有的抗生素对病毒无抑制作用,但可抑制病毒标本中的细菌,以利于病毒的分离。中草药如板蓝根、大青叶、大黄、贯仲和七叶一枝花等对某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五、病毒的分类

病毒分类是病毒学中的一个基础研究领域,从整体上对病毒的起源、进化、共性和个性特点进行归纳和研究,可用于揭示病毒的本质、生物遗传特性和控制病毒感染。根据寄生宿主进行分类,自然界存在的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多年反复修改,对动物病毒分类提出了初步分类原则,主要根据病毒基因组特征、形态特征、蛋白质特征、生理学特征、复制特征、生物学特性等进行分类。根据分类原则,病毒按科(包括亚科)、属、种分类。

第十七章真菌的基本性状

一、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1.真菌的形态

(1)单细胞真菌:称为酵母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为3~15μm,以出芽方式繁殖。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新生隐球菌和白假丝酵母菌等。

(2)多细胞真菌:称霉菌或丝状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菌丝与孢子交织在一起。各种霉菌的菌丝与孢子的形态不同,是鉴别真菌的重要标志。

①菌丝:呈管状,直径一般为2~10μm,其长度随不同条件下生长而异。

菌丝在形态、结构及功能方面有所不同。按功能不同可分为营养菌丝、气中菌丝和生殖菌丝。按结构不同可分为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前者在菌丝内能形成横的隔膜,将菌丝分成数个细胞。后者的菌丝内无隔膜,整条菌丝仅为一个细胞,其内含有多个细胞核。大多数致病性真菌的菌丝为有隔菌丝。按形态不同可分为螺旋状、球拍状、结节状、鹿角状、梳状和关节状菌丝等。

②孢子:是真菌的繁殖体,根据繁殖方式真菌的孢子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无性孢子按形态不同分为分生孢子、叶状孢子和孢子囊孢子。

(3)真菌的双相性:部分真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营养、温度等)可发生单细胞真菌与多细胞真菌两种形态的可逆转换,称为真菌的双相性或二相性。 2.真菌的结构

真菌除具有一般真核细胞的结构外,尚有些特殊的结构,如具有由特殊成分和结构组成的细胞壁及特殊的隔膜。

二、真菌的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1.培养特性

(I)培养条件:真菌的营养要求不高,实验室培养真菌常用沙保培养基,其成分简单,主要含葡萄糖、蛋白胨和琼脂。大多数致病性真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较慢,常需1~4周,但腐生性真菌在此培养基生长很快,为防止污染,在培养基中需加入放线菌酮抑制污染真菌的生长和氯霉素抑制细菌的生长。培养真菌最适酸碱度为pH4~6,最适温度为22~28℃,但有些深部感染真菌在37℃条件下才生长良好。培养真菌需要较高的湿度和氧气。

(2)菌落形态

①酵母型菌落:为单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形式。

②类酵母型菌落:也是单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形式。

③丝状菌落:为多细胞真菌形成的菌落形式,丝状菌落的形态、结构和颜色可作为鉴别真菌的依据。

2.真菌的繁殖方式

真菌的繁殖能力较强,繁殖方式多样,可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大类型。

(1)无性繁殖:系指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就能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病原性真菌主要以此种方式繁殖。一般有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①由菌丝细胞断裂形成新个体,关节孢子的产生即为此种方式。

②细胞直接分裂产生子细胞,仅少数双相性真菌在宿主体内才以此种方式繁殖。 ③产生芽生孢子,是较常见的真菌繁殖方式,如酵母菌的繁殖。

④产生孢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为丝状菌繁殖的主要方式。

(2)有性繁殖:系指经过两性细胞配合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是普通真菌主要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较无性繁殖复杂,其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即两细胞原生质的结合阶段、两细胞核融合阶段和结合的核发生减数分裂阶段。 3.抵抗力

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但不耐热,菌丝与孢子60℃一小时均可被杀死。对2%石炭酸、10%甲醛、0.1%升汞和2.5%碘酊敏感。真菌对常用抗细菌的抗生素不敏感。灰黄霉素、制霉菌素8、两性霉素B、氟康唑和酮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对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第十八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一、细菌性感染

1.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1)正常菌群:在正常人体皮肤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不同种类、数量的微生物称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数量最多,称正常菌群。

(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①生物拮抗作用:正常菌群与黏膜上皮细胞紧密结合,在细菌定植处形成占位性生物屏障或生物膜,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及定植,从而起到保护宿主的作用。 ②营养作用:肠道正常菌群能合成维生素B和K等,供人体吸收利用,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会出现维生素缺乏,应予补充。 ③免疫作用:正常菌群的免疫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促进宿主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作为广谱抗原,刺激机体的免疫应答;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

④抑癌作用:正常菌群具有抑癌作用,其机制可能为:能产生一些酶类物质作用于致癌物质;降解或抑制亚硝胺的合成;充当免疫原或佐剂,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

⑤抗衰老作用:正常菌群可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的损伤,发挥抗衰老作用。

(3)条件致病菌和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与正常菌群之间以及各种正常菌群之间,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这种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能成为致病菌,这类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产生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几种:

①寄居部位改变:由于正常菌群寄居部位的改变,发生定位转移,也可引起疾病。例如大肠埃希菌进入腹腔可引起腹膜炎,或进入泌尿道引起泌尿道感染。

②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临床应用大量皮质激素和抗肿瘤药物、实行放射治疗或发生某些感染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使正常菌群在寄居部位引起感染灶,进而穿透黏膜屏障进入组织或血液扩散。

③菌群失调: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称为菌群失调,由此产生的病症,称菌群失调症。

2.细菌的致病机制

(1)细菌的毒力物质:构成病原菌毒力的主要因素是侵袭力和毒素。

①侵袭力:是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及扩散、蔓延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主要物质有荚膜、黏附素和侵袭性物质。

②毒素:是细菌在粘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按其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

《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区别要点|内毒素|外毒素。

存在部位|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分,菌体崩解后释出|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 细菌种类|革兰阴性菌| 以革兰阳性菌多见。

化学组成|脂多糖|蛋白质。

稳定性|耐热,160℃,2~4小时被破坏|不稳定,60~80℃以上能迅速破坏。

毒性作用|稍弱,各种细菌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可引起发热、微循环障碍、内毒素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强,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可引起特殊病变。

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素。 (2)细菌侵入的数量:病原微生物引起感染,除毒力外,还必须有足够的数量和适当的侵入部位。有些病原菌毒力极强,极少量的侵入即可引起机体发病,而对大多数病原菌而言,需要一定的数量,才引起感染,侵入宿主的菌量的多少,取决于致病菌毒力强弱和宿主免疫力的高低两方面因素。

(3)病原菌的侵入部位:也与感染发生有密切关系,多数病原菌只有经过特定的门户侵入,并在特定部位定居繁殖,才能造成感染。 3.细菌的感染途径

(I)感染的来源:有外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及医院感染。 (2)感染的途径

《病原菌感染途径》。 途径|方式|疾病举例。

呼吸道感染|气溶胶、飞沫方式吸入|猩红热、白喉、百日咳等。

消化道感染|粪口方式食入、饮入|伤寒、痢疾、食物中毒等。

泌尿生殖道感染|性接触、血液或黏膜损伤|淋病、梅毒等。

创伤性感染|皮肤、黏膜创伤|皮肤化脓感染、破伤风等。

经血液感染|输血、注射、针刺|细菌败血症。

媒介昆虫感染|密切接触、叮咬|鼠疫、斑疹伤寒。

多途径感染|食人、吸入、创伤等|结核病、炭疽等。

4.感染类型

感染的结局依病原菌和宿主双方力量强弱而决定,可产生以下几种感染类型: (1)不感染。 (2)隐性感染。 (3)潜伏感染。

(4)显性感染: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时,或入侵的病原菌毒力较强,数量较多时,则病原微生物可在机体内生长繁殖,产生毒性物质,经过一定时间相互作用,机体组织细胞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显性感染。临床上按病情缓急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①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只有数日至数周。病愈后病原菌多从宿主体内消失。如霍乱弧菌、脑膜炎奈瑟菌的感染。

②慢性感染:发病慢,病程长,常为数月至数年。少数胞内寄生菌通常引起慢性感染。如分枝杆菌、布鲁菌的感染。

按感染发生的部位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①局部感染:局部感染是指病原菌侵入机体后,在一定部位定居下来,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产物,不断侵害机体的感染过程。如化脓性球菌引起的疖、痈等。

②全身感染:机体与病原菌相互作用中,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薄弱,不能将病原菌限于局部,以致病原菌或其毒素向周围扩散,侵入血流,引起全身感染。

(5)带菌状态:在显性感染痊愈或隐性感染后,病原菌在体内继续存在,并不断排出体外,可形成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称带菌者,常成为传染病流行的重要传染源。 二、病毒性感染

1.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体内播散方式

病毒一般通过皮肤、口腔、鼻咽腔及泌尿生殖道侵入机体,在特定条件下,病毒可直接进入血循环如通过输血、注射、器官移植和昆虫叮咬等感染机体。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方式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称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或皮肤等途径进入机体。由于孕妇发生病毒血症,母体内的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子代的方式称垂直传播。

病毒侵入机体后,在体内的播散方式有三类:局部感染、病毒血症、沿神经扩散。 2.病毒感染的类型

(1)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称为亚临床感染或隐性感染。许多病毒性疾病流行时为此型感染,是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来源。

(2)显性感染:病毒显性感染是指病毒进入机体,到达靶细胞后大量增殖,损伤细胞,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按症状出现的早晚和持续时问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①急性感染:临床所见的绝大多数病毒感染,如麻疹、乙型脑炎、流感、脊髓灰质炎、水痘等都为急性感染。机体感染病毒后,潜伏期短,发病急,除致死性疾病外,宿主一般能在症状出现后1~3周内,消除体内的病毒。恢复后机体内不再存在病毒并常获得特异性免疫。急性感染又称为急性消灭型感染。 ②持续性感染:病毒在机体内可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感染者可出现症状或无症状,但体内病毒存在时间长,不但是重要传染源,也可引起慢性进行性疾病。造成持续感染的原因有病毒本身的特定因素,如整合感染倾向、病毒抗原性弱或抗原变异;同时也与机体免疫应答异常有关,如免疫耐受、细胞免疫应答低下、抗体功能异常、干扰素产生水平低下等。持续性感染包括潜伏感染、慢性感染及慢发病毒感染。 3.病毒的致病机制

(1)病毒感染对细胞的致病作用:细胞被病毒感染后,由于病毒和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表现形式多样。除进入非容纳细胞后产生顿挫感染外,还可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①溶细胞型感染: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后短时间大量释放子代病毒,造成细胞破坏而死亡,这种作用称病毒的杀细胞效应,多为急性感染。主要见于无包膜、杀伤性强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等。其主要机制为:a.病毒编码酶类等早期蛋白,经各种途径阻断细胞核酸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b.病毒感染可造成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溶酶体中的酶类可致细胞自溶。C.病毒抗原成分可插入细胞膜,引起抗原改变,造成细胞融合或引起免疫性细胞损伤。d.病毒产生的毒性蛋白对细胞具有毒性作用。e.病毒感染对细胞核、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可造成损伤,常使细胞出现浑浊、肿胀、团缩等改变。

②稳定状态感染:有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过程中以出芽方式释放,不直接引起细胞溶解死亡,其过程缓慢、病变较轻,称为病毒的稳定状态感染,常见于有包膜病毒感染。但这种感染可造成细胞膜成分改变和细胞膜受体的破坏。

③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基因控制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受到病毒感染后,在病毒蛋白诱导下,激发的信号到达细胞核内,启动细胞凋亡基因,导致细胞内出现细胞核浓缩、细胞膜鼓泡、染色体DNA降解并可出现凋亡小体。

④病毒基因组的整合: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的核酸可以结合到宿主染色体DNA中。 ⑤细胞的增生与转化:少数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促进细胞DNA的合成,加速细胞增殖,并使细胞失去接触抑制而大量增生,称为细胞转化。

⑥包涵体的形成:细胞被病毒感染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光镜下可见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因包涵体与病毒的增殖、存在有关,并且具有各自的特征,因此,可作为病毒感染的诊断依据。 (2)病毒感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

①病毒的亲嗜性与组织器官的损伤: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取决于不同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这种亲嗜性也决定了病毒对特定组织器官的亲嗜性,也是形成临床上不同系统疾病的原因。

②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许多病毒可感染人的免疫细胞,从而直接影响免疫功能,诱发或促进某些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 ③免疫病理损伤:a.体液免疫病理作用:许多病毒侵入细胞后可诱发细胞表面出现新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补体作用下引起细胞的损伤。另外,有些病毒感染后,病毒抗原与特异性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激活补体引起Ⅲ型超敏反应,造成肾脏的损伤,出现蛋白尿、血尿症状。b.细胞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造成细胞功能结构发生改变,膜表面新抗原形成均可刺激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而杀伤感染的细胞。

4.病毒与肿瘤

目前已知的DNA肿瘤病毒包括EB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以及乙型肝炎病毒,RNA肿瘤病毒包括丙型肝炎病毒以及人类嗜T细胞白血病病毒。

三、真菌性感染

1.真菌感染来源与感染类型 (1)真菌感染的来源

①内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寄生在宿主体表或体内的正常菌群。

②外源性感染:多为生存于自然界而正常机体内不存在的真菌。 (2)真菌感染类型

①浅部真菌感染:浅部感染真菌引起皮肤、黏膜和皮下组织的感染,一般导致皮肤、毛发和指(趾)甲部位发生疾患,多为慢性感染。 a.感染来源:寄生于患者或病畜表皮角质层、皮毛、甲板等角蛋白组织的一类皮肤癣真菌,主要侵犯皮肤,引起手癣、足癣、股癣、体癣和叠瓦癣等各种癣。 b.感染途径:接触患者患病部位或污染物。 C.感染类型:皮肤癣菌、角层癣菌引起的皮肤浅部感染仅限于表皮、毛发和指(趾)甲;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经外伤伤口侵入皮下,一般只限于局部,但也可缓慢扩散至周围组织。 ②深部真菌感染:荚膜组织胞浆菌等深在性真菌可引起机体深部组织和内脏疾病。深部真菌感染致病性强,引起慢性肉芽肿、溃疡和坏死等,如组织胞浆菌病等。

a.感染来源:多为外源性感染,它们存在于土壤、空气、水、植物、动物皮毛及粪便中。深部真菌感染有较明显的地区性,如组织胞浆菌在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附近的感染率高。

b.感染途径:通过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及伤口侵入机体。

C.感染类型:一般症状不明显,有自愈倾向,但若感染经血液播散可累及各脏器引起全身感染。

③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亦称机会致病性真菌,多数是宿主的正常菌群成员,宿主免疫力降低是其致病的主要条件。

a.感染来源:寄生于机体的正常真菌及存在于自然界的腐生性真菌。

b.感染途径: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肿瘤的放化疗过程或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久病体弱、免疫缺陷等原因导致宿主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自身内源性真菌可造成感染。也可因导管检查造成皮肤及黏膜破损或吸入外部真菌造成感染,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C.感染类型:条件致病真菌感染能引起浅部和深部感染,如白假丝酵母菌可引起皮肤、黏膜感染,也能引起内脏感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严重感染。 2.真菌的致病机制

(1)局部机械刺激和炎症反应。 (2)真菌变态反应性。 (3)真菌毒素

①真菌性中毒:食入真菌污染的粮食、油料和发酵食品所致。中毒症状因损害靶器官不同而表现不同。

②真菌毒素与肿瘤:现已发现有18种真菌与人和动物的肿瘤发生有关,其中毒性最强的黄曲霉素,小剂量即可诱发肝癌。

第十九章微生物感染的病原学检查法

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采集标本时应无菌操作;盛放标本的容器和培养基应预先进行无菌处理。

2.应选择感染部位或病变明显的部位采集标本,避免周围组织、器官或分泌物中的杂菌污染。采集病毒的标本应尽量含有感染的细胞。

3.根据病原体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分布和排除部位选择在最佳时间采集标本。

4.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标本,尽量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而用于病毒分离培养的标本应加入抗生素,以避免在病毒培养过程中的细菌污染。

5.检查病原体的特异性抗体IgG时,应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标本应保存在一20℃。

6.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大多数细菌标本应冷藏送检,但是某些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对低温和干燥极其敏感,应床边接种,并预温相应的培养基。病毒在室温中易于灭活,应立即接种;如需送检,以4℃为宜。 一、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 1.形态学检查

(1)不染色标本检查法

①悬滴法:将标本滴于盖玻片中央,反转后密封于凹玻片上,在光镜下观察标本有无“鱼群”排列、运动活泼的细菌,可对霍乱弧菌进行初步诊断。

②暗视野检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上配置特制的暗视野聚光器,反光镜反射过来的光线不能进入镜筒,只能从暗视野聚光器边缘斜射到菌体上。从而使菌体发光、背景视野变暗,因此在暗视野中可看到发亮的细菌。 (2)染色标本检查法 ①革兰染色:1884年由Gram发明,是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别的最常用染色法,标本经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q3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