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3-10-05 19: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8地貌学复习提纲

1.地貌学的学科性质是怎样的?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学科性质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地貌成因要素包括哪些?地貌成因要素:地表物质、地貌营力、地貌发育时间F = f(PM)dt F :form;P :process;M :matter;t :time;P:内(营)力(放射能、重力能); 外(营)力(太阳能、重力); 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动态平衡; M:岩性、地质构造t:地貌发育时间;

3.地貌营力(地貌形成的动力)有哪些类型?它们之间有何关系?以及在地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地貌营力 概念 表现形式 对地貌的作用 相互关系 内力作用 地球内部的能构造运动(水平、加大地表起伏 ;地表同时出现;彼此引起的自然作垂直)、岩浆活一些巨型、大型的地消长、作用效果用力 动、地震 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相反;相互作作用的结果 用、相互影响的。 外力 作用 地球以外的能风化、剥蚀、搬削高补低,总趋势是引起的自然作运、沉积 夷平地表(中小型地用力 貌,也包括平原大型地貌)

– 4.气候与地貌的关系。地貌的分布规律(分带性)

气候地貌带 气候特点 外力作用特点 地貌特征 冰雪气候地貌带 冰川气候地貌酷寒 带 冰缘气候地貌全年严寒 带 温湿气候地貌带 干旱气候地貌带 温暖湿润 沙漠气候 冰川作用 冰冻风冰川地貌、冰水地化 貌 冻融作用、雪蚀作冻土地貌、雪蚀洼用 地 流水作用 流水地貌 风力作用、干燥剥沙漠、戈壁 蚀 生物化学风化 砖红土型风化壳、岩溶地貌 湿热气候地貌带 全年高温多雨 气候地貌的垂直分带性(高度分带)

以高度来划分 ,随高度降低,依次分布:

– 冰雪气候地貌带----高山气候(雪线以上)冰缘气候地貌带----亚高山带

温湿气候地貌区或湿热气候地貌区(流水作用为主)

上述划分,依山地所在纬度而异。低纬较高纬分带明显。

气候与地貌气候影响外力的性质和强度,从而影响其塑造的地貌,地貌也可以影响气候。 5.什么是气候地貌与构造地貌?

6.什么是坡地地貌?什么是坡地块体运动?坡地地貌是坡地上的风化岩块或土体主要在重力并常有水分参与的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流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块体运动斜坡上的风化碎屑或不稳定的岩体、土体在重力作用或有水活动等参与下,发生位移,称为坡地块体运动。 7.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8.坡地根据坡形和组成物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根据坡形,分为:直线坡,凸形坡,凹形坡,凹凸坡(复合坡)。物质组成:基岩坡,碎屑坡,土 坡

9. 根据发生崩塌的地貌部位和崩塌形式崩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及其概念?按地貌部位和

崩塌方式:山崩:山坡上规模巨大的崩塌。塌岸:发生在河岸、湖岸、海岸的崩塌。 散落:岩屑沿斜坡向下做滚动或跳跃式的连续运动

10.什么是崩塌?影响崩塌的因素?崩塌可以形成哪些地貌类型?斜坡上的岩屑或块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向下坡移动,称为崩塌。

1)地貌条件:坡度 (坡度要大于碎屑的休止角)松散物质组成的坡坡一般大于45°

? 黄土状物质> 50°基岩坡> 50°-60°坡高(坡地相对高度)松散物

质 < 25米 形成小型崩塌 25-45米 中型崩塌 > 45米 大型崩塌 坚硬岩石坡 > 50米 大型崩塌

? 有利于岩土体崩落的临空面 2)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狭义地质条

件)节理、断层、地层产状、岩性(组合)等都有影响(3)气候条件气温:加速物理风化 降水:增加负荷,加大重量,孔隙水压力增加 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和长时间的连续降雨)融冰化雪 ? (4)地表水的冲刷、浸泡地下水

? 地下水及其流动产生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裂隙充填物在水的软化

作用下抗剪强度降低 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降低危岩体与稳定岩体直接的抗拉强度

? (5)地震因素①地震加速度在边坡内部引起附加应力作用。②引起

边坡岩体结构和强度的变化。

? (6)人为因素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在山区进行各种工程建设时,

如不顾及地形条件,任意开挖,常使山坡平衡遭到破坏而发生崩塌。另外,任意砍伐森林和在陡坡上开垦荒地也常引起崩塌。 ? 崩塌地貌

? (1)崩塌壁 坡上部由于崩塌形成的陡坎地貌。 ? (2)崩塌沟 崩塌壁之下崩塌体位移时刨出浅的沟槽

? (3)倒石堆 崩塌的物体在坡角地带形成的堆积体,称为倒石堆。

是一种崩塌堆积地貌。

11.什么是滑坡?影响滑坡的因素有哪些?滑坡的类型划分? 斜坡上的大块岩(土)体,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块地向下滑动,称为滑坡。 影响滑坡的因素(一)地貌条件:斜坡的高度、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松散堆积层的滑动坡度 >20° 基岩滑动坡度 30°-40°

(二) 地质条件(斜坡的物质组成与地质结构)软弱结构造产状上倾向与坡向一致,

如节理面,断层面,不整合面等主要发生在遇水易软化的软弱地层上(三)地下水减弱土粒间的吸附力,增加荷载 ,加大下滑力。溶解土体中的胶结物,如黄土中的碳酸钙,使土体失去粘结力 。地下水增加孔隙压力,对滑体起浮托作用,降低抗剪强度不透水的软弱地层,软化成为滑动层。地下水沿滑动面运动,使摩擦系数减小,阻力降低。地下水运动产生动水压力(四)地表水 河水的侵蚀或海浪、湖浪的冲击,在河岸、海岸和湖岸(库岸)的坡脚水面附近进行掏蚀,使岸坡物体失去支持而产生滑坡。降雨或融雪时,将有一部分水分渗透到土壤中,将其浸润而使之滑动(五)地震6)人为因素:人工切坡 在坡顶堆积废渣土 人工爆破 将水排进滑坡裂缝等。 按组成物质分类:黄土滑坡,粘土滑坡,碎屑层滑坡,基岩滑坡— — 岩质滑坡 按滑层厚度分类:浅层滑坡(<10米)中层滑坡(10-20米)深层滑坡(>20米)按滑动面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分类:构造面滑坡(同类土滑坡)、顺层(面)滑坡、不整合面滑坡(切层滑坡) 按滑动年代分类:古滑坡、老滑坡、新滑坡)按运动形式可分为:牵引式滑坡:滑坡体前部(下部)首先开裂起动滑移,而后牵引中、上部岩土体依次开裂滑移的滑坡,称之为牵引式滑坡 。 推动式滑坡:滑坡体先从后缘(斜坡上部)开裂,滑坡体后部的巨大势能逐渐向中、前部推进,在滑坡体前部滑移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当滑坡体前部的抗剪能力支持不住滑动体推力时便产生滑动,这种滑坡称为推动式滑坡 。

12滑坡的地貌形态有哪些?滑坡裂隙有哪些?

(一)滑坡地貌构成(1)滑坡体(2)滑动面与滑动带(3)滑坡(后)壁与滑坡阶地(台阶)(4)滑坡舌与滑坡鼓丘(5)滑坡湖与滑坡洼地(6)滑坡裂隙:①环状拉张隙②剪切裂隙③鼓张裂隙④扇形张裂隙

13.地面流水有哪些类型?地面流水:是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它们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分类:片流:顺斜坡无固定流道的、面状流动的细小流水。 暂时性地面流水(干旱半干旱区) 暴流:低洼的沟谷中呈线状流动的暂时性地面流水。 长期性地面流水(湿润气候区):河流: 具有一定河道的长期性地面流水称

14.环流有哪些类型及其概念、作用结果?横向环流 河道水流表层的横向水流与底部的横向水流方向相反,如不考虑纵向水流的影响,这样在过水断面上就形成一个闭合的流动系统,称为横向环流。(1)单向环流 :①单向环流 :弯道环流(离心力差异)地球自转引起

2mv2的环流(地球偏转力)离心力 vF?J? ,比降引起的横向力p, rgr 随深度增加,流速减小;在弯道同一深度,靠近凹岸处流速大,凸岸处流速小 (2)双向环流(直道环流): 底部辐散型的双向环流(a)底部辐聚型的双向环流(b)(3)复合环流(存在多股主流) 一个河流中由三个以上环流组成的环流称复合环流。多出现在平原分汊河流或河床底部起伏不平的河段

15.流水侵蚀作用的方式及其概念、作用结果(槽床侵蚀类型) 流水破坏地表和攫取地表物质的作用,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1.流水侵蚀的方式:(1)化学溶蚀(2)机械侵蚀2.机械侵蚀的类型(1)坡面侵蚀:又称面蚀、片蚀。指坡面水流在流动的过程中比较均匀地冲刷整个坡面松散物质的作用,又称洗刷作用。作用:使地面高度均匀降低,斜坡后退 (2) 槽床侵蚀:水流汇集于线状延伸的沟槽或河槽中流动而进行的侵蚀作用,又称线状

侵蚀。①槽床侵蚀的方式:a.垂直侵蚀(下切、下蚀):水流垂直地面向下侵蚀

P?J结果:加深沟床或河床 b.溯源侵蚀(向源侵蚀):水流不断地向沟谷或河流的源头的侵蚀作用。结果:沟谷或河谷长度增加c.侧向侵蚀(旁蚀):流水对沟谷和河谷两岸进行冲刷的作用。侧蚀作用的原因:惯性离心力 冲击侵蚀凹岸 科里奥利力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结果:河床弯道处曲率增大,河谷加宽,不对称,凹岸陡,凸岸缓。 自由河曲及牛轭湖形成

16.流水搬运作用的方式 方式 推移 搬运物质 粗的沙、砾 (推移质) 中等的沙 (跃移质) 细、粉沙,粘土 (悬移质) 可溶物质 (溶解质) 搬运特点 水力>床底磨擦,沿床底滚或滑动 跃移 上举力>颗粒重力,跃迁,与床底不连续接触 与床底不接触 悬移 溶解搬运 呈均匀的溶液状态 17.片流的概念及其作用方式。影响片蚀作用的因素?其中植被在防止坡面侵蚀及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倾斜地面上形成的薄层面状流水称片流,亦称散流。 片流作用的方式:侵蚀:雨滴击溅侵蚀(雨滴冲击作用),坡面的流水侵蚀(冲刷、片蚀)

– 搬运、堆积四)响片蚀作用的因素1.气候-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 2.地形(1)坡度 200-600(40-50),冲刷作用最强(搬运能力、受水

面积)(下图)(2) 坡长 冲刷作用∝ 坡长(3) 坡形 支配坡地水流的集散,并影响流速3.岩性(地面结构)(1) 岩石的强硬(2) 粘结力和透水性4.植被(1)防止雨滴击溅(2)涵蓄水分,增加地表水的渗透能力,减小地表径流量(3)根茎固结土层,阻滞地表径流,控制坡面径流流速5.人为因素(1)植被管理失误 – (2)人类大量地毁林开荒(3)落后的耕作方式(4)乱挖滥炸和废石沙土乱弃 18.片流作用分为哪几个作用带?一)不明显冲刷带 位于分水岭地段,地形和缓,积水量较小,冲刷能力很弱(二)明显冲刷带 坡面中部,坡度较陡,片流水量因沿程补给而增大,冲刷强烈。(三)淤积带:位于坡麓,坡度减缓和流速降低发生淤积。

19.片流侵蚀地貌类型及成因 1 侵蚀坡面(纵剖面形态)是由片流侵蚀风化壳或已风化的岩石山坡而成的坡面。(1)下凹形坡面 成因:坡底下方与谷底接触,流速减小,侵蚀力减弱,坡麓堆积,上部后退。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特别是半干旱条件下,植被稀少,物质疏松,坡面冲刷强烈。主坡以后退为主,缩短和变缓较弱,形成的坡地凹形较明显。

(2)上凸形坡面 成因:坡地下方存在河流或沟谷,把上部侵蚀搬运下了的物质带走,还蚀去坡面下方的部分。 在温湿地区,由于植被条件较好,表面冲刷较弱,坡面过程主要是蠕动和雨滴的击溅引起的,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使主坡缩短和变缓,主坡的后退比较次要,因此坡地较多的以凸形坡的形式发育2.浅凹地 是指在河谷源头地区的浅平洼谷地形(无床谷地)特点(1)分布于分水岭附近、台地或高平原上;(2)两坡和缓,没有明显的坡折线(3)本身没有明显的谷底,但有一定的纵向倾斜4)长期发育的浅凹地底部堆积有坡积成因的土层,堆积土层与基岩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说明非原地堆积)

(5)浅凹地下游与深凹地或暴流沟谷甚至小河相连3.深凹地位于浅凹地的下游,是浅凹地

的延续部分.特点(1)有明显的两坡,坡度和深度较浅凹地大

(2)由浅凹地演变而成(冲刷作用在浅凹地上加强,发育时间较长) (3)也可由古冲沟或坳沟演变而成(沟坡扩宽、谷底充填) 20.沟谷类型及其特征(暴流)(一)暴流的特点 1.流量变化大,水位变化快,暴涨暴落 2.水流湍急3.大多由坡地片流汇集而成,含沙量大,颗粒大小混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差 类型 规模 深(m) 纹沟 <0.1 宽(m) 不易测得 坡面薄层水受阻碍,水层聚集成细小股流,微细,没有沟缘线,彼此穿插交织在一起,纵坡面与坡面一致,稍经耕犁,可消失 V形,没有明显谷缘,纵坡面与坡面大体一致 形态特征 细沟 0.1-0.4 <0.5 切沟 1-2 1-2 V形,沟缘较明显,纵坡面呈阶梯状 冲沟 几米-几十米几米-几十米展宽V形,纵坡面上陡下缓与坡面不一致 (或更大) (或更大) 拗沟 宽>深度 浅宽的U形,沟缘浑圆状,纵坡面平缓的凹形

21.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空间关系(一)集水盆 指沟谷上游的小型盆状集水洼地。成因:沟头的积水量大,冲刷力较大,水流侵蚀使沟谷延长,周壁崩塌

(二)沟谷主干 它是集水盆地水、沙的通路。具有谷深、坡陡、沟床纵向坡降大、跌水发育等特点.成因: 沟谷水流强烈下蚀作用,重力崩塌(三)洪积扇 暂时性沟谷水流挟带的大量泥沙、碎屑物质在出山口处堆积的扇形堆积体称为洪积扇.成因:沟谷水流的堆积作用 22.扇形地岩相带划分及其物质构成特征扇顶相:砾石粒径大,堆积层厚度大,分选差,透水性强 扇中相:主要由砾石、砂和粉砂组成,扁平的砾石呈叠瓦状向上游倾斜,常见交错层理 扇缘相:组成物质较细,由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具有水平层理和波状层理。 )扇体内部结构特征从平面看:由扇顶向扇缘的堆积物颗粒逐渐变细

从剖面上看: 在剖面中出现砂砾互层、砂层夹砾石透镜体或砾石层夹砂透镜体等结构。 23.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有哪些类型?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一种特殊洪流。.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分 (1)泥流 固体物质:以细小的粉砂和粘土为主,一般只夹少量的岩屑 容重高,呈稠泥状,有时有许多泥球 悬浮力强,侧向扩散能力弱 停积时泥流呈舌状,表面平整

(2) 泥石流 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宽,含大量的泥沙和石块等固体物质(含量通常在

15%-80%)容重高(1.3-2.3t/m3),运动极为迅速(3)水石流 固体物质以石块为主,粉砂、粘土等细粒物质含量很少 没有粘性

2.按泥石流的流体性质分(1)稀性(紊流性)泥石流(2)粘性(层流性)泥石流

3.按泥石流成因分(1)降雨型泥石流(2)融雪型泥石流(3)暴雨和融雪混合型泥石流 (3) 溃决型泥石流(5)地震型泥石流 地震形成崩塌、滑坡为泥石流提供松散固体

物质 地震破坏水坝,为泥石流提供水源 地震造成山崩、滑坡堵塞河谷,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lp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