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官【组训教案】大全!

更新时间:2023-03-08 09:13:46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教案

教 学 提 要

课目: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内容:一、立正、稍息 二、跨立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学会立正、稍息及跨立的动作要领,掌握本课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分组练习,全班合练,评比验收 时间:50分钟 地点:操场 要求:(略)

保障:多功能检查尺12把;木条插板60、根,“T”字板12把;秒表一块;粉笔一盒;大头针1盒。

教 学 进 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整理着装,清点人数 (二)宣布教学提要 二、教学实施 (一)立正、稍息

讲解: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也是本课训练的重点。 口令:“立正”、“稍息”。(教员领喊口令) 动作示范:(教员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教员边讲边做)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

要领归纳:“三挺、两收、一正”。三挺:即挺腿、挺胸、挺颈;两收:即收下颌、收小腹;一正:即站立的方向要正。

挺腿:两腿挺直并拢,膝盖后压,尽可能做到两腿之间无明显空隙。

挺胸:腰部挺直,两肩稍向后张,使两肩窝衣服保持平展,胸部自然向前上方挺出。 挺颈:头直着往上顶,使颈部与后侧衣领相接。

收下颌:下颌微收,面部表情要自然,眼睛自然睁大,使黑眼珠保持在眼睛的中央,集中精力,注视正前方约150米左右的一个目标。做到不斜视,少眨眼。

站的方向要正:身体要正,两肩线与两脚跟线平行,鼻尖、衣扣线与两脚尖连线的中点形成一条直线。

体会练习:(学员自行体会动作要领,教员检查发现问题并纠正动作)。 小结:

1、做动作时要精神振作,姿态端正,表情自然,着装整齐。

2、立正时要做到三个协调:一是两膝盖向后压的力量与两腿内合的力量相协调;二是收小腹、收臀部与自然挺胸相协调;三是收下颌与挺颈相协调。

3、稍息出脚时,要做到动静分明,出、收脚迅速,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常犯的毛病及纠正的方法:

1.、两脚跟未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大于或小于60度,方向站得不正。

纠正的方法:通常由教员站在受训者的前方从下至上以口令纠正其两脚跟是否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的角度大小及站的方向是否正。也可在地上划“⊥”形线,反复体会练习。 2、小腹不能自然微收,造成上体后仰,或收腹方法不正确,造成臀部后蹶。

纠正的方法:小腹收至肋骨下呼吸,同时,臀部肌肉向前上方提起,身体重心稍向前移至两脚尖能感到用上力为止。 3、胸部不能自然挺出。

纠正的方法:首先应强调在整个动作中以腰“当家”,两肩自然后张,胸部往前上方提起,使整个身体有一股往上拔的力量。 4、下颌不能自然微收。

纠正的方法:强调颈部正直往上顶而不是后靠,使下颌稍有一股往后收的力量。 5、稍息出脚时,速度慢,方向、距离不准。

纠正的方法:在地上划“V”形线反复进行练习,出脚时,脚跟稍提起,脚腕稍用力,加快出脚的速度,上体保持立正姿势。

讲解:针对以上训练中常犯的毛病,为了使同志们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立正、稍息可分为手形练习、出(收)脚练习、静站练习三步进行训练。 (1)手形练习

口令:“手形练习”,“一”、“二”。

动作要领:(边讲边做)听到“一”的口令,两手平行前举,约与肩同高;听到“二”的口令,两手放下,恢复立正姿势。尔后按“一”、“二”的口令反复练习。

动作要求:四指要自然微屈,不使雏劲,拇指贴放食指位置要正确,手放下后,手腕轻轻用力贴于大腿,不得外张,中指贴于裤缝。 主要解决的问题: ① 手的形状是否正确; ② 两手放的位置是否准确。 组织练习的方法: ① 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② 对伍练习,互相纠正动作;

③ 全班合练,教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 小结:(略) (2) 出、收脚练习 口令:“立正”、“稍息”。 动作要领:(同示范动作)

动作要求:出(收)脚要迅速、准确、有力,动作时脚跟应稍提起,避免全脚掌擦地;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克服上体随出、收脚而前倾后仰的现象。 主要解决的问题: ①出脚的方向、距离;

②靠脚的速度、力量和两脚跟的并齐。 组织练习的方法: ①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②分组练习(此时教员抓单个教练);

③全班合练,教员逐一检查纠正(可利用检查尺)。 (3)军姿练习

讲解:所谓军姿练习,通俗的讲,就是站立训练。这一步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受训者养成良好的军人姿态,加强组织纪律观念。

动作要求:保持立正姿势不变,做到半小时不动,1小时不倒, 20秒内不眨眼,上体不晃动。

组织练习的方法:

通常是统一组织,集中站立,由教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有时也可由各班班长或队列骨干协助检查纠正)。 小结:(略) (二)跨立

讲解:所谓跨立,就是跨步站立。它主要用于军体操、执勤和舰艇上分区列队等场合。跨立与立正可以互换。 口令:“跨立”。

动作示范:(由教员做示范动作)。

动作要领:(边讲边做)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

体会练习:(学员自行体会动作,教员检查发现问题并纠正动作) 小结:(略) 动作标准与要求: 1、上体要保持立正姿势;

2、左脚左跨与两手后背要协调一致,同时到位。 常犯毛病及纠正的方法:

①跨立时,两脚跟不在一水平直线上,距离过大或过小。 纠正的方法:在地上画“II”形线反复练习。 ②两手后背的位置不准确。

纠正的方法:讲清左手与右手、左手与腰、左手拇指与食指位置关系,尔后反复体会动作要领,逐人检查纠正。 组织训练的方法: ①个人体会动作要领;

②对伍练习(相互下口令,互相纠正动作);

③全班合练(教员逐一检查纠正动作,并强调全班动作的整齐一致)。 小结:(略)

评比验收:(对本课所学动作进行评比) 三、教学讲评

1、重述本课的内容和重点(立正);

2、讲评训练情况,结合实际指出缺点,表扬好人好事; 3、提出下一步训练的要求。

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教案 教 学 提 要

课目:单个军人的队列动作 内容:正步行进与立定

目的:使同志们学会正步行进与立定的动作要领,了解组织训练的基本方法,为分列式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讲解示范,个人体会,分组练习,全班合练,评比验收 时间:50分钟 地点:操场 要求:(略)

保障:多用检查尺12把;踢腿架12付;秒表一块;踢腿沙袋每人1对;75厘米步幅线训练场地。

教 学 进 程 一、教学准备

(一)整理着装,清点人数 (二)宣布教学提要

方法:讲解示范,组织练习,检查验收 时间:45分钟 地点:四百米障碍场

要求: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 2、注意安全,加强保护,严防事故发生 3、认真听讲,刻苦训练

教 学 进 程 一、教学准备

(一)接受队伍,宣布教学提要 (二)本课教学重点介绍 (三)准备活动

① 慢跑800米热身;② 扩胸运动;③ 振臂运动;④ 转体运动;⑤ 腰部运动;⑥ 跳跃运动;⑦ 前后压腿;⑧ 抬腿运动。 二、教学实施

讲解:矮墙是400米障碍中的第三组障碍物,规格是宽2米、高1.1米、厚0.20米,学习和掌握通过矮墙的技术,可以提高我军官兵的跳跃能力,为战时快速通过此类障碍物打下良好基础。通过矮墙主要有三种方法:

① 一手一脚支撑跳越式;② 一手支撑跳越式;③ 蹬踏式。

动作要领:跑至矮墙前约1.5米处一腿用力蹬地起跳,身体向前上方跃起,另一腿向侧前上方提起,异侧手(手指向前)支撑于矮墙上缘,身体跃至墙上略收腹含胸,起跳腿迅速屈膝提起,小腿收于胯下,并越过矮墙着地,同时支撑手推离矮墙,身体前倾,摆动腿着地继续跑进。

保护与帮助:保护者在被保护者通过时手扶其支撑臂帮助通过,对操练者采用拦、搂、抱的方法加以保护。 组织练习: 1、逐个体会; 2、辅助练习; ① 原地起跳练习; ② 原地收腿练习;

③ 跳越绳线、竹杆练习。 3、完整动作练习; 4、速度百米练习;

① 400米跑一组;② 600米跑一组。 三、教学讲评 1、整理、放松活动;

① 深呼吸;② 体前屈、臂下垂转;③ 学员互相放松。 2、讲评技术动作掌握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教案 教 学 提 要

课目: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 内容:一、瞄准具的作用 二、瞄准要素

三、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的方法 四、观察弹着和修正偏差

目的:使同志们了解瞄准具的作用,学会正确地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的方法,以及观察弹着和修正偏差的方法

方法:阅读教材,插播录相,重点讲解,课堂练习 时间:X小时 地点:轻武器专修室 要求:(略) 保障:(略)

教 学 进 程 一、教学准备

(一)清点人数、检查教材和笔记本携带情况 (二)宣布教学提要 (三)提示有关理论

同志们,今天我们学习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大家知道,各种枪上都配有瞄准具。有人把它称为枪的眼睛,由此可见,瞄准具的重要作用。瞄准具从外型看多种多样,有照门式、立框式、觇孔式等等。但其作用都一样,用来瞄准。那么,它是怎样用来瞄准的呢?在实际射击中怎样才能正确的使用瞄准具呢?今天这一课,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讲解之前,请带着下面三个思考题去看书:1、瞄准具的作用? 2、瞄准具是怎样赋予武器瞄准角的? 3、如何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 二、教学实施

(一) 瞄准具的作用 (讲评阅读教材情况引入主题)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弹道,知道了由于地心引力与空气阻力的作用,弹道是一条不均等的弧线。射击时,如果用枪管(筒身)直接瞄向目标,射弹就会打近、打低。为了命中目标,必须将枪口提高,使火身轴线与瞄准线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即瞄准角。射击距离越远,弹头的降落量越大,所需的瞄准角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瞄准具就是根据上述原理设计成的,(结合实物讲解)由于缺口上沿距离枪管轴线的高度,大于准星尖距离枪管轴线的高度,射击时是通过缺口上沿与准星尖的平正关系来对目标进行瞄准的,因此,就抬高了枪口。各种枪上面的表尺板上,都刻有距离分划,装定表尺分划,就是改变缺口的高低位置。实际上就是装定瞄准角。

上面所讲的就是瞄准具的作用,如果用一句话来归纳,就是对一定距离上的目标射击时,赋予武器相应的瞄准角和射向。 (简单小结内容一、引入内容二) (二) 瞄准要素

为了使同志们进一步掌握和运用瞄准具原理,以指导训练,下面我们学习第二个内容:瞄准要素。 瞄准要素有:

瞄准基线:缺口的上沿中央到准星尖的直线。 瞄准线:视线通过缺口上沿中央和准星尖的延长线。 瞄准点:瞄准线所指向一点。

瞄准角:射线与瞄准线的夹角。

瞄准线上弹道高:弹道上任何一点到瞄准线的垂直距离。 落点:弹道降弧与瞄准线的交点。 弹着点:弹道与目标表面或地面的交点。

命中角:弹着点的弹道切线与目标表面或地面所夹的角,命中角通常以小于90度的角计算。

表尺距离:起点到落点的距离。 实际射击距离:起点到弹着点的距离。 (三)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

通过学习第一个内容;同志们已知道,正确的选定表尺分划对于准确的命中目标,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在射击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使用瞄准具呢?下面我们学习第三个内容: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的方法。

(由例子、例题引出各种方法,尔后总结选定的根据,教员注意引导和归纳) 例题:步枪对100米距离上的胸环靶射击,定表尺几? 瞄哪里? (请学员选定,视回答情况归纳讲解)

这就是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的第一种方法,“定实际距离表尺,瞄准目标中央射击”。因为当定实际距离表尺时,弹道归零,瞄哪里就能打哪里。该方法用于目标在百米整数时。那么,当目标不在百米整数时,怎样选定?下面我们结合例子一起研究。

(简述例子:87年11月,广西第一监狱发生了一起劫持人质的事件,桂林陆军学院射击教研室奉命协助公安局解救人质。两名教员每人只用了一发子弹就将罪犯击毙在大约140米距离上,人质安然无恙。当时罪犯在二楼的房子里,在外面只能观察到其肩部以上的部分。如果用81式步枪去击毙罪犯,请问定表尺几?瞄准点选在什么部位? (让学员主动回答,并讲出所用方法的理由,教员归纳讲解)

上面几位同志所采用的两种方法,在实际射击中都能命中目标。把这两种方法综合起来,就是今天学习的第二种方法,即“定大于或小于实际距离表尺、适当降低或抬高瞄准点射击”。这种方法,是对不在整百米距离上的目标射击时使用的。

在一般情况下射击时,大都采用定大于实际距离的表尺降低瞄准点射击的方法,因为此时目标的大部分在准星尖以上,便于射手观察和瞄准。在特殊情况下,如果来不及更换表尺时,也可采用定小于实际距离表尺,抬高瞄准点的方法,用负弹道杀伤目标。以上学习了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的两种方法,大家可能会,产生一个想法,战场上目标出现突然,隐蔽迅速,如果每次射击都要变换表尺,会失去射击机会,有没有一种不变换表尺就能对不同距离上的目标进行射击的方法呢?有,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三种方法:“定常用表尺(表尺3),大目标瞄中央,小目标瞄下沿射击”。

因为我军现装备的81式枪族,定常用表尺(表尺3),在300米内的最大弹道高都没有超过35厘米,而战场上常见的小目标在30—35厘米左右。因此,对300米以内任何地方出现的小目标(胸靶、头靶)瞄下沿射击;对大目标(半身靶、全身靶等)瞄中央射击,弹道高都没有超过目标高,都能杀伤目标。采用这种方法,一是可以节省时间,加快战斗,射速;二是可以弥补测量距离的误差,提高射击效果。因此,该方法是战场上最常用的一种射击方法,请大家重点掌握。

(结合以上学习的三种方法,让同志们找出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的根据,教员归纳) 选定的根据: 1、目标的距离 2、目标的大小 3、手中武器的弹道高

为了在今后的射击实践中正确地选定表尺分划和瞄准点,要求大家记住常用武器在300米以内的弹道高。

(幻灯显示各种武器300米内弹道高表,结合口诀,让同志们记忆,抽查效果) 口诀:“一百米下两拳半、百五二百下三拳、二百五十两拳整、三百米上弹归零。” (出题,课堂作业,教员讲评) 。 (四) 观察弹着(炸点)和修正偏差 (结合实际逐一介绍)

射击时,由于测距、瞄准的误差和外界条件的影响,以及射手操作不正确等原因,会使射弹产生偏差。因此,射手应注意观察弹着,及时修正偏差,以提高射击效果。 1、观察弹着

观察弹着时。应根据射弹击起的尘土,水花的位置,曳光迹和目标的状况等情况来判断射弹是否命中目标或偏差量的大小。 2、修正偏差

发现偏差时,应进行修正。各种枪采用改变瞄准点的方法修正偏差,即弹着偏左(右)向右(左),偏高(低)向低(高)移动瞄准点。偏差多少,就修正多少,修正偏差时以目标中央为准。

三、教学讲评

1、重述课目、目的、内容和本课重点; 2、讲评学习情况,表扬好人好事; 3、布置复习题及下一课预习内容。

3、勤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 射击条件: 目标:固定胸环靶 距离:100米 发射弹数:10发

成绩评定:命中3发以上及格 实施方法:

1、从下达装子弹口令起,3分钟内射击完毕; 2、5次点射; 3、不报靶 信记号规定:

1、红色信号弹1发,射击场戒严;绿色信号弹1发,射击完毕,全部人员收回; 2、开始射击,靶壕和射击地线同时竖起红旗;停止射击,靶壕和射击地线同时竖起白旗。其余信号用电话通知;

3、各种勤务人员按职责佩带袖章做为标记。 射击编组及人员分工:

一班为第一组;二班为第二组;三班为第三组;各班班长担任本组组长。二班首先担任示靶员,一排长担任靶壕指挥员,负责靶壕的设靶、报靶、验靶及安全工作。二排长和三排长,担任地线指挥员,负责射击指挥及验枪收弹,在射击开始前,负责组织插设各种号码牌和标记牌。一、二名担任警戒,每人携带大红旗一面,在射击场左后、右后设置警戒,发现戒严信号后,禁止一切人员进入射击场;第三名担任信号观察员;第四名担任发弹员;第五名担任记录员;连队卫生员负责医务保障。

(分工完毕后,令部队按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就位做好准备,当警戒到位后,信号员发出戒严信号)

口令:“信号员发出红色信号弹一发;第一组起立;发弹员发绐每名射手X发子弹”。 (当靶壕竖起开始射击信号后,给第一组明确射击位置和目标。尔后指挥第一组进入射击地线装子弹射击)

口令:“第一组向射击地线前进;(当进入射击地线后)卧姿装子弹”。 (第二组由组长带到出发地线,发子弹准备下一轮射击)

(第一组射击完毕后下起立的口令,原地验枪,两个地段指挥员从两侧逐个检查。验枪后令第一组靠拢,由组长带出射击地线,令信号员通知靶壕验靶)

口令:“退子弹起立、验枪”,“向一号射手靠拢,向左(右)转,向 X X位置跑步走”,“信号员通知靶壕验靶、报靶”。(其余组依次进 行。当最后一组射击完毕后,令信号员发出射击完毕的信号,收拢 各种勤务人员,集合讲评)

口令:“信号员发出绿色信号弹一发,通知靶壕和勤:务人员撤回,全体人员集合”。 讲评内容: 1、宣布射击成绩;

2、小结射击过程中好的方面及存在问题。

战术基础动作教案 作 业 提 要

课目:战术基础动作 内容:侧身匍匐前进

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侧身匍匐前进的运用时机,学会其动作要领 方法:讲解理论,示范动作,组织练习,小结讲评 时间:X小时

地点:单兵战术训练场 要求:(略) 保障:(略) 作 业 进 程 一、作业准备

(一) 清点人数、验枪、整理着装、装具 (二) 课前准备活动 (三) 宣布作业提要

(四) 提示有关理论 二、作业实施 (一) 讲解(提示)理论

在战场上巧妙灵活的采用各种运动姿势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基础,而侧身匍匐是在战场上最常用的运动姿势之一。那么,侧身匍匐在什么情况下采用的呢?通常是通过敌火力封锁区或遮蔽物高约在60厘米时采用,的运动方法。其口令下达是:“向X X—侧身匍匐前进—”。

(二) 示范动作

1、连贯动作示范:通常由教(练)员亲自做示范。

2、边讲边做:侧身匍匐前进是在卧倒的基础上进行的,受训者听到“向X X—侧身匍匐前进—”的口令后,应迅速将枪收回并关上保险,同时身体左侧及左小臂着地,左大臂向前倾斜支撑上体,左腿弯曲,右腿收回,右脚靠近臀部着地,右手握枪,用左臂的支撑力和右脚跟的蹬力使身体前移。听到“停”的口令后,迅速卧倒隐蔽,需要出枪时,迅速出枪,成据枪瞄准姿势。

轻机枪、火箭筒跟冲锋枪动作要领相同,火箭筒副射手可将具夹于右胁或右手拉背具前进。 边讲边做,可由教员自身完成,也可预先培养一名动作好的战士配合做动作。边讲边做完毕后,应归纳动作要领,以便受训对象记忆。其要领归纳为:左侧着地右压身,眼观敌情枪贴紧,左臂前伸右脚收,臂撑脚蹬向前行。 (三) 组织练习

1、熟悉口令:可采取领练口令,也可自行复诵口令。

2、体会练习:受训者自行体会,教(练)员巡视检查受训者掌握动作要领的情况,为下步有针对性训练打下基础。

3、分步练习:针对受训对象存在的手的扒力和脚的蹬力不协调、携枪的方法不准确、蹬地的部位不正确、运动姿势过高、速度过慢等问题,采取分步细训的方法尽快掌握动作要领。分三步实施:一是徒手侧身匍匐分解动作;二是徒手侧身匍匐连贯动作;三是携枪侧身匍匐。 (1) 徒手侧身匍匐分解动作

讲解:进行徒手侧身匍匐分解动作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手的扒力和脚的蹬力等问题,为徒手侧身匍匐连贯动作打下基础。其口令下达是:“徒手侧身匍匐分解动作,一、二,一、二……。” 示范:

①连贯示范:由教(练)员自行下口令或抽一人下口令做分解动作的全程示范。 ②边讲边做:徒手侧身匍匐分解动作也是在卧倒的基础上进行的。要领是:受训对象听到徒手侧身匍匐分解动作“一”的口令后,按要领身体向左侧身,左手前伸,右腿收回;听到

“二”的口令后,左臂后扒,右脚跟后蹬,并伸直右腿;然后按“一、二”,“一、二”的口令交替进行;听到“停”的口令后,成徒手卧倒姿势。 训练方法:

① 模仿练习:教(练)员做一动,受训对象跟着做一动,可先同向模仿腿部动作,后相向模仿手(臂)部动作。

② 分组练习:可采取两人一组,强弱搭配练习,也可采取三人一组或分上下半班练习。 ③全班练习:教(练)员下达口令,受训对象按口令做动作,教 (练)员检查并纠正动作。 (2) 徒手侧身匍匐连贯动作

讲解:徒手侧身匍匐连贯动作主要解决动作的协调性和运动速度等问题。动作要领和口令与携带武器侧身匍匐动作要领和口令相同。

训练方法:可按个人体会,分组练习或全班练习的方法进行。 (3)携枪(筒)侧身匍匐

讲解:前两步重点解决的是徒手侧身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问题,这一步主要解决携枪的方法和协调一致前进的问题。

示范:教员为使受训对象增强直观感,加强记忆动作要领,通常应把动作再示范一遍。 训练方法:

①复诵口令及归纳动作要领;

②体会练习。个人体会时,教(练)员逐个战士检查指导。纠正动作时,善于用典型引路,正误对比,情况诱导等方法纠正。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帮助受训者分析原因,明确改正的方法。不管如何纠正,应以鼓励为主。

③分组练习。可按强弱搭配建立帮学对子,也可按战斗小组划分进行训练。

④全班练习。教(练)员下达口令并纠正动作,受训对象做动作,练习时,可先分解、后连贯实施。

⑤评比竞赛。可按训练小组进行,也可逐个战士轮流进行,由教(练)员或骨干进行评判,并公布评判结果。 (四)小结讲评(略) 三、作业讲评(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p43.html

Top