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控BA控标文件

更新时间:2024-05-27 08: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楼宇自控系统招标范围及技术要求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空港光大静安财富中心项目。 二、招标范围:

暖通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接入BA楼控系统。 三、各系统要求

3.1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 3.1.1主要控制设备性能要求 1网络控制器

网络控制引擎在硬件中内置了 Windows Embedded 操作系统和楼宇自控系统的监控管理软件,基于 Web 的设计使这个硬件能够作为 Web 服务器将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信息在以太网上发布,并通过嵌入式网络用户界面进行系统导航、系统配置及系统操作,而不需要安装任何专用程序。这种智能设备抛弃了以往需要安装系统软件的操作站,同时支持多个Web浏览器用户同时访问,提供监控、警告和事件管理、数据交换、趋势分析、能量管理、时间表以及数据储存的功能,并采用了密码授权以及IT行业的安全保护技术。用户不需要任何专门的工作站软件,就可以实现局域网内或远程的管理、配置和诊断等功能。另外还内置有必要的编程软件,任何一台配有标准网络浏览器的工作站或便携终端都可以对系统进行配置、逻辑编程、试运行、数据存档等工作。作为楼宇控制的核心,位于管理层的网络控制引擎 NAE 收集和管理整个楼宇的设备信息,并向 IBMS 的集成管理平台提交。在控制层面上支持多种开放式标准网络,包括 LonWorks 网络、BACnet系统设备、MetasysN2 网络和 Integrator 集成器,从而满足与不同厂商设备和子系统的接入。网络控制引擎通过在 Web 浏览器用户界面键入的用户ID和密码识别用户的合法性以及相应的权限。用户获取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通过加密处理,同时由用户安全管理员来管理网络控制引擎数据库以及用户资料和帐户。从配置整个系统到仅仅浏览某系统或站点的某一部分,都需要授权。系统管理员向每位用户的帐户分配用户ID、密码、专门的网络控制引擎数据获取权。

招标文件

2直接数字控制器(DDC) 2.1 DDC硬件要求

至少包含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存储器(EPROM);备用电池(锂电池)可维持MEC RAM 内存中的程序和数据信息至少2天时间,不需要因电源故障而需费时的重新输入数据的工作,锂电池可现场更换;当电池电量不足时,控制板上要求能显示「电池不足」,并且将报警信息传送至打印机或终端机;后备电池使用寿命:5年以上;DDC面板上可选择配置显示控制面板,以方便在现场读取数据和设定参数;的通讯接口:具有RS—232及RS—485通讯接口;安全等级:遵循UL标准的95安全等级;防护等级:IP21。

控制器及其扩展模块需根据设计,以成盘形式运往工地现场,控制盘内输入输出点连线采用印刷线路板技术(PCB)。控制盘的内部装配出包含相应的控制器、通讯卡或模块外,还包括输入输出点接线端子排、低压端子排及现场总线端子排等,在盘箱门的内侧还须贴有端子接线标签,箱体须有安全警示标签,使安装、调试及维护更为快捷和可靠。

2.2 DDC性能要求

DDC应为智能型设备,具有直接数字控制和程序逻辑控制功能,并具有联网协同工作的功能。

DDC应具有下述基本软件功能:比例、比例+积分、比例+积分+微分、开/关、时间加权、顺序、算术、逻辑比较、计数器等,对于复杂控制要求的应用场所,还应提供高级控制算法。DDC单元应为可接扩展模块,其输入/输出点应能灵活配置,满足不同的控制需要,每个DDC监控单元点数应预留有10~15%的余量。当DDC本身故障时,能自动旁路脱离网络,并在主控/分控计算机上及时报警并显示,不至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故障排除后能自动投入运行。DDC应显示、操作面板或标准RS232通信接口,以便现场编程或修改其控制参数,同时不影响DDC和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

DDC可根据主控计算机发来的命令和数据或自带的控制程序(EPROM),再根据现场各种执行器和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和状态对受控设备进行监控。DDC自身应具有掉电、通讯中断、误操作等保护功能。DDC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 要求达到10万小时以上。

2.3 DDC控制器配置要求

DDC应配备微处理器、I/O模块、电源模块、通信模块、和保护继电器,并配有通讯管理、控制、故障诊断、用户在线编程等软件,并具有密码保护功能。DDC单元

第 1 页

招标文件

应按受控设备的监控点数、设备分布和工况合理配置。

系统集成用的控制器宜单独设置,其处理能力应满足使用要求。主机和现场DDC的通信速度应符合传输实时要求,DDC之间应为对等网络,任何DDC失效不会使整个网络瘫痪。DDC的所有输入输出点都要有现场LED状态指示。DDC具备显示、监控及参数设定功能,通过现场的便携式笔记本电脑可以实现修改参数或编程。

具有灵活性的模块式设备控制器

要求采用具有灵活性的高性能处理机(模块式设备控制器),允许用户采用完全符合应用的程序对控制器进行配置。此外,还可改变控制器的尺寸,使其符合各硬件的要求。

每个控制器的控制程序均根据适当的用途编写。使用简易的程序语言,可向控制设备提供直接数字控制和能源管理顺序,使其能充分利用能源。

在独立控制的配置中,模块式设备控制器应满足BMS管理系统的所有要求;管理的工作计划,报警及其它楼宇系统,打印机和寻呼接收机

全球性的信息访问

各模块式设备控制器应配有RS-232通讯端口,支持调制解调器,CRT终端,手提电脑或打印机的连接。与模块式设备控制器RS-232端口连接的设备提供全球性信息的访问。

多操作员访问

多个操作员可同时地访问网络。当本地操作员正在访问系统,而另一个远程操作员经由调制解调器也正在访问系统时,这个功能很有用处。多操作员访问的功能确保当一个操作员在存取信息时,报警会传送至报警打印机。

菜单式操作界面

要求有一简单明了的菜单提供的操作界面。该界面提供诸如以下一些功能: 监控点监视和显示 监控点命令

多个监控点的历史趋势记录和显示 设备时间表

可程控语言程序编辑和修改 报警报表和应答 动态信息的连续显示

第 2 页

招标文件

内置直接数字控制程序

采用独立的直接数字控制(DDC),可传递正确的HVAC控制及有关系统操作的全面性信息。开放式处理机在现场中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并直接控制设备。

模块式设备控制器应具有以下功能: 闭环回路比例,积分和微分(PID)控制 先进的PID参数闭环系统可调算法 逻辑顺序控制 报警监测及报告 复位控制时间表

模块式设备控制器应内置能源管理程序: 输入简单参数后即可执行: 峰值负载控制(PDL)

启动-停止时间最佳化控制(SSTO) 设备调度、优化和排序 节约能源周期控制 夜晚下降控制

自动日光节约时间切换,无须每年调整。 临时计划更换 节假日时间表 基础日历时间表。 事件时间表。 网络控制器的要求:

可扩充的内存能配合数据/程序储存的需要

应具备现场手持编程功能,使程序更新变得简单易行, 可增加调制解调器选项,以便通过电话进行通信 管理网络上可达到点对点通讯

协调楼宇网络设备的传输,其内容包括时间安排、警报和强制 可任意选择与其它各现场系统控制器DDC的通讯 3末端设备(传感器、执行机构)

本条款仅就BAS应使用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作概要性的要求,应按照实际工程各

第 3 页

招标文件

机电系统的监控工艺要求和末端设备的使用场所,选配相应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

所选设备要求实用、安全、可靠、便于管理,满足使用功能即可。关键设备可选用档次较高的品牌产品。

现场设备与DDC必须兼容配套,现场设备应该是由BA厂商配置提供的成套产品。 传感器

应采用工业标准制造并与DDC相匹配的各类传感器,选用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寿命长的传感器。

浸探式传感器必须适合于设计图纸中有关要求的工作场所(如工作温度及压力等),传感器测量范围的选择应尽可能使设定点在感应范围的中点,传感器必须采用防腐蚀结构,适合固定于振动安装环境的表面。

浸探式传感器必须安装于盛有导热填充剂的不锈钢或铜制探井内,探井口应有防止填充剂外溢的设计。

防干预式传感器必须由制造商在到达现场前按要求调校妥当。 A、浸入式液体温度传感器技术参数 ?范围: 0 ~121 C ?传感器元件: Ni 1000 B、防冻开关技术参数 ?毛细管长度: 2000 mm ?最小毛细管长度: 250 mm ?范围: 0-15 0C

?输出信号: 无源转换触点的继电器输出: 5-250 V ?每个触点的最大负荷能力: 6(4) A C、风阀驱动器技术参数 ?标称转矩:4~32 Nm ?风门面积:0.8~2.5m2 ?转轴直径:8-16 mm ?0-900 的运行时间:150 s ?机壳防护等级:IP 40 3.1.5控制软件功能

第 4 页

招标文件

1 中文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通过操作系统的程序,操作员可以在楼宇自控系统内进行各项资料的取存及监控。

1.1指令输入及菜单选择的方式

操作员除可以通过常规的键盘进行操作外,亦可以通过“鼠标”进行操作,包括启停,更改设定点,选择菜单等各项操作。

1.2图形及文字显示

在楼宇自控系统内每一个监控点,操作员可以决定在操作站以图形或文字方式显示出来。

1.3用户界面须具有灵活的系统浏览、用户图形、综合报警管理、趋势分析和总结报告功能。用户可通过网络浏览器有效地管理舒适度和能源使用、对危急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且是控制策略达到最佳。多用户可通过标准浏览器访问楼宇自控系统,访问用户不需要安装任何工作站软件。

1.4多方面资料的显示

操作系统有能力在同一时间内以“窗口”式的方法显示多方面的资料,以便容易对不同表现进行分析,真正做到实时和多任务。

1.5密码的保护

多级别的密码将为业主及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的保护工具,管理及限制不同部门人员使用楼宇自控系统, 同时防止系统被非有关人员使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同一密码系统同时应用在所有的操作装置上,如操作站,手提检测器等。当密码系统有增减或改变时,所有操作装置同一时间自动配合,不需要在个别操作装置作出更改。

密码系统最少分开下列五级 第一级 -资料的显示及取存

第二级 -第一级+操作员改变程序的能力 第三级 -第二级+资料库的更改 第四级 -第三级+资料库的重新设定 第五级 -第四级+更改密码系统

当操作人员离开前忘记撤去密码所容许的操作深度时,系统应提供一个从一分钟至一小时的可调时间,自动将操作人员的密码撤去,使系统继续受密码保护。

第 5 页

招标文件

系统内最少有五十个密码以供有足够的人员容量。 1.6操作员的指令

操作系统可容许操作员进行最少下列各项的指令 启停有关的设施、装置 调教设定点

增加、取消或修正时间控制程序 执行或停止执行各项电脑程序 停止或接上有关监控点的报警状态

执行或停止执行有关监控点的运行时间累积记录 执行或停止执行有关监控点的动向趋势记录 超控有关微积分控制回路的设定点 输入临时性的超控表 设立假期表

修正系统内的日期、时间

加入或更改模拟量输入点的报警上下限数值 加入或更改模拟量输入点的提示危险上下限数值 检察报警及提示危险上下限数值

执行或停止执行每个电表的最大用电量控制 执行或停止执行每个负荷的“工作次序” 1.7记录及摘要

楼宇自控系统内的活动可通过人手或自动地制作成一份记录表,然后打印或在显示屏显示出来,或存放在硬盘/ 磁蝶内。系统可以容许操作员最少很轻易获得下列的记录表。

系统内的所有监控点总表 所有正在报警中的监控点

所有正在与系统网络停止联系的监控点 所有正在被超控的监控点状态 所有正在被停止活动的监控点 所有正在被锁上的监控点 所有被指定为须要跟进的项目

第 6 页

招标文件

一星期启停活动表 上下限数值及静区

系统同时可以提供以下的摘要: 有关监控点 互相关联点的组别 操作员自行选择的组别

在任何情况下,操作员在指示楼宇自控系统提供记录或摘要时,并不需要提供有关硬件的地址码。

1.8彩色动态图形显示

为使系统内的报警更快被确定及更容易分析系统的表现,建管系统应提供彩色动态图形显示,包括楼层的平面图及机电装置的系统示意图。

操作系统容许操作员通过菜单的选择、文字的指令或图象的途径而达至不同系统的图形示意图或平面图。

有关的图形是动态显示,将温度、湿度、流量、状态等在图形正确位置中不断以实时的数值及状态显示出来,操作员不需介入,做出任何的动作程序。

操作站以“窗口”式运作,可同时显示多幅图形,以便分析或将报警的图形显示出来而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工作。

彩色动态图形软件可容许操作员增加,取消或修正图形显示。 1.9系统的架构及界定

所有温度及装置的控制策略及节能程序可以由用户决定,在做出界定或修正的程序时不会影响楼宇自控系统正常的运作。

2软件功能

要求提供的软件支持本方案所阐明的操作及监控系统。这些软件可在每个现场控制器中运行而不仅限于最高级的计算机工作方式。

2.1控制软件

网络控制器及直接数字式控制器能进行下列各项标准及完备的控制模式: 两态控制 比例控制 比例加积分控制 比例加微积分控制

第 7 页

招标文件

控制回路的自动调节

控制软件提供一个备用功能,用以限制每小时装置被控制周期次数。

控制软件对重型装置提供一个延迟开启的功能,用以保护重型装置在过度开启情况下可能造成的损坏。

当停电回复正常后,控制软件将会根据每一个装置的个别启 / 停时间表,对装置发出启/ 停的指令。

2.2节能软件

节能软件应能在系统内自动运作而不需要操作人员的介入。同时软件有足够的灵活性,让用户根据现场情况而做出修定。

-每日的预定时间表 -每年的预定日程表 -假期的安排表 -临时超控安排表 -最佳启/ 停功能

-夜间设定点自动调节控制 -焓值切换功能 -用电量高峰期的限制 -温度设定点的重置 -制冷机的组合及次序控制 2.3报警管理

报警的管理包括监察、缓冲,储存及将报警显示在操作站上。

所有报警应显示有关报警监控点的详细资料,包括发生的时间及日期。 报警根据严重性最少分为三级,以便更有效及快速处理严重的报警。可以为不同的报警自行决定严重性的级别。

2.4监控点历史及动向趋势记录 监控点历史记录

楼宇自控系统内所有监控点的历史都自动存放在有关的网络控制器内。模拟量输入监控点应该每半小时取样本一次,而过去24小时的记录随时可以被用户提出来分析研究。至于两态的输出及输入在过去十次的改变亦记录在网络控制器内以便随时用作参考之用。

第 8 页

招标文件

动态趋势记录

用户可根据需要利用动向趋势软件应用在系统内任何的监控点,抽取样本的时间可从一分钟一次至两小时一次,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2.5累积记录

每个网络控制器拥有下列累积记录,若超过用户所定下的限额,系统将警告。 运行累积记录--例如水泵的运行累积时间记录 模拟量及脉冲累积记录--例如用电量

发生事项的累积记录-例如水泵、风机启/停的累积次数 2.6、BMS系统集成要求

采用另外的集成软件建立系统集成管理网络,将楼宇自控子系统视为下层现场控制网,以平等方式集成;系统集成管理网络运行系统集成高性能实时数据库(系统集成数据库),楼宇自控子系统的实时数据通过开放的工业标准接口(如OPC接口、BACnet、MODBUS等)转换成统一的格式存储在系统集成数据库中;系统集成管理网络通过BMS系统核心调度程序对楼宇自控子系统实现统一管理、监控及信息交换。

楼宇自控系统应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软、硬件技术,接口标准、规范,采用易于扩展、开放的系统结构,可以开放工业标准接口或通讯协议,以实现\对集成的各子系统实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实现楼宇自控子系统与各智能化系统之间信息交换\的设计要求。 四、控制要求:

4.1 总则

4.1.1. 说明:本节规定适应于本招标项目的通风空调自动控制设备的技术要求。 4.1.2. 所有设备材料应符合国际认可标准或有关国家标准。 4.1.3. 质量保证

制造商资格:供给具有至少五年制造同类设备的制造商所生产的直接数码控制及自动控制系统。

制造设备必须在制造商直接监督下进行安装、试验及调整。 控制系统的安装必须由具有经验的机械技术员负责。

供应所有需要的项目使安装在各方面能完整,完全并适合经常性操作和使用。 4.1.4. 规范及标准:所提供产品需满足符合CE、CCC等认证的产品。 4.2. 控制要求

第 9 页

招标文件

4.2.1空调机组:

监测送风温湿度。根据送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通过PID运算,控制冷水阀门及热水阀门开度,保证室内温度符合要求; 监测过滤网状态。

设置低温断路控制器,当温度过低时,切断新风阀,打开热水阀门,防止盘管被冻裂。

监测送风机的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控制送风机启停。新风阀安装电动执行器,保证新风阀与风机同步开关。

机组的连锁控制:风机启动后新风阀开启,风机停机后新风阀关闭,冷、热水调节阀自动关闭。

控制点位: ? 新风电动阀控制 ? 电动二通水阀控制 ? 防冻开关 ? 回风电动阀控制 ? 过滤网状态 ? 送风温湿度 ? 送排风机运行 ? 送排风机故障 ? 送排风机手自动 ? 送排风机启停控制 ? 送排风机压差状态

4.2.2新风机组:

其他编辑、办公室等房间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气流组织形式为上送上回,送风经散流器及双层百叶送入室内,风机盘管一般采用高静压型,卧式安装,进入房间的新风管上均设定风量调节阀一个。

新风机选用新风机组或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设于独立的新风房内。器新风入口处均设初效过滤器。新风换气机配表冷段。系统排风经房间百叶风口、排风管收集后排出室外。

监测新、送风温湿度。根据送风温度与设定值比较,通过PID运算,控制冷水阀门及热水阀门开度,保证室内温度符合要求;根据送风湿度与设定值比较,控制机组

第 10 页

招标文件

加湿,保证室内湿度满足要求。

监测初效过滤网状态。

监测送风机的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控制送风机启停。

设置低温断路控制器,当温度过低时,切断新风阀,打开热水阀门,放置盘管被冻裂。

监测送风机的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控制送风机启停。对于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还要监测排风机的故障状态、手自动状态,控制排风机启停。

对于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组,控制转轮的启停,并将转轮工作状态进行反馈。 对于热回收新风机组,除新风阀,还需控制回、排风阀的启闭。 新风阀安装电动执行器,保证新风阀与风机同步开关。

机组的连锁控制:风机启动后新风阀开启,风机停机后新风阀关闭,冷、热水调节阀自动关闭。 控制点位: ? 新风电动阀控制 ? 排风电动阀控制 ? 电动二通水阀控制 ? 防冻开关 ? 回风电动阀控制 ? 过滤网报警 ? 二氧化碳浓度监测 ? 回风温湿度 ? 送风温湿度 ? 送排风机运行 ? 送排风机故障 ? 送排风机手自动 ? 送排风机启停控制 ? 送排风机压差状态

4.2.3送排风机: ? 送排风机运行

第 11 页

? 送排风机故障 ? 送排风机手自动 ? 送排风机启停控制

4.2.4水泵: ? 水泵运行 ? 水泵故障 ? 水泵手自动

4.2.5电梯: ? 电梯运行 ? 电梯故障 ? 电梯上行 ? 电梯下行 招标文件

第 1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1g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