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图片大全

更新时间:2024-02-09 12:17: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25种潮汕小吃

菜头粿

民间小食。又称萝卜糕。菜头系萝卜俗名,菜头粿是潮汕地方年糕的一种,每逢过年时节,各家各户都有蒸制。制作时先将萝卜刮去粗皮,刨成丝,下鼎锅炒软,加入腊肠粒、虾米粒、香菇粒、芹菜粒,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同米浆、薯粉拌匀,然后入蒸笼内(先用布垫于笼底)蒸熟,以筷子插入不粘为熟。又法:萝卜丝不经炒过,直接拌入大米粉及其他配料,以水调匀再入蒸笼蒸熟。食用时将菜头粿切块,下平底锅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即成。菜头粿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9#

咸水粿

“咸水粿”,又名水粿,是一种潮州传统的粿食小吃。其历史悠久,味道清爽,价钱便宜,广受老百姓喜爱。

“咸水粿”外观是一个由米浆做成的如同小碟子的粿皮,中间是盛放着热的菜脯干,色泽嫩白,口感润滑。粿皮无味但有嚼劲,配上菜脯干的香甜和芳咸,成为一道具有潮汕特色的民间小吃。有的也可以加上辣椒酱或者甜浆,使得咸水粿味道更重,更美味。

“咸水粿”一般是以小吃摊点的形式出卖,摊主先把粿皮蒸好备用,而菜脯干切成丁,加入蒜蓉,用小炉子微热,现作现卖。

“咸水粿”虽然材料简单,但制作方法也很讲究。首先将大米洗净后,倒入清水没过泡制一夜使米粒变软。再倒掉泡米水将大米放入料理机,倒入清水搅打,接着让它静止。等沉淀后再继续搅打,一直重复,保证米浆细腻。等到米浆静止时沉淀物与水的比例约为1:1就行了。然后取模子刷油(防治粘底),将搅拌均匀的米浆倒入模具内,放置蒸锅上蒸熟即可。食用时直接取出粿糕,配上配料就可以。

配料也是很讲究,菜脯要选择清甜带芳香,切成幼丁,配上蒜头一起翻炒,用温火,才

能把菜脯得香味突出来。

作者:海箫圻 提交日期:2009-10-01 21:06:33

10#

鲎粿

鲎粿,是棉城特有的小食品,是富有潮阳乡土味的小食品。有些回乡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和在外工作的人一到棉城,总想尝尝鲎粿的滋味。

潮阳何时开始有鲎粿,未有查考,据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说,幼年时就有鲎粿了。可见鲎粿是潮阳“历史悠久”的小食品之一。

为什么它叫“鲎粿”呢?原来有两种说法。

先从“鲎”说起。鲎是在海里生活的甲壳类节肢动物,体呈圆形,尾坚硬,形似鞭剑。鲎粿也呈圆形,恰切地说,圆形的一边有凸出似桃状(平面),也就是很似带尾的鲎肉,所以叫“鲎粿”。这是从形似一的说法。

民间传说:县城有一人家,家姑年迈无牙,不便咀嚼食物,以致消化不良,肚常“生风”。民间本来有制腌“鲎鲑”的爱好,因鲎肉无腥味,能助消化、祛风,成为老年人佐餐之需。这家人的媳妇,对家姑虽然尽心体贴,制了鲎鲑供家姑佐餐,可是家姑不会咀嚼粥饭,仍不能如常进餐,日见消瘦。媳妇心里又疼又急,怎么办呀?要是有一种适合她老人家吃的小食就好了!她想呀想,试呀试,终于制成了一种象粿一样的小食品。家姑一尝,哎呀!这粿稠软而不沾粘,竟可咀嚼,觉得分外香甜可口;吞咽下去,到肚里还是热乎乎的,很是舒服;进食后,不仅不会“胀风”,而且消化正常。由于消化正常,身体很快康复了。家姑问媳妇:“这是什么粿?”媳妇因为粿里掺了鲎汁,就答:“鲎粿。”——鲎粿的名称就从此叫开了。制作鲎粿,要浸米磨浆,然后按比例混和薯粉,和鲎汁盛在模具中,嵌入鲜虾或肉碎,炊熟后,将粿取出,放在油锅里用文火煎至粿心熟透,但粿面不黄不焦,捞出后加上适量的辣椒酱或豉油,就可进食了。

作者:海箫圻 提交日期:2009-10-01 21:07:12

11#

糕粿

老徐炒糕粿在汕头甚为有名,从解放前就已经有的了。当年香港那边也有师傅闻名来汕头与老徐交流呢。

老徐炒糕粿好吃的地方在于,嗯,我觉得用慢功出细火来形容比较准备。不像街边的糕粿,一大锅这样来炒的,也不是随便加点酱油有点颜色,而是一块糕粿一块糕粿慢慢翻,慢慢煎。如果你嫌老徐上菜速度慢,他会告诉你不要等,到别处吃。因为要保证糕粿的质量,他要慢慢来。

讲了这么久,还没说哪有得吃。其实老徐炒糕粿在新兴路的新兴餐室就有得吃啦。不过现在是老徐的儿子经营,但MS老徐的儿子是不会煮的,哇哈哈

一盘10元,看起来似乎很多油,但真的不腻。炒糕粿有点甜的。但这家的糕粿双面都煎得很香,里边又很软,哇哈哈。加了蚵仔,虾,蛋和芥蓝菜。口味可以给3分。

作者:海箫圻 提交日期:2009-10-01 21:08:07

12#

鼠壳粿

鼠壳粿是潮汕特色小吃之一,一般在过年前三四天才做,不过现在也有很多小摊每天都有卖。

鼠壳粿是用鼠壳草(即白头翁)捣烂拌米粉作皮,以甜豆沙作馅,用圆形粿印(模型)包制而成,蒸熟后的一种米制粿品。朴籽粿是用一种叫朴籽树的叶和果核捣烂拌米粉浆,加糖发酵,装入桃形陶制粿印或小碗蒸熟后的粿品。白头翁是胃药,有去瘀,调和胃气作用。朴籽叶也有清脾健胃作用。

鼠壳粿的用料主要有:鼠壳草、绿豆(做馅)、面粉。

首先鼠壳草要把有棉的那个头部摘出来,剩下的丢弃。然后用水浸上一两天,每天都要换一次水。浸完水后沥干,放在石舂里面捣烂,捏成一团一团下油煎,然后再放在面粉里面和,最终便有了绿色的鼠壳草面团。

再拿出一小团面团碾成薄皮,包进绿豆沙,用模印印成图片中的桃模样(粿在潮汕话中的发音跟桃字一样,可能就是因为形状相似),再放进蒸炉里蒸熟就行了。

一般的鼠壳粿都是放在香蕉树的叶子上面,再放进去蒸的,这也是鼠壳粿不同与其他果的一点。

出处

相传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潮汕地区,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只能用野菜充饥。饥民无意中发现有一种野草“鼠壳草”,既能充饥,还有特殊的香味,又无毒,便把它采来食用。后发现这种野草可以掺人大米磨成浆做成粿,便称为“鼠壳果”后来,为了方便使用,把摘来的青草晒干,可以储藏。逢年过节时,随时都可以使用。

后来这棵品经民间逐步改进,把原使用大米制的粿皮改为使用糯米和番薯,这样使粿皮

比较柔软,再把粿馅从原来用番薯和红糖,改为用绿豆沙,有的是用红豆沙,还有的是用花生仁炒熟后脱膜用白砂糖研碎作馅。这一改进便成粿皮柔软不涩,馅甜香、软滑、滋润,也就成为名小吃。现在这小吃从民间的一般食品登上大雅之堂,在各大宾馆、酒店都有制作。

作者:海箫圻 提交日期:2009-10-01 21:09:43

13#

潮汕落汤钱

是在潮州传统小食“糯米钱”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演变来的,它吸收传统小食的优良做法,而对传统小食一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从而使这一小食更加完美,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潮州小食。“潮汕落汤钱”在制法上继承了“糯米钱”的一些优点,比如糯米粉团煮熟后,放置盆中,用木棒反复擂搅,这样的好处是使熟粉团更加纯滑,更具韧性。但传统“糯米钱”是在粉团熟后,用手捏成小块,滚上糖粉白芝麻后即成,这样既不卫生,且煮熟糯米粉团直接食用,口感太粘,所以“潮汕落汤钱”改成熟糯米团入锅用葱油煎至两面微脆,再改刀切块装盘,便克服了传统“糯米钱”的不足之处。

篇二:川菜菜谱大全(带图片)

川菜大全

本文来自:http://taobaohome.mutexcn.org/

一,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

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二、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

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

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

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三、介绍了几个辣的,现在来介绍几个甜的小吃。换换口味。

赖汤圆

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

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四、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

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

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一般是一块钱2个,便宜又美味啊!

五.泡粑

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

的很啊。5毛一个。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来吃,就解决早餐问题了。

六、甜水面

甜水面的制法: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揉匀静置半小时,切成0.6厘米宽的面条,然后两手抓

住面条两头(每次5-6根),用 力 扯长,待面条变为0.4厘米粗细时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冷,洒熟菜油少许拌匀;辣椒油、复制甜红酱油、蒜泥、芝麻油、酱油调成味汁。

食法:面条放沸水中烫热,捞入碗中,淋味汁即成。

特点:甜水面的面条较 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

七、夫妻肺片

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

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八、龙抄手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

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

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

另,还有 清汤抄手,还有红油抄手,海鲜抄手,炖鸡抄手等等。。。

九、珍珠丸子

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鲜,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篇三:川菜菜谱系列大全(带图片)

川菜大全

一,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

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二、酸辣豆花

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

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

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

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三、介绍了几个辣的,现在来介绍几个甜的小吃。换换口味。

赖汤圆

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

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四、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

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

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一般是一块钱2个,便宜又美味啊!

五.泡粑

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

的很啊。5毛一个。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来吃,就解决早餐问题了。

六、甜水面

甜水面的制法: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揉匀静置半小时,切成0.6厘米宽的面条,然后两手抓

住面条两头(每次5-6根),用 力 扯长,待面条变为0.4厘米粗细时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冷,洒熟菜油少许拌匀;辣椒油、复制甜红酱油、蒜泥、芝麻油、酱油调成味汁。

食法:面条放沸水中烫热,捞入碗中,淋味汁即成。

特点:甜水面的面条较 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

七、夫妻肺片

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

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八、龙抄手

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

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

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

另,还有 清汤抄手,还有红油抄手,海鲜抄手,炖鸡抄手等等。。。

九、珍珠丸子

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鲜,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4s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