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2015届高三五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02 16: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宜昌市201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时间:2015年5月18日9:00-11:30

本试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考生注意: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统一提供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的方框,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统一提供的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K—39 Co—59 Cu—64

选择题 共21小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和病毒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必须的结构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D.中心体在有丝分裂的前期进行复制,实现倍增 2.下列关于豌豆植株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个体间可杂交 B.豌豆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会减少 C.及时排涝,能防止豌豆根细胞受乳酸毒害

D.成熟季节,豌豆种子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有机物导致干重明显增加

3.甲、乙、丙是某二倍体动物的3个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2N、4N,下列说法正确的

A.甲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最多

B.乙细胞中染色体可能正向细胞两极移动 C.丙细胞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可能都在进行有丝分裂

·1·

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 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的反射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5.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恩格尔曼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B.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

C.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物理模型建构法 D.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台盼蓝染色法 6.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高于它的直接价值

C.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D.易地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地保护 7.化学与社会息息相关,下列物质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及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应用 高纯硅作计算机芯片的材料 在入海口的钢铁闸门上装一定数量的锌块防止闸门被腐蚀 高铁车厢采用铝合金材料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解释 硅晶体在自然界中能稳定存在 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金属 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不与氧气反应 其作用是吸收水果释放出的乙烯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C.17.6 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6.4 NA个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的电子数为2 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 g

9.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CO2的2倍(相同条件),该有机物中氧原子以“

OCO”结构存在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C.6种

D.8种

A.2种 B.4种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和加聚反应 CH3B.该物质分子中最多可以有9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H3CCH2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COOHD.1 mol该物质完全氧化最多可消耗13 mol氧气

11.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Y和R同主族,可组成共价化合物

RY2,Y和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5℃时,0.1mol/L X和W形成化合

·2·

物的水溶液pH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Z、W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显碱性 B.Z与Y、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C.简单离子的半径: Z>R>W>Y

D.因非金属性Y>R,所以X与Y组成化合物的沸点低于X与R组成的化合物

12.t℃时,AgCl的Ksp=2×1010;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固体,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g+)/mol·L1 -103 A.在t℃时,AgCl的溶解度大于Ag2CrO4

B.在t℃时,Ag2CrO4的Ksp=1×1012 Y X · ·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可使溶液由Y点到XZ · 点

KClD.在t℃时,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20mL未知浓度的

-6 -12-10c(CrO4)/mol·L 溶液,不能采用K2CrO4溶液为指示剂

13.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仪器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少量NaI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配制100mL l.0mol·L-1的NaOH溶液 药匙、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的容量瓶 酒精灯、玻璃棒、坩埚、泥三角 漏斗,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从食盐水中获得NaCl晶体 用盐酸除去BaSO4中混有的少量BaCO3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电子感应加速器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上、下为电磁铁两个磁极, 磁极之间有一个环形真空室,电子在真空中做圆周运动.电磁铁线圈电流的大小、方向可以变化.甲图为侧视图,乙图为真空室的俯视图,若某一时刻,电磁铁线圈电流方向与图示方向一致、电子正沿逆时针方向作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感应加速器是利用磁场对电子的洛伦兹力作用使电子加速的 B.电子感应加速器是利用感生电场使电子加速的 C.此时电磁铁线圈中电流大小恒定 D.此时真空室中的感生电场沿逆时针方向

15.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在m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使m1、m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1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弹力的大小为

m1g cos?·3·

B. 地面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F

C. 地面对m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 D. ml与m2一定相等

16.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用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运送质量为m的工件,工件以v0(v0

v?v0 g1m?v2?v02? 212C.传送带的摩擦力对工件所做的功为m?v?v0?

2B.因传送工件电动机多做的功为

?v?v?D.工件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为

022?g

17. 我国国产航母辽宁舰将安装电磁弹射器,其工作原理与电磁炮类似.用强迫储能器代替常规电源,它能在极短时间内释放所储存的电能,由弹射器转换为飞机的动能而将其弹射出去.如图所示,是电磁弹射器简化原理图,平行金属导轨与强迫储能器连接.相当于导体棒的推进器ab跨放在导轨上,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闭合开关S,强迫储能器储存的电能通过推进器释放,使推进器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沿平行导轨向右滑动,推动飞机使飞机获得比滑跃时大得多的加速度,从而实现短距离起飞的目标.若不计一切摩擦及电阻消耗的能量,对于电磁弹射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行导轨间距越大,飞机获得的加速度越大 B.强迫储能器上端为正极

C.飞机的质量越小,离开弹射器时的动能越大 D.飞机的质量越大,离开弹射器时的动能越大

18.真空中,在直角坐标系y轴上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有两点电荷,两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在x轴上各点电势φ随x坐标变化的图线如右示,其图线关于纵轴对称,C、B为x轴上的两点, 坐标原点O间距离大于B与坐标原点O间距离,以法正确的是

A.两点电荷为等量负电荷

B.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C点的电场强度

C.将一电子由B点静止释放,电荷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可以运动到C点

D.将一电子从B点以某一速度射入电场,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有可能作匀速圆周运动

19.如图所示,将a、b两小球以大小为205 m/s的初速度分别从A、B两点相差1s先后水平相向抛出,a小球从A点抛出后,经过时间t,a、b两小球恰好在空中相遇,且速度方向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 A.t = 5 s

·4·

图所C与下说

B.t = 4 s

C.抛出点A、B间的水平距离200 m

D.抛出点A、B间的水平距离1805 m

20.据英国《卫报》网站2015年1月6日报道,在太阳系之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绕恒星橙矮星运行,命名为“开普勒438b”.假设该行星与地球绕恒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行的周期为地球运行周期的p倍,橙矮星的质量为太阳的q倍.则该行星与地球的

22A. 轨道半径之比为3pq B. 轨道半径之比为3p

C. 线速度之比为3q1 D. 线速度之比为 pp21.如图所示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

动,线圈的匝数为n、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其他电阻不计.线圈从图示位置(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方向)开始转过A.电流表的读数为2I

B.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C.从图示位置开始转过

?时的感应电流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2I(r?R)

n??2I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2?4I2?RD.线圈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

?

非选择题 共19小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

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7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他按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在不悬挂小吊盘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使小车能牵引纸带沿长木板向左做匀速运动.然后将一定数量的砝码(其总质量为m)放入小吊盘中(小吊盘质量不计),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理想纸带,并在纸带上标出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 .以后每次实验将小吊盘中部分砝码移到小车中,保持砝码和小车的总质量一定,重复实验多次,并计算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同学以每次实验中小吊盘中砝码所受的重力F为横坐标,小车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下列图线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______

·5·

(2)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小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3)若该同学所作出a-F关系图线,直线部分斜率为k,则小车质量M =________

23.(8分)如图所示,现有热敏电阻R、电炉丝R1、电源E、电磁继电器、滑动变阻器R2、开关S和导线若干.左下图为热敏电阻的R-t图象,继电器的电阻为100 Ω.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 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为继电器线圈和低压电炉丝供电的电池电动势E=9.0V,内阻不计.

(1)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右图中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图补充完整.要求温度低于某一温度时,电炉丝自动通电供热,超过某一温度时,又可以自动断电.

(2)如果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50℃不变,可变电阻R2的阻值应调节为________Ω.若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稍微升高些,应使可变电阻R2的阻值稍微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4.(14分)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质量m=3kg的物块A,物块A放在平台B上,通过平台B可以控制A的运动,如图所示.初始时A、B静止,弹簧处于原长.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00N/m,g =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若平台B缓慢向下运动,求: A、B一起竖直下降的最大位移x1. (2)若平台B以a = 5m/s2向下匀加速运动,求:A、B一起匀加速运的时间t及此过程中B对A做的功W.

25.(18分)如图所示的xOy坐标系中,y轴间存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P点的坐标为2L,0),Q1、Q2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L),

·6·

右侧空大小为(﹣(0,﹣

L).坐标为(?12L,0)处的C点固定一平行于y轴放置的长为L的绝缘弹性挡板,C为挡33板中点.带电粒子与弹性绝缘挡板碰撞前后,沿y方向分速度不变,沿x方向分速度反向,大小

不变.带负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量为q,不计粒子所受重力.若粒子以不同的初速度从P点沿PQ1方向运动到Q1点进入磁场.求:

(1)若粒子不与挡板碰撞恰好回到P点,该粒子的初速度大小 (2)若粒子只与挡板碰撞两次并能回到P点,该粒子的初速度大小

26.(15分)化学平衡原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 ①己知:CH4、H2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 kJ/mol、-285.8 kJ/mol,则CO2和H2反应生成

CH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料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是 。 (2)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工业上可用合成气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

n(mol)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其相关数据见右

2.0 H2 图: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用CO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1.0 CO 为 。

CH3OH ②5 min至10 min时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

是 ; 5 10 15 20 时间(min) ③15 min时对反应体系采取了一个措施,至20

min时CO的物质的量为0.5 mol,请在图中画出CO的变化曲线。

(3) ①常温下,将V mL、0.1000 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 mL、0.1000 mol/L醋酸溶液

中,充分反应(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 20.00(填“>”、“=”或“<”),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是 。 ②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 (用含有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7.(14分)生产中可用双氧水氧化法处理电镀含氰废水,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该法探究有关因素

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注:破氰反应是指氧化剂将CN氧化的反应)。 【相关资料】

--

①氰化物主要是以CN 和 [Fe(CN)6]3 两种形式存在。 ②Cu2+可作为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处理过程中的催化剂;Cu2+在偏碱性条件下对双氧水分解影响较弱,可以忽略不计。

·7·

为电型燃

③[Fe(CN)6]较CN难被双氧水氧化,且pH越大,[Fe(CN)6]3越稳定,越难被氧化。 【实验过程】

在常温下,控制含氰废水样品中总氰的初始浓度和催化剂Cu2+的浓度相同,调节含氰废水样品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双氧水溶液的用量,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l)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

3-

实验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目的 为以下实验操作参考 废水的初始pH对破氰反应速率的影响 初始废水样品pH 体积/mL 7 12 7 -

CuSO4溶液双氧水溶液蒸馏水的的体积/mL 的体积/mL 体积/mL 10 10 10 10 20 20 10 60 60 60 实验测得含氰废水中的总氰浓度(以CN表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2) 实验①中20~60min时间段反应速率: υ(CN)= mol?L?min。

(3) 实验①和实验②结果表明,含氰废水的初始pH增

破氰反应速率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一点即可)。在偏碱性条件下,废水中的CN最终被双氧水氧化为HCO3,同时NH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

-1

2.0 1.6 1.4 1.2 0.8 0.7 0.4 c(CN)/mol·L1 --· · ②①③ 大,含氰放出

0 20 40 60 80 100 120 t/min (4) 该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Cu2+是否对双氧水氧化法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并验

证上述结论,完成下表中内容。

(己知:废水中的CN浓度可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实验步骤(不要写出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28.(14分)钴(Co)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为从某工业废料中回收钴,某学生设计流程如下(废料中含有Al、Li、Co2O3和Fe2O3等物质)。

NaOH溶液盐酸i. 20%Na2CO3溶液废料Ⅰ.碱液钴渣Ⅱ.酸液浸出液酸溶渣Ⅲ.净化ii. NaF溶液滤液废渣(待处理)含铝溶液CoO粉高温草酸钴晶体i. 盐酸ii. 草酸铵溶液CoCO3(固体)Ⅳ.沉淀30%Na2CO3溶液含Li+溶液(回收锂)

已知:①物质溶解性:LiF难溶于水,Li2CO3微溶于水;

·8·

②部分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下表。

pH(开始沉淀) pH(完全沉淀) Fe3+ 1.9 3.2 Co2+ 7.15 9.15 Co3+ -0.23 1.09 Al3+ 3.4 4.7 请回答: (1) 步骤Ⅰ中得到含铝溶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 写出步骤Ⅱ中Co2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2的离子方程式:

。 (3) 步骤Ⅲ中Na2CO3溶液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应使溶液的pH不超过 ;废渣中的主

要成分除了LiF外,还有 。

(4) NaF与溶液中的Li+形成LiF沉淀,此反应对步骤Ⅳ所起的作用是 。 (5) 在空气中加热5.49 g草酸钴晶体(CoC2O4·2H2O)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

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右表。

温度范围 / ℃ 固体质量 / g ①加热到210℃时,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 。

4.41 150~210 ②经测定,加热到210~290℃过程中的生成物只有CO2和

2.41 290~320 钴的氧化物,此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5 890~920 为: 。[已知

M(CoC2O4·2H2O)=183 g/mol]

29.(10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

光和CO2浓度对葡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 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O2浓度,处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1)光合作用中,催化三碳化合物还原的酶存在于 。

(2)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c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b点,从呼吸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

(3)实验结果表明,大棚种植葡萄时,应选用 色塑料薄膜搭建顶棚。 (4)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

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 (试剂)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a、b色素带的 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

·9·

30.(10分)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的眼和松果体能感知

光照变化而产生兴奋,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扩散,使体表颜色加深。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反射弧角度分析,眼和松果体为 ,其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的膜内电位

的变化为 。

(2)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由此推测,副交感神经末梢与体表黑色素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

结构。

(3)由题中信息分析得知,鱼体色的调节方式是 。

(4)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完善下列实验

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无光处饲

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乙酰胆碱,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

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无光/有光)处,约2h后,观察

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浅到深依次是 。

31.(11分)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这两对

基因自由组合。请回答:

(1) 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

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 。

(2) 取杂合黄色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 ,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 (一致、不一致 )。 (3) 已知基因 A、a 位于 9 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 9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因型为 Aa 的植株甲,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 。 F 1 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证明 A 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10·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 A 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 F 1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05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