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更新时间:2024-06-04 22: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一讲运动的世界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机械运动,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用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通过实验测定物体的运动速度.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重点: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速度计算分析。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一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①__________等.对于特殊长度的测量可以采用等效替代、化曲为直、化小为大、几何测量等方法.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②_________,符号是③_________.常用单位制中,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换算关系是1 km=④__________m,1 m=⑤_________dm=⑥__________ cm=⑦__________mm=⑧__________nm. 2.测量活动 (1)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卷尺、⑨__________、游标卡尺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a.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⑩__________被测物体(如图1所示); b.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__(如图2所示,正确读数的视线是乙); c.读数时注意?__________(如图3所示,估读值为0.05 cm,测量值为10.4 cm+0.05 cm=10.45 cm); d.客观记录测量结果; e.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时间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等.实验室常用停表(或秒表)来测量时间. (2)时间的国际单位:?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时(h)” “分(min)”,换算关系是1 h=?__________min=?__________s. 1. 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_____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2.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 (1)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观察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说明该物体是 _____的;若不发生变化则说明该物体是 _____的 . (3)运动和静止是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不同. 选取原则:a.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b.所选择的参照物必须是题中给出的,不能超出题中范围. 1.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下: 自主复习 知识点2:动与静 知识点3:快与慢 1. 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____. (2)相同路程比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____. 2. 速度 (1)定义: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_____的比称为速度,用字母v表示. (2)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3)公式 : v= __ 变形式:求时间t= ,求路程s=vt. 单位换算:1m/s= ___km/h. km/h = ___1m/s 。 (4)常考速度估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____m/s,自行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约为5 m/s,民航客机的速度约为250 m/s,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s. 3.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选取参照物时,可以根据与被研究物体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 (1)如果说物体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与被研究物体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的物体; (2)如果说物体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只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其中之一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就可以了.

- 1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命题点:1. 实验原理( ) 2. 实验步骤(①用刻度尺测物体运动的路程,②用停表测物体运动的时间,③用公式 求平均速度) 3. 刻度尺和停表的读数 4. 金属片的作用(确保小车终点在同一位置,便于计时) 5. 放置斜面时,倾角不宜过大或过小的原因(倾角过大,小车滑行太快,不易测量时间;倾角过小,各阶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不易判断速度变化) 6. 测量小车运动距离(要“头到头”或“尾到尾”测量) 7. 增大小车平均速度的方法(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 8. 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运动状态的判断(做变速运动,速度逐渐变大) 9. 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 10. 小车从斜面顶端(不计摩擦)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重力势能减小,动 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重点实验 针对训练 小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所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__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目的是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 (3)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的.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后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 命题点1:参照物的选取和运动状态的判断 【例1】(2016遵义26题2分)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壮观的战机编队整齐飞过天安门上空,如图所示,以领航的战机为参照物,其他战机是________的. 命题点2:速度计算 【例2】(2017遵义26题4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C919的最大载重为77.3 t,最大巡航速度为980 km/h,最长航程为5 555 km.我国版图的最大横跨距离为5 027.4 km.2017年5月5日,C919从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以浦东机场指挥塔为参照物,C919是______的.若C919以最大巡航速度飞行,横跨我国最大版图仅需________h. 中考回放 1.(2016遵义29题2分 )伴随道安高速的通车,遵义全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步入“高速时代”.正安至贵阳相距280 km,一辆质量为400 kg,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00 cm2的轿车,从正安到贵阳用时2小时48分,则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km/h. 2.(2015遵义27题4分)今年5月15日,中国茶海山地自行车赛第一站在遵义市凤冈县的田坝茶山开赛,来自遵义市绥阳县的选手余光伟在180名精英选手中以1小时09分34秒的成绩夺得30 km茶海赛道冠军.在比赛过程中,以余光伟骑行的自行车为参照物,他是__________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他在赛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2013遵义27题4分)遵义市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城市,为了宜游,正在加快建设遵义到赤水的高速公路.“遵赤”高速由三段组成,已建成的遵义到白腊坎30 km,设计最大时速100 km/h,白腊坎到仁怀60 km,设计最大时速80 km/h,正在建设的仁怀到赤水160 km,设计最大时速80 km/h.我们坐在汽车里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周围的景物向后退去,这是以____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若“遵赤”高速全程通车后,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遵义到赤水最快需__________h. 考点突破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知识点1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 知识点2 动与静 ? 知识点3 快与慢

- 2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二讲声的世界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了解乐音的特征.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方法 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难点:乐音的特征。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二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①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②__________.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中最快、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慢. 3.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③__________.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这种现象是声音的反射,通常称为回声.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 1.乐音:发声体④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2.乐音的三要素: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的⑧__________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⑨__________.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的⑩__________大小有关,还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音色:声音的?_____________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备注】声音的产生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①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都在振动.②“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理解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③不振动的物体是不会发出声音的,振动一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 【归纳整理】 音调、响度、音色的对比 自主复习 重点实验 考点突破 知识点3: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1.噪声:噪声是指发声体做?______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减弱噪声的途径:可以在?__________(消声)、?______________(吸声)和?__________(隔声)减弱. 知识点4:超声和次声 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______________Hz之间的声音,低于或高于此频率范围内的声音人耳都听不到.通常把高于20 000 Hz的声音称为?__________,低于20 Hz的声音称为?__________. 命题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1】(2013遵义21题3分)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发生了7.0- 3 -

声音特性的辨识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伤亡,其中一个原因是发生地震时没有采取合理的自救措施.若一个人在发生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面,以下自救措施合理的是( ) A.就地静止等待 B.大声呼喊 C.使劲向有缝隙的地方钻爬 D.用硬物敲击墙壁、水管等物传出声音 命题点2:声音的特征 【例2】(2016遵义26题2分)2015年9月3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中,壮观的战机编队整齐飞过天安门上空,战机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里的“震耳欲聋”指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 . 命题点3:声学综合 【例3】(2015遵义21题3分)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中考回放 1.(2017遵义19题3分)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 ) A.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C.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 D.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 2.(2014遵义19题3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 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018预测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设置在街头的噪声监测仪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有声源就一定有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我们能区分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 m/s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知识点2 声音的特性 知识点3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知识点4 超声与次声

- 4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第三讲 多彩的光(1)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考纲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3.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4.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应用。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三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光的直线传播 【备注】光的反射规律可巧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我们把那些正在①__________的物体称为光源. (2)光在空气、玻璃等透明均匀物质中是沿②__________传播的. (3)可用光线来表示光的③____________________,光路是④__________的. (4)光的传播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介质.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备注】镜面反射与漫为⑥_________m/s,用字母c表示;不同的透明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c气反射的异同 >c液>c固. 知识点2:光的反射 (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⑦_________回去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常考现象举例:楼台倒影入池塘、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池塘中看到“白云”等.常考应用举例:光纤通信利用光的反射传递信息. (2)光的反射定律 1)三线共面:在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AO、反射光线OB和法线都在⑧_____________; 2)两线分居: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AO分别位于⑨______两侧; 3)两角相等:反射角γ⑩______入射角i. (3)光的反射可分为两类:⑦__________和⑧__________.它们都遵循光的⑨__________. 自主复习 重点实验 【备注】作图步骤 (1)光的反射、折射作图 a.由入射光线(反射光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 线或折射光线)确定入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见重点实验突破) (反、折)射点; 2.平面镜作图 b.过入(折)射点作反(1)运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折)射面的垂线,即法知识点4:光的折射 线(用虚线);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⑩__________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通常会发生?c.由“三线共面”确定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或2.光的折射规律:光在折射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折射光线)所在的平面; 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__________射向介质d.由“两角相等”确定表面时,?______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3.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的. 位置;由“两角不等或知识点5:光的色散 空气方向的角度大”确1. 色散: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定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散.如果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 的位置,并用实线画出. _____________.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光的三原色:__________. 2.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_____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______光的颜色决定的. 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注意事项】 1.实验器材:光源、平面镜、可折转的光屏、量角器、激光笔(不同颜色的笔). 2.实验步骤: (1)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装配好实验器材. (2) 让入射光线沿光屏投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 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仍然存在反射光,若光 屏上不存在反射光,说明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4) 研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5) 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的关系. 3. 实验结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 【注意事项】 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5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针对训练 1(略)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 2.实验器材: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玻璃板支架、纸、光屏、刻度尺及火柴. 3.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观察比较法. 4.实验步骤: (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没有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观察到未点燃蜡烛的烛芯上好像也有了烛焰).在点燃的蜡烛的一侧观察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正立、等大). (4)在玻璃板下所铺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 (5)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刻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5.实验结论: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是对称的. 针对训练 2(略) 训练指导 命题点1:光现象辨识 【例1】(2017遵义22题3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 D.云生结海楼 命题点2: 光现象作图 类型一 光的反射、折射作图 【例2】【2016遵义31(1)题2分】如图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类型二 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例3】(2014遵义31(1)题2分)小蕊家在装修房子时,为了美观,在客厅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一块平面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考点突破 命题点3: 光现象实验 【例4】(2015遵义34题6分)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 (1)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2)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 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变为________cm. 注意事项:反折射作图 中考回放 1.(2014遵义23题3分)下列事例及现象中,由光的折射产生的是( ) A.小孔成像实验B.海市蜃楼 C.在公路的急转弯处安装的“拐弯镜”能帮助司机提前知道弯道前方的情况 D.城市里的一些高楼采用玻璃幕墙进行室外装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光污染” 3.【2013遵义31(2)题2分】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一束与水平面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相应的反射角及度数.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 知识点1 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2 光的反射 知识点3 平面镜成像 知识点4 光的折射 知识点5 光的色散

- 6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三讲 多彩的光(2) 1.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3.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本节 第2课时 课型 复习课 重点: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四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透镜 1.初识透镜 (1)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凸透镜对光有①__________作用. (2)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凹透镜对光有②__________作用. 2.焦点与焦距 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如图中的O点),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如图中的直线MN). 自主复习 如图甲所示,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③__________,用F表示.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④__________,用f表示. 3.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见重点实验突破) 4.实像与虚像的主要区别:实像⑤_______呈现在光屏上;虚像⑥__________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看. 知识点2:神奇的眼睛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⑦__________,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⑧__________、倒立的⑨__________. 2.近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⑩__________,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需用?__________矫正;远视眼的成因是由于晶状体折光能力?__________,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后,需用?__________矫正. 【备注】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备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记忆 知识点3:透镜作图 例1 如图是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重点实验 例2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请在图中作出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原理:光的折射. 2.实验器材: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多个、蜡烛、光屏、刻度尺、光具座、火柴或打火机等. 3.实验步骤: (1)利用太阳光聚焦法测凸透镜的焦距.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4)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移动光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5)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移动光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 (6)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或焦点以内,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4.实验结论: - 7 -

【注意事项】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成虚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增大,像变大. 针对训练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训练指导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 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 (3)如果让蜡烛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命题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例1】(2017遵义27题4分)小红用一个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只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以制成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投影仪”).实验后,好奇的小红取下自己所戴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原来光屏上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小红所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透镜. 命题点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例2】(2013遵义34题3分)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考点突破 (1)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和光屏位于凸透镜两侧,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 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倒立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 cm. (2)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 cm刻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 cm刻线处,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可成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中成像原理与此相同的是________. 中考回放 1.(2016遵义28题4分)毕业前夕,摄影师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各班的同学照毕业相,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遇到人数较多的班级,摄影师会增大镜头到同学们的距离,此时所成的像到镜头的距离__________. 2.(2015遵义25题3分)小明在光具座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光具座上,再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9 cm C.15 cm B.12 cm D.18 cm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知识点1 透镜 ? 知识点2 神奇的眼睛 ? 知识点3: 透镜作图 注意事项:反折射作图

- 8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第四讲 质量与密度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考纲要求 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重点:密度测量和计算。 难点:密度计算。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四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质量 1.定义:物理学中,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用符号②______表示. 2.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所处的空间位置及⑤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⑥__________(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1 t=103 kg=106 g=109 mg. 知识点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1)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⑧__________.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2)天平的构造 (3) 天平的使用和读数 (4)天平使用中常考的注意事项 A. 所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 ____. B. 加减砝码时,必须用 ? ____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5)量筒的使用 看:量程、 ________和单位.放:放在水平台上. 读:读数时,正确视线如图 ___,如图液体体积为 ____cm3= _____L. 【备注】1.观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所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也不能小于天平的最小测量值. 2.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直接拿取.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托盘中. 自主复习 知识点3:物质的密度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_____与它的 ______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公式 变形式:求体积V= _____;求质量m= _____. 单位换算:1 g/cm3= _____kg/m3 3. 基本性质 属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可变性:同一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4. 密度的应用:鉴别物体;盐水选种;估测体积与质量;判断物体是否实心;密度计等. 知识点4:测量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常见物质的密度(0 ℃,1个标准大气压)冰为0.9 × 103 kg/m3,纯水为1.0×103 kg/m3,酒精为0.8 × 103 kg/m3,空气为1.29 kg/m3. 2.密度知识的应用 运用密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一些庞大物体的质量等. 实验: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1. 实验原理(ρ= ) 2. 实验器材 3. 实验步骤 第一步:调节天平平衡,测出固体的质量m 第二步:测固体体积 a. 量筒法: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此时水的体积V1;将物体浸没在量筒中后,读出此时水和物体的总 体积V2;则物体的体积V=V2-V1 b. 溢水法: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将物体浸没其中,同时用小烧杯接溢出的水,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 V 第三步:利用ρ= 计算固体密度 5. 实验分析 - 9 -

【注意事项】 重点实验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1)误差分析(①若用量筒测体积,要先测m再测V,否则会导致m测偏大 ρ测偏大;②若用溢水法测体积,将溢出的水倒进量筒的过程中会使V测偏小 ρ测偏大) (2)m-V图像分析 针对训练1:某实验小组想知道家里的金沙菜油的密度,于是他们取了适量的菜油,带入实验室,进行测量. 训练指导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拨至标尺________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5 g,然后将适量菜油倒入烧杯,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菜油的质量为__________g; (3)将烧杯中的菜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乙所示,菜油的体积为________mL; (4)根据测量的数量,求得所测菜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5)有同学联想到家中做汤时,菜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交流后,认为所测的菜油密度值偏大,只需要在上述实验步骤中增加一步操作就能减少误差.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命题点1:密度的测量 【例1】(2016遵义32题6分)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调. 注意事项: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因 矿石体积较大,他借助于溢水杯,用细线将矿石拴好后缓慢放入水面恰好与溢水杯相平的 溢水杯中,并用空烧杯收集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矿石的密度是 ________kg/m3.他测出的矿石密度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 变”). 命题点2:密度公式的相关计算 【例2】如图为某品牌纯牛奶,盒内装有250 cm3、密度为1.04 g/cm3的纯牛奶,静止放置时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5×10-3 m2.g取10 N/kg,不计外包装质量.求: (1)纯牛奶的质量;(2)纯牛奶的重力;(3)该盒纯牛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中考回放 考点突破 1.(2017遵义29题4分)为了测石块的密度,小英先用已调平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内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g.在测体积时,由于石块无法放进量筒,他先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4 g,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中,倒出超过标记的水,并用胶头滴管向烧杯中加减水,使水面恰好在标记处,用天平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152 g,由此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 3.(2014遵义33题6分)张雷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出他家中酱油的密度,但他没有量筒和烧杯,只有天平、带有盖子的玻璃瓶和适量的水,请你与他一起来完成实验.(水的密度用ρ水来表示)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____________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在测量空玻璃瓶的质量时,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张雷操作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错误后,他依次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出空玻璃瓶的质量m; ②测出玻璃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1; ③倒出瓶中的酱油,将玻璃瓶清洗干净后装满水,并将瓶的外部擦干,测出玻璃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2.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可知酱油密度的表达式为:ρ酱油=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知识点1 质量 知识点2 体积的测量 知识点3 物质的密度 知识点4 材料常见物理属性

- 10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五讲 熟悉而陌生的力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通过常见实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会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难点:力的示意图。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五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力 1.定义:力是①____________的作用.当一个力产生时,一定有一个②__________物体,同时也有一个③__________物体.由于力的作用是④__________,因此,施力物体⑤__________又是受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⑥___________,也可以改变物体的⑦____________.运动状态包括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怎样描述力 1. 力的三要素:力的⑨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 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⑩___的方向画一条 ? _________的线段,并标出力的? _____,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所受的力,这种表示力的形式叫做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弹力:因物体发生?__________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__,我们通常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等,其实质就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 (1)?____________是实验室中测力的大小的工具. (2)原理:它是根据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自主复习 【备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又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知识点4:重力 1.定义:重力是物体由于⑨______________而受到的力,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会受到重力.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见重点实验突破) 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⑩____________的. 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均匀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其他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或支撑法来确定. 知识点5:摩擦力 1. 定义: 两个 _________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时 __________,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 ___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2. 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b.接触面不光滑;c.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有时起 _____作用,有时起 ______作用. 4. 摩擦力的分类: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5. 静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没有运动时产生的力.如水平方向上“推(拉)而未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此时在物体和接触面间存在静摩擦力. 6.滑动摩擦力 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科学推理法. 2.实验步骤: a.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较光滑的木板上匀速滑动. b.在桌面上放一粗糙的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粗糙木板上匀速滑动. c.取走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 d.在木块上叠加一个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 3.实验结论:(1)比较a、b步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比较c、d步骤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针对训练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红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同一木块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进行甲、乙、丙三次实验(木块各面粗糙程度相同). (1)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的目的是利用_____________的知识,可以间接测出木块受到的滑- 11 -

重点实验 【注意事项】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动摩擦力大小. 训练指导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过程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甲 5 2 2 乙 5 2 2 丙 7 2.8 2.8 ①比较甲和乙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无关. ②比较__________实验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命题点1:力的作用效果 【例1】(2014遵义26题4分)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时,聂海胜表演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推他一下,他便向后退去,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命题点2: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考点突破 【例2】(2014遵义32题4分)小婷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她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于是她选用一个长、宽、高各不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来进行实验,且该木块各个表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1)在探究这个问题时,应先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_相同,再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方式放置木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该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表是三次实验得到的数据: 实验次数 长方体木块的放置方式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平放 1.2 2 竖放 1.2 3 侧放 1.2 (2)通过对以上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________. 命题点3:画力的示意图 【例3】[2017遵义31(1)题]将一个地球仪放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地球仪所受力的示意图,O为地球仪的重心. 注意事项: 【方法指导】作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及注意事项: 中考回放 1.(2016遵义22题3分)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高运动员跳起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向上运动 B.铅球离开手后飞行过程中,手的推力在对铅球做功 C.800 m赛跑中,运动员匀速通过弯道时,运动员的运动状态不变 D.站在主席台上宣誓的运动员代表受到的支持力与他对主席台的压力大小相等 2.[2015遵义32(1)题2分]请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O点为小球重心. 3.[2013遵义31(1)题2分]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理想光滑的斜面滚下,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 知识点1 力 知识点2 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4 重力 知识点5 摩擦力

- 12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六讲 力与运动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重点:惯性、平衡力。 难点:理解平衡力。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六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①__________物体在②________________作用时,总保持③__________或④________________状态,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⑤__________定律. 2.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⑥______________的性质.惯性是物体⑦_______________,它与物体的位置、形状、是否受力以及运动状态等无关.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⑧___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也就⑨________. (2)惯性的利用与防止 a.利用: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石头或树墩;跳远运动员助跑. b.预防: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1.合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⑩______,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_______,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做?_______. 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1)同一直线上?__________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____________.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之?________,方向跟?__________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____________. 自主复习 知识点2:力的合成 【备注】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知识点3:力的平衡 1.二力平衡: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能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称为?_________. 2.二力平衡条件(见重点实验突破) 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科学推理法. 2.实验步骤: (1)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表面粗糙的水平面上,记录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2)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表面比较光滑的水平面上,记录滑块在水平面上的运动距离. (3)让滑块从斜面顶端滑下,滑到表面很光滑的水平面上,记录滑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4)通过滑块在上述3个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比较滑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 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表面越光滑,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块前进的距离越大. 针对训练 甲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分别标记出小车停下的位置. 重点实验 【注意事项】 训练指导 (1)标记③是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选填“快” 或“慢”).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的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 下去. (3)乙同学用此装置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均在铺有木板的水平面上滑行,发现 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__________,由此可知:小车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 所处__________有关. - 13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实验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提出问题:二力平衡时它们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应该有什么关系? 2.猜想:物体在两个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应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实验步骤: (1)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两个盘子里装有质量相同的砝码.纸板M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F1、F2的作用,两个力之间有什么关系?纸板所受合力的大小、方向怎样? (2)把纸板转过一小角度,此时作用在纸板上的两个力是否还在一条直线上?松手后,纸板怎样运动? (3)如果在右盘里再加一个砝码.而左盘不增加砝码,纸板的运动情况会怎样呢?还会平衡吗? 4. 实验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针对训练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2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1:惯性的理解 【例1】(2014遵义20题3分)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滚动得越来越慢,是由于它的惯性越来越小 B.高速行驶的汽车即使紧急刹车也要滑行一段距离后才能停下来,这是因为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利用他自身惯性来提高成绩 D.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受到了惯性力的作用 考点突破 【方法指导】惯性的理解: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命题点2: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 ②惯性不是力,力有三【例2】(2013遵义22题)将物理书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要素,惯性只有大小,A.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对地球的吸引力和书受到的重力 所以在描述惯性时,只C.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能说物体“具有”或“由于”惯性.不能说物体中考回放 1.(2017遵义23题3分)遵义市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赛事“受到”或“产生”了惯性;③惯性的大小只中,关于力与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A.足球在草坪上静止不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B.前锋队员将飞来的足球顶向球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踢出的足球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方法指导】平衡力与D.静止在地面上的守门员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2.(2014遵义22题)星期天,小雨去逛商场,在她乘坐观光电梯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相互作用力的理解和判断 ( ) A.电梯匀速上升时,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小雨是静止的 B.电梯匀速下降时,以电梯为参照物,小雨是运动的 C.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大于她自身的重力 D.电梯匀速下降时,电梯对小雨的支持力等于她自身的重力 中考预测 1.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 ? 知识点2 力的合成 ? 知识点3 力的平衡

- 14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七讲 压强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固体压强、液体压强、流体压强。 难点:压强计算。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七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 1.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物理学中将①_______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见重点实验突破) 2.压强的计算 (1)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压强. (2)计算公式:③__________,压强的单位是④__________,简称帕,符号Pa. (3)改变压强大小的方法:a.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⑤_________压强;b.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⑥__________压强. 知识点2:液体的压强 1.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见重点实验突破) (2)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式:p=⑦________,其中密度ρ的单位为kg/m3,深度h的单位为m,压强p的单位为⑧_______. 2.连通器 (1)定义:把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特点:当连通器里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液面⑨____________. 自主复习 【备注】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区别 知识点3: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⑩__________,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测量大气压 (1)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2)1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_____,它相当于760 m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可以用气压计测量. 3.大气压强的变化 (1)大气压的大小与海拔高度有关,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 (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________;气压减小,液体的沸点?_________.高压锅就是利用高压下液体的沸点?________的道理很快煮熟食物的. 知识点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液体和气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而且容易流动,因此它们统称为?__________. 2.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__________,流速小的地方?__________. 实验一: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 2.实验步骤: (1) 准备大小、形状、材料相同的两块砖,以及海绵状泡沫塑料. (2) 如图(a)(b)所示,分别在泡沫塑料上平放一块砖、两块砖,观察砖对泡沫塑料的作用效果. (3) 按图(c)所示,将另一块砖竖放在泡沫塑料上,将其与如图(a)所示的实验进行对照,比较一块砖平放与竖放对泡沫塑料的作用效果. 3.实验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针对训练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如甲、乙、丙所示. 【注意事项】 重点实验 (1)甲、乙、丙实验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 15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九讲 机械与人(2) 1.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了解人类使用机械的历程.了解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作图。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本节 第2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九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功 1.机械功:物理学中把①__________和物体在②____________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简称功. 2.做功的条件: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做功的必备条件(或必要因素)是:物体在③__________下沿④__________移动一段距离. 3.怎样计算功 (1)功的计算公式:W=⑤__________. (2)功的单位:若力F的单位用N,距离s的单位用m,则功W的单位为N·m,专门名称为⑥__________,符号为J,1 J=1 N·m. 知识点2:做功的快慢 1.功率:在物理学中,把⑦______与⑧__________的比叫做功率.通过功率比较就可知道物体做功的快慢了. 2.功率公式:P=⑨__________(W表示功,单位是J;t表示时间,单位是s;P表示功率,单位是W).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由功的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即“焦/秒(J/s)”【备注】有关滑轮、滑专用名词为瓦特,简称瓦,用符号⑩__________表示(1 J/s=1 W). 轮组的功、功率、机械知识点3:机械效率 效率的比较 1.什么是机械效率 (1)人们利用机械工作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总功,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即W总=W有+W额. (2)我们把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__________,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率表示,它的计算公式为:η=?__________×100%.W有:有用功,W总:总功,η:机械效率. 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额外功或增大有用功,如减小机械摩擦、减轻机械的重力或增大机械所提重物的重力等都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有效方法. 自主复习 知识点4:动能与势能 1.能量 (1)定义:在物理学中,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别的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_________,简称能. (2)物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的转化过程.能的单位也是焦(J). 2.机械能 (1)动能:物体由于?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势能:物体由于?_________所具有的能叫做重力势能;物体因?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人们将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这类能称为势能. 知识点5: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实验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绳端弹簧测力计拉力要求(水平或竖直方向匀速拉动,此时拉力大小等于测力计示数) 2.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和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股数,判断方法见本节“考点2”) 3. 如何从表格数据确定对应装置图(根据表格数据中测力计移动距离和钩码上升高度确定绕线的股数n= ,再 根据绕线股数确定装置图) 4.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与物重、动滑轮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有关;与提升重物的高度、绕线方式无关) 5.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吊重物重力大小的关系 操作:控制滑轮组的绕线方式相同,改变滑轮组所吊钩码的数量 结论:所吊钩码数量越多,滑轮组机械效率越高 (2)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重的关系 - 21 -

重点实验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针对训练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钩码所受 提升高 绳端移动 机械效 实验次数 拉力F/N 重力G/N 度h/cm 距离s/cm 率η 1 2 0.05 1.0 0.15 66.7% 2 4 0.05 1.7 0.15 78.4% 3 6 0.05 2.4 0.15 (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2)第3次测量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命题点1:判断物体是否做功 【例1】2016里约奥运会女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向艳梅以261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冠军. 下面关于她在举重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她在抓举时把杠铃从地上举到头顶的过程中对杠杆做功了 B.把杠铃举过头顶稳稳地停留了3秒钟,在停留过程中她做了功 C.杠铃停留在空中时,她对杠铃的支持力和杠铃对人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她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命题点2: 功、功率的相关计算 【例2】(2016遵义36题9分)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环保等优点,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保温储水箱储水120 kg,集热管长1.8 m,内底部到储水箱中水面的高度为1.5 m.若某地太阳光照射的时间为平均每天5 h,太阳能辐射到集热管上的平均功率为3.5×103 W[c水=4.2×103 J/(kg·℃),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求: (1)水对集热管内底部的压强;(2)当储水箱中的水吸收的热量为2.52×107 J时,水升高的温度;(3)若该太阳能集热管5 h接收的能量全部用来驱动一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质量为500 kg,运行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车重的0.02倍,可供该电动汽车以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多少小时. 命题点3:考点突破 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例3】(2017遵义24题3分)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 s内将重为1 50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 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 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动了6 mB.物体受到的拉力为750 N C.拉力F的功率为750 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命题点4:机械能及其转化 【例4】(2015遵义24题3分)用力拉着物块在水平台面上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撤去拉力,物块做减速运动直至停止,物块从撤去拉力到停止前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的惯性越来越小B.物块所受滑动摩擦力越来越小 C.物块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D.物块的动能越来越小 【方法指导】功、功率在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及联系 中考回放 1.(2015遵义30题4分)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拉动重为70 N的物体A,使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移动5 m,所用拉力F为20 N,地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30 N,则拉力F做的功为___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中考预测 1.2017年4月,中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在火箭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天舟一号”升空时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火箭升空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升空过程中“天舟一号”相对于“长征七号”是运动的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 知识点1 功 知识点2 功率 知识点3 机械效率 知识点4 动能和势能 知识点5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 22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第十讲 小粒子与大宇宙 温度与物态变化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考纲要求 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新进展. 3.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知道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 4.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 5.通过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6.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世界处于不停地运动中. 7.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8.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9.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0.用水的物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重点: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杠杆作图。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1.物质的组成:通常物质是由①__________或②__________组成. 2.微观粒子 知识点2:看不见的运动 1.分子间有空隙:虽然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物质内的分子,但实验表明:分子之间确实存在 着⑦__________. 2.分子之间有作用力 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⑧__________. 3.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知识点3:温度 1.温度 2.温度计及其使用 a.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___,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 b.测量时温度计的?__________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 c.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壁和容器的? __________. 自主复习 d.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__________. 知识点4:熔化与凝固 1. 熔化(1)判断方法:物质从固态变为?_____的过程.(2)吸、放热情况:?____热. (3)举例:冰雪消融;用冰袋给高烧病人降温等. 2. 凝固(1)判断方法:物质从?______变为 _____的过程.(2)吸、放热情况: ____ 热.(3)举例:水凝固成冰等. 3.晶体和非晶体 知识点5:汽化与液化及沸点 1. 汽化(1)判断方法:物质从____变为 _____的过程.(2)吸、放热情况:__热.(3)汽化 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A蒸发蒸发条件:任何温度.发生部位:发生在 __________.影响因素:温度、液 体上方的空气流速、液体的 ______等. 常考举例:夏季湿衣服变干、风扇降温、地面洒水、汽油挥发等. B. 沸腾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发生部位:__________________. 水沸腾特点:不断 ______、温度 _____. 2.液化 (1)判断方法:物质从____变为___的过程.(2)吸、放热情况___热.(3)液化的两种方法 A. 所有气体在______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如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知识点6:升华与凝华 1.升华(1)判断方法: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_____的过程.(2)吸、放热情况:____热. (3)举例:冰冻的衣服变干;樟脑球放一段时间变小;舞台烟雾特效(固态干冰吸热升华为

- 23 -

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不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因此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走进微观世界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所致);人工降雨等. 2. 凝华(1)判断方法: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 ____的过程. (2)吸、放热情况: ___热. (3)举例: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霜的形成等. 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器材:温度计、停表、烧杯、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水. 2.实验步骤:3.分析与论证4.实验结论: 针对训练 小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为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当加热到8 min末,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物态是____________态,该物质为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实验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器材:温度计、停表、水、烧杯、硬纸板、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等. 针对训练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烧杯上加盖的目的是_____. (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98 重点实验 【注意事项】(1)实验时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其目的是:①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均匀;②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缓慢,从而使其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的规律.(2)固体颗粒要尽可能选择粉末状保证受热均匀,实验过程中器材组装顺序:先下后上 命题点1:物质的组成及微观粒子 【例1】(2015遵义20题3分)下列各项排列中,按尺度的数量级由小到大排列的是( ) A.原子核、分子、地球、银河系B.分子、电子、地球、太阳系 C.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D.分子、原子核、地球、银河系 命题点2: 温度与温度计 【例2】(2016遵义19题3分)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 ℃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 命题点3: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 考点突破 【例3】(2016遵义27题4分)毛泽东同志曾用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描述我国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气温下降至0 ℃以下时,水会凝固成冰,水在凝固过程中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 命题点4: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例4】(2017遵义32题4分)小明所在的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当水刚好沸腾,小明便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正当他们整理器材时,却发现其他组的同学在水沸腾后仍在观察和记录,小明立即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______的特点. (2)小明继续实验,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他们测得的水的沸点是______℃. 中考回放 1.(2014遵义21题3分)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2.(2013遵义20题3分)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树枝上形成雾B.池塘中的水结冰C.植物上形成露D.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 中考预测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衣柜里放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D.冰箱冷藏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作业布置 ? ? ? ? ? ? 知识点1 走进微观 知识点2 看不见的运动 知识点3 温度 知识点4 熔化与凝固 知识点5 汽化与液化及沸点 知识点6 升华与凝华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24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十一讲 内能与热机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重点:燃料的热值和比热容热机冲程。 难点:热量计算。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一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物体的内能 1.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以及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①__________. (2)内能是自然界能量存在的一种形式.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符号为②__________. (3)分子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③__________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的动能④__________.因此,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关.物理学中把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又叫做分子的⑤__________.如果体积变化不大,同一物体的温度越⑥__________,其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其内能越小.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做功和⑦__________,热传递的三种形式分别是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知识点2:热量 自主复习 知识点3:比热容及其单位 1.定义:在热传递的过程中,⑧__________内能的⑨__________叫做热量(Q). 2.计算公式:⑩______________. 1.定义:物理学规定比热容的大小等于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________ (或?__________)1 ℃时吸收(或?__________)的热量. 2.单位:?_____________. 【备注】热机四个冲程的识别及其能量转化 知识点4:内燃机 1.定义:把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变为?__________的装置称为热机.热机的种类较多,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2.常见的种类:汽油机和柴油机. 3.工作过程: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四个冲程,所以被称为四冲程内燃机.其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____________,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___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 ______次,活塞往复?______次,曲轴转动?______周. 知识点5: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1. 定义:热机工作时,对外做的 ______与燃料_____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用η表示. 2. 公式:η= ×100%或η= ×100%. 3.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如将煤粒磨成煤粉;利用废气的能 量;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 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实验器材:酒精灯,相同的烧杯两只,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温度计两支,搅拌器两只,铁架台两个,钟表,火柴等.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3.实验步骤: (1)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 (2)观察并记录加热前两液体的初温t1,预先设定好液体加热的末温度t2. (3)分别给两液体加热,记下加热的开始时刻.加热时,上下反复缓慢地提拉搅拌器. (4)当一种液体温度达到t2时,记录该液体加热的最终时刻,计算该液体加热的时间t.对另一液体作同样的观察、操作和记录.当热源相同时,两液体升高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加热时间越长的液体从热源吸热越多. (5)将用过的煤油和水倒在指定的器皿内.整理好实验器材. 4.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同;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针对训练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色拉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色拉油- 25 -

重点实验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如图所示. (1)试管中加入的水和色拉油除初温相同外,还应保证___(选填“体积”或“质量”)相同. (2)实验中物质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来反映的. (3)由于没有直接测量比热容的仪器,因此这个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比热容的大小. (4)根据上表中数据算出加热6 min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J. 命题点1:内能及其改变方式 【例1】(2017遵义20题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B.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D.瓶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命题点2: 比热容及热量计算 考点突破 【例2】(2015遵义29题4分)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50 kg,温度为20 ℃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________J 的热量.目前,遵义市正在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正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若上述这些热量由燃烧天然气提供,且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被水吸收,则需完全燃烧________m3的天然气.[水的比热容为4.2×103 【方法指导】热量计算应注意以下几点: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 J/m3] 1.正确理解公式中各物命题点3:热机 【例3】(2015遵义23题3分)如图所示为四冲程汽油机未按工作循环顺序排列的各冲程理量的物理意义. 2.运算中各物理量的单示意图.工作时,将大量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 位必须统一成国际单位; 3.注意题目中的叙述文字“升高到”和“升高 了”、“降低到”和“降中考回放 的区别,“升高了”1.(2014遵义27题4分)遵义市正在加快水利设施建设,计划建成中桥水库;实施新桥、低了”大沙河等5座水库下闸蓄水;加快麻沟、大沙坝等15座水库的建设;实施23项中小河流和“降低了”表示的是治理工程,使全市的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修建水库蓄水不仅能使生产生活用水温度的变化量Δt,而得到保障,还能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这是由于水在蒸发时要__________热量,且水的比“升高到”和“降低到”表示的是物体的末温t. 热容较__________的缘故. 2.(2013遵义26题4分)一只电热快速开水壶,内装质量为1.5 kg,初温为20 ℃的水, 在对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_________,将这些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J.[当地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 J/(kg·℃)] 3.(2013遵义37题7分)遵义市余庆县境内的构皮滩电站是乌江干流上最大的水电站,电 站大坝高为232.5 m,坝内水深最大可达150 m,装机容量达300 万千瓦,多年年平均发 电量为96.67亿千瓦时(9.667×109 kW·h),修建水电站,用水力发电代替火力发电,可 以节约大量的煤炭资源. (1)该水电站坝内水产生的压强为多少?(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 (2)该水电站在丰水期可实现满装机容量连接发电,若丰水期为一个月(按30天计),则丰 水期可发电多少kW·h? (3)若火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为36%(发电能量与所消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煤炭的热值取3.3×107 J/kg,以构皮滩电站的多年年平均发电量计,若改用火力发电,每年需消耗多少煤炭?(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 kW·h=3.6×106 J) 中考预测 1.在“母亲节”这天,小唐同学为妈妈炖了一碗排骨汤,然后用盆子装了5 kg的水,将装汤的碗放在水中进行冷却.小唐同学用水进行冷却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_________大.过了一会儿,水温由20 ℃升高到25℃,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__ J.[c水=4.2×103J/(kg·℃)]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 ? ? ? ? 知识点1 物体的内能 知识点2 热量 知识点3 比热容及单位 知识点4 内燃机 知识点5 热机与环境保护 教学 反思

- 26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第十二讲 了解电路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3.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实例. 4.知道电流和电压,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重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及电流电压的测量。 难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应用。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二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电荷 1.摩擦起电:一切物体被摩擦后,能够①__________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 2.两种电荷 (1)定义: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验电器原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根据③___________互相④_______的原理制成. (3)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 知识点2:电路 1.电路的组成: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成一个电流流通的回路时,便组成一个电路. 2.电路的三种状态: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短路有两种形式:一是电源短路,即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电源短路可能烧坏电源和导线;二是用电器短路,即用导线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用电器不能工作. 【备注】热机四个冲程的识别及其能量转化 自主复习 知识点3: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起来的电路叫⑧__________电路. 2.并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连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叫⑨__________电路. 知识点4: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1.电流 (1)方向:电荷的⑩____________形成电流;规定?__________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__________经过用电器流向电源?__________.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__________. (2)定义: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3)单位:安培. 2.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见重点实验突破) 3.电流表的使用 (1)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__________.(2)使用规则:两要、两不要. a.电流表要?__________在电路中. b.电流要从电流表的?___________流入,?___________流出,否则?___________. 知识点5:测量电压 (1)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_____的原因,用字母___表示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单位 国际单位:____,符号为 ___ .其他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单位换算:1 kV=_____V,1 V=______mV. (3)常考电压估测:一节干电池为1.5 V,铝酸蓄电池为12 V,家庭电路为220 V. 实验一: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多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导线、电流表等. 2.实验设计与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使用规格不同的多组灯泡,分别测量出每组的A、B、C三点的电流. 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针对训练 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1)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开关S3连入电路中.(要求:只闭合开关S3后,R1、R2以及电流表串联;导线不许交叉) 【答案】如右图所示。 ②小明将S3闭合后,发现电流表均无示数.于是他用一只电压表对电路故障(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进行了检测,将电压表接在R1两端时,电压表与电流表均无示数;接在R2两端时,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_.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 27 -

【注意事项】(1)在连接电路时,为了保护电路,开关一定要断开;(2)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反;(3)电流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为了使读数精确,能用小量程的一定不能选用大量程,可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电流表量程;(4)连好电路后,先用开关试触,观察电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确认重点实验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验,读出了电路中各电流表的示数,得到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继续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①各开关的连接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各开关断开或闭合). ②分析实验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如图2所示),可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电阻R1∶R2=__________. (3)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你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各处电压的规律 1.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多个规格不同的灯泡、导线等、电压表. 2.实验设计与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分别测出串、并联电路中多组灯泡两端的电压及它们的总电压. 3.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 针对训练 为了验证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小瑞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 (2)小瑞先将电压表接在灯L1两端,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两灯都不发光,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该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灯L1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他正确测出了灯L1两端电压,再测灯L2两端的电压,小瑞认为保持电压表的B接点不动,只要将连接A点的导线改连在C点即可.小瑞此操作将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小瑞按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及AC间的电压分别为: U1=2.4 V,U2=1.4 V,U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读出UAC=_______V.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关系式即可) 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 命题点1:电荷 【例1】(2015遵义22题3分)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 C.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 考点突破 【解题关键点】用电器命题点2:电路 短路是指用一根导线将【例2】(2016遵义23题3分)如图所示为小明连接的电路,他检查导线连接无误后,闭某个用电器的两端连接合开关S,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于是他用一根导线分别连接到ab,bc,cd和ac两点,灯起来,被短路的用电器L1、L2均不发光,再用导线连接到bd两点时,灯L1发光,L2不发光,由此判定电路的中无电流通过.但与导故障是( ) 线串联的其他用电器若A.灯L1与开关S均开路B.灯L2与开关S均开路 能工作,说明除被导线C.灯L1与开关S均短路D.灯L2与开关S均短路 并联的部分电路外电路是接通的. 中考回放 中考预测 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用一根导线接在灯泡L1两端时, 一个灯泡亮了,电流表也有了示数;当导线接在灯泡L2两端时,两灯泡均不亮,电流表 无示数.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电流表短路 B.灯泡L1断路C.开关接触不良 D.灯泡L2断路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都标有“3 V 0.25 A”的字样,电源由2节新干电池串联而成.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和L2都能发光B.去掉导线b,能使L1和L2正常发光 C.电路将发生短路D.只要移动一条导线的一个接线头,就能使L1和L2串联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 知识点1 电荷 知识点2 电路 知识点3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知识点4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 知识点5 测量电压

- 28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十三章 探究电路(1) 1.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 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电路计算。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三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电阻和变阻器 1.电阻 (1)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用字母“R”表示. (2)单位:国际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的单位有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kΩ=103Ω,1 MΩ=103 kΩ.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①___________,它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②________、③__________和④______,还与⑤_________有关.在不考虑温度影响时可认为电阻值是不变的定值. 3.变阻器:易于改变电阻的器件.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⑥_____________来改变电阻的. (2)分类: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3)结构示意图: 4. 滑动变阻器 (1)使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接法:⑦“_____________”;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值调到⑧_________. (2)作用: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复习 知识点2:欧姆定律 1.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⑩__________关系. (2)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__________关系. 2.欧姆定律 (1)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____. (2)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通过实验与理论研究发现了这个规律,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 【备注】常见的几种动态电路 1.含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 2.含滑动变阻器的并联电路: 3.开关型的动态电路: 知识点3: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重点实验 1.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__________. (2)两个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__________,即R=R1+R2,推导R总=R1+R2+?+Rn. 2.电阻的并联 (1)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__________. 实验一: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实验器材:导体(不同规格不同材料)、开关、电源、导线、电流表. 2.实验原理: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实验设计与步骤: (1)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的关系. 控制材料和长度不变,只改变横截面积,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2)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 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只改变长度,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3)探究电阻与导体材料的关系 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只改变材料,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4.实验结论: 针对训练 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 V)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 29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 (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实验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实验原理: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变化 ①实验设计:控制电阻不变,只改变电压,通过观察比较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变化,发现它们的关系.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实验几次. ②实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①实验设计:控制电压不变,只改变电阻,通过观察比较电流和电阻的大小,发现它们的关系,当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②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小亮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阻值不同的电阻及导线等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亮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导线不能交叉; (2)小亮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为0,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 V,实验所用导线完好无损,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__________. (3)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另外,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P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通过移动滑片P来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 (4)小亮将电阻R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 V、阻值约为10 Ω的小灯泡,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为此,需要对原电路进行两处改动: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命题点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考点突破 【方法指导】坐标图像类试题的分析步骤: 1.识图:弄清图像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 2.析图:根据图像的形状确定这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用图:分析图像的特殊点(起点、拐点、交点、转折点、终点)的含义,命题点2: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从题目要求的问题入【例2】(2015遵义26题3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及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不变,R手,收集和处理相关信为电阻箱.闭合开关S,第一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15 V;第二次调节息具体分析如下: 电阻箱的阻值为第一次的两倍时,电压表示数变为12 V;第三次将电阻箱的阻值在第二次①识图:图像的横坐标的基础上增大20 Ω,电压表的示数变为9 V.则电源电压U和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 ) 为U,单位为V;纵坐A.18 V 36 Ω B.18 V 12 Ω C.20 V 36 Ω D.20 V 12 Ω 标为I,单位为A; 命题点3:电学坐标图像的相关应用 ②析图:A元件的I-U【例3】(2016遵义30题4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图像为直线,B元件的I阻器R′的滑片P在a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5 A,将滑片P从a点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U图像为曲线;通过中,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阻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则R=________Ω,电路消耗的A、B元件的电流随其两最小功率为P=________W. 端电压的增大均增大,中考回放 但A元件线性增大,B1.(2014遵义25题3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R2,闭合S、S1,元件非线性增长; 断开S2时,电压表示数为5 V,闭合S、S2,断开S1时,电压表示数为7 V,则R∶R2为 ( )A.3∶2 B.2∶3 C.7∶5 D.5∶7 中考预测 【例1】(2017遵义34题6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 V且保持不变,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 Ω、10 Ω、15 Ω、20 Ω、25 Ω. (1)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2)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而电压表有示数但无明显变化,则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将各个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R所在位置,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每次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将对应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关系.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知识点1 电阻和变阻器 ? 知识点2 欧姆定律 ? 知识点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 30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十三章 探究电路(2) 1.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 2.了解家庭电路,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 重点: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难点:安全用电意识。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本节 第2课时 课型 复习课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三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伏安法”测电阻 知识点2:家庭用电 1.一般家庭电路主要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熔断器、插座、开关和用电器等组成(如图所示). 2.进户线分①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的电压为③__________V,而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④____________V. 3.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是⑤__________的,控制电灯的开关一定要接在⑥__________线上并与电灯串联. 4.测电笔是用来辨别⑦__________和⑧__________的,使用时手一定要⑨_________________,决不能⑩__________________. 5.当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和零线之间形成通路时就会发生触电事故.常见的触电形式有:①单线触电;②双线触电;③高压触电;④跨步电压触电. 6.安全用电原则 a.要注意不弄湿用电器; b.保护好用电器的绝缘体,不使它的火线裸露; c.对于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其外壳要接地; d.在户外,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急救措施 a.当有人触电,首先切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竹竿将电线挑开,使触电的人迅速脱离电源; b.发生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绝不能带电泼水救火. 实验:“伏安法”测电阻 3.实验器材: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若干. 4.实验设计:(1)闭合开关,通过不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记下多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2)根据每组电流与电压的值算出电阻,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针对训练 小张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物图. 自主复习 重点实验 【注意事项】(1)滑动变阻器常用来改变电流及电压的值,调节变阻器之前要先想朝哪个方向移动滑片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闭合开关之前应该先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 开始测量时最小. (1)闭合开关前,应向________(选填“A”或“B”) 端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2)电压表和电流表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量程. 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小. 实验(2)测量过程中,某一次的电流值如图乙所示,则电流值是__________A.这时,灯丝突然(3)为了减小误差,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相同规格的灯过程中应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泡,重测的数据如表所示,并绘出I-U图像如图丙的A所示. (3)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小张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出你的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出判断并说出理由). (4)另外一组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和电路图也做这实 验时,由于接线错误,根据测量的数据绘出的I-U图像 如图丙的B所示.你认为错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考点突破

命题点1:“伏安法”测电阻 【例1】(2015遵义35题6分)小明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所用的器材有两节旧干- 31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电池串联成的电源,阻值为0~20 Ω的滑动变阻器R,待测电阻Rx及如图甲所示的其他器材. (1)小明将实验电路连成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__端.(选填“A”或“B”) (2)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小明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了多次测量.当小明将滑动变阻器调节到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零时,对应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该待测电阻Rx=________Ω. (3)细心的小明发现,滑动变阻器滑到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零时,待测电阻两端电压达不到两节新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小明请教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干电池的内部是存在电阻的,简称内阻,干电池用久后内阻会变大.干电池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稳定的电源与一个内阻串联而成.小明想测出本实验电源的内阻,于是向老师要来一只5 Ω的定值电阻替换掉甲图中的Rx,闭合开关,仍将滑动变阻器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等于零,测出此时电流为0.40 A,结合上一步的测量值,可算出本实验干电池组的内阻为________Ω. 命题点2: 安全用电 【例2】(2017遵义21题3分)电是人们的好帮手,但若摸不准它的脾气,不注意用电安全,也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电灯的开关可接在零线上C.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金属体 B.可用湿手接触照明电路中的开关D.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中考回放 (2013遵义35题8分)小明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3 V的电源,最大阻值为10 Ω的滑动变阻器R,待测电阻Rx及如图甲所示的其他器材. (1)如图甲,实验电路还未连接完整,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__状态. (3)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多次测量,其中一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本次测得的待测电阻Rx=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做完以上实验后,小明还用该实验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计划测量当Rx两端电压分别为1 V、2 V、3 V时对应的电流,但发现无论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Rx两端电压达到1 V,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预测 1.如图所示家庭电路连接正确,各元件均正常,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后电灯与洗衣机是串联的 B.洗衣机接入三孔插座能使洗衣机金属外壳接地 C.闭合开关时人接触B点或C点都可能引起触电 D.断开开关时A、B两点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知识点1 伏安测电阻 ? 知识点2 家庭用电

- 32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第十四讲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结合实例理解电功和电功率. 2.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重点:电功和电功率,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难点:计算。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三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电能 1.认识电流做功 (1)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利用①__________做功,将②____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要消耗多少③__________. (2)电流所做的功与电流、④__________和通电时间成⑤__________. (3)公式 (4)单位及换算:焦耳,符号⑥___;常用单位还有⑦________,符号⑧________;1 kW·h=1度=⑨________J. 2. 电能表 知识点2:电功率 1.电功率 (1)定义:物理学中把⑥________________与⑦____________之比叫做电功率. (2)公式 自主复习 (3)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______,符号为?___. 常用单位:千瓦(kW)和毫瓦(mW). 3.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知识点3: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知识点4: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 (1)电流通过导体时?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实例:利用电流热效应的有:工厂利用电热炼钢、家庭利用电热来烧水、做饭、取暖等; 防止电流热效 应的有:带孔的电视机后盖、电脑的微型风扇等.[16年34题,14年34 题] 2.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对同一电阻丝,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煤油的温度越?________,表明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__. (2)对同一电阻丝,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通电电流越大,煤油的温度越?_______,表明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__. (3)在电流大小不变,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煤油的温度越?________,表明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________. 3.焦耳定律 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实验原理:P=UI. 2.电路设计:将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小灯泡串联,电压表和小灯泡并联. 3.实验步骤: (1)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电阻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所选量程. (2)根据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 (3)调节滑动变阻器,分别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的1.2倍,分别读出对应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及三种情况下小灯泡的亮度,并记录在表格里. (4)计算三种情况下的电功率(包括额定功率). 针对训练 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 (1)图甲是未连接好的实验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它连接完整.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________(选填“短路”或“断路”). (3)故障排除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 33 -

重点实验 【注意事项】(1)伏安法测电阻和测电功率在数据处理方法上不同,测电阻最后要求测出三个电阻阻值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而测电功率时,在小于、等于、大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求出三个电功率值的含义是不同的,不能用来求平均值.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求得的功率才为额定功率;(2)闭合开关时,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较小的示数,这是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4)若把这样的两只小灯泡串联接在4 V的电源上,则此时每个小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W. 正常现象,原因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较大,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过小. 命题点1:电能 电功 【例1】(2015遵义31题4分)如图所示,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3 000 imp/kW·h”字样(“3 000 imp/kW·h”指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 kW·h的电能,电能表上的指示灯闪烁3 000次),现将若干盏规格都为“220 V 20 W”的节能灯接在该电能表上一起正常工作15 min,电能表的指示灯闪烁了135次,这些节能灯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接入的节能灯共有______盏. 命题点2: 电功率 【例2】(2017遵义25题3分)如图所示,当S、S1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U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0.9 W;当S、S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最左端时,电压表V的示数为2U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0.2 W,则R1与R2的比值是( ) A.1∶18 B.18∶1 C.1∶6 D.6∶1 命题点3:命题点4: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 焦耳定律的应用 求极值类电学计算 考点突破 【例4】(2014遵义29题4分)一台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台电炉的额定电压为220 V,额定功率为1 100 W,与电炉丝连接的导线的电阻为0.1 Ω,电炉正常工作10 min,通过导线的电流为________A,导线上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J. 命题点5:【例5】(2015遵义38题9分)如图所示电路,定值电阻R0=6 Ω,灯L标有“6 V 3 W”字样,灯L的阻值及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置于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 A;滑片P置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5 A,求: (1)灯L正常工作时的电阻;(2)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3)滑动变阻器滑片P置于最右端,通电10 s,灯L消耗的电能. 命题点6: 与其他知识综合的电学计算 【例6】(2017遵义35题7分)有一种挂式电热水器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该热水器设有高、中、低三档,已知电热丝R1=55 Ω,高档加热功率为1 100 W,电热转化效率为80%,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求: (1)将2 kg水从20 ℃加热到75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用高档将2 kg水从20 ℃加热到75 ℃需要多少时间;(3)只闭合S、S2时,电热水器的电功率是多少. 中考回放 1.(2017遵义30题4分)在电学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几乎为零,但实验室中有一种小量程电流表,其内阻不为零,在处理这种电流表时,可看成是一个无内阻的电流表和一个电阻RA串联(如图中虚线框所示).现要测量一只这种电流表的内阻RA的阻值,电路设计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R2=1∶2,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15 A,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当S1断开S2闭合时,RA消耗的电功率为0.1 W,R2耗的电功率为P2;且P1∶P2=9∶8,则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I2=_______A,电流表的内阻RA=_______Ω. 中考预测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知识点1 电功电能 知识点2 电功率 知识点3 测量电功率 知识点4 电流的热效应

- 34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考纲要求 第十五讲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电能从哪里来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1.通过实验,认识磁场,知道地磁场. 2.通过实验,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 3.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4.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 难点:安培定则。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三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磁现象 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①__________(N极),另一个是②__________(S极). 3.磁极间的作用:③__________磁极互相排斥,④__________磁极互相吸引. 4.地磁: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⑤__________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⑥__________附近. 5.磁化: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出磁性的过程.能被磁化的物质叫做磁性物质. 知识点2: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⑦________发生的. 2.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3.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⑧__________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4.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⑨_________出发,回到⑩_________.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其磁场越?________,磁感线分布越疏的地方,其磁场越?________. 自主复习 知识点3: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_____.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通电螺线管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与条形磁铁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相似.因此,其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3.右手螺旋定则:用?__________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_____________,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__________(如下图所示). 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构成电磁铁.电磁铁的性质:a.通过的电流越大,磁性?__________;b.线圈匝数越多,磁性?__________;c.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__________. 5.电磁铁的磁性特点:a.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b.磁性的强弱可通过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c.磁极可由?__________来改变. 知识点4:电动机 知识点5:电能从哪里来 2.发电机 (1)定义:发电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常见的发电方式 a. 火力发电:燃料的化学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b.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水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 c.核能发电:核能―→水和水蒸气的内能―→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电能.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裂变时释放出的核能来加热水. 实验一: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 1.实验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导线、螺线管、小磁针、开关、滑动变阻器.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步骤: 5.实验结论: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流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改变,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也改变. 针对训练 科学探究中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都很重- 35 -

重点实验 【注意事项】(1)为使磁场加强,可在螺线管中插入一根铁棒;(2)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3)通电螺线管外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要,以下是小华和小红对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进行探究后的展示与汇报: ①我们想知道通电螺线管的外部是否存在磁场? ②因此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③闭合开关,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断开开关,小磁针又回到原位; 实验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实验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2.实验器材:电源、电磁铁、100匝与50匝铁芯各一个、大头针、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 4.实验设计: 针对训练 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匝,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所示.用此装置去吸引大头针,甲、乙、丙、丁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部磁场方向与条形磁铁相似,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4)改变电流方向是为了改变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1)实验中通过电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这一方法体现了转换的思想. (2)比较__________两图可知:线圈匝数相同时,电流越大磁性越强. (3)根据图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1:电流的磁场 【例1】(2014遵义24题3分)如图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一种温度自动控制报警装置电路图,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温度低于90 ℃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 B.当温度低于 90 ℃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 C.当温度达到 90 ℃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红灯亮 D.当温度达到90 ℃时,报警装置就会响铃,同时绿灯亮 命题点2: 安培定则 电磁感应 考点突破 【例2】【2017遵义31(2)题】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发现弹簧缩短,小磁针旋转到图中所示位置静止,请在图中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小磁针的N极.(电源正极用“+”,负极用“-”表示) 命题点3:【例3】(2016遵义31题3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事例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①来回摇晃手摇式电筒,使磁体在线圈中运动,小灯泡就能发光 ②对着动圈式话筒说话,声音带动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变化的电流 ③将带有磁条的银行卡在POS机中的线圈中刷一下,POS机便通过产生的电流读出银行卡的信息 ④动圈式扬声器的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电流时,线圈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带动纸盆振动发出声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考回放 2.【2013遵义31(3)题2分】如图所示,图中已画出了通电螺线管的一条磁感线和静止在螺线管上方的小磁针,请在图中标出已画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中考预测 1.下列有关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B.磁体周围磁场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是不存在的 C.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通电导体一定有力的作用D.地磁场的北极就在地理北极附近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 ? ? ? ? 知识点1 磁现象 知识点2 磁场 知识点3 电流的磁场 知识点4 电动机与发电机 知识点5 电从哪里来

- 36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课题 第十六讲 走进信息时代 能源、材料与社会 本节 第1课时 课型 复习课 考纲要求 1.知道电磁波。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3.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 4.知道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方向性. 5.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6.列举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 7.知道核能等新能源的特点和可能带来问题 8.有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 重点:能源和材料。 难点: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 小组学习 1、学习目标 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中考命题 · 导向 教师点拨、点评 重难点 方法器材 教学 流程 定标导学 设疑激趣 (一)知识梳理 认真梳理第十六讲的知识点,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1.电磁波 1.电磁波谱:按波长由短到长排列,γ射线→Χ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2.电磁波的应用:γ射线(医生做脑手术)、X射线(判断是否骨折)、紫外线(汞灯杀菌)、可见光(阳光、灯光)、红外线(遥控器、电取暖器)、微波(手机、卫星通讯)、无线电波(收音机、雷达). 知识点2: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1.光纤 (1)光导纤维简称光纤,是传输光信号的介质. (2)光纤的抗干扰能力强,能减小信号衰退,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传输信息. 2.现代电信网络:卫星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 3.因特网: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用来传送和共享信息. 1.自然界中的能量形式:机械能、电磁能、内能、化学能、核能. 2.能量的转移与转化:自然界中,能量不但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且可以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3.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 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在转移和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③____________. 知识点4: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自主复习 1.能源与社会 (1)可再生能源: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及生物质能等. (2)不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和铀矿这类化石或矿 物能源. 2.开发新能源 (1)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既相对清洁,又取之不尽的能源.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光转化为 电和光转化为热的方式来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光转化为电的方式为太阳能电池充电, 采用光转化为热的方式可以发电,也可以供家庭取暖,加热生活用水等. (2)核能:核能的开发和利用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④__________释放能量;另一种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原子弹是利用核裂变的原理制成的,氢弹是利用⑤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其他新能源: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都能用于发电. 知识点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5: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1.材料的物理性质 (1)弹性:在一定限度内,材料受力会产生拉长、压缩或弯曲等形变,除去外力后材料往往又自动恢复原状的性质.如弹性材料制造的钟表发条. (2)硬度:描述材料坚硬程度,即阻止其被刮破、刮伤或产生凹陷能力的物理量.如铅笔的硬度不同,划痕不一样. (3)延展性:材料在受力而产生破裂之前,其塑性变形的能力,具有延展性的材料可以锻打成片、拉成丝.如金、银等可制作成金箔. 2.材料的导电性 (1)分类 根据导电性不同,材料可分为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及⑧__________三类.

- 37 -

第 章第 课时,总第 课时,授课时间201 年 月 日 (2)半导体具有单向导电性,半导体材料可以制造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等. 3.开发新材料 (1)超导材料是一种电阻为零的材料,利用超导材料的超导磁悬浮现象可制造磁悬浮列车,利用超导材料的零电阻特性可实现远距离输电. (2)纳米材料指合成材料的基本单元大小限制在1~100 nm范围内的材料. 重点实验 命题点1:电磁波 【例1】(2016遵义18题3分)201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推出了“全民抢红包”活动,观众通过手机微信的“摇一摇”入口,就可以参与抢红包,手机抢红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的是( ) A.声波 B.空气 C.电磁波 D.光导纤维 命题点2: 材料 【例2】(2017遵义18题3分)纳米磁性材料采用磁性颗粒作为记录介质,具有记录密度大、矫顽力高、记录质量好等特点,下列器件可用纳米磁性材料制成的是( ) A.洗衣机内壁 B.耐腐蚀容器 C.计算机存储器 D.高性能防弹背心 命题点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例3】(2014遵义18题3分)下列关于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能源的行为中,都正确的是( ) ①手机充电完毕后,不及时拔下充电器 ②将废书报、饮料瓶等送到废品回收站 ③尽量使用一次性杯子 ④夏天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设置得过低 ⑤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中考回放 1.(2015遵义19题3分)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二极管、三极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 C.随着科技发展,将来可以制造出不消耗能量而不停对外做功的机器 D.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蕴藏量较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2.(2013遵义19题3分)纳米陶瓷是一种高新科技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防渗透、完全无磁性等特点,以下选项中哪项可以利用纳米陶瓷材料制造( ) A.高压输电线 B.装浓硫酸的容器 C.银行储蓄卡 D.LED发光二极管 中考预测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作二极管 B.煤炭、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资源 C.手机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 2.“智能纤维”是一种新型材料,能对外界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变化做出响应.其中,相变纤维能够通过吸热、放热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凝胶纤维能够对温度做出反应;电子纤维能够导电以及消除静电;记忆纤维能够在特定环境下恢复原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变纤维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体温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B.用凝胶纤维有可能制成显示体温的衣服 C.电子纤维是一种绝缘体 D.记忆纤维发生形变后无法恢复原状 考点突破 作业布置 板书 设计 ? ? ? ? ? 知识点1 电磁波 知识点2 踏上信息高速公路 知识点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知识点4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知识点5 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 反思

- 3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i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