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作品测评阶段

更新时间:2024-05-09 14: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1 4.0

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是( ) 新闻是第一性的,事实是第二性的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两者关系因时而变 两者是并列关系

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 1.2 4.0

新闻作品《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的体裁是( ) 消息 新闻评论 新闻述评 通讯

这篇新闻作品时一篇典型的新闻述评,新闻述评的特点就是在以新闻陈述为主的基础上依托事实进行适当的议论。 1.3 4.0

“重要性”是新闻价值中的一个( ) 可变因素 不变因素 次要因素 非要素

新闻价值是否重要在我国是一个变化的因素,时代不同,政策不同,新闻是否重要也就是一个变量了。 1.4 4.0

对通讯文体的发展作了开拓性贡献的是( ) 邵飘萍 黄远生 范长江 穆青

黄远生把文学的手法揉入到新闻写作中,他是对通讯文体的发展作出开拓性发展的记者。 1.5 4.0

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闻体裁是( ) 人物通讯 深度报道 工作通讯 现场短新闻

在我国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闻文体是工作通讯。 1.6 4.0

从延安时期开始,兴起的一种通讯类别是( )

人物通讯 工作通讯 事件通讯 概貌通讯

从延安时期开始,由于革命与斗争的需要,人物通讯这种报道体裁开始兴起。 1.7 4.0

范长江从1935年7月开始,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的通讯,后来汇集成( ) 《西行漫记》 《红星照耀中国》 《中国的西北角》 《西行札记》

范长江从1935年7月开始,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的通讯,后来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 1.8 4.0

新闻作品《华美窗帷的背后》的体裁是( ) 消息 新闻评论 新闻述评 通讯

这是邹韬奋写的通讯名片,是旅游通讯,其体裁是通讯。 1.9 4.0

提出新闻舆论引导“祸福论”的是( ) 邓小平 毛泽东 刘少奇 江泽民

这是江泽民1996年在视察人民日报时提出的,所以D项正确,作为常识必须掌握。 1.10 4.0

1987年,在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又被称为( ) 深度报道年 调查性报道年 特稿报道年 解释性报道年

1987年在我国被称为“深度报道年”。 1.11 4.0

在写作中,突破“倒金字塔”写法的年代是( ) 您答对了 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19世纪80年代

倒金字塔手法是消息的经典写法,但在上世纪70年代,这一写作手法被突破,写作形式上更加自由。 1.12 4.0

新闻作品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现手法是( ) 叙述 议论 描写 抒情

新闻在写作表现手法上,最基本的就是叙述,而不是议论、抒情、描写,所以A项正确,这属于第一章第三节的知识点。 1.13 4.0

新闻作品《经济学家赶集》的体裁是( ) 消息 新闻评论 新闻述评 通讯

新闻作品《经济学家赶集》的体裁是消息。 1.14 4.0

新闻作品中,最主要、最常见的体裁是( ) 消息 新闻评论 新闻述评 通讯

新闻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就是消息。 1.15 4.0

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应如何看待“合理想象”( ) 可以合理想象 坚决不能合理想象 适当合理想象是可以的 无所谓

新闻在写作中,必须实事求是,任何合理的想象都是不应该的。 2.多选题 2.1 4.0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注意的是( ) 坚持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积极实践者 必须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对党的方针、政策能深刻体会和掌握等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报道准则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首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主导思想,其次就是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等,D项不是。 2.2 4.0

重视新闻作品的时代背景是( )

新闻是时代的产物,与它产生的时代有最直接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时代,新闻作品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样 时代对新闻的影响,还体现在形式上 了解了时代,也就了解了新闻作品

前三项都是为何要重视新闻作品时代背景的原因,D项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因而不是。 2.3 4.0

新闻作品研究要坚持( ) 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的特点 了解其时代背景

以上四项都是新闻作品研究中必须坚守的原则。 2.4 4.0

新闻作品研究,为什么要坚持实事求是( ) 您答对了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当然也是研究新闻作品应该坚持的态度 新闻作品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要坚持这一态度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不偏不倚,做到客观公正

记者在采写新闻作品时,对自己的采写对象,必须经过一个从感知到认识,这个复杂的过程要做到真实客观,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四个选择项,都是新闻作品研究必须要实事求是的原因。 2.5 4.0

下列新闻作品中,属于消息的是( ) 《中原我军占领南阳》 《经济学家赶集》 《京郊出现“科学热”》 《师魂》

在上述几篇新闻作品中,前三篇都是消息,最后一篇不是,是通讯。 2.6 4.0

下列新闻作品,属于深度报道的是( ) 《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关广梅现象》

《世纪末的弥天大谎》 《上海严寒》

前三项都是深度报道,最后一项是短消息,不是深度报道。 2.7 4.0

在我国的新闻作品中,常见的几种体裁是( ) 消息 新闻评论 新闻述评 通讯

新闻作品中,最常见的一种体裁就是消息,常见的体裁则上述几种都是。 2.8 4.0

下列新闻作品,属于通讯的是( ) 《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经济学家赶集》 《师魂》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前两篇属于消息,后两项属于通讯。 2.9 4.0

新闻作品内容上的特点有( ) 真实 迅速及时 新鲜 抒情

新闻作品必须真实,必须报道迅速及时,必须是新鲜事实的报道,当然包括内容上的新,再就是要有重要性,而抒情是新闻作品写作的大忌,(通讯可以适当运用),故该题答案为ABC。 2.10 4.0

新闻作品形式上的特点有( ) 隐喻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新闻语言简练、通俗、生动

新闻结构有固定常用的模式,但也不必拘泥 通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的

以上四个选项都是新闻作品在形式上的特点,故该题答案为ABCD。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阶段测评2 1.单选题 1.1 4.0

新闻特写《世界最佳急诊室》所采用的结构方式是( ) 递进式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双线式结构

事情中,发生在离读者最近的地方的事件最有新闻价值。(2)有些事情只有在人们生活所在地区才会引起读者兴趣,才有新闻价值。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阶段测评4 1.单选题 1.1 4.0

《祁连山北的旅行》中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体现了作者范长江() 忧国忧民的道德情怀 针砭时弊的写作宗旨 博古通今的知识素养 栩栩生动的写景状物的能力

这篇新闻通讯广泛运用诗词典故作为背景材料,内容博大精深,自身的知识素养不高的研究者,是很难把握其中的主题精髓的,所以选择C。 1.2 4.0

为了使作品分析给人以独到的教益和启迪,新闻作品研究者应该力求拥有()人才的素质和修养。 记者型 政治家型 学者型 作家型

研究者应该在某个或某几个知识领域有较深的造诣,这样在对新闻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可以有更加深刻和专业的阐述和解释。 1.3 4.0

研究一个新闻作品,透过现象挖掘其内在本质时,需要用到的是() 道德素养 理论素养 专业素养 政治素养

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新闻作品研究者分析、研究新闻作品的思想武器,也是研究者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方面。 1.4 4.0

新闻作品研究者所应该具备的素养中,首要的一项应该是() 政治素养 知识素养 专业素养 理论素养

从事新闻作品研究首先要有一个正确坚定的政治立场,这是从事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思想基石。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原则应该摆在新闻作品研究者各种素养的首位。 1.5 4.0

担任过《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的著名新闻家是() 邓拓

陆定一 范长江 吴冷西

邓拓同志是学习党的新闻事业和新闻作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因此此题是需要识记的知识点。 1.6 4.0

新闻敏感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先天具备的一种能力 新闻敏感贯彻于新闻活动的全过程

新闻敏感强弱与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息息相关

从新闻线索中预见是否可能发生重大新闻需要较强的新闻敏感

BCD三项都是新闻敏感的特点及作用,新闻敏感要依靠长期新闻实践的锻炼和培养,所以选A。 1.7 4.0

网络新闻中出现的所谓“标题党”违背了新闻道德中的什么内容?() 维护新闻真实性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遵纪守法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夸大歪曲事实,以夺人眼球为目的的“标题党”严重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中忠于事实这一准则。 1.8 4.0

《并非鱼草之争》,这篇工作通讯突出地体现了作者() 强烈的新闻敏感 良好的道德修养 高超的政策水平 扎实的述评能力

此文反映在多种经营中,如何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的问题。写作中尤其体现出夹叙夹议,边叙述事实,边阐明道理的写作特色。 1.9 4.0

下列不属于新闻作品研究者必备的专业素养是() 具备较强的新闻敏感 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 获取一定的新闻业务实践 具备专家型知识修养

前三项都是新闻作品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必备内容,D选项属于知识修养的部分,不是专业素养所必须的内容。 1.10 4.0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这篇报道的核心新闻价值是() 鄱阳湖区生态保护措施得力 鄱阳湖区鹤群种类多,数量大

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 建立候鸟保护区有利于保持水域生态平衡

从标题到内容都明显看出,鄱阳湖出现世界上最大的白鹤群是这篇新闻的重大新闻价值所在。 1.11 4.0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这句话的内涵指的是新闻作品研究者与新闻从业者一样,都应该() 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拥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长期扎根社会实践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新闻工作者应该通过新闻生产活动,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完善自我的职业道德修养。 1.12 4.0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诞生于() 1990年 1997年 1994年 1991年

这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大事记,也是需要识记的知识点。 1.13 4.0

我国新闻出版界最高奖项是() 普利策新闻奖 荷赛新闻摄影奖 长江韬奋新闻奖 罗纳德.里根新闻奖

ABD为世界三大新闻奖,C为中国新闻出版界最高奖项。 1.14 4.0

以下几篇通讯反映出作者理论政策联系实际的新闻工作作风的是()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 《夜宿车马店》 《水城威尼斯》 《相思正是吐黄时》

《夜宿车马店》通过乡镇车马店的一夜见闻,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的可喜变化,体现出作者较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新闻工作作风。 1.15 4.0

最能体现新闻客观性,“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外国新闻作品是( ) 《日本签字投降》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

《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 《火葬——甘地永存》

《日本签字投降》在客观的叙述介绍中呈现这一历史时刻,具有“寓观点于事实之中”的报道特色。 2.多选题 2.1 4.0

下列新闻报道中运用了深入调查研究方法的有( ) 《长沙市火柴脱销的原因何在?》 《访厕所》

《祁连山北的旅行》 《菜价追踪》

以上四个作品中的作者均深入采访,实地调查,体现了他们在专业素养上的不懈追求。 2.2 4.0

培养新闻作品研究者的专业素养需要掌握下列哪些内容() 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 新闻学基础理论

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知识 分析比较的科学方法

BCD均属于专业素养的内容,A则不是。 2.3 4.0

体现了作者将人类普世情感与新闻职业道德很好结合的作品有() 《火葬——甘地永存》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 《巴黎陷落后的一个月》 《日本签字投降》

以上都是国外新闻名篇,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于对人类重要的历史时刻和历史人物的忠实记录,体现出良好的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2.4 4.0

新闻作品研究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不包括( ) 媒介素养 政治素养 知识素养 业务素养

BC是新闻作品研究者必备的基本素养,AD则不是。 2.5 4.0

综合分析新闻作品,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所有选项都是综合分析新闻作品的方法,所以ABCD选项都正确。 2.6 4.0

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就是要做到() 不断增强党性观念 服从党的组织原则 遵守新闻宣传工作纪律

上述四项都是新闻研究者讲党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2.7 4.0

下列哪些属于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要求的范畴()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维护新闻真实性

上述四项都是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准则的具体内容。 2.8 4.0

下列新闻作品,较好地将新闻叙述与分析评论相结合的有()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延安庆祝日本无条件投降》 《别了,不列颠尼亚》 《运载火箭飞越万里长空》

B是新闻素描,D是短消息,AC是叙议结合的新闻作品。 2.9 4.0

体现出作者较强新闻敏感的作品包括() 《经济学家赶集》 《抢菜记》

《“一厘钱”精神》 《春夜》

AB属于从典型事例中发现新闻价值的新闻案例,体现了作者较强的新闻敏感。C重在说理,D以抒发情感为主。 2.10 4.0

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包括以下哪几种能力( ) 去伪存真 因小见大

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全面客观

以上四项均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求,应该很好地运用在对新闻作品的分析和研究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6a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