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五月训练文综地理试题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4-05-28 2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省武汉市2018届高三五月训练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南海诸岛雨量丰沛,热量充足,岛上的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蔬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土壤是这个生态系统的纽带。左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右图示意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 气温低,蒸发弱 B. 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C. 植物多,吸收盐分 D. 距海远,海水影响小 2. 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

A. 鱼类死亡分解 B. 植物死亡分解 C. 鸟类死亡分解 D. 珊瑚、贝壳碎屑

3. 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特点是

A. 自表层向下逐渐升高 B. 自表层向下逐渐降低

C. 表层以下50-80cm下降最快 D. 表层以下20-50cm含量最大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南海诸岛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量大,故A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雨量丰沛,淋溶作用强,使岛上土壤含盐量降低,故B正确;植被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对盐度的影响作用较小,故C错误;南海诸岛面积小,所以岛上各地距海比较近,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3. 读海岛土壤剖面中磷的分布图,磷的分布自表层向下先升高后降低,故AB错误;表层以下50-60cm下降最快,故C错误;表层以下20-50cm含量最大,故D正确。

川藏铁路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629千米,成都至康定段铁路首先启动建设。下图示意川藏铁路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川藏铁路建设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 A. 沿线气候差异大 B. 沿线地形地质复杂 C. 沿线城市人口稀疏 D. 沿线生态环境脆弱

5. 川藏铁路建设将大大促进川西和西藏地区经挤发展,其中与川藏铁路经济联系最紧密的经

济区是

A. 长江经济带 B. 珠三角经济区 C. 京津冀经济区 D. 辽中南工业区 【答案】4. B 5. A 【解析】

.........

5. 根据所学知识川藏铁路线和长江经济带的地理位置距离最近,与川藏铁路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珠三角、京津冀、辽中南地区与川藏铁路距离较远,故该题选A。

地理要素既有共性,更具个性。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是同类地理要素的概括;个性是地理要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差异性,是地理要素在特定地理区域的具体表现。下表数据是图中四个城市的海拔、气温和降水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表中P、M、N、Q四地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P、M、N、Q B. Q、N、M、P C. M、N、P、Q D. N、M、Q、P 7. 上述图表资料反映P、M、N、Q四地的共性是 A. 都属于地中海气候 B. 都位于地中海沿岸

C. 都位于30°- 40°N大陆西岸 D. 都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8. P、M、N、Q四地中,M地7月降水最多的原因可能是 A.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停留时间长 B. 气温高,昼夜温差大,近地面水汽容易凝结 C. 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多雨 D. 位置偏北,受副高影响小,受副高影响时间短 【答案】6. D 7. A 8. D 【解析】

6. 结合四地位置和表格资料,P地海拔最低,冬季(1月)气温最高,年降水量应是最少,夏季(7月)降水量为0,对应④地尼罗河三角洲,此处为四地中纬度最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最长;M地海拔较高,降水量较多,对应②地在亚平宁山脉附近,纬度较高受西风控制时间长降水较多;N在冬季(1月)降水最多,对应①处于西风迎风坡;③位于背风坡,1月降水偏少,对应Q,故选D。

7. 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得知,四地的共同特点都是夏季(7月)气温高,降水少,冬季(1月)气温低,降水多,雨热不同期,是地中海气候的特征,故A正确;①地位于大西洋沿岸而非地中海沿岸,B错误;②地位于40°N以北,C错误;此区域受副高和西风的交替控制,而非同纬度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的影响,D错误,所以该题选A。

8. 地中海气候的降水主要来自于西风带,夏季受副高控制时降水少。西风带在北侧,副高在南侧,随着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纬度较高的地中海气候受西风控制时间长,副高控制时间短,降水较多;纬度较低的地中海气候则反之,故D正确。此地的降水类型不是锋面雨,A错误;C选项气候类型判断错误,故该题选D。 【点睛】

此题考查地中海气候的典型分布地区、成因、一般共同规律和不同地方的个性差异。由于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少雨,因此都表现为冬雨夏干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地点因地形、纬度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受西风和副高各自控制时间的长短及强弱影响不同,从而产生了内部的差异,表现在气温和降水具有个性化特点。

2017年是我国放开二胎的第二个年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全牟出生人

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了63万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降了0.52‰,又有12. 43‰。下图示意我国1974年到1994牟的人口增长率与20年后1994年到2014年的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

A. 人口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同步变化 B. 经济发展变化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 C. 经济发展变化滞后人口变化20年 D. 人口变化与经济发展变化呈负相关 10. 出现图示变化关系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年龄构成 B. 人口性别构成 C. 就业人口年龄 D. 老年人口比重 11. 针对材料中出现的人口问题,当前采取的措施最有可能是

A. 大力发展经济 B. 调整生育政策 C. 实行晚婚晚育 D. 禁止人口迁移 【答案】9. C 10. C 11. B 【解析】

9.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两条曲线基本平行,呈正相关关系,B、D错误。但需注意此图横坐标是1974-1994,根据材料信息仅对应人口自然增长率,GDP增长率参照的时间段应是20年后的1994-2014,所以这两条曲线并非同步变化,A错误。20年后的GDP增长率与20年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特点相同,但有时间差异,反映出经济发展变化滞后于人口变化20年,故C正确。

10. 图示关系表现出GDP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滞后20年的正相关关系,创造社会财富,为GDP增长作出贡献的是就业人口。20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反映出净增加的新出生人口的变化情况,20年后这些人口陆续年满20岁成长为可以从事劳动就业的人口,从而影响了经济发展变化,故应选C。与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和老年人口比重不具有正相关关系,A、B、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w3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