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更新时间:2024-02-18 18:54: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大师眼里的人生最高境界

大师眼里的人生最高境界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思在脑,从容过生活。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总归诗酒田园。

附南怀瑾作品一览

1.禅海蠡测(1955)

2.楞严大义今释 (1960)

3.楞伽大义今释 (1965)

4.禅与道概论 (1968)

5.维摩精舍丛书 袁焕仙 南怀瑾合著(1970)

6.禅话(1973)

7.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1973)

8.论语别裁 (1976)

9.习禅录影 (1976)

10.新旧的一代 (1977)

11.参禅日记(初集,原名:外婆禅) 金满慈著 南怀谨批 (1980)

12.参祥日记(续集) 金满慈著 南怀谨批(1983)

13.定慧初修 袁焕仙 南怀瑾合著 (1983)易经杂说

14.孟子旁通(一) (1984)

15.净名庵诗词拾零·佛门楹联廿一副·金粟轩诗话八讲(1984)

16.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 (1985)

17.历史的经验(一) (1985)

18.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1985)

19.中国文化泛言(原名:序集) (1986)

20.历史的经验(二) (1986)

21.禅观正脉(上) (1986)

22.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记(1986)

23.老子他说(上) (1987)

24.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1987)

25.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 (1987)

26.易经杂说——易经哲学之研究 (1987)

27.金粟轩纪年诗初集 (1987)

28.如何修证佛法 (1989)

29.易经系传别讲(1991)代表作:论语别裁

30.圆觉经略说 (1992)

31.金刚经说什么 (1992)

32.药师经的济世观 (1995)

33.原本大学微言 (1998)

34.南怀瑾选集(十册合集) (2003)

35.花雨满天 维摩说法 (2005)

36.论语别裁 (2005)

37.答问青壮年参禅者(2005)

38.南怀瑾说佛: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2007)

39.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2007)

40.庄子諵哗 (2007)

41.人生的起点和终点 (2008)

42.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2008)

43.周易今注今译解二十卦(2009)

44.老子他说续集 (2009)代表作:禅宗与道家

45.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2009)

46.南怀瑾先生答问集(2009)

47.我说参同契(2009)

48.老子他说续集(2010)

49.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上下册) (2010)

50.列子臆说(2011)

51.孟子与公孙丑(2011)

52.佛法禅修参行神仙道学旨要 (2000)

篇二:南怀瑾的事例

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谱名南常泰,浙江乐清人,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

【事实】早在五十余年前,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先生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璨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其后,先生又奔走于美国、香港、欧洲等地,虽偶于经贸领域度化,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弘扬,盖以文化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 数十年来,南先生虽旅居海外,然心怀故土乡梓,深切关怀着祖国大陆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晚年尤甚,谆谆教导海外众多弟子赴大陆投资,引进先进科技,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并率先在大陆投资1286万美元修建金温铁路,筹集巨额善款在大陆南北十余所高校设立“光华教育奖学金”,为希望工程捐助拳拳爱心??凡此种种,令人深为感佩。

谦卑

南怀瑾曾多次评价自己一生:一无长处 一无所是

尊重母亲

南怀瑾的弟子们都知道,南老向来非常尊重女性,强调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对子女成才的影响,这在这堂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倡导女性要读历史以后,他特别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几千年历史的骨干,主要是靠女性保存下来的。自古到今,出一个先圣的帝王,或者圣贤、英雄,乃至孔子、孟子,乃至释迦牟尼、耶稣,都是有一个“忍辱负重、承先启后”的好母亲,母性的功劳,影响有这样大。

关于做人

南怀瑾对着学生们说:在这里,你们学习的内容是生活的教育,大的照顾小的,爱同学,爱团体。教育不是管理,而是影响。做人的根本是生活。

【事实】太湖大学堂的首批毕业生将奔赴世界各地,学校希望他们带着传统经典、生活技能和一颗沉稳的心,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些孩子,会背诵古诗古文,拥有在水里驾驶独木舟、看天空辨方向、钻木取火等技能,这是一位95岁的老人在太湖边上推动的实验。

关于追求

南怀瑾曾说过:知识分子要做什么?知识分子要做出事业来。但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做的不是事业,他们只知道赚钱。中国文化对‘事业’的定义很艰深,《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也。像现在随便开个公司赚点钱,那只能算作职业。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的利益干的,否则都是职业而已。因此我们为何要修炼?为何要反思?我们就是要追求并非只为了生活,而要追求生命更深层次的东西。

人物评价:

南怀瑾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中华传统典籍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南怀瑾的著作生动有趣、博大精深。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

在传统文化方面代表作品:

《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其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

在佛学方面作品:

《金刚经说什么》《圆觉经略说》《如何修证佛法》《药师经的济世观》,南怀瑾可说是密教准提法在台湾香港的重要推动力。

在道家方面作品:

《老子他说》《庄子諵哗》《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中国道教发展史略述》易经《出生时间与命运》等。南怀瑾的书籍在命理及中医学亦扮演不可缺的首阶

南师九月仙去,系心如此之深。

明知是梦先抽身,回首来处似海深。

幻化大千如实有,执迷小我起贪嗔。

无念无作如来智,非修非证菩提心。

南师一悟驾鹤去,西山从此柏森森。

篇三:4.南怀瑾老师 中脉

南怀瑾老师讲“中脉”

讲到“中脉”,又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据我所知,对于这个问题,在“道”、“密”两家之间,都有“中脉”究竟是有形或无形的论辩,以乃“中脉”是否就是“督脉”与“任脉”的疑问。其次,还有认为只有真正修习“密宗”者才能了解“中脉”;原始的道家、本来就不知有“中脉”的存在,所以道家的修法并非究竟等等的争论。

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统的丹道,并没有认为“督脉”或“任脉”就是“中脉”的道理。因此,根本用不着非常吃力地去为它辩护了。宋、元以后的“丹经”,许许多多只是一偏之见,一得之论,一家之言,并不足以概括正统道家的全环,这是绝对不可以误解谬认的事实。道家所谓的打通“奇经八脉”如果没有到达“冲气以为和”,乃至“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的实际境界,那就根本全是空言,更无法了解“中脉”真通的景象了。

如果工夫到达“奇经八脉”完全打通,有了“冲气以为和”的境界时,那便有庄子所谓

的:“堕肢体(没有身体四肢的感觉),黜聪明(绝对没有妄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此时“中脉”的功能发动,首先便有引伸上下通于无际的觉受,自然而然便呈现“万里青天无片云”的晴空境界。甚至,无论白天黑夜,满天繁星呈现眼前,犹如“掌中观庵摩罗果”一般。平常所有的知觉和感觉状态,一起忘却无遗,所有人我是非等等世俗观念,完全远离消散。

但“中脉”的打通,并非就是全部道果的完成。严格说来,打通“中脉”,也只是入道基础的真正稳固而已。从此以往,前途更加微密深邃,更须仔细努力。的确非有明师指点不可。此外,在打通“中脉”之前,当然先由左右二脉的通畅开始,但左右二脉的通畅,也并非只靠“瑜伽”的呼吸气功便可奏效。真正打通左右二脉的人,外形的证明,从头颈的圆满状态,和颈部左右两大动脉管的平满,以及颈有圆圈的象征,可以得知。否则,尽是误人误己的空谈,毫无实义。 -----《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

-----------------

为什么东方世界的净土呈现青琉璃色?青色是深蓝色,佛经上有两个重点须注意。当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时,为何天空也是蓝色的?因为欲界天有四大天王天,南天王天的天庭玉阶颜色是青色的,而我们居住在四大洲的南赡部洲。因此,当阳光普照,空气明净时,天空的蔚蓝色就是反映了南天王天庭玉阶的颜色,这个颜色也就是东方净琉璃光的颜色。

其次,如果以修持道理讲,现在许多外道、密宗、其他宗派,都流行讲气脉;其实真正气脉通的话,无论开眼闭眼,随时都在净琉璃光的蓝天色中,修行能到达这个境界,就有像了。别以为身体上有东西东转西转,像老鼠在身上东爬西爬,这里感觉、那里感觉的就是气脉,玩了半天都在玩神经,还不是精神呢!

真正到了时候,十方三世诸大菩萨都要经历这个净琉璃光世界,都要有药师佛的加庇才能成就。

目前,佛教经典普及,显教也好,密教也好,已无所谓秘密,大家乱讲气脉,乱讲功夫,

几乎都走入魔道。如果你们听了这个佛法最高的奥秘,也去假想蓝天,那么你也入魔道了。呈现净琉璃蓝天色,那是自然的,并非假想而来。

*****

药师佛像大多绘成蓝色、天青色,为什么?这就是密,因为一个人修道学佛,修到气脉、中脉完全通了,父母所生肉身转化了,他的境界永远是天青色,所以佛像是蓝色的。 不过,如果真有一尊天青色、内外透明的活佛站在你面前,你怕不怕?我看你吓都吓昏了,夜里黑漆漆地坐在那里,一看,一定吓死。平常药师佛啊!药师佛!这个时候就是“我的妈呀!我的妈!”

实际上,修持到家,气脉通了,就是非常庄严、清净的颜色。研究科学的人就知道,你们在中学大约也作过实验,七色的变化是有程式的:红、橙、黄、绿、蓝、靛、紫。 *****

藏密的药师佛像,不是天蓝色的吗?修成功了就是天青色,像晴天,一点浮云都没有。真正修到色身报身成就了,气脉通了,随时

都在万里晴空无云中,不是在白光、金光中,始终内外都是万里无云,绝对的清净、干净,蓝色代表绝对的清净、干净。

我不晓得台湾有没有这样的地方,我没有多走,本地同学应该知道。我们江南,尤其江浙一带,杭州以下,一直到金华,所谓万里云山入眼中,山青水绿。我们小时候看水是绿色的,青山绿水。水不流动,死的,也是绿的,但绿得可怕。我们那里的水是清的,一清到底,溪水下有多少鱼在游,多少沙子,都看得一清二楚,清澈见底,那真是水绿山青,典型的江南风景。

山青水碧,青色表示内外通体透明。有些人拚命讲密宗,讲气脉,讲任督二脉通了。人的任督二脉通了,已经无病了;中脉通了,昼夜都在水绿山青境界。

像这样内外清净透明,无杂念,无妄想,才真正称得上是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同时还要自己供养药师佛。

*****

《药师经的济世观》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g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