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4-02-26 18: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读阿德勒《超越自卑》有感

《超越自卑》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32年,在这部书中,阿德勒博士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自卑感形成的原因,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是如何克服自卑感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

本书的第一章《生活的意义》是全书的纲领,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理论核心。阿德勒说,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到: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下。而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明明白白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最深层的感受。

每个人肯定都在刻意或不经意的时候问过自己,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或许没有多少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同样的,没有人能够拥有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有在与他人交往时,才有存在的可能。”而我们生活的意义则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相合作。”作为教师这个职业,这种生活的意义体现得尤为明显。这种意义产生于与他人的接触中,而这接触的对象就是少年儿童。童年时期是生命意义的孕育时期,教师在这个时期的责任又尤其重大,不管有意与否,教师都在将自己对人生的解读传递给与之关联的儿童。

阿德勒的童年早起并不快乐,可以概述为“一直在与疾病和自卑感做斗争”。但他从不相信命运。阿德勒的学习很差,他的老师曾经检疫阿德勒的父亲不要指望他能做别的什么,就做一个鞋匠足以。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阿德勒最终成了班上最好的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身上总有不如别人的劣势,只是有人发现了,并将其放大了,而有人被其他方面的优越感所掩盖。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像阿德勒那样克服自卑而获得优越感,教师所要做的是让孩子正视自己的问题,正确定义存在的问题,发现优势,发挥优势。教师要对他的学生发生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并使之相信,他

可以在这种兴趣以及其他的兴趣上都获得成功。当儿童对某一点有了自信时,要想在其他个点上刺激他就容易多了。孩子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他们相信自己再也无法进步了。他们看到别人遥遥领先,便认为自己永远无法追赶上去。对于天赋这种东西,如若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教师应该要放弃这样的迷信。

《超越自卑》的英文名字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生活的意义需要自己去把握。这本书不但是心理学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为人父母者必读的经典之作,对普通人来说,也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能更好地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信心,取得成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vn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