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18 03:3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教育家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

一、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答:1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

2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 3他主张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要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 4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一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二、康有为的儿童教育思想有哪些?

答:《大同书》,儿童接受社会的公教,母亲入人本院接受胎教,出生后进入育婴远、小学院、中学院接受系统的教育。环境良好,设置符合年龄的教育设施,严格挑选教师,精心安排课程内容。

三、梁启超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重视儿童教育,主张国家实施强制的义务教育。 1、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端

(1)教师不懂教育规律,教学内容狭窄 (2)体罚盛行(3)不懂张弛有度

2、主张:(1)教师要引导儿童善悟而非强记 (2)教学要循序渐进。(3)论述7种教材:识字、文法、歌诀、问答、说部、门径、名物(字典)(4)规定8-12岁课程表,中西兼学 (5)德体智相结合 (6)反对男女早婚 (7)兴妇学 四、陶行知的幼稚教育思想

答:(一)地位和作用:重要,6岁前人格陶冶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 (二)论创办工厂和幼稚园:

1、如何创办乡村幼稚园:一方面确立创办的目标和方法,另一方面建议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去推广乡村幼稚园。 2、现有弊端: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转变为“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总目标

3、论创造的儿童教育: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和发挥创造力,使儿童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

功能:(1)解放创造力,六大解放:解放头脑、眼睛、双手、嘴、空间、时间。 (2)培养创造力:需要充分营养,建立良好的习惯,因材施教,民主。 (三)儿童科学教育思想:

1、科学教育重点在儿童:从儿童时代入手,以爬树为喻,采用新方法和教材,采用福和蒙的玩具 2、玩科学把戏 父母保护、指导鼓励兴趣和好奇心

3、科学教育责任在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 教师先掌握然后和孩子一起玩 五、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一)儿童观念变革:反对封建错误儿童观,力主儿童教育民主化和科学化,儿童非小大人,有情感、意志、独立人格的生命存在

(二)幼儿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儿童是希望,是基础,关系祖国命运,是体智发展重要时期。

(三)儿童心理实验研究:1、最早运用观察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地研究中国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鸣 808天观察和摄影 系统观察实验第一人

2、提出儿童期问题,从理论上阐明了教育在儿童期的重大意义:儿童期是发展能力时期,具有可发展性质。 3、初步揭示了中国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并把它作为教育实施的理论依据。

儿童天性:好动——给机会和适当刺激、爱模仿——以身作则、好奇心强——利用好、爱游戏——根据游戏本能,发展儿童个性,养成公民品质。 六、柏拉图的幼儿教育思想

1

答: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幼儿教育、儿童早期教育的相关问题。

1、强调优生优育 男女不应有固定婚姻,婚配权属于统治者,严格规定婚配年龄,抛弃不健康婴儿,国家承担幼儿教育职责,设立育儿院,实行儿童公养公育制度。

2、幼教任务:道德熏陶,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讲故事和做游戏“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游戏必须符合法律精神

七、福禄倍尔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19世纪上班叶德国人,近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创始人,幼儿教育之父

(一)论家庭教育:1、地位:重要,儿童模仿,依赖父母及成员,奠定发展基础

2、任务:儿童身体和精神发展:父母要注意:饮食适度、简单;衣着宽松完整;学会观察和思考,对孩子开展语数绘画教学。学校与家庭保持一致

(二)幼儿教育的作用与任务:儿童的生活应该是儿童的世界。教育的意义来自于教育过程,教育是永无止境的。

主张成立幼儿园,幼儿与学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不同,幼儿园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儿童的身心发展,传授知识只是手段。教学活动应该遵循儿童的天赋兴趣和性情。

幼儿园的任务: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师资培训机构、宣传机构、教育研究机构 (三)恩物:为儿童精心设计的游戏材料和教学用品,也即玩具。

六种:1、红绿蓝黄紫橙的羊毛结扎的小球 直径4cm,球上有线连接,50种玩法,作用:认识统一、无限,认识一些抽象概念

2、木制球体、正方体、圆柱体,有穿孔,木棒和细绳。认识事物形式、性质和关系,发展创造力和想象力。 3-4、8个小立方体和长方体组成的木制立方体。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 5、27个等值小立方体和长方体(6)组成的木制立方体

(四)作业:游戏活动,具有道德、精神和宗教等价值。积极的手工劳动有助于训练感觉、发展技能等,深层意义即展现人的内心思想,发展儿童智力,帮助表达内心世界。

恩物与作业比较:相互连接,认识的必要手段。区别:次序看,恩物在先,作业在后;活动材料看:恩物——固定;作业——可改变;性质:恩物是活动的材料,作业既包括活动也包括材料;从儿童的内心需要看,恩物——模仿本能,作业——创造本能。

恩物与作业的特点:设计符合儿童认识规律,注意到多种感官参与,体现辩证法思想 不足:象征、神秘、形式主义,影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

(五)游戏:1、作用:想象力,做出生活解释,帮助儿童体验社会关系——智力和道德价值

2、特点:最适合儿童天性,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主要手段,发展儿童认识能力,是儿童未来生活的萌芽和缩影,合群和公民 3、种类:运动和精神(教学)游戏 以唱游为主 八、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一)自由教育思想:自由教育是蒙氏理论的最基本原则。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儿童内在的潜力,使他能够获得自由的展现和自由的发展。教育目的是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善于工作的人。“自由”包括智能和道德。智能自由是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道德自由是防止儿童出现对抗性,儿童自由活动是自由教育的精髓和根本。自由教育与纪律教育相互协调,自由教育也是自我教育。教师以儿童为中心。

(二)儿童发展理论 1、儿童发展与遗传、环境的关系:早期强调遗传作用,认为儿童具有内在的生命力,后来在注重遗传因素同时,倾向于强调环境的主导作用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1)胚胎期与外界环境:0-3岁心理胚胎期,儿童通过无意识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对环境的要求:排除有害因素,专门设置满足儿童内在需要的环境如桌椅、教具、教师等,(2)吸收心理与教育的方式 下意识的不自觉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力,能通过与环境的接触和情感的联系获得各种印象与文化,从而形成心理、个性和行为模式。对环境要求:必须提供尽可能的精神食粮

(3)发展敏感期与教育:儿童发展不同的阶段,每阶段都有某种倾向性与可能性,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特殊敏感性。要求成人必须善于识别,并努力创造条件予以最大限度利用。

(4)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重点:0-6岁 个性形成,教育从诞生开始;6-12岁,有意识学习时期,教育从感觉练习转向抽象的

2

智力活动;12-18岁青春期,进行成人教育。

(三)儿童之家教育内容和方法:

1、感官教育:(1)原因:敏感期;心灵的门户,对智力发展重要;可以补救缺陷儿童。 (2)内容:视听嗅味触,以触觉练习为主

(3)感官教育的特点及使用要领:教具根据用途分为不同种类,每种教育各训练一种特殊的感觉,保证纯正、清晰;教具能控制儿童使用不当的错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初步知识教育:文化知识学习,读写算

3、实际生活训练:(1)日常生活技能练习;(2)园艺活动,受卢梭影响,到大自然;(3)手工作业主要是绘画和泥工;(4)体操,走步,直线,椭圆,8字形 (5)节奏动作

反对儿童游戏,反对给儿童讲述神话故事。 九、福禄倍尔与蒙台梭利教育理论比较:

答:(一)同:1、受卢梭影响,反束缚和压迫,反外铄论 2、信奉性善,赞同内发论,以儿童为本位。3、研究儿童规律,遵循自然,,强调自由及活动的重要性。4、重视幼儿教育,重视童年生活对人的影响,倡导建立专门的幼教机构及培养大批合格教师从事幼教工作

(二)异:1、教育内容方法:福——游戏、恩物、作业,游戏是儿童自我表现的最高形式,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蒙——“工作”、自我教育、感官教育、实际生活练习,反对有想象活动的游戏 2、教学组织形式:福——集体教学;蒙——个别活动,单独学习 3、教师作用:福——园丁,关心、指导、教学;蒙——被动“指导者”指导、引导、看护。

乡村教育思潮

形成并兴盛于20世纪20-30年代,主张以农民教育为主体,以整个农村为教育场所或舞台,以民族再造与建设乡村为教育目标,以适应、改良和创造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家庭、学校、社会合一之综合方式为施教方式,组织运用导生法来完成,其目标是实现乡村建设,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改造和重建。

(一)产生原因:1、一战后,面临亡国灭种危机,加强乡村教育,唤醒民众;2、要救亡图存必须进行乡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民文化,必须从乡村教育入手;3、原来只重城市;4、受国外先进思想影响

(二)发展历程:萌发于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等人1919年就发表文章关注乡村教育,王拱璧1920年开始农教合一的新村生活实验,成为我国近代乡村教育先行者和最早探索者,1924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促进乡村教育案》,乡村教育思潮形成并蓬勃发展。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乡村教育思潮及运动融入到了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三)主要代表人物及思想: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1912年推行平民教育,1923年认识到必须“平民教育下乡”,1926年成立“教师改进社特约乡村教师研究会”宣读《我的教育信条》,1926年发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和《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为3万万4千万农民服务“,1927年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生活教育理论是陶乡村教育的依据和原理,陶的乡村教育理论通常被称为“乡村生活改造派。”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活动的中心,乡村教师作为灵魂,以乡村自治作为组织保证。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教师应该能担当乡村领袖职责,大力提倡师范教育下乡。 2、晏阳初——“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愚——缺乏知识力——文艺教育——目标:抒发感情,激励精神,培养农民向上的自主性,主要有文字研究、教材改进、平民读物的编辑、平民文学研究和平民戏剧的开展

贫——经济困难——生计教育——目标有三:(1)普及农业科学化,使科学简单实用化(2)组织经济合作(3)运用本地资源开发农村工副业,总体目标培养平民生产力,推进农村经济建设

弱——身体衰弱——卫生教育——在预防重于治疗思想指导下,建立县区村三级保健组织,成立巡回医疗队,大力开展节制生育运动,培养强健力

私——不团结——公民教育——目标在于养成公共心与合作精神,提高团结力和训练自治能力,公民教育最根本 三大方式: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

3、黄炎培——富教兼施,划区试办,因地制宜

3

主持的中华教育职业社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推出在乡村进行教育改革实验的团体。认为乡村生活以乡村经济为基础,要谋求乡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必先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提出“富政教合一”的方略,重视家庭工艺推广,并专设传习所,专设农艺试验场,能顺应农民心理办教育。在乡村职业教育试办具体方法上,主张有条件、有步骤、有计划的划区实验法。兴办职业教育原则应该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梁漱溟——重视乡教,独特办学

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中国近代落后主要是西洋文化侵入导致“自身失其调和”所致,中国文化的根本是乡村,要拯救中国,必须从乡村的文化改造和建设入手,其中唯一合理的路就是通过乡村教育来进行乡村建设。把村学、乡学、乡农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组织形式。村学、乡学是政教合一的机关和团体,注重精神陶冶。

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特点探析(总)——1、教育农民、改进农村、改造全国———胸怀天下的宗旨 2、调查研究、追根溯源、因地制宜———科学务实的举措 3、面向全体、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平等高效的教学近代中国乡村教育实验在教育、教学上颇有建树,它打破了中国教育两千多年来仅仅面向统治阶级及其子弟、仅仅为统治阶级服务、仅仅功利性地以科举为附庸的历史局限,以乡村的全体民众为教育对象,再根据他们的不同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以及已有文化水平的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教学,施以不同的教育,既平等又高效。

本文由培训专业网站搜学通http://www.souxue123.com/为您整理 Shylotus1980

4

学制改革

答:清政府的统一学制始于I902年。年初,任命张百熙为管学大臣,并由他拟订了一个大学、中学、小学以及蒙养学堂等章

程,由清政府以【《钦定学堂章程》】颁发全国,亦称《壬寅学制》。由于不够完备,所以没有实行。

(一) 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和荣庆依日本学制,重订了《钦定学堂章程》,修订后称《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于1904年1月13日公布实行。 1、指导思想

立学宗旨是:“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分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2、学校系统

学制把整个学校系统分为三段七级。

第一段初等教育,分三级: 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5年,高等小学4年; 第二段中等教育,不分级,共5年。 第三段,是高等教育,分三级: 1、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2、 分科大学堂3-4年3、 通儒院5年。

学制横向分为三部分,在普通学堂之外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独立系统。此外,属于高等教育性质的还有译学馆、方言学堂,由此构建纵向三级相衔接,横向普通、师范、实业鼎立的整体格局和框架。

3、基本特征

(1)内容丰富,体系完备 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到实业,从师范到留学,从学制体系到教育行政、学校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推动了社会进步。

(2)中体西用,参酌变通 在学校分布、课程设置、办学形式、新教育的进行上仿效日本。特色: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培养忠君尊孔的封建政治人才。

(3)突破传统,增设新科 增添自然、社会科学等 (4)目标明确,逐层递进 4、影响及评价:

(1)其制定和实施是我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三足鼎立的学制系统; 吸收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阶段特点确立学校目标和教学要求

(2)变革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政治思想学说在我国的传播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变革;初等教育阶段趣味教学法;高等教育阶段突出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实习 不足:封建性,学制过长

(二)《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南京国民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的。 1、学校系统

这个学制的整个学程为18年,分三段四级,三个系统。

第一段是初等教育,分为两级: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共7年; 第二段是中等教育,只设一级,共4年;第三段是高等教育,也是一级,但分预科和本科。预科3年,本科除法科和医科中的药学门为3年外,其它文、理、商、农、医、工等科均为4年,共6-7年。此外,下设蒙养园,上设大学院,不计在年限内。

除了由小学、大学组成的学校系统外,还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系统,分中级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两级。中师预科1年,本科1部3年,2部1年。高师预科1年,专修科2-3年,本科3年,研究科1或2年。实业教育系统《实业学校令》规定,甲种实业学校实施完全普通之实业教育,乙种实业学校实施简易之实业教育。实业学校种类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类。分初级乙种实业学校和中级甲种实业学校两级。此外,还设有补习科、专修科及小学教员讲习所,都是各系统的学校。

2、基本特点

(1)缩短学生修业年限,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周期。(2)充满了鲜明的反封建特色。取消出身奖励,废止贵胄学校,取消读

5

经讲经科,注重实用技能培养,促进和谐发展,废除教育权利的两性差别。

3、影响及评价

(1)进步,实现从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化,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2)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学制,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意义,为近代中国学校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不足:对日本学制的模仿,学制仍是多规制,中学阶段学习年限过短,缺乏弹性。 (三)壬戌学制

1922年制定的新学制,1922年由北洋军阀政府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的,1915年提出建议,1922年颁布。

1、指导原则 七项标准——(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 (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伸缩之余地 2、学校系统

(1)初等教育6年,初级4年,义务教育,可单设,高级2年,可根据地方情况,增设有关职业的准备教育。(2)中等教育6年,初中3年为普通教育,可单设,也可根据地方情况,兼设各种职业科。高中3年,分为普通、农工商师家事等科,可单设一科或兼设数科。旧制甲种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或高中的农工商科,乙种实业学校改为职业学校。师范学校为6年,实行分组选科制。(3)高等教育为4-6年,医科、法科5年,师范4年,大学采用选科制,专门学校为3年,大学院为大学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者的研究所。 3、学制特点:

(1)小学学制由7年缩短为6年。(2)中学改革最精彩,分两级,可单设也可分科,就业升学兼顾,学科制改为学分制,在高中实行分科制。 (3)大学取消预科,实行选科制。(4)注意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克服旧制整齐划一的弊端。

6

教育名著:

中国:《论语》、《学记》颜之推《颜氏家训》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外国:柏拉图《理想国》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纳《教育过程》赞可夫《教学与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

《颜氏家训》之教育思想

答:(一)论家庭教育 《颜氏家训》一书,在许多篇章里都谈到了有关家教的问题,尤其是《教子》一篇,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家教的主张。在这方面,颜之推的主要见解是: 1、家教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作比喻“人生小幼,精神专利,成长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又在《教子》篇中说:“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训诲。 2、家教的主要内容

1.关于语言教育。颜之推认为儿童时期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期,他强调儿童学习语言要标准化,应该学习通用语言而不是方言。他强调,教育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父母必须认真完成的重要任务。他指出,父母不能教好子女正确地使用语言,就等于犯罪行为。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颜之推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首次提出语言教育的问题。

2.关于道德教育。他认为家庭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品德,特别是培养孝、悌的精神。他强调在儿童品德塑造方面最重要的不是长篇说教,而是有效的长者示范。颜之推把成人道德榜样对孩子的影响称之为风化。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行后者也”,这是一种自然的仿效,风源来自上,教化起自下,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3.关于立志教育。颜之推在《家训》中教育子弟要树立高尚的生活理想,志趣要高雅、心胸要开阔,力行尧舜之道,承续世传之家学,而决不把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作为生活乐趣和人生目标。这种观点尽管有阶级的局限性,以及他本人具体处境的原因,但把立志作为家教的内容还是可取的。 3、家教要处理好爱与教的关系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的关键是处理好教育子女和爱护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教育和爱护巧妙地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不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往往只爱无教,或只教无爱,最终造成失之毫厘,错之千里的不良后果。根据他的观察,一般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往往处理不好这两者的关系,他主张,父母对子女不能没有爱护,更不能没有教育,教育本身也是爱护。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而生孝矣。”

(二)论治学方法 1、 端正学习目的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他要求子孙必须端正学习动机,去掉浮夸和求官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2、正确的学习态度 反对这种恶劣的学风。他指出,求学的人本来是为了获得益处。但是,常看到有些人读了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凌忽长者,轻慢同辈。他深刻批评那些一知半解却自高自大的轻薄小人,要求子孙必须引以为戒,培养自己虚心笃实的学习态度。

3、学习要靠勤奋 颜之推为劝勉后生刻苦读书,曾列举了大量勤学苦读的实例。比如,握锥刺股的苏秦,映雪读书的孙康,聚萤照书的车胤,带经而锄的倪宽等。他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能否勤学苦读,主要取决于他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意志。 4、学习要珍惜时光 颜之推认为,学习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需要,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少年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刻,“宜当早学,勿失天机”;对于成人来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只要学习就能收到“开心明目”之益。对此,他曾形象地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告诫子孙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

7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dui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