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的国旗下讲话稿

更新时间:2024-03-17 05: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国学的国旗下讲话稿

“诵国学经典,做明礼少年”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在演讲前老师教大家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们双手握拳,放于胸前,接着把腰慢慢弯下去,直到九十度为止。好,谢谢大家的配合。这就是古代人的行礼姿势。在古代这样毕恭毕敬的行礼,表明了行礼之人的真诚与虔诚。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三岁稚童,见面时均以这样的姿势行礼,所以今天我要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就是“诵国学经典,做明礼少年”。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文明的风尚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一直走在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国学作为传统学术文化的代表,它所倡导的以礼待人,以仁待人的文明理念更是横贯历史长河,成为中国人道德行为的标准。那么我们小学生要如何才能做到讲文明懂礼仪呢? 一、热爱国学,亲近经典。在青少年这一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接触影响中国文化最为深远的经典著作,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熏陶、诵读、理解,当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文化的巅峰之上,方可领略“一览众山小”的精神境界。 二、储蓄经典国学,培养文明行为。从自己开始讲文明话,做文明事,让经典的忠、廉、孝、爱、义、恭、礼、智、信、让等理念在校园、家庭以及社会的每个角落扎根、生长、开花、结果。 为了在广大师生中弘扬民族传统,传承国学

经典文化,从本月我们学校将开展“诵读经典,传承文明”的国学诵读比赛。从此,我们将与经典为伴,与圣人同行,在国学精神的引领下,我们的生活又将翻开新的篇章。 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来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明,做文明的小学生,养成文雅、知礼、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管住自己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文明美好的东山小学!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诵读经典诗文 传承中华文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诗的国度。从牙牙学语时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诵唐诗宋词。到了小学我们学的古诗就更多了。春来了,我们“忙趁东风放纸鸢”。夏夜里,我们“听取蛙声一片”。中秋节,我们说“明月几时有”。过年时,我们吟“爆竹声中一岁除”。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们懂得了珍惜;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知道了努力;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悟出了哲理;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学会了做人。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诵读经典诗文能够使我们感受到

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对于本民族文化的珍视是一个国家屹立千年的基石。”他还说,一个小孩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儿童时代是一个人记忆力开发的最佳时段,如果训练及时和得法,就可以5倍到10倍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儿童的吸收能力是一生中最好的时期,犹如海绵一样,甚至可以全盘吸收,全部堆存在生命的深处,将来慢慢地发酵,就好像种子种下去一样,将来一定会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诵读经典的目的在于启迪同学们心智,培养大家良好的思想品质,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懂得爱国、爱家、爱父母的人生道理。因此,我们还要学以致用,用经典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从 “幼不学,老何为”的教诲中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勤学需趁早;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呐喊中明白生命的价值??我们要能在经典诵读中真正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升华自己的思想。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同学们,让我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用最高亢的声音诵读经典,一所书声琅琅的学校,必定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个书香充盈的家庭,必定是一个和谐的家庭;一个喜爱读书的孩子,必

定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诵读经典,使得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

我的国旗下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我们为什么要学国学?

国学,关系到一国兴衰之学问,它能不重要吗? 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犹太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自有诺贝尔奖以来,在各个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占全世界总获奖人数的39%,为什么?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经典”,《圣经》就是犹太民族的国学,犹太民族的经典。几十年来我们不学国学,不读经典,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也没有。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再没有出现过一个大家人物。

各位应该都知道有一个“钱学森之问”,钱学森问我们的总理,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家人物。为什么?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国学,不再读经典了,我们背离了我们文化的根,所以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为什么说我们已经不是中国人呢?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我们就不能自称为中国人。不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不子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就不能自称为中国人。

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亲近汉字,热爱

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教育的功能,来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国学教育是培养一个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痛批教育功利化时说过一段话:“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为什么这样说呢?下面我可以引用一些例子来佐证杨校长的这段话。

一个学校的网站上对该校的一个学生的报道:“×××XX年10月托福考试663分(满分677分);XX年6月GRE考试,数学部分满分800分,作文仅扣1分,总成绩为1370+5;XX年6月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而且该生获得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出国读博士了。” 如果仅看上面的这个介绍,按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成才观来看,这位同学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可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典范,制造出了一个惊天大案,他在美国留学期间,用刀砍下了一个中国女同学的头,同时毁灭了两个家庭的希望。 这个人叫朱海洋,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原上海水产大学),是该校XX级国贸专业学生。还有一个海洋,刘海洋,北京清华大学的高材生,用硫酸泼洒动物园里的狗熊,使五只狗熊受到严重的伤害。这就是杨校长所说的学校教育

只重视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的实证。 这些仅仅是个案吗?不,这样的事情太多了。XX年,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举行了一个中美高中学生的理想和追求的比较。提出了五个“人生理想”让学生们选择,分别是:真理,智慧,美丽,财富,权力。结果是中国学生除一个人选择了“美丽”外,其他人无一例外选择了“财富”和“权力”。而美国学生没有一个人选择这些中国学生迷恋的东西,他们全部选择了“真理”和“智慧”!这就是中国现在的教育决定了这个结果!选择“财富、权力”的中国人,他们在食品中加三聚氰胺,苏丹红、洗衣粉时不会有丝毫愧疚,只要能赚钱就行。选择“财富、权力”的朱海洋们,当然会毫不犹豫地将刀砍向自己的同胞。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几代中国人已经不学国学了。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

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尽人之性,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

性有仁爱之心的人。

孔子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要达到上述的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国学教育才能做得到。我们能说国学不重要吗?甚至我们可以说一句偏激的话,我们的学生可以不学数学,不学物理、不学化学、不学英语,但是我们不能不学国学,因为国学是教人做人的学问。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习中国的传统法文化、学习国学,让我们的孩子先树德,在学知识,正如《弟子规》上所说:“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ih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