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3-26 11: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三组教材分析(李岩霞)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包括识字三、4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三。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相信孩子们通过本组的学习,一定会对我们的祖国,对我国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高度的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二、学情分析 虽说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写字的能力,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识字、写字仍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会认55个生字,会写4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感受祖国的伟大。 3、认识祖国的悠久历史、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部分。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感悟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 五、教法与学法 1 采取自主识字、写字的方法,提高识字能力。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书方法,在读的 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学到知识并受到教育。

六、教学环节设计

识字三

语言形式充满浓厚的兴趣。 教后记:(宋体,五号,重点: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光,感受《三字经教学目标: 重点部分可加粗)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祖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光,感受《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 涵。 3.激发热爱祖国的的感情,对《三字经》这种传统的》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难点:感受《三字经》的语言形式,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 一、音乐渲染,激情入文

(音乐《大中国》,课件出示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地图。 1.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鸡,就是我们祖国的地图。请你告诉全世界,我们 的祖国叫——

2.祖国妈妈还有许多响亮的名字,(出示“神州、华夏”)让我们一起告诉大家。(开火车读准字音)

3.我们都是生长在(神州)大地上的(华夏)儿女,我们都热爱自已的祖国。祖国在歌声中,在这段《三字经》中。(出示课文) 二、寓识于读,字字入目。 你想了解祖国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1.自由读:边读边感受每个小分句都有什么特点? 2.展示读

3.指导评(重点:州、争、耸、族;难点:多音字“朝、兴”) 4.读词卡(同桌互读、全班读小组读)。

多媒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带拼音):神州、山川、长江涌、珠峰耸、台湾岛、

2

隔海峡、与大陆、民族

这些生字放在词语中你能把音读准吗? 5.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已经会认的字?还没学呢,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介绍课外识字方法、途径。) 6.词卡去拼音检查。

相机纠:州---川 鸟---岛 与---写 族---旅 7.多媒体,读去拼音的词。

8.读通课文。生先自由练读,在四人合作读并正音。 9.质疑:课文我们读通了,你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吗? 三、朗读感悟。

1.师说:我们中国在古代又称神州、华夏,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如画。想去看看吗?(多媒体)

2.你看到了什么?你到过哪里?

3.边看多媒体边介绍有关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知识。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看多媒体介绍台湾。

在我国东南部有一座宝岛—台湾岛。它虽然远离大陆,但与我们大陆却是一家的。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至今还没回到祖国的怀抱。 指导朗读第三句。

5.多媒体展示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指导朗读第四句。 6.师生交叉朗读全文。 四、读韵语,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 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五、指导书写。

3

1.多媒体出示:夕、与。(点名读)

2.观察:这两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熟字的一部分,是哪两个? 学生讨论说出“夕、与”的重点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去拼音个别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齐读)

师说: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那么,你们和生字都交上朋友了吗? 2.认读词语

师说:同学们可真棒!下面我们来做个“读词语登山峰”的游戏。(出示多媒体) 只有又对又快的把这些词语全部读对,才能胜利的登上珠穆朗玛峰。 学生自由练读、开火车读词 3.有感情齐读课文

师说:是啊,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不仅有珠峰,还有黄山、黄河、长江 等许多秀丽的景色,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吧!同学们要边看边想课文。(放多媒体) 我们的祖国美吗?(美)那我们一起美美的把课文读一读吧! 二、课外拓展,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1.小组内展示各自收集的祖国山川名胜图片、资料,并当小老师带读自己做的词 语卡。 2.评选出“祖国山河锦绣图” 投影展示图片及词语,并作介绍。 3.多媒体出示香港、澳门、台湾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渗透课外识字。

4.师说:我们的祖国山河锦绣,文化悠久,是谁将我们的祖国变得这样繁荣昌盛? (56个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 5.问:你了解那个民族?说说看

6.多媒体出示有代表性的民族服饰及相关词语。看看图,认认字,读读词。 三、指导书写

1.多媒体出示:川、州、台、争、民、族

生观察分析,同位间互相读读、记记生字,说说怎样把字写好。 2.指名说,相机组词。

3.师重点指导“民、族” ,.学生练习书写。

4

四、结束全文

1.问:同学们都是祖国的孩子,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 2.全班有感情朗诵全文。 板书

识字3

山川美 可入画 隔海峡 是一家 齐奋发 兴中华

9 欢庆

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理解“国庆”的重大意义。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欢庆”(直接书写课题)学习“庆”的写法。 你见过欢庆的画面吗?(指名说)

我这里也有欢庆的场景(教师出示课件)申奥成功、过年、欢度六一的画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这篇文章是欢庆什么呢?(国庆) 2.请自已去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3.刚才小朋友速度可真快,现在老师就把要认识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谁来给大家(指名领读)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教师正音 4.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课件)

看,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还认识他们吗?生:(自由读生字) 都读好了吗?让小火车开起来吧!(生小组开火车读生字,读对了全班跟读,错了就指出错误)出示多音字:乐学生认读,教师提示:

5

注意“乐”是多音字,来读读这两个词:欢乐 乐曲

5.生字朋友要和大家做个游戏,他还带上他们的朋友呢!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谁来猜?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一下就认识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下面就请大家把它们带进课文,读一读课文,想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句话?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

(共有2句话,写了国庆节全国都庆祝这美好的日子)

过渡:是呀!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幸福时刻吧!(多媒体展示:仪仗队、礼花、老百姓载歌的欢庆场面)

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激动的场面,你们心情怎样呢?(高兴、激动、兴奋??)好,那么大家满怀激情的再一次把这首小诗读通、读顺、初步读出自己的感受。(生齐读)

2.教师范读(配乐)

看小朋友们都读的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了,你们可以让老师也来表现一下吗?小朋友们不妨闭上眼睛来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着那些画面,来细细的品味一下这首小诗? 3.师读完后问:

(1)这首诗歌写了哪些景物呢?划出有关的词语。(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田野、枫林、蓝天、大海)

(2)在刚才闭着眼睛听的时候,你们的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生说到哪句就把课件打出来)

4.同学们都爱祖国,看谁能和老师一样,把自己对祖国的爱通过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根据学生所述内容随机出示相关句子,指导朗读感悟)

引语:听了他的朗读,我仿佛看见了田野里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还看见了什么? (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丰收的果实,看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河。谁再来读。你还看见了什么?生:大谷小麦??)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许多有关秋天的好句子,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梨树挂起——(生齐:金黄的灯笼)苹果——(生齐: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

6

(生齐: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齐:举起燃烧的火把)是呀!秋天来了,景色多美呀!他们仿佛都在用自已的果实在欢庆这节日的到来。 课件大海。问:你听见了什么?

你听见大海会对我们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课件枫林)你还看见了什么?

老师:前天我们刚学了一首也描写到枫林的古诗,你们还记得是那一句吗?今天读了《欢庆》这一行,让我们仿佛又看到了,枫林的另一种景象就是像红火的旗帜。 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旗帜是什么?在这里指的是什么? (天枫叶红了,就是旗帜。)

(旗帜就是五彩缤纷的旗子。这里的旗帜就是枫林,秋天枫叶红了,就是旗帜。) 出示蓝天(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呢?

(它在说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祖国妈妈祝你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师指导:对妈妈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生读。 同学们,课文第一句描写了蓝天、田野、枫林、大海、白鸽,你们能不能把他们连起来读一读好吗?

指导朗读:读时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 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万丈高楼平地起,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申奥成功,大快人心!城亮起五彩的夜灯 过渡: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五十五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生读。读最后一句话

指导朗读: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8.愿意读的小朋友跟着我一起把整首小诗读一读,感受一下喜悦的气氛。(师生齐读)

四、指导背诵课文

师:是啊,在国庆节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无论田野枫林还是蓝天大海,都异常的美丽、全国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欢乐和喜悦当中。这么美的诗句,如果能把它积累下来就更好了!用你喜欢的方式快速的背一背,看看谁背得最有感情。(生自由背诵) 五、写字练习

7

六、拓展训练

现在,请小朋友们静静看,用心的听。这一幕幕载歌载舞的欢庆场面,这一阵阵悠扬动听歌声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处处都是欢乐的海洋。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呀。(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师:祖国妈妈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来为她祝寿,看看我们周围的小朋友又是怎样为祖国妈妈过的生日呢?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板书 设计

欢庆

——祖国妈妈的生日 田野 (图) 献上 果实 枫林 (图) 举起 旗帜 蓝天 (图) 飞着 鸽子 大海 (图) 奏起 乐曲

10北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两段。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对首都的热爱。

难点: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8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课题你想不想知道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 北京,去了解一下这个美丽的城市。

2.出示投影:(天安门)图上是北京的什么地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文是怎样描写图上的景物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 要求初步读通课文。

2.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请大家注意字的读音。 3.学生再读课文,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4.学生汇报。教师出示下面的词语,请大家读一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教师从旁纠正字的读音,注意“矗、似、厦”是翘舌音。 5.记准字形: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出示下面的生字: 央瓦阔雄油阴交川迹优

(1)学生自由识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

(3)对大家认为比较难的字或教师认为易错的字进行重点指导。 央:最后一笔是“捺”。 瓦:笔顺是,一共四笔。

碑:右边的笔顺是“撇、竖、横折、横、撇、横、竖” 6.指导书写:

阔:“门”要写得宽大一点。

雄:左右一样宽,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碑:左窄右宽。 三、课堂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完成课后2题。

9

2.作业展示。 3.师生评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中央 黄瓦 宽阔 雄伟 纪念碑 柏油 绿树成阴 立交桥 川流不息 古迹 优美 矗立 建设 似的 拼图 图案 大厦

1.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

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4.指导: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教学第二自然段:

(1)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2)说说你看了什么? (3)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4)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5)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2)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4)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

10

(5)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1)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2)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板书 设计

北京 天安门 美 柏油马路

立交桥

名胜古迹 高楼大厦

11我们成功了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2.会写10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重点:.认识14个字,重点教学“传、泽、呼、挥、泪”等生字。会写“拥、抱、扬”三个字。

难点:学生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人们在申奥成功时激动、欢乐的、自豪的心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 忆谈体验,感受画面

1.师:孩子们,从小到大,你肯定有过许多成功的体验。能和大家分享一下最让你难忘的一次成功的喜悦吗?

引导孩子回忆自已的成功经历,重温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2.个人的成功滋味是那么美好,但国家的成功、民族的成功更让人热血沸腾! (播放录像成功的片段)师激情讲述: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亿万双眼睛在电视机前焦急地等待着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奇最后的宣布。当他宣告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的掌声。所有的中国人都跳着、拥抱着,激动

11

地欢呼着,喜讯像闪电一样传遍了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首都北京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 二、通读课文,梳理情感

1.小朋友们现在就让我们走入课文去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画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老师有要求:

(1)听师范读。仔细感觉一下:你心里翻腾着些什么滋味?指名交流。 (2)布置自学。生字可以借助树叶里的拼音来认读,难读的字或词语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3)标出自然段段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聚焦首段。

1.出示首段: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成为欢乐的海洋。

2.你能简单地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吗?引导归纳。 第一句,北京申奥成功了。

第二句:人们都来到街上庆祝申奥成功。

3.引导质疑:再读读这两句,你读懂了什么?又读出了什么问题? (1)\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没有事先约定却做了同一件事) 训练:教师说上半句,学生接说下半句。(指师生合作造句子) 用上“不约而同”自已造句子。

(2)感悟“涌”。将“涌”换成“走”行吗?

(3)北京是城市,可作者为什么说它是欢乐的海洋呢?你见过大海吗?它是什么样子的? (4)比较

北京变成欢乐的海洋。 北京立刻变成欢乐的海洋。

师:让我们融进这欢乐的海注洋,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吧!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2

第二课时 一、 激发情趣,深入情理。

小朋友,2001年7月13日的北京是一个欢乐无比的北京,一个充满了成功的喜悦的北京!来,带上我们明亮的眼睛加入这个队伍吧! 二、动员“全身感官”,追寻“难忘画面”

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全文,你跟随着人群来到了哪些地方?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哪些场面最让你难忘?画一画,读一读。 2.自主探究。

交流:(出现顺序,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调整) 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祖国万岁! (1) 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 朗读指导

中华世纪坛:中华世纪坛??推向高潮。 (1) 交流看到的及听到的。

(2) 师:小朋友们,哪些词写出了人们万分激动喜悦的心情,请你找一找。 (3) 指导朗读。

4.放尽想象,引导说话:除了天安门广场与中华世纪坛,整个北京,整个中国到处能看到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庆祝申奥的成功。睁大眼睛你好像还看到了哪些欢乐的画面? 5.朗读全文

三、作业: 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情况。 板书设计:

我们成功了

2008 北京 欢乐的海洋

欢庆的锣鼓声 激动的泪水 欢乐的人群

12看雪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 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商堆仗;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人民还很难和祖国大陆的亲人团聚。今天,我们学了《看雪》这篇课文,就会更真切地体会到台湾人民远离祖国妈妈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小组内自查: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3.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学生自由读、齐读、指名读。 4.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自编短文巩固识字。

在省城长途汽车站的对面,有一家新开张的金店。金店的橱窗里摆放着一件件

14

闪闪发光的金银首饰样品。金店地面上铺着红色的地毯。妈妈看到玻璃柜里的一条银色的项链,便指着这条项链,问营业员多少钱。营业员拿出这条项链说:“8000元,不讲价。”妈妈接过项链,觉得挺不错,就买下了。 三、看雪景,读课文

1.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北京和台湾的位置。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

2.欣赏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

3.自由畅谈:欣赏了北国冬日雪景,你想说些什么?

4.假设你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一定向往北京的雪景,那么带着对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奇”。请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写时应注意什么。这时教师再边写边提示笔顺。学生在书上描一遍,临一遍,在本子上写两个字。 2.范写“指”字,学生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了解字形特点,再描红、临写。 3.其余生字请学生自己观察、书写。 五、拓展活动

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台湾知识交流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课件出示“我会读”中的生字,进一步巩固。 二、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或最有价值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解决,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2.选择同学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导大家读书、思考、讨论。教师也可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课文最后一句话,老师为什么要“深情”地说?老师心里在想什么?

3.教师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中表达的感情。 4.自由读: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的伙伴听。

15

5.展示读: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

6.分小组读,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意思。教师在各小组巡视,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7.分角色朗读第3—11自然段,着重指导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体会出“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情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8.配乐朗读。

三、完成课后“我会连”的练习 四、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台湾的资料,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教室中自由阅读,进一步加深对台湾的了解。

2.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简短的邀请信,邀请他们到我们的学校来做客。 板书设计:

看雪 台湾 北京

盼着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感知近反义词,能给一些词语找出近反义词朋友。 2.复习巩固本单元部分生字词。

3.有感情地诵读儿歌《我爱祖国》,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4.学习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情感。 5.逐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重点:学习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情感。逐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难点:学习句子“_____真______,我_____________。”学习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习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心情,抒发情感.

16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游戏导入 师生对对碰

长对短,上对下,对对_____,高对_____,胖对_____,前对_____,大对____二、学习“我的发现”

你们很聪明,眼睛很亮,也爱动脑筋。今天,老师还要考考同学们,看看你们能够发现什么。

1.出示生字卡片组,生读一读。师注意较正学生的发音。 进—退 买—卖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意思相反的词。

买和卖长得很相似。有东西(十字头)时才能卖,没东西(十字头)时就要买。 3.生书空“买”“卖”二字。

4.认读生字卡片 (退 危 险 买 卖 反 杂 简 单 ) 三、学习“日积月累”

1.这组词语又有什么规律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中心——中央

2.哦,它们的意思非常相近,它们是好朋友。那么,我们也来给这些词语找找它们的朋友吧!

打开课本55页,看谁先找到三个词语的朋友,并且把它们请到朋友的身边。时间是三分钟。

3.读一读,记一记。 四、学习“我会读”

1.大家都累了吧?来,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儿歌。 我爱祖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小河; 我爱五星红旗,

17

我爱白鸽; 我爱红领巾, 我爱花朵; 我爱爸爸妈妈, 我爱老师同学。 你要问我最爱什么, 我最爱我的祖国!

2.有感情地朗读。你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加入自己的动作读。 五、学习“读读说说”

1.这么长一首诗歌都能读得那么好,真了不起!这个句子你肯定也能读好! 出示句子: 花坛真漂亮啊!

2.读了这个句子,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吗?

3.师选择学生说的一个句子加入。出示句子,生齐读。 花坛真漂亮啊!我要??。 4.补充句子:

北京真_________啊!我多么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多么__________啊!我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真___________啊!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想把这些句子记在《采蜜本》上: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展示资料,选择伙伴

展示地点可设在教室,也可设在宽阔的操场,甚至野外。让学生在展示出的资料中了解自己关心的风景名胜,并在此过程中选择好自己的交流对象,完成分组。注意在选择交流对象过程中的交往方法和注意事项。 2、分组交流

这是这次口语交际活动的重点。可以让学生通过商量,选择下面的交流方式。 1)、“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的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导游”再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18

3、全班交流

各组推选最好的“导游”,在全班介绍风景名胜,并进行交流。如时间不允许,可先让各组代表简单说说自己准备介绍的内容,让大家选出两三个代表在全班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像小组交流一样,也可以变换方式,注意体现师生和生生的互动。 4、总结

简单总结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可一起分享搜集资料的经验,交际的经验,也可评“最受欢迎的‘导游’”,“最受欢迎的‘游客’”等。 二、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提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展示课外识字成果,展示自己搜集的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明信片,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识字的途径,可以把展示活动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

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9c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