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更新时间:2024-04-24 05: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幼儿园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素养和能力,能胜任幼儿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劳动者和中初级实用型人才。

职业岗位:幼儿园教师、早教培训机构教师、社区幼教机构工作人员、儿童社会工作者等。 (一)思想品德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求实创新精神。 (二)知识能力方面

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要的中等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具备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了解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掌握开展幼儿保育和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观察了解幼儿、制定保育和教育目标、指导幼儿游戏和各种教育活动的一般知识和方法;能创制简易的玩教具,能正确使用常见的电教设备,能利用电脑制作课件。

具有一定的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能调动家庭和社会积极因素教育幼儿;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健康的审美意识。 (三)身心素质方面

懂得基本的保健知识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卫生

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 二.课程设置原则 1.时代性与前瞻性

课程设置要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既要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趋势,贴近幼教就业市场需要,又要着眼于未来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基本构建起适应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和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基础性与专业性

课程设置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学生特点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体现中等教育的基础性,同时又体现学前教育的专业特征,力求构建科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职业水平。 3.综合性与侧重性

根据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需要,全方位推进文化课程、艺体课程和专业课程,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基本素养的培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沟通和整合。同时,实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与学科方向侧重性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学有所长、一专多能。 4.理论性和实践性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幼儿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专业理论课,又要加强实践环节,注重教育实践和学科技能训练,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培养实用性幼教人才。 三.课程结构

本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四部分组成,即“四

大块”课程结构,建立以必修课为主渠道,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 (一) 必修课

必修课是课程的主体,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对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主要内容。必修课包括三大类,文化基础类: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文科(包括政、史、地等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综合理科(包括理、化、生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等;专业理论类:包括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文学、幼儿教师口语、幼儿园应用文写作等;艺术体育类: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手工、体育、体操等。

各类课程都要结合专业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渗透德育、陶冶情操、训练技能、培养能力;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 选修课

选修课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修课的补充和延伸,是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和学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它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可以拓宽和加深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特长,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专业素养等。选修课主要有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游戏创编、现代女性与家政、书法、艺术欣赏、礼仪、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选修课从一年级下学期起开设,每学期两门中选一门,内容要力求体现实用性、综合性、时代性和校本特色。对于不需要整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可采用微型课或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三) 教育实践

实践教学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劳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熟悉就业环境、了解学前教育特点、掌握保教操作程序、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具有特殊作用。

教育实践的安排要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保教见习: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各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日常保、教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巩固专业思想,促进专业学习。

2.课程实习:是指在课程教学中与其配套的技能训练。学科教师可根据本学科实际,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适当时间进行实践训练,如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学组织能力的训练,保教工作能力的训练等。 3.综合实习:组织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进行的综合性教育及保育实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课程内容,锻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保育、教育和幼儿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质,为就业创造条件。

4.顶岗实习。 (四)活动课

活动课是幼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拓宽知识、培养技能、发展个性、形成专长、提高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活动课要安排在每周的教学活动总量之内,学校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教师辅导,提供必要的场地、设备等,使活动课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活动课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可通过举办讲座、兴趣小组、学

科竞赛、社区活动、大型文体表演等形式进行。 四、课程及学时安排

全学程共150周,其中教学活动92周,教育实践8周,寒暑假30周,顶岗实习18周,机动2周。全学程具体安排见附表。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表

学 年 课 程 类 别 上 哲学与人生 德 经济与社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 一 下 2 4 2 2 2 3 2 2 2 2 1 1 4 2 2 2(2选1) 2 1周 二 上 2 4 2 2 2 2 2 2 2 1 1 4 2 1 1 1 2(2选1) 2 随机 三 下 2 4 2 2 2 2 2 2 2 2 1 1 4 2 1 1 1 2(2总课 下 时数 36 36 36 36 36 288 144 180 72 108 108 144 72 占总小计 教学量% 上 2 2 2 2 4 2 2 2 3 2 2 2 2 1 1 4 2 2 2 军训1周 基育 幼师生心理健康 础文化 课程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语 文 数 学 英 语 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幼儿园课件制作 1224 29% 普通话与教师口语 幼儿卫生与保健 幼儿心理学 2 2 2 4 2 2 1 4 2 1 1 1 2(2选1) 2 4周 18周 必修课程70% 幼儿教育学 专业理论课程 幼儿园健康教育 幼儿园语言教育 幼儿园社会教育 幼儿园科学教育 幼儿园艺术教育 幼儿游戏 幼儿文学 幼儿园应用文写作 钢 琴 音乐 专业技能课程 乐理与视唱练耳 唱 歌 舞 蹈 技能毕业考核、综合实习、供需见面会、顶岗实习 72 72 36 36 36 36 36 36 72 36 180 72 90 360 180 54 126 54 36 36 144 36 36 180 960 960 4164 4% 23% 540 13% 美术(绘画、图案) 手工 体 育 体 操 书 法 艺术作品欣赏 1116 28% 选修课程3% 幼儿园环境创设 儿歌即兴伴奏 家庭教育 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班级管理 3% 选1) 2 2周 活动课程4% 教育实践23% 教学活动总量 33 35 33 35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5r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