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背后的哲理之管子篇

更新时间:2024-03-06 22: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名言警句背后的哲理之管子篇

一些人在申论文章写作过程中喜欢引用的名言警句。但是,往往会引用的名言不多,范围过于狭窄。为了拓宽一下视野,介绍一下《管子》中的部分名言警句及其背后的哲理。

管仲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子》是中国古代的学术典籍之一,是先秦诸子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巨著。《管子》是托名管仲的一部论文集。是齐相管仲(约前723--前645)的继承者、学生,收编、记录管仲生前思想、言论的总集。

《管子》中部分名言警句及其背后的哲理: 一、世界观

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意思是说,有充实的粮仓,民众就会讲究礼节;吃得饱、穿得暖,民众就会知荣辱。背后的哲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和意识互相作用。

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是说,对于一年的计划来说,种谷子很重要;对于十年的计划来说,种树很重要;对于终身的计划来说,培养人很重要。背后的哲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

3、“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意思是说,人与自然要协调,才能让自然更美。背后的哲理: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

4、“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意思是说,规律是无形的。背后的哲理:规律是无形的,但是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规律、尊重规律、把握规律;不能因为规律是无形的,就忽略了规律的存在,做出违背规律的事来。

5、“誉不虚出,而患不独生,福不择家,祸不索人。”意思是说,荣誉靠实力才能获得;坏事往往也是事出有因的。背后的哲理: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人生观

1、“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意思是说,要有忧患意识,要务实,不能骄傲自满。背后的哲理:要有积极的人生观、谦虚谨慎的人生态度,要有忧患意识。

2、“善游者死于梁池,善射者死于中野。”背后的哲理:要有忧患意识。

3、“功成者隳,名成者亏。”背后的哲理: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正确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不仅仅是光鲜的名号。

华图网校:http://v.huatu.com

三、价值观

1、“君子善谋,而小人善意。”背后的哲理:应该利己利人、见利思义,而不能见利忘义、损人利己。 2、“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背后的哲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辩证法

1、“仁从中出,义从外作。”意思是说,仁义思想主要靠个人自觉自律二形成,而对于是否仁义的检验主要看对他人的所作所为。背后的哲理:内因起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意思是说,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拓宽眼界。背后的哲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背后的哲理: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4、“日极则仄,月满则亏。”背后的哲理:量变与质变。

总之,《管子》中的一些名言警句思想丰富,在申论文章写作中,如果遇到合适的论点,适当引用相关名言警句或许可以增加文章的思想性、文化性和生动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jr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