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题库

更新时间:2023-11-26 21: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3)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12)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病机-------------------------------------------------(22)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35) 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53) 第六章 温病的治疗-------------------------------------------------------(78) 第七章 温病的预防-------------------------------------------------------(97) 第八章 风温--------------------------------------------------------------- (102) 第九章 春温-----------------------------------------------------------------(119) 第十章 暑温-----------------------------------------------------------------(138) 第十一章 湿温-----------------------------------------------------------------(152) 第十二章 伏暑-----------------------------------------------------------------(164) 第十三章 秋燥-----------------------------------------------------------------(172) 第十四章 大头瘟--------------------------------------------------------------(181) 第十五章 烂喉痧--------------------------------------------------------------(186)

第一章 绪 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 A.《广温疫论》 B.《疫疹一得》 C.《温疫论》 D.《伤寒温疫条辨》

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

A.王安道 B.郭雍 C.刘河间 D.朱肱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热经纬》 C.《温疫论》 D.《肘后备急方》

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肘后方》

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

1

A.朱肱 B.王安道 C.吴又可 D.刘河间

8.在温病学发展史上,首先提出温病不得混称伤寒的医家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刘河间 D.王安道

9.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奠基作的专著是:( ) A.《温热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纬》 D.《温病条辨》

10.下述哪项不是吴又可的贡献?( )

A.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专著--《温疫论》 B.提出瘟疫致病的原因是时行之气 C.指出瘟疫有强烈的传染性 D.感邪途径是邪从口鼻而入

11.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 ) A.《温热论》 B.《外感温病篇》 C.《湿热病篇》 D.《疫病篇》 12.“以轩岐仲景之文为经,叶薛诸家之辨为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作了较全面的整理,为促进温病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医家是:( )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汪机 D.王孟英 13.“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出自:( ) A.《素问·评热病论》 B.《素问·至真要大论》 C.《素问·玉版论要篇》 D.《素问·生气通天论》

14.提出“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的医家是:( ) A.王安道 B.张仲景 C.庞安常 D.王叔和

15.温病隶属于伤寒是在:( )

A.宋到元代 B.明到清代 C.战国到晋唐 D.民国时代

16.吴又可是:( )

A.认为温疫初起病邪伏在膜原的医家 B.创立卫气营血理论的医家 C.提出水湿在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D.创立三焦辨治理论的医家

参考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

1、B;2、B;3、B;4、C;5、A;6、4、C;7、D;8、D;9、A;10、B,11、C;12、D;13、D;14、D;15、A;16、A; 二.选择多项题

1、AC;2、AD;3、BE;4、CE;5、BC 6、 BCE;7、ABC;8、ACDE;9、BCDE;10、ABE;11、AC;12、BDE;13、BD

第二章 温病的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语出:( ) A.王叔和 B.吴又可 C.庞安时 D.雷少逸 2.“非其时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语出:( ) A.刘河间 B.王叔和 C.张仲景 D.吴又可

3.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4.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发热 B.头痛

C.口渴 D.局部红肿热痛

5.关于温病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A.以发热为主症 B.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偏重

6.关于温病特点,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A.可具有程度不同的传染性 B.病因是感受温邪

C.发病有一定的地域性 D.都能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

7.关于温病的命名和分类,下列哪一项正确:( )

A.根据四时主气命名的有春温、暑温、湿温、秋燥 B.根据发病季节命名的有伏暑、秋燥、冬温 C.根据临床特点命名的有伏暑、大头瘟、烂喉痧 D.根据病证性质分为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

8.下列除哪项外,均与温病的地域性有关:( )

A.地理环境 B.气候条件

3

C.生产水平 D.生活习惯

9.风温、暑温、伏暑、秋燥的命名,主要依据是:( ) A.一定的季节性 B.四时主气 C.发病初起的类型 D.临床特点

10.下列哪一项不是《难经》所论之“伤寒有五”的内容:( ) A.中风 B.伤寒 C.湿温 D.暑热

11.下述内容除去哪一项,即可构成温病的基本概念?( ) A.以发热为主症 B.都具有传染性 C.易化燥伤阴 D.热象偏重

12.依据发病季节而命名的温病是:( )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13.以下哪种病不属于温热性质的温病?( )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伏暑

14.下列哪种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温病?( )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伏暑

15.广义伤寒的定义是:( )

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16.在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上,下列哪项提法欠妥?( ) A.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不必另立门户 B.《伤寒论》是温病学发展的基础,温病学的发展补充了其不足 C.温病学与《伤寒论》均为研究外感热病的学科

D.温病学和《伤寒论》在辨证论治精神上是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

17.温病与温疫的主要区别在于:( )

A.是否有传染性 B.发病的缓急 C.病邪的性质 D.传变的快慢

18.在温病与温疫的关系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烈性传染病,温疫自属其中

4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

A.流行的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伤阴的程度 D.传染的强弱 20.“温为温病,热为热病,??与瘟疫辨者无他,盖即辨其传染与不传染耳”,语出:( ) A.吴又可 B.陆九芝 C.王孟英 D.雷少逸

21.九芝认为温病与温疫的区别是:( ) A.温疫乃温病之别名 B.温疫传染,温病不传染

C.温病都是传染病,温疫自在其中

D.温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

22.哪种温病不属于新感温病:( )

A.风温 B.暑温 C.伏暑 D.秋燥

23.以临床特点定名的温病是:( )

A.春温 B.温毒 C.风温 D.湿温 24.“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语出:( )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论》

25.所谓“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又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是哪位医家所说:( )

A.吴又可 B.叶天士 C.周扬俊 D.陆九芝

26.温病学概念的含义中包括:( )

A.所有的外感热病 B.具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 C.具有传染性 D.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诊治预防 27.《难经》认为温病与广义的伤寒是:( )

A.并列关系 B.隶属关系

C.名异而实同 D.两者之间无关系

28.风温、暑温、湿温的命名依据是:( ) A.四时季节 B.临床特点 C.感受病邪性质 D.病程长短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b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