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下

更新时间:2023-08-09 17:57: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1. 病原性球菌主要包括哪些?各有哪些致病物质?各致哪些疾病?

革兰氏阳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革兰氏阴性菌:脑膜炎奈瑟球菌、淋病奈瑟球菌

①葡萄球菌

致病物质:血浆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酶(有α β γ δ ε等五种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

溶解毒素(又称表皮剥脱毒素);肠毒素(共8个血清型);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耐热核酸酶。

所致疾病:a化脓性炎症(局部化脓性炎症、内脏器官感染、全身性感染)

b毒素性疾病(食物中毒、假膜性肠炎、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②链球菌

致病物质:溶血素(有溶血素O和溶血素S两种);致热外毒素(曾称为红疹毒素);侵袭

性酶类

所致疾病:A族链球菌所致疾病:a化脓性感染(如淋巴管炎、丹毒、蜂窝织炎等)b上呼

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峡炎和中耳炎等);c猩红热(小儿急性传染病;)d

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急性肾小球肾炎、Ⅱ型变态反

应、Ⅲ型变态反应)

B族链球菌所致疾病: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

甲型链球菌所致疾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③肺炎链球菌

致病物质:荚膜

所致疾病:人类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胸膜炎、脓胸等

④脑膜炎奈瑟球菌

致病物质:菌毛、荚膜和内毒素

所致疾病:流脑

⑤淋病奈瑟球菌

致病物质:淋球菌特异性粘附因子、杀白细胞素、淋球菌脂多糖、IgA1酶

所致疾病:单纯性淋病、有合并症的淋病(男性为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及附睾炎等;

女性合并子宫内膜炎、子宫炎、阴道炎) 播散性淋球菌感染

2. 葡萄球菌、链球菌的生物学特性,链球菌根据溶血情况分几类?

葡萄球菌:①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呈球形或椭圆形,成葡萄串状,不形成荚膜,无

鞭毛,无芽孢.。②培养特性: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

或兼性厌氧,37℃,最适pH7.4,在普通琼脂平板上,菌落成不同的颜色,如金

黄色、白色或柠檬色;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致病性葡萄球菌多产生溶血素,在菌

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耐盐性强。③生化反应:多数葡萄球菌分解葡萄糖、

麦芽糖和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性菌株能分解甘露醇,是鉴别致病性葡萄球菌

的重要指标之一,能产生多种脂类水解酶。④抗原构造:a葡萄球菌A蛋白(SPA)

90%以上能与人及某些哺乳动物IgG分子的Fc段发生非特异性结合,降低了抗体

的调理作用,IgG分子的Fab段仍能同相应的抗原分子特异性结合,是带有SPA

的葡萄球菌互相凝集,称协同凝集试验。b多糖抗原c荚膜抗原⑤分类:根据色

素和生化反应的不同,葡萄球菌可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

萄球菌⑥抵抗力:对热和干燥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的细菌强,80℃,30min才

被杀死。在干燥的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

的耐药株高达90%以上。

链球菌:①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阳性菌,球形或卵圆形,成链状排列,有荚膜,无芽孢和鞭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毛②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在含有血液、血清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37℃,pH7.4—7.6在板上形成圆形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的溶血现象。③分类:根据溶血现象分为 甲型(α)溶血性链球菌,乙型(β)溶血性链球菌,丙型(γ)链球菌,又称不溶血链球菌。④抵抗力:抵抗力不强,60℃,30min即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和磺胺药等都很敏感,且很少有耐药菌株发现,在干燥尘埃中可生存数月,在干燥的脓液中能生存数周。

3.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大肠杆菌:①形态与染色:革兰阴性杆菌,大小为(0.4—0.7)ⅹ(1—3)μm,无芽孢,多

数有鞭毛,有菌毛,通常无荚膜,有些菌株有包膜。②培养与生化反应:在选择

鉴别培养基上形成有色菌落,能分解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蔗糖等多

糖类,产酸产气。③抗原构造与分类:主要有O、H、K三种抗原,0抗原171种,H抗原60余种,K抗原103种,其中K抗原又分为L、A和B三种主要型别,其

中L、B不耐热,A耐热,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为B抗原

伤寒杆菌:

致病物质:侵袭力、内毒素、肠毒素、(Vi抗原、菌毛)

所致疾病:肠热症、食物中毒、败血症、慢性肠炎、带菌现象

痢疾杆菌

致病物质:侵袭力(菌毛、K抗原)、内毒素、肠毒素

所致疾病:急性菌痢(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粘液便),慢性菌痢

4.破伤风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防治原则?

生物学性状:①形态与染色:为革兰阳性细长杆菌,具周鞭毛,芽孢呈球形,大于菌体宽度,

位于菌体顶端形似鼓槌状。②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含葡萄

糖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培养24—48h形成中心紧密、边缘疏松不整齐,似羽毛放

射状菌落。在庖肉培养基中均匀混浊生长,肉渣部分消化成微黑色,生成甲基硫

醇、硫化氢、氨等,有腐性臭味。③抵抗力:芽孢抵抗力强,土壤中可存活几十

年,煮沸60—90min或干热150℃1h或5%石炭酸10—15h才被杀死,对青霉素

敏感。

防治原则:①人工自动免疫:儿童注射白百破三联疫苗(DPT),刺激机体产生破伤风抗毒素,

获牢固免疫力。②人工被动免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可立即获得免疫

力,注射前应做皮肤试验预防血清病的产生。a.紧急预防:早起足量使用

T.A.T1500—3000U皮下或肌肉注射,同时,最好给与类毒素的免疫。b.特异治

疗,早期使用大量抗毒素(先做过敏试验,若过敏则少量多次)。此外,对可疑

伤口须及时进行清创,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或采用高压氧浸透疗法,同时应用抗

生素抑制破伤风杆菌及其他需氧菌生长。

5.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特异性预防,结核菌素实验原理,结果判断及应用,抗结核免疫属性?何谓卡介苗?卡介苗最适合接种对象?

结核杆菌的生物学性状:①形态与染色:细长稍弯杆菌,采用抗酸染色法,即以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与胞壁中分支菌结合成牢固复合物后,能抵抗3%盐酸乙醇脱色染成红色。②培养与生化:专性需氧,生长缓慢,营养要求高,需在含有蛋黄、甘油、马铃薯、无机盐和孔雀绿的培养基中才能生长,4周左右形成直径1mm左右的粗糙、凸起、表面皱折、成淡黄或黄白色菜花状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成膜样生长,不发酵糖类。③抵抗力:耐干燥,粘附在尘埃中传染性可持续8—10d,干痰中可存活6—8个月,对湿热敏感,加热62—63℃经15min死亡,对紫外线敏感。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特异性预防:新生儿可直接接种,接种后2—3个月做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接种成功,用小剂量异烟肼做预防性治疗,对5岁以下儿童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口服异烟肼一年,使潜伏期感染的发病率降低75%,以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为一线药物,主张联合用药、交替用药,如中药的百合固金汤,养阴清肺汤和四君子汤等。

结核菌素实验:①原理:Ⅳ型变态反应的一种皮肤试验。②结果判断:取OT(旧结核菌素)或PPD(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5单位,注射于左前臂掌侧中部中央皮内,经48—72h局部红肿或硬结直径<5mm者为阴性反应;直径>5mm者为阳性反应;5—9mm为一般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儿童>15mm),或不足20mm但有水泡、出血、坏死和淋巴管炎者均为强阳性。③应用:用于卡介苗接种前后检查结核免疫的转变;作为婴幼儿结核病诊断的参考;测定肿瘤患者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结核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抗结核免疫属性:抗结核免疫主要为细胞免疫,属于传染性免疫。

卡介苗:中型的活的无毒或弱毒的结核杆菌,用于预防结核病的。

卡介苗最适接种对象:新生儿可直接接种,1岁以上须先做结核菌素试验

6.真菌的概念及主要生物学特性

概念:真菌是一大类群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细胞核。 生物学特性:真菌由菌丝和孢子两大部分组成,是鉴定真菌的重要依据。

7.浅部感染真菌包括哪三个菌属?深部感染真菌有哪些种类?

浅部感染:表皮藓菌属,小孢子菌属,毛藓菌属

深部感染:新生隐球菌,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

8.病毒的概念、基本特性,解释干扰素、干扰现象 、包涵体

病毒是非细胞型微生物。

主要特征:a.个体极小,能通过除菌滤器,绝大多数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b.构造简单,不具有细胞结构,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c.严格的寄生性,必须在感染的活细胞内进行增殖;d.繁殖方式:以复制方式增殖

干扰素:细胞受病毒感染或某些其他物质作用,使干扰素基因活化,编码产生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称干扰素。

干扰现象:干扰素作用于细胞诱生出一组抗病毒蛋白(AVP),它能抑制病毒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细胞本身具有抗病毒蛋白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干扰素作用细胞膜上的干扰素受体时,编码抗病毒蛋白的基因活化,继而合成抗病毒蛋白,使细胞处于抗病毒状态。

包涵体: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内可出现一定形态学特征的,经染色后光学显微镜可见的斑块,称为病毒包涵体。

8.流感病毒表面抗原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

病毒表面抗原变异幅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流感流行的规模。若变异幅度小,属于量变,称为抗原漂移,产生病毒的新株,可引起中小型流行。如果抗原变异幅度大,属于质变,称为抗原性转变,形成新的亚型,此时若人群普遍缺乏对它的免疫力,往往引起较大的流行,甚至世界性流行。

9.骨髓灰质炎、麻疹的特异性预防?

骨髓灰质炎:a计划免疫:口服骨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服用对象主要为2个月至7岁小儿。免疫力一般维持3年左右,需再加强免疫。

b被动免疫:在流行期,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注射丙种球蛋白作紧急被动免疫,可阻止发病或减轻症状。

麻疹:隔离患者,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对象为6个月以上易感儿童。初次免疫成功者即可获得至少15年的免疫力。对易感者,尤其体弱易感者,在密切接触麻疹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复习资料

患者后5天内采取肌注丙种球蛋白,可阻止发病或减轻发病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0.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应用,检测结果及临床应用?

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

HBcAb

HBsAg HBeAg HBsAb IgM IgC HBeAb 临床意义

+ + - + - - 急性乙型肝炎(有传染性) + + - - + - 慢性乙型肝炎(有传染性) - - + - + + 乙型肝炎恢复期(传染性低) + - - - - - HbsAg携带者

- - + - - - 感染过或接种过疫苗

(无传染性,有免疫力)

- - - - - - 未感染过,无免疫力

应用:抗原抗体系统的检测,用于测定是否患有乙型肝炎,还应用于献血员的筛选,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选择HBV疫苗的接种对象,判定疫苗接种效果和评价治疗乙型肝炎药物的疗效

11.HBV的传播方式与途径?特意预防有哪些抗原抗体?HBsAg检出代表什么?

传播途径:HBV传染性很强,微小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接触了极微量含病毒的血液即可引起感染,传染方式多样。主要是血源性传播,如通过输血和注射等;其次是性接触传播;通过污染食物经消化道传染也不能排除;孕妇感染可垂直传染给子代;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也有可能。

抗原:外衣壳抗原(包括HBsAg、 前S1抗原、前S2抗原),内衣壳抗原

抗体:HBsAb, HBcAb, HBeAb,S2Ab

HBsAg检出代表感染HBV(乙性肝炎病毒)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vn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