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对策措施

更新时间:2023-09-28 13: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要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地位越来越明显,但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产安全事故却居高不下。建筑作业相对其他机械工业,具有作业环境复杂,立体交叉作业、高处作业多等特点,据不完全统计,高处作业带来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排在事故的前三位,事故伤害严重度较大,且损失也较大,有必要对事故成因作深入分析,提出对策措施,加以预防。

本文首先依据国家标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建筑高处作业的范围,对高处作业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成因、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进行了分析说明,对施工单位高空作业施工中普遍存在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面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其次按照海恩里希法则的原理,运用危险度分析法和事故树分析法分析出高处作业危险隐患的主要方面,得出高处作业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总结出: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性最高的是坍塌和高处坠落,其中危险部位无防护措施、操作人员思想疏忽和场地视线不清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的因素。并且本文针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工程防范措施。最后有针对性地从安全教育、安全防护措施、现场管理、安全检查、本质安全、应急管理和安全文化等七个方面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更多的高空作业依靠机械化,而不是靠更多的人工作业,本文在最后章节介绍了高空作业车的发展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在相关的建筑行业中就其出现的安全隐患,可以方便、有针对性的找出预防和控制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行业 高处作业 安全隐患 对策措施

I

目录 目 录

摘 要 .................................................................... I 1 绪 论 .................................................................. 1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 1.2 我国民用建筑高空作业安全现状 ...................................... 1 1.3 我国民用建筑高空作业的研究方法 .................................... 2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3 1.5 研究依据 .......................................................... 3 2 民用建筑高空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 5

2.1 高空作业概述 ...................................................... 5 2.2 高空作业事故产生原因 .............................................. 5 2.3 高空作业安全隐患分析 .............................................. 7 2.3.1 高空临边与洞口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 7 2.3.2 高空攀登与悬空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 8 2.3.3 高空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 12 3 高空作业事故防范的对策措施 ............................................. 16

3.1 高空作业事故工程防范措施 ......................................... 16 3.1.1 临边、洞口的事故防范措施 ..................................... 16 3.1.2 攀登与悬空作业事故防范措施 ................................... 17 3.1.3 操作平台与交叉作业事故防范措施 ............................... 19 3.2 高处作业事故的管理措施 ........................................... 20 4 高空作业车行业发展与展望 ............................................... 23

4.1 我国高空作业车行业发展 ........................................... 23 4.2 我国高空作业车的展望 ............................................. 24 5 结论与建议 ............................................................. 27 参考文献 ................................................................. 28 致 谢 ................................................................... 29

II

1绪论

1 绪 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建筑业在世界各国都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地位越来越明显。民用建筑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25%,建筑业已成为我国支柱产业。由于建筑生产劳动力密集,其中一线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加上作业环境的复杂,露天高空作业多,因此,行业风险较高。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建筑业伤亡事故已由原全国排列第三位,跃入行业第二位,仅次于矿山。

高空坠落是建筑施工作业中造成工伤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高空坠落事故高达40000到75000起,而80%以上是死亡事故。高空作业总是让人捏一把汗,有关高空作业坠楼殒命的惨剧,不时见诸报端。安全知识的贫乏、安全意识的淡薄、安全行为的松懈??它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家庭悲剧,让人不得不关注。因此,建筑施工中对高空作业中安全隐患的分析及研究防范措施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加强对高空作业中涉及的设施、人员、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建立建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在施工中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能得到有效执行。如何控制或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对建筑行业发展要求很高,尤其是高空作业是危险程度相当高的行业,繁重的劳动强度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种种不测因素,都直接威胁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了在以后的工作、生活过程中避免出现意外伤害,我们在研究建筑行业高空作业时,需要了解高空作业的工艺流程,熟悉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系统安全评价方法,找出安全隐患并分析,提出对策措施。同时,通过撰写该论文,应该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学会安全评价的方法,为以后的工作道路上做铺垫,为我国建筑行业做出一定贡献。

1.2 我国民用建筑高空作业安全现状

建筑业在世界各国都是重要的国民经济生产部门,对于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建筑业总产值从2003年的23083.87亿元到2006年已突破4万亿元。2003年建筑从业人数为2414.3万人,到2006年建筑业从业人数约为4000万人,约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25%,建筑业已成为我国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建筑业在我国是仅次于矿山采掘业的风险事故高发产业,建筑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由于建

1

1绪论 筑生产劳动力密集,其中一线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安全生产意识不强, 加上作业环境的复杂,露天高空作业多,因此行业风险较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表明,仅2006年我国建筑业伤亡事故就发生2224起,死亡2538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建筑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问题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绝大部分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研究我国建筑业安全管理,对降低我国建筑业较高的伤亡事故发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1.3 我国民用建筑高空作业的研究方法

1998年《建筑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建筑安全管理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初步实现安全工作信息化管理和对施工现场实施安全管理体系评价。但是,当前高空建筑安全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管理缺陷、行为失误、建筑安全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等。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提出的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技术方法已多达几十种,如预先危险分析( PHA)、安全检查表法( SCL)、运行危险分析( OHA)、故障危险分析( FHA) 等就是定性分析评价方法的典型代表;而定量分析评价方法以故障树分析法( FTA) 和事件树分析法( ETA) 为代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在建筑高空作业行业中的系统安全分析与评价技术的方法不仅从单一分析方法转变为多种分析方法结合,而且还提出了新的系统分析方法。其中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蔡清愉,赵蕾和天津大学硕士董睿发表的期刊为代表。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蔡清愉,赵蕾在《PHA-LEC法在建筑施工方案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将两种分析方法有效地结合。该文指出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对事故的危害级别确定是在定性方面,提出的对策措施针对性相对模糊;作业条件文献性评价法(LEC)全面考虑作业过程中危险因素,提出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可能导致的后果,很少针对具体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为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性,做好对被评价、检测工程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辨识,将两种方法结合,用PHA-LEC法确定危险因素,分析发生事故原因及条件,预测事故后果,定量分析发生事故等级,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天津大学硕士董睿在《基于风险分析的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与对策》对其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将鱼骨图分析法运用于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分析。并且运用系统的观点,从八个方面构建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可拓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运用较为客观的熵值法来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接着将评价模型应用于典型案例分析,应用结果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正确认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提高其安全管理的水平,降低或消除事故的发生,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都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

1绪论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安全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缺少市场化的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措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据统计,目前建筑业使用农民工人数已经达到3100万,占建筑行业从业人数80.5%。这些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这是导致很多人为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通过对国内外建筑行业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高空作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的安全隐患:脚手架和井字架的搭设错误等支撑系统搭设不稳定、基坑的开挖和临边洞口的防护不规范、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现场施工机具的防护不到位、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不醒目、劳动保护用品使用不规范等。为了达到预防事故和减少事故损失的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加强对危险源工作面的动态监督和控制;强化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只有充分做到上面的三点,才能减少建筑行业的安全隐患,才能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1]。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处作业是指人在一定位置为基准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国家标准GB3608—93《高处作业分级》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根据这一规定,在建筑业中涉及到高处作业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在建筑物内作业时,若在2m以上的架子上进行操作,即为高处作业。

在编写本文的过程中首先针对某高层建筑物施工现场的高空作业,熟悉其工作流程,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从中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找出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主要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针对同类建筑行业高空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提出经验教训总结和解决措施。具体技术路线如下:

1 对民用建筑行业高空作业现状调查分析; ○

2应用现代建筑工程高空作业施工安全技术及相关国家法规和行业标准; ○

3针对某一具体施工现场的高空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危险源辨识,○找出

各种危险有害因素;

4利用安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主要危险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5从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方法两个方面提出对安全隐患的控制措施及建议; ○

[2]

6针对同类建筑行业高空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提出经验教训总结和建议。 ○

1.5 研究依据

我国安全法规的规范文件主要有六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国际法律文件。民用建筑高空作业主要涉及以下几种法律和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安全第一章明确要求: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y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