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论语 - 雍也篇》精品国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05 19: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语·雍也篇》教案

教学目标:1、引领学生诵读《论语》之《雍也篇》,理解基本意思。

2、陶冶学生的情操,从小培养学习兴趣,做一个有仁爱充满智慧的人。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雍也篇》中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培养学习兴趣,做一个有仁爱充满智慧的人。 陶冶学生的情操,

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的“学而篇”、“为政篇”、“里仁篇”几个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

2.学了《论语》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雍也篇》中的两则。

二.新授:

1.出示雍也篇中两个句子,学生自由读、范读、齐读 2. 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教师出示自学要求:

① 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注意多音字的读法,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② 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③ 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 3. 交流汇报

1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意思: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再读句子,拓展延伸

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再来感受先人的无上智慧。(诵读句子) 【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①喜欢学习,以学习为快乐,孔子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要培养学习兴趣。同学们,你能说说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吗?这些良好的学习兴趣给你带来了什么成功的体验呢?(学生自由畅谈) ②教师讲述《姚明与篮球的故事》

大家一定都认识姚明吧,姚明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吗? 姚明出生在一个体育之家,父母都是打篮球的,也许是家庭环境的熏陶,姚明从小灵活好动,特别喜欢皮球。有一次在全运会篮球决赛时,中国女篮教练周懿娴十分喜爱姚明,把自己喜欢的一个特制的小篮球送给了他,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姚明整天抱着小皮球不放,吵着要爸爸妈妈教他打篮球。父母亲一有空便跟他“耍球”,逢到自己训练和比赛,也常带他去看球。有时,他撒娇吵闹时,妈妈只要拿着小皮球来哄他,立刻就会破涕为笑。做爸爸妈妈见到这种情景,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真希望他快快长大,成为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当初曾有位知名的教练说他不会成为一名出色的篮球运动员,但是姚明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在父母的鼓励下,他通过刻苦的努力终于站在世界球坛上,成就了他的篮球梦想。 ③学生交流听故事后的启示。

教师小结: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有了兴趣还不一定能成功。要成

2

功必须先立志。一旦认准目标,就应该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① 阅读书中的小故事《仁者乐山》

A. 什么样的人被人们称为“仁者”? B. 为什么“仁者”喜爱山呢?

C. 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②师述: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达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 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③这个句子告诫我们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仁慈、充满智慧的人。)

三.巩固练习

1.抄写并背诵雍也篇中的两个句子。 2. 阅读《智者乐水》的故事

四、课堂小结

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论语》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又是一个正直、 坦率、宽容的朋友。孩子们,希望它能指引你们成长的方向,让你的明天更美好!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qp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