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七

更新时间:2024-03-14 23: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讲

一、概念解释

1.同一性扩散:是指个体既没有体验危机(也就是说,个体还没有探求有意义的选择),也没有自我投入。换句话说,他们不仅没有对职业和理想选择做出决定,而且对这些问题也很少表现出兴趣。

2.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即个体把自己当成一般的客观事物所做出的知觉和评价。自我概念是自我系统中的认知成分,它不仅为个体提供了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便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富有意义和价值,而且在面临重要任务时,自我概念能够调节、维持个体有意义的行为。

3.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自尊就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4.自我同一性: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是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

5.心理延缓期: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青少年需要一个心理延缓偿付期,即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延缓在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心理延缓期的方式可以鼓励青少年延长在校学习的时间,从而使他们能够认真地考虑将来的计划,面不用做出一些无可挽回的决定。 6.同一性早期完成:是指青少年做出了自我投入,但是没有体验危机。当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把义务传递给青少年时,往往会产生这种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独立地探索不同的人生道路、意识形态以及自己的职业。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埃里克森提出的自我发展的八个阶段中,勤奋对自备是哪个阶段所要解决的心理社会任务?(A)。

A.学龄期 B.青少年期 C.成年初期 D.幼儿期

2.认为自我的变化是文化中所定义的角色或地位的变化,通常与个体的生理及社会性知识的变化相对应,这一理论范式是指(C)。

A.历史研究范式 B.社会历史范式 C.社会文化范式 D.历史文化范式 3.从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中来评价自己并由此内化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是指(A)。 A.外部自尊 B.现实自尊 C.内部自尊 D.基线自尊 4.自我同一性的解构发生在(A)。

A.11-14岁 B.15-17岁 C.18-22岁 D.23-25岁

三、填空题

1.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___埃里克森__对自我的终生发展进行了最为细致的描述。概括来说,他对自我的终生发展的描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__自我形成的过程和___和___自我发展的阶段_。

2.马西亚认为,青少年期自我的发展经历了早期“___解构__”、中期“___重构__”和后期“__巩固__”三个阶段。

3.埃里克森认为,____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_____是青少年期所要解决的主要心理社会任务。

四、判断正误

1.青少年自我的发展对于个体的一生来说都非常重要,它是个体人格稳定发展的奠基时期。(√)

2.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扩散是青少年期主要要解决的任务,在青少年期以后的发展阶段中自我就不再有其进一步的心理社会任务。(×)

3.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以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是制约整个青少年时期同一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4.同一性的形成只是一个心理过程。(×)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

答:一般认为,青少年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变化包含了个体自我感觉的第一次实质性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 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青少年期社会角色的变化使青少年需要面临一系列以前没有涉及过的新选择和新决定。

2.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自尊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答:(1)谢弗尔森指出,自我概念具有以下7个特征:①具有一定的组织或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人们对所遇到的关于自己的大量信息进行分类或划分范畴,并把不同的范畴相互联系起来。②自我概念是多侧面的。自我概念的特定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个体或群体所采纳的范畴系统。③具有等级性。自我概念结构的最底层是对行为的知觉,在此之上是对语文、历史等学业的分支领域的推断,进而是对自己在学业和非学业两个领域的推断,最后是对一般自我的推断。④个体的一般自我概念是稳定的,但随着结构等级的下降,自我概念越来越具有情景特殊性,

并逐渐变得不稳定。⑤自我概念的维度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增加。⑥自我概念既包括对自我的描述性内容也包括对自我的评价,前者如“我很快乐”、后者如“我在学校表现不错”。⑦自我概念能够和其他结构如学业成就区别开来,即自我概念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2)青少年自尊发展的特点具有稳定性与变化性、差异性。

3.埃里克森关于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的观点有哪些?

答:1)埃里克森指出,青少年期的同—性是不断地丧失与获得的过程,同一性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它在人的一生中尤其是在青少年期和成年初期会反复出现,个体也会从某一同一性状态转向另一状态。2)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的发展课题是同一性对同—性扩散。在埃 里克森看来,这一任务的解决——方面依赖于其前的各种危机的良好解决,即那些没有获得“信任感”、建立“自主性”、形成“主动性”、养成“勤奋”品质的儿童在青少年期是很难形成同一性的。另一方面,这一任务的解决依赖于青少年与他人的交往。3)在指出青少年期是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期的同时,埃里克森也提出了 “心理延缓期”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发展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青少年需要一个心理延缓偿付期,即在这一时期内,青少年可以合法地延缓在社会中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也就是说,在承继儿童期之后的青少年。自觉没有能力持久地承担各种任务,因此需要在做出某种决断的时候先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以尽可能地避免同一性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通过心理延缓期的方式可以鼓励青少年延长在校学习的时间,从而使他们能够认真地考虑将来的计划,面不用做出一些无可挽回的决定。

六、论述与案例解析题

1.联系实际分析青少年自我概念具有哪些特点?

答:青少年的发展往往是由自我的乐观主义到相对的现实主义。最初青少年认识自我可能比较乐观和积极,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经历的增加,青少年便会 发问。相对现实、客观地看待自己。小学生往往都认为自己是好的,认为自己最优秀,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随着他们年龄和经历的增加,他们逐渐了解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的自我概念便发生了相应的转变。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由笼统到分化。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对自己的力量强弱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们能更准确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表现在性别方面。男生会在身体强壮,或对数学、逻辑、发现问题等方面有较强的自我概念;而女生则会在言语、语文、学校、精神价值观方面有较强的自我概念。

2.阐述如何帮助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

答:同一性建构是指整合个人变化、社会要求和未来期待的一个过程。青少年期的同一性建构对个体一生的同一性发展以及完整人格的形成具有尤为特殊的意义。在青少年的早起是同一性的解构时期:教师、家长应道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定位,让他们适应由小学到中学系统的复杂要求,同时引导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身份。在青少年的中期:他们的生理和认知发生了变化,作为教师或者家长,应该引导青少年认识自己,逐渐建立自我同一性。到了青少年的晚期:他们同样在寻找有意义的表达自己以及被社会历史认可的方式。因此,无论在何时,家庭、同伴、社会环境都对建立他们的自我同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家庭成员的父母,应当多和青少年交流沟通,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以及青少年父母的感情质量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伴群体和友谊也是影响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重要背景因素。青少年应当多寻求一些能够给予支持和理解的朋友。作为父母,应该在择友方面给孩子一定的建议,但不能干涉孩子交友的权力。 教师、学校结构特征和课程设置对青少年的同一性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学校应在学生上学阶段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做,第一,能够提高同一性的课程应该促进学生的探索,有责任性的选择以及自我决定;第二,鼓励角色扮演以及不同代际之间的社会互动,并对过去与现在的关系做出恰当理解;第三,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接受能力,教师和教练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的反馈;第四,青少年的课程设置要好合青少年的心理社会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14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