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1 项目1汽车养护基本知识 简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30 16: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年 月 日 模块1 项目1 汽车维护的基本知识 任务1认识安全防护措施 目标教学 知识目1. 了解汽车维护前的基本规范。 标 2. 掌握汽车维护安全生产的要求。 技能目能正确、熟练掌握汽车维护认识安全防护要求及基本规范。 标 1.掌握生产前期准备工作。 2. 掌握维护作业的安全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时安排 教学条件 课外作业 检查方法 教学后记 掌握维护作业的安全要求。 借助于多媒体视频,讲授认识安全防护措施,使学生更形象了解认识安全防护措施。通过老师的示范演示使学生了解汽车维护前的基本规范及省生产安全要求。 1.汽车维护前的基本规范约20分钟。 2. 汽车维护安全生产的要求约30分钟。 多媒体课件、汽车实训车间。 阅读维修手册 1. 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2. 拆装完成质量评分,计平时成绩。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1 认识安全防护措施 【任务引入】 一些无牌经营维修店的维修人员在维修汽车的过程中,不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往往会造成事故。所以,车辆维护作业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学习目标】 1. 了解汽车维护前的基本规范。 2. 掌握汽车维护安全生产的要求。 【知识链接】 一、生产前期场地、车辆及维修与人员准备工作 1.车辆的内部防护 (1) 将方向盘套装到方向盘上。 (2) 将座椅套从上到下套装在驾驶座上。 (3)将地板垫铺设在方向盘下方地板上。 (4)在变速器操作杆上套上保护罩。 2.车辆的外部防护 (1)将翼子板布粘贴在汽车左、右侧翼子板上,要求翼子板布将翼子板全部覆盖。 (2)将前格栅布粘贴在汽车的正前面,要求前格栅布将车头前部、前照灯总成、前保险杠全部覆盖。 3.维修人员的防护 (1)工作服 为了方便安全操作,维修人员的工作服必须结实、合身。为了保护车身内外,不可将纽扣、手表等坚硬物体暴露在外。还需要保持工作服的整洁。 (2)工作鞋 工作鞋前部有保护钢板,底部可以防滑并绝缘,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重物坠落及工作区域的油污给工作人员造成危险。工作时,请穿着符合要求的工作鞋。 (3)工作手套 工作时,必须穿戴工作服和工作鞋,而工作手套可根据工作内容来决定是否佩戴。如提升重物或拆卸发热的物体时必须戴手套;而在操作旋转设备时,严禁戴手套。 在工作中,操作会产生碎片的旋转性工具时,还应佩戴护目镜。 二、维护作业的安全要求 汽车维修工作中人员的防护要求如下: (1)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不准赤脚,穿拖鞋、高跟鞋和裙子等进行工作。 (2)工作时禁止吸烟,且要集中精神,不准说笑、打闹。 (3)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并应爱惜工具及设备。 (4)严禁无驾驶证人员开动车辆,严禁开动与驾驶证规定不相符的车辆。 (5)未经领导批准,非操作者不得随便动用机床等设备。 (6)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保持整洁,做到文明生产。 (7)严禁一切低燃点油、气、醇与照明设施及带电的线路接触。 三、5S 5S 是现代企业普遍推行的管理方法,是保持车间环境、实现快速可靠、安全工作前的提。5S 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学后测评】 一、填空题 1. 车辆维护作业前需要车辆进行 和 两种防护。 2. 维护人员的防护包括 、 、 。 3. 汽车维修、护过程的安全操作规则包括 、 、 。 4. 工作场所、车辆旁、工作台、通道应 ,做到 。 5. 使用一切机械工具及电气设备,必须遵守其 ,并应爱惜工具及设备。 二、选择题 6. 工作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下列穿着符合要求的是( )。 A. 赤脚 B. 穿拖鞋 C. 高跟鞋和裙子 D. 紧身的工作服 7. 汽车完成作业后,由( )进行总检。 A. 维修工 B. 维修组长 C. 车间主管 D. 质检员 8. 维修车间的工作灯一般为( )。 A. 36 V B. 220 V C. 380 V D. 12 V 9. 在操作旋转设备时,( )戴手套作业。 A. 并未规定 B. 严禁 C. 应该 三、简答题 10. 简述生产前期的准备工作。 11. 简述维护作业的安全要求。 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年 月 日 任务2 认识工具的操作规范 目标教学知识目1.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 标 2.掌握常用工具及设备的规范使用方法。 技能目1.会正确使用常用维护工具。 标 1.会正确使用专用工具。 3.会正确使用常用的设备。 1.双柱式、四柱式、龙门式的正确使用。 2.废机油收油机能正确使用。 3.电动抽油机的使用。 4.电脑解码仪的使用。 5.轮胎拆装机的使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学时安排 1.电脑解码仪的使用。 2.轮胎拆装机的使用示范。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通过动画模拟工具使用的实际操作状况进行讲授,使学生更形象了解工具操作规范化。通过老师的示范工具的正确演示使学生了解工具的正确使用与技巧。 1.常用维护工具的使用约30分钟。 2. 废机油收油机能正确使用约25分钟。 3.双柱式、四柱式、龙门式的正确使用约40分钟。 4. 轮胎拆装机的使用约1小时。 5.工具使用后点评约25分钟。 6. 学生操作约3小时。 教学条件 课外作业 检查方法 教学后记 多媒体课件、常用工具及常用设备。 了解汽车维护的其他工具及设备的使用。 3. 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4. 拆装完成质量评分,计平时成绩。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2 认识工具的操作规范 【任务引入】 谈到维护维护,许多顾客都会自然地联想到工具的使用。有人会说,工具的使用有谁不会呢?然而工具的规范使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工具和设备。 2. 掌握常用工具及设备的规范使用方法。 【知识链接】 一、认识常用工具 汽车维护过程中的常用工具包含梅花扳手、开口扳手、活动扳手、T 字套筒、螺丝刀、扭力扳手、铁锤等。 1.梅花扳手的使用方法 梅花扳手的使用方法如下:操作时右手应当按在扳手与螺栓的连接处(防止左手用力时,由于力臂改变而造成力矩方向的改变,而损坏螺栓);左手握住扳手,沿顺时针方向用力上紧螺栓,如果此时螺栓无松动,则表明螺栓符合使用要求;如果松动,则应将其紧固。 2. 开口扳手的使用方法 开口扳手的使用方法如下:必须令开口向下与螺母相接,然后顺时针上紧螺母,相反则为拧松;要特别注意的是,用力的方向不要与开口扳手开口的朝向相同,防止用力的时候,令螺母滑牙。 3. 活动扳手的使用方法 (a)使用活动扳手的正确示范 (b)使用活动扳手的错误示范 (4)T字套筒使用的方法如下: (a)T字套筒的实物 (b)使用T字套筒的示范动作 (5)螺丝刀的使用方法如下: (a)螺丝刀的实物 (b)使用螺丝刀的示范动作 4. T 字套筒的使用方法 (a) T字套筒实物图(b) 使用T 字套筒的示范操作 5. 螺丝刀的使用方法 (a) 螺丝刀实物图(b) 使用螺丝刀的示范操作 6. 手动扭力扳手的使用方法 现阶段手动扭力扳手主要分为指针式和自滑转式。运用自滑转式手动扭力扳手旋紧车轮螺母的操作方法如下: (1)从工具车中拿出扭力扳手,按照规定的扭矩调好,并锁住。再从工具车中选好短接杆和套筒,准备锁紧螺栓。 (2)用右手握住扭力扳手手柄,左手握接杆连接处,将套筒套进螺栓,然后右手慢慢用力向下旋紧,当听到“嗒”的一声时就可以停止操作。此时螺栓应不松动,如果存在松动,则应将其紧固。最后退出套筒时的速度不要太快,以防止套筒掉落。 7. 铁锤的使用方法 (a) 手腕挥锤子正确手法(b) 手臂挥锤子正确手法(c) 肘部挥锤子正确手法 (d) 锤子的错误拿法(e) 锤子的正确拿法 二、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汽车维护作业的专用工具包含:机油滤清器扳手、轮胎气压表、轮胎花纹深度计

等。 1.机油滤清器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机油滤清器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下:从工具车上拿出机油滤清器专用工具,套在机油滤清器上。逆时针方向为旋松机油滤清器,顺时针方向则是拧紧。 2. 轮胎气压表的使用方法 轮胎气压表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轮胎气压表测量端槽口与轮胎气门嘴对正压紧,如图所示。这时轮胎气压表指针发生偏转,其指示值即为该轮胎的充气压力;或者轮胎气压表标杆在气压作用下被推出,这时标杆上所显示的数值即为该轮胎的充气压力。 (2)测量完毕后,应仔细检查轮胎气门芯是否有漏气,若有漏气,应予以排除。 3.轮胎花纹深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轮胎花纹深度计的方法如下:将轮胎花纹深度计的尖端,伸入轮胎胎面同一横截面的几个主花纹沟中,测量深度,得出一组数值,求各数值的平均数。如果经常在高速上行驶车辆的轮胎剩余花纹沟深度低于3 mm 时,建议进行更换。 三、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 1.举升机的结构与种类 举升机主要有双柱式、四柱式和剪式等类型,一般采用电动液压操纵系统驱动,设有双保险自锁保护装置,具有升降平稳,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 2.举升机的使用方法 (1)柱式举升机的使用方法 用双柱式举升机支起汽车时支臂的安放位置。在举升车体时,应尽可能伸出相近长度支臂,并使车体前后保持平衡。安装支臂时,不要接触到制动管和燃油管。 注意事项如下: ① 车辆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举升机的举升能力。 ② 根据车型和停车位置的不同,应尽量使汽车的重心与举升机的重心相接近。严防偏重。为了在操作维护车辆的过程中能够打开车门,汽车与立柱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 ③ 转动、伸缩、调整举升臂至汽车底盘指定位置并接触牢靠。 ④ 汽车举升前,除操作人员外其余人等应与举升机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发生意外。 ⑤ 汽车举升时,要在汽车离开地面的较低高度进行反复升降,无异常现象时方可举 升至所需高度。 ⑥ 汽车举升后,应落槽于棘牙之上并立即进行锁紧。 ⑦ 汽车下降前,应当先将举升开关向上打开,并打开保险开关。 ⑧ 汽车下降时,应当一边开着保险开关,一边向下拉举升开关,使汽车安全 缓慢下降。 ⑨ 当汽车完全降下后,收回支臂并排放回原位。 (2)剪式举升机的使用方法 ① 使用前的准备 为确保安全,举升机应处于良好的状态;使用前应先进行性能检查。 ② 检查内容 a. 电源线是否完好; b. 各按钮是否有效; c. 输油管等是否有漏油现象; d. 臂架上各交叉点螺母是否紧固。 ③ 操作步骤 a. 撑开支腿,调整支腿螺栓,使升降台保持水平,然后锁定支腿定位栓; b. 接通并打开电源,待指示灯亮后试车一次即可进行工作。 ④ 使用须知 a. 按规定载荷工作,严禁超载,在特殊情况下最多不得超载10%; b. 在没有安全护栏的固定式升降台上严禁载人作业; c. 在运动过程中,不得晃动举升臂; d. 升降台工作时,必须撑开支腿,严禁人为地在工作平台上激烈摇晃。 e. 严禁在工作台上进行任何带电作业; f. 发现升降台工作压力过高或声音异常时,应立即停机检查,以免升降台遭受严重破坏。 g. 使用时风力不大于5 级,雷雨天气不要使用升降机。 3.电子检漏仪的使用方法 电子检漏仪是用于检测R12 或R134a 两种制冷剂中的一种,而有些则适用于检测两种制冷剂的泄漏,因此,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电子检漏仪,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用。 电子检漏仪的检查方法是首先打开电源开关,调整检漏仪的灵敏度,当调整到检漏仪响声消失时即为标准度;随后将检漏仪的探头沿空调制冷系统的管路进行检测。当存在渗漏时,泄漏警告灯闪亮,并同时发出警告声。 4.废机油收油机的使用方法 废机油收油机的使用方法如下: (1)将车辆举升到合适高度后,将废机油收油机平稳放置 在发动机的正下方。 (2)检查废机油、收油机并关闭出油阀,打开放气阀。 (3)调整接油漏斗的高度,并调整好漏斗的位置,防止机 油洒落到地面。 (4)待发动机的机油放净后,装复发动机的放油螺塞并按 规定扭力拧紧。 (5)待漏斗中的机油全部进入油罐后,才能移动罐体。 (6)如果罐内的废机油过多应及时清理。 5. 千斤顶的使用方法 车上使用的千斤顶种类较多,小型车多用机械式千斤顶,大型车多用液压式千斤顶。使用千斤顶时一定要注意支撑位置和支车的高度,并保证安全。 使用千斤顶的注意事项如下: (1)顶起汽车前,应把千斤顶顶面擦拭干净,拧紧压力开关,把千斤顶放置在被顶部位的下部,且使千斤顶与被顶部位间相互垂直,以防千斤顶滑出而造成事故。 (2)用千斤顶支撑车辆时,需注意千斤顶与车辆的接触部位,应严格按照各种车型的要求进行。 6.电动抽油机的使用方法 电动抽油机的使用方法如下: (1)检查发动机电气部分的绝缘件有无破损或漏电。 (2)检查机体有无漏气、漏油的现象。 (3)检查并关闭出油阀,打开电动抽油机排气阀。 (4)打开加油盖(塞),将抽油机的吸油管从机油标尺口插入。 (5)打开电机电源开关,将旧机油抽净。 (6)旧机油抽净后,将吸油管的油污擦干净。 (7)如果罐内的废机油过多应及时清理。 7.电脑解码仪的使用方法 (a) 将车辆置于P 挡(b) 打开点火开关,置于ON (c)所有指示灯亮,3 s 左右熄灭 (d) 打开空调开关A/C (e) 打开电脑故障诊断仪“主机” (f)检查诊断插口 (g) 选择OBD- Ⅱ插口 (h) 将连接插口与诊断插口连接(i) 锁紧连接插口与诊断插口 (j)锁紧连接插口与解码器插口(k) 查找OBD 插口处 (l) 打开OBD 插口开关 (m)将OBD 插口与车辆连接 (n)固定好OBD 插口的连接 (o)确定连接完好 (p) 打开解码仪的电源开关 (q) 启动运行程序 (r)进入解码仪界面 (s) 打开“汽车诊断” (t) 进入汽车品牌选择界面(u) 选择“OBD-Ⅱ”诊断程序进入系统 (v) 打开“读故障码” (w) 选择“读历史故障码” (x) 进入另一界面选择“清故障码”(v) 打开“读故障码” (y) 进入故障码清除界面,并执行命令 8.轮胎拆装机的使用方法 (1)轮胎的拆卸示范操作 (a) 轮胎拆装机(b) 对轮胎进行放气(c) 用分离铲对角压松轮胎 (d) 对角压松轮胎反面(e)锁紧轮辋并去除平衡块(f) 调整横摆臂并固定轮辋导轨杆 (g) 上紧导轨杆(h) 用撬杠找出轮胎边缘(i) 将胎缘撬到拆装头前端半球形突起之上 (j) 使转盘顺时针旋转,直到胎缘脱落为止(k) 将第二层轮胎边缘拆出 (l) 松开导轨杆(m) 去除轮胎(n) 留下轮辋 (2)轮胎安装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 夹紧轮辋(方法同拆胎夹紧操作)。 ②在轮胎和轮辋上涂上有效的润滑剂,如浓肥皂水。 ③将轮胎倾斜着放在轮辋上,左端向上,将横摆臂拉回,进入工作位置,并上紧导轨杆。 ④ 检查拆装头与轮辋的配合情况,如不符,应进行调整。 ⑤ 调整轮胎与拆装头的相对位置,使轮胎内缘与拆装头交叉。在拆装头尾部,应使胎缘置于拆装头上,在拆装头前端,应使胎缘置于拆装头球型突起之下。 ⑥压低轮胎,脚踩踏板顺时针旋转转盘,使下部胎缘完全落入轮辋槽内。 (3)轮胎充气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 松开导轨杆,将轮胎从转盘上放下。 ② 将充气管接头与轮胎气门嘴相连,进行充气。 ③ 缓慢并多次( 以免充气压力过高) 压充气枪,确定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不超过轮胎 生产厂家所注明的范围。一般轮胎气压不得超过0.35 MPa。 ④ 若充气压力过高,可用拇指按下充气枪上的放气按钮,以达到所需气压。 ⑤ 充气完毕后安装气门芯,并上紧气门嘴盖。 ⑥ 对轮胎的边缘等进行密封检查。 轮胎安装及充气的安全要领: ① 在安装轮胎前,认真检查轮辋与轮胎的尺寸是否相符,并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 确认轮胎没有损坏再进行充气。 ② 当轮胎充气所需的压力较高时,需从轮胎拆装机上取下车轮,在一特殊的保护罩内继续完成充气过程。 ③ 给轮胎充气时需注意安全、集中注意力,使身体尽量远离轮胎。 【学后测评】 一、填空题 1. 根据汽车的使用特点,对其的维护可分为新车维护、 、 、停驶维护和定期维护。 2. 一级维护是以 、 为中心内容。 3. 汽车维护的常用工具包含 、 、 、 、T字套筒、螺丝刀、铁锤等。 4. OBD- Ⅱ的第二代自诊断系统,它的主要特征是其接口有 脚。 5. 举升机主要有 、 和 等类型。 二、选择题 6. 安装轮胎前是否需要对轮胎和轮辋进行润滑?( ) A. 需要 B. 不需要 C. 可有可无 7. 轮胎充气的胎压一般不超过( )MPa。 A. 0.25 B. 0.3 C. 0.35 D. 0.4 8. 如果经常在高速上行驶车辆的轮胎剩余花纹沟深度低于( )mm 时,建议进行更换。 A. 1 B. 2 C. 3 D. 4 9. 日常维护的中心内容为( )。 A. 清洁、润滑、紧固 B. 清洁、补给 C. 紧固、检查、调整 D. 拆检、紧固 三、简答题 10. 简述日常维护作业的主要内容。 11. 简述轮胎拆装机的使用方法。 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 授课项目及 任务名称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班级 任务3 认识标准流程 授课时数 年 月 日 目标教学 知识目1.了解正规汽车维护的规范流程。 标 2.掌握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的流程。 技能目标 能正确、熟练地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的流程。 教学重点 1.掌握职业化形象。 2. 掌握汽车养护工艺。 3.掌握一级维护过程。 4. 掌握二级维护过程。 教学难点 1.掌握职业化形象。 2. 掌握汽车养护工艺。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借助于多媒体视频,讲授汽车维护标准流程,使学生更形象了解汽车维护的流程。通过老师的示范演示使学生了解汽车维护的流程步骤与技巧。 学时安排 1.职业化形象约20分钟。 2. 汽车养护工艺约30分钟。 3.一级维护过程约45分钟。 4. 二级维护过程约40小时。 教学条件 课外作业 检查方法 教学后记 多媒体课件、一辆轿车。 阅读维修手册 5. 随堂提问,计平时成绩。 6. 拆装完成质量评分,计平时成绩。 授课主要内容

任务3 认识标准流程 【任务引入】 车主在车辆维修过后接车的过程中发现车辆右前门下方出现撞凹的痕迹,车主怀疑是在修理过程中造成的,便要求维修厂进行赔偿并修复。如果在汽车维护过程中没有规范的维修流程,这类情况则会不可避免地经常出现。 【学习目标】 1.了解汽车维护的规范流程。 2.掌握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的流程。 【知识链接】 一、职业化形象 1.整洁的场地。 2.穿着整洁。 3.规范着装。 二、汽车养护工艺 进行汽车维护的接车流程。 在接车过程中接待人员需要咨询客户汽车情况,填写《维修工单》及《施工单》,同时对车辆进行外部检查并告知客户详情,进行车匙交接。随后接待人员与维修小组负责人进行交接,维修人员根据《施工单》中的基本作业项目和附加作业项目领取相关的材料,进行系统维护。维护完工,进行总质检,质检合格检修完工,进行材料、工时核算。竣工后与客户进行车辆交接。 三、一级维护过程 一级维护的主要内容是以润滑和紧固为中心,更换发动机的机油,系统地检查各总成内的润滑油量。当汽车行驶到规定间隔里程(间隔里程因车型和使用条件而有所不同,一般为1 500 ~ 2 000 km)后,由维护工配合驾驶员进行。 一级维护作业的项目如下: (1)在驾驶员做好例行维护的基础上,进行一级维护。在进行一级维护作业前,应将汽车冲洗干净,并将发动机和底盘的油垢、泥垢擦拭干净。 (2)清除发动机上渗漏的机油、汽油(或柴油),清洁空气滤清器,清除各滤清器中 的沉积物。 (3)检查并向发动机油盘、变速器、后桥、转向机添加润滑油、使其润滑油面至标 准部位。 (4)润滑水泵、分电器、转向拉杆球头销、离合器踏板支架销、转动轴、前后钢板弹簧销及车门等各润滑部位(按各车辆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润滑点进行润滑),并将各润滑点的油嘴配齐。 (5)检查并紧固发动机、底盘、车身外部的连接螺栓与螺母,各锁紧装置应按规定的规格数量配备齐全、紧固可靠。 (6)检查并调整空气压缩机、发电机等各仪器传动带的松紧度。 (7)检查并调整踏板的自由行程、方向盘的游隙以及前轮轴承、转向节;检查并调整拉杆的连接情况,前轮的侧滑量和汽车的制动性能。 (8)检查并紧固前后板弹簧U形螺栓、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及半轴各连接螺栓。 (9)检查发动机罩、散热器拉杆和百叶窗操纵机构、驾驶室或客车门窗座椅。 (10)检查轮胎外观、气压,若气压不适应充气。 (11)检查电器系统,如发电机、起动机及各种仪表工作是否正常;检查蓄电池液面高度和蓄电池外壳是否渗漏,气孔是否通畅等。电解液应高出极板10 ~ 15 mm,蓄电池加注孔螺塞应齐全。 (12)检查备胎升降器及备胎的固定情况,并对备胎升降器各连接部位进行润滑。 (13)消除检查中发现的故障和缺陷。 经一级维护后,汽车应达到车容整洁、连接可靠,各滤清器清洁畅通、不漏油。 四、二级维护过程 二级维护一般在汽车行驶6 000 ~ 8 000 km 时进行。二级维护以检查、调整为中心,对行驶一定里程的车辆进行一次较深入的技术状况检查和调整,其目的是为了使车辆在以后较长时间内,能保持良好的运行性能。二级维护的作业较多,除进行一级维护的全部工作外,还必须消除一些维护工作中发现的故障和隐患,维护的时间较长,一般由维护工人实施。 汽车二级维护前先要进行检测,汽车进厂后,根据汽车技术档案的记录资料(包括车辆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检测记录及总成修理记录等)和驾驶员反映的车辆使用技术状况(包括汽车动力性、转向、制动及燃料、润滑材料消耗,是否存在异响等)确定所需检测项目,依据检测结果及车辆实际技术状况进行故障诊断,从而确定附加作业项目,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二级维护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应满足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二级维护作业完成后,应经维修企业进行竣工检验,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由维修企业填写《汽车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五、一般维修工单检查表(见附件一、二) 【学后测评】 一、填空题 1. 汽车维护完工,进行总质检,质检合格检修完工,进行 、 核 算。 2. 一级维护一般在汽车行驶 km 时进行。 3. 二级维护一般在汽车行驶 km 时进行。 4. 经一级维护后,汽车应达到车容整洁、 ,各滤清器 ,各部位应 。 二、选择题 5. 二级维护由( )来完成。 A. 维修工 B. 驾驶员 C. 生产厂 6. 二级维护的中心内容是( )。 A. 清洁、润滑、紧固 B. 清洁、补给、安全视检 C. 紧固、检查、调整 D. 拆检、紧固 7. 一级维护后全车( )少量漏油。 A. 允许 B. 不允许 C. 以上都不是 8. 当车辆完成养护后按操作流程应( )。 A. 直接将车辆交给车主 B. 结算后,将车辆交给车主 C. 送质检,合格后然后结算,最后将车辆交给车主 9. 在维修过程,若出现其他部件损坏的情况,应( )。 A. 通知客户 B. 由厂长决策 C. 私自处理 D. 通知客服,与车主沟通,确定维修项目 10. 车辆维修后经检验合格,应出具( )证明。 A. 出厂合格证 B. 交款 C. 维修单 D. 维修合同 三、简答题 11. 车辆维护过程中维修人员的职业化形象的要求有哪些? 12. 一级维护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fe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