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公司应收账款分析

更新时间:2024-04-12 11: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摘 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易基本上都是通过赊销方式来实现的。赊销作为一种重要的促销手段,对于扩大产品销售,增加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减少库存积压,提高市场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用销售的增加,应收账款也会随着增加。如果不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必将导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损失增加、管理成本逐渐升高、经营利润逐渐下降、资金周转不畅、财务风险巨增等不良局面,从而影响企业的稳定。因此,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者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Y公司在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然后对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做了剖析,找出了存在的原因,认为Y公司的销售与收款环节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及缺少有效的管理控制流程。从而针对Y公司具体情况,对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具体管理对策。

关键词:应收账款;分析;管理

I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commodities trading between

enterprises are basically achieved by way of credit. Sell on credit, as an important promotion means to expand the product sales, increase the total sales and profits, reduce inventory,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credit sales, accounts receivable as will also increase. If no effectiv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account receivable must lead to accounts receivable, bad debt losses increase, high management costs increased, gradual decline in operating profits, cash flow not free,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risk of huge increase, thu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erprise. Therefore,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managers fac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Y company in th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control problems faced by the thorough research, and then to Y company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to do an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find out the reasons of the existence of, think Y in the link of the company's sales and credit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management control process was the cause of should collect remained high. On A particular case, A company of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specific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Accounts receivable ; Analysis ; Management

II

目 录

一、 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相关分析 ............................ 1

(一)应收账款的内容 ............................................. 1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 1 (三)应收账款的评价指标 ......................................... 2

二、 Y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 2

(一)Y公司的概述 ............................................... 2 (二)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 2 (三)近三年应收账款情况分析 ..................................... 3

1. 变动趋势分析 ............................................... 3 2. 增长速度分析 ............................................... 4 3. 资金周转速度分析 ........................................... 4 4. Y公司应收账款面临的风险分析 ............................... 5

三、Y公司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 6

(一) 公司外部因素影响 .......................................... 6

1. 社会方面的原因 ............................................. 6 2. 购买方企业的原因 ........................................... 7 (二) 公司内部因素影响 .......................................... 8

1. 薄弱的信用管理、缺乏管理制度 ............................... 8 2. 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催收方法单一 ............................... 8 3. 合同管理不善,购销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 ....................... 9 4. 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 9

四、Y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 10

(一)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 10

1. Y公司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 10

(二)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 11

1. 建立赊销申报制度 .......................................... 11 2. 注重合同管理 .............................................. 11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 12

1. 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 .................................. 12 2.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 12 3. 对发生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 12

结语 ...................................................... 13 参考文献 .................................................. 14 致谢 ......................................................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而企业为了提升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增强企业竞争的能力,扩大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就要想尽办法去实现和买方长久的合作,除了提高企业自身的产品质量、服务、降低价格等措施外,还要采取以收款方式的赊销政策,作为吸引客户、扩大销售的一种手段,所以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问题,它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基于以上选题背景,企业要健康发展,销售和收款对企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 Y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 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内部控制规范为理论依据,对 Y公司这方面设计了关键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建议,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从源头、过程和结果三方面提出了解决 Y 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一、 应收账款管理理论相关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内容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应收账款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提升竞争能力,扩大销售的同时,尽最大能力去降低应收账款管理的机会成本、坏账损失和管理成本,要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应收账款投资的收益。细致的来说,应收账款管理是应该要按时足额收回应收账款,使应收账款的成本最小化,使应收账款的净收益最大化,让客户尽快还款,并鼓励客户尽快结清款项并且节约收账所用的费用。应收账款管理的最低目标是有足够的现金流,以确保企业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应收账款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按期

1

足额收回应收账款。

(三)应收账款的评价指标

应收账款的评价指标有如下几个公式:

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余额占资产总额比率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总资产

二、 Y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

(一)Y公司的概述

Y 公司,创建于1979年,1994年改制为股份企业,2001年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6年入选“沪深300指数样本股”,2007年入选“上证50指数”。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总资产79.49亿元,是一家集化工,冶金矿山为一体的资源型企业。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在职员工8915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95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发展成为以有色金属冶炼,磷化工为主的多元化,多产业的经济体,产品涵盖电解锌,氧化锌,饲料级磷酸氢钙,磷酸一铵,过磷酸钙,复混(合)肥料,碳铵等有色金属和磷酸盐产品。产品畅销全国,部分产品出口亚洲,美洲,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公司的组织结构图见表2.1。

表 2.1:Y 公司的组织结构

总经理 财务部 销售部 生产部 劳动人事部 研发部 运输部 综合办公室 (二)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2

现在的Y公司缺乏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重视,发生了很多应收账款的坏账,所以Y公司吸取了教训,同时对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加以重视,并加大相关管理,经过全体人员的努力,公司在应收账款的制度上实行了技术升级,应收账款的坏账也相应减少。

(三)近三年应收账款情况分析

表2.2 Y公司2005-2007年的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 年末总资产(万元) 年末流动资产(万元) 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万元) 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率 应收账款余额占资产总额比率 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净利润(万元) 应收账款周转率

2005年 20314 9399 5001 53.2% 24.62% 11358 301 2.27 2006年 22486 12891 7710 59.80% 34.32% 14442 440 2.31 2007年 24000 14000 8440 60.28% 35.17% 21222 1181 2.51 表中数据显示:2007年12月31日,Y公司应收账款总额844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率为35.17%,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60.28%。2006年12月31日,Y公司应收账款总额771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率为32%,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59.80%;.2005年12月31日,Y公司应收账款总额5001万元占资产总额的比率为24.62%,占流动资产的比率为53.2%;应收账款已逐渐成为Y公司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变动趋势分析

3

从2005年到2007年,Y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逐渐增加,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和资产总额比率也在逐渐上升。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8440万元,较2005年末5001万元,增加了3439万元。同时,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由2005年的53.2%增加到60.28%,增加了7.08%;应收账款占资产总额的比率从24.62%增加到35.17%。应收账款总额增加的原因是:一是Y公司通过幸运销售等方式增加产品销售额所致;二是公司缺乏相关应收账款管理的意识,信用政策和信用风险控制手段不明确,信用销售控制不力。

2. 增长速度分析

从2006 年到 2008 年,Y 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增加,但是商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应收账款的增长速度。其中:2007 年与 2006 年相比,Y公司产品销售收入增加 780万元,增幅 23.15%,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增加 730万元,增幅 34.16%;2006年与 2005 年相比,产品销售收入增加 3084 万元,增幅 51.16%,应收账款年末余额增加 2709 万元,增幅 42.29%。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应收账款增长速度的原因是:一是成立了法务部,加强了对以前年度逾期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二是换领导班子后,将应收账款回收与销售人员的提成直接挂钩,如果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就不会兑现业务提成,所以加大了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的收款力度,加速了资金回笼速度。

3. 资金周转速度分析

从2005 年到 2007 年,Y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逐渐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逐渐上升。这足以证明Y公司近年来应收账款管理有了明显的改善,逐渐增加的款项回笼速度,逐渐增加的资金利用效率。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08年由2006年的2.27增长到2.51.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回款速度越快,可节约营运资金,可减少坏账损失,可减少收账费用,资产流动性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也有了明显的改良。应收账款周转率变动较大原因是在于企业的收

4

账速度变快,提高了资产流动性。

4. Y公司应收账款面临的风险分析

通过以上的研究,Y公司应收账款的产生总结来讲就是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一个是外部。形成应收账款必然也会因此带来一定的风险,Y公司应收账款的风险简单的来讲也应该会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可以来自客户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基于公司战略性发展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1)客户信用风险

三年来,Y公司外部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率维持在59%—70%之间,其中大型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所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率在 39%—55%之间、中小客户应收账款余额所占应收账款总额比率在 14%—20%之间。对于 Y公司来说,大型客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较小的坏账损失风险。但是大型客户会提出较为苛刻的信用条件。因此,延迟支付风险是大型客户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而并非坏账风险,延迟支付风险是Y公司应收账款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与此同时,Y公司的中小客户占用的应收账款数额和比重不高,但客户数量多、分布广,管理相对起来比较困难。因此,中小型客户的信用风险不仅表现为延期支付风险,而且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存在坏账损失风险。

(2) 战略性信用风险

为了改变销售收入下滑的局面,必须不断地开发新的战略性大客户。战略性的大客户可以指的是原有产品线中新的大客户的开发,也可以指的是突破现有产品线的限制,重点针对大容量机组的产品潜在客户需求的挖掘,着重教育、培育、创造新建的大客户。无论如何,要么新建大客户,不然就是一场与同行业大供应商之间的强烈争夺战,要么必须在其他有力竞争对手未加入的大机组项目的新兴市场取得先机。作为新建大客户的新进入者,一定要从已在位的供应商中争夺市场,肯定要给出更加优惠的信用条件。在这个时候针对大机组项目的新产品,为

5

了让新客户对自己的新产品有一个足够长的试用期和质量比较、确认期,信用销售是必然选择,后期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也就自然形成。

三、Y公司的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分析

企业间的信用销售,就像一把双刃剑,企业在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应收账款

的金额也会同时增加。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就会引起企业应收账款日益增加,大量资金被挤占,导致企业的营运资本增大,使企业的经济增加值减少。Y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是由于结构账龄偏长、余额偏大、坏账金额和比例偏大,质量不佳等不良现况形成,而要改变Y公司应收账款的不良现状,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以下主要从Y公司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解释说明。

(一) 公司外部因素影响

1. 社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有不完善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滞后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的监

管力度、对信用失范者的处罚机制建设缺乏,而且没有对失信行为有明确的法律界定。信用体系中有不完善的信用服务企业建设、不同的资信评估执业标准,信用体系中有有缺陷的信用信息数据公开方式和公开程度,而且企业无法取得真实完整的信用信息。同时市场交易中的信用缺失严重、经济秩序混乱等问题造成的较多的无效成本,占我国 GDP 的 10%。

其次是我国的金融市场还没有达到发达水平,企业可利用的支付工具并不多、支付手段比较落后。在中国的90年代出现大量的信用销售,时至今日,依然没有形成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例如,没有保证的信用销售的合理回报率,较多的被动信用现象;支持信用中有较少的资本资源,经常要通过自身和银行融资来保证还款;有不完善的信用记录和与之相关联的信用监督和惩罚系统,如商业手段和法律手段等。

6

所以,应收账款对企业来讲有相当大的风险。信用销售产生的风险同时可以理解为持有应收账款对企业产生的消极作用。

2. 购买方企业的原因 (1)付款有拖欠的习惯

有些某些客户拖欠货款属于习惯性拖欠,并非是蓄意赖账不还,实际上客户的资金状况良好。而是因为客户内部对外付款流程繁琐,因此总是在信用期限内不能如约按时支付货款,往往是在逾期不是很长的时间内支付货款。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施压,款项一般是收不回来的。如果一旦发生拖欠,就应该立即执行有力的收款措施,宽松的收款政策对其往往无效。

(2)在付款条件上做文章,故意拖欠账款

有的客户在付款条件上做文章,以增加延迟支付的理由。具体作法为以下两种:一是在付款的节点上增加企业不能控制的事项,如项目完工需要客户单位的整体验收后,实际操作的时候,客户单位往往会延迟整体验收的进程,以取得延迟付款的理由。另一种是在付款方式中故意改变付款条件上的的支付方式,甚至在明确是“电汇”的条件下,仍然采用远期承兑汇票进行决算,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入期限或增加变现的成本。

(3)债务人的侥幸心理

Y公司的个别客户的项目属于违规项目,未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文,而是利用自己的融资渠道取得部分资金,一旦Y公司对应收账款不加以过问,客户就会产生一种侥幸的心理,能躲一时是一时,就会推迟还款的日期。

(4)客户的信用不良和恶意拖欠

当Y公司的个别小的经销商出现经营困难、领导人更换、迁址、法律纠纷、资产转移等问题时,只有在实际的催收工作中需要通过不断的与客户保持联系,

7

才能保障应收账款得以顺利回收。

(二) 公司内部因素影响

1. 薄弱的信用管理水平、缺乏管理制度

Y公司客户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几乎可以说是水平接近于零。尽管加强了对应

收账款的关注,但是从总体来说,Y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还是一种低层次的管理水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客户信息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较差的信息管理意识,二是不健全的信息管理体制,三是Y公司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收集客户资料、调查资信等功能较弱。市场部的目的是销售,因此,缺失的信用管理制度导致了公司处于无信用管理的状态。坏账形成的原因是信用销售,在信用销售前企业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客户的的信用,对待客户的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要认真仔细的评估。企业普遍缺乏“信用”的观念,事前的资信评估也很薄弱,缺乏规范的信用销售程序予以对其约束,市场部经理有对外赊销的权利,市场部经理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去确定客户的赊销期限和额度,通过口头请示主管领导或总经理就可以通过授信,并且事后也不会办审批手续,这样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责任也难以划分,就造成企业坏账的形成。

目前,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企业急于在短期内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是由于应收账款没有专门的部门管理,因此很少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估 ,没有全面的客户信息资料,甚至是必要的客户信息资料都不知道,例如:客户的地址、法人代表的姓名。只是为了扩大销售,所以收集的客户信息不全,最终就会导致呆账和坏账。如果企业风险意识较弱,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没有做出深入的调查、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没有进行正确的评估、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不科学,仅是为了片面的扩大销路、增加市场的占有率,不充分的或形同虚设的事前的信用调查,就会形成应收账款的坏账和逾期。

2. 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催收方法单一

8

(1)Y公司目前的在职应收账款的催收人员由于学历较低,年龄偏大,不适合外企公司的工作节奏和文化氛围。(2)由于人员与项目部沟通不畅,大部分人员不会使用电脑收发邮件,大部分共享的信息只能通过电话或与项目部沟通才能以了解项目的情况,结果导致催讨前的准备工作不足,催讨效率不高,效果也会不好。(3)大部分人员采用事后管理的办法。只有在应收账款逾期之后,才进行催收管理。主要采取拜访客户上门催收的方式开展催讨欠款工作。

3. 合同管理不善,购销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

公司设有计划部,对所有的供销合同进行审核后盖章。但是,计划部只是盖章,

没有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只是形式化的审核。合同是依照合同法通过文字的形式以明确规定买卖双方权利和义务,而且受到了法律的保护,所以能成为控制经营风险的手段。所以,对合同的管理就应该更加重视、更加完善。但在公司内部有不少逾期的应收账款后面都缺少完善而有效的合同协议,就会出现应收账款收不回的现象,但又拿不出明确的证据。有漏洞的合同能造成坏账发生,如果一企业没有自己标准的销售合同,都是借鉴客户的合同范本或直接抄袭他人的合同,缺乏对保护自己公司利益的条款,也没有明确双方的责任,就会造成坏账。公司各部门在合同把关的时候,也仅仅是从本部门的利益角度考虑合同情况,不会而且没有意识进行总体评估。在法律上与客户签订的合同应该没有漏洞,而且应该有保护性条款在合同中。除此之外,合同的执行还存在一定问题,大量应收账款的拖欠是由于相关部门没能严格的执行合同。如:相关法律规定,只有在收到货款后才能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上,则会先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对客户的约束力丧失,从而导致货款拖欠,在销售过程中对合同执行同样缺乏严肃性。

4. 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

应收账款考核形式化,员工的收款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造成了应收账款回

9

收速度慢和回收率低。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应收账款回收仅是辅助考察指标,并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对考核奖励系数来说,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大部分是依赖公司领导层的主观想法去判断考核,去判定绩效,所以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重销售轻回款的现象。之所以应收账款上升,是因为工资报酬主要与销售任务挂钩,员工仅为个人利益,仅仅关注销售任务的完成,大量采取信用销售手段去强销商品,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和应收账款能否及时收回。企业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去落实各员工与领导的责任,并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和相关责任,否则就会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最终形成逾期应收账款或坏账。Y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中对应收账款的考核仅是停留在框架上,没有深层次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目前绩效考核体系有三个层次:(1)集团对公司总经理为首的高管人员的考核和应收账款指标考核应作为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方面,而不知只是一个辅助指标。(2)公司在对市场部经理及部门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建立在集团对公司高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基础之上的。(3)公司没有将市场部对销售人员的这一考核层次纳入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而将考核的权限放在了市场部也即市场部经理的权限范围内。而市场部本身也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制度化、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绩效考核也并没有真正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上,没有对每一位销售人员起到相同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具有主观性,所以没有起到对应收账款的很好的控制作用。

四、Y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 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1. Y公司应收账款的事前管理

Y公司对事前管理开始重视,所以现在的管理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1)应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公司管理人员应具有强烈的信用管理意识;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就会使应收账款事前管理变得容易化,按应收账款管理制

10

度来执行公司发生的每笔应收账款在制度中,在管理部门中存在的考核不合理的部分应予以调整,信用销售为企业创造的利益要明确,赊销审批权限必须通过公司的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才可以进行信用销售,基本情况、财务数据、历史信用等情况必须在客户的信用评定程序中显示。(2)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系统中要录入客户的信用资料、以往交易的记录资本资料、赊销合同等情况,仔细分析出客户的信用状况,同时跟踪这些客户的信用情况,对每个客户的信用标准保持随时更改。(3)严格执行信用评定的方式方法,公司应该严格调研客户的信用品质,充分保证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可靠性;聘请高水平、资质好的信用管理评估机构对客户的注册资本、经济状况,信用品质、实力、等进行评估,(4)加强款项的回收,赊销合同签订时要表明:结算时间、结算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责任人必须收回的款项,对于不能收回款项的惩罚力度,同时要对客户的信用评分扣减。(5)应该不断从优秀的企业等同行业中学习新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并与本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方式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和优势,取长补短,提高本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水平。

(二) 应收账款的事中控制

1. 建立赊销申报制度

公司要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不能只是从销售人员口中了解情况,应当建立合适的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应设计预先统一编号的“四联赊销单”,标明欠款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开户银行及账号、发货日期、货名、规格、数量、经手人、地址、电话、金额、本单位经办人和责任人,还有赊销金额、赊销期限、有无担保等内容。这些账单应分别由责任人、客户、经办人和资信管理部门留存,各部门要定期检查它执行的情况,以防止货款的挪用和截留,以防资金体外循环。除此此外,要履行严格的签发制度。

2. 注重合同管理

11

公司的供货业务都必须签订合同,在拓展新客户时业务员要实行拓展新客户审批表,由各部门、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层层审批。我们应该按部门分二层复核人员来管理销售合同,必须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严格的评审在签订合同前 ,而且要进行妥善保管和跟踪,同时要按一定的规则编号且归类存档销售合同,这样就会方便统计和查阅资料;对待作废的合同一定要加盖作废章,同时必须由销售和财务分别指定专人统一保管,相关部门一定要定时抽查合同并整理,如果连续发生三次或三次以上合同不按要求整理归档,一定要通报批评并加以罚款处理。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控制

1. 建立客户动态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要建立信用管理部门,这样就会更有效地对客户进行动态风险管理和动态监督客户,以达到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等目的。动态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实地考察并充分了解其他企业对客户的评价情况、客户一定要提供工商注册资料等相关注册资料、同时要通过网络信用管理平台来获取信息。调

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注册资本、发展前景、资信品质、付款能力和市场竞争等。

2.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部门之间和人员之间必须要做好往来对账: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销售人员与客户,而且要保证账账相符。如有差异,那就必须找出差异的原因。对于超限额、超期限的收款一定要进行清收,并做好奖惩制度以落实奖惩责任。清欠工作的牵头部门是销售部门,主要负责公司赊销小组的会议,实施组织清欠的方案和清收督促责任人,以确保账款收回。同时财务部门还应该负责跟踪了解清欠方案的落实情况和欠款清收进度。当欠款账龄超过一定期限还未追回,就应该强制追收,采取非诉讼或诉讼方式进行追收货款。

3. 对发生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

12

特别要对于一些违规、超信用额度、超期限的应收账款进行重点分析,并总结在应收账款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对于一些好的管理办法需要保持下去。

结语

本文通过研究应收账款的内容,管理目标,评价指标,分析了Y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探寻了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及其管理对策,目的在于公司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并对此有所控制进而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款系统,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是:

1.对应收账款的界定,明确管理目标及评价指标,对Y公司应收账款分析奠定基础,应收账款是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动等经营活动应向购物单位或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它的评价指标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余额占流动资产率和应收账款余额占资产总额比率。

2.应收账款面临的风险是客户信用和战略信用风险。

3. Y公司应收账款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是社会方和购买方的问题,内部原因是由于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的不妥。

4. Y公司应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对策。

13

参考文献

[1]柯文聪.关于M公司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1. [2]叶炳周.应收帐管理和控制方法研究——以中石化S分公司为例[D].北京交通大 学,2011.

[3]崔建梅.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及防范[J].经济师.2011(10) [4]蒋书良.ZW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5]柯文聪.关于M公司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1. [6]李旭文.化解应收账款风险的途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7]耿军节.浅议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7)

[8]柯文聪.关于M公司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1. [9]叶炳周.应收帐管理和控制方法研究——以中石化S分公司为例[D].北京交通大 学,2011.

[10]郑庆华.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3.

[11]杨基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华昌公司应收账款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 2007.

[12]王平.论销售和收款环节的内部控制[J].投资理财,2009(10):166.

[13]叶炳周.应收帐管理和控制方法研究——以中石化S分公司为例[D].北京交通 大学 2011.

[14]张金昌,范瑞真.资金链断裂成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 , 2012

[15]赵笛,张昊,王炯业 . 胜景山河上市前夜紧急叫停或涉嫌造假[N]. 每日经济 新闻报,2010-12-18.

[16]Hofman VB, The effect of constrained processing on auditors judgement [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2003

[17]S. X. Zeng. Towards corporat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0 (12)

14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qz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