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

更新时间:2023-10-09 1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

程 教学大纲

广东工业大学社会科学部

I

2003.11

II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化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第二节 意识与物质世界 第三节 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党的思想路线

第三章《世界的普遍联系与辩证发展》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人类的实践与世界的辩证性 第二节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范畴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认识的基础和本质 第二节 认识的辩证运动 第三节 认识过程的动力机制

第五章《社会历史观及基本问题》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及其社会的本质

第二节 从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渡的辩证性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

第六章《社会的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 (一)教学重点

I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第二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第三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第四节 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

第七章《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者》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节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三节 社会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四节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五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第八章《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一)教学重点 (二)教学难点

第一节 社会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节 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 第三节 人的发展

II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大学生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辩证唯物的物质观和意识观、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科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使他们能够科学理解毛泽东的哲学思想、邓小平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为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本大纲是根据教育部社政司2003年17号文“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和广东高校2003年新版教材重新制定的。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授课大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 教学重点:

第一节重点讲授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要解决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和哲学的研究对象及社会作用等问题。哲学基本问题集中在对两大阵营和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的理解上,同时对哲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也要做系统的概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要通过整体性的概述让学生了解和把握,进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在19世纪中叶产生的必然性,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致性问题要通过联系实际去分析和把握;介绍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二) 教学难点:

注重从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大背景下工夫,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许多概念学生在中学的政治课已经有接触,重点是如何讲深将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中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的分析,无论是讲授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分析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和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与中国化的问题,都要求有整体的把握。

第一节 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 哲学的基本派别和历史演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四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III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p9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