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更新时间:2023-03-08 05:45: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学校党政领导十分重视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历届领导班子一直把高水平运动队作为宣传学校、开展交流的重要窗口,提高教学、促进科研的有效手段。学校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副校长牵头,体教部、教务处、学生处、招就处、团委,各相关学院负责领导组成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领导小组(图1),并设置了专门的办公室和管理人员,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条例和办法,每年初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审议工作计划,专题讨论、研究和解决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经费预算、训练、竞赛、管理、学习、就业、训练场馆建设等问题。认真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校办学方向和实际条件,定期制定发展规划,对师资建设、工作思路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以此推动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科学发展。

分管副校长 校高水平队领导小组 办公室 教练组医疗保障后勤保障科研组二、强化管理,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贵州大学根据教育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和贵州省教育厅黔体发(2001)177号《贵州省招收高水平运动员、体育后备人才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出台了《贵州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每年定期在网上公布。在实际招生工作过程中,成立由校领导牵头,校招就处、教务处、纪委、体教部、保卫处、校医院等部门组成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分工,协调合作,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图1 贵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构设置图

1

并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随时接受社会监督,在省招办的领导与督促下,完成测试、公示工作,认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选拔优秀人才。从开始招生至今,从未发生过违纪违规现象。

我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学籍管理、日常管理和训练竞赛管理有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学籍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把教学管理的建章立制放在了重要位置,先后制定、修订了多个教学管理文件,健全完善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制定了《贵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办法》、《贵州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假期集训规定》、《贵州大学关于参加体育竞赛奖励标准的规定》等,这些年大大促进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我们在注重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同时,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由主管训练领导定期检查,及时通报检查情况。

训练竞赛方面,田径项目教练员根据比赛任务,详细制定训练计划,具体安排训练周期,全面兼顾技术、技能学习、休息调整和比赛活动,每周一至周五安排三次训练,每次两小时,周末安排一天,保证每周训练总时数达12小时以上,训练和比赛后都要进行书面总结。日常管理方面,配备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由所在学院辅导员、领队和教练员等组成。运动员入学以后,通过建立高水平运动员资料库,制作运动员档案卡,详细记录每一名运动员每一学期的学习、训练、比赛、伤病、奖惩、就业等情况,直至毕业。

三、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业务素质优良、富有创新精神、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练员队伍,是优化教育资源、满足训练需要、确保优异成绩的首要任务。我校采取培养、引进、激励等多种措施,努力改善田径教练员队伍结构,充分调动广大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符合学校要求,适应训练需要的教练员队伍。目前,贵州大学有田径项目教练员7人(表1),结构状况如下:

年龄结构:教练员7人中, 35岁以下教练员1人,占总人数的14.3%;36-45岁教练员4人,占总人数的57.1%;46—55岁教练员2人,占总人数的28.6%。

学历、学位结构:所有教练员均为大学以上学历,有硕士学位的1人,另有1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

职称结构: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比例为2:3:2,高级职称占

2

教练员总数的71.43%。

学科(专业)结构:田径项目教练员所学专业主要涵盖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门类,加上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文环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我校田径项目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选拔制度,打破传统的任命制,采取竞争上岗方法,实行聘任制。主要从训练成绩、管理能力、训练技巧、敬业精神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确定最优秀的教练员走上工作岗位。教练员的劳动报酬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予以体现,一是平时训练按照学校规定,一次训练课按两学时课酬计算;二是集训期间每天补助100元。对取得较大突破或获得较好成绩的教练员,在职称晋升和年终考核上给予优惠政策,优先考虑,同时给以一定的物资奖励。

我校采取外引内稳的政策,切实加强田径教练员队伍建设。2005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方位、多渠道积极引进训练急需人才,引进高级教练员1人。同时,学校还制定计划安排教练员在职进修或脱产攻读学位,或参加体育总局、大体协、省体育局举办的多种项目资格培训班学习,取得了较好效果(表2)。田径项目有多位教练员带队成绩突出而被授予“优秀教练员”称号。

近年来,田径项目教练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和学术交流,广泛涉猎学术前沿,学术成果丰硕。广大教练员学以致用,“研”以致“训”,把自己对学科前沿动态的理解和捕捉到的最新信息引入训练课堂,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眼界,而且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力地促进了训练水平的提高。从7位教练员科研情况来看,平均每人每年都有一篇以上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有多篇论文在2006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上获奖,其中刘炜教练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教材3部,承担课题3项,余章彪教练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研究课题还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贵州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的大力资助。

表1 贵州大学田径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信息表

姓名 年龄 学历 职称 科研状况 所带运动员成绩 2006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子100米第二名,男子1500、5000、10000米第一名,400米栏第一名,4×100米接力赛第二名,4×400米接力赛第二名。 发表论文10篇 刘炜 48 本科 教授 主编教材3部 主持课题3项 3

2008年贵州省高校田径锦标赛乙余章彪 43 研究生 发表论文12篇 教授 主持课题3项 出版教材1部 组女子铅球第一名,女子铁饼第一名,男子铅球第一名,男子铁饼第一名,男子110米栏第三名。 2008年贵州省高校田径锦标赛乙组男子100米第二名,200米第二韩伟 52 本科 副教授 发表论文2篇 名,男子4×400米第一名,男子4×400米第一名,男子跳远第三名,女子三级跳远第二名,男子三级跳远第一名。 2006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子100米第二名,男子1500、5000、10000米第一名,400米栏第一名,4×100米接力赛第二名,4×400米接力赛第二名。冉孟刚 45 本科 副教授 发表论文2篇 参编教材1部 女子甲组200、800、100米栏、5000米竞走第一名,乙组男子100、200、800、1500、5000、10000米竞走第一名。乙组女子800、1500、5000、10000、4×400米接力赛第一名。 2008年贵州省高校田径锦标赛乙朱应飞 42 本科 副教授 发表论文2篇 参编教材1部 组女子铅球第一名,女子铁饼第一名,男子铅球第一名,男子铁饼第一名,男子110米栏第三名。 发表论文4篇 讲师 主持课题2项 参编教材4部 2008年贵州省高校田径锦标赛乙组男子跳远第三名,女子三级跳远第二名,男子三级跳远第一名。 2006年贵州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女子甲组200、800、100米栏、谭永昌 38 本科 讲师 发表论文1篇 参编教材1部 5000米竞走第一名,乙组男子100、200、800、1500、5000、10000米竞走第一名。乙组女子800、1500、5000、10000、4×400米接力赛第一名。

4

吴绍奎 30 研究生 表2 贵州大学田径高水平运动队专职教练员培训、进修、考察情况表

姓名 刘炜 余章彪 职称 教授 教授 项目 田径 田径 培训、进修、考察内容 2009年赴日本高校进行体育工作考察 2008年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培训班 2008年全国高校田径教练员培训班 2009年全国板鞋邀请赛教练员培训班 冉孟刚 副教授 田径 2009年全国大学田径锦标赛裁判员 2009年全国高脚邀请赛教练员培训班 上海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韩伟 副教授 田径 吴绍奎 讲师 田径 四、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

我校不断加大运动场馆改造和建设,积极改善教学训练条件。2006年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北校区体育中心、田径场,蔡家关校区综合体育馆,改造了蔡家关校区田径场、南校区田径场,体育场馆设施是西南地区高校最具规模的集教学、训练、比赛为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所之一。体教部场馆中心根据各项目训练时间,对各场馆进行了具体的时段使用安排,确保其充分利用,又做到专场专用。目前,用于田径项目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运动场馆有:多功能体育场馆2个,田径场4个,室内健身房3间,能充分满足教学、训练和竞赛需要。

为满足高水平运动队建设需要,体教部建立了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现有面积200余平方米,单件价值800元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90余件,总价值近百万元。相关设备主要有运动医疗保健室,配有TDP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按摩器,吸氧机,电针仪,火罐,针灸等医疗器械,还专门配置了两名医务专家,对运动员进行伤病治疗和疲劳恢复,为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一切条件保障。

我校的训练和竞赛经费主要来自于学校划拨的竞赛专项经费和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民宗委的横向经费与竞赛奖励资金。从2004年起,随着各代表队训练和群体竞赛活动需求的日益扩大,学校每年划拨的训练竞赛经费逐年上升,体教部根据当年省内外竞赛计划,统筹安排各高水平运动队的常年训练和假期集中训练,为运动员购置训练、比赛装备和训练器材及辅助设施,发放训练补贴,全额解决外出比赛的交通、食宿、医疗等费用。从2004年起,田径项目训练和竞

5

赛年度经费预算在30万元以上,人均经费额数约为8000元以上。经费上的有力保障,更好地调动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提高了训练效果和竞赛成绩。

五、正确处理“学训”矛盾,力争学业与训练双丰收

针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成绩普遍较差,训练、参赛时间较多的“学训”矛盾,各学院、体教部和教练员科学地制定学习、训练和参赛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培养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和训练主动性。认真落实学校有关文件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加强运动员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和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管理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教育管理力度,规范运动员行为,广泛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精神文明活动,着力解决运动员法纪观念淡漠、诚实守信认可度较差、不文明礼貌现象较为突出等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和为学校争光的主人翁意识。

自2004年9月以来,贵州大学共计招收田径项目高水平运动员21人,现有在读、在训7人。2004、2005级共6人已顺利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率达100%(表3)。在我校自主培养的高水平运动员中,现有再读硕士研究生1人,有多人次在校期间获得“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体育道德风尚奖”、“贵州大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及各类奖学金奖励,体现了较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近四年以来,在田径教练员、运动员的刻苦训练下,运动员运动成绩在入学前后均有较大提高,从未出现过重大伤病事故。并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及全省各项综合性及单项赛事。2007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我校高水平运动员母应秀荣获大学生女子组第一名,周滔荣获大学生男子组第二名,2008年李崇凤荣获大学生女子组第一名,并取得了团体第二名的骄人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9年李崇凤又荣获大学生女子组第二名,体现出我校高水平运动员突出的个人实力。在其他比赛中,我校高水平运动员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表4),目前贵州省大学生竞赛的许多纪录都由我校运动员创造并保持。

表3 贵州大学田径项目已毕业高水平运动员信息表

姓名 性别 年级 专项 学院、专业 是否在读 是否毕业 学位情况 6

张成 张顺 李东伟 田保同 张可祥 董玉明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2004 2004 2004 2004 2004 2005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经济学院 管理学院 法学院 管理学院 经济学院 电力工程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毕业 毕业 毕业 毕业 毕业 毕业 经济学学士 管理学学士 法学学士 管理学学士 经济学学士 工程学士 附件4 贵州大学田径高水平运动队部分竞赛成绩表

姓名 董玉明 张可祥 李广田 王章坤 周滔 杨召辉 母应秀 吴道慧 李崇凤 董玉明 刘星 田志超 苏玉梅 从事项目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田径 赛事名称 时间 地点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贵阳 比赛名次 男子乙组100米第一名 男子乙组200米第一名 男子乙组800米第一名 男子乙组1500米第一名 男子乙组5000米第一名 男乙10000米竞走第一名 女子乙组800米第一名 女子乙组1500米第一名 女子乙组10000米第一名 男子乙组跳高第一名 男乙跳远、三级跳远第一名 男子乙组铅球、铁饼第一名 女子乙组铅球、铁饼第一名 女子4×400米接力第一名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田径 省第一届大学生运动会 2006 贵阳 男子4×100米接力第一名 六、夯实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群体工作

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和群体工作的广泛开展,一方面能增强学生体育锻炼观

7

念,改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竞技水平基数的提高,不断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补充后备力量,同时,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也积极推进了学校群体工作的开展。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贵州大学非常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拔专款购买了九套仪器,并成立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心,每学年分校区定期组织测试工作,并及时统计数据上报教育部。近三年学校学生测试人数和上报率均为100%,及格率分别为99.08%、85.94%和85.94%。

阳光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开展群体活动的主要环节。多年来,在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体教部的精心筹划,学校群体工作,始终坚持以竞赛为杠杆,以学生广泛参与为目的,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组织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群体竞赛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整体氛围。

每年一届的校“体育节”,为学生提供了体育教学成果检阅,展示学生运动水平的舞台。田径项目是“体育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但具备技能性同时具有一定竞争性和趣味性,让广大学生在活动中、竞争中享受体育乐趣。

贵州大学的田径项目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坚持教学训练并重,最大限度利用学校综合优势,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训练方法,提高训练质量,严格要求,规范管理,鼓励竞争。同时,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和矛盾。第一,思想不够解放,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田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发展。第二,教练员队伍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学术梯队与学科群体活力不强,教师型教练员急需完成向高水平教练员转型。第三,学生发展不平衡,不少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外语水平较低,在一些指标考核上达不到要求。

贵州大学 二○一○年四月

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z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